育雏饲养管理技术之环境控制

:环境主要是指舍内环境。环境控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密度等的控制,这些是小鸡生长发育好坏的直接影响因素,如何控制好这些因素是育雏的关键。

(一)温度的控制

适宜的温度是保证雏鸡成活的首要条件,必须认真做好。温度包括雏鸡舍的温度和育雏器内的温度。

刚出壳的鸡,体温调节机能还不健全,体温比成鸡低3℃,到4日龄时才开始升高,10日龄时才达到成鸡的体温,加之雏鸡的绒毛短,御寒能力差,进食量少,所产生的热量也少,不能维持生活的需要,故在育雏期间,必须通过供温来达到雏鸡所需的适宜温度。供温的原则是:初期要高,后期要低;小群要高,大群要低;弱雏要高,强雏要低;夜间要高,白天要低,以上高低温度之差为2℃。同时雏鸡舍的温度比育雏器内的温度低5~8℃,育雏器内的温度是靠近热源处的温度高,远离热源的温度低,这样有利于雏鸡选择适宜的地方,也有利于空气的流动。育雏期的适宜温度及高低极限值见表6。

如果温度适宜则小鸡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羽毛光滑整齐,均匀地分布在热源的周围;若温度过高则小鸡远离热源,嘴和翅膀张开,呼吸频率增加,频频喝水;若温度过低则小鸡靠拢在热源的附近,或挤成一团,羽毛竖起;有贼风时,在避开贼风处挤成一团。育雏器的温度计应挂在育雏器的边缘,室温温度计挂在远离育雏器的墙上,距地面1米处。育雏的供温方法有伞育法、温室法(锅炉暖气供温)、火炕法、红外线和远红外线法等。不同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

(二)湿度的控制

育雏舍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为宜。湿度的要求虽然不像温度那么严格,但在特殊条件下也可能对雏鸡造成很大危害。如果出雏的时间太长,雏鸡不能及时喝上水,加之育雏舍内的湿度又不够,这种情况下雏鸡很容易脱水死亡。脱水症状为绒毛脱落,频频饮水,消化不良。但最好不要超过75%,否则会出现高温高湿情况,超过75%时,夏季会高温高湿,冬季低温高湿,都会造成雏鸡死亡增加。一般育雏前期湿度高一些,后期要低,达到50%~60%即可。

(三)通风的控制

由于雏鸡的新陈代谢旺盛,所以呼出的二氧化碳量大,而且鸡的粪便中有20%~25%不能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就开始分解,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其中包括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从而使得舍内的空气质量下降,影响雏鸡的正常发育。用煤炉供暖时应注意一氧化碳中毒,粉尘过高携带病菌时,易传播疾病并损害皮肤、眼结膜、呼吸道黏膜、危害雏鸡的健康和生长。要做到舍内空气新鲜,就必须注意通风换气。按畜禽卫生要求,育雏舍的二氧化碳含量要在0.2%以下,超过0.5%就会危害雏鸡;氨的含量要在20克/米3以下,否则氨会刺激小鸡的眼结膜和呼吸道,使雏鸡易患病。一氧化碳浓度不得高于24毫升/克,硫化氢等其他有害气体浓度控制在20~6毫克/升以下。实践中多以人在正常时的感觉为标准,如果人能闻到臭鸡蛋味(硫化氢)时或感觉鼻和眼有不适,刺眼或眼睛流泪(氨气)时,则说明舍内的有害气体的浓度已超标,应立即打开风机。要解决好通风换气必须做到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室内的湿度适中,室内的垫纸或垫草要保持清洁,若是封闭或半封闭饲养,舍内必须安装通风设备。

通风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是指通过门和窗自然交换空气。机械通风是通过设备使空气产生流动,从而达到空气交换的目的。

通风换气的总原则是:按不同季节要求的风速调节;按不同品系要求的通风量组织通风;舍内没有死角。雏鸡的通风量见表7。鸡舍的通风量按夏季的鸡的最大周龄所需的最大通风量设计。

(四)光照的控制

科学正确的实行光照,能促进雏鸡的骨骼发育,适时达到性成熟。对于初生雏光照主要是影响其对食物的摄取和休息。初生雏的视力弱,光照强度要大一些。20~30勒克司的光照强度。幼雏的消化道容积较小,食物在其中停留的时间短(3个小时左右),需要多次采食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所以要有较长的光照时间。来保证幼雏足够的采食量。通常0~2日龄每天要维持24个小时的光照时数,3日龄以后,逐日减少。光照时数。密闭式雏舍雏鸡在14日龄以后至少也要维持8小时的光照时数,光照强度10~15勒克司。20周以上维持10~30勒克司。

育雏光照原则:光照时间只能减少,不能增加,以避免性成熟过早,影响以后生产性能的发挥;人工补充光照不能时长时短,以免造成刺激紊乱,失去光照的作用;黑暗时间避免漏光。

光照分为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自然光照就是太阳光,它受天气和所在纬度的影响,太阳光的强弱和光照时间的长短,在一年中变化很大。如北京地区6~8月份的日照时间为14~15个小时,12月到第二年1月份为9小时,所以要完全使用自然光照的话,显然不利于雏鸡的生长,必须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人工光照多指灯光(密闭舍的光照来源)。

1.密闭鸡舍的光照制度雏鸡前三天视力较弱,为保证采食和饮水,前两天采用24小时光照,第三天采用23小时光照,从第四天起到6周末光照逐步减少,减幅大小视鸡群发育状况而定(正比关系)。提供种禽褐8号密闭鸡舍光制度见表8,供参考。

2.开放式鸡舍的光照制度在不同季节中育雏育成,利用自然光照控制有以下四种变化情况:

(1)在昼长渐增期时育雏育成,应从当地气象表中查出139日龄育成期自然日照长度最长的一天,最初的l~3日龄可用人工光照补充到23~24小时,此后10天内补充光照时间逐步减少到139日龄时预期的日照长度时间,并维持到139日龄,从140日龄起每周增加光照半小时,直到每天光照16小时为止。

表7育雏育成鸡的通风量(米3/小时)

周龄

体重

温度(℃)

0以下

2

5

10

15

20

25

30

32以上

1

0.072

0.0432

0.061

0.086

0.143

0.212

0.276

0.380

0.496

0.570

2

0.125

0.075

0.105

0.150

0.248

0.368

0.480

0.660

0.938

3

0.195

0.117

0.164

0.234

0.386

0.573

0.749

1.029

1.345

1.544

4

0.275

0.165

0.231

0.33

0.544

0.808

1.056

1.452

1.897

5

0.360

0.216

0.302

0.432

0.713

1.058

1.382

1.901

2.484

2.851

6

0.445

0.267

0.374

0.543

0.881

1.308

1.709

2.349

3.071

7

0.520

0.312

0.437

0.624

1.029

1.529

1.997

2.745

3.588

4.188

8

0.590

0.354

0.495

0.708

1.168

1.735

2.265

3.115

4.071

9

0.660

0.396

0.554

0.792

1.307

1.940

2.534

3.484

4.554

5.227

10

0.730

0.438

0.613

0.876

1.445

2.146

2.803

3.854

5.037

11

0.790

0.474

0.663

0.948

1.564

2.322

3.033

4.171

5.451

6.257

12

0.850

0.510

0.714

1.020

1.683

2.449

3.264

4.488

5.856

13

0.910

0.546

0.734

1.092

1.802

2.675

3.494

4.805

6.279

7.207

14

0.965

0.579

0.810

1.158

1.991

2.837

3.705

5.095

6.658

15

1.02

0.612

0.856

1.224

2.019

2.998

3.916

5.385

7.038

8.078

16

1.07

0.642

0.898

1.284

2.118

3.146

4.109

5.499

7.038

17

1.115

0.669

0.936

1.338

2.208

3.278

4.281

5.887

7.693

8.831

18-20

1.250

0.75

1.05

1.50

2.445

3.675

4.80

6.60

8.625

(2)在昼长先增后减期时育雏育成,应从当地气象表中查出在育成期内最长的自然日照长度,按照(1)的光照方式,将光照时间缩短到自然昼长最长的那一天的日照长度时间,此后到139日龄使用趋于减少的自然光照时间,140日龄起每周增加1小时,直到每天最多光照16小时。

(3)在昼长逐渐减短期时育雏育成,从1日龄起到139日龄,自然光照长度不断缩短,于是,在育雏初期可参照(1)的光照方式增加光照时间,此后采用自然日照长度,从140日龄起用人工光照补充自然光照,直到每天光照16小时为止。

(4)在昼长先减后增期时育雏育成,应从当地气象表中查出139日龄的日照长度,如(1)所述那样,最初的1~3日龄内提供必需补充的光照到23~24小时,此后采用自然光照,直到自然光照长度等于预期139日龄的光照时间,在这具体时期之后,用人工光照补充,维持光照总量固定不变,从140日龄起每周增加1小时,直到每天光照16小时为止。

开放式鸡舍在人工补充光照时,应注意开、关灯要准时,最好使用定时器,补充光照应早晚同时进行,不宜在早晨或晚上一次进行。

(五)密度的控制

每平方米容纳的鸡数为饲养密度。密度小,不利于保温,而且也不经济。密度过大,鸡群拥挤,容易引起啄癖,采食不均匀,造成鸡群发育不齐,均匀度差等问题的发生。

在考虑密度时,不同用途的鸡群,密度要求也不同,如商品鸡群密度可大于种鸡群。前期密度大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随时分群。育雏鸡的饲养密度见表9。

(六)需水槽料槽量

按单向采食计算,每只雏鸡需要的饲槽及水槽长度:0~2周龄料槽长度3厘米,水槽长度1厘米;3~4周龄料槽长度4厘米,水槽长度1.5厘米;

5~8周龄料槽长度5厘米,水槽长度2厘米。

【小编总结】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育雏饲养管理技术之环境控制,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关注与支持。

精选阅读

野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野鸡饲养技术


:野鸡的育雏期是指雏野鸡出壳到脱温这段时间,一般为1~30日龄,有些地区长达42日龄,雏野鸡在2周龄内死亡率最高,许多品质低劣的种蛋孵出的雏野鸡多在这一时期死亡。现将野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技术简述如下。

1做好育雏前准备工作

进雏野鸡苗前14d,育雏舍内地面用3%苛性钠消毒水冲洗,墙体、窗户擦洗干净,育雏舍内所有用具清洗干净,放入舍内。然后打开窗户,育雏舍闲置待用。备足垫料(谷壳或切短稻草)干燥、暴晒。

进雏野鸡苗前4d,对育雏舍内照明、供暖、通风设备进行检修,确保正常运作。堵塞鼠洞,检修门、窗户。要有可靠电源、清洁的饮水,且水质不被污染。

育雏舍外周围环境打扫干净、消毒;育雏舍地面铺垫5~10cm厚谷壳,或切短(5~7cm)干净未发霉稻草,关闭育雏舍窗户,然后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8mL、加水14mL,高锰酸钾15g熏蒸消毒,待24h后,打开窗户通风。当雏野鸡苗到达前1d关闭育雏舍窗户,根据育雏舍空间大小适时给育雏舍供热预温至34~35℃。

雏野鸡应选用营养价值高、易于消化、适口性好的全价饲料。准备好抗生素、消毒药、消炎药、维生素和疫苗。

2雏野鸡苗选购、接运

雏野鸡苗应到防疫措施到位、管理规范、经批准合格、有资质、信誉好的种野鸡场购买,要了解种野鸡场生产情况,目前有无发生疾病或疫情。要按种野鸡场的接雏通知,根据路途远近选择运输工具,保证及时接运,24h内到达。接运人员提前到达接雏地点,做好雏野鸡挑选。

挑选优质强壮雏野鸡苗应做到一看、二摸、三听。强雏:腹部收缩良好、大小适中、羽毛整洁、柔软蓬松、卵黄吸收良好;脐部愈合好、无血痕;反应灵敏、活泼好动、眼大有神;握在手中手感有膘、挣扎有力、身体饱满、有弹性;叫声清脆响亮。要了解本批雏野鸡马立克氏病疫苗接种情况,患雏、弱雏、畸形雏和未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的不能接运。

装雏前运输工具要消毒。雏野鸡苗要经当地官方兽医检疫合格,并出具有效运输检疫证明和运输工具消毒证明。雏野鸡采用肉用仔鸡运输纸箱装运,每箱80~100羽,装雏时运输纸箱要有通风的间隙,途中要经常注意观察雏鸡箱是否歪斜、翻倒。采用汽车运输的每走1~2h,最好停车把雏鸡箱上下层调换一下位置,尤其在夏天,以防过热把雏野鸡闷死。如果雏野鸡张嘴,叫声嘈杂,这是过热的表现,要注意通风。冬天,雏野鸡扎堆,唧唧鸣叫,说明过冷,要适当加盖防寒物,但一定要注意通风,而且不能让风直接吹到雏野鸡身上。最好选择有空调车辆接运。雏野鸡运到后先让其在运输纸箱内安静休息1~2h,再放入育雏舍。

3雏野鸡饲养管理

3.1减少应激雏野鸡非常胆小,对外界环境细小变化特别敏感,任何刺激都会引起雏野鸡惊慌逃窜,以致死亡。所以,要特别保持环境幽静,操作按程序,不要随意更改或经常换人。饲养人员在喂料、喂水、分群、断喙、免疫时动作要轻缓,避免大声喧哗。不让猫、犬、鼠类窜入育雏舍。

3.2严格保温温度是野鸡育雏成败关键因素。1日龄野鸡的育雏温度为36.5~37℃,以后每2d降1℃。雏野鸡对外界温度的变化很敏感,温度控制要适宜。温度过低,或忽热忽冷,容易受凉造成感冒。可通过观察雏野鸡活动状况来掌握温度,雏野鸡在热源周围分散均匀、羽毛整洁、喜走动、正常采食,表明育雏温度适宜。雏野鸡靠近热源、拥挤扎堆、时发尖叫、闭目无神、缩头蜷翅、采食量减少,则温度偏低,要及时升温。如果雏野鸡远离热源、张口呼吸、频频饮水、食欲不好,表明温度过高,要缓慢降温。育雏温度随着雏野鸡日龄的增长而降低,脱温时间应根据育雏季节、天气变化、给温方法、雏野鸡体况灵活掌握。采取20日龄白天脱温、晚上供暖的方式,可使育雏效果达到最佳。

3.3精心饲喂雏野鸡进入育雏舍12h内,先饮水,后开食。饮水中加入抗生素和5%葡萄糖,对于不懂饮水的雏野鸡应调教。饮水后,过1~2h,给予喂食,根据雏野鸡日粮蛋白质要求高的特点,第1d开食可喂玉米粉加熟鸡蛋(100羽雏鸡一般每天加4~5枚鸡蛋),2日龄就可以喂含蛋白质28%的全价料,饲喂时,少喂勤添,每隔1~2h喂1次,同时喂给一些新鲜清洁嫩草、菜叶,要做好维生素、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的合理补充。饲喂次数随着日龄增长而减少,1~2周龄饲料蛋白质要达到28%,3~4周龄为24%,5周龄以后为20%,1周龄后饲料中要拌入砂砾,以助消化。

3.4湿度适宜育雏舍相对湿度初期70%~75%为宜。1~4日龄由于育雏温度高,可向地面洒水增湿。湿度过低,雏野鸡体内水分通过呼吸蒸发过快,会使刚出壳雏野鸡腹内卵黄吸收不良,羽毛生长受阻,毛发焦干,出现啄毛、啄肛。育雏初期,舍内常呈高温低湿,过分干燥也易导致尘埃、羽屑飞扬,引发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而且雏野鸡往往因饮水过多而发生腹泻。育雏舍低温高湿时,雏野鸡会感到更冷,这时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当育雏舍内高温高湿时,雏野鸡水分蒸发和体热散发困难,感到闷热不适,容易患白痢、球虫病等。因此,这时要加强通风换气,勤换垫料,加添饮水时要防止水溢到地面或垫料上。湿度前期要求稍高,后期可低些。

3.5密度合理密度大小直接影响雏野鸡的生长发育,密度大,雏野鸡生长缓慢,易发生啄癖。同时易使垫料脏湿板结,室内空气污浊,易感染发病(如球虫病、白痢等),死亡率高;当然,密度小也会浪费育雏舍面积、燃料、电费、人工。合理密度一般为:1周龄每平方米饲养50羽雏野鸡,2周龄每平方米40羽,从3周龄起每平方米的饲养密度每周减少5羽,到7周龄时为15羽。

3.6通风换气雏野鸡生长发育较快,新陈代谢旺盛,需氧量大,排出二氧化碳也多。此外,在育雏舍内,粪便和垫料经微生物分解,产生大量氨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育雏舍氨、硫化氢、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直接影响雏野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在保证育雏温度前提下,应经常通风换气、及时清粪、清扫地面、勤换垫料、定期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使育雏室内空气清新、无臭、无霉味。随时保持良好的气体交换,搞好舍内环境卫生是提高雏野鸡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要求育雏舍内氨不超过20mg/m3,硫化氢含量不超过10mg/m3,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不得超过0.15%。在通风换气的同时也要注意舍内温度的变化,防止贼风吹入,以免引起雏野鸡感冒。

3.7光照控制光照与雏野鸡的采食、饮水、运动和健康生长密切相关。育雏舍常用低强度光照或红光来防止啄癖,光照强度以5lx为宜。1~3日龄24h光照,4~7日龄20h光照。人工光照时间随日龄增长而缩短,2周龄以后要逐渐减少人工光照,而多照自然光,让雏野鸡休息好。野鸡胆小,敏感易惊吓,控制光照开关应采用渐暗、渐明式开关调控器,避免引起对野鸡的惊吓刺激造成意外损失。

3.8及时断喙野鸡易发生相互啄斗,到2周龄时,就有啄癖(啄肛、啄羽、啄翅)发生。为减少饲料浪费、群体生长发育整齐、便于管理、提高育雏率,应对其进行断喙。14~16日龄时进行第一次断喙,断喙时鸡群要健康,避开免疫期。断喙器清洁消毒,避免烧烙时交叉感染。为防止雏野鸡应激,抓鸡时动作要轻,不宜粗暴;断喙前后3d,应在饮水中加入多维、电解质、维生素K3,同时料槽中饲料应加满。使用乳头式饮水器的,应再置放足够真空饮水器,保证雏野鸡充足饮水。采用全自动电动断喙器将雏野鸡喙尖端断去,连断带烙。操作方法是左手抓住鸡腿,右手拿鸡,将右手拇指放在鸡头上,食指放在咽下,稍加压力,使鸡缩舌,选择合适孔眼,在离鼻孔2mm处,上喙断去1/2,下喙断去1/3,切刀在喙切面四周滚动烧灼2~3s,压平切面边缘,达到止血和破坏生长点,阻止喙外延重新生长的目的。注意不能把鸡舌头断切。要组织好人力物力,保证最短时间内完成,速度保持在15羽/min。断喙后要细心观察雏野鸡采食、饮水是否正常,断喙伤口有无出血,对有流血的重新烧烙止血。由于野鸡喙部生长很快,应根据生产情况,及时安排第二次断喙,第二次断喙一般在8周龄时。

4雏野鸡的免疫接种

1日龄:预防马立克氏病,用马立克氏病双价苗颈部皮下注射0.2mL。7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滴鼻或饮水。10日龄:预防法氏囊病,用中毒株疫苗(法倍灵)滴鼻或饮水。18日龄:预防新城疫,用新城疫Ⅳ系苗滴鼻或饮水。23日龄:新-支-法(小三联)冻干苗饮水,小三联油苗肌注(0.3mL/羽)。28日龄:预防新城疫、鸡痘,同时用活疫苗与灭活苗,使用方法:新城疫活苗2头份饮水,新城疫油乳剂苗肌注(0.2mL/羽)。在接种新城疫疫苗同时用鸡痘苗于翅膀下穿刺接种(需两针约0.01mL/羽)。

5雏野鸡常见疾病预防

雏野鸡易感染球虫病,要做好饲料及饮水卫生管理,防止粪便污染。同时给予药物预防:7日龄起在每吨饲料中加25%盐酸氯苯胍预混剂150g混饲,或在每吨饲料中加10%盐霉素预混剂600g混饲。为了防止抗药性产生,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更换药物。严格控制剂量、用药天数,防止药物中毒。鸡白痢是造成雏野鸡死亡、育雏成活率低的主要疾病之一。雏野鸡白痢的预防通常从开食之日起,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菌药物,如庆大霉素(2~3mg/羽,饮水)、氟哌酸(0.01%~0.02%,拌料)。药物预防应防止长时间使用同一种药物,更不要一味加大药物剂量。一般投药4~5d即可达到预防目的。此外,不饲喂发霉变质饲料,防止雏野鸡黄曲霉毒素中毒。

6雏野鸡脱温转群

雏野鸡脱温转群是从一个生长阶段转向另一个生长阶段,从一种生长环境转移到另一种生长环境,需要鸡群逐步适应,脱温要逐步进行。将舍内温度逐步降至与舍外温度基本相同,然后不关闭窗户,让舍内环境逐步接近舍外气候条件。避免在气候条件恶劣或鸡群状况突然有较大变化时转群。应选择鸡群健康正常、无疫病发生时进行转群。

转群后3d内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预防量的抗菌药物。不能突然改变饲料,从雏鸡料到育成鸡料,要采用逐步过渡的办法,让鸡群有1周左右的适应时间。

转群时间根据季节和气候条件来确定,一般冬季在中午天气暖和时,夏季在早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转群后要加强饲养管理,因为转群时野鸡可能发生各种应激反应,会使鸡群的抵抗力下降。

【小编总结】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野鸡饲养技术,野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关注与支持。

肉鸡饲养环境及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提高肉鸡的福利水平,改善肉鸡的饲养环境,就可以提高肉鸡的健康水平,进而提高鸡肉品质。

1场址的选择、场区规划及建筑设施

场址的选择即要保持周围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还要有可持续发展性。场址应选择远离城区、交通方便、电力、物质供应齐备,离居民区远些,地势高燥向阳、通风良好。防疫及周围环境的配置齐全的地方。要想有绿色无公害的有机产品,就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为养殖肉鸡提供舒适的环境,良好的场址、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肉鸡的健康水平得以提高,事必会减少疾病及传播。

鸡场的规划。随着肉鸡产业标准化的不断推进,种植绿化带也逐渐在鸡场开始普及和推广。场区规划更加合理深入,生活区、办公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和粪污处理区等更加科学化。这样,不仅有利于畜禽生产,提高效率,还有利于生产者对养殖环境的控制、便于畜禽免疫,控制疾病的发生流行。

禽舍的建筑、配套设施。鸡舍的结构是由鸡只所需最佳生活环境和建造成本二者所决定的。随着肉鸡行业的发展,高标准、高质量的规模标准化鸡舍逐年增多,舍内温湿度监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化、自动化水平开始加强,鸡舍自动化环境控制逐渐被重视。以封闭式和开放式二种鸡舍为例进行比较。

封闭式鸡舍,建筑物四周无窗,完全靠人工控制其周围的小气候和环境,这样的鸡舍受外界影响较小,要求机械自动化水平较高,但能源消耗较大,便于管理。开放式鸡舍则四周有窗,受外界影响较大,要求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低,但能源消耗低,不易生产管理。

2饲养管理

饲养密度:肉鸡的饲养密度和供水供料系统以及环境控制能力密不可分,原则上第一周龄每平方米不大于35只,第二周每平方米不大于25只,第三周不大于20只,第四周不大于15只,第五周及以后不大于13只。肉鸡饲养密度取决于硬件条件、环控能力、外界气候和鸡的饲养日龄等综合因素,前四周的饲养密度越小,鸡就越健康,环境压力越小,用药量就越少。扩展鸡群活动空间,提高其舒适度、健康度。

温、湿度、光照及通风管理:一是温度。肉鸡随着日龄的增长,抵抗力增强,可逐渐降低舍温,达到适宜的温度即可,详见表1。

二是湿度。湿度变化会影响肉鸡生长。肉鸡相对湿度在60%~70%,育雏前两周湿度在65%~70%,3周以后到出栏期间在65%左右,鸡舍应避免产生高温高湿或低温高湿。三是光照。光强与光源布置灯泡距地面高度在2m左右.光强应在进雏后3天由6w/m2,以后逐步降到1.5w/m2,灯泡的可由最初3天的60W,改为40W、25W、15W,灯泡数量不易减少,以免造成光照分布不匀,通常每3m间距安装一个灯泡。四是通风。为改善舍内空气质量,降温除湿,为鸡群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禽舍要经常通风换气。通风前要考虑舍内温、湿度,然后再决定采取多长时间的通风换气。开放式鸡舍要注意打开门、窗通风,同时也要防止冷风直接吹到鸡体。封闭式鸡舍要加强机械通风。

3其他注意事项

一是舍内特殊位置的管理。门、窗下,风机、湿帘附近,这些特殊位置相比其他地方的温湿度有差异,尤其是寒冬、夏季,该处较室内其他相差更大,这些地方极会造成鸡群的应激反应。二是减少噪音。舍内操作时要谨慎小心,防止人为或机械产生的噪音,影响鸡群正常生活。三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饲养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肉鸡的生产水平及福利程度的高低,只有通过不断的培训,饲养员专业技术水平才能提高,才有对新技术的接受和理解,进而提高饲养水平。四是注重环境保护。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有保护环境意识,生活垃圾、禽副产品及畜禽粪便、病死鸡等废弃物做到无害化处理,采用先进的的技术手段来改善鸡只生活空间,提高其福利化水平。

【小编总结】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肉鸡饲养环境及肉鸡饲养管理技术,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关注与支持。

养鸡知识: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育雏鸡是指的小鸡在破壳后的一个半月内,这段时间内的雏鸡体质是非常弱的。生长能力比较差,所以在育雏期时,我们一定要做好管理工作。提高雏鸡的成活率,促进正常生长,保证体重正常,提高整齐度。那么育雏鸡该怎么管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一起来看看吧!

1、饮水开食

在雏鸡运输到目的之后,要适当让其饮水,如果运输路程较远的话,那么则要让雏鸡适当休息一下再让其饮水。第一次饮水时,最好是饮喂红糖水或者是葡萄糖水。配合七天乐等注射液饮水4天左右,促进雏鸡的卵黄吸收。然后饮水后,要进行一次饮食的开食工作,通常是在初饮的3小时后进行。在饲喂的时候,要注意保持饲料与饲养环境有较大的区别,帮助雏鸡区别食物,能够正常进食。

2、育雏舍消毒

在雏鸡转群之后,要对育雏舍进行消毒工作,将舍内的饲养用具进行全面清洗消毒,消毒后空舍半个月左右。有条件的用高压水枪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进行冲洗,然后用喷火焰机按照同样的顺序灼烧墙壁、地面等。如果是使用熏蒸消毒的话,那么要保证鸡舍密封,将福尔马林中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然后在舍内使用,大约一天后开门窗透气排出气味。最后我们在进雏前要做好试温工作,将温度调整到35度左右,观察温度是否平稳,能否达到育雏的要求。

3、光照通风

光照对雏鸡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促进蛋鸡性成熟,还能够对鸡舍起到杀菌的效果。因此在开始育雏前三天时,每天要保持23小时左右的光照时间,然后在第四天到第二周时,每天保持光照18小时左右。然后每个星期降低两小时左右,一直到自然光照。我们还要保证鸡舍有良好的通透性,促使气流速度一致。避免出现贼风、穿堂风等,在进行高密度养殖尤其要多注意。

4、断喙分群

在雏鸡生长到一周左右时,我们便要对雏鸡进行断喙工作。上喙保留一般,下喙保留2/3,在断喙后要对伤口进行烙烫,促使毛细血管结痂,避免伤口感染,在烙烫的时候也要注意,防止伤到雏鸡身体,导致产生应激反应。然后我们要对雏鸡进行定期称重,查看平均体重,如果平均体重没有达到标准的话,那么就要对其进行单独饲养,适当补充维C等物质,促进生长。

以上就是育雏鸡饲养管理技术的简单介绍了。育雏鸡的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产量与品质,因此大家一定要多多注意。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蛋鸡育雏育成期饲养管理


1. 限制饲养

限制饲养有助于育成适宜体重和体质的种鸡,通过限制饲养,使育成鸡的体重保持在推荐的范围内,在适宜的周龄开产,产蛋均匀性好,种蛋合格率高。限制饲养一般在育成期开始,根据体重情况进行限制饲养。限制饲养时注意,一是限制饲养主要用于体型大的鸡种,如白壳蛋鸡较少限制饲养,褐壳蛋鸡一般要进行限制饲养。二是限制饲养时饲喂量要适度,一般按照育种场家推荐的喂料量标准作为参考,并根据体重增长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因为自己配制的饲料营养含量和消化利用率与育种场家的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不能完全依照喂料量标准。定期称重,根据体重来增加或减少喂料量。三是限制饲养注意方法,蛋用种鸡一般采用每日限食,添料方法是将计算好的一天的饲料量一次添加,使鸡只采食均匀。四是限制饲养时必须保证充足的采食饮水空间,添料后每只鸡都有采食的位置,这样可以保证每只鸡都能采食到所需要的饲料量,防止因采食不均出现体重分化。 2. 光照管理 光照影响鸡的性成熟时间,为了保证种鸡适宜的开产日龄和体重,必须进行严格的光照管理。制订合理的光照方案并按方案执行。育雏育成期必须保持光照时数渐减或恒定,不能渐增,否则会早熟,严重影响种蛋利用率。 3. 体重控制不同的品系或品种有不同的体重标准,只有达到本品种的标准体重才能使产蛋期的产蛋量、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和孵化率提高。适宜体重的获得,不是在育成末期调整饲料喂给量所能奏效的,必须要在整个育成期加以调整控制。 4. 健康管理 实行一系列的防疫卫生措施保证种鸡健康,不仅可以使种鸡的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提供尽可能多的种蛋和种鸡,而且会影响到后代的质量。 (1)做好隔离卫生工作种鸡群的隔离卫生要求高于商品鸡群。应高度认识隔离卫生工作的重要性,配备齐全的卫生防疫设施,制定完善的卫生防疫制度,严格进行隔离卫生管理。(2)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种鸡育雏育成期除了保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卫生、营养等条件外,特别应注意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和通风换气。种鸡的饲养密度要比商品鸡小,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给以较大的活动空间,有利于雏鸡正常发育,有利于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和成活率,增强以后鸡群的种用价值。。空气新鲜、洁净卫生,有利于维持鸡体健康,增强鸡体抵抗力,减少疾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和一些消化道疾病的发生。(3)充足营养日粮的营养成分要全面平衡,选用优质的豆粕和氨基酸来配制日粮,最好不使用鱼粉。(4)定期检疫,接种疫苗种鸡群必须对一些可以通过垂直传播的病原进行检疫和净化,如沙门菌、大肠杆菌、支原体和脑脊髓炎病毒等都可以经过蛋传递给后代,应通过检疫淘汰阳性鸡来保证鸡群的洁净。目前我国要求种鸡场必须对沙门菌进行净化。 (5)控制好鼠害、寄生虫、蚊蝇,妥善处理死鸡和废弃物。 5. 种鸡的挑选 育雏育成阶段,对一些不适合留作种用的个别鸡只进行淘汰,以保证鸡群的整体种用价值。第1次选择在6~8周,第2次选择在18~20周龄,选留体重适宜、羽毛紧凑、体质健壮、活泼好动、食欲旺盛的鸡只。

肉用种公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种公鸡与种母鸡最好分开饲养,其管理方法与母鸡大致相同

种雏回场之后,即将公母雏分开育雏,先饮水1-2h然后给鱼料。育雏期让公鸡自由采食到4周龄末,使其获得健壮的骨架和体格,这对以后获得较高的受精率很重要如果育雏末体重达不到标准,可推迟换育成料育雏期间会有一些生长太大、外表健壮的小公鸡,突然死亡这是心肌血管系统的发育跟不上机体、肌肉的生长发育,它们被自然淘汰掉就可以减少商品代肉鸡腹水症、碎死症的发生率。

种公鸡和第一次选留

6周末时对公鸡进行15%的抽样称重;②先淘汰次劣鸡;③决定留汰的第一标准是体重;④达平均重上限的公鸡,要逐只选择;⑤6周末,选取下来的公鸡平均体重应比母鸡平均体重高出40%-50%;⑥留下相当于母鸡数15%的公鸡,多的淘汰。

育雏期饲养管理关键点及目标


育雏期饲养管理关键点:

一、喂料管理

目标:营养、卫生、安全、充足、均匀。

1、饲料营养。开食时选择营养全面、容易消化吸收的饲料,建议前10天饲喂亚昊科技蛋雏鸡强化开口料920,11-42天饲喂雏鸡开食料521。

2、雏鸡开食。初饮后1-2小时开始喂料,将饲料潮拌(料水比100:25)后,按照每只鸡1g的量均匀撒在开食盘(图3)或者垫纸上,每天饲喂8-10次;4-5天以后使用料槽喂料(图4),每天饲喂4-6次;经常匀料,保持料槽内饲料薄厚均匀。

3、饲料储存。饲料要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处,定期对储料间进行清理,防止饲料发霉、污染和浪费,推荐使用北京维奥瑞得销售的安克霉,可以防止饲料霉变和吸潮。

4、监测和记录鸡群的日采食量,详细了解鸡群的采食情况。

二、饮水管理

目标:保证饮水充足、清洁卫生。

1、初饮。雏鸡到达后要先饮水后开食。初饮最好选择18-20℃的温开水,在水中加入5-6%的葡萄糖和水溶性维生素,推荐使用北京维奥瑞得销售的安诺维,起到快速补充能量、增强雏鸡抗病力的作用;初饮时要仔细观察鸡群,对没有喝到水的雏鸡进行调教。

从第二天开始,可在水中添加抗菌药物3-5天(推荐使用北京维奥瑞得销售的瑞诺妥),提高雏鸡成活率并促进生长。

2、饮水工具。前3-4天使用真空饮水器(图1),然后逐渐过渡到乳头饮水器(图2),要及时调整饮水管高度,一般3-4天上调一次,保证雏鸡饮水方便。

3、饮水卫生。使用真空饮水器时每天清洗1次,饮水管应半个月冲洗消毒1次,推荐使用北京维奥瑞得销售的瑞普杀,建议建立饮水系统清洗、消毒记录。

三、温度管理

目标:适宜、稳定、均匀。保持温度的适宜、稳定、均匀,对雏鸡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是养好雏鸡的关键。

1、制定适宜的温度程序,保持温度的稳定。推荐育雏前3天为35-37℃,以后每周降2-3℃,6周末降至22℃左右。最好根据育雏末期的目标温度,制定出详细到每天的温度控制计划,减少误操作。

2、保持舍内温度的均匀、稳定(图6)。舍内昼夜和舍内各处温度相差不超过1℃;检查各过道鸡笼和鸡舍前后温度是否均匀,查找有无漏风的地方,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做好温度记录。前3周应每2小时记录1次鸡舍各处温度,4周龄以后每天至少记录3-5次温度。

特别注意:育雏前2周内,低温和舍内温度不稳定,易导致假母鸡出现

培育雏鸡的温度怎么控制?


之前小编和大家说鸡孵化温度控制,让大家了解和学会控制鸡孵化时所需的温度。鸡孵化出来之后就是雏鸡了。刚出生的小生灵总是特别脆弱的,雏鸡也是如此。而雏鸡存活的关键点就是自身的抵抗力,而温度和抵抗力滚西非常大那么培育雏鸡的温度怎么控制?

温度与采食量、饮水量、消化吸收、体内各种生理活动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都有直接的关系。

小雏鸡经过长途运输进入鸡舍内的3小时内,舍温应该是38℃-39℃。这是因为运雏车上空间、密度、空气、温度、时间都不规范,大多是挤压在一起呈半睡状态,所以雏鸡卸下车进入舍内后,由于途中颠簸、脱水、应激、寒冷、缺氧等原因一时难以适应,提高舍温能迅速缓解这一问题,使幼雏均匀活动、休息。3小时后给小雏鸡饮水,以后的室温应在37℃,2-3天后舍温在35℃-36℃,4-7天应控制在33℃-34℃,以后才是每周降2℃,直至降为21℃。

值得注意的是因温度计的摆放位置不同,而导致误差很大,所以雏鸡的分布状况才是判断温度是否适宜的标志,温度合适则雏鸡分布均匀,运动自如;温度过低,雏鸡扎堆,靠近热源,鸣叫不休;温度高,雏鸡会远离热源,张口呼吸,大量喝水。

土鸡育雏技术要点,土鸡饲养技术知识


:由于土鸡肉质营养丰富,肌肉嫩滑,肌纤维细小,肌间脂肪分布均匀,水分含量低,鸡味浓郁,风味独特,产品安全无污染,越来越受到广大老百姓的亲睐。散养土鸡是目前全国各地大力发展的养殖方式,利用草原、林地、果园等养鸡实现了快速致富的梦想,是值得大力发展的致富养殖形式。加强育雏期间的前期准备工作、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并建立合理的销售渠道,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笔者总结了以下土鸡育雏技术要点供养殖户参考。

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1圈舍准备

根据经济情况和育雏规模的大小,建造经济适宜的育雏圈舍。由于建筑材料和工时费的不断上涨和资金缺乏,选择以轻钢H型钢为骨架,以夹芯板为墙板材料,构件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环保经济型彩钢房。建成面积为东西长36m、南北宽6m、前墙高2.8m,后墙高2.4m。舍内面积200m2的彩钢活动板房。在舍内18m长度处,用红砖砌一面有门的支撑墙,加固圈舍。圈舍内打5cm厚水泥砂浆地坪。总计造价3.5万元,合计175元/m2。

1.2育雏设备

采用网上育雏。网上育雏可以提高饲养密度,减少鸡舍建筑面积,减少病原感染的机会,尤其大大减少了鸡球虫病爆发的危险。育雏设备包括竹夹板、育雏网、红砖、木板、椽子、大、小号饮水壶、大、小号料槽、电暖气、火炉、火墙、烟筒、电源、电线、电灯、水桶、水壶、温度计、湿度计、扫把、铁锨、铁丝、煤等。设备投入约1.5万元。

1.3消毒

当圈舍网床架设好,设备准备齐全后,应用3%来苏尔和高锰酸钾甲醛熏蒸对圈舍所有设备和墙面进行彻底消毒。

2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2.1鸡苗选择

鸡苗质量决定着养鸡成功与否。所选鸡苗要求是对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活动量大、肉质上乘的优质土鸡苗,优质鸡苗的特点为:鸡群活泼、叫声有力、雏鸡头大脚粗、眼凸有神、挣扎有力、羽毛洁净、个体大小均匀、毛色一致,也可根据当地的饲养习惯和市场需求及客户的需求选择品种。关键要掌握引进鸡苗是否带有种蛋垂直传播细菌性和病毒性传染病,以便及早处置。

2.2温度要求

温度是育雏成功与否的关键。进雏鸡前,应提早一天调节好雏舍的温度,一般育雏舍的温度控制在0~1周龄33~35℃,以后每周降2~3℃,直到4周龄后方可脱温。育雏期温度控制的原则是:初期宜高,后期宜低;小群宜高,大群宜低;弱群宜高,强群宜低;阴天宜高,晴天宜低。特别是育雏两周内是责任心要求最强和付出最为辛苦的时段。大批量的育雏特别是在寒冷季节要随时保持观察和控制舍内温度,温度忽高忽低都影响雏鸡生长发育,圈舍内应设有多种取暖设备,可采取火炉和电暖气同时供暖,便于调节鸡舍温度高低。

2.3湿度

室内的相对湿度保持55%~65%,即10d之前为60%~65%,10d之后为55%~60%;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无刺鼻、熏眼的感觉。

2.4光照

雏鸡头5d保持每天23h用60W白炽灯或9W节能(20~30lux)的光照,以后为17h的光照(包括自然光照在内),14日龄后用40W白炽灯或7W节能(20~30lux)的光照,灯不宜离雏太近,以免啄肛啄羽发生。

2.5饮水

当雏鸡运到后,应尽快让其自由饮水。饮水头15d最好是凉开水,饮水中应加0.9%葡萄糖生理盐水或电解多维、七日宝、0.01%~0.02%高锰酸钾等。饮水应尽早,要让80%以上的雏鸡同时第一时间饮到水;人工调教反应迟钝、蹲着不动或体弱的鸡,或拍手声刺激促进饮水。雏舍需24h不断水。

2.6密度

密度过大,鸡的活动受到限制,影响鸡的采食和饮水,氧气不足,温度过高,会导致鸡生长缓慢,群体均匀度差,还可出现啄肛啄羽现象。密度过小则浪费饲养面积,饲养成本增加。鸡的活动量过大,消耗体内能量,浪费饲料。合理的饲养密度,应根据鸡舍的实际情况、鸡日龄和体重的增加、鸡群所占用的面积而随之加大,密度加大有利于鸡只采食和饮水,使舍内氧气充足,空气良好,生长发育不受影响。1~14日龄35~40只/m2,15~21日龄30~35只/m2,22~31日龄25~30只/m2。

2.7饲料

育雏期雏鸡对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营养需要量大,日粮需要营养丰富。可选用正大、天康、泰昆集团生产的肉鸡前期全价颗粒料。通过3种饲料对比试验,发现育雏期31d,正大510饲料虽然价格最高,但料肉比1.83∶1,雏鸡整个育雏期饲料消耗量最低,料肉比值最小,饲料报酬最高,反而比其他饲料节约了成本,且雏鸡发育整齐,均匀度好,抗病能力强。饲养方法采用自由采食,少饲多喂的原则。

3育雏期的免疫防治

3.1雏鸡的免疫

雏鸡的免疫程序至关重要。完整的免疫程序和防疫制度不仅能预防传染病的发生,还能降低治疗用药成本和各类疫病风险。建议的免疫程序为,日龄7~10d,防治疫病为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为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接种方法为滴鼻点眼;日龄14d,防治疫病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为传染性法氏囊病双价疫苗,接种方法为饮水或滴口;日龄21d,防治疫病为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为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接种方法为饮水;日龄28d,防治疫病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为传染性法氏囊病双价疫苗,接种方法为饮水。经过以上免疫程序,雏鸡养到3~4kg较少发病死亡,不但减轻了工作强度,而且较为便捷、轻松。

3.2雏鸡的防治

在整个育雏期间,雏鸡最易患的就是大肠杆菌病、球虫病、呼吸道疾病和由种蛋垂直传播带来的沙门氏菌病。在实践中发现用60%氟苯尼考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具有显著疗效。定期用球虫净或磺胺类驱虫药可有效预防鸡球虫病的发生。高含量泰乐菌素对鸡的呼吸道疫病有理想疗效。治疗鸡病一定要学会正确诊断鸡病方能对症下药和进行有效的治疗,不能瞎投医乱用药造成不必要经济损失。

4雏鸡的经营销售

育雏周期短,周转快,一般育雏一个月即可出售。根据鸡苗品种不同,进价不同,生长期不同,销售价格也各不相同。为确保雏鸡品质,一般做完最后一次疫苗方可出售。提前出售,雏鸡体重太小,免疫程序不足,买回去易造成大批死亡,不仅给客户带来损失,也影响了自己的声誉。根据经验,可采取订单式育雏,根据客户的需求去育雏,不仅要保证质量而且跟踪服务。每只平均可获得5~7元的净利润。订单越多收入越高,同时阶段性自留几百只雏鸡散养成大土鸡,又可获得一部分收入。

5结论

随着人们对土鸡的亲睐和需求,本人作为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看准土鸡行情并于2012年4月投入5万元建造了200m2的简易彩钢板房鸡舍,包括圈舍内设备。首批鸡于2012年6月28日开始饲养,至2012年底收入5万元。当年收回成本并盈利。2013年4月至今,共计育雏芦花鸡、青椒麻、南宁麻、乌鸡、拜城油鸡等品种土鸡10000余只,收入共计6万余元。根据养殖经验,通过掌握育雏前期准备工作、育雏期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销售渠道等技术后,利用市场对土鸡苗的需求,育雏土鸡是一条快速致富的道路,而且育雏周期短、周转快,见效快。一年能育雏很多批次,育雏销售量越多,经济收入越高。

【小编总结】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土鸡育雏技术要点,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关注与支持。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339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