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算养一头猪的饲养面积和饲养管理方法你知道多少?

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产业。对保障肉食品安全供应有重要作用,那么养一头猪的饲养面积是多少呢?饲养管理方法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一头猪的饲养面积

养100头猪大约需要200平方以上的猪舍。一般情况下:一头猪平均要给他2平方米以上的空间活动。

一头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1.保育猪的生理特点

保育猪的消化系统发育仍不完善,生理变化较快,对饲料的营养及原料组成十分敏感,因此在选择饲料时选用营养浓度、消化率高的原料,以适应其低营养性腹泻的发生几率。

2.保育猪的饲养管理

通风换气在集约化养猪条件下,加强猪舍通风,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是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常在此阶段,人们往往重视保温而忽视猪舍的通风换气,结果造成仔猪易患呼吸道疾病,增重速度下降。转入保育舍的仔猪,按体格大小和强弱分圈饲养,尽量使每圈的仔猪个体均匀,并把最小的猪放在房间最暖和的特别看护栏内,留下一个或更多的空栏给处于劣势的弱小猪。对初转入保育的仔猪应加强调教,训练其养成采食、排粪、睡觉均在固定位置进行的习惯,以保持猪栏干燥、清洁、猪体卫生。在仔猪保育阶段,应加强日常猪群观察,及时掌握猪群状态。健康正常的猪群应散开活动式睡觉,无相互挤压,行走时步态正常,被毛光亮,当有人进入猪舍时反应出注意及警觉的神态,喂料时会积极抢食,猪尾卷起,粪便正常。

3.保育猪的营养需求

保育猪的增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量的供给,仔猪日增重随能量摄入量的增加而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也将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仔猪对蛋白质的需要也与饲料中的能量水平有关,因此能量仍应作为断奶仔猪的优先考虑,而不应该过分强调蛋白质的功能。保育猪在整个生长阶段生理变化较大,各个阶段生理特点不一样,营养需求也不一样,为了充分发挥各阶段的遗传潜能,日粮仍需高营养浓度、高适口性、高消化率,消化能3300-3400kcal/kg,粗蛋白18.5-19.0%,能蛋比在178-180之间适宜,赖氨酸1.22%以上,赖能比在3.6(g/mkcal)左右;在原料选用上,可降低或取消乳制品和血浆蛋白的含量,增加豆粕等常规原料的用量,但仍要用常规豆粕的大量使用,可以用去皮豆粕、膨化大豆或发酵豆粕等替代;保育仔猪后期,仔猪消化系统已日趋完备,消化能力较强,营养需求可以根据猪场实际情况有所降低,饲料应用上可以逐步跟小猪料进行切换过渡。

4.保育猪的健康管理

当猪圈和猪舍空出后,对所有的周围环境及设施,包括天花板、风扇、主干道、料槽和饮水器都要进行严格用火碱清洗、熏蒸消毒;并在进猪前应彻底干燥和空栏,并在进猪前控制房间温度。断奶仔猪由于应激反应,使体内脂肪减少,体内的水分分布会有所改变,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所以断奶后最初10天内的环境温度应稍高于断奶前的分娩小猪栏温度,温度过低,则仔猪表现不安,容易出现拉稀等现象。注意防止贼风,根据测试,即使15厘米/分的风速也会使仔猪的实际体表温度下降40c,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

小编推荐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办法都有哪些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在整个养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办法都有哪些

保育期是猪一生中最脆弱的时期,此时母源抗体消失,自身免疫系统还尚未健全,肠道发育也同样未完善,再加上生长速度快、应激因素多等很容易发生各种疾病甚至出现大面积死亡。产房转保育阶段虽然过程短暂,但涉及众多因素改变,因此容易诱发众多问题,是生产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转保育过程要做好以下关键点的控制。

1.优化仔猪质量

断奶转群时往往存在病残猪,一定要秉持有舍方有得的观点。这些猪往往是带病体,不仅自身生长发育受阻,并且持续向外排毒,易引发其它猪只发病。因此转群时,一方面要控制入舍猪的质量,剔除病残猪。同时还要合理分群,即保持同栏仔猪一致性,因为大小强弱不同的仔猪争食能力也不一样,会导致后期生长不均,而实际研究也同样证实断奶体重大的仔猪其后期生长速度也较快,其出栏时间也会相对提前。

另一方面在转群时,有些仔猪并不表现发病,而是一段时间持续遭受应激后才表现症状(如不食、逐渐消瘦、呼吸困难等)。因此在转保后一段时间同样需要及时从猪群中挑出病弱猪,根据情况及时给予治疗、隔离或者淘汰。

2.环境清除

以两清除、一提高的策略为指导,一方面指在仔猪转入保育前,对猪舍病原进行彻底清除或降低病原浓度,因此保育舍要尽量实现全进全出,做好空栏消毒;另一方面在做好仔猪体内病原清除的同时,提高机体抵抗力,可在转群时注射速倍治1.5mL,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喘咳新1.5kg/t+健力源1.0kg/t连用7~10天,降低亚临床感染与隐性感染的比率,提高猪群非特异性抵抗力,在全进全出的基础上真正做到优进全出。

3.降低落差

即降低温度落差和营养落差。温度控制是保证猪群健康的关键,而温差往往是各种疾病的诱因,转保育后温差包括转群前后的温差、昼夜温差、猪栏舍内温差等。由于产房温度相对较高,且在转群前仔猪有良好的保温措施,在转入保育舍后,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对温度需求会相对提高,因此在转群前适当升高保育舍温度显得尤为重要,此时正常情况下仔猪所需温度为28~30℃,倘若受猪场条件限制不能达到适宜温度,也需采取措施使保育舍温度高于转群前产房温度1~2℃。而转群后则需要控制好栏舍内昼夜温差与不同区域间温差。

营养落差是指营养上的差别,保育猪在转群后会面临母乳和饲料上的落差,这种落差包括饲料形态上的改变与营养价值上的变化,会使仔猪肠道面临极大应激,诱发肠道疾病。可以在转群前即做好饲料过渡,如许多猪场采用母乳---仔猪开口料---保育前期料的过渡,同时在开口料与保育过渡时设定适当梯度,逐渐过度,当转群后仔猪已适应采食保育料,可大大减轻营养落差的影响。

4.分散应激

因为从断奶到转入保育舍引起的应激往往是多重的,如断奶、抓猪、换料、换环境、温差、打疫苗等,在应激状态下,大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往往对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造成伤害,形成免疫抑制,而对于自身免疫器官并不完善的仔猪来说,往往是难以承受的。倘若适当地将这些应激分开或弱化,如减少换料、温差应激、转保育适应一段时间后在注射疫苗,将会极大降低应激对猪群造成的危害,减少发病率。

温馨提醒

近日在哈周边连续遇到多例仔猪及育肥猪伪狂犬,其中75%来自于外购仔猪,提醒大家外购仔猪和引进后备猪要慎重!

产房管理的19个漏洞 你都知道吗


根据当前大多数养殖户母猪产房生产成绩普遍差的原因,(尤其是小的养殖场更加显著)本人经过长期的猪场实践结合理论知识,对产房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做一梳理和总结,希望我的这些经验能够给广大的养殖户带来一些帮助。大家都知道母猪和仔猪在产房阶段的护理和饲养关系到整个场的效益。如果产房出了问题,其它环节就会前功尽弃,对于产房常出现的问题和漏洞,请大家引起重视。下面就本人看到的一些问题给大家分享一下:

1、脏母猪进产房

仔猪出生后,几乎没有抗病能力,病菌很容易侵入并导致仔猪生病,由于母猪上产床前对产床保温箱等都已彻底清理消毒,通过母猪带来疾病是最主要的感染渠道,清洗干净并消毒上床前母猪显得更为重要。夏季可以用消毒药水带猪洗澡,但要掌握住浓度,避免伤害皮肤,洗净后在赶到产仔舍,冬季可用加热器加热到45度左右,再给猪体洗澡,清洗干净后在赶到产房,可有效地降低初生仔猪前期患病几率。

2、产房温度过高

人们已经认识到温度对仔猪成活的重要性,但常常出现产房温度过高的现象,反而不利于仔猪生长发育,原因是产房温度过高会降低母猪采食量,造成泌乳量减少,从而使仔猪营养供应不足,也使仔猪生病和压死的比例加大,所以产房温度过高,不利于仔猪生产。一般情况下,产房温度在18℃~22℃比较合理,高于24℃就会出现母猪采食量减少现象,所以如果仔猪有保温箱及供热设备的话,不能过高提高舍内温度。

3、缺乏必要的母猪护理和保健

母猪产后,身体极度虚弱,抗病能力降低,消化能力减弱,既容易受病原感染而患病,也容易出现便泌、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母猪产后护理和保健是相当重要的。在产后保健方面,最常用的是注射青霉素,链霉素,鱼腥草等制剂,也有推荐在料中加药预防的方式,使用药物有阿莫西林、利高44等,都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但上述方法在有些猪场仍未使用,或嫌麻烦,或注射次数少,或因看不到明显效果而放弃,这样不利于母猪的健康,也不利于仔猪的发育。在母猪护理上,以下几种方法值得参考:⑴人工助产后进行药物子宫冲洗,可选用宫炎康等⑵母猪产后给饮红糖盐水,或电解多维水等以增强体力,促进排便。⑶饲喂品质高,适口性好的饲料,且有轻泻作用的饲料比如禾丰的金优奶等。

4、产后喂料太快

母猪产后,腹内空虚,消化系统功能未恢复正常,建议3---5天恢复正常采食。此时采食过多,既不利于母猪身体恢复,又容易造成母猪积食,所以母猪产后不需要过快加料。

5、初产母猪没有引起重视

初产母猪相对于经产母猪,体格更小,采食量更低,没有带仔经验,很容易出现咬仔或者拒乳等现象,处理不好会引起仔猪伤亡。对于这样的母猪可以在其分娩结束后在人员陪同下再进行哺乳,如果还不行可以采取注射镇定剂的方法或者给其灌白酒也行。

6、初生时无人护理

规模猪场产仔舍采用产床产仔哺乳,母猪由于限位饲养,缺乏护理仔猪的能力,所以人工护理显得异常重要,特别是在仔猪出生时,擦干猪身上的粘液、断脐、及时放进保温箱以及尽早让仔猪吃上初乳等对仔猪的成活相当重要。另外,接产护理也可以及早发现母猪难产及仔猪假死,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各种不必要的伤亡。

7、小猪生活区温度过高或过低

小猪出生后需要较高温度早已为人们所接受,人们也想出许多办法满足仔猪对温度的需求,如保温箱,电热板,红外线灯,电灯泡等。但在生产中常出现箱内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都不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我们给仔猪提供保温设施,不能单纯看准备了什么,更主要是看仔猪生活是否舒适。

如果仔猪挤在一堆,向较热的地方集中,是受冷的表现;如仔猪在保温箱内远离热源,头冲向透风的箱口或底部,则是过热;而如果仔猪躺在保温箱外睡觉,则要考虑箱内是否过热。只有仔猪均匀侧躺在保温箱或垫板上,呼吸均匀,才是最理想的温度。另外,还从小猪卧姿观察冷热,如爬卧是受冷,侧卧而浑身打抖则是受冷或有病,如侧卧,呼吸均匀是温度适中,如侧卧而呼吸急促则是温度过高。

8、补料只走形式

我在许多养殖户猪场发现,在仔猪生后7--10天,就会有人将仔猪补料槽放上,也就是人们都认识到补料的作用,但实际上大多数仔猪却不吃料,补料只是一个形式,通过分析有以下原因:⑴母猪奶水充足,仔猪不需过早吃料,没有食欲。(2)料槽过深或放在偏僻地方,小猪很少过去。(3)料槽拉上尿后不及时清理(4)补料一次放入后,长时间不更换,失去香味。(5)缺乏人去诱导。

根据以上原因,在给小猪补料时也应灵活掌握,如母乳充足,补料可适当推迟,而让小猪吃料则要讲究方法。(1)可以把料和成糊状摸到仔猪嘴里(2)可以在仔猪吃奶时把糊状的教槽料摸到母猪乳头上(3)可以把料槽放在仔猪最容易接触到的地方,比如母猪料槽旁,利用仔猪的好奇心和好模仿性来达到教槽目的。

9、不注意舍内潮湿

舍内湿度大将大大增加仔猪对寒冷的感觉,特别是撤去热源的哺乳仔猪,往往会因潮湿引发腹泻,进而引起全群感染。

造成舍内潮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水管漏水,二是水压高,再是同舍洗栏,舍内温度过高时母猪玩水,将水溅得到处都是,特别是夏季往往弄的到处是水,垫板潮湿,仔猪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中。如果在冬季,由于换气困难,长期的舍内潮湿有利于微生物繁殖,易发疾病。

10、不注意卫生(母乳头,保温箱内)

仔猪腹泻是哺乳期间最头痛的事,尽管现在采用许多方法加以防治,但如果不从病因上去考虑,往往是治标不治本,容易复发。有人总结了仔猪腹泻的几个原因-寒冷、潮湿、不卫生,这个很恰当。其中不卫生是很重要的一项,因为没有病原菌,既使发病也会比较轻,但如果环境很脏,仔猪在不断地吃进含有病原的脏物,并不断地排出病原,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产房对卫生的要求较高,如不允许产床上有母猪粪便,母猪拉粪后随拉随清,仔猪粪便也要及时清理,并用消毒药水定期擦、刷,有的猪场每天不定时用高锰酸甲水擦洗母猪乳房,有的猪场定时擦洗产床床面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注意卫生不仅是产床上,也要保持地面和保温箱内的干净卫生,还要注意使用工具的卫生等。

11、小猪吃无效或奶水不足的乳头

母猪的乳头产奶量不同,有的产奶多,有的产奶少,有时还出现部分奶头无奶的现象。这样,一些体弱的仔猪和新近寄养的仔猪往往不能占有好奶头,长时间下来,就出现营养不良,易患病,最后形成僵猪甚至死亡。

仔猪吃奶不足有以下表现:⑴长时间拱母猪奶头。⑵身体瘦弱,腹部塌陷。⑶在别的仔猪睡觉时,这些仔猪或在箱外转。⑷吃奶时,仔猪前后转游。

12、两个小猪争一个奶头

一般情况下,每一个仔猪都有一个固定的乳头。但有时也出现两个仔猪共吃一个乳头的情况。有时是因为仔猪数多于有效乳头,有时是因为被寄养的仔猪无法找到合适的乳头,也有时是强壮的仔猪在吃完自家乳头的奶后,去抢吃其它猪的乳头。如果出现两个猪争一个奶头的情况,必然会出现一头仔猪因吃奶不足而变弱,最后成为僵猪。所以,生产中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旦发现后应及时通过寄养等措施,以防弱猪的出现

13、初生前三天护理不够

许多产仔舍饲养员都有这样的体会,产后前三天是仔猪死亡最高的时期,另外,以后出现的弱仔或死亡也和前三天护理不够有关。因为前三天仔猪除要适应母体外环境外,还要受温度、初乳、吃奶量等因素的影响,如果照顾不周,会出现压死、冻死、饿死或生病现象。前三天的护理措施包括:及早吃初乳,固定奶头,定时吃奶,创造舒适小气候,防压等。

一些猪场在产后前三天采用定时吃奶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仔猪压死或吃奶不足现象。具体操作是定时喂奶,白天一小时一次,晚上一小时一次,吃奶时有人观察护理,吃奶结束后将仔猪进保温箱内,这样可以保证每一头仔猪都能吃上足够的奶水。这样做看似多花费了人力,但其效果是值得的。

14、剪牙剪烂牙根

剪牙如果太靠根部或剪牙时间推后,常会出现剪牙不齐的情况,容易造成病原菌繁殖,最后导致牙龈肿胀甚至溃烂,影响仔猪吃料,也是引起仔猪渗出性皮炎和链球菌病的主要诱因。所以剪牙要注意两点,一要早,最好生后马上剪牙;二不能太靠根部,剪去二分之一即可。弱仔可不剪牙。

15、断奶过急,仔猪断奶后应激过大

断奶不当,是造成仔猪断奶后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提出分散应激的办法解决仔猪断奶难题:一是给仔猪一种容易消化的教槽饲料(最好在断奶前和断奶后10天内不要换料),二是在断奶时仔猪仍保持在原圈饲养,三是母猪走后及时将温度提高三到五℃,四是尽可能不给仔猪其它的应激如抓猪、打疫苗等。让仔猪的应激减小或分散开出现,是保证仔猪顺利断奶的重要因素。

16、缺乏弱猪保护措施

哺乳期间仔猪死亡多是弱小的仔猪,如果给这些弱仔猪以特殊的照顾,它们会像其它猪那样顺利成活,主要办法是让弱小的仔猪多吃奶,并处于更为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定时喂奶、药物保健等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必要时可以留一头奶水好的断奶母猪专门寄养弱仔。

17、仔猪补料槽过脏

如果仔猪料槽中的料长时间不换或料槽过脏,仔猪会拒绝采食,这就是常见的槽中有料而小猪不吃的原因。

18、盲目助产,引起产道感染

一些饲养员发现产程稍长就马上人工助产,导致母猪产后感染,轻者采食量下降,哺乳性能差,重者影响以后的配种产仔。因母猪个体不同,其产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否需要人工助产,可用下面办法:发现母猪强烈努责但无胎儿产出时,可将消毒的手臂伸入产道进行检查,如仔猪已出子宫颈口,可人工助产掏出,如仔猪仍在深处,且母猪比较弱,产仔过程中无力则不需急着掏猪,可注射缩宫素助产。

19、补料槽中的料不及时更换

小猪在哺乳期间采食补料的量是很少的,在二十八天的哺乳期中(一般猪场都是采取28天断奶),每头小猪大约只能采食200-300克饲料,如果一次性放得太多,仔猪采食不完,剩下的料会变味或变质,仔猪再无采食兴趣,但这却给人一个假象,好象槽中有料不需再添。所以,应养成清洗料槽和换新鲜料的习惯,每天定时将料槽中料清走,清洗干净消毒后倒扣在产床上凉干,这样可保证猪每天都能采食新鲜的补料。

苏姜猪的饲养管理 苏姜猪生产性能测定与分析


苏姜猪是利用原有地方品种姜曲海猪导入枫泾猪、杜洛克猪血统培育而成的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肉质优的瘦肉型新品种,它以姜曲海猪为母本,运用传统育种与现代分子遗传育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导入杜洛克猪优良基因。为推进生猪品种改良,靖江市2011年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合作,开展苏姜猪的引种扩繁和推广工作。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苏姜猪的饲养管理苏姜猪生产性能测定与分析。

一、后备公猪的饲养管理
(1)日粮粗蛋白水平以18%~20%为宜,每天每头喂2~3次即可,喂量限制在2~3公斤/天,配种时期适当增加营养。
(2)适宜的温度为18~20℃。
(3)坚持每天让公猪进行适当运动。
(4)6月龄开始调教。在进行调教时,应选择发情稳定的母猪。后备公猪首次爬跨时,应耐心调教,辅助小公猪将阴茎插入母猪阴道并完成射精。
(5)1~2岁的小公猪每天配种不应超过1次,连续2~3天应休息两天。
二、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1.后备母猪选拔标准
(1)从高产母猪的后代中筛选,同胎至少有13头以上,仔猪初生重0.9~1.2公斤。
(2)至少有6对发育良好、分布匀称的乳头,其中至少3对应在脐部以前。
(3)体型良好,体格健全、匀称,背线平直,肢体健壮整齐。
(4)身体健康,本身及同胎无遗传缺陷(如疝、锁肛等)。
(5)外生殖器发育良好,母性好,抗逆性、抗应激能力强。
2.营养与饲养
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15%~16%。4月龄前,让猪自由采食;4月龄后到配种前15天,减少配合饲料给量(每天1.8~2.2公斤),增加青粗饲料量;8~9月龄配种,配种前15天开始催情补饲,加大营养供给,增加饲喂量(每天3~3.5公斤),以促进发情排卵,确保配种受胎。本品种母猪对于高温比较敏感,夏天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
3.诱情
后备母猪体重80~90公斤,年龄8~10月龄时,开始诱情。诱情可以采用公猪诱情、补饲催情、应激催情、合群催情等方法。
4.初配
8~9月龄、体重90~105公斤时初配。
5.配种时间
母猪第3次发情后进行配种,不宜过早或过晚。
三、仔猪的饲养管理
1.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早吃初乳:仔猪出生后要及时吃足初乳,根据仔猪个体差异固定乳头,保证同窝猪生长均匀。最初每隔1小时让仔猪哺母乳1次,逐渐延至2小时或稍长时间,3天后可让母猪带仔哺乳。
加强保温,防冻防压:用红外线灯、暖床、电热板等办法给予加温。
剪齿:用剪齿钳从根部剪平,防止仔猪相互抢食而伤及面颊及母猪乳头。
断尾:用手术刀或锋利的剪刀剪去最后3个尾椎即可,并涂药预防感染,防止仔猪相互咬尾。
预防仔猪黄痢:母猪妊娠后期,要求给母猪注射疫苗。
补料:仔猪开始补料时间为出生后5~7天。
断奶:仔猪适宜断奶日龄为28~35天,断奶时采取去母猪、留仔猪的方式,尽可能减少对仔猪的应激。
2.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分群:采取原窝培育,将原窝仔猪(剔除个别发育不良个体)转入培育舍关入同一栏内饲养。如果需要重新分群,可按其体重大小、强弱进行并群分栏,同栏群中仔猪体重相差不应超过1~2公斤,将各窝中的弱小仔猪合并分成小群进行单独饲养。
饲养温度和湿度:断奶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是为21~22℃,猪舍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
调教:加强调教新断奶转群的仔猪吃食、卧位、饮水、排泄区固定位置的训练,使其形成理想的睡卧和排泄区。
去势:建议仔猪35日龄左右,体重5~7公斤时进行去势。也可仔猪生后7日龄左右早期去势,以利术后恢复。
3.防疫、消毒管理
(1)保持圈舍的清洁、粪便无残留,这样可以有效的观察猪在圈舍的生活与进食情况
(2)定期消毒。用不同的消毒药交替使用。
(3)防暑降温。圈舍要具备完善的防暑降温设备。
(4)防疫。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防疫,可以有效地降低猪传染病的发生。

苏姜猪生产性能测定与分析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观测试验母猪数80头,公猪数2头,全部来源于苏姜猪原种场,试验观测母猪繁殖性状。同时,在本场内同一时期随机选取苏姜猪商品猪60头(公母各半),进行肥育试验。
1.2、试验期限
母猪繁殖性能测定时间为2013年1月~2014年6月。肥育试验测定时间为2013年9月~2013年12月,试验猪皆由平均体重达25kg开始试验,至平均体重达90kg结束试验。肥育试验结束时,随机抽样试验猪15头进行屠宰试验和肉质测定。
1.3、试验饲料及管理
苏姜猪每个阶段饲养在同一饲养条件下,专门饲养员饲养,各阶段猪的营养水平参照苏姜猪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B3212/T126-2012)。
1.4、测定记录
母猪繁殖性状每天由专门人员记录,记录项目为母猪初情期、初情期体重、发情周期、初配体重、产仔数、出生重、20日龄重和28日龄断奶重;肥育试验开始、结束和试验期间每隔1个月皆在早饲前空腹测定体重;屠宰试验测定屠宰率、膘厚、胴体瘦肉率等;肉质数据测定pH、肉色、肌内脂肪、剪切力等。
2、结果
2.1、繁殖性状
苏姜猪繁殖性能在扩繁场的表现见表1和表2。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苏姜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比较高,1胎平均产仔数达到10.56±1.09头,产活仔数达到9.57±1.33头,3胎以上平均产仔数均到达13.29±1.03头,产活仔数达到12.37±1.66头,经产苏姜母猪初生窝重分别到达13.49±2.70kg,20日龄窝重分别到达48.16±6.12kg,28日龄断奶窝重分别到达99.23±18.56kg。
2.2母猪初情期、初配体重
苏姜猪母猪初情期、初配体重在扩繁场表现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苏姜猪的初情期为165.76±18.37d,初情期体重为65.50±6.30kg,发情周期为20.80±0.70d,初配体重为77.86±8.23kg。
2.3肥育性状
苏姜猪在扩繁场的肥育试验测定结果详见表4。

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苏姜猪平均日增重达到665.60±60.56g,料重比3.19:1。
2.4屠宰性状
肥育试验结束后随机选取部分个体进行屠宰,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苏姜猪商品猪胴体瘦肉率为56.26±4.34%。
2.5肉质性状
苏姜猪肉质性状数据详见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苏姜猪商品猪肉色为3.22±0.14、肌内脂肪3.20±1.26%,符合优质种猪要求。
3、讨论
本次试验开展了苏姜猪繁殖性能、生长性能的研究,结果显示苏姜猪在推广过程中繁殖、生长方面表现出优良性能,遗传性能相对稳定,母猪经产仔数达到13.29±1.03头,产活仔数达到12.37±1.66头,生长肥育猪25~90kg阶段平均日增重达到665.60±60.56g,料重比3.19:1,均达到了试验的预期目标。
从屠宰试验数据看,苏姜猪商品猪胴体瘦肉率为56.26±4.34%,肉色为3.22±0.14、肌内脂肪3.20±1.26%,符合优质猪的要求,达到了试验的预期目标。
对母猪初情期、发情周期、配种体重进行观察统计,确定了最佳配种月龄与体重,苏姜猪新品种初情期为165.76±18.37d,初情期体重为65.50±6.30kg,发情周期为20.80±0.70d,最佳配种时间为7~8月龄,体重为80kg左右。
本次试验各方面的数据显示:在推广过程中,苏姜猪繁殖、生长、肉质性状均符合良种猪性能要求,繁殖力高,母猪发情明显,商品猪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率高、瘦肉率高、肌内脂肪含量高、肉质优良。

寒冷季节饲养仔猪的注意事项 养殖猪什么季节开始养


生猪养殖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各阶段的饲养管理都很重要。仔猪的饲养在生猪饲养阶段尤为重要,本文从温度、营养、饲养密度及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寒冷季节饲养仔猪的注意事项养殖猪什么季节开始养。

1、温度的重要性

温度是饲养猪群健康的基本保证,只有把猪群饲养在一个温度好的环境里面,才能使猪采食的食物产生的能量,高效的转化到猪的生长方面,更好地提高饲料的转化率,报酬率,保障猪的健康生长,增加仔猪的成活率,只有适当的控制温度,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小由于温度不当而导致的应激对仔猪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只有饲养健壮的猪,才能更好的提早上市,在价格高的时期满足市场需求,占用市场,给猪场增加收入。

在寒冷的季节,适宜的温度是保证仔猪成活的关键。新生仔猪最适宜的温度一般为35℃,超过和低于这个温度,都不适宜仔猪的生长和发育。尤其是仔猪对低温非常敏感,寒冷会直接导致新生仔猪体温的明显降低。因为出生的仔猪自身对于环境温度的调节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善,不能根据环境的要求从而利用自身对于温度的调节功能。所以在此饲养环境下,要人为做好猪群的饲养环境工作,在饲养的猪圈内可以每隔一定的距离安装有温度计,以便于及时地了解猪圈内的温度,更好的地根据环境内的温度加以调节,保证仔猪正常的适宜的生活环境。温度低时要注意增加温度,可以利用采暖炉进行供暖,对猪棚内的环境进行供温。温度过高时也要及时地加以调节,把温度降下来,以保障猪正常的生活环境。

2、初生猪的营养

仔猪出生后的最初几天主要从母乳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这时初乳对仔猪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因为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性活性细胞等有利于生长的物质,况且还比较容易使仔猪在采食后更好的对母乳进行消化,并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才能更好地转化为生长和发育所需要的营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出生的仔猪由于被毛稀少,细小,皮肤薄,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当然了对于周围环境的抵抗能力也很差,所以仔猪在低温环境下,自身的隔热效果就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依靠母乳提供的能量来维持自身的能量平衡。

3、饲养的数量

有的养殖户认为,温度低时,只有饲养的猪数量足够多才能更好的挤在一起抱团取暖,有利于猪的生长,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一个圈舍内饲养的数量不可以过高,饲养的数量过高就会增加猪间不必要的冲突和增食,圈栏周围的温度局部过高,呼吸和排泄的废物也会相应的增多,猪的采食欲降低,采食量就会相应的减少,就很容易引发局部的疾病,从而导致猪群内的生活环境发生恶劣的变化,从而影响了猪的生长和发育。养殖场内猪的饲料利用率降低。所以,在圈舍内饲养不可过多的猪,仔猪的饲养一般按照2头/m2为宜,分群后的育肥猪以每头猪占地1m2为宜,一个圈舍内以饲养20头为宜,随着猪的生长,以每个圈舍内饲养10头为宜。这样不会影响猪的采食,不会发生争抢食物的事情,也不会发生猪群内的猪撕咬、打斗的现象。

4、需要的营养

饲喂猪的饲料中粗蛋白质的含量不可以过高。因为猪对于蛋白质的消化功能差,容易发生消化不良和不完全的现象。对于身体的吸收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增加胃肠道的负担,使肠道的蠕动加快,分泌增加,消化不良,吸收不彻底,很容易造成腹泻。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中,不能使采食的食物产生的营养物质更好地调节环境温度对于自身的影响。所以在饲喂的食物中,要注意营养的搭配,利用所采食的食物的营养含量,比如玉米、豆粕、麸皮所加入量的多少,要及时合理的进行掺兑,还有猪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矿物质等。所购买的预混合饲料中也要按照猪的生长时期进行搭配,合理地制定出各自的搭配比例。不可由于加入过多的预混料而使猪发生中毒现象,造成消化道损伤。微量元素、氨基酸不平衡,酸碱、水盐失调,都会导致肠道内菌群的平衡失调,从而导致更严重的腹泻。

5、料槽的卫生

为了增加猪的采食量,要求饲喂的饲料必须是新鲜和清洁的食物,对于料槽,即使在环境温度很低的情况下也要每周进行1次的清洗,让猪采食完料槽内的食物,再进行清洗,这样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也相应减少了陈料的堆积,更好地降低了饲料的浪费,对于食槽的清洗可以去除料槽内的发霉物质,能够更好地给猪提高清洁的饮水,避免猪饮用到污染的水,从而对猪身体造成影响。尤其是在冬季,要对猪群的饮水进行适当的加温,避免猪饮用到温度过低的水而给猪的肠道带来影响,发生腹泻现象。

养殖猪什么季节开始养

养殖猪3月至6月开始养殖。
3月到6月气温逐渐升高,正是发展养猪生产的有利时期,在饲养中应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注意气温变化。春夏气温变化大,雨水多,温度较大。猪是喜干燥环境的,组织多少脂肪,小猪易怕冷。因此,应保持舍内的温度和栏舍的干燥环境。
二是注意增加蛋白质饲料。特别是经过长途运输的小猪,因经受风寒和车船颠簸等刺激,一部分小猪出现了拉痢和腹泻,食欲减退,体重减轻,除了做好栏舍的干燥和保暧工作外,还应及时补充营养,饲喂全价配合饲料,促使小猪迅速生长。
三是注意饲喂青绿饲料。青绿饲料不仅具有易种、易采、产量高和适口性好的特点,而且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它还含有丰富的维也素,并含有矿物质,饲喂小猪效果好。
四是注意及时驱虫。在小猪至架子猪时期每月应驱虫2次—3次。

年养万头猪只需一个人 猪企实行智能化养殖


养猪这活苦脏累,喂料、清粪、防病防疫,一点都马虎不得。普通农户用传统方法养猪,一对夫妻不雇工,一年出栏10002000头猪,就已忙得不可开交。可在我省应用物联网实行智能化养殖的示范企业常州市枫华牧业有限公司,平均一个员工年养殖出栏1万头猪却很轻松。这是怎么做到的?10月26日,记者慕名前往一探究竟。

在武进区嘉泽镇的枫华牧业有限公司,通过监控视频大屏幕,记者看到,猪场内只有一群群猪,看不到人影,换了几个镜头才发现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员工在观察记录什么。枫华牧业总经理助理吕向阳介绍说,公司从美国全套引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应用智能传感网、RFID识别、ZigBee无线通信和动物生理参数监测等核心技术,包括母猪大群智能饲喂系统、母猪发情自动监测鉴别系统、全自动种猪测定系统及全自动环境控制系统,使生产和管理的很多方面实现自动化。

养殖母猪比商品猪难度要大得多,母猪大群智能饲喂系统是其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技术。吕向阳介绍,经过训练的母猪从围栏通道里排队走到饲喂站吃食,这时,感应系统会自动扫描每头猪的耳标,读取信息后,根据每头猪的不同状况配制好不同配方和重量的饲料并自动投放,每次只投放50克,吃完再投,防止浪费,想多吃也吃不到。一头猪吃完后离开,轮到排在后面的下一头猪吃料。如果某一头猪没吃完设定好的量就离开,感应系统发现这一不正常情况,就会开启一个特殊通道让这头猪通过并打上标记,员工看到后会根据标记提示,判断其是否生病、待产或其它情况,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引进这个智能系统之前,母猪的状况只能依靠人工观察。一大群母猪来回走动,要观察判断并区分开来很难做到,母猪只能被放在隔离栏内单独饲养,但这样一来母猪没有活动空间,不利于健康生长。

母猪发情自动监测鉴别系统同样神奇。母猪栏舍边有个地方靠近公猪围栏,进入发情期的母猪会去嗅拱、转悠,上面的感应器会自动记录母猪到这个位置的次数和逗留时间的长短,判断这头母猪是否发情,并把它的耳标发送到饲养员的手机APP上,据此安排与公猪配种。原来,母猪是否发情,只能由有经验的饲养员来观察判断,容易出错。一旦错过母猪发情期,要等20天才进入下一次发情期,白白吃掉20天的饲料,不但增加400元的饲料成本,还降低母猪产仔频率,而这是决定养猪场效益高低的关键指标之一。普通农户养的母猪年均产仔22.1胎次,而用上这个智能系统,公司的母猪年均产仔2.3胎次。

母猪生下的猪崽,全自动种猪测定系统会对其每天吃料、增重数据进行测定、记录、分析,从中挑选出体质好、长得快的用作种猪,剩下的作为普通苗猪或商品肉猪饲养。

自动环境控制系统和自动清粪系统则具有自动调节控制温度、湿度、自动除臭、自动清理粪便等功能,体现公司遵守动物福利理念,使猪始终处于干净舒适的环境中,少生病、长得快。

枫华牧业公司现有养殖场是在老场基础上新建的,2012年新场建成运行。养殖场生产部负责人王云松是个老员工,对智能养猪的好处体会很深。他说,以前养猪又脏又累,现在除了打针,所有的工作都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一线员工完全没有体力活,做的都是管理工作,主要是观察各种设施运行是否正常,整个猪群生长也不用操心,只需对系统监测发现的吃食不正常、生病、发情母猪等特殊个体进行处理。

智能化养猪最大的好处是节省大量人工,降低用工成本。公司原来的养殖场,平均每出栏1万头商品猪需要一线员工16人,现在只要1个人。养殖基地现有存栏母猪4000头,年出栏种猪、苗猪、商品肉猪共9万头,仅此一项,就可节省数百万元用工成本。此外,智能化系统的运用,每年降低生产资料成本80多万元,同时母猪大群智能化饲养可减少疫病的发生,提高母猪产仔率和生猪成活率,全年综合可增加经济效益500多万元。

枫华牧业公司董事长黄小国说,用工难用工贵是养猪行业的一大难题,现在开出5000元工资、交养老保险的待遇,都难招到人。引进智能化系统的新场建成投运几年,各种设备逐步实现本土化,生产效率不断提升,达到国内领先并赶上发达国家水平。一个员工年养殖出栏1万头商品猪,其实并不神奇,按公司现有管理水平,其实不需要这么多一线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还有潜力。

省农委畜牧业处处长宋晓春介绍说,枫华牧业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我省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标兵。他们通过应用物联网发展智能化养猪,节省大量人工成本,通过自动控温、自动喂料、自动监测发情生病等,实现精准管理,提高产仔率,猪生病少、长得快。智能养猪把员工从脏苦累活中解放出来,有利于解决用工难,有利于降本增效,代表畜牧业发展的方向,这种做法值得全省推广。

冬季猪舍的防寒保温与饲养管理


进入冬季,昼夜温差大,风力强劲,加之冰雪覆盖,猪舍内温度普遍降低。导致猪的生长性能降低、料重比升高,猪受凉易感冒、拉稀、咳嗽等,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养猪场要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一定要做好猪舍的防寒、采暖和保温工作,保证冷热均衡。通过对猪舍合理的构建、内部保温、饲养管理等方面给猪创造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 使猪安全越冬, 减少寒冷带来的损失, 为提高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1 冬季猪舍的防寒保温
1.1 猪舍的建造
1.1.1 选址

选坐北朝南,距离公路100 m 以外,远离村庄和畜产品加工厂、来往行人要少,要在住房的下风、地势高燥、避风向阳、土质坚实、渗水性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且水源清洁,取水方便的地方。

1.1.2 墙体

采用空心夹层结构,内外层墙厚度为 5 cm,空心距13 cm,然后用水泥沙浆抹缝,在空心层填满树叶、稻草或锯末等隔热材料,北山墙一定要厚,采用三七墙夹板的模式改善墙体的保温隔热效果。

1.1.3 窗户

许多猪场特别是中小规模猪场,窗户太小,甚至无窗户。这样对于通风采光极其不利。一般情况下,能养10 头育肥猪的猪舍,后墙需留60 ~ 70 cm 的窗户4 个。

1.1.4 屋顶

一定要留通风口,根据舍内的面积大小而灵活运用,通风口采用农村烟囱模式,这样气动性能好,便于自然排出舍内污浊气体。吊棚,用编织材料或旧的塑料布都可以,不但保温,还有效地降低了灰尘的附着力,效果很好。但要注意的是,吊棚时不要把通风口封住。

1.2 猪舍的保温措施
1.2.1 加强猪舍的封闭

封闭是提高猪舍温度简便又实用的好办法。北方地区猪舍最好建为全封闭式。北方寒冷地带猪舍的水泥地面以下要铺设珍珠岩、泡沫板或炉灰渣以隔绝猪体温度向下传导;屋顶要吊顶棚;窗户以下的墙壁尽量厚实,也可在墙壁外添加保温材料。关闭门窗、放下卷帘或是用物品把漏风处封闭。使用的材料一般为草帘、草垫、布帘、卷帘、塑料布等。但要保证猪舍照明,不然猪只定点排粪的地点将被打乱。开放式猪舍要有较大的开放面积,冬季覆盖塑膜便于采光,最好是覆盖双层塑膜,虽然成本比单层塑膜高些,但保温效果较好,这种办法适宜肥猪舍和非哺乳母猪舍。封闭式猪舍要在南墙和舍顶预留窗口,冬季安装玻璃,养猪车间实行锅炉式暖气供热。对于哺乳母猪舍可采用暖气供热加电热器的方法保温。北方的冬天用单层帘子可能起不到较好的保温作用,可以考虑使用双层帘子保温。也可在窗户外面再加钉一层木板或是塑料膜。俗话说不怕狂风一片,只怕贼风一线。猪舍冬季出现贼风的地方一定要堵死。

1.2.2 选择适宜的供暖方式

1.2.2.1 火炉供暖 适合小型猪场,优点是节约能源,取材广泛。缺点是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特别是冬季通风很难保证,对猪只呼吸不利。同时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缺氧。甚至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产生极大危害。

1.2.2.2 热风炉供热 热风炉取暖的方式优点是提温快,缺点是难以控制温度均衡,另外耗能多,工作者劳动量大。当然也有猪场对这种方式进行改良,在猪舍内建一个圆管风道,把锅炉吹出来的热风直接送到产房或保育舍的仔猪保温箱,这种方式称为定点或定向采暖保温。此法对猪有利还节能。

1.2.2.3 中央空调 该方式的优点是提温快,温度均衡,可以随时随地提温。还可以降低猪舍内湿度,排出有害气体,进入新鲜空气。缺点是成本太高,所以,到目前为止国内很少猪舍采用这种方式。

1.2.2.4 电热地暖 该设备能设定温度、且能自动恒温控制,在实际使用中,电耗也不高,大约为80 ~ 130 W/m2。方法及原理:在需加热的水泥地下铺设电热线或电阻丝,通电后通过电热线发热,使地面发热,来提高猪舍温度。一般用于仔猪的保育舍。优点是很安全,操作简单,保温效果也很好,便于维护。

1.2.2.5 红外线保温灯 目前红外线保温灯已被很多猪场所采用,方法是用红外线灯泡吊挂在仔猪躺卧的护仔架上面或保温间内给仔猪保温取暖,并可根据仔猪所需的温度随时调整红外线保温灯的吊挂高度。此法设备简单,保温效果好,并有防治皮肤病的作用。如用木栏或铁栏为隔墙时,2 窝仔猪不可共用 1 盏红外线保温灯。

1.2.2.6 暖气供热 其优点是可以根据供热面积的不同选择适宜的锅炉可全场供热,节省人工。另外可以据各类猪舍的不同温度需求,通过增减暖气片的数量来达到适温供热的目的。它的缺点是很难保证猪只躺卧区地面的有效温度。

1.2.2.7 太阳能供热 利用天然的能源可以大大减少资源消耗,节约能源。但是无法控制昼夜温差大这一缺点,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2.2.8 适当提高饲养密度 适当增加饲养密度,猪只占地面积小,可以利用自身产生的热量互相取暖,有利于提高舍内温度。

2 冬季猪的饲养管理
2.1 保证充足的通风

冬季猪舍既要良好的保温,又要保证充足的通风。很多养猪者对冬季保温比较重视,往往忽视了猪舍的通风。在条件较好的猪场,保温的同时能兼顾通风,猪只能健康、正常地生长发育。但是,很多中小规模养猪场,保育舍的保温设施简陋,为了提高舍内温度,通常采取简单的封闭门窗的办法,通过放弃通风,达到提高舍内温度的目的。

冬季保育猪舍通风不良时,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升高,湿度、 尘埃、 微生物超标,这些都容易导致保育猪呼吸道疾病多发、死亡率及淘汰率升高。完善隔热与保温设施,采取局部保温、抢时机通风、有害气体减排及除臭等措施,可以在做好保育猪舍保温的同时改善空气质量,使保温与通风两者兼顾,从而提高猪只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成绩。另外,通风也是除湿的有效方法。湿度过大的环境下,使大肠杆菌、疥螨等病原体大量繁殖生长,仔猪下痢、皮肤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猪生长发育严重受阻。通风方法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可采用纵向或横向通风。纵向通风的优点是风力足,通风彻底。缺点是舍内温度骤然下降和风向直接通过猪体,易使猪受寒。横向通风虽然通风效果较差,但对猪舍温度和猪体影响不大。 自然通风以上午11 ∶ 00 至下午16 ∶ 00 为宜。这段时间环境温度相对稳定。风力不大。机械通风常采用换气扇,一般每2 间猪舍的屋顶安装 1 个换气扇。换气扇通风的优点是不受外界环境温度和风力及通风时间的限制。无论采用自然通风还是机械通风,都必须注意舍内温度变化,防止温度突然下降。

2.2 保证猪体营养充分

进入冬季,猪体能量消耗较大,若再直接饮用冷水,可严重影响猪体健康。对此,要合理安排日粮成分,适当提高能量水平,提高饮用水温度,有效化解营养不足、消化不良等问题。适度提高饲料中能量水平,可在原来饲料能量水平的基础上,给仔猪添加油脂类高能饲料,成年猪添加玉米、稻谷、动植物油脂等含能量较高的饲料。改变喂养方式,采用干粉料或湿拌料饲喂生猪,在使用湿拌料饲喂时,一定要使用温水拌料,以手握成团、落地即散为宜,且要即拌即喂。同时,无论使用干粉料还是湿拌料饲喂生猪,都要供应温水给生猪饮用。调整饲喂次数,可在白天增加喂食次数,以填补由于温度过低造成的猪体内脂肪,肌肉代谢产热引起的体重亏空。有条件的最好采取自由采食,定次饲喂的可在晚上增加1 次喂料,以增强抗寒和抗病能力。

2.3 加强疾病防控,保证猪体健康

做好疾病防治工作,是冬季生猪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定期进行消毒灭源,可采用火焰消毒、高压喷雾消毒等措施定期进行消毒。加喂增强免疫力的中药、微生态制剂、多肽类产品,提高猪体抗病能力。加强免疫,按照程序进行免疫工作。加强驱虫,冬季舍内低温高湿,寄生虫容易滋生,要加强驱虫,保证猪只健康。

赣西两头乌猪


【体型外貌】
赣西两头乌 赣西两头乌是从上高县乡镇地方猪中选育而成。赣西两头乌繁殖力高,母性好,耐粗饲,肉质好,适应性强。头长直,额部皱纹呈菱形;耳中等大、下垂;四肢粗壮;乳头6对以上;毛色为两头乌,中间白,躯干和四肢为白色,在黑白交界处2~3厘米宽的黑皮着生白色,称晕带,额上有块大小不一白毛,称白星,尾尖有白毛;腹稍大。

成年公猪体重150千克,体高80厘米,体长108厘米,胸 围107厘米。成年母猪体重112千克,体高7日厘米,体长110厘米,胸围102厘米。

母猪初情期3~4月龄,7~8月龄、体重55千克适配,公猪8~10月龄、体重60千克适配。平均窝产仔数12.8头,产活仔数12.1头,初生窝重8.5千克,60日龄断奶窝重150千克,育成数11.2头,种猪利用年限为5~6年。

肥育性能:在消化能12.1~12.6兆焦,可消化蛋白10%~12%的条什下,商品猪体重达100千克需205日龄,料重比3.3:1,屠宰率75.8%,瘦肉率45.2%。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927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