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与水蛭套养

水稻和水蛭套养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成本,还能提高水稻的产量,能够增加收益。在稻田中养殖水蛭,它们日常在泥土中的活动利于水稻生长,水蛭的排泄物和它们的饵料残渣能够滋肥土壤,节省化肥费用,水稻的秸秆可为水蛭提供遮阴栖息的场所。稻田混合养殖水稻和水蛭能够互惠互利,还能节约成本。

在稻田内中种水稻的同时养殖水蛭,能够节省成本,水蛭可以将稻田中的一部分害虫消灭,很大程度的节省了施撒农药的成本,水蛭的排泄物和它们未吃完的饲料还能使稻田更肥,可以减少使用化肥,水蛭在稻田内钻洞能够是稻田内土质疏松,有利于水稻生长,将水稻和水蛭进行混养可以很大程度上的节省成本,提高效益。

一、稻田选择与建设

最好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澈无污染、排灌水方便而且交通方便的稻田,面积控制在5-10亩左右即可,稻田以回字型结构挖建,田中需要有4-5m宽、1m深的沟,使用挖建沟的土壤堆建2-3m宽且比稻田高出1m的田埂,为防止水蛭逃跑,要在稻田的周围用聚乙烯网片围建防逃网,要求将网片插入土中20-30cm,比土面高1m。

二、选择水稻和农药

1、水稻的品种

水蛭与水稻混养时,稻田内的水稻最好选择秸秆较高、能抗病害和倒伏的早熟水稻,容易倒伏的水稻会影响水蛭的生长,水稻的秸秆在夏季高温时可供水蛭遮阴栖息,为防止水稻受到病害使用农药对水蛭产生影响,抗病能力强的水稻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减少农药的使用,早熟水稻收割时间较早,收割之后可以加强对水蛭养殖投喂,促进生长,提高产量。

2、使用农药注意事项

水蛭对农药比较敏感,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使用农药,使用农药要注意,禁止使用毒性很高且残留性强的农药,喷洒农药前把稻田中的水排放出去露出泥土,迫使水蛭们进入泥土中后再进行喷洒,喷洒完之后马上往稻田内加注新水,排水和注水同时进行,让稻田中的水交换2-3次左右。

三、投放水蛭种苗

水稻与水蛭混合养殖,要更加注意,为保证水蛭的成活率较高,一般投放水蛭种苗是在种植水稻一周后进行,水蛭种苗的规格选择3-5g,投放密度控制在20-30条/㎡左右。

四、饵料投喂与日常管理

移栽水稻之前,提前10天往稻田内注入20cm水,然后按照50kg/亩的比例朝稻田内施撒生石灰进行消毒,消毒7天后按500kg/亩的比例在稻田内施撒发酵好的农家肥。

水蛭主要摄食螺蛳,第一次投喂的螺蛳数量要在水蛭总数的5倍,然后每隔7天往稻田内投喂一次螺蛳,确保水中的螺蛳数量充足,足够水蛭摄食。

定期更换稻田中的水,一般半个月更换一次,每次换1/5的水,以确保稻田水质,要经常观察水蛭的情况,预防水中有龙虾、黄鳝等对水蛭造成危害,还要多检查稻田四周的防逃围栏是否完整,以防水蛭逃跑。

五、养殖水蛭的收益

一般一亩稻田养殖水蛭的成本为水蛭种苗5000元+塘租600元+投喂螺蛳3500元+人工管理费500元=9600元。

一般每亩可产100kg水蛭,目前市场售价约为160元/kg,收益为100kg160元/kg=16000元,减去成本9600元,纯利润可达6400元,所以养殖水蛭的利润还是很不错的。

相关阅读

水蛭的预防与驱除


随着科学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农药、化肥的应用,水蛭的危害逐步减少。但一旦有水蛭侵入到人体,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和驱除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办法。

(一)水蛭的预防

1、涂搽皮肤

用药剂涂搽皮肤。据国外报道,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驱蚊醇、或避虫酮等驱避剂涂在皮肤上可预防旱水蛭。另外,用雪松油或驱避剂Ⅱ+50%羊毛脂涂在皮肤上,对水蛭有一定的驱避效果。美国曾在南洋群岛婆罗洲的北部试用复合驱避剂,也有较好的效果。

2.浸泡布条

海南岛用广州驱蚊灵的下脚料浸布条防止山蛭,一次浸泡防效为57天。布条在驱避剂里浸透,每条用量15毫升,或用驱避膏剂涂搽于整个布条一面,每条用量3克,将布条的两端缝接成圆形套筒,套在工作人员穿的胶靴的靴口外面,形成环状驱避带,以防水蛭爬上人体吸血。用马来酰亚胺配成30%丙酮稀释液浸泡布条的驱避效果最好,驱避时间长达20多天。

(二)水蛭的驱除

凡已被水蛭叮咬了,在它吸饱血液后过一段时间会自己掉下来。如果发现它正在吸血,除掉它决不能用手去拉。因为它吸着力强,不易拉下,硬拉对伤口不利。可用手猛拍几下,或在叮咬部位滴几滴盐水、酒精、浓醋,或用火柴在水蛭身体上烧一下都行。伤口可用硼酸洗几天,以防止感染化脓。

寄生在鼻孔、咽喉、食道或气管的,可请医生用带钩的镊子或探针取出。广西等地用蜂蜜驱除寄生在泌尿生殖系统内的水蛭。办法是用注射器吸取l一2毫升蜂蜜(加适量注射用水,不宜太稠),除去针头,注入尿道或阴道,经3分钟后,水蛭会自行脱。

水蛭的运输与加工


水蛭的运输是为了解决引种、异地市场供应和保证货源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若没有合适的运输工具和运输不当,会直接影响种源的成活率和商品货源的新鲜程度。

(一)水蛭的运输工具

水蛭一般在春、秋、初冬季节运输为最佳。在?一8月份高温季节,特别是气温超过35℃时不宜长途运输,因易造成挤压、缺氧、产生恶气而死亡、腐烂、发臭。运输工具(容器)必须选用透气性好、保湿力强、不易钻出的工具。一般可用木箱、泡沫箱、竹筐等。

(二)水蛭的运输方法

1.木箱运输

木箱不要太大,以容量为10一15公斤、搬运方便为宜。首先把水蛭装入很密的尼龙网袋里(网袋用清水浸过),袋内放些洗过的新鲜湿草,以保存水分。再套上已充过氧的较厚塑料薄膜袋,扎牢口,不能漏气,再装人洗干净的湿蛇皮袋中,扎住口。然后,放置到已准备好的木箱里,木箱四周最好垫些海绵之类软的材料,以防扎破里面充氧袋。加盖后用铁钉钉牢,再用封箱带扎紧,即可起运。

2.泡沫箱

用空运规定的泡沫箱。水蛭包装过程与上述木箱内包装一样,装入规定好的泡沫箱里。加盖后,在泡沫箱盖周围用封口胶纸贴牢,再用封箱带扎紧,即可起运。

3.竹筐

筐可用竹篾、柳条编制而成。方形、圆筒形均可。每筐容量也为lo15公斤。一般以搬运方便为宜。包装方法与上述木箱内包装一样。包装后装入竹筐后,竹筐四周也要垫上较软的材料,以防扎破充氧袋。加盖后用铁丝将盖扎牢,再用封箱带整筐扎紧,即可起运。

(三)水蛭的加工方法

1.水蛭的加工

水蛭的处理与加工方法比较简单。方法有:

(1)用石灰水淹死水蛭后,去除血液,然后取出来摊平晒干或烘干即为成品。

(2)把捞起的水蛭埋人石灰中,埋20分钟左右,水蛭即可中毒死亡,然后取出来晒干或烘干,筛去石灰粉即为成品。

(3)用两头细尖的竹签插进水蛭的尾部,将头部翻到尾,拉出头,去净血,然后晒到八成于,抽出竹签,再晒千。

2.商品要求

干爽、整齐、黑褐色、无杂质。最佳品为:整条水蛭自然扁平、背部稍隆起、腹面子坦,质脆易折断、断面呈胶质状并有光泽。其干品易受潮生虫,若暂时不出售的,可用纸袋或布袋包装好,贮存于干燥处。一般收购价按质论价。

泥鳅套养之龟鱼螺鳅套养



龟大多喜欢潜居在水底,钻入泥中,或者上岸晒甲、活动,使养龟池的大量空间处于闲置状态。因此,可利用龟池这种水体空间,进行适当的龟鱼螺鳅套养,有利于控制龟的疾病,减少龟饵

料的投放,降低养殖成本,增加收人。

1.清塘消毒

在龟鱼螺鳅人养前,饲养池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清塘消毒的药物主要是生石灰、漂白粉、茶枯等,具体的使用方法与前文是一样的。

2.池塘建设

这种套养模式是以养龟为主,养殖鱼、螺、鳅为辅,因此养殖池应严格按照养龟池要求设计建设。龟池的水位可维持在80厘米左右,一般的鱼塘也可改造成龟鱼鳅混养池,但因龟有爬墙凿洞逃逸的习性,泥鳅有非常强的逃逸能力,因此应在池塘四周筑起防逃墙,在进出水口用密网拦好,防止敌害和有害生物侵人。还要根据需要,修建食台、休息场及亲龟产卵场。

3.品种选择

龟类以七彩龟、黄喉水龟、草龟为好;鱼类以温水性非肉食性鱼类为主,如鲢、鳙、草、鳊等,可充分利用水中的浮游生物;螺类以福寿螺和中华圆田螺为好,它们取食龟、鱼、鳅的粪及有机碎屑;泥鳅以从稻田水沟野外捕捉的黄鳅为好,如果是自己培育的就更好了。泥鳅喜食池中杂草及寄生虫,是“水底清洁工”,同时,仔螺、幼鳅又是龟类最好的饵料。

4.龟鱼螺鳅的放养

幼龟46只/米2,成龟24只/米2,幼龟池可放养5厘米左右的小规格鱼种,用以培育大规格鱼种。成龟池和亲龟池则放养长15厘米左右的大规格鱼种,以养成商品鱼。田螺为每100米225千克,泥鳅为每100米25千克左右。

5.科学投喂

这种套养方式的饲料投喂是以龟为主,在满足龟饲料的情况下,适当投喂一些鱼类饲料,如瓜果菜叶等,在水中也可养些水浮莲等植物,既可净化水质,又可供螺、鳅摄食。

龟和泥鳅一样,也是杂食性的,动物饲料包括猪肉、小鱼虾、牛肉、羊肉、猪肝、家禽内脏、蚯蚓、血虫、面包虫,植物性饲料包括菠菜、芹菜、莴笋、瓜、果等。还有一种就是大规模养殖时用的人工混合饵料,这是人工配制的,具有营养全面、使用方便的优点,像专用龟增色饲料、颗粒状饲料等。另外,由于螺鳅类繁殖的仔螺、幼鳅又是龟最好的食物之一,因此,龟的投饵要根据套养池内的天然饵料而定,投喂方法也要遵循“四定”的原则进行。

6.日常管理

一是加强巡塘,防敌害,防逃、防盗,观察龟鱼螺鳅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是管理以龟为主,在亲龟产卵季节,应尽量减少拉网次数,以免影响交配产卵,减少产卵量,给养龟造成经济损失。

三是鱼类的饲养管理与池塘养鱼方法一样,龟鱼螺鳅类混养的池塘,也要通过加强管理,为鱼和鳅创造良好环境。

四是在气候异常时,尤其在闷热天气时,可能会发生龟类不适而减少活动量,鱼类会出现浮头现象,严重时可造成泛塘死亡,泥鳅上下窜动,到处翻滚,而螺会大量地贴在池边。为防止这些

事故的发生,养殖者在气候异常时,应及时加注新水,平时少量多次追肥,维持水体适宜肥度,注意宁少勿多,保持水体的清洁度。

水蛭好养吗


水蛭比较好养,目前我国养殖水蛭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只要在养殖过程中按照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喂养,一般没问题。养殖水蛭的场地应选择朝南向阳且排灌水方便的位置,水蛭的种苗最好选择个头肥大、动作敏捷的青年蛭,投放之前要用一定比例的食盐对池塘进行清扫消毒工作,根据情况适当合理的投喂饲料。

水蛭是比较容易养殖的特种养殖品种,现在我国养殖水蛭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水蛭的产量较高,经济收益也不错,一般水蛭干品可以产出80-100公斤/亩,收入约在3万元/亩左右,而养殖成本不是很高,目前水蛭苗的价格在130元/斤左右。

一、养殖场地选择

养殖水蛭的场地最好选择在坐北朝南、背风向阳、排灌水方便的地方,如果养殖规模比较小的话,投放前一个月先将池内注满水,并添加食醋、尿素浸泡一个月左右,待池壁上长满青苔就说明池内含碱物质已经被清除了。

二、池塘具体要求

用没有污染的酸性沙质土壤在池塘周围近水源处堆建一个宽约60cm左右的平台,在池塘底部铺放一些可供水蛭栖息的石块和树枝,种植池塘面积一半的水草等植物,为给水蛭提供更多的生长栖息环境,最好设置一个40cm以上的深水区和一个20cm左右的浅水区,或者在池底每隔5米使用一片屋瓦,正反相叠铺到平台处,一共水蛭躲避高温和阳光。

在池底撒入13m的粪肥,并在上面覆盖20cm的泥土,再灌入清洁的水,可以起到肥水的作用,同时还能促进水草、蚌类等的生成。之前使用过的鱼池,再次使用之前应该先清理,然后用茶饼、巴豆等药物清杀水中的有害物质,投放前3天按照10g/m的食盐或0.4g/m的优氯净消毒,切记不能使用生石灰。

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再配上阳光、空气和水,才能使食物链得到良性发展,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还能提高水蛭的产量。

三、投放种苗

引进种苗要选择正规的科研单位或是有过多年养殖经验的养蛭场,有条件的也可以自行繁殖,水蛭种苗要求个头较大,无伤病、表面光滑,活动敏捷,一般优质的水蛭,在育种池一米远的地方吹一口气它们都能给出较强烈的反映,最好选择规格在12-20g/条的青年蛭,不要选择规格在35g以上的老年蛭。

一般规模较小的放养密度为:日本医蛭1000条/㎡,茶色蛭、宽体金线蛭1-3千条/平方米,而大规模的养殖密度为30-50kg/亩,约2400-4000条左右,一般投放种蛭的季节是春季和秋季。

四、日常管理注意事项

1、饲料投喂

水蛭的抗饥饿能力较强,投喂一次吃饱之后可以依靠体内储存的能量促进新陈代谢,半个月不再进食。一般在投放种苗时要同时在池内按80kg/亩的密度投放螺蛳、河蚌,如果幼蛭出茧后出现饲料不够的情况,可以适当的往池内投喂鱼、禽等饲料,或是每天按5kg/100㎡的比例往池内泼洒熟豆浆,一般一天泼洒3次左右,也可以给它们投喂一些蚯蚓、昆虫等,或是根据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投喂。如果养殖的是日本医蛭,那么每周需要在池内投喂动物的鲜血凝块,为确保水质干净,一般要在投喂4小时后将残渣清理干净。

2、水质调控

无论养殖什么动物,水质都是最重要的一点,养殖水蛭的池水应当定期更换,且水温不能超过30℃,夏季温度较高时,可在池塘周围安装防晒网供水蛭遮阴,还要定期清理水面上已经死亡的螺、蚌尸体,在清理螺的尸体时,要确认一下壳内是否有小水蛭,如果有的话,用镊子将它们取出来即可。

3、繁殖生育

水蛭需要经过1-3个月的冬眠才能产卵,一般在15℃时开始交配,交配时水蛭的头部呈反向,雄孔对着雌孔,受精率约在70左右,交配30天后开始产茧,但不是每条水蛭都会产卵。它们在交配和产卵时,池塘周围环境要保持安静,避免水蛭产出空的茧,孵化期时,为防止不小心踩破茧,应当尽量减少在平台上走动,这期间的水位最好比平台低10cm左右,即使下暴雨将平台淹没了,只要幼蛭没有全部出来,水位就要保持在平台10cm以下。

经过交配受精后的水蛭会产出2-4个椭圆形的卵茧,它们的大小一般在28㎜20㎜左右,重约1.5g,一个茧经过20天左右,可孵化出大约30条幼蛭,幼蛭在孵出3天后即可自行摄食螺、蚌类的体液。

4、可以自然越冬

水蛭不怕寒冷,冬季时温度低于10℃后它们就会钻进潮湿疏松的泥土内或是池塘底部的淤泥内越冬,只要水蛭进入越冬状态,就不能在它们的越冬区域搅动,以免打扰破坏它们的生活环境。为确保气温较低时影响到水蛭生长,可以在平台上覆盖放置一些水生植物或是碾碎的麦秆帮助它们保暖。为确保水中含氧量充足,如果水面结冰了,需要经常进行破冰处理,若是养殖场地允许,可以利用大棚、地热水或是太阳能热水器帮助它们保温越冬。

5、预防疾病和天敌

养殖水蛭的过程中,除了要预防疾病,还需要防范水蛭的天敌,例如鱼、虾、蟹、蛇、黄鼠狼等,可以食用微电网防治或是使用相关工具捕捉。

稻田养水蛭技术


水蛭又叫蚂蟥,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名贵药材,利用它可治疗心绞痛、脑中风、跌打损伤等症。目前野生水蛭资源越来越少,而日本每年都要从我国进口千吨水蛭,导致价格不断攀升。水蛭养殖成本低、见效快。现简要介绍水蛭稻田生态养殖技术,供参考。

1.稻田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良好,保水性好,面积667~1334平方米为宜。

2.主要设施

①沟。在田四周挖沟,深1.2米,宽2.0米,另在田中开挖若干深0.4~0.5米、宽06~0.8米的道与沟连通,成井、丰形。沟道面积占大田总面积25%左右。

②堤。提面宽1米,高0.6米。

③防逃墙及进排水口。田四周用塑料薄膜围起高0.3米的围墙,进排水口设尼龙网防水蛭逃逸。

3.水稻插栽

选生育期长、茎秆坚硬、抗病虫、分蘖性强的水稻品种种植。

4.水蛭种放养

水蛭种放养前10天每667平方米施300千克腐熟的有机肥,同时投放轮叶黑藻、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培育微生物和水草,保证一放养水蛭种就能让它吃到适口的饵料。水蛭种可到养殖场购买,也可于春夏用浸透猪血的草把从天然水域中诱捕,每平方米水面放养800~1000尾。

5.平时管理

①投饵。水蛭为杂食煽动物食性。主食水中微生物、浮藻类,爱吃螺蚌肉、猪肝糜,嗜好吸食动物血。人工饲养可用畜禽血拌饲料或草粉等,荤素搭配。还可将河蚌或螺蛳投放在沟中,让其自然繁殖,供水蛭摄食。投喂要注意四定。定时,每天上、下午各投一次;定位,田中淡水边;定质,饵料新鲜,及时清除残饵;定量,根据水温等情况调整投饲量,吃饱为止。

②施肥。稻田一次性施足有机肥,667平方米施3000千克。肥力下降时可施菜籽饼粉,667平方米施10于克,既补充水蛭饵料又作追肥,少量多次。

③用药。由于水蛭抗病力极强再加上稻田的生态作用,故水稻及水蛭均极少发生病害。一般不需用药。

④水质。平时水层维持在20厘米左右,每5~7天加注一次新水。

⑤防逃。每天勤巡塘,发现提、防逃墙、进排水设施出现问题,及时予以维修。

6.加工销售

水蛭经过半年饲养即可达到商品规格,在稻收后即可捕捉加工,捕大留小。将捕来的水蛭放入盛有5%10%食盐水的容器中,使其全部死亡,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摊在竹帘或草席上晒干即可出售。优质水蛭干的标准是:规格整齐,无杂质,含水率在2%以下。

水蛭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水蛭,俗名蚂蟥,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炮制后中医入药,野生自然资源锐减,随着水蛭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那么水蛭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怎么养殖才能高产?水蛭的人工繁殖技术有哪些?

一、水蛭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1.抗血栓作用:新鲜水蛭唾腺中含水蛭素是一种多肽,由多种氨基酸组成,其等电点为ph3.8,对变性反应比较稳定;纯品为灰色或白色鳞片或粉末,遇热或在稀酸中均易变质。干燥药材中水蛭素已被破坏。此外尚含肝素,抗血栓素。

2.抗早孕作用:各个时期的妊娠包括着床和早、中晚期都有终止妊娠作用,但对早期妊娠作用最好;若以外源性孕酮与水蛭同时注射,则可对抗水蛭的抗早孕作用。

3.抗凝血作用: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能降低全血比粘度和血浆比粘度,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水蛭素对细菌内毒素引起的血栓形成有预防作用,并能减少死亡率;水蛭素还能对抗凝血酶所致的离体蛙心收缩力增强作用。水蛭水提物0.45g/kg灌胃后4h及连续灌胃7天,体外法试验,水蛭水提物200mg/ml、100mg/ml及50mg/ml对健康人血小板聚集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水蛭素是凝血酶抑制剂,每毫克水蛭素含10~400抗凝血酶单位的活性;

4.改善微循环:急性脑出血的血肿吸收,减轻脑组织周围炎症反应及水肿,缓解颅内压升高,改善局部循环,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对耳局部的实验性血肿也有促进吸收作用。

5.降血脂:水蛭对实验性高脂血症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有明显降低作用。水蛭素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对肝癌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于水蛭有高抗凝作用,因而有利于抗癌药及免疫活性细胞浸入癌组织杀伤癌细胞。

二、水蛭的养殖方法

1.种蛭的来源

(1)野外捕捞

每年4月上旬至5月上旬,从天然水域捕捞成蛭作为种蛭。我国北纬32~38水流缓慢的小溪、沟渠、坑塘、水田、沼泽、湖畔以及温暖湿润的草丛处均有野生水蛭,可采用人工直接捕捞与引诱捕捞两种方法获得种蛭。

(2)从养殖单位购买

购种季节。水蛭每年春季和秋季各产卵1次。人工育苗所需的种蛭必须在春季采购,育出的苗正好与养殖生产需要蛭苗衔接上。人工水蛭养殖首批放苗时间在5月中下旬,春季育出的蛭苗放养后,到10月上中旬可收获加工成干品。春季温度越来越高,养殖环境比较好控制,水蛭的饵料也易获得。

购种最佳时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春季购种最佳时间段是3月底至4月,超过了5月1日,购回的种蛭就会少产1个卵茧。根据笔者的经验,为了缩短暂养时间,购蛭种的最佳时间应在4月15日前。

2.种蛭的挑选

种蛭可从成年水蛭中挑选,种龄在2年以上,且种龄一致、体重15~20克/条;以活泼健壮、体躯饱满、体表光滑、有弹性的个体为佳,即放在手心里或用手指触碰会立即缩成团。水蛭是雌雄同体,异体交配。在繁殖季节,水蛭身体前部雌雄生殖孔间都有明显隆起的生殖带,繁殖以后生殖带消失,所以进种时要特别注意,以免误进已繁殖或未达到性成熟的个体。

3.种蛭的运输

(1)运输方法

目前种蛭运输方法有干运法和湿运法。

干运法。此法有两种方式:一是装袋运。将种蛭装入80目尼龙筛绢网袋中(规格为30厘米40厘米),每袋装5公斤,扎紧袋口,然后放入比袋稍大、两端留有通气孔的塑料泡沫箱中,箱底放少量水草或少量水以保持箱内湿润。连续运输24小时内到达,成活率可达100%。二是塑料泡沫箱运。把水蛭直接放入塑料泡沫箱中,留1/3空间,箱上口均匀地涂抹一圈(宽3厘米)的牙膏,防止水蛭逃跑。最后盖上箱盖,用胶带封好箱口,箱盖上留多个小孔以通气。

湿运法。在塑料圆桶中放少量水,水深10厘米左右,直径30厘米的桶可装5公斤左右,桶口加盖盖紧扎实,在盖上钻多个小孔以通气。如无盖子,可用80目筛绢网布封口,再用粗橡皮筋扎紧网布以防水蛭逃离。

(2)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种蛭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工具。运输时间在3小时以上,每3小时要向容器中冲水1次,以保持水蛭皮肤的湿润。途中要检查有无水蛭爬出,如发现有缝隙要及时修整。如果运输距离较近,2小时内可到达目的地的,装运可因陋就简。

4.种蛭的暂养

(1)暂养池(箱)的选择

购买或自然水域捕捞的种蛭运到后必须放入单独的暂养池中饲养,暂养池可用旧水泥池,也可用落地网箱(50~60目)或浮动网箱(50~60目)。种蛭入池暂养前7天,对暂养池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清池消毒,待消毒药剂毒性消失后才可进蛭种。

(2)种蛭的消毒与放养

种蛭放养前要进行消毒处理,以免感染疾病,造成养殖失败。种蛭消毒常采用药浴法,在大塑料方桶(容量为100~150升)中用1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浸洗5~10分钟(水温15~25℃)或用3%~5%食盐溶液浸洗5分钟,然后放入暂养池(网箱)中饲养。一般放养密度为2.5~3.0公斤/米2。

(3)暂养期的管理

暂养早期的管理。暂养时间的长短完全取决于进池时间的早晚。如果种蛭进池早,则暂养时间就长;相反进池时间迟,则暂养时间就短。不过暂养结束时间最迟不可超过4月30日。种蛭进暂养池后,要连续仔细观察4~5天,如水蛭无死亡,也未出现厌食、发蔫、体色变暗、失去光泽和弹性等现象,确认无病后便可转入正常的饲养阶段。

日常饲养管理。水蛭在暂养期间主要完成交配。各地水蛭交配时间不一致,在长江流域水蛭交配时间开始于3月中下旬,华北地区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水蛭交配期能量消耗较大,吸食较旺盛,因此暂养期必须经常投喂螺蛳,一般每周50公斤水蛭投喂螺蛳5~6公斤。此期防病工作也不可忽视,每隔7~10天用0.2%食盐溶液或0.8~2.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消毒1次。发现患病水蛭要立即隔离治疗,以免传染。

(4)产卵茧床的准备

产卵茧床条件。产卵茧床必须是比较松软的土壤,土壤含水量要控制在35%~40%(即用手一捏可成块,轻轻晃动可散开)。

产卵茧床种类。目前各地采用的产卵茧床主要有4种:

一是水泥养成池产卵茧床。在水泥池底部堆放合适的土壤,堆高25~30厘米、宽120厘米,长度根据需要而定。产卵茧床雨天要防雨,晴天要遮阳,干燥时要洒水,保持要求的湿度。

二是露天畦式产卵茧床。可在水稻田里建造产卵茧床,先把土壤翻松、整平,再筑畦。畦高50~60厘米、宽120厘米,畦与畦间开排水沟,沟宽60~70厘米、深50~60厘米。沟中水深正常保持20厘米,不能忽高忽低,始终让畦面露出水面30厘米左右。不管晴天还是雨天畦面上都要覆盖稻草,以遮阳或防止雨水冲洗,保持合适的土壤湿度。

三是旧鱼池棚畦式产卵茧床。旧鱼池经修补漏洞、清洗消毒后,即可建造产卵茧床。如3米宽的旧鱼池,可建畦2条(畦宽120厘米、高35厘米),排水沟3条(沟宽20厘米,长不限)。投放种蛭前进水10厘米深。排水口插上弯头以调节沟中水位。如畦土温度低可覆盖稻草保温。

四是露天落地网箱畦式产卵茧床。闲置稻田松土后即可建畦,畦与畦间距30厘米,每畦宽120厘米,畦与畦间挖沟,沟宽25厘米左右,挖出的土用于加高畦。畦必须整平,每畦四周设置防逃网,防逃网用宽1.5米的60目或50目聚氯乙烯网片制作,防逃网紧贴畦四周,网片下埋40厘米,与畦底成L形,上方向内折成直角作为防逃檐,檐宽20厘米,防逃网高出畦面60厘米左右。田畦四周每隔1.5米立1根竹竿或木条并用铅丝捆扎以固定防逃网。畦面要覆盖稻草。

5.蛭种的投放

(1)投种时间

水蛭属卵生动物,发育成熟的水蛭经交配后约1个月开始产卵茧,此时平均温度为20℃,浙江地区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因此,当暂养池水温上升到18℃时,必须把种蛭捕起移入产卵茧床,转移过迟会降低卵茧产量。

(2)投种方法与要求

投种时产卵床沟中要蓄水,蓄水量以产卵茧床露出水面25~30厘米为宜。放养时把种蛭放到产卵床上四周阴凉潮湿的地方,让其自行爬入水沟里。每平方米产卵茧床投放种蛭2.0~2.5公斤。

(3)种蛭的管理

投饵。为了使种蛭产卵茧时有足够的能量,要在产卵茧床沟中投些螺蛳以供其食用。

定时测量产卵茧床泥温。为了掌握收集卵茧时间,每天上午8时和下午2时各测量1次泥温,并做好记录。

观察产卵茧床的土壤含水量。如土壤干燥,要及时喷洒适量的水。若是室外产卵茧床暴雨淹没畦面,应在3天内排除多余的雨水,否则茧内幼体会窒息死亡。

保持产卵茧床周围环境安静。产卵期间,应尽量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干扰水蛭筑茧,否则会出现空茧。孵化期间,更不能在产卵茧床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

坚持巡视产卵茧床。产卵茧后的水蛭有时会爬到产卵茧床边缘,体质差的水蛭会发生死亡,要及时收集起来加工;对不健康的水蛭,要集中暂养;对于很活泼的水蛭,应放回产卵茧床,让其钻入泥土中继续产卵茧。如果产卵茧床是水泥地面,两产卵茧床之间的畦沟应有积水,这样从泥中爬出的水蛭不会干燥而死,也不会影响产卵茧床的湿度。

(4)产卵茧的过程

种蛭进入产卵茧床后,会慢慢钻入松软潮湿的泥土中,接着向上方钻一斜行或垂直的穴道。穴道宽1厘米左右,长5~6厘米,且有2~4个分叉道。水蛭前端朝上吸在穴道中,环节部分分泌一种稀薄的黏液,夹杂空气形成泡沫状物体。然后再分泌另一种黏液,构成一层卵茧壁。卵自雌性生殖孔排出,落在茧壁和蛭体之间的空腔内,再分泌一种蛋白液于茧内,接着慢慢向后蠕动退出,同时由前吸盘腺体分泌液体形成栓,塞住茧前后两端的开孔。亲蛭从产卵茧到退出茧,约需30分钟。1条种蛭至少产茧1个,也有的产茧2~3个,最多的产茧4个。卵茧为椭圆形,呈海绵状,第一个产的茧大,最后产的茧小,大小为(22~33)毫米(15~24)毫米,每个卵茧重1.1~1.7克。卵茧产在泥土中数小时后,颜色由刚产出时的白色泡沫球状,逐渐转变成粉红色,接着又变成紫色,最后随着茧壁慢慢变硬,形成木头色的蜂窝状球体。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产茧过程共经历7天左右。

6.水蛭卵茧的孵化

(1)收集卵茧

由于每条种蛭产茧、产卵不同步,所以不能马上收集卵茧。第一次收卵茧时间为种蛭移入产卵茧床后20天左右,第二次收卵茧时间为种蛭移入产卵茧床后30天左右。收集卵茧操作要小心、仔细,不要损坏卵茧。用铁锹从产卵茧床底部逐一有序地把泥翻起,从泥中拣出卵茧,小心地放入容器中待孵化。

(2)水蛭卵茧室内人工孵化

在专用的孵化室内,通过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创造最佳的孵化环境,同时避免天敌的侵袭,使水蛭的孵化率大大提高。

孵化土准备。孵化土是水蛭卵茧人工孵化的关键材料,卵茧在进箱孵化前要准备好。但是孵化土准备工作也不要太早,土壤长时间的储存会发霉变质,一般在卵茧孵化前7天准备好即可。孵化土要经过消毒处理,不然卵茧孵化率很低。孵化土消毒处理工艺:将从稻田挖取的土壤经过蒸煮处理或用化学药品消毒晒干至发白用米筛筛选细粒储存待用。储存时袋口不要封闭。

孵化容器。塑料桶、塑料泡沫箱等都可作为孵化用具,清洗干净后在日光下晒干待用。

卵茧入箱。卵茧入箱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选卵茧。将从产卵茧床土中取出的卵茧进行适当挑选,剔除破茧,再按照大小、老嫩分开进箱。二是排卵茧。孵化箱底部先铺一层孵化土,厚度为1.0~1.5厘米,然后将卵茧较尖的一端朝上整齐地摆放在孵化土上,摆放好后其上再盖一层1.5~2.0厘米厚的孵化土,孵化土上再盖一层保湿纯棉纱布或棉布等,以保持孵化土湿度在30%~40%。也有人提倡卵茧上不盖孵化土,勤洒水即可。为防止幼蛭逃跑,在孵化容器上加盖一层60目的尼龙筛绢网,最后用塑料薄膜包裹严实,以防止孵化器内的水分蒸发。一般经过25天左右即可孵出幼蛭。由于幼蛭孵出时间有早有晚,为了防止孵出的幼蛭逃跑,在塑料泡沫箱下面用塑料薄膜围设1个小池,池内蓄适量的水,并在水面放一些竹片或木棒等,供幼蛭爬到上面栖息。养殖规模小的单位也可用较大的水缸或其他盛水的容器代替塑料薄膜围成的水池。

(3)注意事项

经常观察孵化土干燥程度。在孵化过程中,孵化土湿度要控制在30%~40%,孵化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卵茧的孵化。如果发现箱内孵化土含水量降低,可用喷雾器进行喷水,以达到所要求的孵化湿度。必要时可直接往棉布上面喷雾,但要防止喷洒过湿。

注意孵化室的温度。室内自然温度应控制在20~23℃之间,室温过高要打开门或窗户通风,室温过低要紧闭门窗。

不要随意搬迁孵化箱。搬迁不当会损坏卵茧,造成卵茧内的幼体窒息而死。

三、水蛭的人工繁殖技术

1.繁殖池的建造:根据多少亩量来投放,一般一亩投一千斤,池四周池壁设1~1.5米高,平台健在池中间,平台上口宽80厘米,一亩一千斤需要平台130米,一米可产下500个卵,一千斤比例是1000*30*2=60000卵,平台长度为5米一个,安130米去算,一亩需要26个,平台,平台要分开,分布均匀,这样水蛭产卵分布的比较均匀,水深2040厘米,平台高出水面25--30厘米,平台面保持湿润。做平台的土应疏松沙质土壤,便于蚂蟥打洞,切忌用黄粘土,齐平台面应设溢水口,防止下雨水淹没平台造成繁殖失败。

2.种蛭的选择:用于作种繁殖和种玛蟥,体重20克左右,体质健壮,活泼好动,用手触之即迅速缩为一团。这样的蚂蟥怀卵量多,孵化率高,种蚂蟥入池后要保持水质肥厚,要有充足的浮游生物和螺狮供其取食。

3.繁殖: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蚂蟥产卵茧的时间从5月初开始,持续到6月中旬(随个体差异而不同),5月中旬为其繁殖高峰期。产卵茧期应保持安静,避免在岸边走动震动,否则,正在产卵茧的蚂蟥会受惊而逃走,造成空茧。

4.孵化管理:蚂蟥产卵茧结束后,把卵挖出来人工孵化,种即可收取捕捉加工,刚孵出的幼蛭体形很象成体,呈软木黄色,体背部的两侧各排列着7条紫灰色的细纵纹。随着幼蛭的生长,纵纹间的色泽逐渐变化,形成5条由两种斑纹相间组成的纵纹而变化成成体的色纹,即可投放幼嫩的蚌类和螺狮供幼蚂蟥取食,幼蚂蟥孵出后两,三天内主要靠卵黄维持生活,三天后即可采食。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小螺狮的内脏,随着幼体的长大吃螺狮的整个软体部分,幼蚂蟥生长迅速,半个月后,平均增长达15毫米以上,即可转入大池中饲养成成蚂蟥。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949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