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种性早熟原因及预防

目前在蟹种培育过程中,普遍存在蟹种出池规格偏大,性成熟比例过多的问题,从而给蟹种越冬带来困难,造成第二年开春大批蟹种死亡。笔者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对蟹种性早熟的原因及须防措施介绍如下。
一、原因
1、投喂饵料过精,特别是动物性饵料过多,再加上培育池中天然饵料比较丰富,使生性贪食的河蟹一方面加快了生长,形成了一部分在规格蟹种,另一方面促进了性早熟。
2、有效积温增加,促使性腺发育加快。特别是池塘、稻田培育蟹种时,由于水体较小,水位浅,水温回升比湖泊、河道、草荡等大水面来得快。再加上培育蟹种一般在夏秋高温季节,水温一直较高,从而加速了蟹种的生长和性腺发育。
3、天然蟹苗要到6月上旬才发苗,而人繁苗一般3月初即可出苗、生长期比天然苗延长2个半月到3个月,再加上塑料大棚的强化培育,使蟹种出池规格偏大.性早熟比例多。
4、蟹苗或v期幼蟹放养密度过稀。
二、性成熟特征
1、雌蟹腹部已成团脐为性成熟;雄蟹交接器变成坚硬骨质化的管状体,蟹足绒毛稠密较长,颜色较深为性成熟。
2、性成熟的蟹种背部凹凸不平。
3、打开蟹种的头脑甲,如在肝区上看到2条紫色条状物,且有卵粒,或有2条白色块状物即精巢,则表明性腺已成熟。
三、预防措施
1、因水制宜,控制投饵,特别要控制动物性饵料投喂量。
2、适当增加培育池的水深,高温季节多换水,最好用河道、湖泊内的水,以降低水温。
3、培育池中移裁覆盖率为50%的水草,减少阳光直射,降低蟹种生长的有效积温。
4、尽可能选用5月份的人繁苗进行蟹种培育,3-4月份的人繁苗可用来当年养成。
5、适当增加蟹苗放养密度,一般可比正常培育蟹种的放养量增加1/3。

相关推荐

控制幼蟹性早熟的方法



在蟹苗培育幼蟹过程中,会有相当数量的个体当年即达到性成熟,如果继续留养,第二年将难以蜕壳而大量死亡,直接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如何控制和减少幼蟹性早熟的出现,近几年来,我镇培育扣蟹人员反复摸索,在实践取得一些成功经验,现将做法简介如下,供参考:
一、适当控制池中幼蟹放养量和密度
首先是提高下塘的蟹苗质量,延长其淡化日龄,淡化时间要求至少5天,使蟹苗下蟹到幼蟹出塘成活率保持在10%以上,力争达到15-20xx上市成蟹为主。

大闸蟹养殖户如何预防河蟹性早熟



目前在河蟹养殖生产中,普遍存在着有20%~30%的河蟹性早熟现象,性成熟河蟹不再生长,规格一般在每只50~80克,商品价值极低;一旦遇到天气突变,可提前进行生殖洄游,洄捕率低;如继续饲养,死亡率极高,一般可达到80%左右。严重影响了河蟹养殖效益。
1、性成熟河蟹的特征是
(1)性成熟河蟹的雌蟹腹部已成团脐,雄蟹交接器变成坚硬骨质化的管状体,螯足绒毛稠密,且颜色较深,交接器变成坚硬骨质化的管状体。
(2)性成熟河蟹背部凹凸不平,颜色为墨绿色或青色。
(3)性成熟河蟹在肝区上可看到有两条紫色条状物且有卵粒,或有两条白色块状物即精巢。
2、形成性成熟河蟹的原因
(1)投喂的饵料过精,特别是前期投喂动物性饵料过多,使生性贪食的河蟹动物性饵料摄入过多,体内营养过剩,导致河蟹性成熟提前。
(2)有效积温增加。由于养殖水体小,水位浅,生长季节水温一直较高,水体积温过高,从而加速了河蟹性腺发育。
(3)放养密度不当,导致前期生长过快,性成熟提前。
(4)水体盐度偏高,刺激河蟹性腺发育。
(5)种质资源退化。随着养蟹规模的扩大,地区间引种的增多,南蟹北移、北蟹南移,加上人工繁殖长期不更新亲本,导致河蟹品种混杂、退化,生长缓慢,性成熟提前。
3、预防措施
(1)选用正宗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苗种,保持科学合理的放养密度。
(2)科学投饵。因水制宜,控制投饵量,特别要控制动物性饵料的投喂量。养殖前期饵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
(3)适当加大池塘水深,生长季节一般要求达到1.8米以上,高温季节多换水,最好用河道、湖泊内的水,以降低水温。
(4)养殖池内移栽覆盖率为50%左右的水草,以少阳光直射,降低河蟹生长的有效积温。
(5)生长季节蟹池每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光合细菌、溴氯海茵等药物,消毒水体,降低水体有机质浓度,促进河蟹健康生长。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400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