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塘长了蓝藻,你该这样做 !


近些年来,河蟹养殖到了中后期,池塘都会暴发蓝藻,并且每年呈上升趋势,市场上随之出现一些杀蓝藻的“特效药”受到大部分养殖户青睐,但是用完以后,发现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这样反反复复的杀蓝藻,最后导致高温期还没过,池塘已经没有了水草,同时诱发其他问题,比如河蟹大量伤亡、缺氧、水变等,严重可导致泛塘,给河蟹养殖带来灾难性的损失。经过多年实践总结,池塘暴发蓝藻不一定要杀,只要处理控制方法得当,就不会对养殖造成危害。现将方法总结如下:
一、蓝藻暴发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不合理施肥
每年7、8月份气温较高,投喂量也较多,残饵、粪便增多,水生生物代谢加快,会造成水体中氨氮含量超标。当磷肥施用过多的时候,水体中氮、磷都比较多,蓝藻容易暴发。
2、外源水带入
外源水中有大量蓝藻,养殖户通过打水、换水,把蓝藻带入池塘,再加上长期低氧、水草活力差、底部污染严重的环境,导致蓝藻暴发。
3、水位浅
蓝藻在高温,强光下的生长速度会比其他藻类生长速度快,在7-8月份,水位浅的池塘光照强度大,水温升高快,这时其他藻类生长受到抑制,而蓝藻能继续生长。
4、池塘环境差
蓝藻暴发是判断水质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蓝藻易老化死亡,形成水华,水质恶化,溶氧降低,恶劣的环境造成其他藻类无法正常生存,而蓝藻成为最后的优势种群导致暴发。
5、水体流动性差
蓝藻喜欢高pH值、静水水体,大部分河蟹养殖池塘没有增氧设备,增氧能力不足,水体流动性差,营养素不易扩散,水体容易分层,导致其他藻类难以生长,蓝藻仍能继续繁殖。
二、处理、控制蓝藻的方法
1、加大增氧力度
蓝藻喜欢相对静止的水体,通过安装增氧设备搅动水体,阻止水体分层,达到水体流动、同时增氧的目的,增氧能促进水体有机质分解,缓解藻毒素,使其他藻类繁殖。
2、合理投喂,勤改底
养殖中后期,高密度养殖环境下随着投饵量增加会导致池塘底部产生大量残饵、粪便,造成池塘底部污染,使池塘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暴发,建议使用“底居安”加强型5-7天改底一次,降低池塘底部污染。
3、补菌调水,补碳保草
当蓝藻暴发时,可配合使用“利生多”、“利菌多”等有益菌调节水质,有益菌在水体中与蓝藻形成生物竞争,达到以菌抑藻的目的。
水草在养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草可以吸收水体中残饵、粪便等代谢产物降低池塘污染,同时也能达到遮荫、调节水温、增氧的作用。水草长势良好直接关系到池塘水环境的好坏,“活力碳”可有效为水草提供生长所必需的碳源,促进水草生长和藻类繁殖,和蓝藻形成竞争。
4、定期解毒
蓝藻死亡后,释放大量藻毒素,这些物质积累到一定量时,会引起河蟹慢性中毒,同时也会影响其他藻类生长,因此定期使用有机酸“碧水安”解毒,可有效降低藻毒性,缓解河蟹等生物中毒现象。

相关推荐

高温蓝藻,你的虾塘蟹塘中招了吗?



蓝藻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其结构简单,没有典型的细胞核,故又称蓝细菌。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出氧气,这是蓝藻同其他细菌重要区别。
蓝藻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喜欢较高的温度、强光,静水。夏秋时节大量繁殖,可形成水花,常见的蓝藻水华主要有:微囊藻、鱼腥藻、螺旋藻、项圈藻、颤藻、色球藻等
一、蓝藻的特点
1.分布广:蓝藻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喜欢生活在有机质丰富且pH值较高的水体中,喜高温,主要在淡水中生长,成为淡水中重要的浮游植物,在温暖的季节里常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2.适应性强,可在极端不良的环境中出现。对温度、盐度升高,照度、养分、溶氧下降及硫化氢出现等不良环境有较强的耐性。
3.蓝藻类有些种类具有固氮能力,特别是具有异形胞的种类,能够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合成自身需要的氮肥,从而改变水体中的氮磷比,所以蓝藻的发生和水体的营养元素比例失衡有很大关系。
4.浮游种类喜高温、强光、高pH和含氮高、有机质丰富的静水水体。
二、蓝藻的危害
1.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例如微囊藻夏荤高温季节大量繁殖,在水体表层形成一层厚厚的类似于油漆样的物质。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虾类的死亡。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MC除了直接对鱼虾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
2.蓝藻繁殖过盛会抑制其它藻类生长,造成溶氧、pH值等昼夜变化剧烈。蓝藻大量生长后大量消耗水体中的微量元素,非常容易发生倒藻,转水的情况,池塘的溶氧甚至能跌到0毫克每升。
3.有的种类繁殖过盛(形成湖靛),死亡后发出一股难闻的腥臭味,消耗大量氧气,同时分解后产生毒素,败坏水质,引起鱼虾生病或大量死亡。
4.蓝藻的假空泡能够自由调节自生比重,白天上浮与有益藻类竞争光照,夜晚受重力影响下沉水底大量耗氧,水体溶氧分布不均衡,水体分层严重。
湖水中爆发颤藻
三、蓝藻发生的原因
1、多年没有清淤,池底严重恶化;养殖用水为污水,有机质丰富,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
2、另外由于水源不便,为了维持一定的水深,何时有水何时进,从而忽略了对水质指标的监控,一旦含有微囊藻等蓝藻的水进入塘口,便大量繁殖,很快形成优势种群。此时一般药物很难奏效。所以蓝藻的爆发和当地的养殖模式有很大关系。
3、投喂高蛋白的冰鲜鱼和利用率低的高蛋白饲料,水体含氮量增大,氮磷比例严重失调,特别是到了高温时期,经过较长时间的投喂,水质恶化加快,更加容易爆发蓝藻。
四、控制蓝藻的方法
1、减少池塘蓝藻密度
①沿下风口池边泼洒杀藻剂一般为含氯制剂或硫酸铜、络合铜等铜制剂,此法有一定的效果,但缺点是螃蟹对虾的刺激大,尤其是铜制剂会抑制养殖动物生长;另外一旦用量过大,容易造成转水,而且蓝藻大量死亡后分解产生的毒素进一步加剧了对螃蟹、对虾的危害,易引起事故发生。
②大量换水把含有大量蓝藻的水排出去打进新水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绝大多数的塘口容易出现排水后没有水进或者进水需要较长的时间的情况。所以这种方法之限于一些进换水方便的塘。
③其他方法一些养殖户通过混养部分花白鲢的方法,利用花鲢控制枝角类的数量,利用白鲢吃掉部分蓝藻,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放养密度,防止密度过大引起缺氧。
④用微生物制剂抑制蓝藻的繁殖。主要用一些芽孢菌和复合的一乳酸菌为主的微生态制剂;通过大量繁殖,和蓝藻争夺营养,抑制其光合作用,减缓蓝藻繁殖速度,同时稳定pH值;通过分泌胞外活性产物来抑制蓝藻的繁殖。
2、培养有益藻类
①控制控制轮虫、枝角类的数量,防止其吃掉小型有益藻类
②直接向塘里补充吸氮能力强的卵囊藻。实验表明活力旺盛的卵囊藻的吸氮能力是放线菌的1.7倍,大量补充能够很好的抑制蓝藻生长。
③加大肥水力度,首先就是平衡营养盐,向塘中补充以磷肥硅酸盐为主的肥料,将池塘氮量比例降到10:1以下,加快有益藻类的繁殖。
只要上述方法使用得当,可以很好地控制蓝藻生长。

河蟹塘里母蟹煮出来为何变成这样,我们该如何处理?



今天较多人发了张图片问我,葛店长这是怎么回事?
在去年,兴化螃蟹这个时候基本上结束了,所以此现象大家见得少,而今年,螃蟹迟迟不卖,导致母蟹卵巢开始变化,从现在开始,兴化塘口的螃蟹会慢慢出现此等现象,这几年葛店长带着团队成员一致跟踪研究,觉得最有可能的原因经分析后,就是母蟹体内受精了,并且在淡水中无法产卵,导致的流产,卵子坏死现象
图片为网友提供照片
图片黑色部分为受精后卵巢煮出来颜色
这样螃蟹进餐桌会受到消费者质疑
那么问题出现了,并且呈现越来越多趋势,农户该如何处理,这才是我们应该谈及的问题
葛店长给出几点建议:将塘口母蟹取出来,用暂养箱子打起来,公母分开,防止池塘淡水中交配;
可以将母蟹逐渐卖掉,不留塘。
葛店长寄语:面对客户质疑,各位商贩,农户可以安心解释,首先这种现象为正常现象,这黑色的东西没有毒!可以食用,并且口感还算可以,不用过分担心!
让我们齐心协力,打造兴化最高品质大闸蟹

为了让河蟹更顺利的蜕壳,这样做会更好!



兴化及周边地区,进入4月,虽然天气不怎么给力,但依旧阻挡不了螃蟹的蜕壳,大部分池塘已经进入蜕壳期,接下来蜕壳的会越来越多,甚至有的池塘开始进入蜕壳高峰期(菊酯类清塘的至少还要推迟10~15天),蜕壳期间,怎样管理池塘更有助于螃蟹顺利蜕壳?
蟹工认为:蜕壳期间必须做好以下几点,螃蟹才能更好、更顺利的蜕壳。
一、稳定水体
水体定期补菌、补肥(碳肥、钾肥),才能抵抗天气变化维持水体稳定,为螃蟹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长、摄食、蜕壳环境,更有助于螃蟹顺利的蜕壳。
蜕壳期间保持水体的稳定,能够大大减少应激反应,减少蜕壳损伤,甲壳溃疡、软壳死等现象的发生。
蟹工认为:在池塘中,螃蟹或其他养殖对象大部分死亡的起初原因都是环境变化后的应激反应造成的。
其发展过程一般为:正常螃蟹——应激反应后——体质下降——吃食变差体质更差——病菌感染——恶性循环——最终死亡(症状多为:软壳、空肠及肠道炎症、甲壳溃疡、水肿、肝脏病变等)
二、增强体质
对于螃蟹来说,每一次蜕壳都是一次蜕变,体质好坏决定着螃蟹每次蜕变是否顺利。顺利就意味着继续生活、摄食、迎接下一次的蜕壳;失败就意味着生命的停止。
蟹工认为:积温和环境对于螃蟹的蜕壳也很重要,但体质(也就是指营养)相对来说更重要。
特别是今年,放苗后、蜕壳前,温度太低大部分池塘活动量小,吃食差,普遍吃食情况不好,蟹苗体质相对较差,蜕壳期间很容易出现顶壳、拉脚、软壳蟹上边、软壳蟹、甲壳溃疡、软壳死等蜕壳不遂现象。
要想避免或减少这些现象的发生,在蜕壳期间一定要注重加强营养的补充,如:“全能钙”及“好又多”蜕壳期间补充能量、补充优质钙,只有这样才能让螃蟹更顺利的蜕好壳。
三、防病消毒
消毒防病,病害预防在先,咱们兴化及周边地区的大部分养殖朋友都有这个非常好的意识。
蟹工认为:蜕壳期间消毒防病更重要,因为蜕壳期的螃蟹体质是最弱的,也是最容易被感染的。蜕壳期间刺激性的消毒剂最好不用,但是可以使用生物消毒制剂来代替,如好润明星产品“至尊95/99”:蜕壳期消毒安全无刺激,坚持每次蜕壳期使用,池塘全年都不容易发病。
四、慎杀虫杀苔
最近很多老板的池塘“小白虫”(学名:枝角类)起来了,水开始白浑了,很多在虫上面吃过“亏”老板们,都开始准备起“杀”心了,更有甚者部分卖药的老板,打着“杀虫不伤蟹”的旗号,支持养殖朋友们杀虫。各位要知道的是,既然能够杀虫,就能够伤蟹,不管你用多大的量,特别是蜕壳期的螃蟹。(大家应该记得,前些年5月20左右很多老板喜欢用“敌百虫”,杀虫防环爪,还有的说能够淘汰体质差的螃蟹,事实死的都是正在蜕壳的软壳蟹,个个都跟眼睛片一样,爪子全掉了)
为了更好的让螃蟹顺利蜕壳,对于“小白虫”、“浑水虫”
好润极力推广“灯光捕虫”大法:安全、高效、成本低,特别是在蜕壳期,虽然此方法不能彻底捕清小白虫,但能够很有效的减缓或避免“小白虫”对蜕壳期螃蟹的危害。等到蜕壳后视情况再处理,也不迟。青苔也是一样,蜕壳后再处理不迟。
【永丰镇沈俊山老板,30亩5天捕虫100多斤】
五、少打水换水
为了更好的让螃蟹蜕壳,在蜕壳期间也要做到尽可能的少打水少换水,切记大排大灌。
【蟹工特别提醒】
“蜕壳期,螃蟹为大”,蜕壳期是螃蟹体质最弱的时期,也是最容易被病菌感染的时期,在此阶段除了要稳定水体,增强螃蟹体质,减少病菌数量防病,还得要少打水、少换水减少应激;慎杀虫杀苔减少药物刺激,只有这样全方位的支持螃蟹蜕壳,螃蟹才能更顺利的蜕壳。

是什么让你蟹塘的水变成了这样?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我们所说的好的水质所满足的肥、活、、嫩、爽应该是什么样的?
养殖水体好的标准“肥、活、嫩、爽”,这四个字与水体藻类指标相关:
(1)“肥”指水色浓,藻类数量高,是透明度25~35厘米和浮游植物浓度20~50mg/L。
(2)“活”指水色和透明度经常有变化,“活”意味着藻类种群处于繁殖旺盛期,池中物质循环良好。
(3)“嫩”指水色鲜嫩,虾易消化的浮游植物多,大部分藻类细胞未老化,水肥而不老。
(4)“爽”指水质清爽,水色不太浓,透明度不低于20厘米,藻类含量一般在100mg/L以内。
所以,良好水色的指标是:透明度不低于20厘米,藻类浓度20~10mg/L,硅藻、隐藻等较多,蓝藻较少,藻类种群处于生长期,浮游生物以外的其它悬浮物不多。当然由于地域环境的差异,不同地方的水色有不同的判断标准,不可一概而论。
接下来我们看一张图片
也许算不得太好但在这个阶段这类水也实属难得,我们把这类水称作别人家的水。
再来看下面几张图看一下里面有没有你家的水?
白浑
浓浑
泥浑
出现这类情况我们该说是天灾还是人祸呢?我们日常所说水混的原因无非就是以下几点:
1、天气突变、投饵不足导致河蟹活动性大易引起水浑。
2、水里鳅鱼、鲫鱼等野杂鱼过多也会造成水浑。
3、新开挖蟹塘水体和土质都不太稳定遇到雨天养殖水体上下水体形成对流底部有机质被携带上来悬浮于水中形成泥浑
4、水中枝角类、轮虫等过多造成养殖水体白浑
5、五月份温度升高水草长势较快,对养殖水体中营养物质吸收较多导致水体中碳源等元素缺乏引起水体发白水体自身净化能力减弱逐渐导致泥混
当这几点被列出来的时候或许你会恍然大悟原来我的水是这样浑了的,然后就开始着手处理水浑一心想着要把水调好但结果多是事与愿违。这里笔者想说的是一塘好水不是靠调出来的而是靠养出来的,调水说明你的水质可能已经出现问题了需要去处理,而养水更注重平时的管理,所以水浑究其原因还是在于管理上的失当也可以说是人祸。
其实有时候我们可以想一想塘里的杂鱼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人家也有杂鱼但人家的塘就是不怎么浑?塘里虫多也只是一味的杀虫而从不考虑杀虫后对水中藻类乃至整个水环境的影响以及后续的处理工作。当别人的草还保持活力的时候你的草却已经挂脏、草根发黄发黑、出水开花逐渐萎缩。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不排除有天气等因素的存在,但更多的还是自身管理的问题。
最后总结一句河蟹养殖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我们能提供相应的技术但却无法代替您去管理,蟹塘无小事请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

关于河蟹养殖中的蓝藻问题,你知道多少?


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面积和养殖密度的加大,一系列的养殖问题也接踵而至,前期的苗种问题、青苔滋生,中期的水浑,后期的蓝藻问题、烂草、缺氧,这些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养殖户们。其中,高温期的蓝藻爆发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笔者通过近期走访塘口的所见所闻并结合相关资料,将从蓝藻的生理、爆发的原因、蓝藻的危害、前期的预防、爆发后的治理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助益。
一、蓝藻的生理
蓝藻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通常形成群体或丝状体。因其结构简单,无典型的细胞核,故又称为蓝细菌,但是蓝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放出氧气。
某些蓝藻细胞具有假空泡,在显微镜下呈黑色、紫色或红色的不规则形。随着光合强度和光照条件的变化,蓝藻可借助于假空泡的合成与破解,在水中进行垂直移动,选择适宜的光照并有利于养分的吸收,使其在种间竞争中占据优势。
异形胞是丝状蓝藻(除颤藻目以外)产生的一种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来并与繁殖有关的特别类型细胞。具有异形胞的蓝藻能固氮。
蓝藻大多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碱性水体中,喜欢较高的温度、强光和静水,常在夏秋季节大量繁殖形成强烈水华。形成水华的蓝藻主要有:微囊藻、鱼腥藻、颤藻、螺旋藻、束丝藻等,其中,微囊藻和颤藻是河蟹养殖中最为常见的蓝藻。
二、爆发的原因
1、蓝藻代谢水平低,对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性,喜欢高温、强光、净水,加之蓝藻具有假空泡,能够有效地利用水体条件和光照条件,使其相比于其它藻类更具优势。
2、高温期间,随着螃蟹投喂量和排泄物的增多,水草腐烂、沉底,导致水体有机物增多,富营养化程度加剧,氮磷比例失调。氮和磷两种元素是淡水藻类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当水体中总磷浓度相对较高时,氮的浓度相对较低,由于多数蓝藻具有固氮能力,这将成为蓝藻在种间竞争中的又一优势。
3、蓝藻产生的有机物和毒素能够抑制其它藻类的生长。
河蟹塘里有轻微的蓝藻(记者摄于安徽芜湖花桥镇)
三、蓝藻的危害
1、蓝藻过度繁殖,代谢期间分泌的藻毒素会抑制其它藻类生长,对养殖动物产生毒害作用,影响河蟹的正常生长。
2、蓝藻过度繁殖,白天光照强度大,表层溶氧过饱和,夜间蓝藻下沉,大量消耗中下层溶氧,造成底部严重缺氧。
3、蓝藻生长快,爆发快,但是生命周期短,死亡后形成斑状浮渣,败坏水质,产生毒素、亚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且分解需要大量耗氧。
4、蓝藻过多会影响河蟹的正常呼吸和摄食。
5、过多的蓝藻会降低水体的透明度,不利于池塘中水草对光照的接收,影响水草的生长。
四、前期的预防
河蟹的养殖管控过程中,我们注重“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同样地,针对蓝藻的治理,我们也应该这么去做。
1、根据池塘的养殖情况,选择合理的养殖密度,合理地投喂,避免因池塘承载量过大,导致有机物过多、过剩的情况。
2、天气变化时,容易爆发蓝藻。阴雨天气易倒藻,其它藻类均死亡,由于蓝藻抗逆性较强,存活下来再大量繁殖,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所以,我们可以在阴雨天前适当地肥水并泼洒抗应激药物(活肥+抗激灵)。
3、定期的肥水(活肥),促进池塘中绿藻、硅藻等有益藻类的繁殖生长,从而抑制蓝藻的生长。注意把握磷肥的使用量,保持正常的氮磷比。
4、定期使用改底和调水类产品(全效底改+优加益生菌),保证池塘底部环境的良好和水体中菌藻相的平衡。
5、定期使用调水解毒类产品(水博士),有利于稳定水体酸碱度,调节过高PH。
6、高温来临之前,及时拖去塘中过多的伊乐藻,控制池塘中水草密度在50%以下,过多容易导致池塘碳源缺乏,PH过高,爆发蓝藻。
7、如果外源水比较好,可以定期的换水,打破水体一成不变的状态。
五、爆发后的治理
1、查看外源水情况,如果外源水情况相对较好,可以进行大量的换水。
2、利用菌藻相互竞争、抑制作用,可以使用黄金益菌素+红糖+水经过发酵或枯草芽孢杆菌+红糖经过浸泡后泼洒,达到调控蓝藻、抑制蓝藻的效果。

如果你是这样养河蟹的,你怎么可能会赚钱呢?



叮-叮-叮......每当电话铃声响起时,我就头疼,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打电话给我的老板们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小周,有时间过来给我看看塘吗,我塘水有点混......另一个是:小周啊,我有空吗,给我送点药过来......我就郁闷的不要不要的了,为什么不是:小周啊,我买了小龙虾,你过来吃啊!这样美妙的事情,咋就轮不到我呢?
开玩笑的
但没开玩笑的是,我们的河蟹养殖老板很多的养殖习惯确实不对,具体有哪些不对,我给大家说开来,你比对比对。
清塘的时候,你用菊酯类清塘,然后用生石灰解毒,生成敌敌畏这样的剧毒后释放部分出来。结果是什么呢?严重的是蟹苗放进塘口就爬边、上岸,死亡。稍微轻一点的就在蜕壳的阶段体现出来,没有使用菊酯类的会比使用的同期蜕壳提前10-15天。然后在一二壳体现的最为突出。蜕壳晚可能大家觉得还没有什么,但同等管理,到卖河蟹的时候,数据统计下来,使用菊酯的总体产量会比没有使用的低。什么意思,就是说除使用菊酯这个差异外,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使用菊酯的塘口产量要低一些。
然后就是放苗。放苗的时候,有的老板因为各种原因,在规格差不多的情况下,购买的价格有差异,导致的结果就是放苗时候就出现死亡或者完全不出现死亡,全年也看不到死亡,到年底的时候,无论规格还是产量都低,这就属于来自苗种的差异。还有好多老板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我目前对河蟹苗种的了解,苗种的重要性超过50%,也就是说,苗种的重要性在整个河蟹养殖体系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没有优质的蟹苗,一切的一切都是镜花水月。无论你的水和草有多好,都白费!所以,如果你连苗种都认识还在能拿便宜的就不拿贵的,那你能养好,真的不属于管理,只能属于运气。但运气这种不可控的不属于我们长期盈利的考虑范围。
而在放苗后就没事了,不对,万里长征才开始第一步。塘口的基建你知道它的重要性吗?这几年的养殖过程中,尤其是早期的河蟹养殖,兴化的环沟在这两年出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什么?这里限于篇幅的原因,不敢多说。强调的一点差异:宿迁泗洪的平底塘和兴化环沟塘的差异不在后期的养殖,在于早期的时候尤其是一二壳的时候死亡量有完全的差异。差异最大的地方不在于苗种,在于成活率。这里涉及到一个水位深浅的问题,有时间可以单独的和大家聊聊这个水位的差异带来的河蟹养殖的差异。这里,基建的这部分课题太大,没办法给大家具体下来。
苗种后,就是饲料投喂,这是属于全年的,不多提,但有一点,饲料不要局限在人工配合饲料,什么意思,就是说,河蟹本身属于杂食性,所以在饲料上营养肯定没有问题,但从饵料的活性物质上来说肯定是不够的。河蟹的鲜味来自于不同饵料的组合,这和单纯饲料的投喂是有差异的。而且,不同食物的组合结果就是河蟹的抗病性和生长性能要优异很多。说到这里,下一个就是水草的布局。
很多的老板说我种水韭菜,种伊乐藻。有问题吗,没有,只是说会管理吗?有的老板说我伊乐藻会拉的,水韭菜我能割,可没有几个老板敢说伊乐藻能管的住,原因很多,不一一细说,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将伊乐藻的管理寄希望到用药上就是找事干。水韭菜必须要足够的B族维生素添加,才能保证河蟹不夹。而在水韭菜日益种植普遍的时候,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水韭菜和伊乐藻和即将推广的轮叶黑藻之间的优劣势和种植间的差异带来的变化和组合模式的差异将带来更多的优势,这个也可以在适当的时间里再给大家普及一下。
接着就是所谓的蓝藻、肠炎、黑鳃、水肿、磨爪等等疾病。这些疾病只属于结果,不属于原因,为什么?举一个列子,蓝藻只是池塘水质恶化的表现,真正的原因人为的是饲料投喂过多;生物带来的就是伊乐藻代谢停滞,氮转化不足,就是这样导致的。原因在这里。所以,以后遇到蓝藻,问题就在这,不要再责怪说天气什么的。
目前给大家说的就是这些,很多的老板说我一年怎们怎么样,不是你以为的那样。河蟹养殖是一个勤快活,需要足够的思考和尝试。不是麻将桌子和扑克牌上面能够打得出来的。

对自己河蟹塘吃料情况不了解?这些你早就该明白



大家晚上好!
我是你们的老朋友——饶小坤,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今晚的《蟹讯速递》栏目,最近比较忙,所以更新频率没有以前那么快了,希望各位能够理解哈!今天呢!主要跟大家讲讲近期蟹塘投料吃料的一些情况!
1、很多塘口反映这几天加料了,还是不够吃,在这里温馨提示一下各位:
目前蟹塘吃料大概一万苗投喂4斤左右(兴化及周边地区数据可供参考,具体根据塘口环境来定,塘口情况不同会有所差异,比如:有的塘口浮螺特别多,吃料少点也正常);
2、判断蟹塘吃料小技巧:
①如何判断投料不足:
下风口漂有夹断的草头、塘口局部出现水浑,尤其是下午投料之前;
②如何判断投料过剩:
投喂处螺蛳扎堆、食台上有料、水体透明度好的塘口直接就能够看到还有没有料剩余;
浮螺扎堆
小坤问答:
问:近期我塘口吃料特别多,这是好事情么?
答:不一定好哈!除去塘口有其他野杂货以及一壳结束后吃料增加等因素,出现塘口吃料猛增的情况,这里提醒大家考虑一下溶氧的问题,首先,你们需要清楚一点,塘口水体溶氧偏低的情况下,投喂的饵料系数增加,通俗点的比喻说就是:原本吃一斤料能够长五两螃蟹,当水体溶氧不足的情况下,长五两螃蟹则需要吃一斤五两的料,所以我们在看到塘口情况吃料增加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塘口溶氧的因素哈!
导致塘口溶氧偏低的情况如下:
1、水草长势过密,对于这种情况,前期水草多一些无所谓的,等到温度逐渐高起来之后,水草过密容易导致塘口溶氧偏低,尤其是高温闷热天,所以建议各位水草过密,恰当的时间割草以及拉掉部分水草;
2、虫子过多,水发白,透明度差,虫子过多,本身虫子在水体中需要大量耗氧,容易导致塘口溶氧偏低,亚盐偏高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具体如何处理在上期的文章中有详细介绍,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建议各位点击图片下方链接认真阅读哈!
3、水体泥浑,水草长势差,这种情况下,因为塘口透明度差,水草长势不好,水体底部容易出现溶氧不足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尽快把泥浑处理下来,把水体透明度提高,之后让水草恢复活力,问题就能解决了!
4、天气因素,天气高温闷热天,气压低以及天气突变暴雨导致的倒藻,这些情况有些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所以我们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把水以及草搞好,正常天气变化也不容易导致出现严重缺氧问题!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各位注重塘口管理中的一个个细节,养蟹也是门精细活,慢工出细活,需要用心最好带感情去养蟹哈!

你河蟹塘的水肥好了吗?



河蟹养殖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那就是肥水的工作。
做好肥水的工作能够提高河蟹的成活率,增强河蟹体质促进摄食保证溶氧等方面的好处,做好工作就是为你全年的养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反之则会在你养殖中埋下隐患。
那如何肥好一池水呢?顾名思义肥水肥的是藻类,那什么样的藻类才是好藻类才是我们塘口现阶段最需要的藻类呢?由于藻类种类巨多就不给大家一一讲解,笔者在这先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常见的主要藻类。
主要藻类分为:绿藻、硅藻、蓝藻、裸藻、隐藻、甲藻、金藻、黄藻等
青苔,也是绿藻门中的一种大型藻类!!!
那我们在养殖需要什么样的藻类呢?笔者在这为大家推荐的藻类是以硅藻为主要藻像的水体!
为什么给大家推荐硅藻呢?
1、硅藻是适宜在低温生长的藻类,
2、硅藻是属于小型藻类能够被养殖动物直接吸收
3、硅藻的营养价值是我们水体常见藻类中较高的一种藻类
那我们如何做好一塘以硅藻为主要藻像的水体呢?推荐大家使用绿爽+纳米黑金,一塘好水不是梦!!!

七月河蟹养殖技术问答:蟹塘蓝藻处理办法



Q:我塘里的蓝藻起来了,有啥好办法没?
A:蓝藻一直是高温季节蟹塘最难处理的问题,7月份大部分塘口都会出现蓝藻,有些养殖户水质控制得好,蓝藻就不易形成种群优势,问题不大;而有些则管理不善,导致蓝藻爆发,然后盲目用药,越用水越坏。首先我们对蓝藻要有个正确的认识,蓝藻也是一种藻类,只要不让它过量繁殖,用生物制剂配合日常管理来控制,就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切勿盲目用药物杀,造成副作用。池塘大量起蓝藻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
1.换水:
换掉部分上层水(15-20公分),情况严重的可换两次,及时加注新水。上层水蓝藻较厚的话,建议先用拖网拉掉一部分。
2.解毒:
用解毒应激精华液全池解毒。
3.改底:
蓝藻塘一般呈富营养化,底质腐殖质过多,溶氧较低,用卫底氧化底泥提高溶氧。
4.调水:
补充有益菌,抑制蓝藻繁殖,加快水体过多营养物质的吸收,FS活力菌+养水芽孢乳能有效抑制蓝藻过量繁殖,可用于日常预防
注:对于蓝藻的处理现在还没有一个完全安全有效的方法,“防”重于“治”,有效的预防比艰难的治疗要省时、省力、省钱的多,所以建议广大养殖户平时注重预防,高温季节控制好投饵量,定期改底和用生物菌调水,培养其他有益藻类,形成优势种群来控制和抑制蓝藻生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蓝藻问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489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