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养殖常见病疖疮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疖疮病是当前人工控温集约化养鳖过程中极易发生、流行普遍、危害严重的鳖病之一,通常幼、成鳖都可感染此病,发病率约10%~50%。本病常与腐皮、穿孔病并发,死亡率高达10%~20%。
1.诊断
病原为易产气单胞菌(1994),病鳖的鼻尖、颈部、四肢及体表各部位,均可能长有芝麻到黄豆粒大小的白包疖疮向外凸出,用手挤压,可挤出腥臭味的浅黄色颗粒或脓汁状内容物;病情进一步加重,病鳖停止摄食,活动减少,匍匐食台,鳖体消瘦,疖疮溃烂,甚至裸露出颈部肌肉和四肢支骨骼,鼻孔烂缺,脚爪脱落,衰竭残废或因病原菌入侵血液导致急性死亡;解剖可见化脓性淤血,肠壁出血,肠道充气,体腔积水,口腔咽喉粘膜出血。
2防冶
①每立方米用50~60克生石灰或2~3克漂白粉进行池水消毒,每隔3~6天1次,有一定防治效果;②病鳖隔离,挤出病灶内含物,用1‰~2‰浓度的利凡诺溶液浸洗15分钟,大都可治愈;③发病死亡:高峰期,每千克鳖投喂盐酸甲烯土霉素胶囊10万单位或四环素0.1克,并配合全池浅水(25~30厘米)药浴,每立方米水体用土霉素粉40克,药浴2~3天,星期后大都痊愈;④也可用25微克/毫升链霉素等抗菌药物浸泡病鳖30分钟。

相关推荐

中华鳖养殖常见病红脖子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又叫“鳖产气单胞菌病”,此病主要发生在幼鳖阶段,每年3~6月份为发病季节,这时期,鳖刚过冬眠期,体内营养物质消耗过多,体质下降,通常当鳖抵抗力下降,池中的嗜水产气单胞菌嗜水亚种可能就会趁虚侵入体内,引起感染而发病;水质不良,突然变更饲料,引起鳖的应激反应也会成为发病的诱因;带菌鳖及被污染的池水是主要传染源;此病可能经消化道感染。
1.诊断
病鳖对外界应激敏感性降低,行动迟缓,不吃食,喜欢钻入泥中,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鳖颈部充血,脖子呈龟纹状裂痕或充血肿胀,颈部皮肤溃烂,不能缩入壳甲内,腹甲部出现红斑,口鼻流出血水,有的眼睛失明,爬上岸呈昏迷状态,四肢的皮肤糜烂,直至死亡;解剖观察,肠道无食物,肠粘膜明显充血,肝脏淤血发黑,口腔及咽喉出血、糜烂,且有大量块状淤积分泌物。依据上述观察、检查结果,可初步诊断为“红脖子病”。
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分得纯种后,可用嗜水产气单胞菌嗜水亚种的免疫血清做平扳凝集反应或免疫琼脂扩散试验,若为阳性,即可作出确诊。
2.防治
①在疾病流行季节,尤其要加强饲养管理,稳定饲养条件,定期换水,可每月用土霉素拌饲料投喂1~2次,每次连喂3天;②用每立方米0.3克的三氯异氰脲酸全池泼洒;③重病可每千克体重腹腔注射硫酸链霉素20万单位,1周内可痊愈,如未痊愈,可再注射1次;④商品鳖或亲鳖患此病,可腹腔注射庆大霉素,剂量为每千克鳖重用10~12万单位,有明显疗效。

甲鱼养殖技术常见病疖疮病的防治方法



鳖疖疮病又称鳖穿孔病、洞穴病,是由嗜温气单胞菌、产菌、普通变形菌、勒氏假单胞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摩氏摩根菌等多种细菌感染引起。
(一)病原
肖克宇等(1991)报道,疖疮病的病原为嗜温气单胞菌(叫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端单鞭毛;为化能异养菌,有呼吸和发酵两种代谢;细胞色素氧化酶、过化氢接触酶、精氨酸脱羧酶试验阳性;尿素酶、赖氨酸脱羧酶、乙酰甲基甲醇试验阴性;发酵葡萄糖、甘露醇、蔗糖、阿拉伯糖产酸产气;对弧菌抑制剂(0/129)不敏感。
原丽(1993)、孙佩芳等(1996)、毛宁等(1998)、王高学等(1998)报道,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
齐彩霞等(1995)、李庆乐等(1998)报道,病原为产碱菌,革兰氏阴性球杆状或球状,单或双排列,个别3-6个细胞相连成短链状;以数根衰退的周毛运动;严格好氧,41℃弱生长,分解鳖甲能力弱,牛乳产碱,在pH4.5中不生长。
孙佩芳等(1996)、王高学等(1998)报道,病原为普通变形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周生鞭毛,于28℃培养24小时营养琼脂平板表面有泳动现象,不发光,不产生色素;氧化酶阴性,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气,发酵蔗糖、麦芽糖;不发酵纤维二糖、阿拉伯糖及乳糖;精氨酸双水解酶、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阴性;液化明胶。
李庆乐等(1998)报道,病原还有勒氏假单胞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勒氏假单胞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生单鞭毛;此菌能分泌黏液形成分枝状的菌胶体,菌被包在其中,形成假鞘状菌群;琼脂斜面培养为刺毛状;严格好氧,41℃生长好,51℃不生长;pH4.5-9.0生长;在肉汤中整个稚鳖背甲被分解成薄膜状,散发出角蛋白的烧焦味;硝酸盐还原、水解淀粉、葡萄糖、蔗糖、果糖、阿拉伯糖均为阴性。枯草杆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鞭毛侧生;孢子中生,椭圆形或柱状;菌落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4毫米,灰白色,表面起皱;在液体培养基轻度混浊或不混浊,有瓣膜状沉淀,表面形成较厚、皱褶、完整的膜;琼脂斜面培养为刺毛状;好氧,分解鳖甲能力中等,51℃生长,pH4.5不生长;明胶水解、葡萄糖产酸、乙酰甲基甲醇试验阳性。
马有智等(2000)报道,病原为摩氏摩根氏菌,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有动力;葡萄糖发酵型产酸微量产气,氧化酶阴性,不利用柠檬酸盐;乳糖、麦芽糖、蔗糖、乙酰甲基甲醇试验、赖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甘露醇、木糖、吲哚、产生硫化氢、液化阴胶、鸟氨酸脱羧酶、尿素酶阳性。
(二)流行情况
全国各地部有发生,在大棚养殖中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传染性强,流行时间长,发病率从20%-90%,各生长期都受害,尤以稚鳖为严重,死亡率高。
(三)症状
病鳖首先在颈部、背部、腹部、四肢长有1个或数个芝麻大小以至黄豆大小的淡黄色或白色疖疮,接着逐渐扩大并向上突起,四周红肿,最终表皮破裂。此时用手挤压四周可压出带有臭味的黄白色颗粒或脓汁状的内含物,有的黄白色颗料易被压碎,或放入水中即自行分散为粉状物;随病情发展,内含物会自行脱落,留下1个空洞,故又叫穿孔病、洞穴病,但一般未到此时,病鳖已大多数死亡,尤其是幼小的鳖。病鳖似乎全身不适,不进食,活动减弱或静伏于池四周岸上或食台上,并逐渐消瘦,最后四肢和头不能缩回,衰竭而死,有的病鳖因病原菌侵入血液,迅速扩散全身,呈急性死亡。
(四)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由嗜温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可采用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研制建立的致病性嗜温气单胞菌检验规程进行检测。
(3)由其他病原菌感染引起的,要进行确诊,则必须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
(五)预防措施
(1)养鳖场地、水体、工具、食台都要进行清扫、消毒。池底需先清除过多淤泥。
(2)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3)培育优良、健壮的鳖种。
(4)加强饲养管理,投喂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泼洒养殖保、玉垒菌等,保持环境优良、稳定、提高鳖抵抗力。
(5)注射灭活菌苗进行预防。
(六)治疗方法
(1)外泼消毒药,共泼2-3次,每次间隔1-2天。
(2)同时内服药饲,每千克饲料加治鳖灵1号6-10克,拌匀后投喂,连喂5-7天,或停止死亡后再继续投喂1-2天。在饲料中加些粉碎的新鲜动物肝脏,以提高诱食性;如能再添加些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则疗效更好。
(3)病情严重的鳖已不吃食,应将病鳖捕起,将病灶处洗干净,再涂上治鳖灵1号;同时注射治鳖灵2号,每千克鳖注射3毫升,放在已消毒过的地方进行隔离饲养。如在3天内尚未治愈,可再注射1次。
(4)治愈后隔2天,泼1次生石灰,将水调成弱碱性。再隔2天,泼养殖保、玉垒菌,同时继续做好预防工作。

中华鳖穿孔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又称“洞穴病”,是严重危害鳖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穿孔病传染性强,流行面广,流行时间长,常与腐皮、疖疮病并发,发病率高,并能引起大量死亡,是目前养鳖者遇到的难题之一。
穿孔病的病原已分离到产气单胞菌和产碱菌(1995)两种。导致穿孔病暴发流行的原因可能是:①饲养环境恶化,如水质恶化得不到及时改善,病原菌大量孳生、致病力增强时,鳖体受伤易感染此病;②也有认为是由于维生素缺乏和饲料腐败引起的饲料性疾病,再由病原菌感染所致;③或许由白点病、腐皮病、疖疮病等疾病的恶化逐渐形成的。
1.诊断
外观检查,病鳖的背甲、腹甲、裙边可见有大小不等的洞穴,有的洞穴塞满了腐败的分泌物;裙边烂缺,有的洞穴甚至烂穿甲板和,内部骨骼;快死亡的穿孔病患鳖,腹部出现严重血斑;解剖观察,病鳖肝、胰、脾肿大,呈化脓性淤血,颜色趋紫黑色,口腔、咽部淤血发黑,肺呈紫黑色。
2.防治
①保证饲料质量,不喂腐败变质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定时改善水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②用高敏药物对患病鳖,按内服和外消毒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治疗,如用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治疗时,每天每千克鳖重用10~20万单位拌饲料投喂,连喂5~7天,同时每立方米配合用50~60克生石灰或25~40毫升福尔马林全池泼洒杀菌,有明显疗效;③对有疖疮的病灶,必须清除病灶中的脓状物质后,再进行治疗,病重的必须采取隔离治疗,以免重复感染;④每千克鳖,一次性腹腔注射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10~20万单位,有明显疗效。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82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