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投喂技术 鳗鱼饲料详解

【常见问题】鳗鱼投喂有什么技术要点?可否为我们解读下鳗鱼饲料

【专家解答】

1鳗鱼饲料

1.1鳗鱼饲料的主要原料及稳定性

鳗鱼饲料中主要原料是鱼粉和а-淀粉;要求鱼粉新鲜、蛋白质高、组胺和挥发性盐基氮低等,同时鱼粉质量要稳定,保持生产的每批鳗鱼饲料的品质和味道相对一致;要求а-淀粉不但粘性高,还需与鱼粉配合度好,保证鳗鱼饲料粘弹性好。

1.2鳗鱼饲料中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鳗鱼饲料要求高蛋白和高脂肪;在高密度的鳗鱼养殖过程中,要靠高的投喂率促进鳗鱼的生长,就需要添加一些助营养物消化和抗压的添加剂,如酶类(蛋白酶、脂肪酶)、促脂肪消化吸收的卵磷酯、胆碱、胆汁酸等和维生素等。

1.2.1鳗鱼配合饲料的选购要把握以下几点:

1.2.2眼看:饲料色泽一致,颜色偏白,生产日期短;

1.2.3手摸捏:可感觉细度、均匀度和水份含量,鳗鱼饲料要求细度达100目;

1.2.4鼻嗅;具香腥味、无臭腥味、霉味等;

1.2.5口尝:具甜味,说明原料新鲜;

1.2.6拌料:将饲料与水按1:1.2拌成団状,团块整齐、外表光滑、不粘手与工具、粘弹性好。

2鳗鱼饲料的投喂技术

2.1搅拌机

目前鳗鱼饲料搅拌机有两类,即卧式搅拌机和立式搅拌机,选择立式搅拌机拌出的鳗鱼饲料均匀、团块整齐、外表光滑、粘弹性好。

2.2拌料技术YZ023.com

2.2.1加水比例:

鳗鱼配合饲料与水的比例一般为1∶1.2~1.5,鳗鱼越小摄食的饲料团需越软,饲料中加水比例越大。拌料时要按预先设定的水比例一次性加足水,决不能一开始加少了,之后边加水边搅拌,这样会破坏粘弹性。

2.2.2搅拌时间:

拌料时要一边拌一边用手或割刀将料团按下压平,要求连续搅拌4~5min才能达到鳗鱼所需的粘弹性。拌料时间不足,弹性差,会粘到搅拌机、割刀、装料桶、料盘和手,甚至会粘到鳗鱼的嘴,使鳗鱼摄食不良,且残饵多;建议在拌料房明显处挂一个石英钟以方便掌握时间。

2.2.3饲料拌好即刻投喂:

鳗鱼饲料中的粘性主要靠а-淀粉,而а-淀粉在鳗鱼饲料拌成团块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弹性会逐渐变差;因此,饲料拌好后应尽快投喂;同时,需将鳗鱼驯化在不超过20min内吃完,一般从拌出到饲料吃完不超过30min;吃不完的饲料即刻捞出,否则会产生较多残饵。

2.3鳗鱼饲料补充营养物

一方面由于鳗鱼饲料加工技术的缺陷,或贮藏时间长与不当,造成饲料中营养缺乏,如脂肪偏低、维生素等营养物损失。另一方面在鳗鱼养殖过程中,根据养殖环境的变化和鳗鱼本身的状况适时补充一些营养性或保健的添加物,以增强鳗鱼的体质和免疫力,预防疾病。

2.3.1添加油脂:

鳗鱼营养要求高蛋白和高脂肪,鳗鱼需求的脂肪最高可达20%;但由于加工技术的缺陷,目前鳗鱼饲料中脂肪含量仅6%~7%,远远达不到鳗鱼的营养需求。因此,在鳗鱼饲料中一定要添加脂肪。据研究,鳗鱼需要的脂肪中包含3和6不饱和脂肪酸。在鱼油中主要含3不饱和脂肪酸,在植物油中含6不饱和脂肪酸多,而鳗鱼饲料中的脂肪大多来自鱼油,因此,在投喂时以添加植物油(如豆油、菜籽油等)为主,添加量约3%~12%,需从投喂颤蚓(丝蚯蚓或红虫)转成配合饲料后就开始逐渐添加,否则鳗鱼因不适应高脂肪而消化不良会产生肠炎。笔者见证某品牌鳗鱼饲料在闽南地区因在养殖过程中添加了3%~5%油脂,鳗鱼的饲料转化率达75%左右,而在闽北地区喂养时无添加油脂,鳗鱼饲料转化率仅50%左右,两者相差25%。这是典型的脂肪节约蛋白质效应。

2.3.2添加维生素:

鳗鱼饲料为粉状,贮藏时间长和不当,维生素会损失。而维生素是鳗鱼营养和抗环境应激的重要营养物。如在下列情况可考虑补充喂养混合维生素、或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养殖密度过高,夏季饲料购买时间超过1个月,在搬移动或选别前,杀虫或生病喂药之后,天气异常(高温季节、温差变化大时、闷热或暴雨时、刮风等)。另外,如添加油脂多,需补充胆碱,以促进脂肪消化,而胆碱因碱性太强,在饲料中添加过多会破坏其他维生素,可考虑改添加甜菜碱或肉碱。

2.3.3添加保健药物:

鳗鱼饲料中是以约25%的а-淀粉作为粘合剂,而鱼虾对а-淀粉等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能力较差,主要转化为脂肪,造成鳗鱼产生脂肪肝;另外,鳗鱼饲料中的蛋白质高,如代谢不良会产生有毒的代谢物,而鳗鱼饲料中主要以鱼粉作为蛋白源,特别是红鱼粉中的组胺,在鳗鱼体内产生毒副作用,而首先受伤害的是肝脏。因此,在鳗鱼摄食量多和高温季节,饲料中必须添加保肝利胆的保健药物。

2.4投喂次数

据研究,日投喂2~6次对鳗鱼的生长影响不大,但对鳗鱼生长的均匀度即大小有影响。因此建议:在白仔鳗和黑仔鳗阶段日投喂3次,在幼鳗和成鳗阶段日投喂2次。但在高温(30℃以上)时和在低温(15℃以下)时日投喂1次即可,分别在凌晨2~4h气温最低时和下午2~4h气温最高时进行投喂。

2.5控料技术

鳗鱼饲料的投喂量的实践和研究已较成熟,一般白仔鳗和黑仔鳗阶段投喂量控制在3%~5%,幼鳗和成鳗阶段投喂量控制在1.2%~2.5%。由于酶的作用,水温低时,鳗鱼自然吃不多,但随着水温越高,鳗鱼摄食越好,当水温达30℃时鳗鱼仍然吃得好,此时鳗鱼处于应激状态,体内代谢紊乱,造成残饵、粪便和代谢有毒物质多,水质易恶化,鳗鱼体质变弱,容易爆发疾病。因此,在下列情况应减少饲料投喂量:鳗鱼生病时,水质恶化时,消毒下药时,水体缺氧时,鳗鱼搬移动时,鳗鱼饥饿过长,天气异常(闷热,雷阵雨,温差大等)。特别是在夏季高温(30℃以上)时,一定要至少减少投喂量40%~50%,尤其是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

3投喂低档饲料的影响

3.1饲料效率低,鳗鱼生长期延长、病害增多、成本反而增高;

3.2低档饲料多来自小厂或自配料:原料来源不稳定,造成配方变化大,生产出每批次饲料的品质和味道会不同,导致鳗鱼需再摄食驯化,影响生长;

3.3低档饲料一般粘弹性差,残饵和粪便多,水质易恶化,容易爆发疾病;

3.4鳗鱼摄食低档饲料体色差,肉质不好,会影响卖价。

【小编点评】养殖鳗鱼需选购优质﹑稳定的专业生产的鳗鱼配合饲料。从水产饲料发展至今,鳗鱼饲料的配方及配制技术已基本成熟,饲料原料齐全,选购也方便。目前,影响鳗鱼配合饲料质量主要是原料品质的把握、配方中原料的稳定性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小编汤姆为探索鳗鱼饲料投喂技术的你整理了《鳗鱼投喂技术鳗鱼饲料详解》一文。

小编推荐

鳗鱼怎么养 鳗鱼的养殖技术


【常见问题】鳗鱼怎么养?

【专家解答】近年来,鳗鱼的价格不断的上涨到现在呈现稳定的状态,鳗鱼是水产养殖的高效益的养殖品种之一,但是养殖鳗鱼还是要将就鳗鱼的养殖方法的,那么接下来就由第一农经小编来说说鳗鱼的养殖技术。

一、水质环境

选择水面开阔、水质良好、风速较小,且低潮时水深能保持4米以上的河口附近海域设置网箱为宜。要求水温范围在8℃-30℃,海流速度1米/秒以下,以流速0.5米/秒的水域为最好。

二、网箱规格

鳗鱼海水养殖采用3米3米3米或6米3米3米的无接缝网片网箱为宜。其网目规格为:养黑仔鳗、幼鳗0.5厘米,养成鳗0.8厘米。在网箱内放置1米0.5米1米的多层网架为鳗鱼休息台,网箱敞口留置15厘米的防逃网檐,以防鳗鱼水紧时逃跑。

三、苗种投放

放养鳗鱼以幼鳗最好,其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投入150尾。若无幼鳗而投放黑仔鳗,则密度为每平方米放500尾。鳗苗投放前应先用药浴消毒,以防染病。

四、饲养管理

1.水质管理 鳗鱼养殖的水质管理特别重要,要求海水比重为1.01-1.02,溶解氧为每生5毫克以上,pH值7-8.5。近年有些水产养殖场使用中日合作生产的微生物制剂EM原露,调节水质、浸拌饲料、预防鱼病等取得了成功经验,获得了好的经济效益。

2.投喂饲料 饲喂鳗鱼应做到四定。即定时:除初春和冬季于每天晚上8时投喂1次饲料外,其余时间均于每天早上5时和晚上8时各投喂1次;定位:投喂在固定设置的饵料台上;定质:投喂加入鳗鱼特用多种维生素的全价配合饲料;定量:日粮总量以鳗鱼体重总量的百分比计算,成鳗期为15%,幼鳗期为3%,黑仔鳗期5%左右,高温、越冬期为0.5%-1%。

3.及时分箱 鳗鱼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饲养后密度大增,个体差异也更悬殊,必须及时筛选分箱饲养,按体质强弱、个体大小分开。筛选分箱过程中操作要小心细致,避免擦伤鱼体,预防感染,并且进行药浴消毒。

4.更换网箱 为保持网箱清洁卫生,预防疾病和保障水体交换畅通无阻,应及时更换网箱。夏秋两季每10天更换1次,初春和冬天每50天更换1次。换下来的网相应马上清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5.日常管理 对网箱实行分组管理。每天检测水质,做好气象、水温、pH值、投饵、防治疾病等详情记录。观察鳗鱼摄食、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小编总结】以上就是鳗鱼养殖的方法技术了,养殖鳗鱼一定要注意养殖方法,加上科学的养殖鳗鱼,就能够使得鳗鱼产生优良的鱼出来,使得经济效益不断的提高达到高产。

鳗鱼饲料中蛋白质的比例应该为多少?


【常见问题】鳗鱼饲料中蛋白质的比例应该为多少?

【专家解答】蛋白质在生物界分布很广泛,对于动物的生长、生活起着关键的作用。除了水之外,蛋白质在动物体内占极大部分,它可提供能量,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肌肉、皮肤、神经、内脏器官等都是以蛋白质为主体,甚至在骨骼中也含有1/3以上的蛋白质。同时,蛋白质还是酶、激素的组成成分。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合成机体蛋白质,而动物却没有这种功能,只能从外界摄取蛋白质,否则就无法生存、生长。而且饲料中其他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脂肪等都不可能代替蛋白质。由此可见,蛋白质是极其重要的营养素,是一切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鳗鱼是肉食性鱼类,对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求较高,一般饲料蛋白质含量在45%以上,并要以动物性蛋白质为主。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成分。鳗鱼吃进蛋白质后,经过消化,分解成各种氨基酸进入血液,再输送给体内各组织,重新组成鳗鱼所需组织的蛋白质。而组成鳗体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中,有些能在体内合成,有些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量极少,只能从外界饲料中摄取。不能在体内合成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实验证明,鳗鱼有10种必需氨基酸,对这10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占蛋白质重量的)为:精氨酸45%,组氨酸2.1%,异亮氨酸4.0%,亮氨酸5.3%,赖氨酸5.3%,蛋氨酸十胱氨酸5.0%,苯丙氨酸十酪氨酸5.8%,苏氨酸4.0%,色氨酸1.1%,缬氨酸4.0%。

【小编补充】因此,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因其所有构成的氨基酸的种类和结合状态不同而异,特别是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其组成比例对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有决定作用,这对目前配合饲料生产很有指导意义。小编汤姆为探索蛋白质对鳗鱼的重要性的你整理了《鳗鱼饲料中蛋白质的比例应该为多少?》一文。

鳗鱼养殖技术要点介绍


【常见问题】鳗鱼健康养殖技术有哪些是我们需要知道的?

【专家解答】 1、健康养殖好环境是前提

养殖生态环境良好,是使养殖的鳗鱼都是健康个体和群体,养殖产品符合人类需求和食品安全的基本保证。刘主任指出,养殖生态环境符合鳗鱼的生态要求,是所有养殖者的追求,可以发挥鳗鲡的遗传潜力,取得最好的生长速度、成活率和饵料效率,把养殖业对环境的危害也降到最小。

他说,提供符合鳗鱼生态、生理要求的养殖环境,建场的选址要从水质、地质、气候等方面来考虑。水质要清新、无污染,水量丰富充足,且旱而不干沽,涝而无灾,定期检测一些关键的水质指标。养殖过程产生的废水、污水应经适当方式处理后,排放它处,避免养殖区内自身污染和污染其它水源或对环境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

建土池的地方必须面积大,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盛夏高温季节气温不宜持续3天以上高于36℃,土池所在地冬季水温不宜长期低于8℃。建精养池的场地面积要在10亩以上,土池的规模面积要在100亩以上。同时,要土质好,有相当的保水能力,并尽量避免酸化土质,最好能选择砂壤土,避免地下涌泉或烂泥田,地质中含有符合鳗鱼生长必需的矿物质和不含有有害的超标汞、砷、镉、铬等有害重金属及其它金属盐离子。

2、选苗有讲究

刘主任说,目前我国用于鳗鱼养殖的苗种主要为中华鳗鲡(本地苗)、欧洲鳗鲡、美洲鳗鲡及花鳗鲡等,至于澳洲鳗鲡、马来鳗鲡尚少有成功养殖的先例。

一般而言,早发的白苗生长优势明显优于中后期的苗种;中华鳗鲡是最优的品种,生长快,存活率高,抗逆性强,病害少,个大味美,尤以早发苗为金苗;欧洲鳗在我国养殖成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其生长速度不及中华鳗鲡,对高温及病虫害的抵御能力较差,存活率较低,生长周期相对较长。而且,如今欧洲苗年产资源锐减,已成为华盛顿条约保护物种,今后苗种资源可能会成为鳗鱼养殖发展的一个新瓶颈。美洲苗养殖近年在福建、江西等部分地区养殖获得成功,但量不大,在含盐的海边养殖,易得弧菌病、车轮虫病,对其生物学特性认识还非常肤浅,对一些杀虫药物的应激反应比欧洲苗更敏感,其养殖的技术还未成规范;花鳗鲡养殖规模有扩大之势,但其生物学、生态学知识尚欠缺,要利用开发则存在较大难度;花鳗苗在溯流捕捞时,易混有同批次发海的菲律宾、马来西亚苗,种苗的区分剔除难度大,混有的其它苗种一旦比例高,会给花鳗鲡的养殖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鉴此,选养的品种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与所建的养殖场的自然、生态条件基本吻合,或是自然条件经人为改造、创建以后,能更适于养殖对象的要求,能促进养殖对象的健康生长。在养殖鳗鱼过程与计划制订中,要关注连作障碍的副面影响,与种田一样进行异种轮养、休养生息、生态修复等。

刘主任特别指出,从近年欧洲鳗病害明显比日本鳗多而严重的现象来看,欧鳗对虫害的抵御免疫力差,生产速度缓慢。同时,欧洲鳗由于资源已衰退及遭受工业化的污染,未养已有害残留超标,所以建议多投日本鳗苗,以保证养殖顺利,实现出口顺畅,盈利及可持续发展。

当然,这还得考虑每个养殖场的具体、客观条件,看选择什么品种养殖经济效益更佳。一般来讲,春节前后投放早发海的日本鳗苗,均长势好、病害少,早上市、卖价高,且可避免过冬压塘的鳗鱼过多的情况,从而减少过冬成本与风险。

3、技术关键制胜健康养殖

刘主任认为,病害的发生与流行,严重威胁鳗鱼的人工养成。对这些意外,要有充分思想准备。鳗病的发生既然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但我们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生态免疫防治,防重于治。防治的措施要密切关照养成品的食用安全。

他说,在鳗鱼养殖中,降低放养密度,提高水体的溶氧,是预防、减少鳗病的重要办法,也是病体恢复免疫力、修复水体的重要措施。同时,可以实行有益共生、互利的鱼类混养。以利用饲料碎屑及鳗鱼的代谢废物,控制浮游生物,稳定多种藻类共生的稳定水质,达到高产、健康的目的。还要改变培苗唯用红虫的方式,用人工合成的开口饵料。这对环保和减少病害,提高食品安全都是有利的。

这期间还要改变防治病唯重用药的思想,科学防治疾病,生态防治疾病,以建立优良的生态环境来抑制病害的发生、流行,宣传健康养殖的理念,少用药,不用药,严格不用危禁药。在药物代谢动力学不清的情况下,可参照鳗鱼主要消费国日本及欧盟、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对用药、药物残留肯定列表的要求。

他说,在选择药物的空间受限的情况下,首先要重视养殖生态条件及养殖对象的个体、群体的免疫力。养殖时要选育良种,适时投苗,发挥优势种群的生长潜质,注重白苗养殖,以防为主,生态养殖,防治结合,防止有害药残。同时,以养水来带动养鱼,选择、改造环境,消除背景残留污染,克服连作障碍,建立商品生产可追溯监管体系,从源头抓起。

值得指出的是,浙江、广东比较侧重养水养鱼,注重生态条件的优良与保持,在应用培养水质,创造、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方面,经验与技术均较上乘,有值得大家借鉴、学习之处。

虽然有挫折、有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实行多种养殖模式的有机、科学结合,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把鳗鱼养好,我们鳗业就一定能破冰发展,中国鳗鱼就能游向全世界!刘主任对我国鳗业的发展信心十足。

【小编补充】我们的鳗鱼养殖业要成为一个更加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行业,不仅仅是出口通道畅通的问题,或单一的克服进口国商业、技术壁垒的问题。从战略的高度来看,这也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与国际上的通常作法接轨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应引起我们高度的、战略性的重视。在各鳗鱼进口国加强鳗鱼安全检测,中国鳗鱼致癌、中国食品有毒、毒饺子等荒谬言论或人为恶性事件不断刺激鳗鱼生产者和消费者神经时,福建天马饲料有限公司鱼病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刘荣贵站在了更高的角度看待鳗鱼健康养殖问题。小编汤姆为探索鳗鱼养殖技术的你整理了《鳗鱼养殖技术要点介绍》一文。

网箱养鲤鱼饲料配方及投喂方法


网箱养鲤鱼鱼适应的水域范围较广,它可以在湖泊、水库、河流中设置,只要水深大于网箱高度,就可进行正常养殖,建成一个个水中池塘,它比陆地池塘水活氧足,排污力强,更适宜单品种或多品种密养,产量高,易管理,易捕捞。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鲤鱼饲料配方

1、麸皮45%、豆饼40%、大麦10%、鱼粉5%,添加复合维生素、无机盐、赖氨酸、蛋氨酸适量,饲料系数为2,该配方由北京市水产科研所提供。

2、麸皮45%、鱼粉30%、豆饼15%、大麦10%,添加剂量同(1),饵料系数为2,该配方由北京市水产科研所提供。

3、豆饼50%、鱼粉15%、麸皮15%、米糠15%、复合维生素1%,无机盐、抗生素下脚料各1%、粘合剂2%,饵料系数为2.7,该配方由上海市水产科研所提供。

网箱养殖鲤鱼饲料投喂技巧

1、投饵方法:一般采用人工投饵,有条件的可使用专门的网箱投饵机,鱼种进箱后需休息2天,以适应网箱的新环境,如为网箱培育的鱼种,且在本水库中越冬的,隔一天即可投喂。在开始投喂时,应根据不同规格的鱼,投喂合适的饲料,以便使鱼吃食适合,提高投饵量。投喂的关键是训化鱼上浮抢食的习惯。一般训化7~10天,使鲤鱼形成条件反射便可形成抢食习惯。

2、投饵量:根据天气、水温和鱼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饵量。当水温升到12℃时开始投喂,投饵次数一般每天2次,当水温升高到20℃左右时,日投喂4次,当水温升到25℃以上时,为鲤鱼摄食旺盛时期,日投喂5次为宜。当到9月份以后,水温又逐渐回落,则日投喂次数也逐渐减少到4~3次。一般每次投喂间隔约3小时。正常情况下,要保证鱼吃到八成饱。

3、投饵频率:每次投喂开始时,要少投、慢投,当鱼大部分上浮抢食时,则要多投、快投,当大部分鱼不再上浮抢食,应少投慢投,简单说即要掌握好慢、快、慢的投喂节奏。直至鱼吃到八成饱即可。

鲫鱼的生活习性

鲫鱼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活动能力也随着水温的变化而不同。春天和秋天,气候温和水温适度鲫鱼的活动范围广、觅食活跃。夏天气候炎热,太阳照射得到的地方和浅水区受热快、水温较高,鲫鱼多在背阴处、深水区栖息。

冬天气候寒冷,鲫鱼多在向阳的地方和深水区游动、觅食。阴雨天浅水区散热快,水温低但深水区却暖和些,鲫鱼多在深水处活动、觅食。晴天,浅水层受到阳光的照射升温较快,水温暖一些,鲫鱼多在向阳而又水深的地方游动、觅食。

鲫鱼的养殖准备

1、池塘条件:池塘以3-20亩、深2-3米最佳,背风向阳、不渗漏、注排水方便和池底平坦。池塘应具有三配备:一是投饵机,二是增养机,每3-5亩水面配备3kW的1台,三是大拖网,为以后抽样及出售作好准备。池塘应彻底清淤,鱼种入池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清塘,并保持瘦水状况。

2、养殖模式:从目前状况看,最具经济效益的模式是池塘主养鲫鱼模式80:20模式,即收获时,产量的80%为银鲫,20%是为其服务的肥水性鱼类。养殖户可根据当地市场接受情况选择合适的鲫鱼品种进行养殖,但鱼种尽量要来源于持有种苗生产许可证的鲫鱼良种场。鱼种要提前购回,并集中在一两个池中暂养15~30天,其间,可对鱼体进行检查,并做适当防病治病。

3、饲料准备:成鱼饲料的蛋白约在30%以上,饲料粒径2-3毫米,最大不超过3.5毫米,颗粒饲料和膨化饲料均可。

说到鲫鱼我想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吧,菜市场超市随处可见,鲫鱼的市场占有率是非常大的,因为鲫鱼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它的价格也比较便宜,是真正的物美价廉的好东西。

鳗鱼配合饲料与特殊饲料


【常见问题】如何暂养鳗苗?

【酵母饲料源】

由于培养基不同,一般有啤酒酵母、饲料酵母、石油酵母及海洋酵母之分。啤酒酵母是酿造啤酒后沉淀在桶底的酵母菌生物体经干燥制成,由于混有啤酒花及其他杂物而略带苦味,适口性差。饲料酵母泛指以糖蜜、味精、酒精、造纸的废液为培养基生产的酵母菌菌体,粗蛋白含量一般为40%~60%,与鱼粉相比,其蛋氨酸稍低。大量试验表明,饲料酵母是鱼、虾的好饲料。石油酵母是一类以正烷烃、甲醇、乙醇等石油化工产品为基质培养的酵母。石油酵母的生产和使用在国际上尚有争议。海洋酵母是从海水中分离出的一类圆酵母。由于这类酵母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目前日本已将其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也可将其干制品应用于配合饲料中。

酵母饲料源除了蛋白质含量较高外,也富含多种维生素,是一种较好的引诱剂,可作为配合饲料的补充蛋白源和引诱物质使用。

【特殊饲料源】主要是以补充无机盐、维生素和氨基酸为目的的饲料源。目前,在配合饲料中添加的氨基酸有蛋氨酸和赖氨酸,而作为饲料添加剂用的氨基酸产品有dL-蛋氨酸、L-赖氨酸、甘氨酸、谷氨酸钠和L-色氨酸等。由于各种饲料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差异很大,很难定出一个统一的添加比例,需通过饲料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平衡计算后,才能确定添加何种氨基酸及其添加量。一般在饲料中添加0.2%~1.5%,可大大提高饲料的效率。小编汤姆为探索鳗鱼苗暂养的你整理了《鳗鱼配合饲料的酵母饲料源与特殊饲料源》一文。

鳗鱼怎么养?鳗鱼的网箱养殖技术


鳗鱼,又名白鳝鱼、河鳗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用鱼类之一。鳗鱼的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公认的保健食品,具有补钙的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很好的养殖价值。那么,鳗鱼怎么养?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鳗鱼的网箱养殖技术,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鳗鱼的网箱养殖技术

1.水质环境:选择水面开阔、水质良好、风速较小,且低潮时水深能保持4米以上的河口附近海域设置网箱为宜,要求水温范围在8℃-30℃,海流速度1米/秒以下,以流速0.5米/秒的水域为最好。

2.网箱规格:鳗鱼海水养殖采用3米3米3米或6米3米3米的无接缝网片网箱为宜,网目规格为养黑仔鳗、幼鳗0.5厘米,养成鳗0.8厘米,在网箱内放置1米0.5米1米的多层网架为鳗鱼休息台,网箱敞口留置15厘米的防逃网檐,以防鳗鱼水紧时逃跑。

3.苗种投放:放养鳗鱼以幼鳗最好,其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投入150尾,若无幼鳗而投放黑仔鳗,则密度为每平方米放500尾,鳗苗投放前应先用药浴消毒,以防染病。

4.水质管理:鳗鱼养殖的水质管理特别重要,要求海水比重为1.01-1.02,溶解氧为每生5毫克以上,pH值7-8.5。近年有些水产养殖场使用中日合作生产的微生物制剂EM原露,调节水质、浸拌饲料、预防鱼病等取得了成功经验,获得了好的经济效益。

5.投喂饲料:饲喂鳗鱼应做到四定。①定时。除初春和冬季于每天晚上8时投喂1次饲料外,其余时间均于每天早上5时和晚上8时各投喂1次;②定位。投喂在固定设置的饵料台上;③定质。投喂加入鳗鱼特用多种维生素的全价配合饲料;④定量。日粮总量以鳗鱼体重总量的百分比计算,成鳗期为15%,幼鳗期为3%,黑仔鳗期5%左右,高温、越冬期为0.5%-1%。

6.及时分箱:鳗鱼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饲养后密度大增,个体差异也更悬殊,必须及时筛选分箱饲养,按体质强弱、个体大小分开,筛选分箱过程中操作要小心细致,避免擦伤鱼体,预防感染,并且进行药浴消毒。

7.更换网箱:为保持网箱清洁卫生,预防疾病和保障水体交换畅通无阻,应及时更换网箱,夏秋两季每10天更换1次,初春和冬天每50天更换1次,换下来的网相应马上清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8.日常管理:对网箱实行分组管理,每天检测水质,做好气象、水温、pH值、投饵、防治疾病等详情记录,观察鳗鱼摄食、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小编结语】鳗鱼适宜在PH值7-8的水质里生长,养殖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鳗鱼的网箱养殖技术,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鳗鱼怎么繁殖?鳗鱼的鱼种培育技术


鳗鱼是近年来颇受养殖户欢迎的养殖项目,具有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养殖前景好。而在鳗鱼的养殖过程中,繁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到鳗鱼养殖的经济效益。那么,鳗鱼怎么繁殖?现将鳗鱼的鱼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鳗鱼的鱼种培育技术

1.鳗苗选择:优质鳗苗要求头阔吻钝,规格整齐,游泳活泼,体无创伤,体色光洁呈玉白色,肌肤丰润,机体健壮,无病原寄生,规格为每公斤6000尾左右。

2.鳗苗放养:放苗时间为3-4月,水温20℃以上时放养较为适宜。放苗前应先将培育池和鳗苗进行药物消毒,培育池的消毒方法与家鱼苗种池相同,放养密度按一级池的要求进行。

3.摄食训练:鳗苗下塘后第一周,一般从傍晚开始使用丝蚯蚓作诱饵,将养净的丝蚯蚓散投在食台上,每日投喂4-5次,日投喂量占鳗苗总体重的20-40%,同时在食台上方挂一盏15W的电灯,把鳗苗引到食台周围,集中摄食。一周后如大部份鳗苗都被引上食台摄食,表明集中摄食训练已获成功,然后逐渐往后推迟投喂时间,最后完全改在白天进行。从第2周开始,应逐渐减少丝蚯蚓投喂量,增加蚌肉、猪脾或鲜鱼等鲜饲料的肉糜。15天以后,逐渐将丝蚯蚓或肉糜与配合饲料混合投喂,并逐步加大配合饲料的比例。1个月后,即可全部改用鳗苗配合饲料,每日投喂两次,日投喂量占鳗苗总体重5-8%。

4.分级饲养:鳗苗在饲养中由于个体间争食能力强弱不一,造成个体大小差异很大,因此每隔20-30天就要将不同规格的鳗苗分养,分养前应停食一天。因鳗苗个体尚小,头几次分养可用密眼捞海在食台下捕捞,将先上食台的健壮苗优先分出,以后随着个体逐渐长大,可用广东鱼筛或不同网目的无节结网进行分选工作。分选后用痢特灵药浴,即可按级分养。各级苗种池的放养规格和密度如上所述。鳗鱼分养后配合饲料日投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鳗苗饲养到11月中、下旬时,大部分个体可长到20克左右,可作为鳗种放入成鳗池养殖。

5.水质调节:培养和管理好鳗池水质,是养鳗高产的可靠保证。

鳗鱼养殖技术大全


【常见问题】鳗鱼养殖技术有什么是我们需要知道的?

【专家解答】

鳗鱼人工养殖主要依靠专用配合饲料(市上有售),并在每50公斤专用饲料中添加多维素(维生素A、B、C、E)50克~60克、鱼肝油1.5公斤~2公斤(水温在20℃以下或35℃以上应停供鱼肝油)。幼鳗适当少加,成鳗多加。若暂时缺少专用饲料,可用小杂鱼、畜禽内脏、蚕蛹等动物性饲料绞碎拌面粉代用,其粗蛋白质含量必须在40%以上。

鳗鱼是肉食性鱼类,贪食。投喂时要实行四定原则,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定质:即保证饲料的质量。调制好的饲料要软硬适度(加水量为1.2倍~1.3倍),新鲜洁净,不能变质腐败。定量:即投喂量要根据鳗鱼的规格、摄食、消化及天气、水温、水质状况适量投。一般日投饲量为鳗鱼体重的1.5%~2.5%,以12小时内吃完为宜。定时:即鱼体规格小、密度大,每日上午8时、下午4时左右各投喂1次;鳗鱼规格在100克以上,每日上午8时~9时投喂1次即可。定位:即饲料投放在固定食台上,每1000平方米土池可设置2个~3个食台。

【小编点评】《鳗鱼鱼养殖技术大全》一文为国内有打算饲养鳗鱼的养殖户们做了一个养殖知识普及。目前,露天止水式养殖是我国的主要养殖方式。鳗场的规模以50亩为宜。养殖设施主要包括鳗池、注排水系统和附属设施。利用江河、湖泊、水库及地下水等作为水源。一般每天仅交换池水的1/10-1/7。主要依靠浮游蓝藻和水车或增氧机增氧,以改善水质。其优点是建池成本低、耗电省。缺点是产量较低,一般亩产仅1000-2000千克。

鳗鱼养殖技术规范 科学养殖鳗鱼


【常见问题】如何科学养殖鳗鱼?

【专家解答】

1、注意鳗鱼养殖的生态条件

⑴光照一定的光照能培养水色,抑制寄生虫和病菌的繁殖,能提高杀虫和治病的效果。但鳗鱼怕光,夏天光照强,需用85%黑色遮阴网;冬天光照弱,需用白色保温膜。

⑵水温鳗鱼对水温变化也很敏感,因此要注意保持水温相对稳定,温差或水温太高时要注意控制投料量;土池养殖中需保持2.5米以上的水深,以形成上下温跃层,这样无论在夏天或冬天,地层均能保持稳定的水温。

⑶盐度水体中保持2-5盐度可起到预防寄生虫和病菌的作用。

⑷氨氮水体中NH4+、NO2-、NO3-等有毒的游离氨与水温、PH值有关。

⑸PH值需保持一定的PH值,如水中PH值太低,则要注意培养水色;如太高,则每亩施用明矾1-1.5千克。

⑹氧气水体中的溶氧量需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2、合理的放养密度

鳗鱼养殖应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这是因为放养密度太低会影响鳗鱼摄食,密度太高则有压迫感,且排泄量多,换水多,水环境不稳定。

3、彻底排污

鳗鱼摄食旺盛,产生的残饵和粪便较多,应及时清除。根据鳗鱼摄食后2-3小时为排粪高峰的特性,一般在投喂3小时后进行排污,水泥池精养鳗鱼中要求全面、认真地刷洗,且每1小时排臭一次。

4、水环境的调节

鳗鱼水环境的调节重在水色的培养与维持。水体内的水色主要由绿色或棕色的微藻形成,并具有净化水质、遮光和平衡细菌生长的作用;微生态制剂可分解残饵和粪便等有机质,并能吸收硫化氢、有机物等,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也可抑制细菌的生长。这两者均可使养鳗过程中的换水量减少,既减少了抽水和冬季加温的费用,最重要的,是使水环境保持稳定,利于鳗鱼的正常摄食和健康生长,减少疾病发生,也减少用药次数。

5、定期消毒、合理用药

鳗鱼养殖多采用较高密度的半精养或精养养殖方式,若水体中水色调控不好或遇下雨天等,水体内细菌和寄生虫总量就会增多。因此,应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定期(约7-10天)使用无残留、低刺激的消毒药物和杀虫剂对水体进行消毒一次。当鳗鱼确实发生疾病时,要对症下药,选择无残留、低毒、低抗药性的药物如中草药、中西药合剂或西药合剂治疗。

【小编补充】另外,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免疫促长添加剂,鳗鱼养殖属强化养殖,养殖密度高、生长快,难免会产生鳗鱼体弱、免疫力差等问题,因此,应在鳗鱼饲料中添加免疫促长添加剂如Vc、Ve、多维、多肽、免疫多糖、微生态制剂等保健品,既可增强鳗鱼对环境的抵抗力,又可提高饲料的转化率,使鳗鱼健康生长。小编汤姆为探索鳗鱼苗暂养的你整理了《鳗鱼养殖技术规范科学养殖鳗鱼》一文。

鳗鱼养殖:鳗鱼放养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鳗鱼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虚养血、祛湿、抗痨等功效,蛋白质非常的丰富,近两年市场价格稳定,养殖户养殖鳗鱼的方法也是各种各样,那么鳗鱼放养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1.正确选择优质鳗种:放养优质鳗种是保证养殖成功的前提,优质鳗种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①规格整齐,无杂苗;②鳗种的丰满度大,体表光滑,背部墨蓝,腹部洁白;③无病害,无外伤,活动和摄食能力强;④当年养成的鳗种质量最好。

2.鳗种下池:长途运输的种苗,为了运输安全,在包装起运前经过停食筛选暂养和包装时的降温充氧等各项技术操作,鳗种消耗了一定的体能,经过10小时左右的运输到达目的地。有两种情况:一是包装袋温度仍低于塘中水温,袋内溶氧仍很充足,鳗鱼仍处于半休眠状态,这时下池应创造条件给予适当的复苏时间和适应过程,首先在阳光直射不到的情况下,将包装袋放入塘边网箱中浸泡20~30分钟,待温差小于5℃时,解开包装袋,向包装袋中加入2~3盆塘水,然后慢慢地将鳗苗倒入网箱,观察1~2小时后下池。另一种情况,鳗鱼到达目的地后,由于袋内气温较高,氧气消耗较大,鳗鱼处于缺氧窒息状态,这时应立即解开氧气袋,在塘边铺上网箱,将鳗苗倒在网上,用池水慢慢冲洗,利用鳗鱼皮肤呼吸的特性,使鳗鱼慢慢苏醒游入塘中。

鳗种下池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操作,因为鳗种在包装袋中开始处于一种高氧状态,随着运输的进行,袋中溶氧逐渐减少,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逐渐增加,鳗鱼又处于一种缺氧甚至轻度中毒状态,因此操作不慎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如果鳗种是短途运输,则下塘前只要进行消毒后就可直接下池。

3.鳗种下池的消毒:为使鳗种能健康成长,下池前必须进行认真严格的消毒工作,以杀灭鳗种可能携带的病原。如果鳗种下池前体质许可,可进行水体高浓度、短时间浸泡,用药为:①1.5%~3%食盐溶液浸洗15~30分钟;②25毫克/升土霉素药液浸洗5~10分钟;③50毫克/升福尔马林溶液浸洗10~15分钟;④4毫克/升敌百虫溶液浸洗10~15分钟。如鳗种体质差,可先下塘,待鱼体质恢复后,用20~30毫克/升福尔马林和2~45毫克/升土霉素进行药浴处理,方法为将药物化水全池泼洒,要注意用药后换水。同时开食后投喂一个疗程药饵。

4.鳗种放养密度:投放鳗种的密度依各种条件而定,主要根据养鳗场投苗计划、现存池鳗鱼和总水面,同时考虑技术、水质等条件,原则是宁稀勿密。放养密度参考如下:鳗种规格20~10克/尾,每亩放养5000~7000尾,鳗种规格40~20克/尾,每亩放养4000~5000尾,鳗种规格80~40克/尾,每亩放养2500~4000尾,鳗种规格100克/尾,每亩放养2000~3000尾。

总结:养殖鳗鱼,在放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鳗种规格质量,这样才能提高鳗鱼成活率,才能达到更高的效益。

商品鳗鱼管理技术准则 如何管理成品鳗鱼?


【常见问题】如何管理成品鳗鱼?

【专家解答】成鳗池通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密度增大,而鳗病也较幼鳗为多。因此,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成鳗池的日常管理归纳起来就是一勤、二早、三看、四防。

一勤:就是勤巡塘。每天3次,凌晨巡塘注意鳗鱼有否浮头,中午巡塘注意鳗鱼吃食后情况,晚上巡塘注意有否浮头先兆。

二早:就是早放养、早开食。提倡隔冬放养,开春后随时注意鳗鱼有否上食场觅食的现象,及时给予饲料试喂。

三看:就是看吃食、看水色、看天气。看吃食主要是看鳗鱼在食场吃食是集中还是散乱,是否在抢食或有无吐食现象,是否顶水流游动,要究其原因,调整投饲量或采取对策;看水色主要看池水水色变化,了解浮游生物变化情况,决定换水量及引种等其他措施;看天气主要是预测变化趋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四防:就是防嚎、防病、防逃、防水变。防嚎就是防鳗鱼缺氧浮头;防病就是防止鳗病,如发现鳗鱼摄食量降低且有离群散游或见死鳗现象,要检查研究病况,采取防治措施;防逃就是防止逃鳗;防水变就是防止池水变恶。

具体说,成鳗池日常管理除了做好投饲工作外,还应做好包括水质管理、增氧机的使用及管理、鳗病防治、工具保管和维修等管理工作。

所有养鳗工具要有保管室专人保管,建立保管制度。鳗池要定期检查进排水设施,过滤设施及池壁等是否损坏或漏水,发现问题及时维修,防止鳗鱼乘隙逃逸。

【小编点评】建立鳗池档案主要包括鳗池基本状况及日常管理情况,鳗鱼发病及治疗情况,分养及出口暂养情况等。鳗池档案应由专人负责记载,每天把当天的情况汇集并登记上册。这样既便于各阶段生产、出口计划的安排,又能通过档案记载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失败的教训,对发展科学养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编汤姆为探索商品鳗鱼管理技术的你整理了商品鳗鱼管理技术准则如何管理成品鳗鱼?》一文。

鳗鱼生态养殖技术问答 鳗鱼可控生态养殖


【常见问题】鳗鱼可控生态养殖有哪些常见问题?

【专家解答】 1、什么是鳗鱼可控生态养殖?

答:当人们谈到生态养殖时,大多会理解为一种简单、天然、粗放、低产、低效的养殖方式。然而,当增加可控二字时,以上理解则是完全错误的。可控生态养殖是一种集约化、高效率的精养殖模式,具有健康安全、经济实用、节能减排、高效环保等特点。

鳗鱼可控生态养殖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通俗地说,就是通过人为有意识地改变现有鳗鱼养殖设施,尽可能地调控和营造更加适合鳗鱼生长发育的良好生态环境:利用生物相互抑制的原理,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用药或不用药;通过控温和保温减少因气候变化对鳗鱼养殖造成的影响,大大缩短生长周期,提高饲料效率;通过减少换水甚至不换水,节约大量能源,降低生产成本;通过适度光照和增氧提高水体生态系统的活力;通过物理方法处理鳗鱼粪便控制生物消化平衡,保持微生态的自净能力。通过这些措施,使水体生态系统超越自然,按照我们的愿望高效地生产健康、安全、优质的鳗鱼。

2、为什么可控生态养殖要保温?

答:鳗鱼是变温动物,其生长、代谢效率均取决于养殖水体温度,当温度适宜时(欧鳗25℃左右,日本鳗27℃左右),其体内代谢旺盛,对食物消化和吸收效率最高,生长速度最快。温度过高或过低,鳗鱼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受影响,生长相对较慢。在鳗鱼养殖中建造温棚、安装加温和控温系统,保持鳗鱼最适生长温度,不但有利于鳗鱼生长,也有利于各种浮游生物和细菌等微生物的繁衍,保持水体中微生态平衡。同时,搭建温棚可以适当采光以满足水体中光合浮游植物的生长需要,有效消耗水中营养物质,净化水质;温棚还有利于减少热量的散失,使水体温度保持相对恒定,使鳗鱼养殖基本不受季节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3、为什么可控生态养殖要加装增氧系统?

答:可控生态养殖与传统工厂化养殖不同,养殖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分解性微生物。在阴天和夜间,特别是后半夜,养殖水体中的所有生物降低或停止光合作用,而相对呼吸作用耗氧量大大增加,有可能造成水体短时缺氧,对鳗鱼健康造成威胁,这是可控生态养殖的瓶颈问题。若此时不增加水中溶氧,最容易发生鳗鱼浮头缺氧死亡、水质急剧恶化等后果。因此,有必要在鳗鱼养殖池中加装增氧设施,及时给养殖水体增加溶氧,突破每一天可能发生短时缺氧的瓶颈。通过加强增氧还可有效保持水中微生物的高消化能力,可大大提高水体中鳗鱼养殖密度,从而获得单位面积的相对高产,提高生产效率。

4、为什么可控生态养殖要避免大量换水?

答:大量换水几乎是我国工厂化水产精养模式的专利,由于养殖密度较高,水质容易恶化,不得不采取大量换水的方式,常常是日换水量达数倍,甚至十多倍。如此大换水养殖,造成水体中浮游生物和分解性微生物极少。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鱼长期生活在清水环境里,近似于人类生活在没有植被和湿地的沙漠里,生存环境是十分恶劣的。大换水造成的清水养鱼的害处很多,如:

A.养殖水体中鱼类排出的粪便,因缺乏浮游生物和分解性微生物,不能及时被分解而大量积累;

B.水体中溶解氧因养殖生物呼吸作用不断消耗,同时又缺少光合作用补充,容易导致水中溶解氧迅速减少;

C.水霉菌等有害病菌和鳗鱼常见寄生虫(如小瓜虫、拟指环虫、车轮虫等)最容易在这种单调的清水系统中先于藻类等光合浮游生物和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容易造成鱼类暴发性疾病;

D.养殖过程中频繁换水,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每次换进的新水对于鱼类来说都是一个新的环境,造成鱼类经常处于条件应激状态,严重影响其摄食和生长;

E.大量换水造成养殖水温不容易恒定,不但造成鱼类应激,还造成加温耗能加大,生产成本提高;

F.因频繁换水而经常通过水源带来病原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大大增加了鱼类发病的几率;

G.鱼类在清水中没有安全感,容易受环境影响应激,摄食效率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细数大换水这些弊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可控生态养殖模式不采用大量换水的道理。可控生态养殖讲究的就象人们常说的养鱼先养水,所谓养水,是在养殖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换水甚至不换水,在养殖水体中有意培养大量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分解性微生物等,让水体构成一个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让各种微生物高效地消化鱼类产生的粪便和水体中的其他有害物质,净化水质,为鱼类营造一个平衡、稳定的良好生态环境,能有效避免因清水养鱼造成的种种弊端。

5、为什么可控生态养殖不能使用水体消毒剂等药物?

答:可控生态养殖技术的一个最重要环节是在养殖水体中培养大量的浮游动、植物和分解性微生物,有时也要在养殖水体中加入益生菌,其目的是通过水体的生态系统实现水质自净,同时抑制有害病菌和寄生虫的暴发,保护鱼类安全。如果养殖过程中使用水体消毒剂、抗生素或杀虫药物,将导致各种微生物大量死亡,使精心建立的水体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甚至崩溃。而当水中生态系统失衡,水体中的有害病菌和寄生虫总是捷足先登大量繁殖,继而引发病虫害。滥用药物将陷入用药~换水~疾病~用药的恶性循环中,鱼类常发生药物诱发性多种疾病,并可能造成鱼类中药物残留超标的风险。可控生态养殖需要一个稳定的多样性生物系统,任何药物的使用都有可能使该系统受到破坏,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6、为什么饲料配方对可控生态养殖有影响?

答:可控生态养殖系统中微生物的消化能力与鱼类粪便排放量是一个动态平衡,粪便排放过多,将造成微生态失衡,产生不良影响。饲料配方是否合理,直接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和鱼类粪便中的营养物质含量。鳗鱼长期摄取营养配方不合理的饲料,会造成其本身健康状况不佳,进而影响饲料消化吸收率,增加生态系统负担,同时降低鱼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此外,鳗鱼饲料中若添加抗生素,将杀死鳗鱼肠道中的有益菌群,也会影响鳗鱼的消化吸收能力。选择良好的饲料配方有利于提高其消化吸收率,在饲料配方中添加发酵豆粕或其他活性发酵产物,对培养鳗鱼肠道有益菌群,帮助鳗鱼消化吸收十分有利。

7、为什么可控生态养殖需要合理密度?

答:在可控生态养殖系统中,鱼类产生的粪便主要依靠水中微生物及时进行消化,而水体生态系统对鱼类粪便的消化能力是有极限的,养殖密度过高,所产生的粪便有可能会超出生态系统的消化能力,生态平衡将被打破,水质将恶化。为避免出现这种状况,控制适当的养殖密度非常关键,经初步试验表明,在不换水、不排污、保持温度相对恒定的条件下,幼鳗培育密度500~800尾/平方米是可行的;成鳗养殖在不换水、不排污的条件下,放养密度可达6~8千克/平方米。

8、可控生态养殖模式如何实现更高密度养殖?

答:在可控生态养殖模式中,实现更高密度养殖的关键是如何突破水体生态系统对粪便的消化极限,这也是读者最关心的问题。我们知道,微生物消化的极限是不可以突破的,唯一的解决办法是采用物理方法将水体中部分鱼类粪便分离出来,减轻微生物的负担,实现人工控制下的平衡,这是可控生态养殖的一个关键环节。具体分离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如微粒过滤法、人工湿地过滤法、气旋发泡分离法等。人工分离鱼类粪便效率越高,则可放养的密度越高。

【小编补充】常规集约化的鳗鱼养殖依靠大量换水和药物防治病害,严重制约鳗鱼业的生存和发展。鳗鱼可控生态养殖技术,不仅节水节能,还能减少用药或不用药,是可行的鳗鱼养殖新技术。小编汤姆为探索鳗鱼可控生态养殖的你整理了《鳗鱼生态养殖技术问答鳗鱼可控生态养殖》一文。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鳗鱼投喂技术 鳗鱼饲料详解》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养牛投喂机”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844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