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的技术 第一集

主持人:早上好,听众朋友!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我是主持人田园。培育健壮仔猪,保证产后仔猪全活,并且生长快,是搞好养猪生产的重要基础。仔猪的生理特性之一是怕冷,尤其在寒冷的冬天,生后的仔猪往往出现竖毛、倦缩和颤抖等现象。有时会出现僵口、不吃奶,甚至昏迷。断乳前后的仔猪,由于受低温的影响,会钻入垫草,或互相挤压在一起。如放松饲养管理,仔猪很容易被母猪压死、冻死,或者患病、消瘦,造成僵猪,影响养猪生产。因此,必须加强冬季仔猪的饲养管理,做好防病、保暖等工作,才能使仔猪健康生长,安全过冬。为了切实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稳定生猪生产,确保猪肉市场有效供给,促进养殖场户增收,农业部组织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研究制定并发布了《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指导意见》。那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就请到了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王爱国教授,请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现在王老师已经来到了演播室,王老师,您好!

王老师:田园,你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仔猪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猪场生产的连续运转。在冬季,直射日光消毒杀菌作用减弱,昼夜温差大,再加上仔猪本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这样就很容易感染疾病,使仔猪成活率降低,影响养猪效益。王老师,在冬季影响仔猪成活率的疾病都有哪些呢?

王老师:冬季,影响仔猪成活率的主要疫病包括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等,其中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仔猪在冬季需要重点防控的疫病。

主持人: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节目。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为大家介绍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做客我们节目的是中国农业大学王爱国教授。在刚才的节目时间里,王老师介绍了冬季仔猪要重点防控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这两种疾病,那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介绍一下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特点以及防控措施,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猪流行性腹泻这种病,王老师,猪流行性腹泻这种病都有哪些特征呢?

王老师: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排水样稀粪、呕吐、脱水为特征。它的病原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这种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对乙醚、氯仿等敏感,一般消毒药都可以杀灭。

主持人:王老师,猪流行性腹泻都有哪些流行特点呢?

王老师:猪流行性腹泻大多发生于冬末春初的寒冷季节,以11月至第二年3月发生较多。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染主要途径是消化道。各个年龄段的猪都可以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猪龄增长而下降,1~5日龄哺乳仔猪感染率最高,病死率几乎100%。因为这种病传播非常迅速,密度比较大的猪场几天内就可以全群感染。

主持人:看来猪流行性腹泻这种疾病还是很严重的,如果是1~5日龄的哺乳仔猪感染了这种疾病,病死率几乎是100%,非常高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生产中早发现早治疗。王老师,仔猪感染了猪流行性腹泻以后会表现出哪些症状呢?

王老师:哺乳仔猪日龄越小,表现出的症状越严重。开始得病的时候病猪体温升高或者是正常,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接着就排水样粪便,呈灰黄色或灰色,粪便恶臭。有的吃奶后呕吐,吐出物含有凝乳块。病猪很快消瘦,后期粪水从肛门流出,污染臀部及尾巴。不吃食,不爱走动,通常2~4天内就因为脱水而死亡了。断奶猪、育肥猪症状轻微,表现为厌食、腹泻,持续4~6天就可以自己痊愈,但是生长发育受阻。

主持人:王老师,根据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以及症状表现,我们应该采取哪些综合的防控技术措施呢?

王老师:一是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哺乳仔猪的防寒保暖,产房生产必须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

二是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控制措施。

怎样才能做到严格执行猪场的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呢?

控制人员进出,对运输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杜绝从发生疫情的地区或猪场引种,避免引入带毒或感染的种猪。

三是加强猪场内外环境的卫生消毒,尤其是产房卫生消毒。

王老师,那怎样做好产房的卫生消毒工作呢?

仔猪断奶后,产房母猪应全部移出,然后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洗、清除粪便及污染物、干燥、喷洒消毒剂或进行熏蒸消毒、空舍5-7天,同时应对产房的饲槽等饲喂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等分娩母猪进行卫生清洗后,才能进入产房。

主持人: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刚才王老师介绍了三点,主要是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哺乳仔猪的防寒保暖,还要加强猪场内外环境的卫生消毒,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控制措施。王老师,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还有哪些呢?

王老师:还要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种。可以尝试用商品化的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或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对妊娠母猪进行免疫接种,为所产仔猪提供一定水平的母源抗体,保护哺乳仔猪。

主持人:王老师,猪流行性腹泻疫苗什么时间注射呢?

王老师:一般在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进行免疫注射。

好,这是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中有关疫苗的免疫接种的问题。王老师,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还包括哪些呢?

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还包括发病猪场应该切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传播,关键在于对发病猪产房彻底进行消毒,严格采用清洗-干燥-喷洒消毒剂(薰蒸、火焰消毒)-空舍的消毒程序,来杀灭污染的病毒。

还要及时淘汰发病猪,如果实施治疗,可以采取对疗法,比如静脉或腹腔注射5%~10%葡萄糖盐水和5%碳酸氢钠溶液,或者给发病猪口服补液盐。

主持人: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节目。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为大家介绍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做客我们节目的是中国农业大学王爱国教授。在刚才的节目时间里,王老师介绍了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发病症状以及综合防控措施。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猪流行性腹泻大多发生于11月至第二年3月,主要侵染1~5日龄哺乳仔猪,以排水样稀粪、呕吐、脱水为特征,猪流行性腹泻的综合防控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哺乳仔猪的防寒保暖;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控制措施;加强猪场内外环境的卫生消毒;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种,切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传播,还要及时淘汰发病猪。好,猪流行性腹泻我们就说到这,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猪传染性胃肠炎疾病的防治。王老师,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怎样的疾病呢?

王老师:猪传染性胃肠炎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肠道疾病。临床特征为呕吐、剧烈腹泻,10日龄以内病仔猪大量死亡,传播迅速,冬季比较常见。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病原为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冠状病毒科,有囊膜。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和紫外线敏感。哦,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和紫外线敏感。(是的)对胰蛋白酶敏感。耐低温,不耐热。在pH3的溶液和胆汁中稳定。0.03%的福尔马林、氢氧化钠、季铵盐等消毒药都有比较好的消毒效果。

主持人:猪传染性胃肠炎主要是侵染10日龄以内的仔猪,而且传播迅速。王老师,那猪传染性胃肠炎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传播的呢?

王老师: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传染源为病猪和带毒猪。通过粪便、呕吐物、乳汁和鼻腔分泌物及呼气排出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空气、土壤以及车船、用具后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其它的猪。猫、狗和猪场的野生鸟类以及苍蝇都可以传播猪传染性胃肠炎。

主持人:王老师,猪传染性胃肠炎对断奶猪、育肥猪和成年猪的影响大不大呢?

王老师:猪传染性胃肠炎对断奶猪、育肥猪和成年猪的影响比较小,它主要是侵染10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常常会造成哺乳仔猪大批死亡。猪传染性胃肠炎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但是以寒冷的冬季多发。在气温剧变的时候,更为多见。

主持人:猪传染性胃肠炎都有哪些临床症状呢?

王老师: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症状表现为剧烈水样腹泻和呕吐,几天内就可以感染全群。哺乳仔猪突然呕吐后,可见频繁地喷射状水样腹泻,粪便中含有没有消化的凝乳片,味儿腥臭/。粪便初期呈灰白色,后呈黄绿色,末期粘稠。病猪严重脱水、萎顿、消瘦、被毛粗乱。日龄越小的猪,病死率越高,耐过仔猪因生长发育受阻而成僵猪。青年猪几乎全部发病,呈水样腹泻,个别猪呕吐、厌食。泌乳母猪呕吐、腹泻、泌乳减少,加速哺乳仔猪的死亡。妊娠母猪,偶尔发生流产。

主持人:好,这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症状表现,主要是以剧烈的水样腹泻和呕吐为主。王老师,下面您再来介绍一下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控技术措施都有哪些呢?

王老师:好的。一是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严禁从疫区引种,严格执行全进全出饲养方式。

那都注射什么疫苗呢?

二是可用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或者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灭活疫苗,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灭活疫苗。

那这些疫苗都什么时间注射呢?

在妊娠母猪产前2月和半月分别免疫一次,可有效提高初乳抗体,保护仔猪渡过易感期。

三是对发病猪群,应立即隔离病猪,全场彻底消毒。要提高发病仔猪猪舍的温度,补给充足的电解质,投给敏感抗生素来控制细菌性继发感染。也可以用抗血清喂服发病仔猪,每次10毫升,连用3天。

主持人: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节目。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为大家介绍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做客我们节目的是中国农业大学王爱国教授。在刚才的节目时间里,王老师介绍了仔猪在冬季需要重点防控的两种疾病,分别是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详细介绍了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症状、流行特点以及综合防控措施。接下来我们在再来看一下营养与饲养管理方面怎样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我们都知道,加强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对仔猪成活率是非常重要的。

王老师:是的。加强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重点考虑的是要提高母猪的采食量和泌乳量。

主持人:那都有哪些措施来提高母猪的采食量和泌乳量呢?

王老师:提高母猪的采食量和泌乳量的措施:

一是要提高日粮营养水平。母猪营养水平调控不仅需要注意蛋白质水平,能量和氨基酸水平也不能忽视。

二是饲喂适口性好的饲料。饲料原料的选择以优质和容易消化为原则,避免使用适口性差或影响采食量的饲料,比如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

哦,不要选用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

三是选择适宜的饲喂方式。第一种是实行自由采食,不限量饲喂。

也就是不用增加饲喂量。

从分娩3天后,逐渐增加采食量的办法,到7天后实现自由采食;第二种就是做到少喂勤添,实行多餐制,每天喂4~5次。

主持人:好,刚才王老师从提高母猪的日粮营养水平、饲喂适口性好的饲料以及选择适宜的饲喂方式三个方面介绍了提高母猪的采食量和泌乳量的措施。王老师,在加强母猪营养方面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王老师:还要注意供给充足清洁水,提高泌乳母猪的采食量,一头泌乳母猪每天需要30~40千克清洁水,饮水器流量控制在1.5~2千克/分钟。

要减少环境应激和生产中的噪音,加强泌乳母猪的采食量疾病防御,保证泌乳母猪健康,从而提高采食量。

结束语:听众朋友,我们节目结束的时间到了,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王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仔猪在冬季需要重点防控的两种疾病,分别是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详细介绍了这两种疾病的发病症状、流行特点以及综合防控措施。加强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对提高仔猪成活率是非常重要的,加强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重点考虑的是要提高母猪的采食量和泌乳量,王老师还介绍了提高母猪采食量和泌乳量的措施。那么提高冬季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今天就先为您介绍到这,在这里,我们感谢王爱国老师的介绍,同时也感谢听众朋友您的收听。

相关知识

《水产苗种管理办法》解读(第一集)


主持人:早上好,听众朋友们!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我是田园。苗种是水产养殖生产第一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生产的发展,水产养殖种类在不断增加,水产苗种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产量不断提高,苗种对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发挥的作用是越来越重要了。我国水产苗种生产发展虽然很快,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目前主要表现为各地和各苗种生产单位发展不均衡,生产质量参差不齐;一些苗种场亲本长期使用,生产的苗种质量差,容易发病;还有就是缺乏水产苗种进出口监管机制,盲目引进水生生物物种,这些已直接影响养殖生产者的利益和养殖业健康发展。为加强水产苗种管理工作,保护我国水产种质资源,提高苗种生产质量,我国出台了《水产苗种管理办法》。那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请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胡红浪处长为听众朋友们介绍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现在胡处长已经来到了我们的演播室,胡处长,您好!

专家:田园,你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1.主持人:胡处长,今天请您来咱们一起来解读一下《水产苗种管理办法》。

专家:好的。农业部在1992年就制定了《水产苗种管理办法》。这个《办法》实施以来,对水产苗种生产和经营管理进行了规范,对提高水产苗种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有些规定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关于水产苗种生产审批、进出口管理审批的程序、期限等内容没有明确的规定,不符合行政许可法的要求,需要进行修改或增加。有些规定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养殖生产者和其他有关部门要求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修订并公布新的水产苗种管理办法。

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水产苗种管理工作,提高苗种生产质量,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农业部于2005年1月5日公布了新修订的《办法》。

2.主持人:那新修订的办法主要是修订了哪些内容呢?

专家:按照《渔业法》、《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批准的行政许可项目要求,新《办法》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修订:

一是增加了水产苗种进出口管理的内容,明确了水产苗种进出口的审批条件、程序、权限、时限等;

二是完善了水产苗种生产审批程序,规定了对水产苗种生产实行许可证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水产苗种生产审批的条件、权限和时限;

三是对水产苗种检验和检疫的内容进行了修改,原《办法》中有关水产苗种质量检验员的行业准入规定,此项内容属于行业内部技术管理,不属于对外的行政许可,不符合《行政许可法》的许可要求,因此进行了删除;

四是对《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适当调整,增加了对观赏水产动植物苗种生产、经营、进出口的管理。

3.主持人:胡处长,《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专家:《办法》的适用范围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水产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品种选育、培育,水产苗种生产、经营、管理、进口、出口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水产苗种包括用于繁育、增养殖(栽培)生产和科研试验、观赏的水产动植物的亲本、稚体、幼体、受精卵、孢子及其遗传育种材料。

4.主持人:好,这是《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那这个《水产苗种管理办法》都设定了哪些基本制度呢?

专家:《办法》主要设定以下几个基本制度:

一是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制度。《办法》第五条规定,国家有计划地搜集、整理、鉴定、保护、保存和合理利用水产种质资源。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和破坏水产种质资源。

二是水产新品种审定制度。《办法》第十条规定农业部设立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对水产新品种进行审定。对审定合格的水产新品种,经农业部公告后方可推广。

三是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单位和个人从事水产苗种生产,应当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取得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但是,渔业生产者自育、自用水产苗种的除外。

四是水产苗种进出口审批制度。《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单位和个人从事水产苗种进口和出口,应当经农业部或省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5.主持人: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节目,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为大家介绍《水产苗种管理办法》解读,做客我们节目的是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胡红浪处长。在刚才的节目时间里,胡处长介绍了《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和设定的一些基本制度。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水产苗种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的内容。胡处长,请您先来介绍一下什么叫做水产种质资源呢?

专家:种质资源(又叫遗传资源,基因资源)是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并能繁殖的生物类型的总称。

水产种质资源是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并能繁殖的水生生物类型的总称,具体指的是鱼类、贝类、藻类、甲壳类和两栖类等水生生物的养殖(栽培)种、野生种和濒危稀有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这些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遗传材料,其形态包括水生生物的配子(或卵子与精子)、组织、体细胞和DNA、DNA片段及基因等有生命的物质材料。

6.主持人:哦,水产种质资源是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并能繁殖的水生生物类型的总称,也就是说水产种质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水产苗种的来源和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水产种质资源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首要物质基础。如果我们把水产种质资源比喻成一条大河,那么水产苗种就是其中的一杯水。河水干涸、受染,则杯水不存、净水不再。所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水产种质资源。

专家:没错,是这样的。

7.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呀,苗种是水产养殖业的首要物质基础,前面我们也多次提到了。那为什么要建设水产原种场和良种场?

答:建设原、良种场,一是科学地保护水产种质资源,保持我国水产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二是提高水产原、良种质量,保证原、良种及优质苗种的生产和供应,提高水产养殖生产效益。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了水产原良种场建设,在中央、地方财政的积极支持下,特别是水产良种工程的实施,良种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截止到2010年5月,全国共建有55个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449个省级水产原良种场,水产原、良种供应数量和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水产原良种生产能力比1998年增加了1倍,原良种覆盖率达到了55%,增长了15个百分点。我国水产原良种的开发、推广和应用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养殖生产者对使用良种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

8.主持人:所以说,建设水产原、良种场,可以更好地保护水产种质资源,保持我国水产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还可以提高水产原、良种质量,保证原、良种及优质苗种的生产和供应,提高水产养殖生产效益。胡处长,那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的具体职责是什么呢?

专家:国家水产原、良种场承担国家赋予的保护某一种或多种水产品种及其资源,培育及提供原、良种的任务。原种场负责收集、整理和培育原种,对其遗传特性进行保护(保存),并向良种场和苗种繁育场提供原种亲本;而良种场的任务是引进原种,培育和提供后备亲本或子一代良种亲本,通过对遗传改良品种、国外引进种选育、提纯复壮,向苗种繁育场提供良种亲本或良种亲本通过良种繁育、提纯复壮,培育后备亲鱼或亲鱼,供给水产苗种繁育场。

9.主持人: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节目,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为大家介绍《水产苗种管理办法》解读,做客我们节目的是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胡红浪处长。在刚才的节目时间里,胡处长介绍了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的具体职责。胡处长,那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审批程序是怎样的呢?请您来介绍一下。

专家:原良种场项目建成投产后,由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初步验收,并向农业部渔业局申请国家级资格验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申请验收需报送的材料,这些材料呢包括以下七项:

(一)资格验收申请书;(二)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三)单位名称、性质、编制、经费来源等批复文件,全场职工及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名册(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技术职称或技术等级、从事的岗位);(四)水产原、良种及其他产品的生产、经营情况(提供年度决算复印件);(五)经国家认定的检测机构提供的水产原、良种种质和质量检测报告、水质检测报告(复印件);(六)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档案管理工作总结;(七)与技术依托单位签订的技术协议(复印件)。

农业部渔业局在收到省级渔业主管部门报送的申请验收材料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委托审委会组织验收的决定。

审委会接受农业部委托后,组织专家组开展验收工作,并在验收工作结束后将验收结果及相关材料报农业部渔业局审批。

10.主持人:那么对于验收合格的或者是不合格的都怎么处理呢?

专家:对验收合格的原种场、良种场,农业部发文批准为国家级水产原种场、良种场,并颁发验收合格证;对验收不合格的原种场、良种场,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责令限期改进并再次组织验收。再次验收仍不合格的,则不再进行国家级资格验收。农业部渔业局在收到审委会验收材料25个工作日内完成所有的审批程序。

农业部渔业局将不定期委托有关机构对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进行产品质量抽检,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对其基础设施维护、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情况作全面复查。对复查不合格的,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改进。到期仍不合格,注销原命名并收回验收合格证,取消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资格。

11.主持人: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节目,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为大家介绍《水产苗种管理办法》解读,做客我们节目的是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胡红浪处长。在刚才的节目时间里,胡处长介绍了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的具体职责以及审批程序。接下来我们继续介绍水产苗种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的内容。胡处长,什么叫杂交种?对于杂交种生产有什么特殊规定吗?

专家:杂交种,指将不同种、亚种、品种的水产动植物进行杂交获得的后代。

根据《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第八条的规定,用于杂交生产商品苗种的亲本必须是纯系群体。对可育的杂交种不得用作亲本繁育。养殖可育的杂交个体和通过生物工程等技术改变遗传性状的个体及后代的,其场所必须建立严格的隔离和防逃措施,禁止投放于河流、水库、海域等自然水域。

12.主持人:这是杂交种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水产新品种。胡处长,水产新品种的审定程序是怎样的呢?

专家:根据《水产原良种审定办法》的有关规定,新品种的审定按下列程序办理:

首先要提出申请。申请单位按照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规定的格式制作申请书,并如实的填报相关事项,准备规定的材料;

第二是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申请单位(个人)签章后,呈报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省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签章后,报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

然后是初查。审定委员会秘书处组织有关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材料形式审查;形式审查通过后,组织有关审委会委员进行现场初审并形成现场初审意见报审委会秘书处。

初查后是终审。审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对申请审定的品种,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决定其通过审定或缓予审定。通过审定或缓予审定的决定,应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员到会,到会委员二分之一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最后是农业部公告。通过审委会审定的新品种,由农业部发布公告,审定委员会予以编号,颁发证书。

13.主持人:胡处长,那目前已通过审定、认定的水产新品种都有哪些呢?

专家:第一届审认(定)品种(品系)(共33个),包括兴国红鲤、荷包红鲤、彭泽鲫、建鲤、松浦银鲫、荷包红鲤抗寒品系、德国镜鲤选育系、奥尼鱼、福寿鱼、颖鲤、丰鲤、荷元鲤、岳鲤、三杂交鲤、芙蓉鲤、异育银鲫、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大口黑鲈(加洲鲈)、短盖巨脂鲤(淡水百鲳)、斑点叉尾鱼回鮰、虹鳟、道氏虹鳟、革胡子鲶、德国镜鲤、散鳞镜鲤、露斯塔野鲮、罗氏沼虾、牛蛙、美国青蛙、海湾扇贝、虾夷扇贝、太平洋牡蛎。

第二届审认(定)品种(品系)(共12个),包括901海带、松浦鲤、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团头鲂浦江1号、万安玻璃红鲤、大菱鲆、美国大口胭脂鱼、湘云鲤、湘云鲫、红白长尾鲫、蓝花长尾鲫。

第三届审认(定)品种(品系)(共11个),包括中国对虾黄海1号、松荷鲤、墨龙鲤、剑尾鱼RR-B系,东方2号杂交海带、荣福海带、豫选黄河鲤、大连1号杂交鲍、鳄龟、苏氏圆腹鱼芒、池蝶蚌。

第四届审认(定)品种(品系)(共8个),包括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海大金贝、坛紫菜申福1号、芙蓉鲤鲫、吉丽罗非鱼、杂交鳢杭鳢1号、刺参水院1号。

14.主持人:这样看来,通过审定或者是认定的水产新品种还真是不少。水产优良品种是水产养殖业结构调整和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保护、开发和利用好水产品种资源是新阶段水产养殖业发展和养殖良种化发展的重要任务。

专家:是的。所以国家一直都鼓励水产优良品种的选育、培育和推广工作。

回顾我国农业的发展,每次重大的农业科技革命,无不与育种研究的重大突破有密切关系。但令人遗憾的是,水产养殖业的优良品种培育工作远远落后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建国50多年来,粮食作物品种已更换了45次,但迄今为止,我国经过人工选育或遗传改良、并经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认定、农业部公告的水产养殖品种或品系只有40多个。和农业和畜牧业相比,水产养殖业中优良品种的覆盖率还相当低。大多数海水增养殖种类的苗种繁育完全依赖于捕捞野生亲体,人工控制苗种繁育的能力较弱,种质退化现象严重,部分养殖种类个体变小,抗病力差。特别是经过多代近亲繁殖和养殖,出现了杂合度降低,抗逆性差、性状退化严重等问题。这与农业和畜牧业中产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品种的更新和改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品种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

但是,品种创新、良种培育的投入大、历时长,并具有区域性强、风险性大、社会效益显著的特点,为此,国家近几年来加大了对水产原、良种体系建设的力度,引导、鼓励、支持各地开展水产优良品种的选育、培育和推广工作。

结束语:好,听众朋友,我们节目结束的时间到了,《水产苗种管理办法》解读的第一集今天就为您介绍完了,欢迎您下周同一时间继续收听《水产苗种管理办法》解读的第二集。在这里,我们感谢胡红浪处长的介绍,同时也感谢听众朋友您的收听。

蜈蚣的生活习性 蜈蚣养殖问答第一集


第一集

主持人:早上好,听众朋友们!欢迎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我是田园。近期由于饲料价格上涨,特色养殖被农民朋友所关注。其中蜈蚣具有祛风、镇惊、抗癌、解毒散结,通络止疼等功效被人们所关注,人工养殖蜈蚣呢,投资少、见效快、易饲养、获利多,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致富门路,今天我们就聊一聊这一话题,我们特地请到了河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的王健诚研究员,请他就当前蜈蚣的养殖技术问题给大家做个详细的介绍,以满足大家在特种养殖方面的需要。现在王老师已经来到了演播室,王老师您好!

专家:主持人你好,听众朋友大家好!

1.主持人:王老师,今天请您来就想给大家介绍一下蜈蚣的养殖技术,希望能给农民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专家:蜈蚣是一种毒性很大的动物,软软的、长长的,有很多腿,在我国传统说法中,蜈蚣和蝎子、蛇、壁虎、蟾蜍属于毒性最大的五种动物。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说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喜欢蜈蚣,大家对其习性也并不熟悉。

2.主持人:是,大家都知道蜈蚣又叫百足之虫,看上去就让人觉得不舒服。但也应该知道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专家:是的,经过炮制的蜈蚣性辛味温,有毒,归肝经。其功效是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常用于治疗乙性脑炎、阳痿、百日咳、头痛、癫痫、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风湿、破伤风、湿疹、皮肤病、疮毒等。

.主持人: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节目,在今天的时间里,我们为大家介绍蜈蚣的养殖技术,做客我们节目的是河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的王健诚老师。刚才王老师为大家介绍了蜈蚣的药用价值,我们了解到蜈蚣的药用价值确实是很高的。王老师,为什么野生蜈蚣现在变的越来越少了呢?

专家:一是人们无节制的滥捕,并且捕获时不分大小,导致其资源枯竭;二是环境改变,全球升温,地表变干燥了,湿地大面积减少,蜈蚣的生存环境受到挤压;三是化学品使用量增大,如化肥、农药,破坏了蜈蚣的生存环境。所以野生的蜈蚣越来越少了。

4.主持人:现在很多人想饲养蜈蚣,那市场前景是怎样的呢?

专家:近几年需求量很大,蜈蚣的销售是按照个数来计算的,一般成年蜈蚣每个一块多,品质好、个体大的可以买到三元左右,而成本比较低,养殖风险也不大,所以养殖的效益还是比较可观的。

5.主持人:王老师,很多人想饲养蜈蚣,所以就特别关心蜈蚣好不好养?请您来介绍一下。

专家:蜈蚣比较好饲养。一是占地不大,随处都可以;二是饲养房舍、用具比较简单,饲料经济,投入比较小,可多投也可以少投入;三是疾病少,基本上没有大的疾病;第四养殖技术比较简单,很容易掌握,养殖蜈蚣对环境还没有污染。

6.主持人:王老师,下面请您介绍一下蜈蚣的生活习性吧?

专家:蜈蚣共有七个方面的生活习性。影响蜈蚣的最大因素之一是温度,因为蜈蚣是变温动物,它的一切生命活动与温度息息相关。蜈蚣生长发育最适宜温度为25℃~32℃,当温度为11℃~15℃时,蜈蚣的觅食减少,停止交配、产卵。温度下降至10℃以下时,蜈蚣则停止一切活动,钻入松土中(或窝土中),蜷缩一团,进入冬眠;当温度下降到零度以下时,蜈蚣会被冻死。可是当温度升到33℃~35℃时,由于体内水分散失,它的一切活动都暂停下来。如果温度升到36℃以上时,体内失水太多,则使身体干枯而死亡。每年春天惊蛰后,蜈蚣复苏。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蜈蚣也逐渐转移到凉爽的阴坡或者较高的场所活动。晚秋季节,又迁至向阳山坡或者温暖处准备越冬。

第二个就是湿度,蜈蚣生活发育最适合的空气湿度是60%~70%,饲养土的湿度为10%~20%;一般饲养土夏季湿度最佳为22%~25%,冬季为8%~15%,春秋季节20%左右。

7.主持人:听了王老师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蜈蚣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2℃,最适合的空气湿度是60%~70%,那王老师,蜈蚣的第三个生活习性是什么呢?

专家:第三就是食性。蜈蚣虽然个体不大,但是也是肉食性的动物,蜈蚣性情凶猛,喜欢捕食各种昆虫及其幼虫、卵,如蟋蟀、蜘蛛、蚯蚓、蜗牛、蝗虫、金龟子、稻苞虫及各种蝇、蜂类的蛹和卵。在虫类较少的季节,也吃西瓜、黄瓜、苹果等多汁瓜果类以及青嫩的青草、蔬菜等。人工饲养时,常常喂给蜈蚣动物下脚料。

蜈蚣捕食前,会先摆动其灵敏的触角,进行探索和寻觅,因为蜈蚣的视觉和听觉很差,稍远一点就看不清楚了,而是感知震动。一旦发现猎物,会迅猛地扑上去,迅速用其毒牙钳住猎物,注入毒液,并用其前部的几个步足环抱猎物,使其动弹不得,等到猎物被毒液麻痹失去抵抗力后,蜈蚣就选择猎物身体松软的部位,用其大鄂撕咬猎物,并慢慢吃掉。由于蜈蚣性情凶猛,所以在蜈蚣产卵时以及孵化时,不要给其投喂食物,以防止蜈蚣将食物和卵一起吃掉。蜈蚣有饮水的习性,人工饲养蜈蚣时需供给清洁的饮水,可把饮水装在浅盘中,让其自由饮水,也可以将水喷洒到养殖场的网状的装饰物上,任凭蜈蚣饮用。

蜈蚣的食量很大,可以达到其体重的1/5~3/5。

8.主持人:好,王老师刚才介绍了蜈蚣对温度湿度的要求以及它的食性,那蜈蚣还有哪些生活习性需要养殖户朋友们了解的?

专家:还有,就是第四,蜈蚣喜欢群居。蜈蚣虽然也有嗜杀同类的习惯,但是蜈蚣喜欢大小群居,同群的蜈蚣能和睦相处,很少发生斗殴而自相残杀的现象,如果栖息地太小,蜈蚣太多时,老的蜈蚣会自动走开,另外寻找栖息地。所以养殖时不用大小分开饲养,管理起来也就比较省事了。

第五是蜈蚣胆小怕惊:稍微受到惊吓,就会停止摄食,舍窝亡命逃走,或蜷缩不动,正在产卵的雌蜈蚣则会立即停止产卵,而孵卵的蜈蚣受惊后则一反常态会把卵吃掉。

第六是蜕皮。蜈蚣身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几丁质的外骨骼。它的身体就是靠着外骨骼来支撑的。可是几丁质的外骨骼是不会生长的,所以过一段时间蜈蚣就要蜕掉一次皮,每蜕皮一次就会长长一次。蜕皮时先蜕头部,最后是尾部,一般每4~5分钟蜕皮一节,全部蜕皮完毕需要2~3个小时。蜈蚣一生需要蜕皮11次,这时才长成为成年蜈蚣。

在蜕皮时,一定要保持安静,受到惊动会增加蜕皮时间,影响生长,并注意不要受到蚂蚁等天敌的攻击。

第七,蚣蚣喜欢阴暗潮湿,但是又害怕明水。野生的蜈蚣大多生活在山坡、田野、路旁的缝隙或者杂草丛生的地方,因为其钻缝隙的能力很强,所以在管理上注意,防止其逃跑。

再者,蜈蚣畏光。也就是怕光。白天在窝内栖息,夜间出来活动、觅食、交配。晚上8~12时是蜈蚣活动的高峰时间,一般到凌晨4时前陆续回窝休息,天亮以后就难以见到蜈蚣了。阴雨天或者六级以上的大风天气,蜈蚣也不再出窝活动。

9.主持人: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节目,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为大家介绍蜈蚣的养殖技术,做客我们节目的是河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的王健诚老师。刚才王老师介绍了蜈蚣的七点生活习性,分别是对温度、湿度的要求,还有它的食性、群居、胆小怕惊、蜕皮、喜欢阴暗潮湿、畏光这些习性。王老师,我们了解了蜈蚣具有这些习性,那农民朋友具体怎么样养殖它呢?

专家:蜈蚣的养殖地点选择应该是安静、清洁。远离公路、铁路等繁华地段,远离农药厂、化工厂等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地。要求有水有电就可以了。在养殖形式上,分为常温饲养、加温养殖和交叉养殖三种。

10.主持人:那就先介绍一下常温养殖吧?

专家:常温养殖就是自然养殖,也就是养殖的温度随着四季自然变化而变化。常温养殖时,蜈蚣的生长分为冬眠期、复苏期、生长繁殖期和催肥期四个阶段。

11.主持人:那王老师,蜈蚣冬眠期的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呢?

专家:冬眠期是指的气温十度以下时,蜈蚣开始冬眠,进入冬眠状态。此时要防止寒风侵袭养殖池,并保持通风;因为温度太低了蜈蚣会被冻死的。

12.主持人:哦,冬眠期的养殖技术要点主要是防寒保温,那复苏期呢?

专家:立春后气温回升,蜈蚣慢慢苏醒,气温升至15℃时,少数蜈蚣开始出来活动,当气温升到20℃时,大部分蜈蚣开始活动觅食,这期间应该少喂食,并注意防寒保暖。如果低于15℃,不喂食,20℃以上时再少量投食,复苏出蛰的蜈蚣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活动力及消化能力均不强。主要防止进食过早或暴食暴饮而导致腹胀。初次开食时,以600条为例,先用半片食母生研成粉末,拌奶粉水让蜈蚣吸吮,喂2~3天,这对蜈蚣有健胃助消化作用。春季饲养时早春气温较低,清明后调整窝土湿度为20%。

13.主持人:好,王老师介绍了自然养殖状态下冬眠期和复苏期的管理技术要点,王老师,下面请您接着来介绍一下生长繁殖期和催肥期的养殖技术要点。

专家:第三是繁殖生长期:气温升到了25℃以上,蜈蚣开始变得活跃起来,觅食和消化能力增强,此间应满足供应蜈蚣饲料,同时成年蜈蚣开始产卵并孵化。此期属于夏季,夏季饲养需要注意的是蜈蚣活动很活跃,气温在25℃时进入配种期。这个时期湿度要调节好,过干易影响胚胎发育,过湿则易生病,此期窝土以手捏成团,手松能散开,含水量22%~25%为宜。蜈蚣产卵、孵化需要安静的环境,若有惊扰,易发生吃掉卵粒及幼体的现象。因此,要勤观察,做好查窝引产工作,将待产卵的雌性蜈蚣分开饲养。

另外,在炎热的夏季,要做好降温防暑工作。调节温度在20℃~32℃之间。温度高了容易导致蜈蚣失水死亡,所以把握好湿度很关键,要创造一个适宜的小环境,并保证通风。每天除了饲料要保持新鲜外,每月对蜈蚣可能发生的疾病给予1~2次药物预防,以保证蜈蚣安全度夏,顺利完成孵化任务。

第四是催肥期:到了秋季,气温开始下降,当年孵出的小蜈蚣已经长到了五到七厘米长。立秋后转入多雨季节,此期间窝土湿度在22%左右。秋分后,当空气相对湿度为75%左右时,蜈蚣的食量剧增,代谢过程也加快,为了保证小蜈蚣体内的脂肪积蓄能够保证过冬的需要,所以要供应蜈蚣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高的食物,比如活食、豆类等,好让蜈蚣尽快地生长发育,以利于蜕皮和积蓄营养。

14.主持人: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节目,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为大家介绍蜈蚣的养殖技术,做客我们节目的是河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的王健诚老师。刚才王老师介绍了常温养殖时,蜈蚣的冬眠期、复苏期、生长繁殖期和催肥期四个阶段的养殖技术要点。王老师,下面再请您来谈谈加温饲养是怎样进行的?

专家:我们所说的加温饲养就是无冬眠饲养,也就是采用人工的方法来控制蜈蚣所生存的环境温度,从而打破蜈蚣冬眠的习性。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加温饲养一般多采取架养的方式。温度控制在20-36℃,及时通风,并补充水分。

15.主持人:蜈蚣的养殖形式,前面说有三种,就是常温饲养、加温养殖、交叉养殖三种。前面王老师已经介绍了常温饲养和加温养殖两种形式,再请您来谈谈什么是交叉饲养呢?

专家:交叉饲养就是将常温饲养和加温饲养结合起来进行。当室外温度达到20℃时,在室外饲养,以便节省成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当温度低于20℃时,再将蜈蚣移到暖房里。也相当于加温饲养。

16.主持人:王老师,如果采取人工的方式来饲养蜈蚣的话,那什么样的方式最好呢?

专家:蜈蚣人工饲养的方式多种多样,凡是能够满足蜈蚣生理需要和生活习性的方式都是可以接受的。除了有很丰富的山场可以用来粗放饲养外,一般可以采取盆养、缸养、室内放养、箱养、室内外池养等。无论那种养殖方式,都要按照蜈蚣的生活习性,给它提供足够的缝隙,提供合适的饲养土。还需要注意的是,不得使用具有有害成分的设施。蜈蚣对化学物质很敏感,不然会导致其死亡或者生长停止、或者不产卵了。

17.主持人:王老师,据我了解呀,蜈蚣还有多层的立体养殖模式?这方面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专家:立体养殖效益高,大大降低了管理难度和成本,也节约了空间。其方法是使用水泥制作成像土坯大小的养殖床,养殖床的一个平面设置成排的,大约610厘米大小的小房子,小房子高度在6厘米左右,并在一端留有出入口。由于使用的是加气水泥快,所以吸水性很好,对调整湿度比较有利。把这样的小房子垒砌起来,总高度不要超过60厘米,水泥块和水泥块之间的空隙是6厘米左右,以便于喷洒水、喂食。这样会大大提高有效饲养面积。为了防逃,在水泥房子剁的四周设立玻璃墙。

18.主持人: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节目,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为大家介绍蜈蚣的养殖技术,做客我们节目的是河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的王健诚老师。刚才王老师介绍了蜈蚣的立体养殖模式,那蜈蚣的饲养密度应该怎样掌握呢?

专家:刚开始饲养的农户不要追求高密度,以防止其产生彼此间的骚扰等不利因素。密度一般掌握在:小蜈蚣每平方米5000条以下;5厘米长的蜈蚣每平方米2500~3000条;7~10厘米的蜈蚣每平方米1000~1200条,12厘米以上的200~300条就可以了。应该注意,这里的面积是有效的净饲养面积,也就是一块块蜈蚣饲养水泥块的面积//农村致富经网//,不是养殖池的面积,更不是房子的面积。

19.主持人:王老师,刚才你提到了蜈蚣的养殖饲养土,这是怎么回事啊?

专家:饲养土是养殖蜈蚣必须要提供的,是蜈蚣巢穴的必备物质。因为我们饲养蜈蚣时生活在水泥房子里,或者玻璃瓶里,和其自然生活的环境相距甚远,对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改变,提供饲养土,也是为了满足其生活习性的需要。饲养土其作用一是为蜈蚣提供舒适的居所,二是为了冬天保温,夏天避暑,三是提供水分和养料。

20.主持人:蜈蚣对饲养土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吗?

专家:饲养土应该潮湿、疏松,还含有较丰富的腐殖质和一定的有机质;能够吸水,因为蜈蚣虽然喜欢潮湿,但是拒绝泽水,也就是不喜欢明水;饲养土还应该做到长期浇水不硬化不板结;必须没有被化肥、农药所污染;酸碱度必须呈中性。虽然说蜈蚣对饲养土的适应性很强,但是我们一般使用沙土或者壤土,不宜使用黏土,因为黏土易板结。所选土壤,含有腐殖质丰富的田园土为好。

21.主持人:看来这饲养土对于养殖蜈蚣来说还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要如何制作饲养土呢?

专家:首先挖取菜园土,一般菜园子的土壤有机质多些,挖好后捣碎,除去土壤中的杂质,石块、瓦片等,然后放到太阳底下暴晒,以便杀死其中的病菌,晒干后过筛,装好备用。

因为现在田园土不好找了,所以可以采用以下配方来配制饲养土:腐殖质土两份,河沙一份,混合均匀,太阳下暴晒三到五天,过筛后备用;另一个配方是田地里的熟土30%、沙土30%、黄沙20%、煤灰渣15%、石粉5%,混合粉碎,过筛,暴晒3~5天,装好备用。

22.主持人:刚才王老师介绍了怎样制作饲养土,在饲养过程中,又要如何使用饲养土呢?

专家:使用饲养土的要求是:含水量掌握在10%~20%之间。冬季和霉雨季节要低些,夏季的湿度要高些;大蜈蚣的饲养土湿度可以大些,小蜈蚣的饲养土湿度要小一些。喷洒水时,饲养土湿度大时少喷,干的时候多喷;在喷水方式上,多次少量,尽可能均匀,不要见到明水,也不要喷到蜈蚣的身上,不要使用喷过农药的喷雾器,也不要直接使用城市自来水,要将自来水暴晒两三天后再用,最好使用清洁的地下水。

在投放饲养土时,要提前调整好湿度,再将疏松的饲养土铺衬在养殖容器或者设备内,铺设的厚度是春季8厘米,夏季5厘米,冬季10~15厘米。在管理上,一般是一年换一次就可以了,平时只要是清除饲养土上面的粪便就行了。如果发生了病虫害,在消毒并更新蜈蚣的同时,也要同时更换饲养土,并且要全部更换,并消毒饲养空间和设备。

结束语:好,听众朋友,我们节目结束的时间到了,蜈蚣养殖技术的第一集今天就为您介绍完了,欢迎您下周同一时间继续收听蜈蚣养殖技术的第二集。在这里,我们感谢王健诚老师的介绍,同时也感谢听众朋友您的收听。如果您需要节目的相关资料,可以登录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另外,登录中国广播网还可以重复收听我们的节目。如果您对节目有什么建议或意见,可以联系我们,写信请寄到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甲一号,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邮政编码100012,两部热线电话010-84903184、84903190。今天的节目是由晓娅编辑、石涛制作。好,听众朋友,下次节目再见!

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


尽管对妊娠母猪饲养管理很到位,但也难免会有生下弱胎和小胎,而且新生子猪本身适应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胃肠消化机能低,极易患病死亡,给生猪的养殖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就能提高生产效率、过挣钱,所以让仔猪都能成活下来是关键。而众所周知,如何提高子猪的成活率是广大养殖户需要解决的难题。笔者在生产中对初生子猪的生理特点和生长规律,采取以下措施,有效降低了子猪死亡率,从而显著提高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做好保温工作:

子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子猪出生后6小时内为35℃;2日龄~4日龄为34℃;7日龄为30℃;8日龄~14日龄为26℃~28℃。新生子猪的组织器官和机能处于未成熟状态,子猪毛稀、皮薄、油脂少,缺乏自身调温能力,低温环境很容易造成子猪冻僵、冻死。现在已步入晚秋,晚上温度已在18℃以下,此时如子猪再不能及时吃上初rǔ,很容易变成弱子,甚至会造成伤亡。特别是在严寒季节产子,特别要做好猪舍的保温工作,可在猪舍内为子猪设置保温箱并安装红外线保温灯或加热板,保持舍内恒温;采取半封闭式的饲养方式,即喂完猪后把猪赶到舍外排粪便,其余时间在舍内饲养,这样不但有利于保持舍内干燥,而且有利于保持舍内温度。

采用产床产子母猪采用产床产子便于管理,可有效改善母猪踩压子猪及子猪环境卫生条件,可有效减少子猪伤亡和疾病的发生,子猪健壮整齐,为生长肥育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固定rǔ头吃好初rǔ:

仔猪产下时就要按照其大小强弱固定好rǔ头,务必使每只仔猪都能得到充足的rǔ汁供应。

子猪出生后2天~3天内让子猪及时吃上初rǔ是提高子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产后及时哺rǔ可使子猪获得母源抗体,产生免疫力。人工帮助子猪固定rǔ头,即人为将子猪放于母猪rǔ头边,并帮助其固定rǔ头,吃上初rǔ。让子猪养成固定rǔ头吮rǔ的习惯。让体重小的子猪吃前边的rǔ头,让体重较大的吃后边的rǔ头,因为前边的泌rǔ量比后边的多。这样可以让体重小的子猪吃到足够的rǔ汁,提高子猪整齐度和成活率。

实施早期断奶技术:

早期断奶可以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增加年产子数和窝数,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消耗,提高子猪体重和均匀度,减少子猪死亡。子猪1月龄左右食量增加,是由吃奶过渡到全部采食饲料、独立生活的重要准备时期,在这过程中,必须抓好四个过渡:一是子猪断奶要逐步过渡,采取逐步减少吃奶次数的办法进行。二是饲料成分的改变要逐步过渡,让子猪的消化道有个适应过程,尽量减少应激反应,断奶l个月后可逐步改变饲料成分。三是饲喂次数的改变要逐步过渡,断奶1个月后可逐渐减少子猪饲喂次数,这样有利于胃肠道发育,防止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四是饲料量的增加要逐步过渡,断奶后逐步增加饲料喂量,掌握八分饱的原则,严禁暴食暴饮,确保断奶子猪健康生长。

及时补铁:

新生仔猪补铁是一项容易被忽视而又非常重要的措施。子猪生长快,铁元素需要量大,母猪在哺rǔ期间供给子猪的铁量不足5%时,子猪出生后很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缺铁子猪常表现为精神不振、生长缓慢、诱食困难,易发白痢、肺炎等,解决的唯一办法是补铁。

供应充足的铁或其他微量元素,具体做法是:黄土22.5公斤、红黏土22.5公斤、骨粉2.5公斤、硫酸亚铁250克、硫酸锌100克、硫酸铜150克,过磷酸钙0.25公斤、碘化钾30-50克,共同捣碎混匀备用。从仔猪3日龄起,每10头仔猪栏内放一小块以上混合物,让仔猪自由舔食即可。

预防子猪贫血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子猪生后3日龄、10日龄内肌肉注射补铁剂。

及早补料:

哺rǔ21天后,母猪泌rǔ高峰期已过,泌rǔ量会明显减少,而仔猪此时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为此,为满足仔猪对营养的需要,哺rǔ21天后就要提早给仔猪补料,如稀粥、豆浆、稀释的奶粉等,补料可涂在棍子上或手指上,或涂在母猪rǔ头上诱使仔猪采食;

早期补料的仔猪生长快速,适应性强,在断奶时应激小。可根据子猪消化器官发育的特点,配制适口性强、营养全价的饲料,在5日龄~7日龄时对子猪进行补料,即将子猪关在保温箱内,待子猪饥饿时放置饲料,使之被动觅食,每天要训练2次~4次。子猪早期觅食可促进胃酸的形成,从而激活胃蛋白酶消化饲料,为提前断奶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寄养:

当子猪吃奶不够时须采取寄养,寄养时须选择两头产子时间间隔不超过3天的母猪,且子猪均由人工辅助,吃1天~2天的初rǔ。子猪并窝前要将寄养的子猪和本栏的子猪涂上同一种有强烈异味的药液(如碘酊),否则嗅觉灵敏的母猪会因别窝子猪气味不同而将其咬死或拒绝哺rǔ。

做好预防工作:

首先应做好日常的卫生消毒、隔离、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其次定期给母猪接种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猪丹毒及肺疫、乙脑等疫苗,初产母猪配种前1个月注射细小病毒,经产母猪在产前1个月注射伪狂犬和产前20天左右注射大肠杆菌三价苗等疫苗,这样可有效降低子猪疫病发生,明显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养猪的经济效益。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605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