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技术

摘要:随着杂交育种技术的不断提高,肉用种羊的品种较为优良,生长速度较高。生产上常选用外地优良品种来改良本地品种。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可以使肉用种羊的品种优势得以充分的发挥,并且可以保证其良好的生长发育,现介绍肉用种羊的饲养技术要点。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10-0034-01

目前肉羊养殖生产中,肉用种羊的品质均较为优良,并且生长速度快。生产上主要采取从外地引种、胚胎移植等方法来改良地方品种的肉羊,以增加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因从外地引种的成本较高,这就对肉用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求较高,如果饲养管理不到位,会导致引种失败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合理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肉用种羊生长良好,使其充分发挥品种优势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可降低养殖风险,提高羊群生产力,增加饲养效益。

1合理的设计和建造圈舍

在选址时要注意选择地势较高、向阳、通风和避免良好,四周排水也要求良好的地方建造。设计时要求羊舍采光和通风良好,并且要考虑到冬季防寒以及夏季防暑。羊舍的面积要根据饲养数量以及羊群的结构来确定。对于自繁自养的育肥羊场,要设有公羊舍、母羊舍、妊娠舍、产房、育肥舍,还要有运动场。其中每只公羊要求面积为1.5m2,母羊要求1m2,怀孕及哺乳母羊要求1.8m2,育肥羊0.6m2,运动场要求为羊舍面积的2倍以上。羊舍最好采用吊楼式,要求三面是墙,一面是栅栏,羊床要离地面0.8~1.5m,楼板用木条铺设,并且要求间隙不可太大,一般为1.5cm。地面要有一定的坡度,以便排粪尿及水,以减少舍内有害气体的含量,并利于排水防潮。在羊舍外修建贮粪池,以集中堆放、发酵粪便,减少环境污染。

2.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

采用适宜的饲养方式。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附近的牧草资源以及本场的实际饲养情况来选择适宜的饲养方式,做好分期饲养工作。在春季和冬季气温较低,并且牧草匮乏,供给量严重不足,这段时期不宜放牧饲养,所以此阶段要采取舍饲方式来饲养,以给种羊提供充足的营养。每天早晚投喂草料,但是也要在天气晴好时进行适量的放牧,主要目的是增加种羊的运动量,以增强体质,保持较好的繁殖力;在牧草转青的季节可选择舍饲加放牧的饲养方式,在上午和下午放牧,中午和晚上休息,收牧后要注意补饲,以使其摄入全面且充足的营养。在牧草丰富且气候较好的季节可选择完全放牧的方式饲养,减少补饲量,以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即使这样也应在晚上休息时根据肉羊的不同阶段进行适量的补饲。

合理分群。不同生理阶段的种羊要分群饲养,按照生产要求可将种羊群分为公羊群、空怀母羊群、妊娠母羊群、哺乳母羊群以及后备母羊群,为了便于管理,根据不同生理阶段的种羊的营养要求提供适宜的饲料,还可避免在养殖生产中出现偷配、打斗的现象,可有效的保持群体的秩序。

科学合理的提供饲料。饲喂肉种羊的饲料要求营养全面且种类丰富,主要为草料和精饲料,同时配合饲喂青贮料,青贮料主要由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或牧草加工而成,干草则是干稻草或者干牧草,精饲料可以使用种羊专用预混料,或者可以自已加工配制。根据肉用种羊所处的不同生理阶段科学合理的提供饲料,一般空怀母羊、后备母羊和妊娠前期的母羊可以用相同的饲料配方,哺乳母羊和妊娠母羊使用相同的饲料配方。精饲料的供给量要根据肉用种羊的体重来投放。草料的饲喂量则按照公羊每天12kg,空怀母羊10kg,后备母羊8kg。在饲喂青贮料时要注意公羊不可以超过1.5kg,空怀母羊和带羔母羊、后备母羊则不超过1kg。要特别注意饲喂种羊的饲料品质,不可饲喂发生霉变或者质量较差的饲料,否则会影响种羊的繁殖性能。对养殖生产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在保证饲料供给量的同时,要注意保证肉用种羊能够喝到充足的饮水。

3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种好防疫工作。种羊的防疫工作非常重要,在引种时要严格把好防疫关,确认肉用种羊健康无病后,再接种疫苗才可采购运回羊场,回场后也要隔离饲养3周,无疫情发生后才可混群饲养。定期进行抗体的监测工作,对达不到要求的个体进行补免,以确保所接种的疫苗起到应有的免疫作用。

定期消毒。消毒是预防疾病发生的最基本措施,也是最有效的措施,因此,肉羊养殖场应高度的重视消毒工作,要经常的将圈舍彻底的清扫,以保持圈舍内的清洁卫生,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在彻底的清扫后进行全面的消毒,包括圈舍以及饲喂工具的消毒。一般消毒的频率为在冬季为一个月一次,春季半个月一次,夏季一周一次,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各进行彻底消毒一次。要选择适宜的消毒药剂,并且不可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消毒药剂。在舍门中以及场区的门口要设有消毒池和消毒盆,并且要及时的更换消毒药,进出场的工作人员和车辆要严格的消毒。

定期驱虫。当羊患体内外寄生虫时会对羊的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影响羊的生产性能,因此要定期的进行驱虫工作,一般在春秋两季要对全群的羊进行药浴,选择天气较为晴朗无风时进行,药液要现配现用,温度保持在20~35℃。注意处于妊娠期的母羊不可进行药浴,否则会发生流产。

相关推荐

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方法 肉犊牛饲养管理技术


目前农村养牛户在犊牛培育过程中因管理粗放、不科学,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断奶体重也偏低,导致经济效益下降。犊牛阶段的饲养管理是否到位对其成年后的生产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犊牛可分为初生期和哺乳期,肉用犊牛的生长发育迅速,如果饲养管理不到位会导致发病率以及死亡率较高,影响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加强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方法肉犊牛饲养管理技术。

在肉牛的养殖生产过程中,犊牛期的饲养管理对于成年后的生产性能以及养殖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要加强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工作。一般肉用犊牛是指出生至6月龄的犊牛,按照犊牛的生理特点又可将犊牛分为初生期和哺乳期。初生期一般指出生至7日龄,8日龄至断奶为哺乳期,一般犊牛的哺乳期为3~6个月。处在哺乳期的犊牛的生长发育的速度迅速,如果在犊牛阶段饲养管理到位,会使其肉用潜能得充分的发挥。

1、初生期犊牛的饲养管理

初生期犊牛是指从出生到7日龄这一阶段,此时犊牛的各项器官发育还不健全,尤其是消化器官以及免疫系统,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力不强,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犊牛发生疾病或者死亡,因此初生期犊牛饲养管理的重点是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加强犊牛的护理,促进犊牛防御机制的发育,增强犊牛的抵抗力,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犊牛在出生后要做好接生时的护理工作,首先要将新生犊牛口、鼻内的黏液清理干净,以免引起犊牛窒息,如果发现黏液堵住呼吸道,则要及时采取措施使黏液流出,可将犊牛倒提,并用手击犊牛的胸部两侧以促使黏液流出。处理好腔及鼻孔内的黏液后要将犊牛身上的黏液擦干净,或让母牛将其舔食干净,有助于母牛与犊牛建立亲密关系,并促进胎衣排出。如果发现犊牛的脐带未自行扯断,要进行人工剪断,注意彻底消毒,以防止发生脐炎。除此之外,还要将四肢的软蹄抠除。

及时的让犊牛吃上初乳,因初乳的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以及维生素,最主要的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可使犊牛获得初动免疫,增加犊牛的抗病能力,另外,初乳中还含有大量的溶菌酶,可以杀灭各种病菌,防止犊牛发生疾病。初乳还可以刺激胃肠机能产分泌消化酶,促进胃肠功能的发育。因初乳中还含有较多的镁盐,具有轻泻作用,还可促使犊牛排泄胎粪。因2~3h后犊牛吸收免疫球蛋白的能力降低,所以,要在犊牛初生后的2h内吃上初乳,通常初乳吃的越多、越早,犊牛的生长发育速度越快。在喂初乳前,要先将乳头内的积乳挤出弃掉,因这一部分乳汁中含有的细菌较多,犊牛吃后易引发腹泻。对于吃不到初乳的犊牛则要对其进行人工哺喂,可使用奶粉或者常乳来饲喂,在饲喂时要注意添加各种维生素以及少量的抗生素,注意每一次饲喂量不宜过大。

初生犊牛要单独饲养在清洁、干燥、空气新鲜、通风以及采光良好的环境下,要注意保持室温在0~15℃,舍内无穿堂风。注意舍内的卫生清洁工作,及时的清扫,并定期进行消毒,做到冬季防寒,夏季防暑。在初生期,每天都要观察好犊牛的采食、饮水、排泄以及精神状况,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注意加强犊牛的运动,以促进犊牛的肺部发育,利使胃容积增大,增强体质,还可提高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犊牛的快速生长发育。

2、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

肉用犊牛在吃7~10天的母乳后,为了促进犊牛胃肠以及消化系统的发育,促进犊牛后期的发育,以使其生产性能得以充分的发挥,要在犊牛进行提前的补饲工作,让其在吃母乳的同时尽早采食牧草和其他类饲料。一般在出生后的7~10天开始训练犊牛采食,选择优质的干草放在草架上让犊牛自行采食,在犊牛出生后的15~20天开始训练其采食混合精料,从犊后20天以后则可以让其采食青绿多汁的饲料。青贮料则是在2月开始饲喂,可将精料与少许牛奶、砂糖与水混合成糊状,涂抹在犊牛的口鼻,引诱其舐食,这样约3~5天后待犊牛适应精料后可逐渐增加精料的饲喂量,所选择的精料要保证适口性好、营养均衡、易于消化。在补饲时要给犊牛提供干净的饲料。

在犊牛7~10日龄时要对其进行去角处理,这样方便在育肥期的管理,减少牛只相互顶撞而受伤,另外,还要在公犊牛性成熟前进行去势处理,便于管理。要保证犊牛有足够的运动量,一般出生后7~10天的犊牛可以在运动场内运动,保持适宜的运动量,一般1月龄犊牛的运动量约为0.5h,以后则可以增加到1~1.5h,每天运动2次,要注意在夏季要避免在温度高时运动,可选择在凉爽时段运动。每天都要对犊牛刷拭牛体1~2次,以保持卫生,并且可促进体表的血液循环。给犊牛提供清洁的饮水,注意水温的控制,夏季可给犊牛饮用凉水,以达到降温的效果,冬季则要给犊牛饮用温水,以免饮用冷水引发腹泻。

饲养肉用犊牛要做到适时断奶,断奶的时间要根据犊牛实际情况来确定,一般当犊牛达到3~6月龄,日采食量达到0.5~0.75kg时即可实施断奶,断奶要循序渐进的进行,不可一次性完全断奶,要给犊牛一个适应的过程,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和哺乳量,以达到减少断奶应激,成功断奶的目的。

肉犊牛饲养管理技术

犊牛各项生理调节机能均不完善,而犊牛养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后期育肥工作的基础,所以犊牛培育工作是养牛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在饲养管理上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以保证犊牛的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为架子牛育肥打好良好的基础。
1、通过“一擦、二压、三剪、四舔、五吃”做好初生犊牛的精心化看护。
对快要分娩的母牛技术人员在身边适时看护,①犊牛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黏液。②轻压肺部,一方面以防粘液进入气管,造成呼吸系统疾病,另一方面尽快使小牛呼吸。③接着,将犊牛的脐带在距离腹部10厘米处剪断,用5%的碘酒浸泡1—2分钟,进行消毒,防止发生脐带炎。④同时让母牛舔干犊牛身上其它部位的胎液,通过母牛舔犊牛身上胎液的过程,能促进犊牛血液循环,使犊牛尽快站起来。也能促进母牛胎衣正常脱落,有利于子宫尽快恢复。⑤此外,及时让犊牛吃上初乳,获得大量母源抗体,因为初乳营养丰富又富含抗体,能增强犊牛抗病力,如果在冬季或是母牛泌乳量不足,此时要人工饲喂初乳要保证奶温控制在35℃左右。
2、合理饲喂犊牛,应做到“四定”。
①定质。喂给犊牛的奶必须是健康牛的奶,忌喂给劣质或变质的牛奶,也不要喂患乳房炎牛的奶。②定时。要固定喂奶时间,严格掌握,不可过早过晚。③定量。按体重的8%—10%确定,哺乳期为2个月时,前7天5kg,8—20天6kg,31—40天5kg,41—50天4.5kg,51—60天3.7kg,全期喂奶300kg。④定温。指饲喂乳汁的温度,一般夏天掌握34℃—36℃;冬天36℃—38℃。
3、适时采食和饮水
①犊牛从出生后1周开始训练采食干草,在犊牛栏的草架上添入优质干草,任其自由咀嚼,练习采食。早期训练犊牛采食干草,可以刺激犊牛瘤胃的发育,并可防止舔食脏物污草。②出生10天后,可训练犊牛吃精料。开始时可将精料涂抹在犊牛的口角、鼻或在奶桶内放入10—20克,任其自由舔食。数日后可增加至80—100克。精料喂量随月龄增加相应增加。日常要通过观察食槽、粪便、食相、肚腹等犊牛采食精料后表现判断精料喂量是否适合。③在犊牛出生1周后,可以诱导其饮水。最初可先在水中加少量乳液,以引诱其饮喝。10天以内给36℃—37℃温开水,10天以后给以常温水,但水温一般不能低于15℃。
4、适时断奶技术
犊牛的哺乳期一般为两个月,断奶时间应根据犊牛体况循序渐进,生长良好的犊牛可在40天时改为日喂两次,喂奶4kg—4.5kg,50天时改为日喂一次,喂奶3kg—3.5kg;较小或体弱的犊牛应继续饲喂牛奶。注意犊牛在断奶期间,小牛饲料摄入不足可造成断奶后的最初几天体重都会有所下降。因此,应努力促使小牛尽早摄入饲料。小牛断奶后10天应仍放在单独的畜笼内,直到小牛没有吃奶要求为止。

育成期肉用种鸡的生理特点以及其饲养管理技术


对于一批种鸡来说,育成期是承前启后的一个阶段,主要工作就是使雏鸡在具有良好品质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得到提高和改善,也是获得高生产性能种鸡的关键阶段。在育成期确保均匀度良好,能够生产符合标准的优质种鸡,从而才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后代雏鸡,进而给养殖者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育成期肉用种鸡的生理特点以及其饲养管理技术。

1、生理特点介绍

育成期肉鸡的生长发育速度与之前相比较明显速度加快。肉用种鸡同样拥有前期生长遗传的倾向,生产中主要就是指肉鸡在12周龄之前的体重增长和生长速度都是比较快速的,对于所采食的饲料也有比较高的利用率,同时也相对比较容易导致脂肪的沉积。种鸡如果处于育成期体重超标过大,同时可以导致肉鸡的生殖器官发育状况不佳,最终会造成肉鸡以后的受精率和产蛋量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

育成期的肉用种鸡其消化能力正在不断的增强。因为进入育成阶段肉用种鸡的采食量会逐渐的上升,与此同时肉种鸡的内脏器官、肌肉和骨骼等组织也都处于发育比较旺盛的阶段。这个阶段种鸡的性器官和性机能都会呈现相对比较快速的发育状态,育成后期肉鸡的性器官会呈现出更加快速的发育状态,一旦在此阶段没有及时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有的肉鸡在大概15周龄就出现产蛋的情况,这样过早产蛋必然会对肉种鸡以后的生产性能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应该尽量保证其性器官正常发育,而避免出现发育过早的情况,确保开产后鸡的生产性能优良。

2、限制性饲喂方式

2..1数量限制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对进群采取数量限制就是指平衡肉种鸡的日粮营养状况,对于肉鸡日粮的饲喂数量进行相应的控制而对于采食的时间却不会加以调控。生产中采取限制性饲喂的方法必须对于种鸡的充分采食量有足够的了解,而且可以准确的称量限量的饲料。

2..2质量限制

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主要就是指将肉鸡采食的日粮营养平衡进行相应的破坏处理,保证日粮中的营养水平低于正常的要求,但是对于饲喂量并不加以控制,采取此种限制性饲喂的方法能够更好的对于种鸡的生长速度加以把控并且相应的延迟肉鸡的性成熟时间。

2..3时间限制

实际的临床生产工作中,通常会将时间限制分成三种方式给肉鸡进行饲喂,即每天都限量但是每天的饲料量都应该采取一次性的添加方式;隔天饲喂.是将肉鸡2天能够采食的饲料量在l天内进行饲喂,因为一次投入的饲料量比较大,就要考虑同时保证较弱的种鸡采食足够饲料的实际情况,以确保鸡群的发育在一定的程度上比较整齐;还有就是每周停喂2天,生产中一般都是在每周的周三和周日停止喂料而其他几天仍然采取正常饲喂的方式。

2..4影响因素

限制性饲喂的方式在实际生产中是否成功主要是受到饲料供给量准确程度的直接影响,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对于鸡接受的光照情况进行相应的控制,以确保获得更好的饲喂效果。生产中如果种雏4~9月份出壳,那么育成期大多时间都会处于日照时间逐渐减少的时期,这种情况就应该适当增加饲料的供给;而如果种雏在10月至翌年的3月份出壳,则育成期大多时间都会处于日照时间不断增加的时间段,这样就应该相应的减少饲料量的供给。

2..5注意事项

肉鸡的分群及饲养密度:育成期的种鸡大多是在20周龄前就按照公母、强弱、大小等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群处理,每群数量控制在400~500只是比较适应的状态。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肉种鸡其饲养密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生产中应该注意适时的进行合理的调整。此外还要注意将体重过小或者过大的个别种鸡调出来进行转群或者采取淘汰的处理方式,这样做主要是避免影响到该鸡群的均匀度。

定期对肉鸡进行称重:对于鸡群的平均体重以及均匀度应该进行准确且精确的计算,每周末都应该在鸡群随机抽取5%~10%的肉鸡采取空腹称重的方法,然后逐只进行称重并且进行相应的记录,然后再将鸡群的平均体重计算得出,同时还应该确定鸡群的均匀度。

3、饲养环境

温度。育成前期进行脱温处理可以保证鸡群的抵抗力,生产中主要就是让鸡群从高温育雏逐渐适应自然温度。特别是温度变化幅度比较大的季节,保温措施的落实情况更不能够忽视,饲养者应该尽量将舍内温度控制在稳定的状态,避免过大的浮动对鸡群造成不良的影响。

通风。正常的临床生产情况下,育成种鸡舍最适宜的通风状态就是3min内进行1次换气处理,但是也会受到风机安装的排风效率,以及鸡舍密闭性等因素的相应影响。但是如果处于天气比较炎热的季节就要考虑风冷效应,使肉鸡感受到的体表温度低于舍内的实际温度。如果要促使肉种鸡舍内可以形成风冷效应,通常都会采取纵向的负压通风方式,这样可以确保舍内的风速保持在2.5m/s的状态。

种雏鸡49-168日龄称为育成期,这期间保持鸡的最佳体重是个关键。种公鸡如能保持最佳体重,可使种蛋一直保持较高的受精率;母鸡如能保持最佳体重,可保持良好的产蛋性能,其饲养要点如下:

1、限制饲喂。限制饲喂的目的是为了使鸡的体重达标、整齐度好、健康结实、发育匀称、适时开产,并提高产蛋率和种蛋的受精率,降低产蛋期的死亡率

(1)数量限制。每天饲喂日粮的10%-80%.或采取隔天饲喂或每星期停喂2天等办法。

(2)质量限制。质量限制就是破坏日粮营养的平衡,使日粮中某种营养物质低于正常水平或不足。不限制喂量。从而使鸡的生长速度降低、性成熟延迟。

(3)时间限制。时间限制就是每天定时盖上料槽或吊起料桶,以减少鸡的采食时间。
2、饲料的喂量、变更和添加物质。

(1)饲料的喂量。应以鸡每星期的平均体重为标准来决定饲喂量。当鸡群超过标准体重时,可不减少喂量,只保持每日的喂量不变,就会使鸡的生长缓慢下来。如果鸡群平均体重低于标准水平,则应稍加饲料,使鸡加快生长,直到恢复标准体重为止。

(2)饲料的变更和添加物质。当鸡42日龄平均体重达到标准时,则从第7周起更换为育成期的生长饲料。此时选用一种限饲方法,一直到140日龄为止。

头98日龄,在饲料中还必须加入抗球虫药物,以控制球虫病的发生。从49日龄起,每周每100只鸡投给0.45千克的砂粒(直径为3毫米),有助于消化和防止嗉囊缩小。

3、体重与饲料限制。在整个生长期,体重是所有计划的关键,在调整饲粮时,要注意如何使鸡群的平均体重达到标准水平。在施行限饲过程中还要配合使用光照。2-7月间出生的鸡,光照会渐渐减少。其体重应比8月至次年1月出生的鸡为重。

4、饮水。每只鸡的饮水位置不能少于12.5厘米,并根据鸡背高度及时调整水槽高度,做到每天清洗水槽,定期消毒。在喂料日,除喂料时饮水外,每隔2-3小时还要饮水1次,每次饮水20分钟左右。在断料日每天供水3-5次,每次饮水20分钟。在环境温度上升到30℃时,饲料量和饮水量的比例为1:2.天气比较炎热或鸡群受到应激作用后,不再限制饮水。

肉用仔鸡的养殖技术


(1)入雏前的准备

在每批鸡出售后,要立即清除鸡舍内鸡粪、垫料等污物,用水洗净鸡舍及设备,特别是饲养面、墙壁、用具上的残存粪块,然后用两种不同的消毒药物分次喷洒消0,一次喷洒药物待其干燥后再喷洒另一种消毒药,以保证消毒效果.密闭条件较好的鸡舍,最好在进雏前3天左右,把所有用具及备用物品全部密闭在鸡舍内,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8-42毫升,高锰酸钾14-21克加等量水熏蒸消毒,密封一天后打开门窗换气,密叽条件较差的鸡舍可用生石灰哮洒墙壁?消毒后进鸡前1-2天鸡舍升温,达育雏所需要的适宜温度范围.采取地面平养的鸡舍,在熏蒸消毒前要铺好垫料,并整平压实,在保温设备周围设围栏,限制雏鸡的活动范围,围栏的高在40厘米左右二饮水器和喂料器数量要充足,适合雏鸡使用.为了使垫料干燥、喂料器不要太靠近饮水器。

(2)雏鸡的选择和入舍管理

选择早期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抗病力强,增重均衡,屠宰率高,配套繁殖的种鸡后代,并在种鸡、孵化卫生消毒管理好的场家选购。雏鸡出雏后,最好在2钊时内运到饲养场,较长距离运雏时,注意保温与换气密度适当。气温高时每只盒装雏量应减少20%左右。途中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和风直接吹到雏鸡身体。雏鸡运到育雏室后,尽快把雏鸡盒全部搬运到育雏室,均匀地把雏鸡放人育雏栏内,饮水器附近.强雏和弱雏分开饲养。采取地面铺垫料饲养时,育雏最初几天,保持垫料中含25肠左右水分,并在垫料上铺上纸,防止垫料细末及粉尘飞扬,减少雏鸡呼吸道疾病。为了防止雏鸡失水,雏鸡进人育雏室后,最好先给雏鸡饮水2-3小时后再开食,饮水温度应接近室温二水中可加人0.5-1%葡萄糖.开食时,将饲料撒在背景深色的纸或浅盘中,一周后换成小饲槽或料桶。对不会自己吃食的雏鸡,要诱导其采食。

(3)肉仔鸡3周龄前、后的管理

肉仔鸡育雏阶段长得好与差,既影响成活数,也影响生长的速度。因此,肉仔鸡0-3周龄期间必须细心饲养,供给适宜稳定的温度,温度是否合适,主要看雏鸡的动作和状态,温度适宜时,雏鸡活动自如,散布均匀,吃饱后则伸腿展翅,平躺卧地。5-7天后要逐渐扩大围栏。10天左右撤除围栏,但要避免雏鸡在屋角拥挤打堆死亡。14日龄左右,饲养幼雏的喂料、饮水设备要逐渐换成中雏设备。幼雏在保温的同时要注意通风;垫料要随时保持清洁、干燥,饮水器每天要清洗并装满水,每天喂料时间要固定。加料时不超过槽容量的30师,以免浪费。在极端气候条件开放式鸡舍情况下,需在5-7日龄断咏,停止人工给温要根据季节和气温逐步进行,经6-7天过渡后完全离温,不能忽冷忽热。鸡舍周围环境要安静,严禁噪声,尤其要防止突然发出的强噪音,以免鸡群受惊挤堆致死。雏鸡消化能力较弱,胃肠容积小,饲料颗粒要适中,并喂给全价的配合饲料。在出售肉仔鸡时,捉鸡最好安排在清早,要轻抓轻放避免压、抓、撞,否则容易引起损伤和死亡,造成经济损失。笼子、用具等回来后须经消毒处理后才能进鸡场,以免带进病原体。

犬冬季的饲养管理技术 种犬的饲养管理技术


冬季是母犬妊娠、产仔以及销售商品成犬的主要季节,但由于此时气候寒冷,缺乏足够光照,会给天生长造成很多不良因素,同时会导致饲养管理难度明显增加,因此犬冬季必须加强饲养管理。现主要根据冬季气候和环境特点介绍犬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为广大养犬户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犬冬季的饲养管理技术种犬的饲养管理技术。

1、防寒保暖

冬季外界环境温度低下,此时为确保舍内温度稳定在13~15℃之间,要求必须加强防寒保温。主要是采取在犬舍的门外挂置棉门帘,同时用塑料布将窗户封严,减少舍外冷空气进入犬舍。对于幼犬舍还可以采取搭建塑料大棚方法加强保暖,同时要注意将墙壁上的裂缝堵住,避免侵入贼风。如果条件允许,还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采暖,如安装红外线灯进行照射,或者在墙壁间建设火墙等,通常要配置犬床,并在床上铺垫适量的软草、毛毡等,且要经常进行更换和日光下晾晒,确保干燥。犬要适当晒太阳,既有利于其取暖,还能够在阳光中紫外线的作用下对体表进行消毒杀菌,同时有利于促进机体吸收钙质,促使机体尤其是幼犬骨骼生长发育良好,避免幼犬患有佝偻病。因此即使在气候寒冷的冬季,幼犬也要在每天温度较高的时候到舍外晒太阳,同时进行适当运动,提高机体体质,增强抗病能力。此外,冬季犬舍还要注意适当通风换气,但换气时要避免温度急剧降低,通常选择在温度较高的中午进行。

2、加强饲养管理

冬季必须满足犬所需的的各种营养。由于此时温度过低,犬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因此在搭配饲料时不仅要确保含有充足的蛋白质,还要特别注意含有足够的能量,从而对于冬季处于生长阶段的犬,饲料配方是采取能量补充达到高限,并确保能量、蛋白质保持平衡。另外,犬在冬季所需的维生素含量也比其他季节有所升高,因此还要注意供给足够的维生素。犬冬季可采取每天增加饲喂一顿夜食,以保证其在严寒条件下获取充足能量。冬季气候与环境条件恶劣,尤其是犬胃肠抵抗力相对减弱,因此更要保证饮食卫生。仔细检查供给的饮水与饲料,禁止饲喂被污染和发生霉变的饲料,并不能够饮用没有经过净化和消毒处理的河水、塘水等。对于饮水器、饲槽,要定期进行消毒,保证饮食卫生。犬最好饲喂煮熟的饲料,这是由于煮熟的饲料既容易被机体消化,还能够对事物进行消毒杀菌,避免其发生胃肠道疾病的发生。这是由于犬饮用刺骨的冷水或者采食冰冷的饲料,既会导致机体消耗过多的热量,还会引起胃肠疾病,使饲料利用率降低,影响机体生长速度,减缓增重。

3、适当运动

犬经常到舍外晒太阳的过程中,能够有规律地进行适当运动,既可加速机体血液循环,增强体质。通常来说,犬体型过于肥胖或者堆积过度的脂肪,其毛质相对都较差,而阳光照射、适当运动能够促使新陈代谢加快。机体新陈代谢旺盛,能够加快被毛生长,同时能够刺激采食量增加。但犬在进行户外运动时,要注意确保安全。

4、疾病防治

预防犬场发生基本的重要手段是定期进行检疫,尤其是输出和引进犬必须具有犬健康证明以及免疫情况。对于新引进的犬,必须在单独的隔离区隔离观察,一般要求进行20~30天,确保健康无病后,才能够接触犬场内的其他犬。

犬传染病主要在冬季发生,尤其是容易发生容易严重危害幼犬的疾病,如犬细小病毒和犬瘟热等,为防止这些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必须加强驱虫,并加强对犬舍、周围环境、食槽以及其他用具等进行消毒,完全消灭病源,防止蔓延,提高机体抗病力。一般来说,运动场和犬舍要每间隔10~15天进行1次消毒,要求在打扫运动场、圈舍卫生之后进行消毒,可选择使用400倍稀释的次氯酸钠溶液或者2%福尔马林溶液,或者使用二氯异氰尿素钠对运动场地面进行消毒。水槽每天都要进行1次清洗,每周进行1次消毒,可采取进行20min的煮沸,也可在2%~4%的烧碱水液或者0.1%的新洁而灭溶液中进行20min的浸泡,最后在使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即可使用。成犬在每年晚秋初冬时候要进行1次驱虫,对于妊娠母犬要在临产前20天进行1次驱虫。仔犬一般在20日龄进行第1次驱虫,之后每月进行1次驱虫,连续进行6个月。驱虫时,可按照一定比例在饲料中添加左旋咪唑,混合均匀后饲喂,且驱虫后犬排出的粪便和虫体必须采取集中进行堆积发酵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避免其他犬感染。犬要定期接种疫苗,一般对于小于60天的幼犬要定期接种“五联苗”(犬瘟热、细小病毒病、狂犬病、犬副流感、肝炎)3次,大于90天的幼犬(包括成年犬在内)需要接种“五联苗”2次,每次适宜具有15~20天的间隔时间,而最后1次注射可具有30天的间隔时间。此外,为预防犬发生传染病,还要适当使用一些药物。例如,微生态制剂,比较常用的为乳酸菌素、整肠生、乳酶生等。

种犬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基本要点
(1)、定时:为形成犬的良好条件反射,促进胃液分泌和胃蠕动,增加采食量,增进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对犬的饲喂一定要定时,通常情况下每天早晚个一次,晚间量可大些。每次进食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不论吃完与否,都要将食具拿走,以免污染饲料和养成犬随意吃食的坏习惯。对幼犬,每天可喂3—4次;育成犬、妊娠犬、哺乳犬、种公犬每天饲喂3次;对病犬要特殊对待。
(2)、定量:犬每天食量,依据犬不同生理阶段,生长发育需要而定。不能时多时少,饥一顿、饱一顿,每次喂量以犬能够在15—30分钟内吃完为宜,喂量过多,犬消化不了,易引起消化疾病,喂量少,犬吃不饱,影响生长发育,一般喂八分饱即可。犬的采食量,因个体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差异,要求饲养人员勤观察,并记录,做到饲喂量的相对稳定。
(3)、定温:在通常情况下,以40℃左右的食物犬最喜欢,此时,犬的采食表现最好,吃的快。食物过冷或过热,都会使犬的食欲下降。因此,要求饲养人员,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气候变化,及时调整饲料及饮水温度,做到冬暖、夏凉、春秋温。如用颗粒饲料,注意饮水温度即可。
(4)、定质:饲料要保证新鲜、卫生坚持现吃现配的原则。天气较冷的时候,可一天配一次,但绝对不能饲喂隔夜的饲料和剩食,更不能让犬吃发霉变质的饲料。
(5)、定食具:每只犬都设有专用的固定的食具,食具不能随意串换,食具前口稍大些,有利于犬的专心采食。犬吃食后,对食具及时清洗,定期消毒,以防传染疾病。
(6)、定场所:我们场是分舍饲养,使之在熟悉环境中,专心采食,提高食欲。
(7)、保证供给清洁、充足的饮水。一般先采食后饮水,高温季节饮水量要多,寒冷冬季要饮温水。饮水用具经常清洗消毒,
二、种公犬的饲养管理
优良的种公犬是体格健壮、精神饱满、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精子密度大、活力强。按此要求,才能获得较多体质强、体型好、生活力强的仔代。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营养
种公犬要参加配种,蛋白质消耗较多,因此,在其日粮标准中,蛋白质的含量应高于一般的犬,且动物蛋白质要占到40%左右,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要较一般犬相对低些,每次喂食不得过饱,要保持育种体况,避免造成垂腹,影响配种。
在配种季节供给营养平衡日粮,增加碎肉、鸡蛋及适量维生素供给,每天除早、晚各喂一次外,中间可再加喂1—2次,在维持饲喂量基本稳定情况下,尽量提高饲料的适口性。每天饮水要保证充足、清洁、勿饮过凉的冷水。
对配种任务较重的公犬,采取“一贯加强的饲养方式”,配种任务较轻的公犬,只在配种开始前开始加强饲养。
(2)、单圈饲养:保持安静,减少外界刺激,防止公犬之间因争夺食物或母犬而相互打架致伤,影响食欲和配种。
(3)、合理运动:公犬的适量运动,可以促进食欲,有助于消化机能增强,体质健壮,提高繁殖机能。我们的做法是:每天上、下午各运动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从配种前一个月开始直至整个配种期间,都要坚持,这有利于提高精子活力。成年公犬以短时间急速度为主,达到锻炼其心肺功能之目的。
夏季应在早晨和傍晚运动,特别炎热时可减少运动量,冬季在中午运动。运动后,用毛巾擦干身上汗水,待休息半小时后再喂食,并保证充足饮水。
(4)、定期梳洗:每天为其梳洗被毛两次,夏季还要勤洗澡,这对保持皮肤清洁、减少体外寄生虫发生十分重要,同时可促进性机能,但配种刚结束后不可马上洗澡。
(5)、定期称重:为掌握犬的营养状况,定期称重很有必要。成年犬体重应平稳,生长犬应逐渐增加,但勿过肥。
(6)、合理安排配种次数:成年公犬一般每日配种一次,每周休息两天。在配种季节里,可将公犬与不发情母犬放在一起,以刺激其性欲,并经常检查精液品质,及时调整饲料配方。每次配种后要牵犬遛20分钟。

三、种母犬的饲养管理
(1)、配种前母犬的饲养管理
在这期间我们采取维持状态的饲养标准,对个别仔多、体弱的母犬,可采取短期优饲方法,对提高排卵数有好处。体壮的母犬应控制其体重,以免过肥,影响配种效果,从而降低受胎率和窝产仔数。
对配种前母犬要保证充足运动,使之体形匀称、结实、性机能旺盛。待母犬发情滴血后,其漫游时间会增加,应细心观察,看护、做到适时配种。
(2)、妊娠母犬的饲养管理
此期的重点是增强母犬体质,促进胎儿正常生长发育,保胎防流产。因犬妊娠期不长(60天)饲料不宜频繁更换,避免采食量下降、食欲减退、影响胎儿生长。
在妊娠初期(35天前)可按一般情况饲养;35—42天,饲料量在原基础上增加10%,42—49天增加20%,49—60天增加30%。
妊娠前期供给中等水平的饲料,妊娠后期供给优质营养水平饲料,给易消化、蛋白质含量高、钙、磷和维生素丰富的饲料。如增加一些肉类、鱼粉、骨粉和蔬菜等。妊娠前期每日喂3次,后期每日喂4次,以少食多餐的原则。切忌喂冷食、饮冷水。
在管理上,要做到孕舍洁净、干爽、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冬暖夏凉。保持孕舍安静,地面防滑,确保母犬行为安全。妊娠40天后单圈饲养,50天进入产房,产床为木板床。
妊娠前期,每天室外活动不少于4次,每次30分钟;后期自由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特别严禁抽打,以免发生流产。
保持妊娠犬及周围环境卫生,经常为其梳理身体,特别注意乳头和阴部卫生。
妊娠后期20天,每隔2—3日用温肥皂水擦洗乳房,以防乳头创伤感染引起炎症。临产前3—4天,注意观察乳房发育情况,为预阢产后缺奶,可喂适量的催奶片等。
(3)、哺乳母犬的饲养管理
母犬产后6小时,不喂任何食物,只需清洁饮水。
分娩后3—4天,由于母犬体质虚弱、代谢机能较差,应喂营养丰富、易消化的稀质流食或半流食。如鸡蛋、肉汤、稀饭等。
饲喂要定时、定量、每次喂量要少,可增加1—2次饲喂,有利生理功能恢复,也避免母犬为满足泌乳需要而贪食,引起消化不良,降低泌乳量。
产后5—7天,母犬已度过体质虚弱期转入哺乳期,可按哺乳期饲料营养水平饲养。
在整个哺乳期内,要增加饲料喂量,每日早、中、晚各1次,必要时夜间增喂一次。要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如碎肉、蛋类等。骨粉喂量可适当增加。
在哺乳第一周,饲料量比平时增加50%。第二周增加30%,第三周增加20%,以后逐渐降低到一般水平。
保持清洁饮水,切忌饲料突变。
断乳是母犬生产程序中最后一个环节,关系到母犬繁殖潜力的发挥和仔犬的生长发育。断奶时要注意防止母犬乳房炎的发生,我们采取逐渐断奶方法,在断奶前3—5天,应逐渐减少母犬饲料喂量,适当减少饮水。待乳房萎缩后再增加饲喂量,以促进母犬体力恢复。为下一次发情配种做好准备。
在管理上,对哺乳母犬经常进行清洗梳理工作,每天用消毒药水浸过的棉球擦洗乳房1次,然后用清水洗净、擦干。
对泌乳不足的母犬,除增加含蛋白质丰富易消化的饲料外,经常按摩其乳房,以促进乳腺发育、增加泌乳量。
天气好时,母犬每天两次户外活动,每次30分钟,但禁止剧烈运动。
犬舍每半月消毒一次,经常保持干燥、清洁、卫生。尽量给产房创造一个安静环境。避免噪音和强光刺激。保证母犬有一个良好的休息、哺乳、进食环境。
四、仔犬的饲养管理
仔犬指从初生到断奶(45天左右)这一时期。
仔犬出生后又聋又瞎,10天方能站立,10—12天睁眼,13—15天有听力,21天可行走。这一时期仔犬的特点是:活动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和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健全,缺乏先天免疫力,抗病力差,但生长速度快,对营养需求较高。
在生产实际中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点关键技术:
(1)、防窒息、保成活
仔犬生后,应尽快除其口、鼻呼吸道黏液、羊水等,并用消毒过的毛巾擦拭干净。出现假死的,要耐心地做人工呼吸。
(2)、严防脐带感染,作好消毒工作。脐带断后,其断端经碘酒消毒后一般24小时会干燥,7天左右脱落。这期间应注意脐带变化,勿让仔犬互相舔吮脐带部位,防止感染。
让仔犬及时吃到初乳
(3)、仔犬生后5小时,胃就有消化能力,因此,生后6小时内必须吃到初乳。初乳里含有多种母源抗体,营养成分丰富、维生素A、D的含量分别比正常乳高10倍、免疫球蛋白、矿物质含量高,由于初乳中酸度高,有利于仔犬消化活动。其黏性较大,可保护仔犬胃黏膜,矿物质对仔犬有轻泻作用,利于胎粪排出。早吃初乳、吃足初乳,可增强仔犬免疫力,提高成活率。
(4)、固定乳头
仔犬出生后,头左右摇动,只能寻找母亲奶头。一旦接触,便立即吮吸,那些行动不便、体弱的仔犬,很不容易找到母亲乳头,必须人工加以辅助,让每只犬都能及时吃到初乳,并按仔犬大小强弱分别给予固定。把那些弱小的仔犬,固定在乳量多的乳头上,以使之发育整齐,减少死亡率。
(5)、注意保温
保温工作是提高仔犬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在仔犬生后一周内,被毛稀,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由于大脑皮层发育不健全,体温调节机能弱;从母体内恒温环境到体外变温或低温环境,仔犬不适,故要特别注意保温。
新生仔犬适宜环境温度为:第一周29—30℃,第二周26—29℃、第三周23—26℃、第四周后常温即可,以23℃为宜。
在冬季和早春在产仔箱内加设红外线灯。
(6)、人工刺激排便
新生仔犬10天内自己不能排便,一般是仔犬吃乳时母犬舔舐其会阴区域或下腹部,以刺激其大小便排出,但对母性不强的母犬来说,饲养人员应每天用蘸有水的药棉或温热的湿毛巾,擦拭仔犬的肛门处,给以人工刺激,促使其粪便排出,否则会因排泄不畅而憋死。
(7)、清洁身体
仔犬稍大一些后,饲养人员每天用软布擦拭仔犬身体,并为其梳理被毛,天热时,用水冲洗一次,以除掉污物,保持体表清洁,刺激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利于仔犬健康生长。
(8)、适当运动
仔犬生后5天,在天气晴好的中午,可将仔犬、母犬带到舍外晒太阳半小时。这对犬充分呼吸新鲜空气,利用紫外线杀灭身上细菌,促进仔犬骨骼发育,防止软骨病发生都是十分有利的。在寒冷的季节将仔犬放到有阳光的玻璃窗旁,接受阳光照射。待仔犬会走时,只要天气好,就可让其自由活动,开始30分钟,以后适当延长。20天后,可让母犬带仔犬去运动场不限时间活动,只在天气不好时才关进舍内。
(9)、保护眼睛
仔犬生后,早的9天,迟的12—13天才开始睁眼,在仔犬睁开眼睛时,要避免强光刺激,以免损害眼睛,同时饲养人员也勿要强行扒开眼睛,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10)、修剪趾甲
仔犬长到3周龄左右,其趾甲已长到一定长度,会使其感到不适,并且在吃奶时会抓伤母犬或伤及其它仔犬,因此要及时为其修剪趾甲,以后要定期修剪。

(11)、定期驱虫、接种
在仔犬生后25—30天内,进行第一次驱虫,以后每月驱虫一次,幼犬在40日龄时,可进行小剂量疫苗接种。
(12)、做好称重记录工作,及时了解母犬泌乳情况。母犬一般窝产仔6—10条左右,饲养员每天对每只仔犬均要称重并做好记录。仔犬生后5天,每天平均增重不少于5克,6—11天,日增重70克左右,如果少于这个标准范围,应采取补饲措施。
(13)、补饲
补乳以牛奶为佳,用奶瓶喂给奶温在27—30度范围。开始每天每只补50毫升,15—19天补100毫升,到20天后补200毫升,分3—4次喂完。
仔犬睁眼后,每天补给牛奶2—3毫升,以后逐渐增加,20日龄时,在牛奶中加入少许稀饭或米汤,25天时,可再加入些较浓的肉汤,30天后可增加一些适口性好、易消化的碎肉和菜类,每次15—20克,每天早晚各补一次。
随着仔犬消化机能逐渐完善和体重增加,补饲食物量也要增加,用牛奶、米饭、熟碎肉、鸡蛋等放在一起做成半流质食物,适当增加一些维生素A、鱼肝油和骨粉等,少喂勤添,在45日龄左右断乳。
(14)、人工哺育和寄养
在母犬产后死亡、产仔过多、产后无奶或泌乳不足时,需要对仔犬人工哺育或寄乳。
人工哺乳时一定要保持产房和犬箱温度,用消毒棉球擦拭仔犬的臀部,以刺激其排便,直到睁眼自己排便为止,用牛奶加奶粉倒入奶瓶中,温度27—30度,生后10天内每天喂奶总量不少于100毫升,分4—6次喂给,白天每隔2—3小时喂一次,夜间每隔4—6小时喂一次。10—20天,乳量渐增到200—300毫升;25天以后,训练犬自食粥样食物,直到断奶后,改成粥样食物。在人工哺育中要注意奶瓶的消毒工作。
仔犬的寄养时要选择性情温顺,母性好、产乳量多的犬,同时要求“奶妈”犬分娩时间与寄乳犬出生时间基本一致。
因母犬靠气味分辨自己的孩子,故在寄养中,先给寄养犬身上涂上“奶妈”的乳汁、尿液,如能涂上些羊水更易被母犬接受。为防止意外,最好在无光条件下将仔犬放入,并观察母犬动态,避免踩伤或咬死。特别注意的是一次不要寄入太多,依具体情况而定。
(15)、仔犬断奶
仔犬断奶,对仔犬来说是一个新的转折,由吃母乳到自己独立生活,并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但消化机能和抵抗能力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在让仔犬过好“断奶关”这一时期,饲料、饲养方法和环境要逐渐过度,加强管理,精心照料,以保证其健康、快速生长。
断奶方法很多,一次断奶法、分批断奶法,这两种方法都有其不利的一面。我们采取渐减哺乳次数断奶法。即在40日龄左右开始,将仔、母犬分开,每隔4—6小时将仔母犬关在一起,让仔犬吃奶,吃奶后再分开,并逐渐减少吃奶次数,直至完全断奶。这是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可减少仔、母犬因突然断奶而引起的刺激。
五、幼犬的饲养管理
幼犬是指断乳后45日龄至3月龄的犬。此时,幼犬以完全独立生活,并处于增大躯干和增大体重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体内母源抗体不断减少,免疫机能还未健全的阶段,稍有疏漏,会引起幼犬发病,影响生长发育,故此,在饲养管理上要特别注意。要给予幼犬的日粮标准,饲料蛋白质含量要达到22%,其中动物性饲料要占到30%,并要富含矿物质、维生素,适口性要好,调制一些稀、软易消化的饲料,适当地加些牛奶,每天至少喂4次,供给充足的饮水。
在管理上,要善待幼犬,对犬要和善,经常为其梳理背毛,使其感到亲和,并训练在固定地点排便,保持犬舍清洁卫生,尽量使幼犬得到充足的阳光浴。
按照免疫规程,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同时,要定期驱虫。
六、青年犬的饲养管理
生后4—6月龄为青年犬,此期间是犬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要求如下:
(1)、饲料方面:
青年犬的饲料要求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易消化。饲料中除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D和脂肪等营养成分外,特别要注意促进骨骼生长的钙、磷等。4月龄时,每天以八分饱为宜,不让体重过大,引起肢体变形,影响骨骼生长。到6月龄时,犬牙已长齐,可给些清洁的牛骨啃咬。为加速其生长发育,饲料中蛋白质比例要加大,尤其动物性蛋白质要占到总蛋白质含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时加大能量饲料的比例,如玉米等,适当减少蔬菜和糠麸类饲料,还可将饲料中脂肪比例提高1%,每天至少饲喂3次,做到定时、定量、定温、定质。保证清洁饮水。
(2)、管理方面:
分群管理,把年龄、性别、品种及个体相似的犬养到一起。对那些挑食、暴躁的犬挑出与能和群者放到一起。并做到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定期驱虫,一般每月一次,驱虫前做粪便检查,对症给药。驱虫后排出的粪便,定点堆放,发酵处理。搞好犬舍内外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对食具、用具经常清洗。对犬被毛做到经常梳理,尤其春秋两季换毛季节。

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羔羊是从出生到断奶阶段60天左右的羊只。此阶段的饲养管理重点是保证羔羊及时吃好初乳和常奶。提早补饲,防寒防湿、通风保暖;加强运动、增强羔羊体质,提高成活率,顺利断奶。

一、初乳阶段

初乳期羔羊(出生后7天内)要及时吃初乳,多吃初乳,至少早、中、晚各吃1次。同时,要做好肺炎、肠胃炎、脐带炎、羔羊痢疾等疾病的预防工作。

二、常奶阶段

1周龄至断奶前安排好羔羊的吃奶时间,早、中、晚各1次。人工哺乳要做到三定,即定时、定量、定人,10~14日龄开始训练采食精饲料和干草,即早期补饲。每只每日日粮干物质供给量为:1月龄内,补饲精饲料0.05~0.1公斤,干草0.1公斤;1~2月龄,补饲精饲料0.15~0.2公斤,干草0.3~0.5公斤,青贮饲料0.2公斤;3月龄,补饲精饲料0.2~0.25公斤,干草0.5~0.8公斤,青贮饲料0.2~0.3公斤。一般应在2~3月龄断奶。精饲料中添加0.5%食盐和1%磷酸氢钙和石粉,以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

10日龄的羔羊,要将幼嫩青干草捆成把,吊在房梁下,让小羊自由采食。15日龄开始训练吃料。在饲槽里放上用开水烫后的半湿混合精料,注意烫料的温度不可过高,应与奶温相同。

三、羔羊的断奶

尽可能提早补饲;当羔羊习惯采食饲料后,所用的饲料要多样化、营养好、易消化;饲喂时要做到少喂勤添;要做到定时、定量、定点;保证饲槽和饮水的清洁、卫生;羔羊精饲料日补饲超过200克,60日即可实施断奶。

四、羔羊的管理

1.产后护理。主要有去除口鼻中黏液;擦干羊体;假死急救,将出生后无呼吸的羔羊浸在40℃的温水中,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按拍胸部两侧,或向鼻孔吹气,使其复苏;断脐,在距离腹部2~3厘米处断脐,并用5%碘酊消毒;喂初乳,羔羊出生后30分钟内吃上初乳;称重,将擦干后的羔羊放在盘秤上称重。

2.鉴定、编号、断尾和去势。初生羔羊的鉴定是对羔羊的初步挑选。尽可能较早知道种公羊的后裔测验结果,确定其种用价值。从初生重和品种特性方面做初步鉴定,把羔羊分为优、良、中、劣4级。挑选出来的优秀个体,可用母子群的饲养管理方式加强培育。

羔羊出生后3天内要给羊打耳号或耳标。绵羊羔羊出生后10天内,在第三和第四尾椎处采用结扎法进行断尾。非种用公羊,生后1~2周采取结扎和手术进行去势。

3.搞好棚圈卫生。圈舍狭小、脏乱、阴暗潮湿、通气不良,都会引起疾病发生,必须搞好棚圈卫生和对周围环境及用具的消毒。

4.运动。羔羊20日龄以前,可在运动场或羊圈周围自由活动,20天以后可组群外出活动。每天不超过4小时,距离不超过500米。2个月以后每天可运动6小时左右,往返距离不超过1000米。要防止羔羊吃毛、啃土等。

5.饮水。羔羊每天饮水2~3次,水槽常备清洁水,最好是井水,水温不低于8℃。

6.搞好防疫注射。制定合理、实用的免疫程序,按时接种注射。

(山东省沂水县职业学校李长强邮编:276400)

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进入冬季后,气温急剧下降,这对蛋鸡的生产性能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一些养殖户为了保证鸡舍温度而容易忽视鸡舍空气质量,从而引起疫病高发,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在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中,笔者对蛋鸡冬季饲养管理进行了调查和总结,认为蛋鸡冬季饲养管理应抓好4项关键技术。
1合理营养
能量是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进入冬季后,蛋鸡对能量的需求会更高,它既要满足产蛋需求和维持鸡的正常生理需要,又要增加鸡只抵御寒冷所需的能量,因此,冬季必须保证鸡只能量的有效供给。首先要保证饲料中玉米的质量,选择颗粒饱满、无霉变、含水量较低(12%~14)的玉米饲喂蛋鸡;其次,适当增加能量饲料的供给。凡使用浓缩饲料的,应将玉米用量提高2~3个百分点,保持浓缩料配比不变,同时降低麸皮用量2~3个百分点;第三,在产蛋高峰期,适当增加浓缩料2~3个百分点,同时降低麸皮2~3个百分点,以满足粗蛋白需求;第四,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和多种维生素,以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第五,适当增加维生素C和益生素的供给,降低冷应激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2合理光照
2.1补充光照时间
蛋鸡在产蛋高峰期的最佳光照时间为14.5~15.5h/d,在冬季须人工补光5~6h/d。一般在早晨6:30~7:00和晚上5:30~10:00进行人工补光。。
2.2光照强度
关照强度以3W1m2为宜。
2.3灯光布置
补光灯宜选用普通照明灯泡,以功率25W为宜,()产蛋后期可用40W灯泡。灯泡架设高度应距地面2m左右,间距为2m。
2.4补光的注意事项
2.4.1光照强度不能太强或太弱
光照强度太强会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导致蛋色变浅和产蛋率下降。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开产和产蛋高峰期严禁使用40W以上的灯泡,否则会造成产蛋高峰期缩短、蛋变小和畸形蛋增多。光照强度太弱则会导致蛋鸡由于视线不清而减少采食量,造成营养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光线太弱还会影响卵泡的形成和发育,导致产蛋量下降。
2.4.2光照时间不能太长
蛋壳的形成一般在凌晨1:00~4:00之间,如果蛋鸡在这个时段内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会出现产软壳蛋或者产蛋率严重下降的现象。
3合理保温通风
3.1保温
蛋鸡的最佳产蛋温度为13~26℃,最低临界温度为5℃,成年鸡的最低耐受温度是-5℃。温度在13~-5℃之间,随着温度下降,蛋鸡的生产性能也随之下降,因此,必须保证鸡舍温度不低于5℃。养殖户应在鸡舍内悬挂3~5个温度计,及时对温度做出正确评价,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保温问题。
3.2通风
通风是降低鸡舍温度和净化空气的关键措施。鸡舍通风不良会导致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传支病毒)在空气中聚积,从而直接威胁鸡群健康;另一方面,通风不良会使鸡舍湿度升高,鸡粪发酵产生的大量氨气和硫化氢气体易引起鸡只轻微中毒,刺激鸡上呼吸道黏膜发生炎症,病原微生物可从损伤黏膜侵入体内而引起发病。由此可见,通风是蛋鸡冬季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风和保温是一对难解的矛盾,要保证蛋鸡的生产性能,就必须解决好这对矛盾。对此,通常可采用定时通风法,每天进行3次通风,第一次在上午10:00,第二次在中午12:00,第三次在下午5:00,每次通风0.5h,然后关闭门窗,使鸡舍温度迅速回升。这样既可提高鸡舍的空气质量,又不会使鸡舍温度下降太低。在通风时,一定要形成空气对流,否则达不到通风效果。
4合理运动
运动是防止蛋鸡过肥和难产发生综合征、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有效措施。在冬季,每10d内连续2d采用2次间歇光照法来加强鸡只运动,一般在晚上6:00~10:00之间进行,采用开灯30min关灯30min开灯60min关灯30min开灯120min关灯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要在料槽中添加足够的饲料,利用明暗光照间歇,使鸡只啄料加速,从而提高鸡只的活动量,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作者简介:
徐雅梅(1968-),女,陕西彬县人,大专,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肉用种公牛的选择 肉用种公牛的饲养及管理方法


随着人工采精以及精液冷冻技术的逐步推广应用,肉用种公牛养殖数量有所减少。但是,对肉用种公牛的培育要求却是越来越高,为提高肉用种公牛的培育质量,保证优质精液供给,促进肉用牛品种改良的顺利进行,必须对肉用种公牛进行科学的培育。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肉用种公牛的选择肉用种公牛的饲养及管理方法。

1、肉用种公牛的选择

种公牛的质量对牛群的发展以及品种改良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目前人工授精技术与冷冻精液日益普及的形势下,肉用种公牛的质量培育更为重要,在培育前要做好肉用种公牛的选择工作。肉用种公牛的肉用性能和繁殖性能是两个极为重要的经济指标,因此在选择时最好选择其父母代繁殖性能和产肉性能均好的后代,留为种用的公牛要求其体质外貌以及生产性能都要符合该品种的种用标准,并经过后裔测定合格后才可作为种公牛使用。所选择的种公牛要求健康无病、体质健壮,对环境的适应力以及抗病能力强。并且为了获得更多、更优质的精液要选择性欲强、精液质量佳的公牛。另外还要注意公牛的体况,要求体况良好,膘情适宜,不宜过肥,也不宜过瘦。

2、肉用种公牛的饲养

种公牛的繁殖性能、生产性能与饲料有着直接的关系,精液的质量也与饲料的成分密切相关。因此饲喂种公牛的饲料要求必须营养全价、适口性好、易于消化。饲料的种类要多样,并且要合理的搭配,要求青绿饲料、粗饲料和精饲料搭配饲喂,配比合理。因精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因此建议饲喂种公牛时要多饲喂高蛋白和青干饲料,少喂能量饲料和多汁饲料。饲料中除了一些基础类营养物质外,还要注意其他一些微量营养物质的含量,因种公牛的繁殖性能、精液的品质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关系密切,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E、锌等会影响精子的形成,如果缺乏会导致精子的活力降低、畸形率增加,甚至还会使精子的数量减少,使精液的质量下降,导致种公牛的性欲下降,影响采精配种。因此,要根据实际生产中种公牛的体况、性欲以及精液的质量,合理的提供日粮,满足种公牛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从而提高种公牛的性欲以及精液的质量。

处于非配种期和配种期种公牛的饲养方法和营养需求不同,非配种期是种公牛饲养的基础,配种期是饲养关键,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可忽略。种公牛在非配种期的食欲较好,但是不参与配种,营养的供给主要为了抓膘复壮,为今后的配种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因此要给足草料,防止种公牛掉膘,但是同时也要注意避免饲喂过肥,否则会影响性欲和精液的质量;在配种期,种公牛的食欲下降,但是参与配种,仍需要充足的营养来生产精液,要根据配种期种公牛的采食特点进行诱食,或者提高日粮的营养深度,避免种公牛在配种期掉膘,并生产出优质的精液,以完成采精配种任务。无论是在配种期还是非配种期都要保证种公牛全年都能采食到优质的青草或者青干草,精料的饲喂则要求在非配种期为2~3kg,配种期为4-5kg。除了日粮的营养外,还要保证饲料的品质,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对于一些有毒的饼类饲料可以不喂或者少喂,青贮料虽然可增加食欲和营养,但是饲喂过量会对种公牛精液的品质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饲喂时要注意饲喂量,不可过量,一般每天保证每天饲喂10kg以下即可。

3、肉用种公牛的管理

种公牛要有专人的饲养和管理。以建立良好的人畜感情,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胆大心细,使牛养成愿意接近人的习惯。严禁打骂种公牛,防止发生牛顶人的情况。为了便于牵引和拴系,要使用笼头和鼻环,并定期检查是否牢固,防止牛只逃脱。定期对种公牛进行称重,以使种公牛保持中等膘情,根据称重的结果及时调整饲喂方法或饲料配方.可每3个月称重1次。以防止牛只过肥,否则不但会影响精液的品质和性欲,还不利于配种是爬跨母牛。

种公牛要保证有充足的运动量,这对种公牛的养殖来说非常重要,适当的运动可保持种公强健的体质,使牛身体健康、行动灵活、易于配种,性情温顺,还可保持较为旺盛的性欲,提高精液的质量,对于防止肢蹄病和保持适宜的膘情都十分有益。因此,对于舍饲养殖的饲养场要设置运动场供种公牛运动,每天保证种公牛有2h的运动时间。每天都要刷拭种公牛1-2次,不但可以保持体表的卫生,减少体外寄生虫病,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在炎热的夏季用凉水刷拭牛体还可起到降温的作用。刷拭时要注意不可在饲喂时进行,以免灰土、牛毛污染饲料。要重点刷拭种公牛的头部、颈部等易藏污垢的地方,防止污垢沉积而使牛发痒。控制好种公牛的采精频率,一般在18月龄时开始采精,在刚开始时可每隔10-15天采精1次,以后可增加至每隔3-4天采精1次,采精频率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合理安排,夏季可每周采精1次,并在早上或者傍晚较为凉爽时进行,冬春季节可每周2~3次。种公牛在3-4岁时精液的质量最佳,要把握好这个时机,5岁以后繁殖机能则开始下降,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提高繁殖性能,延长使用年限,对于繁殖性能不佳的种公牛要及时的淘汰。

甲鱼的饲养管理技术



1.饵料台的安放与清洗
饵料台最好安放在养殖池四周的池边上,并与水面成30—45度的角,这有利于甲鱼找到食物和躲避干扰。每次投料前应用刺激性小的消毒液和消过毒的刷子清洗饵料台及其四周,每3天消毒1次。

2.饵料的制作与投放
鲜料的添加量一般为10%—40%。使用鲜料时,必须经过消毒、清洗处理,并现配现用,以免腐败变质。投料时应采取水上投喂的形式,饵料离水面2—3厘米即可。甲鱼胆小,投料时应尽量减少对它的干扰。投料量以1—1.5小时吃完为标准,剩余饵料应及时收捡,以作它用。高温季节的投料时间应在日出前投完和日落时开始投喂为宜。

3.水质调节
养殖水体应定期换水排污,每次换水量以不超过1/3为宜,如有条件采用微流水养殖效果会更好。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二氧化氯制剂0.5—1ppm、漂白粉2—3ppm、强氯精1—2ppm、生石灰15—40ppm全池泼洒消毒,施药2—3天后全池泼洒5ppm左右的光合菌制剂,能起到调水作用,每月1—2次即可。

4.水面种青,搭建晒背台
在池塘中离饵料台1米左右处围一个1.5米长宽的框,种植水葫芦。水葫芦根系发达,能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质而起到调水的作用,还有利于甲鱼隐藏、晒背、乘凉等。池塘边坡地较少的养殖池应在池中搭建晒背台。

5.定时巡塘,及时清除病死甲鱼
巡塘是为了及时了解甲鱼摄食、生长活动、病害及池塘水质、设施等情况。池中死甲鱼应及时捞出深埋或焚化,病甲鱼也应及时隔离治疗。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雏鸡是指从出壳到7周龄阶段的鸡。雏鸡出壳后各项生理机能不健全,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而其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因此,育雏期间必须做好饲养管理工作,这将直接关系到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最终影响到整体养殖经济效益。现将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详细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雏鸡的选择
雏鸡品质将直接影响其成活率和生长发育,在选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个体差异不大,整齐度要好,不能有过大或过小鸡只;②腹部柔软有弹性,可右手握住雏鸡用无名指和小指轻压腹部检查;③腹部绒毛完好,无大肚脐,泄殖腔周围干净;④叫声响亮;⑤已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
二、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做得越细越好,具体内容如下:
1.育雏设备的检查
对育雏舍内外进行详细检查,发现漏风或漏雨的地方及时修补,以确保舍内保温和通风性能良好;发现育雏舍四周墙壁、地面有老鼠洞的要封堵,以确保雏鸡的安全。
2.消毒工作
引进雏鸡前对鸡舍进行彻底清扫、冲刷,然后消毒,地面及墙面用过氧乙酸或百毒杀溶液消毒,再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每1米3空间用高锰酸钾21克、福尔马林42毫升。进鸡前三天打开鸡舍门窗通风,散尽甲醛气体。
3.预热
进鸡前两天对育雏舍的保温设施进行调试,以确保安全与正常控温,舍内温度一般要达到32~35℃。若室外天气炎热,则可以不预热。
4.饲养工具的准备
准备好各种饲养工具,如料盘、饮水器等,且要准备好干燥、柔软和吸水性强的垫料。
三、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1.开食和饮水
雏鸡孵出24小时后,体内大量水分会消耗掉,因此,尽快让其饮到干净水,水温以控制在15℃为宜,水中可添加电解多维。饮水2~3小时后即可开食,最好选用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6周龄内采用少喂勤添的方式进行饲喂,每天饲喂5~8次,6周龄以后每天饲喂4~5次,每次宜喂八成饱。
2.温度
育雏期间一定要控制好舍内温度,不可忽高忽低,温度过高容易引起雏鸡脱水,湿度过低容易导致雏鸡扎堆。一般雏鸡舍温度要保持在33~35℃,()以后每周降低2~3℃,至6周龄时保持在19~21℃。
3.湿度
雏鸡舍的相对湿度要控制在60%~65%。湿度过大影响雏鸡机体水代谢,易诱发霉菌性疾病、球虫病等;湿度过低易引起雏鸡脱水,导致绒毛发脆脱落、体瘦趾干和消化不良,最终影响生长发育。另外,湿度过低还会导致舍内灰尘增多,引发呼吸道疾病,因此,要控制好湿度,这样雏鸡才能健康成长。
4.光照
合理的光照可保证雏鸡骨骼的生长发育和促进消化功能的提高,每天光照时间建议3日龄内应保持在23~24小时,4日龄至3周龄保持在12~16小时,4~6周龄保持在2~10小时。
5.饲养密度
育雏期间,饲养密度不宜过大,1~7日龄以控制在20只/米2为宜,以后随着日龄的不断增大,公、母鸡的生理基础不同,应及时进行分群饲养,否则容易造成弱雏发育不良,发病率上升,从而降低饲养效益。
6.通风换气
舍内空气新鲜是雏鸡快速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育雏舍要安装通风设备,这样有利于氨气等有害气体及时排出,随着雏鸡的不断增长,要保持舍内空气的流通,以免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导致雏鸡中毒,进而影响生长。
7.断喙
雏鸡6~9日龄应进行断喙,具体做法是:上缘切除喙端至鼻孔的1/2,下喙切除前1/3,形成上短下长。断喙时要注意切烙结合,不能过快,以防伤到舌头,饲养至2月龄时再修喙1次。断喙有利于防止鸡群发生啄癖和减少饲料的浪费。
8.环境控制
雏鸡较胆小,若突然发生响动,容易引起惊群,相互挤压会导致死亡,因此,尽量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另外,严禁无关人员参观,防止狗、猫等进入,给鸡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9.认真观察
认真对雏鸡群进行观察,发现行动异常的要及时挑出饲养或淘汰,且随着日龄的增大定期调整料位和水位。
四、综合防疫措施
1.科学免疫
雏鸡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因此,免疫接种是预防鸡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一般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结合本批次鸡的情况制定一套适合的免疫程序,并确保接种质量。雏鸡要接种马立克氏病、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鸡痘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疫苗。
2.预防措施
对雏鸡危害较大的常见疾病有黄痢、白痢、球虫和新城疫等,因此,应配合使用药物科学预防,10日龄内应注意重点预防黄痢和球虫病,10~20日龄注意预防白痢,日常管理中要严格执行消毒制度,保持鸡舍干燥、卫生,严禁外来无关人员进入育雏生产区。

肉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1加强管理,提高营养水平
(1)如果是想要生产普通的牛肉,那么架子牛或者成年牛都可以是购买的对象。买回来了之后,让它们先进过8~11d的准备时期,再经过13~20d的过渡,就可以在日常的食料中将精料的比例提高到50%左右,要这样一直持续到将其宰杀为止。
(2)如果是想要生产比较高档的牛肉,那么所购买的的对象最好是架子牛。在育肥期的问题上也要适当的延长一些,如果可以的话,精料的比例也要有所提高。
2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采用科学的饲养手段
2.1在饮水方面要有保证
在正常的情况下,所饲养的牛在使用了1kg的干饲料以后,就需要6kg的饮水。如果饲养期间,环境的温度比较高,那么牛在饮水方面还要增加。所以,让处于催肥期的牛能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喝上干净的饮水,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养殖户还可以在养殖场增设一种可以自动供水的装置;如果是家庭饲养,那么每天最少要对牛进行供水3次以上。
2.2在饲料方面要多样
在培育肥牛的饲料中,精细的饲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些粗料也是同样重要。比如:干草,秸秆。粗料要尽可能地多种类,不能只给一种。同时,在未央饲料的适口性方面也要多加注意,可以利用剪短,筛选等的方法,将杂质清除掉。本人在此要提醒广大读者,如果想要有效的提高采食量,千万不可以将粗料进行粉碎,然后再用其饲养肉牛,要遵循先粗粮后精良的喂养原则。
2.3在添加剂方面要适当
在喂养肉牛的过程中,饲料中的营养剂是必不可少的,瘤胃素、抗生素以及增重剂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莫过于瘤胃素。莫能霉素是它的另一个学名,它是一种链球菌经过发酵后的产物,能够有效地降低瘤胃蛋白的分解,减少瘤胃内氨和乙酸的产量,使能够到达真胃的蛋白质在数量上有所增加,氮的利用率有所提高,这样就能减少饲料成本,提高饲料所带来的报酬。在饲养期间,没头牛每天需要的瘤胃素含量是190~270mg。
3加强卫生管理,杜绝疫病的发生
3.1日常的观察要仔细
在对肉牛的养殖期间,尤其是在育肥期,负责管理方面的人员要经常对肉牛的采食,饮水,排便等状况进行观察。尤其是在变化其饲料后的前两三天,要更加注意观察,如果发现了其在肠胃方面的疾病,要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3.2皮毛的清洗要经常
经常清洗肉牛的皮毛不仅仅可以帮助其社体表面的尘土、寄生虫、代谢出的废物等,还可以促进其的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的速率增加,从而提高育肥的效果。进行皮毛的清洗时,()要注意使用软毛的刷子,顺着毛的生长方向进行刷拭,每天2~3次。
3.3环境卫生要保证
饲养肉牛的地方要干净,干燥,冬天的时候要能够达到一定的保温效果,夏天的时候要能够达到一定的防暑效果。每天都要对牛舍里的粪便进行及时的清理,还要对食槽等的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减少病原入侵的可能性。尽量保持环境没有大的噪音污染。为了减少肉牛在育肥期的活动,可以采取栓用饲养的方式。在冬天,如果天气允许的话,可以在进行对肉牛的饲养以后,让其享受一下阳光的沐浴。
4鼓励舍饲圈养
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在实行封山育林的政策,禁止放牧,轮流放牧的面积也在逐渐递增,传统的放养模式将会向舍饲圈养模式转化是一个必然趋势。而且,圈养模式有以下的优势:
4.1从病源上防护
因为限制的牛群之间的相互接触,所以从根源上减少了传染病的发生。让其引用干净的水,可以减少其体内寄生虫病发生的频率。
4.2减少消耗,增膘快
将肉牛在牛舍里进行饲养,可以减少其活动所引起的消耗,进而能够快速上膘。就如老话所说的:吃肥走瘦。对其进行圈养以后,可以喂养相比较于放养更少的饲料,就能得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5有效地保护了牛的安全
在将肉牛进行圈养的过程中,其所食用的饲料都是人为提供的,有效地避免了放养牛由于误食有毒的果子、田地里已经被喷洒过农药的粮食和杂草等现象的发生,有效地保护了牛在饮食方面的安全。
6有利于生态维护
如果将肉牛进行放养,会对植被的破坏比较大,减少现在本来就不多的绿化面积,不利于生态保护。圈养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
7总结
养殖户在对肉牛进行饲养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在了解肉牛在生物学上的特性的基础上,在不同的饲养阶段要能够采用不同的饲养方式,还要经常对以前的饲养和管理教训进行总结,吸取经验,在实践中摸索更加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式。这样不仅仅能够使自身的效益大大提高,还可以为社会提供健康、绿色、优质的牛肉类食品。
参考文献
李聚才.肉牛高效养殖实用技术.科技文献出版社,2010.
王文瑞,梁太祥.优质肉牛饲养管理技术.中原农民出版社,2006.
《肉牛养殖管理防止资料大全》
毛永江.肉牛健康高效益养殖.金盾出版社,2009.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756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