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养殖密度

鲟鱼的最佳放养密度为2~4kg/㎡,俄罗斯鲟鱼的最佳放养密度可以达到4~5kg/㎡,俄罗斯鲟的生长速度是鲟鱼中最快的,根据鱼体的增长状况,放养密度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目前网箱养殖鲟鱼是最值得推广的养殖方式。

鲟鱼放养的密度和规格

鲟鱼放养密度每平米可以投放50尾,刚开始放养时,用3只网箱,共投放5000尾鲟鱼,放养密度平均分配,当鲟鱼放养一段时间后,开始根据大小疏散鲟鱼,减少放养的密度。

鲟鱼适宜的放养密度

网箱养殖鲟鱼的实验得知,要想达到商品鱼1kg以上的规格,放养密度不宜过高,放养密度在5kg/m2左右时,鱼体重百分之百可以达到1kg以上。

鲟鱼的骨板坚硬,放养密度过大时,鱼体会相互摩擦碰撞受伤,鱼体受到感染而死亡。所以网箱放养鲟鱼的最佳密度是2.0~4.0kg/m2,俄罗斯鲟鱼的最佳放养密度可以达到4~5kg/m2。

鲟鱼养殖品种的选择

网箱养殖鲟鱼从生产实践上看,养殖的品种非常关键,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从生长速度和上市规格看,俄罗斯鲟的生长速度快于史氏鲟,而史氏鲟生长速度又快于杂交鲟。

目前水库生态条件适宜养殖鲟鱼的要求,鲟鱼属于偏冷性鱼类,如果水温超过25℃以上,会存在渡夏问题,而利用水库底层夏季水温偏低的条件进行网箱养殖鲟鱼,鲟鱼生长速度都非常快,目前网箱养殖鲟鱼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养殖模式。

鲟鱼的投饵

网箱养殖鲟鱼主要投喂的饲料是全价颗粒料,投喂量根据鱼的摄食情况而定,随着水温和鱼体增长状况来调整投喂的数量和次数,在17~20℃水温时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3%~3.4%,水温在21~25℃时,投饵为体重的4.5%~5%,一般日投饵次数在3次左右。

鲟鱼日常管理

每天检查好鲟鱼的摄食情况,检查网箱是否破损,网箱上面的污物要定期清洗,池内的水要保池清新,水流畅通,根据鱼体的增长状况调整好放养密度。

鲟鱼的病害防治

鲟鱼防御能力很强,一般在养殖期间较少发病,如果发现有细菌性肠炎病,用含痢特灵0.2%的药饵进行投喂,连续投喂5天左右就可以痊愈。

精选阅读

白鲟鱼养殖技术 白鲟鱼


【常见问题】白鲟鱼养殖技术有什么使我们需要知道的吗?

【专家解答】白鲟鱼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白鲟是中国特有的大型经济鱼类,被列为珍贵保护动物。与分布于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匙吻鲟为本科仅存的2种。该科鱼类在鱼类起源、演化与地理分布上,有重要学术价值。而鲟鱼的养殖在中国还是个新兴产业。由于白鲟鱼身体各部分都能食用且味道鲜美独特,因此养殖白鲟鱼能够获得较高的效益。网箱养殖网箱养鲟是利用大水体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网箱内小水体等特点进行密集养殖。一般选择山谷型水库等水域,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平均水深达12米。

一、网箱设置规格5米5米、4米4米,网衣是聚乙烯结构,网目大小视放养鲟种的规格而定,以不逃鱼和有利于水体交换以及底网片不漏饵为原则,网箱设置应选择水质

条件良好水深8米以上的地方,同时还应具有微流、避风、向阳和水面宽等条件。大型水库应选择适宜的库湾设置网箱,小型水库应选择离库坝不远地方设置。

二、苗种放养4月中旬把网箱设置好,网衣经库水浸泡已无粗糙感,以减少入箱的鱼种由于环境的改变惊恐窜游,从而被网衣擦伤的机会。放养时间以4月中下旬为宜,水温10-15℃左右,是适于白鲟鱼的最佳生长温度。放养规格越大越好,一般为每尾75-150克,放养密度是40-50尾/平方米。鱼种入箱前用3%-4%的盐水消毒,运输水与水库水水温相差不超过5℃。

三、饲料投喂可用人工配合颗粒料,要求蛋白质含量42%-45%,主要原料有鱼粉、酵母、血粉、小麦、玉米、蚕蛹等,颗粒料在水中的稳定性要高,保持半小时以上。鱼种入箱后应停止投饵2-3天,以便鱼种适应环境,2-3天后开始投饵,刚开始投喂需少量多次,进行诱食。饵料粒径应随着鱼体的增大适时调整,以达到适口为宜。每天早中晚各投饵一次,白鲟鱼有夜间觅食习性,夜间投喂一次,日投饵量为箱内鱼体重的2%-4%,同时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温和鱼的摄食情况而定。

四、日常管理要安排专人守护,坚持早中晚巡箱检查。每次喂完鱼后一小时要提箱检查吃食情况,调整投饵量;发现箱内有上浮死鱼也要提箱检查并捞岀箱内病鱼死鱼。每10天左右要清洗网箱,除掉网衣上的杂物与附着过多的藻类,保持箱内外水体交换畅通,随着鱼体增长要及时调整密度。每月换置一次网箱,换置时采用套置法,即先把要换入的网箱经过2-3天的浸泡后把它套置在要被换岀的装有白鲟鱼的网箱外面,并固定好,然后要小心地把要换岀的网箱解开拉岀水面。把换岀的网箱冲洗干净修补好,以备换用。注意如果进入高温季节则尽量避免倒鱼,以免造成损失。

五、鱼病防治网箱下水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浸泡处理,提前7-10天下水,鱼种入箱前用3%-4%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每隔15-20天每箱用生石灰2-3公斤,化水泼洒箱体及近旁水域,每天1次,连续3天,同时在网箱内四个角用漂白粉与敌百虫穿插挂袋(掌握好漂白粉挂袋的浓度)。消毒时提起网箱四角,减少水体,提高药物浓度,观察应激反应,待岀现应激时放下四角。

【小编补充】小编汤姆为探索白鲟鱼养殖技术的你整理了《白鲟鱼养殖技术白鲟鱼》一文。白鲟,俗称象鱼、箭鱼等,属鲟形目,栖息于长江干流的中下层,是濒危动物,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鲟鱼鱼子酱是世界上最贵的鱼子酱,价格高达5000美元每公斤,一条白鲟鱼需要20年时间才能长成到最大的体型,最重能达到两吨。

鲟鱼养殖技术 如何生态养殖鲟鱼?


【常见问题】如何生态养殖鲟鱼?

【专家解答】由于养殖成本不断上升等原因,导致一些鳗场停产。山区鳗场水源好,水质清新,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有开展鲟鱼养殖的各项便利条件。2011年我们在建宁县溪口镇渠村利用鳗池开展了鲟鱼养殖试验,共投鱼种11万尾,目前最大个体重达2千克,预计总产量可达100吨,经济效益显著。现中国农业网将养殖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养殖条件

1.池塘。养殖商品鲟鱼,要求池塘表面光滑、牢固,面积在50~200米2,能保持水深1~1.8米。在省海洋与渔业厅的支持下,我们对鳗池进行了全面地改造,池壁和池底进行硬化处理,设置独立的进、排水口,配备水车式增氧机,并搭建饵料台和遮阳棚。

2.水源。采用山溪水,水质良好无污染,水体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另外,打机井6口,以便冬天给池塘加水保持水温。

3.苗种。杂交鲟从湖北购进,有西杂鲟和大杂鲟两种。

二、试验方法

在山区鳗池人工调控下试养鲟鱼,观察其生活习性,做好养殖日志,研究养殖技术。水质用水质分析仪、水银温度计、电子称等测定。鲟鱼成分检测委托检验检疫技术服务中心检测。

1.清塘消毒。在投放鱼种前一个月蓄水1米深,浸泡多日后换水。池底先用高锰酸钾溶液刷洗,再用生石灰120千克/亩或菜籽饼20千克/亩消毒,经60目筛绢过滤进水,浸泡3~4天后把池水排出。放养鱼种前十天,池塘加水到80厘米深,再用含氯消毒剂0.1毫克/升消毒。

2.苗种放养。选择健康无病害的鲟鱼种,体长11~12厘米,一般放养密度为15尾/米2.放养时间既要考虑水温适宜,又要考虑成鱼上市。苗种运输前1~2天应停止投喂,运输时选用水产苗种专用运输车,5~7桶/车,每桶放入体长11~12厘米的鱼种3500~5000尾。运输途中要随时注意水温的变化,运输时间控制在18小时以内,并向桶内输入氧气。放养前两天用10条左右鱼种放入网箱中试水,如鱼种活动无异常,即可放养。放养时,测量桶内水温和池塘水温接近后,在桶中放入食盐,使浓度达到2%,10分钟后再将苗种放入池塘中。我们在4月份投放5万尾,5月份投放4万尾,7月份投放2万尾,分养在21口池塘中。

3.饲料的选择与投喂。池塘养殖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鲟鱼苗种刚下塘时,尚未形成在固定地点摄食的习惯,要及时驯化。可将饵料投放在饵料台上,以提高利用率,也便于日常观察。杂交鲟有夜晚趋光的特性,夜间驯化时可在靠近饵料台的地方加以照明。投喂应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饵料要适口,粒径不能过大或过小,一般以鱼口裂的1/2为好。苗期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8%左右,每天投喂3~4次,并视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投喂量。养殖1个月后,每天投喂两次,早、晚各1次,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2%,以鲟鱼吃八成饱为准。这样在适温条件下经过4~6个月的生长,鲟鱼便可长成0.8千克/尾以上,9个月可达1.5千克/尾以上,达到商品鱼规格。在鲟鱼体重达到0.5千克以上后,笔者在饵料中加入陈皮、山楂、大蒜、食母生进行投喂,效果很好。

4.日常管理。一要定时巡塘。每天早、中、晚各巡塘1次,在夜间巡塘和清晨巡塘时要特别注意观察鱼体的活动情况;夏季多雨季节气压低时,要勤巡塘,发现缺氧要及时开启增氧机或加注新水,以防发生泛池。定期检查鲟鱼的生长情况与健康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和放养密度,当池中鲟鱼生长差异过大时,要按其规格及时分池。二要做好水质管理。每天测量水温3次,水体pH值、溶解氧、亚硝酸盐、氨态氮等理化因子要定期测定。值得注意的是,鲟鱼是典型的底栖鱼类,一般不会上浮游动,即使在水体溶解氧不足时也不像家鱼那样明显地浮头,所以在特殊情况下,如水温过高、水色不对或天气闷热时,要加强对水质的监测,每天清晨都要测定水体溶解氧。当水色过浓,水体透明度低于25厘米或溶解氧小于5毫克/升时,要向池塘内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

5.病害防治。鲟鱼养殖主要防治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细菌性疾病主要是出血病和细菌性肠炎。出血病的防治首先要做好环境消毒,其次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和免疫多糖来提高鱼体的免疫力,也可在饲料中适量添加无残留的抗生素和中草药预防。细菌性肠炎的防治可用含氯消毒剂和聚维酮碘等药物消毒水体,并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治疗。寄生虫主要是车轮虫,可用中草药或敌百虫防治。

【小编补充】 1.通过试验证明,山区鳗池养殖鲟鱼是完全可行的,这给鳗业多种经营生产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2.鲟鱼是亚冷水性鱼类,适宜生活在低温环境中,大黄鱼养殖技术因此养殖用水水温常年要求在25℃以下。搭建遮阳棚和使用井水,有利于水温保持。放养时注意温差不能超过3℃,温差太大会引起鳗鱼休克死亡。若投放时温差超过3℃,可用池水慢慢调温。

3.养殖20~30天就宜分池1次,当个体重达到0.5千克以上后,就可少进行分池。

4.养殖期间发生了肠炎,在饲料中添加大蒜0.2克/千克,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5.养殖全程要求水体溶氧量高,养殖密度低,最好在20尾/米2以内。小编汤姆为探索鲟鱼养殖技术的你整理了《鲟鱼养殖技术如何生态养殖鲟鱼?》一文。

鲟鱼养殖条件


水温控制在0-37℃之间都可,水中含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PH值在7-8之间,对盐度要求不高。光照强度不影响生长,夏季在水池上方搭设遮阳棚以防水温过高,仔和幼鲟生长的底质要光滑无污染,成鲟泥沙底质即可。培育幼鲟水体透明度要控制好,氨氮含量在0.2毫克/升以下,水流速度控制在10-20升/分。

1、水温要求

中华鲟对生长水温的适应性较强,一般人工养殖中华鲟,水温控制在0-37℃都可,适宜它们生长的水温是13-25℃,最适宜它们生长发育的水温是20-22℃,亲鲟催产的适宜水温为17-24.5℃,最适合鱼卵孵化的水温为17-21℃。

进入冬天后,水温降低到9-6℃时,中华鲟的进食量会减少,停止生长,甚至会出现体重下降,立春前后水温回升到10-13℃左右时,它们会开始少量的进食,但生长速度较缓慢,清明之后水温回升到15℃以上时,它们开始正常的摄食,生长速度加快,当水温在33-38℃时,会影响它们的正常生长。

2、含氧量要求

中华鲟对于水中的含氧量要求比较高,但是水中含氧量变化较大的肥水不可以养殖中华鲟仔和幼鱼,一般养殖中华鲟的水中含氧量要控制在5毫克/升以上,若是水中的含氧量低于4毫克/升时,它们会减少进食,当水中含氧量低至3毫克/升或以下时,它们的进食量会迅速的减少,还会停止进食,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它们活动迟缓、昏迷、死亡。

3、酸碱度要求

PH值为7-8的弱碱性水是最适宜中华鲟生长,如果水中的酸碱度下降,二氧化碳增多,酸性增强会导致水中的含氧量降低,不利于中华鲟生长,若是酸碱度过高,水中的氨氮毒害会加强,中华鲟生长发育。

4、盐度要求

中华鲟对于盐度的适应性较强,一般自然条件下生长的中华鲟是在咸水和淡水水域中往来生长的,它们在淡水中进行繁殖,再去海水中生长。

5、光照强度

当中华鲟处于垂直游泳阶段时,鱼苗对阳光照射较惧怕,但到了底栖阶段后,它们的趋光性会消失,一般来说光照的强度不会对仔和幼鲟的培育产生影响,但是在夏季高温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引起水温上升对中华鲟的生长造成影响,在养殖池塘的上面要安置好可以遮阳的设备。

6、池底底质

中华鲟仔和幼鲟对池底的底质要求比较高,池底要求光滑没有污染,而成年的中华鲟对于池底底质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是泥沙底质就可以。

7、水体透明度

为给中华鲟仔和幼鲟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在它们的培育阶段,水体的透明度最好控制在40-60cm左右,并及时清理池中的排泄物,以控制水中的浮游生物、泥和其它悬浮物质的数量,保持良好的水质;成年中华鲟饲养过程中,水体的透明度控制在30cm左右即可。

8、氨氮含量

如果水中氨氮含量过高,会导致到中华鲟的活动力减退,生长减缓,还有可能引起烂鳃等病,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鱼群大批量的死亡。中华鲟仔和幼鲟的培育阶段,水中的氨氮含量最好控制在0.2毫克/升以下。

9、水流速度

中华鲟仔和幼鲟喜欢集中在流水口的位置活动,一般面积为3-10㎡的养殖池中,水流量控制在10-20升/分最好;它们产卵时多选择在河道转弯且有深谭的水域进行,流场伴有旋涡而且还有大块的卵石,一般平均水流速度在1-2m/s左右。

养殖鲟鱼之鲟鱼培苗注意啥


随着鲟鱼养殖的蓬勃兴起,商品鲟鱼的价格不断下跌,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提高鲟鱼苗种成活率,是鲟鱼养殖增加利润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南方养殖鲟鱼,一般都需要经过南移驯化,这对养殖场地的生态条件、养殖设施及基本操作管理都有特殊的要求。下面笔者根据近几年养殖鲟鱼的教训和经验,谈一谈鲟鱼苗种培育阶段的一些技术要点。

水质要求

鲟鱼苗种培育对水质的基本要求为:pH为6?5―8?0,溶解氧大于6?0毫克/升,总铁含量小于0?8毫克/升,非离子氨小于0?02毫克/升,亚硝酸氮小于0?05毫克/升。各养殖场应根据自己水源的状况,对照以上鲟鱼对水质的基本要求,将水质作适当处理。水源为井水的,应主要监测总铁含量是否超标;水源为江河水的,特别是有污染源的江河水,应主要监测悬浮物和氨氮含量是否超标;水源为溪流水的,应主要监测pH值是否过低;如有超标,井水和江河水可用曝气加石英砂过滤得到很好处理;偏酸性的溪流水可用生石灰来调节pH。

生产设施

新建鲟鱼苗种培育池一般要求建成流水养鱼池,池的面积为0?5―2平方米,池深为0?8―1?0米,池形为圆形,池底为锅状,中间设排水口,以便排污;进水口设在池的上方,呈笛管状。水花阶段的培育池底部应光滑,如是水泥池底部应铺瓷砖。如条件许可,池中可架设充气增氧设施。

水花质量

水花质量是影响鲟鱼苗种成活率的因素之一,因此,养殖业主在购进鲟鱼水花时应把好水花质量关。质量好的水花脱膜后两天应在水中上下游动活跃,长时间静卧在水底成团的鱼苗较少,这样的鲟鱼水花运输成活率高,在培育过程中适应环境能力较强。

日常管理

1、放养密度:鲟鱼水花在静卧期至开口前期,一般流水养鱼池放养密度为3000―5000尾/平方米,开口后可调至2000尾/平方米,随着苗种规格的不断长大,放养密度应及时调小。

2、排污:每天至少排污一次,在稚鱼期可用细胶管虹吸法排污;在幼鱼期可用流水自动排污。

3、换水:尽管培育池设计成流水池,但在苗种培育阶段水流不可能开得很大,所以每天仍需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三分之二。

4、投饲:各种鲟鱼的开口饵料一般为水蚯蚓,用丰年虫作开口饵料效果也较好。水蚯蚓在投喂前应用水冲洗干净,再用呋喃唑酮(3ppm)或高锰酸钾(10ppm)消毒后切碎投喂。投喂次数为6―8次/天,投喂量为鱼体重的40%―50%。

5、水温:鲟鱼苗种培育的水温最好控制在18―25℃。

常见疾病防治

1、气泡病:该病主要症状为鱼苗腹腔涨气膨大,飘浮于水面做不规则运动,不会引起大规模死亡。治疗方法为在水中泼洒食盐,使池水成0?5%的浓度。

2、肠炎病:主要症状为鱼体发黑,离群独游,解剖可见肠道和肛门充血,肠内无食物,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大规模死亡。治疗可用呋喃唑酮(每天每千克鱼用10―20毫克)拌食投喂,连用3―5天。

3、红嘴病:主要症状为鱼嘴部四周红肿,吃食困难,极易引起死亡。可用嗯喏沙星全池泼洒,使池水成1ppm浓度,效果较好。

4、烂尾病:主要症状为病鱼尾鳍靡烂,有时伴有胸鳍溃烂,感染率高,易死亡。治疗可用呋喃唑酮全池泼洒,使池水成3ppm浓度。

鲟鱼怎么养 鲟鱼的养殖技术


鲟鱼属于底层冷水性鱼类,栖息在水质清澈,底质为沙砾的水域中。喜弱光,怕强光。如今,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了,鲟鱼在餐桌上频繁的出现,养殖鲟鱼的养殖户也逐渐的多了起来,那么,怎么养殖鲟鱼呢?接下来由第一农经的小编带你去看看鲟鱼的养殖技术。

一、幼鱼养殖

1.流水养殖:可采用室外水泥地,使用流水养殖。水泥地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正方形切去四角,这样池中的水流旋转无死角。池底应为锥底形,坡度为1%~2%,排水口设在锥底部,再通过可调节高度的管道排水。要保证洗刷水池时可以彻底排干池水。池规格在9平方米以内,深度1米便可,池壁要光滑,以免刮伤鱼苗。水池上应设遮荫网。对于未开口的水花,水温应保持在18~20℃,水深0.6米左右,溶解氧不低于6毫克/升,流速不超过0.1米/秒。放养密度初期为10000尾/立方米。开口饵料可采用卤虫无节幼体、轮虫、小型枝角等,开口两天后可改喂剁碎的水蚯蚓和碎鱼虾。要少量多次投喂,最初10~12次/天,1周后可改可8次/天。鲟鱼喜弱光,灯光下摄食积极,故夜间必须投喂。随着鱼苗长大必须注意及时分池,这样可以减少幼鱼互噬的机会。

2.投喂配合饲料:鱼苗长到8厘米-10厘米后便可开始转喂人工配合饲料。可以采用逐渐增加配合饲料投喂次数,相应减少活饵投喂次数的办法,直至取消活饵投喂,此时要注意配合饲料的粒径必须适应鱼苗的口径。对于在此过程中生长停滞的鱼苗,应及时捞出再次投喂活饵,待体质恢复后再重新进行饲料转口。大苗适应性强,水温18~28℃均可,水深保持在0.8~1米。

二、成鱼养殖

1.水泥池养殖:可采用鳗鱼池或经改造的甲鱼池,面积从100平方米-400平方米均可,水深在1.5~2米之间,不必过深。流水养殖可大密度放养,15厘米或15克鱼苗可放养500尾/立方米,随长随分池。投喂次数可减至4~6次/天,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随鱼生长逐渐降低到1%。对于无流水条件的水泥池,也可采用定期换水的办法。但放养密度应较流水养殖低一些,并应及时消除池底的残饵和排泄物。

2.网箱养殖:鲟鱼可在水库中进行网箱养殖。采用双层网箱,在保证网箱内外水交换良好的基础上,侧网的孔径选用应考虑到鱼苗的逃逸问题,底部的网孔应小于饲料粒径。15厘米/15克鱼苗的放养密度可在200尾/平方米,随长随分散。投饵次数和投饵率可参照水泥池流水养殖。

3.池塘养殖:应放养较大规格鱼种,如30厘米/100克以上的鱼种。放养密度最初可在2000尾/亩,随长随分塘,养成密度可在500尾/亩。投饵可采用三定法。日常管理方面,应密切溶解氧指标,采取增氧措施,还要注意防治寄生虫病害。

以上就是养殖鲟鱼的养殖技术了,在养殖鲟鱼的时候就应该按照以上的科学方法去养殖,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获取更好的效益。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主要养殖在水库、湖泊和河流中,一般在春季和冬季进行放养,养殖者养殖鲟鱼最常用的是网箱,网箱大小根据养殖的规模而定,放养鲟鱼投喂饲料要选择全颗粒性饲料。网箱需要专人看护,及时观察好气温、水温等变化,以便鲟鱼安全生长。

鲟鱼一般养殖在水域面积大的水库、湖泊和河流中,鲟鱼适合生长在水面宽阔微流水、水质无污染、水深要达到5米以上的水域中。鲟鱼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经济利益高等特点,所以养殖者颇多。

水域和网箱选择

目前养殖者养殖鲟鱼主要以网箱为主,网箱一般为双层,大多采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网片制成,网箱的规格根据养殖者的规模而定,长宽高通常有10米4米4米、6米4米4米等。网目根据鱼的大小来定,鱼不会逃跑即可。为了保证水体的水质,一般放尾重30~50克的鲟鱼,网目大小1.5cm左右即可,网箱的箱底要用绢纱缝上,避免饲料流失。

网箱一般是框架浮动式,可根据水温波动而自由升降。网箱应在养殖鲟鱼前提前放入池内,让藻类附生,这是为了防止鱼种进去时损失身体。鲟鱼应养殖在水域宽阔、水深5米以上、水质无污染的水域中。这样使鲟鱼达到最高产,为养殖者提供更高的经济效益。

合理放养

鲟鱼一般适合在春季和冬季放养,放养的鱼种必须是体质健康、无伤无病、规格统一的。一般每平米网箱放养的密度为:体重在40g左右的鱼种放养80尾左右,放养时用食盐水对鱼体进行浸洗,保证鱼体干净无污染。

科学投喂

鲟鱼的饲料应选择全颗粒饲料进行投喂。饲料需达到以下标准:蛋白质的含量要达到40%左右,其中动物蛋白质的含量要在15%以上,脂肪要在9%以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30%左右,还需要有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饲料投喂根据鱼口裂的情况投喂1/2为好。

鱼种在放入网箱2天之内不要投喂,让其适应网箱环境。2天之后进行投喂,日投喂量6次左右。进入正常饲养阶段,日投喂量3次,时间分别是早、中、晚,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保证每尾鱼都可以吃到饲料,而快速生长。投喂还应根据天气、水温、溶氧变化和鱼的摄食情况进行合理调整,科学投喂。

加强管理

网箱需要配备专人进行看护,坚持每天几次巡箱,并做好气温、水温、投喂等日常记录。仔细观察鲟鱼每天的活动和生长情况,当个体大小差异明显时,要及时分箱进行养殖,避免鱼体大小不一而两极分化。

网箱的安全要及时关注,严防风浪、泥沙杂物压沉网箱,箱底要勤检查,以防破洞而使鱼逃跑。定期冲洗网箱,一般10天左右清洗一次,在有洪水发生的情况下,应立即清洗,以免有病毒感染。

在有死鱼的情况下,要立即捞出,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每20天左右用石灰进行消毒,保证鱼体在安全无污染的环境中生长。

鲫鱼养殖密度


养殖池内单养鲫鱼,一般每亩池内可以放养身体在6厘米左右的鱼种1500尾左右,如果和其它鱼类混养,每亩池内放养数量在600尾左右。养殖者目前主要以异育银鲫、彭泽鲫、湘云鲫这几种为主,其中彭泽鲫鱼出口最多。

鲫鱼根据养殖方式、池塘的环境不同,而放养的密度也会各不相同。

一、单养模式

1、池塘具备条件:如果养殖池中只养鲫鱼,一般要求面积最少3苗,最多10亩左右,水深保持在3米左右,池底保证淤泥15厘米左右。

2、鱼种的放养:在放养鱼种前,首先要用石灰对清塘进行消毒,3天左右开始对池内注水,注水时要用网栅在入水口处过滤,防止杂鱼入池,每亩池内放1500尾身体在6厘米左右的鲫鱼过冬,并可搭配40%左右的草、鲢和鳙过冬鱼种,放养时间越早越好。

二、混养模式

鲫鱼的养殖面积在3-10亩左右,水深3米,池底有淤泥15cm,这是最好的养殖条件。鲫鱼池中可以混养青、草、鲢、鳙等多品种的鱼,鲫鱼应放养大规格的,放养数量每亩600尾左右,其它鱼的放养规格和数量根据养殖的需求而定。

品种选择

养殖者养殖鲫鱼主要以异育银鲫、彭泽鲫、湘云鲫这几种为主,其中湘云鲫的生长速度是最快的,因彭泽鲫的外观比其它的好看,所以在鲫鱼出口时主要以彭泽鲫鱼为主。

甲鱼养殖密度


说到甲鱼我想大家还是非常熟悉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甲鱼已经慢慢的走向更多的家庭,更多的酒店,因此市场上对甲鱼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养殖甲鱼的人也慢慢的多了起来。

甲鱼养殖密度

多年来多数养殖户在室外池塘甲鱼养殖过程中,为了甲鱼快速生长而采取低养殖密度,但却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其原因有两方面:首先,甲鱼是一种争食性很强的动物,低密度下甲鱼争食性下降,反不利于生长;

其次,由于甲鱼数量少,在投饵方面难于控制,少投则摄食量不足,多投则又容易造成甲鱼过食而引起病害,所以室外池塘甲鱼放养时应按不同规格将其放养密度加大为8只/平方米~13只/平方米。

甲鱼的生活习性

甲鱼是变温动物,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喜生活在江河、湖泊、池塘中。常浮到水面,伸出吻尖进行呼吸,也常在陆地活动晒背。鳖对外界温度变化十分敏感,生活规律与外界温度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10~12℃时,鳖进入冬眠,杭嘉湖地区每年11月中旬到次年的4月中旬前后是鳖的冬眠期。春季水温上升到15℃左右时,从冬眠中逐渐苏醒并开始摄食。20℃以上时,雌雄鳖进行交配产卵。

鳖有护卵的习性,产卵后会在产卵地不远的水中守护,以防天敌伤害。25~30℃是鳖摄食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也是人工养殖的最好季节。超过33℃时,寻洞避暑。人工养殖中,因鳖生性好斗,大小鳖不宜混养。甲鱼群体间恃强凌弱现象很普遍,食物缺乏时会残食同类。

甲鱼的生活习性可归纳为三喜三怕,即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鳖对周围环境的声响反应灵敏,只要周围稍有动静,鳖即可迅速潜入水底淤泥中。

甲鱼怎么挑选

1、抓用手抓住甲鱼的反腿掖窝处,如活动迅速、四脚乱蹬、凶猛有力的为优等甲鱼;如活动不灵活、四脚微动甚至不动的为劣等甲鱼。

2、看主要看甲鱼的各个部位。凡外形完整,无伤无病,肌肉肥厚,腹甲有光泽,背胛肋骨模糊,裙厚而上翘,四腿粗而有劲,动作敏捷的为优等甲鱼;反之,为劣等甲鱼。

3、查主要检查甲鱼颈部有无钩、针。有钩、针的甲鱼,不能久养和长途运输。检查的方法:可用一硬竹筷刺激甲鱼头部,让它咬住,再一手拉筷子,以拉长它的颈部,另一手在颈部细摸。

4、试把甲鱼仰翻过来平放在地,如能很快翻转过来,且逃跑迅速、行动灵活的为优等甲鱼;如翻转缓慢、行动迟钝的为劣等甲鱼。

缩短甲鱼养殖周期方法

1、强化培育亲鳖,促其提早繁殖。主要方法是,放浅池水,提高水温;在水面敷没浮板,增加甲鱼晒太阳的机会,以提高体温,增强食欲;

2、控温孵幼甲。在一般情况下,甲鱼卵孵出幼甲的时间为20天,如果将其孵化温度控制在摄氏32度左右,可提前20天孵出幼甲;

3、确保幼甲所需温度,促其正常生长。一般来说,幼甲适宜温度在摄氏25度以上,可是夏初秋末,往往池水温度低于此数,有效方法是,将幼甲集中暂养,人工增温,以保持正常水温下的生长速度;

4、充分利用温泉水和工厂没污染的余热水养甲鱼,既使是寒冷的冬天,只要饵饲跟得上,同样可以正常生长;

5、没有温水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塑料大棚采光的热效应功能,有效延长甲鱼生长期。采用上述办法,可使甲鱼生产周期缩知40-80天,效益无形进得到提高。

养殖甲鱼是现在水产业中发展的非常不错的一项养殖,在养殖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放养甲鱼的数量以及它的密度,放的太少会降低养殖的效益,但是放的太多反而还会降低甲鱼的产量。

鲟鱼养殖技术


内容提要: 鲟鱼是一种在地球上生活历史悠久,外形比较特殊、最古老的一种鱼类。在我国生活的野生鲟鱼有八种,常听说的有中华鲟、西伯利亚鲟。但是中华

鲟鱼是一种在地球上生活历史悠久,外形比较特殊、最古老的一种鱼类。在我国生活的野生鲟鱼有八种,常听说的有中华鲟、西伯利亚鲟。但是中华鲟是国家保护动物,不可以捕捞,现在有些食用的鲟鱼是人工养殖的,多数是从外国引进的俄罗斯鲟、欧洲鲟等鲟鱼。养殖鲟鱼,怎么养殖,会跟其他的鱼养殖方法不一样。1、建设养殖场

养殖鲟鱼,由于鱼体型会长的比较大,所以最好有池塘养殖,如果没有池塘要修建水泥池来养殖,一般一个池子大概是长4米、宽3米、深2米以上。池养的鲟鱼数量,可以根据鲟鱼大小来决定。附近要有干净水源,养殖,最好活水养殖,流动水养殖。培育鱼苗的地方,要单独建设,一般可以做棚室,用大型的塑料容器育苗。小鱼苗看起来跟其他的鱼类差不多。要准备一些单独的设备。2、养殖准备

放养前要清洗水泥池,泼洒石灰溶液,浸泡一周左右,之后洗刷干净,再换清水浸泡几天。养殖前放掉,重新灌水进来水位在1.5米左右的水深。幼苗培育到一定大小才会放养入池。放养前要准备饲料,还要准备增氧机,深水要补充氧气。进出水口要覆盖网纱,过滤水源。3、鱼苗放养

放养前,鱼苗要消毒,比如,一开始用盐水或是石灰水浸泡及时分钟,彻底杀菌后,清洗干净放养。放养健康鱼苗,放养鱼苗水深在30厘米左右,注意要温水养殖。浸洗盐水的鱼容易适应池水温度。放养的鱼苗要大小一致。生长均衡。下池前先放几条,看水温适不适合,适合再全放。4、喂养

鲟鱼是食肉鱼类,主要吃水底生物,鱼虾之类的,如果水泥池养殖,一般没有水生动物。要自己投放,不像池塘。可以投放小鱼虾、昆虫幼虫、养殖的饲料虫,蛆虫、蚯蚓之类可以喂食。也可以喂食人为配制饲料。骨粉、鱼粉,等健康的饲料。喂食的食物要干净、消毒。5、管理任务

每天定时喂食、消毒食物、打捞食物残渣 。水质不干净时要赶紧换水、定时消毒。养殖水深要在一米五左右。水中无氧的,鱼浮头,扑腾,要使用增氧机增氧。每天巡视。观察活动情况、环境情况。鲟鱼养殖细节问题上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是也有一致的地方,养殖过程也有相似的地方,不过是根据鲟鱼特点而做出了改变。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青鱼养殖密度


青鱼的养殖密度适宜在每亩800-1000尾左右,合理的养殖密度能降低青鱼的发病率,也便于后期进行池塘管理,期间可混养鲢鱼或鳙鱼等,这两种鱼对水质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能促进青鱼的生长,从而提高青鱼的品质和产量。

1、池塘准备工作

青鱼一般在池塘养殖,其池塘的水质要干净清澈且充足,池塘面积要适中不宜太大,池塘内水深一般在2.5米左右,底部尽量不要有淤泥和坑洼,这样就不会造成漏水或渗水的情况发生,在鱼苗放养前要将池塘内的水排放完,池塘内的淤泥及多余杂物也要清除干净,再将池塘暴晒或冰冻几天,紧接着在池塘内都撒上石灰粉进行消毒,在消毒4天左右就可将池塘注满水,注意在后期要多准备几台供养机器,预防池塘缺氧。

2、青鱼养殖密度

青鱼合理的养殖密度充分利用了池塘水质和饵料,使其提高各类鱼群的生产力,从而达到高产及高效的目的。为降低青鱼的发病率,方便后期池塘的管理,一般适宜养殖的密度为800-1000尾每亩,期间再混养鲢鱼或鳙鱼等。

3、鱼苗投放方式

在选鱼苗时要注意挑选没有生病精神充沛的,还有身上无伤痕且进食量较大的,避免造成青鱼弱肉强食,挑选的鱼苗规格尽量在3公分以内为宜,在放养鱼苗时不可将其他种类的鱼苗混入。一般放养鱼苗在1-2月都可进行,因为这时的温度刚好适宜鱼苗的生长,并且鱼苗的体鳞相对较紧,不会造成损伤,然后再混养鲢鱼或鳙鱼,这两种鱼对水质有改善的作用,能促进青鱼的生长。

4、饲料喂养方式

为促进青鱼的生长,可喂食一些含有蛋白质人工合成的饲料,期间可建盖一个喂食台,方便喂食饲料,也可对青鱼进行驯化,喂食时量不可过多,以免造成青鱼消化不良,可多次少量喂食,在青鱼驯化之后,就可定时喂食了,后期青鱼逐渐长大可增大喂食量,遇上青鱼生长旺季,可喂多几次,以促进青鱼快速生长。

5、水质管理

加强青鱼的管理,要在每天早晚各检查一次,查看青鱼的生长状态和水质好坏,期间池塘内的水要定时加水或更换,保持水质良好,健康的水质是偏绿色的,透明度在50-60公分之间即可,在夏季青鱼生长较快,活动能力强导致进食量也增大,其夏季气温较高,会造成池塘内易缺氧,所以要多注意池塘内水的溶氧情况,供氧设备也要保持工作,消毒方面也要做好。

草鱼养殖密度


一般规格在200-250g左右的草鱼鱼种投放密度控制在300条/亩左右,为提高养殖效益,会将草鱼与其他的鱼类一起混合养殖,一般规格在15-20条/kg的鲫鱼种苗投放300条/亩,规格在5-6条/kg的鲢鱼种苗投放50条/亩,鳙鱼种苗投放10条/亩左右。

规格在200-250g的鱼种投放密度一般为300条/亩左右,由于草鱼的养殖周期需要3年左右,成本投入较高,耗费时间较长,为合理的利用养殖水面,增加收益,现在一般养殖户都会采取将草鱼与其他鱼类混合养殖的模式。

1、池塘要求

面积最好控制在10-20亩左右,水深保持在2-2.5m,池底的淤泥厚度不要超过20cm,为确保养殖过程中水中含氧量充足、饵料投喂均匀,每10亩池塘需要配备一台3kw的增氧机和自动投饵机。

2、池塘整理

冬天时将池塘内的水排干,阳光下冻晒20天左右,投放鱼苗前半个月往池内灌入10-20cm左右的水,并按150公斤/亩的比例往池内泼洒生石灰消毒。

3、投放鱼种

一般选在春节前后投放,投放之前要先用5%的食盐水将鱼种浸泡消毒10分钟左右,规格在200-250g左右的草鱼种投放密度控制在300条/亩左右,规格为15-20条/kg的鲫鱼种苗投放300条/亩,规格为5-6条/kg的鲢鱼种苗投放50条/亩,鳙鱼种10条/亩左右。

4、饲料投喂

主要投喂颗粒饲料,要求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在28-32%左右,为保证草鱼摄食的营养充分,还需要搭配投喂青草饲料。在投喂饲料时要坚持前粗后精四定四看的原则,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投喂数量以2小时内能吃完、草鱼进食到8分饱为最好。3-6月份主要投喂蛋白质含量28%的颗粒饲料,并适量投喂一些青饲料,每天的投喂率控制在3%左右;7-9月份为控制鱼苗患病,应将蛋白质含量28%的的颗粒饲料投喂率减少到1.5%左右,增加青草饲料的投喂;10-11月份连续投喂蛋白质含量32%的颗粒饲料一段时间后要停止一周左右,间隔时期内可以投喂一些原粮饲料。

为避免草鱼感染肝胆综合症,日常投喂时可以适当的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等药物,以放置疾病,减少鱼病患病死亡的几率。

5、水质管理

在6-10月天气晴朗时,每天下午1点-3点开启增氧机两小时,凌晨可以适当的往池内增加氧气,天气连续阴天时,增氧机的开启时间要提早。定期往池内加新水,按照小排小进、多次换水的方法慢慢对水质进行调控;6-9月时,每3天左右往池内加注1次新水,每次加10cm左右的水,每半个月按10-20公斤/亩的比例往1m水深的池内泼洒生石灰消毒。

6、疾病预防

投喂时按照前粗后精、粗青结合的标准进行,日常要预防草鱼感染肝胆综合症,除此之外,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等也是草鱼常换的疾病,一般可以采用内服外泼的方式进行治疗,内服主要是指给草鱼投喂三黄粉的药饵,三黄粉是由50%大黄、30%黄柏、20%黄芩碾成粉后搅拌均匀制成的,每50kg鱼群投喂量为0.3kg三黄粉与面粉糊搅匀后与饲料混合均匀一起连续投喂3-5天;外泼是连续3天往池内泼洒一定比例的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即可。

7、适时捕捞

为减少池塘内鱼群的承载量,促进小规格的鱼苗快速生长,要及时的把池中达到上市标准的大规格成鱼捕捞上市,可以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产量,一般在7月底早晨水温较低时会捕捞一次。

鸭嘴鲟鱼养殖技术


【常见问题】鸭嘴鲟鱼养殖有哪些技术要点?

【专家解答】目前国内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养殖户采取网箱养殖匙吻鲟,而且取得很大的成功。

网箱规格:一般采用4*5*3,4*6*3的网箱,便于管理。必须要有3到5个1厘米网眼的网箱。用于安放小苗,在网箱里培育一段时间后再分到2到3厘米网眼的网箱里边养殖。2。网箱养殖南方和北方的的冬季时间有所不同,气候条件环境也不一样,所以在南方网箱专养匙吻鲟4*5*3的网箱可以放800尾一个箱,北方一般都建议放500一个箱。

及时分箱:匙吻鲟生长速度很快,饲养一段时间后,个体间会出现格差异,应及时分规格培育,避免两极分化,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科学投饲:网箱养殖匙吻鲟关键在于投饲。放养初期以投喂浮游动物(如红虫)为主,然后逐步驯化转食改投浮性颗粒饲料,并辅以夜间灯光诱饵。饲料要求新鲜不变质,营养丰富,粒径适口。投饲遵循四定原则。投饲量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依据水温高低来确定的。在水温20-30℃时,日投饲率为1.5%-3%;水温20℃以下时,日投饲率为0.5%-1.0%。具体根据摄食情况、天气、水质等及时高速。投饲次数为每天3次,上午7-8时,中午11-12时,晚上6-7时。

勤巡箱:严格执行早、中、晚巡箱制度。细心观察鲟鱼的摄食及活动情况,及时捞除残饵。定期冲洗网箱,防止网眼堵塞,影响箱内外水体交换。保证网箱安全:下雨天和暴风雨季节,随时注意加固网箱。还要经常检查网箱有无破损,发现破损及时修补。网箱上口还要安装黑色的遮光尼龙布和防盗网。

鱼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健康管理原则。苗种放养和每次分箱时都用1%-2%的食盐或0.4ppm的二溴海因等药物药浴后进箱,并且每隔20天左右在网箱内用15ppm的生石灰和0.3ppm二溴海因泼洒消毒。网箱周围水域严禁使用违禁药物。

【小编点评】鸭嘴鲟是淡水鱼类中生长最快的鱼类之一。当年孵化出来的鱼苗饲养到年底,每尾可达到1.5市斤。它主要是吃浮游动物的,套养中不用单独投喂饲料。它的习性与花鲢相似,不善跳跃。它可以和花鲢混养,它吃别的鱼排泄的粪便,不容易得病,它是浮在水上层的鱼,可以混养些在水下层的鱼。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高效的鸭嘴鲟鱼养殖,为此小编汤姆为探索鸭嘴鲟鱼养殖方法的你整理了《鸭嘴鲟鱼养殖技术》一文。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鲟鱼养殖密度》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养殖青蛙密度”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88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