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猪怎么打开销路?提高自身竞争力,与用户或收购商签合同

土猪通俗点讲就是本地猪,传统猪,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的猪。土猪的生产性能比较好,没有工业元素,肉质也比较好,营养也比较丰富。在市场上,土猪是很受市场欢迎的,那么怎样才可以提升土猪的市场空间呢,接下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养殖技术科学化

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一些基本上的问题也都可以避免了。以前养殖土猪都是一些散养户,也比较疏于对土猪的管理,更是不会为了养猪去学习专业知识,通常导致很多养殖户的土猪质量不好。而现在养殖技术越来越科学化了,在饲养土猪方面的技术也完善了许多,由此也提高的土猪的饲养效率,增强的土猪的市场收益。

优质品种多样化

土猪的品种有很多,每个地区都是不同的品种,所以这个问题也比较困扰养殖户。现在大部分散养户都只能维持平衡的状态,都不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不过现在随着社会发展,当前土猪的杂交也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优质的土猪品种。所以可以去选择一些优质的土猪品种来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销售渠道多元化

现在的养殖业有多了很多销售渠道,因为养猪的散养户太多,如果肉厂要一一去收购的话,会浪费太多时间,所以现在会建立一些收购点,质量和数量达到标准就会拉走,还会有散养户专门与肉厂签订合同然后定期收购什么的。还有些利润更高的渠道就是将养殖好的猪挂到网上进行售卖等等,也因为土猪的销售渠道日益增多,也从而提高了土猪的经济收益。

市场需求稳步上升

市场上土猪的需求量和价格还是比较稳定的,只是有时候会出现供给量无法满足需求量的现象。因为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营养价值高的土猪的需求量也会慢慢增加,而土猪销售已满都是乡村地区,成里的市场还是会比较缺乏土猪的数量,所以养殖户也可以找到相对于的供给商运输土猪去城市里售卖,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受益。也因为人们的需求原来越广泛,土猪的市场还是会平稳上升的。

延伸阅读

猪疥螨病的流行与防治


猪疥螨病俗称癞、疥癣,是一种接触传染的寄生虫病。是由猪疥螨虫寄生在皮肤内而引起的猪最常见的外寄生虫性皮肤病,对猪的危害极大。猪疥螨病是一种由疥螨虫在猪皮肤上寄生,使皮肤发痒和发炎为特征的体表寄生虫病。由于病猪体表摩擦,皮肤肥厚粗糙且脱毛,在脸、耳、肩、腹等处形成外伤、出血、血液凝固并成痂皮。该病为慢性传染病。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疥螨病的流行特点猪疥螨病的预防与治疗。

1、流行特点

猪疥螨病的传染源主要是通过患病猪或者被患病猪蹭过的木桩、舍内墙壁、饲槽等传播,猪疥螨病具有易感染性特点,不同成长阶段和不同品种的猪都可能感染,尤其在营养不良、身体瘦小的猪身上最容易感染,同时,在患有其他疾病的猪和幼龄猪身上患病几率更大。随着猪年龄的增长,抗螨的免疫力也会不断提高,在症状上也会相对轻微,或者不发病。猪疥螨病可以通过猪相互接触感染,也可以因间接的墙壁和木桩等其他媒介传播。此外,猫、狗、家禽、老鼠等通过接触猪疥螨病源也可以传播。

猪疥螨病发病常见于春秋季节,圈舍内阳光少,睡觉地方潮湿等都有利于疥螨生长发育。夏季猪经常放到室外活动,皮肤接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猪舍内有效的进行通风和阳光照射,舍内外都十分干燥,不利于猪疥螨的生存,但是有些疥螨还会隐藏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等到入秋后就会复发。疥螨病的症状表现是,通过寄生在猪皮肤上,病原体不断代谢和分泌毒素,刺激了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皮肤发痒。在病猪不断蹭痒的过程中使猪皮肤变粗、变硬而失去原有的弹性,尤其在幼猪身上,如果得了疥螨病,会因为瘙痒破坏皮肤机能,导致猪只营养不良变得消瘦。

猪疥螨病影响繁殖性能,全身瘙痒会使其处于长期精神紧张的状态下,这样对于公猪来说会导致精液品质的下降,精子畸形的概率也加大,长期发展会使公猪失去配种价值。对于母猪,猪疥螨病会影响发情和哺乳能力,导致母猪发情时间延长,排卵减少,严重的会影响产仔数量。

2、预防

在未患疥螨病的时候就加强防控和净化意识,猪疥螨病具有高效的传播速度,直接和间接的都可以进行有效传播,病猪使用过的猪舍和饲养用具等都可以传染,如果母猪患猪疥螨病,那么在哺乳期内会快速的传染给仔猪,仔猪之间也会相互传播。通过这些了解,对猪疥螨病提高认识,并且通过有效的预防和净化方式,防范未然。如果发现病猪,不能只靠简单的外部用药进行治疗,否则疥螨病快速传播导致局面难以控制。

3、治疗

对疥螨病患猪进行有效的隔离治疗是必要的,养殖户要在饲养过程中认真观察,如果发现患病猪要及时隔离。隔离后及时进行治疗,首先可以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在患病猪皮下注射螨制剂,在注射的时候结合猪的年龄大小,严格按照药物说明注射剂量。还有就是对患病猪患的处进行药物喷洒或者药浴治疗,主要对患病猪进行全身的喷洒或洗浴,同时也要在猪舍内部进行喷洒,在喷洒过程中注意不要忽略细微部位,做到全面的治疗。对于患病时间长的猪可以在喷洒后10分钟后再进行2次治疗。也可以采用在饲料中添加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

提高猪舍环境卫生,杜绝螨虫的孳生。在猪舍内部的螨虫也是猪疥螨病的主要传染体,所以要对猪舍进行定期除螨,通常是在使用驱虫药的6~9天内进行除螨,用药后螨虫得到有效的去除,但是一些虫卵和幼虫还会存在于室内环境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会对猪进行传染,所以也要加强猪生活环境中的除螨工作,猪舍消毒通常会采用1∶300的杀灭菊酯溶液或2%敌百虫溶液对室内进行消毒,从而达到消灭螨虫的目的。

4、结语

猪疥螨病的发病与猪舍的环境卫生有直接的关系,是常见的慢性皮肤病。疥螨病会导致患猪食欲下降,体形消瘦,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全面的进行预防和治疗猪疥螨病是必要的,在养殖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猪群数量进行必要的密度控制,保持猪舍干湿度平衡,加强饲养管理,用正确的方法给猪群良好的生长环境。养殖人员也要提高重视,从自身提高对猪疥螨病的防范意识。在猪疥螨病发生的时候,采用内外兼顾的治疗方法进行控制,也可以通过自身掌握的治疗经验或者通过咨询专家的意见有效的进行治疗。做到对疥螨病的全面认识,提高养猪户效益。

猪疥螨病的流行特点
各种年龄、品种的猪均可感染该病。主要是由于病猪与健康猪的直接接触,或通过被螨及其卵污染的圈舍、垫草和饲养管理用具间接接触等而引起感染。幼猪有挤压成堆躺卧的习惯,这是造成该病迅速传播的重要原因。此外,猪舍阴暗、潮湿、环境不卫生及营养不良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发展。秋冬季节,特别是阴雨天气,该病蔓延最快。
该病主要为直接接触传染,也有少数间接接触传染。直接接触传染,如患病母猪传染哺乳仔猪;病猪传染同圈健康猪;受污染的栏圈传染新转入的猪。猪舍阴暗潮湿,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咬架殴斗及碰撞磨擦引起的皮肤损伤等都是诱发和传播该病的适宜条件。间接接触传染,如饲养人员的衣服和手,看守犬等。
发病部位
60公斤以上的肥猪眼睛和耳朵四周、颈部、胸腹部、内股部为发病较明显的部位,仔猪多数遍及全身。
主要危害
1、猪疥螨病,俗称猪疥癣、癞,是由猪疥螨虫寄生在皮肤内而引起的猪最常见的外寄生虫性皮肤病,对猪的危害极大。
2、在中国养猪场几乎100%都有猪疥螨感染,由于处于持续性的剧痒应激状态,导致种猪消瘦,商品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严重降低,猪光吃不长,逐渐消瘦,甚至死亡。
3、由于呈现一种慢性、消耗性的过程,没有造成明显的大量猪死亡,所以对其引起的损失往往容易忽视,从而使大多数猪场蒙受巨大损失,影响猪场效益。
疾病症状
幼猪多发。病初从眼周、颊部和耳根开始,以后蔓延到背部、体侧和股内侧。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瘙痒,不安,消瘦,病猪到处摩擦或以肢蹄搔擦患部,甚至将患部擦破出血,以致患部脱毛、结痂,皮肤肥厚,形成皱褶和龟裂,发育不良。
猪疥螨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种类型:皮肤过敏反应型和皮肤角化过渡型。
皮肤过敏反应型
皮肤过敏反应型,最为常见,又最容易被忽视,主要容易感染主体常见于乳猪和保育猪;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以春夏交季、秋冬交季较为增多,主要临床症状如下:
1、乳猪、保育猪多容易感染,作为疥螨感染的指征,瘙痒比发现螨虫更可靠。过度挠搔及擦痒使猪皮肤变红;组织液渗出,干涸后形成黑色痂皮。
2、乳猪、保育猪疥螨病感染初期,从头部、眼周、颊部和耳根开始,后蔓延到背部、后肢内侧。
3、猪感染螨虫后,螨虫在猪皮肤内打隧道并产卵、吸吮淋巴液、分泌毒素;3周后皮肤出现病变,常起自头部,特别是耳朵、眼、鼻周围出现小痂皮(黑色),随后蔓延至整个体表、尾部和四肢,出现红斑、丘疹、黑色痂皮,并引起迟发型和速发型过敏反应,造成强烈痒感。由于发痒,影响病猪的正常采食和休息,并使消化、吸收机能降低;
4、病猪常在墙壁、猪栏、圈槽等处摩擦病变部位,造成局部脱毛。寒冷季节因脱毛裸露皮肤,体温大量散发,体内蓄积脂肪被大量消耗,导致消瘦,有时继发感染严重时,引起死亡。
5、猪疥螨感染严重时,造成出血,结缔组织增生和皮肤增厚,造成猪皮肤的损坏,容易引起金色葡萄球菌综合感染,造成猪发生湿疹性渗出性皮炎,患部迅速向周围扩展到全身,并具有高度传染性,最终造成猪体质严重下降,衰竭而死亡。
皮肤角化过渡型
皮肤角化过度型,有时称为猪慢性疥螨病,主要常见于经产母猪、种公猪和成年猪。常见临床症状如下:
1、随着猪感染疥螨病程的发展和过敏反应的消退(一般是几个月后),出现皮肤过度角质化和结缔组织增生,可见猪皮肤变厚,形成大的皮肤皱褶、龟裂、脱毛,被毛粗糙多屑,常见于成年猪耳廓内侧、颈部周围、四肢下部,尤其是踝关节处形成灰色、松动的厚痂,经常用蹄子搔痒或在墙壁、栏栅上摩擦皮肤,造成脱毛和皮肤损坏开裂、出血。
2、经产母猪及种公猪皮肤过度角化的耳部,是猪场内螨虫的主要传染源,仔猪常常在吃奶时受到母猪感染。
经产母猪身体、耳部皮肤过度角化肥猪皮肤瘙痒,在墙壁上摩擦皮肤肥猪皮肤瘙痒,用后蹄搔痒。
总之,剧痒、脱毛、结痂、皮肤皱褶或龟裂和金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后形成湿疹性渗出性皮炎、患部逐渐向周围扩展和具有高度传染性为该病特征。
临床诊断
在患部与健康部交界处采集病料,选择患病皮肤与健康皮肤交界处刀刃与皮肤表面垂直刮取皮屑,痂皮,直到稍微出血。症状不明显时,可检查耳内侧皮肤刮取物中有无虫体。将刮到的病料装入试管内,加入10%苛性钠(或苛性钾)溶液,煮沸,待毛、痂皮等固体物大部分被溶解后,静置20分钟,由管底吸取沉渣,滴在载玻片上,用低倍显微镜检查,有时能发现疥螨的幼虫、若虫和虫卵。疥螨幼虫为3对肢,若虫为4对肢。疥螨卵呈椭圆形,黄色,较大(155微米×84微米),卵壳很薄,初产卵未完全发育、后期卵透过卵壳可见到已发育的幼虫,由于患猪常啃咬患部,有时在用水洗沉淀法做粪便检查时,可发现疥螨虫卵。
病症区别
1、临床病状区别:猪肤癣病临床呈典型的圆形或不正圆形的皮损,常发于胸腹部、颈部、内股部等,偶见发于耳朵。无痒觉,精神食欲无明显改变;猪疥螨病的皮损不规则,首先由头部、眼和耳朵周围开始发病,渐次向背腹、四肢蔓延,甚至染遍全身。由于疥螨虫刺激皮肤神经末梢致使奇痒。病猪精神、食欲、生长发育都受到很大影响;猪湿疹,皮炎多发于耳根、下腹部、四肢内侧等处。初红肿发炎,后发生扁平丘疹,有的形成水疱或脓疱,形成麸糠样黑痂。奇痒,病猪精神、食欲、生长发育都受很大影响。
2、病原体区别:取患猪受害的皮肤、被毛、痂、鳞屑病料镜检:猪肤癣病的病原体为皮肤真菌的大、小(型)分生孢子和菌丝体。猪疥螨的病原体为寄生于皮肤组织的疥螨虫。湿疹、皮炎的病原因素则较为复杂,如生理机能障碍、维生素缺乏、化学药品的刺激和某些中毒性因素都能引起湿疹与皮炎。

预防指南
1、每年在春夏、秋冬交季过程中,对猪场全场进行至少2次以上的体内、体外的彻底驱虫工作,每次驱虫时间必须是连续5-7天。
2、加强防控与净化相结合,重视杀灭环境中的螨虫:因为螨病是一种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外寄生虫病,患病公猪通过交配传给母猪,患病母猪又将其传给哺乳仔猪,转群后断奶仔猪之间又互相接触传染。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永无休止。所以需要加强防控与净化相结合,对全场猪群同时杀虫。但在驱虫过程中,大家往往忽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环境驱虫以及猪使用驱虫药后7~10d内对环境的杀虫与净化,才能达到彻底杀灭螨虫的效果。原因如下:
①在给猪体内、体表驱虫的过程中,螨虫感觉到有药物时,有部分反应敏感的螨虫就快速掉到地上,爬到墙壁上、屋面上和猪场外面的杂草上,此外,被病猪搔痒脱落在地上、墙壁上的疥螨虫体、虫卵和受污染的栏、用具、周围环境等也是重要传染源。如果不对这些环境同时进行杀虫,过几天螨虫就由爬回猪体上。
②环境中的疥螨虫和虫卵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传染源。很多杀螨药能将猪体的寄生虫杀灭,而不能杀灭虫卵或幼虫,原猪体上的虫卵3-5天后又孵化成幼虫,成长为具有致病作用的成虫又回到猪体上和环境中,只有此时再对环境进行一次净化,才能达到较好的驱虫效果。
③另外,疥螨病在多数猪场得不到很好控制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对该病的隐性感染和流行病学缺乏了解,饲养人员又常把过敏性螨病所致瘙痒这一主要症状,当作一种正常现象而不以为然,既忽视治疗,又忽视防控和环境净化,所以难以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造成本不应该发生的损失!
所以必须重视螨虫的杀灭工作!加强对环境的杀虫,可用1:300的杀灭菊酯溶液或2%液体敌百虫稀释溶液,彻底消毒猪舍、地面、墙壁、屋面、周围环境、栏舍周围杂草和用具,以彻底消灭散落的虫体。同时注意对粪便和排泄物等采用堆积高温发酵杀灭虫体。杀灭环境中的螨虫,这也是预防猪疥螨最有效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为防止猪圈、用具上的疥螨虫感染健康猪,在治疗病猪的同时,应彻底清除粪便,堆积发酵。对墙壁地面食槽、水槽等所有可能接触猪的地方全面消毒,并定期坚持进行,保持猪圈干燥。
治疗方法
一旦确诊猪已经感染疥螨,可以选用以下的几种方法对已经发生疥螨的病猪进行治疗处理:
1、药浴或喷洒疗法。20%杀灭菊酯(速灭杀丁)乳油,300倍稀释,或2%敌百虫稀释液或双甲脒稀释液,全身药浴或喷雾治疗。务必全身都喷到;连续喷7-10天。并用该药液喷洒圈舍地面、猪栏及附近地面、墙壁,以消灭散落的虫体。药浴或喷雾治疗后,再在猪耳廓内侧涂擦自配软膏(杀灭菊酯与凡士林,1:100比例配制)。因为药物无杀灭虫卵作用,根据疥螨的生活史,在第1次用药后7~10天,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第2次治疗,以消灭孵化出的螨虫;伊维菌素、双甲脒、螨净也可以。
2、饲料中添加“金维伊”(0.2%伊维菌素预混剂)或“鼎丰”(0.2%伊维菌素预混剂+5%芬苯达唑预混剂合剂)。具体添加说明如下:
①“金伊维”每吨饲料添加本品:肥育猪1-1.5公斤、种公猪和怀孕母猪4-5公斤、怀孕后期90天至哺乳结束的母猪3公斤,彻底混合均匀后,连用7天。
②“鼎丰”每吨饲料添加该品:肥育猪1公斤,连续使用7天,或0.5公斤,连续使用14天。种公猪和怀孕母猪4-5公斤、怀孕后期90天至哺乳结束的母猪3公斤,彻底混合均匀后,连用7天。
3、皮下注射杀螨制剂。可以选用1%伊维菌素注射液,或1%多拉菌素注射液,每10kg体重0.3mL皮下注射。驱螨虫在皮下注射杀螨剂应注意事项:
①妊娠母猪配种后30—90,分娩前20~25天皮下注射1次,种公猪必须每年至少注射2次,或全场一年2次全面注射(种公、母猪春秋各1次)。
②后备母猪转入种猪舍或配种前10~15天注射1次。
③仔猪:断奶后进入肥育舍前注射1次。
④生长肥育猪:转栏前注射1次。
⑤外购的商品猪或种猪,当日注射1次。注射用药见效快、效果好,但操作有一定难度,有注射应激。
4、对疥螨和金色葡萄球菌综合感染猪治疗:按照上述1+2的方法同时治疗外,还要同时配合用利巴韦林、青霉素类的药物粉剂,与2%的水剂敌百虫混合均匀后,进行全身外表患处的涂抹,每天涂抹1-2次,连续使用5-7天。

猪的开膛与净腔


屠体在开膛之前应在每头猪的耳部和前腿部外侧用变色笔编号,字迹应清晰。

所谓开膛、净腔是指剖开猪体胸腹腔并摘除内脏的操作工序,要求在脱毛或剥皮后立即进行。实践证明,延缓开膛不仅造成某些脏器的自溶分解,还会降低内分泌腺的生物效价,尤其易使肠道微生物向其他脏器和肌肉转移,从而降低肉品的质量和耐储性。

开膛、净腔时应沿腹部中线剖开腹腔,摘除内脏,切忌划破胃肠、膀胱、胆囊,避免胆汁、粪汁流出污染胭体。胃肠内容物的污染往往是胭体沾染沙门氏菌、粪链球菌和其他肠道致病菌的主要来源。必须引起加工人员的密切注意。万一刺破以上脏器,胭体应立即修割和冲洗干净,另行处理。

“猪-沼-果”模式与技术


南方猪一沼一果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是丘陵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农民普遍接受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养猪和种植果树是传统农业生产项目,技术为中国农民广泛掌握。模式运用前,一些农户敞放养猪,猪粪随处可见,严重污染环境。实行圈养,粪便入坑,但由于没经过任何处理,病菌滋生,环境卫生状况差。未经处理的粪便直接施用,不仅传播病菌,也不利于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平衡。随着沼气民用技术的不断实践和探索,用沼气作纽带,将养猪和种植果树结合为一体的猪一沼一果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与技术适宜于具有长期养猪和庭院种植果树习惯的南方广大地区,尤其在交通不畅、用电不便、缺少燃料和经济相对落后的丘陵山区推广价值更大。重庆市2001年700多万户农村家庭,推广应用近35万多户,涉及养猪140多万头,种植果树2万hm2。
该模式是运用物质能量多级循环利用原理,以沼气为纽带,对资源进行综合性的开发利用,运用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沼气池建设和农业废弃物等多学科专业技术知识,并进行合理的食物链连接,实现六改三带(即改水、改厨、改浴、改厕、改圈、改善环境,带动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循环协调发展。基本构成为户建1口沼气池,人均年出栏2头猪,人均种好1亩果。即户建1口8~10m3的沼气池,饲养5~10头猪,猪圈和厕所建在沼气池上面或近旁,人畜粪便作沼气池原料,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物分解转化产生可燃气体(沼气)。沼气用于烧水煮饭照明,沼液沼渣用作肥料浇灌果园。技术组装包括沼气池建设技术,优质猪饲养技术,高产果树栽培技术。建池位置最好靠近厨房,地基牢固,地下水位低,与厕所猪舍相连,使人畜粪便自流入池。采用寿命20年以上的混凝土浇筑水压式沼气池,沼气灶具、输配气管、开关三通、压力表等专门生产。选用优质良种猪,推广全程无害化、规模养殖配套饲养技术。沼液喂猪时,取产气40d以上中层新鲜纯净沼液,按饲料与沼液2:1的比例调湿搅匀即可,沼液只作添加剂,不能代替饲料。选择土质良好、座北朝南,西北东三面环山,南面开口,冷气能自行排出的地形建果园。建园选择20以下,排灌系统好的坡地。河滩地、平地建园,地下水位应低于lm。沼液用作追肥,可喷施、窝施和灌施。施用时沼液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过磷酸钙、碳铵等化肥,以防氨态氮挥发,可以增加肥效。果树施用沼肥时,在果树周围挖好窝,每公顷施22500~37500kg,施后用土覆盖。沼液喷施时,将沼液用两层窗纱过滤或澄清后,用喷雾器直接喷洒在农作物叶面上。一般在果树萌芽抽梢前10d和新梢抽生15d后,用60%浓度的沼肥喷施果树叶面:新植幼树园在生长期,每半月追施一次。在开花期、果树虫害多发期,在沼液中加适量农药、洗衣粉喷施,可减轻病虫危害,实现丰产。

猪气喘病的发生与猪病防治


猪气喘病又名猪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遍布全球。主要临诊症状是喘气和咳嗽,以肺的膈叶、尖叶、心叶的对称性实变以及肺门淋巴结增生为特征。该病只有猪发生,任何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可发病。该病在新疫区可呈急性暴发,多以慢性经过为主。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商品猪与种猪长距离大范围调运,猪气喘病的传播也越来越广,大型规模猪场和农村散养户都可能会发生猪气喘病。该病一般情况下死亡率不高,但继发感染也造成严重死亡,经济损失很大,对养猪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现将猪气喘病的发生与防治总结如下。

1临床症状与剖检变化

该病潜伏期11~16d,主要临诊症状为咳嗽和气喘,急性型病猪呼吸困难,严重者张口喘气,精神不振,有明显腹式呼吸,达60~120次/min,咳嗽少而低沉,体温一般正常。慢性型向急性转变,主要症状为咳嗽,清晨赶猪喂食时咳嗽明显,严重时呈连续的痉挛性咳嗽,呼吸次数增加和腹式呼吸,精神不振,不愿走动。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好则病程较轻较短,条件差则抵抗力弱,出现并发症多,病死率升高。主要病变只见于肺、肺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病变以肺的心叶最为显著,尖叶和中间叶次之,然后波及膈叶。病变部界限明显,两侧肺叶病变分布对称,呈灰红色、灰白色、浅红色,硬度增加,外观似虾肉样,切面组织致密,可从小气管挤出灰白色混浊黏稠的液体,肺门和膈淋巴结肿大,切面黄白色,淋巴结呈弥漫性增生。急性病例,肺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病变。

2预防措施

2.1加强管理

一是自然分娩或剖腹取胎,以人工哺rǔ或健康母猪带仔法培育健康仔猪,配合消毒切断传播因素。仔猪按窝隔离,防止窜栏。育肥猪、架子猪和断奶小猪分舍饲养。利用各种检疫方法清除病猪和可疑病猪,逐步扩大健康猪群。二是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慎重引种,尽量不从外地引进猪只,如必须引进,要严格隔离检疫,不购入病猪和带菌猪。改本交为人工授精,防止以公猪为媒介,隐性传播此病。三是改变饲养方式。将各阶段仔猪分批分栏饲养,分批全进全出,避免不同日龄的仔猪混群饲养,降低各猪群接触传染机会。对出栏后的猪舍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空置1周以上再进新猪,可减少生猪感染气喘病的机会。四是加强消毒工作。为了杀灭环境中的病原体,母猪栏及仔猪保育栏一般3d进行1次消毒,全场7d进行1次消毒,每次转群后彻底清洗消毒。消毒药用2%次氯酸钠和0.3%过氧乙酸两者交替使用,以降低肺炎支原体在猪场的存活和污染。五是科学的环境控制措施。注意栏舍的通风和清洁卫生,保持通风良好,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要处理好通风和保温的关系,在通风的基础上进行保温。冬季寒冷,一般规模场多采用密闭式饲养,为了保温常将门窗紧闭,舍内空气污浊,硫化氢、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超标,造成猪气喘病发病严重。夏季酷暑,室外温度高达40℃,室内闷热难忍,利用遮阳布、遮荫植物等减少太阳辐射,加强舍内通风换气,降低舍内温度。六是防止应激。不同日龄的猪只混群、连续不断的流水式猪舍、饲养密度过大、冷应激等都可诱发喘气病,要防止发生这些应激。七是提高饲料营养水平,合理配合饲料。适当提高猪饲料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水平,提高猪抗病力。定期驱虫,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减少诱发疾病的因素。

2.2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降低猪气喘病的有效措施,对发病风险较高的猪场,选择疫苗接种是控制气喘病的现实途径。猪支原体肺炎灭活苗:颈部肌肉注射,7~10日龄以上所有年龄、体重和性别的猪均接种1头份(2mL)。喘气病高发猪场:7~10日龄免疫接种1头份(2mL)疫苗,15~21d后进行第2次免疫接种。喘气病低发猪场:5周龄时免疫接种1头份(2mL)疫苗。猪支原体弱毒苗:在注射前将临床症状严重的猪予以淘汰,种猪和后备猪每年810月免疫1次,每头猪免疫剂量为5mL,在右侧胸腔注射(注射部位在倒数第二肋间)。仔猪可在5日龄内进行早期免疫,免疫剂量为2.5mL,右侧胸腔注射,使仔猪较早产生免疫力,减少育成及育肥阶段的感染机会,而且仔猪注射疫苗方便易行。

3治疗措施

可以采用肌注鱼腥草注射液和土霉素混合的悬浊液或者肌注鱼腥草注射液和卡那霉素的混合液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理想。林可霉素50mg/kg体重,每天1次,连用5d为1个疗程等。用氟苯尼考50~70g/t饲料(以氟苯尼考计)加金霉素250~500g/t饲料(以金霉素计)混合拌料治疗,连续5~7d为1个疗程。0.4%金花平喘散加泰妙菌素混合拌料饲喂,用金花平喘散4kg/t饲料和泰妙菌素养40~100g/t饲料(以泰妙菌素计)。用氟苯尼考加泰乐菌素混合投料治疗,用量为氟苯尼考60~100g/t饲料(以氟苯尼考计),泰乐菌素50~100g/t饲料(以泰乐菌素效价计)。用法是每天2次,连用7d为1个疗程。如果猪体温高,加穿心连饲喂效果更佳。为了巩固病情,投药1个疗程后停1d,再投喂土霉素巩固治疗2~3d。采用双黄连注射液配合氟苯尼考分别注射,效果良好。

4体会

在该病防治上,应选用广谱的抗菌药物,考虑2种或2种以上药物合并使用,效果比单一用药更好,同时防止猪产生耐药性。药物治疗只能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但不能去除病根,该病一旦传入猪场,很难在短时间内清除,可以代代相传,因此最主要的是搞好猪群净化,防止该病传入猪场。猪喘气病的防治,必须从整体出发,全局考虑,否则会顾此失彼,猪场在消毒灭源的同时,要提高营养水平,提高猪只自身抗病能力。

猪的去头蹄与劈半


去头即从头颈连接的环枕关节处卸下头部。在实际生产中多按平头规格去头。即齐下颈部向耳根两侧对称各割一刀,使头部皮肤和肌肉在第一颈椎处与胭体分离。
去蹄即为从腕关节和附关节卸下蹄爪。
去头蹄操作中应保持切口整齐,避免出现骨屑。
所谓劈半就是沿脊椎将胭体劈成对称的两半。便于检验和冷冻加工及堆垛冷藏。劈半以劈开椎管,暴露脊髓为好。劈面要求平整,正直,不得左右弯曲或劈断(劈碎)脊椎,以免藏污纳垢。劈半后就立即摘除肾脏,撕下腹腔板油,同时冲洗血污、浮毛、锯末等。

劈半的方式根据所用工具的不同可分为手工劈半、手持往复式电锯劈半和桥型电锯劈半。采用手工劈半和手持往复式电锯劈半时应事先进行描脊以刀沿脊椎切开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目前国内大型肉类加工企业采用手持往复式电锯和桥型电锯劈半。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931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