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大闸蟹之蟹种放养技术


1.清塘消毒
蟹种放养前,先将池水排干,铲除池底腐殖质和过多的淤泥,曝晒池底,清除乌鳢等凶猛性鱼以及鳝、蛙、蛇等河蟹的敌害生物。时间是在投放蟹种前半个月,可在干池里放水深至5cm~10cm,每公顷用生石灰1125kg,溶化后全池泼洒。生石灰能杀死细菌、寄生虫、水生昆虫、椎实螺、害鱼、蛙卵、蝌蚪、青泥苔等,这是因为生石灰经水化后变成强碱性的氢氧化钙的作用,其反应式是:CaO+H2O→Ca(OH)2。用生石灰清塘后,还可提高池中的pH值,尤为重要的是可增加池中钙离子的含量,部分满足河蟹蜕壳中对钙的需要,促进河蟹的生长发育。也有带水清塘的,具体方法是水深1m左右,每公顷用生石灰1875kg~2250kg,同样是化水全池泼洒。清塘药物还可用漂白粉等,但综合效果不如生石灰。
2.蟹种选择
目前长江中下游省份池塘养蟹的蟹种大都选择长江天然1龄蟹种。要求蟹种体色正常,体形完整,无断肢足,体质健壮,规格一致。对于长江口附近的蟹种要严格检查看有无蟹奴寄生,对蟹奴寄生的蟹种要坚决剔除。
3.蟹种投放时间
湖泊养蟹的蟹种以冬末春初投放为好,但池塘养蟹不宜投放过早,因河蟹在池塘中越冬会因水位过低而冻伤甚至死亡。一般认为,池塘养蟹的投放时间以2月份~3月份为好,这时,要加深池水防冻伤。在运输和投放等操作中注意不使之冻伤和损伤,蟹种进池适应一段时间后即可摄食生长。
4.放养规格
80年代中期刚开展池塘养蟹时,投放蟹种的规格偏小,约为20xx代后期,改为投放每千克60只~100只大小的规格蟹种,这种大规格蟹种一是成本增加,二是成分复杂,尤其存在着一定量的性成熟现象,导致养殖效果也仍然不佳。适合的规格应为120只/kg~200只/kg,即每只5g~8g左右。
5.放养密度
根据目前池塘养蟹尚有一些难题没完全解决的现状,建议放养蟹种密度不要过大。投放密度过大,往往因饲料不足而使河蟹自相残杀,或者因水质不适而导致疾病增加,以致死亡。

相关阅读

池塘养殖大闸蟹之培育优质蟹种新技术



1、控制放养时间。近年来,绝大部分的人工繁殖蟹苗出池时间都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用这部分蟹苗培育一龄蟹种,由于放养时间过早,生长时期过长,通常蟹种的出池规格都在20克/只以上,且有相当一部分蟹种性腺发育成熟。培育一龄优质蟹种,应用5月份出池的繁苗,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放养。长江口天然蟹苗发苗时间通常在5月上中旬至6月上旬,这些蟹苗培育蟹种最好,应充分利用。
2、控制放养密度。一般情况下蟹苗放养密度过大,蟹种生长速度缓慢,出池规格越小。培育一龄优质蟹种,每亩蟹池可放养蟹苗0.3~0.5千克,必要时还可以多放。只要蟹苗质量好,饲养管理得法,不仅蟹种出池规格可以达到要求,而且回捕率可达10%以上。
3、控制饲料质量。优质蟹种的培育,首先应通过施足基肥,栽好水草,培育基础饵料来满足蟹种摄食需要。同时根据蟹种生长速度和基础饵料状况,适时适量投喂。饵料以植物性饵料为主,日投喂量按在池蟹体重的4%~6%统筹安排。生长后期,为了促进蟹种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增强体质安全越冬,可以适量投喂一些动物性饵料。
4、调节池水水质。在控制蟹苗放养密度和控制投喂量的情况下,搞好水质管理十分重要。一是调节好培育池的水位。放养初期,为提高水温、培养好基础饵料,水深保持在0.5米左右即可。以后逐步将水位增加到0.8~1米,并保持水位相对稳定。二是调节好水质。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pH值7~8.5,透明度40厘米左右,水质清新活爽。三是搞好水动态管理。根据天气、水质变化以及蟹种吃食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7~9月份高温季节,定期冲水或换水,通常每7~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三分之一。定期泼洒生石灰水,调节水质。
5、调种池塘水草。栽种水草以伊乐藻、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水花生、蕹菜等为好。水草移栽要求在蟹苗下塘前20~30天栽好,平时加强管理,及时补栽,确保水草覆盖面积始终占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满足蟹种隐蔽和摄食需要。
6、调整管理措施。各项管理措施一定要到位。蟹种池要有完整的防逃设施,严防蟹种逃逸。平时通过换水、控料等措施,促进蟹苗、蟹种蜕壳基本保持一致,避免相互干扰。大批蟹蜕壳后,多投喂一些优质饲料,同时做好蟹病预防和治疗工作。
通过上述方法,保证蟹种培育有适当的单产水平,每亩蟹种产量达到80~120千克;适当的出池规格,每千克80~160只;适当的出池时间,12月中下旬起捕。

大闸蟹养殖之蟹苗、幼蟹放养技术



培育幼蟹用人工繁殖的蟹苗在5月上旬或中旬放养。天然蟹苗在6月上旬或中旬放养。选择体质健壮、活泼,手抓一把轻捏,松手后能迅速散开逃逸,经过淡化,规格整齐,一般14万只/kg左右的蟹苗。土池、稻田、滩地每100平方米放养0.5kg。水泥池每平方米放养0.05kg。网箱放养0.1kg。
培育蟹种在5月下旬~6月下旬放养。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4万只/kg左右的Ⅲ期幼蟹。土地、稻田、滩地、网围、箱围每667平方米放养0.5kg。
放养密度与培育池的环境条件、饲料投喂、水质管理、饲养技术水平有关。
放养密度小,个体发育整齐,增重倍数大;放养密度大,个体发育慢,增重倍数小,个体大小悬殊,成活率低,规格偏小。
蟹鱼混养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饲料,改善水质条件,有利于蟹、鱼生长,但以不影响幼蟹、蟹种生长为前提。对混养鱼的种类、数量、规格要控制,不能放养危害幼蟹、蟹种的鲤鱼、青鱼等鱼,放养应先放蟹,后放鱼。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06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