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冬天好养吗?越冬前要减小养殖密度,建造越冬池

鳜鱼冬天不太好养,因为鳜鱼生长的最佳水温在20℃左右,冬天温度较低影响鳜鱼生长,因此需要建越冬池,并在水温10℃以上的晴天进行并塘,越冬前要稀放深养,减小养殖密度,可将一定规格的鳜鱼捕捞出售。下雪后要及时清理积雪,做好必要的防冻措施。

1、越冬池的建设

冬天养殖鳜鱼需要建设越冬池,应选择背风向阳、淤泥少的沙质底的池塘养殖,面积在1.5-3亩左右,深2米以上,排灌条件好,无污染,水质好以及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鱼池,注意饲养鳜鱼不适合酸性池和池水易混浊的池进行养殖。

2、并塘控制饵料鱼数量

一般并塘在水温10℃的晴天进行,水温高,鱼多运动力强,氧的消耗大,这个过程中鱼容易受伤,水温过低也不适合并塘,以防鱼被冻死。成鱼池里鳜鱼种就可以随成鱼的捕获进行并塘,拉网时需注意以防缺氧造成鳜鱼种的死亡。拉网前半个月就应控制好池中饵料鱼类的数量,网、捕鱼、选鱼和运输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不要伤害到鱼体。

3、温度

养殖鳜鱼的最佳水温在20℃,鳜鱼生长摄食的最佳温度在22-28℃,繁殖最佳的水温在21℃,冬天温度比较低,鳜鱼生长比较慢。

4、养殖密度

在越冬前我们要稀放深养,按照鳜鱼规格大小分箱或分池稀养,减小养殖密度,然后将池塘的老水排放掉一半,注入新水至2.2左右,保持一定的水温,有利于鳜鱼的正常生长。

5、及时防寒冻

冬天的温度下降快,幅度大,持续时间比较长,时常出现极端低温天气,我们要提前做好防护措施,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在越冬前将养成一定规格的鳜鱼及时捕捞出售,仔细检查养殖地,防止漏逃发生。冬天要及时清理积雪,如有结冰,也要及时破冰,以保证水中有足够的溶氧。

6、防病

冬季除冰雪时动作要轻缓,不要碰伤鱼体,容易引起鱼病,我们要提前预防鱼病,可以使用100-150ml聚维酮碘每亩进行泼洒,也可内服虫虫草预防寄生虫,注意不能使用敌百虫。

小编推荐

牛蛙要怎么进行越冬养殖


牛蛙是一种大型食用蛙,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牛蛙,俗名美国水蛙,个体硕大,生长快,产量高,原产于北美洲和墨西哥等地,目前己遍及世界各大洲,是各地食用蛙中的主要养殖种类。由于牛蛙是变温动物,当水温下降到6―12℃时开始冬眠,为了保证牛蛙养殖的经济效益,冬眠期的管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牛蛙的越冬养殖技术

一、保膘

牛蛙进入冬眠后,潜伏在水底或洞穴中不进食,依靠皮肤呼吸水中的溶氧和体内蓄积的养料来维持徽弱的新陈代谢,所以,冬眠前要抓紧保膘。每天应投足营养价值高且较全面的饲料,有条件的可增喂一些蝇蛆、泥鳅,保证牛蛙吃饱吃好,以便蓄积冬眠所需的养料,减少死亡,保证养殖效益。

二、避风

牛蛙在洞穴里越冬,应选择在背风向阳的地方开掘洞穴。洞穴的大小视养殖规模而定,一般直径15cm,深1m以上,长不定。洞穴既要湿润又要避免池水淹没,还要设置挡风屏障。另外,整个冬眠期间应严防老鼠入侵。

三、防冻

越冬期间须保持蛙池2cm水层,水面上设置棚架防霜冻。可用竹片在池上方作成半圆形的棚架,上盖草帘或薄膜。当气温在6℃以上时,应将薄膜掀开一部分,以利通气和调节棚内温度。同时要定期检查池水的清新程度和水位的稳定性。

以上就是牛蛙在冬季养殖时需要注意的内容,对于养殖户而言,冬季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季节,因为冬季常常会出现养殖饲料来源不足,气温下降导致发病率的上升以及动物常常在冬季变得瘦弱。所以养殖户在进行越冬养殖时,需要注意保膘、避风、防冻等三者缺一不可。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养殖黄鳝越冬前准备和一些越冬巧妙技巧


进入十月以后,搞黄鳝养殖的可要注意了,因为再过一个月呢,差不多就到了黄鳝的冬眠期了,所以,在黄鳝越冬前,到底要为黄鳝做些什么呢?

1、要让黄鳝吃饱,有足够的体能;2、要管好水,很多发黑和藻类的水要治;3、要杀水花生上面的虫子,也可以在水花生上铺稻草来保暖;4、防敌害,水老鼠,鸟,小偷。除此之外,黄鳝越冬还有一些巧妙方法。1、带水越冬法。黄鳝是变温冷血鱼类,对环境适应性强,当气温降至10℃以下时(生长温度15-30℃),就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此时为了黄鳝安全越冬,应把养殖池的水位提高到30-50厘米,保证冬季池底水温在0℃以上。若满池结冰,必须每天把冰块打开防止黄鳝缺氧。2、干池越冬法。水温10℃以下时排干池水,保证池底泥土湿润,在池子泥土表面覆盖上一层稻草或麦草、玉米秸,厚度30厘米。3、室内越冬法。当气温在10℃以下时,将池塘养殖的黄鳝转到室内越冬,在室内用池子或水桶按1公斤黄鳝、2公斤水的比例,将黄鳝放到池子或桶中,每天换水一次,保证室内温度在2-5℃之间。4、塑料大棚越冬法。当冬天水温低于12℃时,采用塑料大棚越冬效果也很好。塑料大棚里的池子水位比养殖水位略高就行,棚内气温保证在2-8℃之间。每天中午温度最高时把大棚的通风孔打开,让棚内空气清新,在大棚顶端安装通风孔,以防黄鳝缺氧死亡。

罗非鱼越冬前的准备技术


罗非鱼是属于热带的一种鱼类,所以它对水温是有比较高的要求的,16℃~40℃是其正常生长的温度范围。最适合生长的温度是在28~32℃之间。如果温度低于12℃以下就会发生死亡的现象。

在正常的情况下,罗非鱼在水温降到16℃时都需采取越冬措施,确保罗非鱼顺利越冬。罗非鱼的越冬方式很多,根据各地气候和越冬条件的差异,主要有盖薄膜大棚越冬、温泉水越冬、深水井、工厂余热、锅炉加温以及电热器加温等方式。罗非鱼越冬的关键是要掌握越冬入池的时间、鱼池消毒、放养密度、水质和水温的调节、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技术。

一、越冬前的准备

1、越冬鱼的要求

越冬前催肥院越冬前一个月将要越冬的鱼集中专池囤养,进行加强培育,促使其膘肥体壮,增强越冬抗寒能力,使之逐步适应越冬期间的生活环境,将部分体弱或受伤的鱼提前淘汰。

越冬鱼的选留院要从秋苗专池培育而成的鱼种中选留,越冬鱼种以全长5~6厘米为好,过大会使越冬塘利用率降低,过小的鱼种在越冬过程中适应能力差、成活率低及会出现同一塘越冬苗规格大小不一的现象。一般苗种越冬要求进池时规格要整齐,罗非鱼一年多次繁殖,鱼苗入池时的规格如参差不齐,在吃食上必然会出现以大欺小,小者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因此,鱼种入池时一定要经过筛选,按规格大小分别入池,以便管理,提高成活率。选留的鱼种还要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体表光滑、无冻伤的个体。

选留时操作都必须轻快细致,以免碰伤鱼体,并即选即入池。鱼种在分级过筛时不宜长时间密集于网池中,一般在网池中吊水两个小时后即要进行分筛、计数入塘,最长时间不宜超过五个小时,更不宜进行高密度长途运输,否则会造成鱼体受伤严重,导致越冬成活率低。

2、越冬设施的准备

根据不同的越冬方式,对越冬期间所需的加温、增氧、排污等设备应在越冬前准备好,如加热器、锅炉、控温仪、水泵、增氧机等,并预先把各越冬设备检修完好。一般养殖户进行小面积越冬时,每30立方米水体应配用1~2个3千瓦的电热器。越冬前7~10天应对鱼池及管道、渠道先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其他消毒药物进行处理,方法与池塘养殖鱼的处理一致。

3、越冬前鱼体的消毒

越冬时亲鱼、鱼种在运输和操作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在进池前应对鱼体进行药物消毒,可用2%~3%食盐溶液(不加碘)浸泡鱼体5~10分钟,浸洗时间根据鱼的忍耐程度而定。待全部鱼入塘后,可用0.3毫克/升二氧化氯进行全塘消毒,以防疾病发生。在入塘后一个星期内,要密切注意入塘鱼种活动情况,特别是水温较低时操作的鱼种伤口是否感染,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入塘一个星期后,鱼种的情况才基本稳定,进入越冬期。

海参越冬(封冰前)养殖技术指南


【常见问题】海参越冬(封冰前)养殖技术有哪些? 【专家解答】 越冬前海参圈的水质标准

1、池底颜色灰色或灰褐色,无臭味,无残饵。

2、pH值为7.8~8.4。

3、水深1.5~2.2米。

4、无水草。

5、结冰前加大换水量,换出老水,清洁水质。

6、透明度50~60厘米。

海参越冬前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如何使海参晚回礁更好的渡过冰封期

方法:

⑴充分诱使大部分海参出爬,不出爬的海参一般很难越冬。

⑵适当投喂蛋白(生物T蛋白),抵消越冬体质消耗。

⑶控制水位,使海参晚回礁,延长吃食周期。

2、如何预防入冬以后海参发病

分析:

每年入冬以后,部分海参养殖区就会出现海参肿嘴、烂皮、排脏、不摄食、形体萎缩乃至死亡等病害,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各养殖户在秋冬季节水温转换的过程中,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做到冬病秋防。

措施:

彻底改善底质环境(海参生活在池底,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也主要集中在池底,这是造成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使用爽底安每亩300克隔天后使用底巧每亩500克。

3、如何防止参圈冬季冰下长草

何种池塘容易冬季长草:

⑴夏季或秋季曾经大量长草的池塘。

⑵杀敌害次数较多的池塘。

⑶养殖四年以上池塘且水质过于清瘦。

采取措施:

⑴池塘封冰前或海参摄食下降后,使用一遍青苔净300g/亩进行杀草。

⑵三天后,全池泼洒底巧或嗜冷型利生素每包1-2亩。

4、参圈封冰前为何要消毒、改底

分析:

⑴封冰后池底盐度会升高,会造成海参体质下降。

⑵秋季会积累大量残饵、烂草、粪便,易造成低温弧菌大量繁殖,造成海参死亡。

⑶封冰后池底盐度上升,会造成溶氧下降,池底腐烂物会缓慢发酵产生毒害因子,造成海参中毒,影响春季出爬。

采取措施:

⑴海参摄食下降或开始回礁,全池泼洒特力灭或聚维酮碘每瓶3亩或使用爽底安或臭氧水安300克每亩。

⑵五天后全池泼洒底巧+利生素(每袋1-2亩,不计水深)。

5、参圈封冰前如何补菌?

分析:

封冰后,海参圈水质底质长期得不到改善,易滋生低温弧菌等有害菌,底质易发生恶化,导致海参开春化冰后会出现一些病态反应。

方法:

做好池塘消毒、改底之后,再向水体中泼洒嗜冷型利生素(0-40℃都可有效繁殖发挥作用),补充水体有益菌。

6、参圈封冰前后如何使用增氧机

方法:

⑴刚开始结冰或结冰初期,中午可适当打开增氧机,避免上下层水温温差过大,出现池底缓慢发酵缺氧、细菌繁殖。

⑵冰封后,尽量避免打开增氧机,防止池底温度下降过快,冻伤小苗或造成排脏。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为此小编汤姆为探索海参越冬的你整理了《海参越冬(封冰前)养殖技术指南》一文。

掌握好四法黄鳝好越冬


1.带水越冬法。黄鳝是变温冷血鱼类,对环境适应性强,当气温降至10℃以下时(生长温度15℃~30℃),就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此时为了黄鳝安全越冬,应把养殖池的水位提高到30~50厘米,保证冬季池底水温在0℃以上。若满池结冰,必须每天把冰块打开防止黄鳝缺氧。

2.干池越冬法。水温10℃以下时排干池水,保证池底泥土湿润,在池子泥土表面覆盖上一层稻草或麦草、玉米秸,厚度30厘米。

3.室内越冬法。当气温在10℃以下时,将池塘养殖的黄鳝转到室内越冬,在室内用池子或水桶按1公斤黄鳝、2公斤水的比例,将黄鳝放到池子或桶中,每天换水一次,保证室内温度在2℃~5℃之间。

4.塑料大棚越冬法。当冬天水温低于12℃时,采用塑料大棚越冬效果也很好。塑料大棚里的池子水位比养殖水位略高就行,棚内气温保证在2℃~8℃之间。每天中午温度最高时把大棚的通风孔打开,让棚内空气清新,在大棚顶端安装通风孔,以防黄鳝缺氧。

封冰前海参养殖越冬攻略 【海参圈】


【常见问题】封冰前海参养殖越冬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专家解答】

越冬前海参圈的水质标准

1、池底颜色灰色或灰褐色,无臭味,无残饵。

2、pH值为7.8~8.4。

3、水深1.5~2.2米。

4、无水草。

5、结冰前加大换水量,换出老水,清洁水质。

6、透明度50~60厘米。

海参越冬前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如何使海参晚回礁更好的渡过冰封期

方法:

⑴充分诱使大部分海参出爬,不出爬的海参一般很难越冬。

⑵适当投喂蛋白(生物T蛋白),抵消越冬体质消耗。

⑶控制水位,使海参晚回礁,延长吃食周期。

2、如何预防入冬以后海参发病

分析:

每年入冬以后,部分海参养殖区就会出现海参肿嘴、烂皮、排脏、不摄食、形体萎缩乃至死亡等病害,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各养殖户在秋冬季节水温转换的过程中,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做到冬病秋防。

措施:

彻底改善底质环境(海参生活在池底,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也主要集中在池底,这是造成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使用爽底安每亩300克隔天后使用底巧每亩500克。

3、如何防止参圈冬季冰下长草

何种池塘容易冬季长草:

⑴夏季或秋季曾经大量长草的池塘。

⑵杀敌害次数较多的池塘。

⑶养殖四年以上池塘且水质过于清瘦。

采取措施:

⑴池塘封冰前或海参摄食下降后,使用一遍青苔净300g/亩进行杀草。

⑵三天后,全池泼洒底巧或嗜冷型利生素每包1-2亩。

4、参圈封冰前为何要消毒、改底

分析:

⑴封冰后池底盐度会升高,会造成海参体质下降。

⑵秋季会积累大量残饵、烂草、粪便,易造成低温弧菌大量繁殖,造成海参死亡。

⑶封冰后池底盐度上升,会造成溶氧下降,池底腐烂物会缓慢发酵产生毒害因子,造成海参中毒,影响春季出爬。

采取措施:

⑴海参摄食下降或开始回礁,全池泼洒特力灭或聚维酮碘每瓶3亩或使用爽底安或臭氧水安300克每亩。

⑵五天后全池泼洒底巧+利生素(每袋1-2亩,不计水深)。

5、参圈封冰前如何补菌?

分析:

封冰后,海参圈水质底质长期得不到改善,易滋生低温弧菌等有害菌,底质易发生恶化,导致海参开春化冰后会出现一些病态反应。

方法:

做好池塘消毒、改底之后,再向水体中泼洒嗜冷型利生素(0-40℃都可有效繁殖发挥作用),补充水体有益菌。

6、参圈封冰前后如何使用增氧机

方法:

⑴刚开始结冰或结冰初期,中午可适当打开增氧机,避免上下层水温温差过大,出现池底缓慢发酵缺氧、细菌繁殖。

⑵冰封后,尽量避免打开增氧机,防止池底温度下降过快,冻伤小苗或造成排脏。小编汤姆为探索封冰前海参养殖越冬攻略的你整理了《封冰前海参养殖越冬攻略【海参圈】》一文,

养殖淡水白鲳苗种进池越冬的管理


1.越冬池准备

面积600~1500平方米,池深1.5米,池水南京浦口区地区为温泉水,呈微流入池,进水管10厘米,池底淤泥厚10厘米。干池消毒后,进水。每池配备三千瓦增氧机两台。

2.白鲳苗种放养

放养前三天停止进水,使越冬池水温与池塘水温接近,温差在2摄氏度以内。南京地区一般9月底10月初起捕鱼苗,鱼苗用亚甲基蓝0.2ppm药浴10~15分钟后,进越冬池越冬。每立方水体放养180尾左右。

3.投饵

白鲳入池后投喂蛋白含量在30%以上的浮性饲料,每日投喂3~4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4%。

4.日常管理

越冬期间,水温控制在26~28摄氏度,水流量稳定。定期取样,检查鱼体生长及摄食情况,并镜检病虫害。越冬后期,池中载鱼量增加,开动一台增氧机,除投饵时24小时不停机。

5.越冬规格控制

淡水白鲳强食能力强,个体生长悬殊较大。在越冬养殖期间,宜采用少量、定点、长时间投喂方式,避免了白鲳规格过分悬殊,并且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每立方水体一般可出池越冬鱼种15公斤左右。

鲶鱼养殖怎么越冬


鲶鱼是日常饮食中常见的食用鱼之一,虽然肉质口感一般,但营养价值高,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和药用价值。鲶鱼是一种可以养殖的水产养殖项目,而在鲶鱼的养殖过程中,做好越冬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那么,鲶鱼养殖怎么越冬?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鲶鱼养殖的越冬管理要点,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一、鲶鱼越冬前做好疾病防治

在鲶鱼类停食前30天左右,对计划越冬的鲶鱼类进行全面检查,通过越冬前的强化培育,提高鲶鱼类抗寒抗病能力。饵料要营养全面且丰富,能量蛋白比要高于饲养期,并适当增加维生素C等。在饵料中还要添加适量的甜菜碱、氯化胆碱等,可促进鲶鱼类肝脏的脂肪代谢,对防止脂肪肝的形成有明显效果。

二、鲶鱼封冰前池水宜处理

目前,我省的精养池塘一般采用高密度、高产量的生产方式,饵料投喂量大,水源相对不足,许多池塘有机质超标。封冰前对池水进行处理,可有效降低池水中有机质的含量,减少有机耗氧量,消除致病菌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在鲶鱼类停食后,根据当地气候,可以在封冰前一周左右进行封冰前的池水处理,如采用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等方法。

三、鲶鱼养殖低温危害当预防

越冬池塘水体出现低温是造成越冬期大批死鲶鱼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养殖鲶鱼类长期在低于0.5℃的水温下难以存活,而引自温暖地区和高密度饲养的鲶鱼类更不耐低温,因此,在鲶鱼类的越冬管理中要尽可能控制并减少低温的出现,特别要防止机械搅水造成水温剧降,不要使底层水温降至2℃以下。

四、鲶鱼养殖要增加水体溶氧量

水体缺氧也是造成池塘鲶鱼类越冬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要保持越冬池塘水体中浮游植物数量和水体中溶解氧相对稳定,并增加水层光照,控制浮游植物,防止有机质过高,提高溶氧量。

五、融冰后鲶鱼病早预防

鲶鱼类越冬期长时间不摄食,体质非常虚弱。融冰后随着水温的上升,水体中各种病原菌或其孢子、卵、幼虫逐渐发育,大量繁衍,使鲶鱼体易受病原菌的侵袭,水霉病、竖鳞病、白云病等极易流行,造成鲶鱼类的大量死亡。为减少损失,融冰后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鲶鱼病的发生和流行。

【小编结语】做好鲶鱼养殖的越冬管理工作,是提高鲶鱼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鲶鱼养殖的越冬管理要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牛蛙养殖怎么越冬


谈起牛蛙,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作为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菜肴,牛蛙一直深受市场的欢迎,是我国水产养殖的名特优水产品之一。而对于牛蛙养殖来说,越冬可说是一个较大的问题,稍有管理不当,就有可能导致牛蛙大规模的死亡。那么,牛蛙养殖怎么越冬?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牛蛙的越冬管理方法要点,一起来看看吧。

一、越冬温度

越冬管理主要控制越冬温度的问题,越冬环境温度最好控制在l0-l5摄氏度,越冬水温最好控制在5-l0摄氏度。在此温区,牛蛙处于半休眠状态中,新陈代谢水平低,耗氧低,便于管理。若有条件,可将水温调节到23-28摄氏度,以利牛蛙变冬眠为冬长。越冬期间,最低水温不能低于0摄氏度,否则牛蛙会被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在牛蛙越冬期间,要每天观测气温、水温、调控好温度。

二、越冬环境

注意调节水质,要适当注水、换水、保持良好水质。对于在半旱式越冬的牛蛙,要长期保持泥土的湿润,保持环境安静。牛蛙越冬期间,不吃不动,处于休眠状态,代谢水平很低,消耗能量最少。若环境喧嚣或人为干扰,会引起越冬牛蛙的不适或迁移,则会使代谢水平升高,能量消耗增加,体重明显减轻,严重时甚至发病和死亡。除必要的注水、换水和酒水外,-般不要惊吓干扰牛蛙。

三、越冬食物

适量投喂饲料,牛蛙在越冬时为维持生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越冬前0.5-l个月左右,要给牛蛙多喂脂肪、蛋白质含量丰富的动物性饲料,使牛蛙在越冬前积累较多的脂肪等,提高对严寒的抵抗能力,以利安全越冬。越冬后期,当气温、水温逐渐回升到l0摄氏度以上,越冬的牛蛙逐渐苏醒,在晴天的中午可适当投喂-些高蛋白的饲料,如蚯蚓、黄粉虫等,日投饲率达0.5%-l.0%即可。还要做好防止敌害侵袭和及时防治蛙病工作。

四、越冬期对蝌蚪的护理

为使蝌蚪安全越冬,可把蝌蚪池的水位加深至0.3米左右,并在水面增大水浮莲或其它水生植物的投入量,一般以覆盖住水面的2/3为度,以维持水温略高。如气温降到0℃以下,则应把蝌蚪池池水加深到1.1米,这样即使水面结冰,水池深层的水温也可保持在4℃左右。在4℃的水温环境,蝌蚪即可安全越冬,并只靠摄食池水中的有机质而缓慢生长。

【小编结语】做好牛蛙的越冬管理工作,对保证牛蛙安全越冬有着重要意义,当引起养殖户们重视。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牛蛙的越冬管理方法要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罗非鱼养殖怎么越冬


罗非鱼是很好的水产养殖项目,具有很高的养殖前景。由于罗非鱼属于热带鱼类,不耐低温,当温度下降至12℃时就会逐渐死亡。因此,随着冬季气温下降,养殖罗非鱼需要做好越冬工作,造成经济损失。那么,罗非鱼养殖怎么越冬?现将罗非鱼养殖的越冬方法介绍如下。

罗非鱼养殖的越冬方法

1.温泉水越冬:越冬池面积应根据水温、流量、地形及生产规模而定。越冬池水深以1.5-2米为宜,进水量和出水量要相近,以保持一定水温和深度。如温泉水水温很高,应先经蓄水池冷却到一定温度再注入越冬池,这种越冬方式及越冬密度较高。同时,由于水温较高,水量充足,可强化亲鱼饲养培育,促进亲鱼性腺早熟,提早进行繁殖育苗。

2.工厂余热水越冬:利用某些工厂排出的冷却水,直接在冷却池内或修建越冬池进行越冬。越冬池面积根据冷却水水温和流量而定,水深以1.5-2米为宜,也可利用某些工厂废蒸汽将调温池水按要求调好,通入越冬池保温越冬。这种越冬方式可因地制宜利用热源条件,成本低,越冬效果好。

3.塑料搭棚土池越冬:越冬池选择在背风向阳、水质良好、水电方便的地方。越冬池最好选择东西向,长方形,面积60-120平方米,水深以2-2.5米,注排水方便。池面上用钢筋或竹木搭建拱形或人字形的棚架,棚顶离地面高度1.8-2米,其上覆盖两层塑料薄膜,外面压钉竹片,棚脚四周用泥土压实。这种越冬方式可利用地下水为水源,保持水温16-18℃,越冬效果好,成本低,易推广。如无地下水,可用水库、溪河水,通过电热器加热,提高水温,一般30立方米水体应配用3千瓦的电热器1-2个,此法适宜养殖户小面积越冬。

4.修建玻璃越冬房越冬:越冬池为水泥地,面积以50-80平方米,水深以1.5-2米为宜。越冬池的四周围砌砖墙,顶上用透明玻璃遮盖而成越冬房。

5.利用水井越冬:水井深度宜在5米以上,冬季最冷时,水温应保持15-16℃以上。这种越冬方式既经济,又简便,一般适宜养殖户进行少量亲鱼越冬保种。

【小编结语】做好罗非鱼养殖的越冬工作,对提高罗非鱼养殖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当引起养殖户们重视。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罗非鱼养殖的越冬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鱼类如何做好越冬?鱼类越冬管理


好的鱼种是整个鱼类养殖的基本。而北方地域的养殖户需要面对冬季养鱼这个难题,北方寒冷的室外温度,让鱼类越冬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事情,越冬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对养殖收益造成明显影响,那么鱼类如何做好越冬?鱼类越冬管理。

优质健壮的鱼种是成鱼养殖的基石,但是对于北方区域的成鱼养殖来说,不得不面对冬季寒冷的现实问题。鱼苗养得再好,如果越冬管理出现问题,鱼种就会出现冻伤、长寄生虫、缺氧、窒息、泛塘等病害,严重影响鱼种的健康程度和后期的生长。

提高鱼种越冬后的健康程度和成活率,直接关系到越冬后成鱼养殖时的生长速度、抗病力及饲料成本等实际生产问题。因此,鱼种越冬管理的好坏就成为成鱼养殖生产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越冬前的准备

选择合适的越冬池塘:鱼种的越冬池塘应该选择符合背风向阳、东西朝向、深度2.2米以上、面积5亩~10亩、水源充足、不易结冰等条件的池塘。

越冬前清塘消毒肥水:投放鱼种前,要晒塘一周,检查池埂有无漏水,去除杂草、垃圾等污染水质的杂物,用鱼虾菌毒净全池干洒消毒杀菌,3天~5天后用肥霸+肥源+菌霸混合浸泡2个~5个小时后全池泼洒肥水,同时也给即将投放的鱼种培育适口的天然饵料。

强化营养:鱼种放入越冬池塘前,要强化投喂半个月高蛋白的配合饲料,提高鱼种的肥满度和增强体质,为即将到来寒冬贮备物质和能量。

封冰前管理

越冬鱼种放养:越冬鱼种每亩水面放养500千克~1000千克,同一池塘的越冬鱼种规格要均匀,尽量一次投放。鱼种投放时要用水霉净或食盐水浸泡10分钟~20分钟,防止因拉网受伤感染疾病。

适当投饲:水温4℃以上时,在晴天中午,每2天~3天投喂一次。

适时追肥:冬季水温较低,浮游植物繁殖较慢,如果不及时追肥,不利于浮游植物繁殖的同时,因其光合作用速率的减弱,给本就缺氧的越冬池塘又减少了溶氧的来源,保持适当的肥度还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因此,鱼种越冬池在冬季应适时追加安进肥霸+安进肥源。

及时排换水:越冬前将池水水位加到最高水位,一般不应低于2米,平时根据水质情况及时排换水,并注意测量水温和关注天气预报,提前预测冷空气、寒潮及大雪等恶劣天气的到来,以防池水结冰后不能及时发现而发生缺氧泛塘事故。

疾病防治:防止因拉网受伤治疗不及时而继发感染水霉病、口丝虫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竖鳞病等,如有发病,应对症治疗。

封冰期管理

及时破冰增氧:越冬池塘结冰后要及时打冰洞或加水融冰,即有利于观察鱼种的活动情况和水质的好坏,又有利于增加水中溶氧以防发生缺氧泛塘等事故。每亩水面打0.5平方米的冰洞不应该少于3个~4个。

及时清除积雪:积雪覆盖冰面后既影响透光性,还会影响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影响溶氧的产生。因而在封冰下雪后应及时清除冰上积雪及污物。

定期检测水质:每隔5天~10天测量一下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及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发现水质恶化时,要及时换水并采取相应改善水质的措施。

鳜鱼怎么养 鳜鱼养殖技术


鳜鱼又叫桂鱼、桂花鱼,是一种非常鲜美味的鱼类,它的肉质鲜嫩,同时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属于比较名贵的淡水鱼类。随着消费者们对鳜鱼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养殖鳜鱼也成为比较热门的养殖项目。那么大家知道鳜鱼要如何养殖吗?

鳜鱼怎么养

鳜鱼属于淡水性鱼类,喜欢栖息在清洁的静水或有微流水的环境中,尤其是水草茂盛的湖泊中,适宜于在池塘中养殖。

养殖场应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供给,以无污染的江河水、湖水或大型水库水为好。成鳜养殖的池塘面积以6-8亩为宜。池塘太大,不易管理;池塘太小,水质容易恶化,严重时会引起缺氧,且常导致鳜鱼患病。水深应保持在1.5-1.8米。池底保持15-20厘米的壤质淤泥。新开挖鱼塘无淤泥或砂质淤泥的池塘可施用适量有机肥,以增强水体的缓冲能力,培育适宜的水质。过多淤泥的老塘放养前一定要清除过深的淤泥。池底有一定坡度,低处有30厘米集鱼坑,便于捕捞。池梗也要建成斜坡,以便于在池边种植水草或水生蔬菜。

鳜鱼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为2-4亩,水深2米左右,以长方形为主,水质清新,水底泥少或无,排灌增氧设备齐全。

2、饵料鱼培育:根据适口性好,经济成本低的原则,可选择银鲫、白鲫、团头鲂、白鲢、花鲢等鱼苗种为饵料鱼。利用桂花鱼池塘放养前的空闲期培养前期饵料鱼,可自己繁殖鲫鱼或鳊鱼鱼苗种,也可在桂鱼未放养前20天左右投放各类鱼苗,亩放养量为40-60万尾。其饲养方法用黄豆浆或其它饲料投喂,中后期饵料鱼则须专池饲养,宜采用多池高密度饲养,分次起捕,逐步拉稀的方法,以保证饵料鱼与鳜鱼同步生长。

3、鳜鱼种放养:放养时间一般6月份,放养规格要求在6-10公分为宜,其好处是放养成活率高和生长速度快。一般每亩放养量500-800尾。

4、饵料鱼投喂:成鱼养殖期间,要做到每天都能吃饱为宜,如果饵料鱼过少出现饥饿状态,这样就会影响桂鱼生长或出现相互残杀现象。

5、水质调控:鳜鱼池塘要调控好水质,做到勤换水。6-9月份高温季节是摄食旺季,要每周注排水一次,每次换水量0.4米,保持池水透明度40公分以上。

饲料鱼的选择

1、早期饵料鱼:在准备放养桂花鱼的池塘每亩预先放养鲢、鳙、土鲮、麦鲮、泰鲮、鲫鱼等鱼苗(鱼花)100-200万尾,作为桂花鱼的早期饵料鱼。投喂花生麸、麦皮等粗饲料,经15-20天培育,饵料鱼长至1.5-2.5厘米体长时,使用0.7ppm硫酸铜和0.5ppm强氯精杀虫消毒后,可投放入2-3厘米规格的桂花鱼苗培育。

2、中期饵料鱼:在四大家鱼池塘每亩混养20-30万尾土鲮、麦鲮、泰鲮等鱼苗,也可专塘培育鲢、鳙、鲫鱼等鱼苗作为大规格桂花鱼的饵料鱼。

3、后期饵料鱼:除自产自给外,还可以外购。养殖后期一般进入冬季,鲮鱼类饵料鱼易冻死,应培育备足一些鲢、鳙、鲫鱼等受寒品种类饵料鱼越冬,用作冬春季节的桂花鱼的后备饵料鱼。

鳜鱼的生活环境

鳜鱼为底层鱼类,生活在静水和有一定流水的江河、湖泊和水库中,尤以水草丰盛的浅水湖泊为多。白天一般潜伏于水底,夜间四处活动觅食,有打穴作窝习性,不喜群居,生活适宜水温为15-32℃,在水温7℃以下时不大活动和摄食。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对鳜鱼的养殖技术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养殖鳜鱼看起来前景广阔,有极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大家可不要盲目跟风,毕竟创业都是有风险的。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鳜鱼冬天好养吗?越冬前要减小养殖密度,建造越冬池》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养殖青蛙怎么越冬”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858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