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水质大全

养殖对虾最健康的水质颜色是由水中的绿藻或者硅藻引起的淡绿色、翠绿色或是茶色、茶褐色,最适合对虾生长的水色是由绿硅藻混合生存引起的黄绿色水。当水色出现了绿浊类水色、红浊类水色、澄清水、青苔水、黄浊水、白浊水等危险水色时要注意及时的处理。

为了养殖出健康优质的对虾,应该选择绿藻类水色和硅藻类水色或者绿硅藻混合水色,还需要培育出藻相与菌相的平衡的生态水体环境。及时处理危险水色带来的各种水质问题。

一、健康优良的水色

俗话说得好,养虾先养水,要想养殖出优质的南美对虾,健康优质的水体和生态平衡的环境是养殖成功的基础和关键。水中的藻类是保持水体稳定和优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够为对虾提供优良的水体环境和良好的生物饵料。优良的水色有由绿藻类引起的淡绿色、翠绿色或者浓绿色,由硅藻引起的茶色或者茶褐色,还有由绿藻、硅藻混合生存引起的黄绿色。健康优良的水色具有活、爽,肥、嫩的特点。

1、翠绿色的水色。只要是由绿藻中的扁藻或者小球藻引起的,这种水色的水质比较爽、嫩。绿藻能够吸收掉水体中大量的氮肥,净水效果十分明显,对虾在这种环境中生长速度快,体色透明,非常健康。而且绿藻的适应性比较强,能够在养殖环境中稳定的生长。

2、浓绿色水色。是由绿藻引起的,但是主要出现在养殖阶段的中后期,这种水质虽然肥、浓,但是活、爽,透明度大概在10cm,而且水质稳定,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较少。

3、硅藻类水色。主要有茶色和茶褐色。这两种水色比较肥、活,而且肥度适中,硅藻类中的三角褐指藻、角毛藻、新月菱形藻等都是幼虾的优质饵料,在这种水色中生长的对虾成活率较高,抗病能力强,生长的速度也非常快。硅藻对环境和营养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南方地区气候变化频繁的时候容易发生变化,导致水质不稳定。

4、绿、硅藻混合水色。绿藻和硅藻混合生存引起的水色是黄绿色的,通常会有人认为绿藻水不丰富,硅藻水不稳定,但是这种水色具有绿藻和硅藻水色的优点,水质稳定,水体多样性,是非常适合养殖对虾的水色,在这种水色中生存的对虾体色光亮透明,肌肉紧实,活力十足,而且生长的速度也快。

二、优良水色的培养和维护

培养出优良的水色,主要是要平衡水体环境,即藻相与菌相的平衡。养殖的环境很复杂,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要做到平衡实属不易。天气原因,水源问题,池塘情况,管理细节,水体营养素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水体的平衡。

优良水色的维护和保持水体平衡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累积足够多的经验,和对细节的严格把控,理性的思考问题,才能做好维护工作。

从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以及微生态制剂特性来考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放苗前7天,先注入大概为20cm的水,然后用神爽光合细菌或者利水素加入2千克红糖/亩,再加入适量的池塘水,浸泡2-3小时后,全池均匀的泼洒,浸泡池塘2-3天。

2、放苗前3天,在20cm泡塘水的基础上,再注入40-60cm的水,用EM菌如神爽EM10与藻类营养素肥水灵混合,进行全池泼洒。前期肥水的时候不要过肥,水不能太深,要保持水色嫩、清、爽,而且水色要相对浅一些,有点水色就可以了,透明度为水体的一半以上。

3、放苗之后,可以定期泼洒利水素和少量多次的施肥,一般5天左右泼洒一次利水素,隔3~5天左右施一次肥。追肥的用量和方法,可以根据水体的实际情况,酌情处理。主要是保持水色嫩,清,爽,把控好藻类的良好生长。

4、到了养殖中后期,水体较浓的时候,则可用光合细菌比如神爽光合素或者利水素进行全池泼洒,如有换水条件的,应该要适当的换水。

三、危险水色及水质问题处理办法1、绿浊类水色:蓝绿色、暗绿色。

①蓝绿色水色的出现是由于水中的微囊藻或者蓝绿藻进行了大量繁殖,因而导致水质浓厚浑浊,透明度较低,还有少量绿色悬浮细末在下风口处,这种情况主要是发生在夏季温度较高水体盐度较低,含氮量高或者老化的池塘中,此时水色容易变成铜绿水。

在这种水体环境中,对虾还可以存活,但要对水质进行调控,防止水质加速老化,如果有大量的藻类死亡而且漂浮在水面面,容易引起连锁效应,导致对虾生病甚至死亡。

②灰绿色水色则是有害藻类浓度增大大,并且开始死亡,浮油污状物出现在水面上引起的,而且下风口处可能会出现大量的死藻。这两种问题水色具有浓、浊、水粘滑的特点,增氧机打起的水花为浅绿色或浅蓝色,有泡沫产生,泡沫的拖尾长,而且很难消失。

处理办法:适当的更换水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先排出上表层水,如果是在悬浮细末较多下风口,可以在天气晴朗的下午在下风处泼洒杀藻类药物如卫士等,还可以用泵抽走,并适当换水,为了使效果达到最佳,可以配合使用激灵C+1和速效解毒灵。连续两天施用大量的利水素和腐殖酸钠,并同时加开增氧机。在引进了含优良藻类的水源后,用神爽EM10调节水质。

2、红浊类水色:酱红色、黑红色。

造成水色呈酱红色或砖红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水中有大量原生动物或赤潮生物繁殖。这种水色的PH值偏高,水的粘性大,严重时水面会出现大量的油层和死藻。此时的水质污染是非常严重的了。

处理办法:第一天排底层水,整个池塘都用杀藻类药物如卫士进行消毒,待下午解毒后,晚上再施用过氧化钙,第二天上午的时候再引入优良藻类新水,下午的时候神爽EM10泼洒全池。

黑褐水色是由于池中有大量的藻类死亡,水体的自净能力低,水中悬浮了很多残饵、粪便。导致亚硝酸盐含量较高、PH值较低、水质浑浊、杂质很多。

处理办法:在第一天的时候排换新水、进行解毒,晚上施用过氧化钙;从第二天上午连续用使用利水素泼洒全池2-3天,同时引进优良藻类的水源。

3、澄清水。引起这种水色是由于养殖前期出现倒藻的情况,或者是水体中含有了大量的重金属和其他残余有毒物质,或者是池塘土壤为酸性土壤,水体PH值偏低,不适合浮游微藻的正常生长,此种水色对虾体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处理办法:如果是因为重金属、其他残毒物质超标或养殖前期出现倒藻时,第一天应该先更换1/3的水体,然后使用速效解毒灵比如EDTA或有机酸等产品进行解毒,第二天再用神爽EM10+肥水灵进行水质调节。

4、青苔水。出现青苔水的原因是没有及时采取养水措施或养水的措施不合适,导致水体中的浮游微藻繁殖速度慢,透明度增大,阳光直射池塘底部,就会引起池底的青苔大量繁殖。青苔死亡后就会产生大量的有机物,造成塘底严重污染,则会引起对虾发病。

处理办法:如果水中还没有放苗,需要先排干池水然后将青苔捞走,对池塘重新清理和培水,如果已经放苗,则可以用腐殖酸钠进行全池泼洒,然后再用神爽EM10+肥水灵调理水质。或者一次性注入30cm的含微藻类的优良水色。

5、黄浊水。是由于水体营养不足或营养不平衡引起。比如大雨后藻类死亡,雨水冲刷泥浆入池或者用药不当,使用了一些消毒药杀死了藻类。有的则是因为养殖密度过大,对虾活动挑起池底所致。这种水色的变化较大,容易导致对虾出现应激现象,水体中含有过多的悬浮物,使溶解氧降低。

处理办法:利用沸石粉和腐殖酸钠来调节PH值和净化水质,白天用激灵C+1和速效解毒灵,晚上用过氧化钙,第二天可并用神爽EM10调节水质。

6、白浊水。出现白浊水的原因是由大量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进行繁殖,将水中的浮游微藻大量的吃掉而引起的。这种水体虽然短时间内会使虾苗生长加速,但水体自的净能力低,耗氧大,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快速上升,导致有害菌繁殖,水质变坏。m.yZ023.COm

处理办法:如果虾苗规格在2cm以上,且能够摄食浮游动物,可先暂停2-3天饲料的投喂,然后用注入含有优良藻类的新鲜水5~8cm,并用肥水靈和利水素进行调节水质;如果虾苗规格在2cm以下,不能摄食浮游动物时,可以先用安全有效的消毒剂杀死浮游动物,2天后添加含有优良藻类的新鲜水5~8cm,并用肥水灵和神爽EM10等微生态制剂调水。

相关知识

对虾养殖成本利润


养殖对虾需要投入的成本为12.35万元左右。其中包含池塘改造费用1.43万元左右、设备费用1.1万元左右、池塘水质处理费用600元左右、肥料大概500元、虾苗成本1.8万元左右、药品费用约为3000元、饲料费用约为6万元、能耗费用4000元左右、人工费用1.12万元左右,其他杂费1000元左右。

以养殖10亩池塘的对虾来计算:

一、对池塘的池底改造和闸门修建方面

1、需要开挖池塘,让池塘的水深达到2m,而且要向排水口倾斜,比降为0.2%

2、在池塘底部铺一层防渗水的塑料布,面积10亩,每亩的价格是1300元,需要13000元

3、进排水闸门各安装1个和三道闸槽:外部粗滤网、中间闸板、内部锥形滤网,需要1200元

养殖池合计需要14300元。

二、水泵、进排水管道、增氧机、电缆等硬件设施配置方面

1、水车式增氧机:1.5千瓦的增氧机每台需要2000元,一台能够供给5-7亩高密度的精养虾池,需要配备2台,合计4000元

2、柴油机水泵合计需要6000元左右。

3、进排水管道费用需要200元左右。

4、电缆电线需要1000元左右。

设备费用合计需要11000元。

三、对池底的质地进行清塘改良方面

投放虾苗的前20-30天,注入20-30cm深的水,按每立方米投入1-2千克的生石灰或者含有有效氯为25-32%,50ppm的漂白粉全池泼洒,进行杀菌消毒,2天后排干,80-100目网进水,水深大概60-80cm。一共消耗生石灰3kg左右,每吨200元,合计600元。

四、肥料方面。包含鸡粪、无机肥,饵料

池塘进水后应该要立即施肥,施肥方法是按5:1的氮磷比例,每亩需要施氮肥1-2千克,之后每隔2-3天施一次肥,用量是第一次的一半。鸡粪和生石灰一起混合发酵,然后采用吊带法悬挂在池壁上,以用来延长肥料的效果。新虾池按照15-20kg/亩的干发酵鸡粪投放。培养7-10天之后,水的透明度在30-50cm左右,呈褐色、黄褐色或绿色时投放虾苗。肥料费用合计500元左右。

五、虾苗价格方面

每亩投放10万尾虾苗,无公害的虾苗价格大概是180元/万尾,虾苗成本为1.8万元。

六、生产用的药品方面

1、常规的消毒:每隔10-15天用漂白粉或者PV碘消毒一次。

2、微生态活菌制剂:使用特效护水宝调节,15天一次,每亩每次需要1-1.5千克。

3、水质改良/保护剂:15天一次,每亩每次15-20ppm白云石,20-30千克膨润土、沸石粉、80-120目麦饭石粉。

药品费用大概为3000元。

七、饵料方面。包含鲜杂鱼、贝类和人工饲料

10亩池塘可以产出成品虾10吨左右,详细分析见收益利润方面,大约需要消耗12吨配合饲料,饲料价格在5000元/吨。在养殖中后期为了节约饲料成本的同时提高虾的生长速度,会投喂大量鲜活饵料。注意喂食鲜活饵料之前要先消毒,才能喂食。饲料成本合计6万元。

八、能耗方面

1、增氧机开放:放苗之后白天间断开,前半个月不开,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候在夜间间断的开,一个月之后整个夜间全开,投喂饵料饲料的时候停机1-2小时。增氧机的总功率为3千瓦,养殖期4个月左右,开机时间大概为1500小时,耗电4500度,0.6元/度,需要电费2700元。

2、水泵:柴油机水泵使用柴油1桶,需要8桶,每桶按照180元计算。需要4000元。

九、人工工资方面

1、技术工人。3名技术人员可管理60亩虾池,每年需要工资20000元,10亩池塘分摊到每个技术人员的话,工资为10000元/年。

2、短期工人。为了及时、专业地完成成品对虾出塘、硬件设施安装及改造等工作,则需要请当地短期工人帮忙,按60元/人/天计算,大概需要1200元。费用合计11200元。

十、其它方面的费用

养殖过程中所需的捕虾网、绳索等,大概需要1000元左右。

根据以上的费用预算明细,从开始准备到出售十亩南美白对虾需要的周期内,总共需要投入12.35万元。

收益利润方面

按照100万尾虾苗,成活率为60%来计算,成品虾规格80头/千克来计算,能够产出成品虾7.5吨,收购价格在26元/千克左右,销售成品虾可以收入19.5万元。完成第一年高密度精养的十亩南美白对虾,纯利润高达7.5万元。

养殖欧洲鳗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的目的是调节水质的理化及生物因子,使之稳定并处于鱼体生长和生活的最适范围内。水 质监测的主要内容有酸碱度、盐度、溶解氧、氨氮、亚硝态氮等以及浮游生物的组成、水体透明度、自 养型与异养型细菌的变化、底栖生物种类及数量的变化等。一般要求pH值为7.5~8.3,溶解氧6毫克 /升以上,亚硝态氮在0.02毫克)升以下,浮游植物生长旺盛。另要求早春和晚秋及冬季海水池水温 在20度左右,水色棕褐色(以底栖硅藻为优势种群),否则应予以调节。夏季水色黄绿色,以绿藻类为优 势种群;若水色呈不均匀的红色时,说明浮游动物大量繁殖。过量的浮游动物繁殖会抑制浮游植物的繁 殖,还会与 鱼争氧,应及时进行大换水或施用低剂量杀虫剂予以消除。当水色为灰绿或灰白时,池水 中的化学和生物耗氧量会增高,水呈弱酸性,溶氧量下降,表明有害细菌滋生,甚至会出现菌膜上浮或 水突然变清,应全池泼洒生石灰水,使浓度为15~20毫影升,或0.5毫克/升的二氧化氯;这样做,在 抑制细菌的同时,3~5日内水色可恢复正常。

水体透明度通常以排水、灌水的方式调控,一般应保持透明度在冬季20厘米以上,夏季30厘米。

河蟹生态养殖水质调控措施



水是河蟹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河蟹的质量与规格。因此,保证河蟹生活环境的稳定、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是夺取高产、提高质量的基础。为了更好的改善水质,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技术措施;
1:栽种水草
“蟹大小、看水草”。水草是养蟹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本身是优质的河蟹饵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能促进底生生物的繁殖,对蟹的脱壳隐藏有较大作用。其次能遮荫降温,有草的池塘和无草池塘其水温在夏季高温季节可差5度以上。还能有效的吸收水体的氨氮,防止水质过肥。另外还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增加透明度。一般种草面积占总面积2/3以上。
2:移殖螺蚬
螺蚬可做河蟹的鲜活饵料,又可清水、净水。放养螺蚬是养蟹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冬春季节,清塘以后每亩放250—300公斤鲜活螺蚬。活螺蚬既能松动底层泥土,使底泥的无机盐加快释放到水中,又能清除残饵等有机废物。实验证明,蟹在选食时,首先是螺蚬,其次是野杂鱼。并且螺肉含有丰富的钙磷,能促进河蟹的生长和蜕壳。没螺蚬或螺蚬少的池塘水很难调节。
所以,尽量在5—6月份多放螺蚬,放养螺蚬还需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要在阴雨天放养螺蚬,会导致成活率低。第二,在放螺蚬前取样查看螺蚬,确保其成活率高。
3:勤换水
河蟹养殖不同于别的品种,它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因为池塘种植了大量的水草,水草又需要光合作用。所以说对水质的透明度的要求是很重要的。在实际生产中,保持定期注水,造成微流水来养殖河蟹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遇连阴天,蟹吃食异常,高温天气等情况,增大换水量,使水质、水温、溶氧都能保持在较好的水平,有利于河蟹的吃食和对饵料的利用。
4:利用生物制剂
EM类微生物制剂由乳酸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分别发酵后,复配酵母菌、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而成。在池塘中使用EM类微生物制剂后,可提高养殖池塘水质,使水质肥、活、嫩、爽。有效的防止了水质变味,促进了水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抑制了有害菌的发展,对病的防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河蟹养殖水质调控技术要点



夏季河蟹进入生长关键期,养殖水质的好坏在这期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质调控到位则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感染。下面介绍河蟹养殖水质调控技术要点:
一、水位调控
进入夏季特别是高温期,河蟹的生长速度加快,存塘量进一步加大,这一阶段的水位应随气温的渐增而相应调高,控制在100-3000px,高温季节池塘水位应加至满塘水位。沟槽底部过深的塘口应经常用增氧剂和底质改良剂,增加池塘底部的溶养,降解池塘底部的氨氮和亚硝酸盐。 
二、池水透明度的控制
水的透明度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测试水体的透明度,通过换水、加水、药物调控等方法来调控,保持充足溶养,控制水草密度。
三、技术措施
适量使用生石灰,少量多次,定期选择性使用生物制剂,定期换水,小排小进,溶养保持在5mg/l以上,高温久旱会造成ph值升高,使用微生物制剂,禁用化学药物,避免应激反应。

养殖罗非鱼水质管理技术


罗非鱼具有食性广、耐低氧、生长快、发病少、繁殖能力强等优点,而且易饲养,市场好,目前在我国养殖比较广泛,是许多地方渔农及养殖单位增收的主要养殖品种,尤其是罗非鱼在目前国际市场上比较活跃,因此集约化养殖方兴未艾。但是集约化养殖也逐渐带来一些问题,不少养殖户因片面追求产量,不断向养殖水体投放过多的饲料及肥料等,使水质不断恶化,鱼类生存环境每况逾下,时常发生大量死鱼以及因卫生问题遭遇市场壁垒等现象,给养殖经营者带来很大的损失。同时,罗非鱼属于热带鱼类,对养殖环境及饲养管理要求比较特殊,对水质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在养殖中水质管理成为罗非鱼养殖成败的关键。

一、慎重选择水源

罗非鱼属热带广盐性鱼类,水温在18℃~38℃能生长,最适生长的水温是28℃~32℃,能耐低氧,在溶氧低于0.7毫克/升的水体中仍能摄食,水中溶氧在1.6毫克/升时能生长繁殖。可在淡海水中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在pH值4.5~10的水体中生长。在养殖中,水源是最基本又是最重要的方面,它决定着水质条件和养殖成败。一般水源条件要求水源稳定、充足、清洁、卫生,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无任何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同时要求注、排水方便,且单注单排。在注、排水口处要建好拦鱼网具,既避免敌害生物及野杂鱼入池,又可防止逃鱼。水源进入养殖池前要在蓄水池中过滤和消毒,以杀灭水源中的病原体和敌害生物,一般可用25克/立方米~30克/立方米生石灰或1克/立方米漂白粉(含有效氯25%以上)全池泼撒,需杀灭虫害时,还可用0.5克/立方米敌百虫药液(90%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网箱养殖时,必须水温常年在18℃~38℃之间,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水源稳定且无污染源,冬季不封冰,水面开阔,避风向阳,光照充足,环境安静,水源地不可有工业或农业污染水流入。

二、严格清塘消毒

清塘消毒可杀灭水体致病因子,使良好的水质条件得到保证。在投放苗种前,新旧池塘都必须清整消毒。老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只保留底泥10厘米即可。放养鱼种前10天~15天用药物进行清塘消毒,以杀灭养殖水体中的病原体和敌害生物。一般可采用干法清塘或带水清塘两种方法,干法清塘时,可按每亩使用生石灰75千克左右或漂白粉4千克~5千克;带水清塘时每亩可用生石灰150千克左右全池泼撒,尽量使池底泥土与生石灰拌匀,以彻底杀灭寄生虫、病原体及野杂鱼等。网箱养殖时可使用药物挂袋的办法进行消毒,新网箱下水前要充分浸泡、消毒。

三、科学施肥投饵

肥料、饵料等养殖投入品的多寡既影响着罗非鱼的生长,又影响着水质的变化。罗非鱼对水质肥瘦要求不很严格,在天然水域中,主要摄食对象是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动物、轮虫、有机碎屑及大型藻类等,它可以吸收水中浮游生物作为食物,对人工饲料更是喜爱有加。在养殖时,也可以通过适度培肥,使浮游生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和营养物质,保持良好的水质,辅助鱼类生长。一般在鱼种放养前,可施足基肥,改良水体中底泥的营养状况,增加池塘营养物质,利于天然饵料的生长。具体方法是按每亩施用经过腐熟的鸡粪250千克~300千克。在养殖中期,还可以根据水体中水质情况等施用追肥,一般每15天~20天施1次为好,每次每亩可施氮肥2千克~3千克和磷肥1千克,池中还可放入少量的绿萍或红萍,也可根据水温、水质情况施用有机肥或生物肥料。罗非鱼是目前流水高密度养殖或“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集约化养殖需要投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但在投喂中如不把握科学方法,不但会浪费饲料,而且还会败坏水质,诱发各种病害,所以饵料投喂要科学。罗非鱼的食性很广,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可以投喂各种饲料,如小麦、玉米、饼粕等均是它的优质饲料。初期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为32%~35%,每天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3%~5%。当个体规格长至200克左右,投饲量可调至鱼体总重的2%,并保证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27%~29%。当其个体达到300克左右时,罗非鱼进入生长最快的时期,日投饲量保持在鱼体重的1%~2%,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饲料可自配混合料,但最好加工成颗粒投喂。在投喂方法上要讲求“四定”原则。每天投喂2次,时间分别在上午8时~9时和下午3时~4时。每亩池塘尚需搭2个~3个饵料台,以便定点投喂

四、定期调节水质

水质调节是培养良好水质条件的根本途径。池塘养殖时,要经常更换池水,保持清新的水质,严防浮头和泛池,溶氧应经常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一般每15天左右加换新水一次,每次换水10厘米~20厘米,使池塘水位保持在1.5米左右,高温季节时可适当增加换水次数。在养殖期间,还要视天气、水温及鱼类摄食情况,适当开增氧机增氧,在天气变化,气压低,水中溶氧低于3毫克/升鱼类浮头时,要加大开机频率和开机时间。水库网箱养殖时,要经常刷箱,洗掉网箱污物及附着藻类,使水体充分交换,还要定期查箱,发现破损及时修补,以免跑鱼或凶猛鱼类入箱。必要时还要不断调整网箱,随着水库水位涨落,把网箱调节到水深适宜的位置。

五、注意合理放养

合理的放养密度,可以保持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搭配品种,可间接调节水质,互利共生,达到水体中的和谐。要使罗非鱼养殖成活率提高,必须控制好放养密度和配养鱼类。目前的养殖方式主要是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适宜于与罗非鱼混养的鱼类,主要有鲢鱼、鳙鱼、草鱼、鳊鱼和淡水白鲳等。每年春季当水温回升稳定在15℃以上时便开始放养冬苗,池塘主养一般每亩放养罗非鱼种1500尾~3000尾,同时混养鲢鳙鱼种各40尾~70尾,以控制水质;与其它鱼混养时可亩放200尾~500尾。罗非鱼在网箱中可以单养、主养或搭配养殖。鱼种应以大规格为好,进箱规格一般为尾重10克~50克,平均以30克为好。放养量应根据水质条件确定,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时,放养密度每立方米水体放养3千克~20千克,鱼种放养前要进行药浴消毒处理。另外,随着鱼体不断长大,为调节好养殖密度,提高效益,可分批起捕上市及轮捕轮放,以调节水体中的载鱼量,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

六、严防各种病害

在罗非鱼的养殖中,定期防病是培养良好水质条件的保证。一般使用生石灰防病较合适,因为它可以调节水体的pH值,杀灭水体中的有害病菌,并可使底泥释放出无机盐,增加水体的肥度。首先要定期消毒,池塘养殖时每10天~15天施生石灰按每亩15千克~2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每月1次~2次调节池水pH值至微碱性,用生物制剂改善池塘微生物结构,改良水质;同时要适时开机增氧,使池水中pH值保持在7.0~8.0之间,透明度在25厘米~30厘米之间。网箱养殖时,可以通过药物挂袋或投喂药饵的办法,进行定期消毒防病,改善水质条件。其次要加强日常管理。坚持日夜巡塘,每天坚持测量水温、气温3次,每周测一次pH值,测2次透明度。清晨、夜晚各巡塘一次并做好养殖日记;定期调节水质,鱼种下塘后,要保持池水呈茶褐色,透明度为25厘米~30厘米。在高温季节,一般每周换水1次~2次,每次换去池水的20%~30%。另外要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禁止一切有害生物进入水体。

南美白对虾养殖特性


南美白对虾有生长速度快、对营养的需求低、抗病力强的特点,最适合生长的水温是22-35℃,当水温低于15℃的时候会影响摄食,低于9℃则会死亡。能在盐度含量0.5‰至3.5‰的水中生存,经过了淡化处理的虾也能在淡水中养殖。

南美白对虾耐高温,是属于热带型的虾,最佳的生长水温为22℃-34℃,但是在9℃-40℃之间也是能够生存的。由于南美白对虾对低温的适应能力比较差,所以当水温低于15℃的时候,就会影响它的摄食活动,9℃以下的话将会出现死亡的情况。

白对虾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比较强,可以在含盐度为0.5--3.5的水中生长,而且经过了淡化处理的虾可以很好的在淡水存活,更加适合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对水中溶解氧含量需要在5mg/L以上,最低忍受力能低于1.2mg/L。而且水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不能过高,PH酸碱值应该控制在7.0-8.5之间最为适宜。

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优势

1、南美白对虾全年可产生苗种,繁殖周期比较长。

2、它的生长速度快,产出的规格比较整体,产量也高,能够进行高密度的养殖,成活率高达70%或以上,半精养的白对虾经过三个月的饲养,每亩的产量可以达到300千克左右,全精养的产量每亩高达800千克。

3、它的适应性比较广,生活的能力也较强,适合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养殖,但是为了避免出现虾壳软化,在养殖的水中一定要保持合适的盐度含量。

4、南美白对虾饵料需求的系数比较低。

5、可以销售活虾,因为它们离开水之后存活的时间比较长,占用投入资金的周期时间较短。还可以销售成品或者半成品,进行深加工的虾子出肉率高达65%以上。

牛蛙养殖的水质要求


水质包括水的溶氧量、酸碱度、盐度透明度和水生生物等。

溶氧量对于用肺呼吸的成蛙影响不大,但对卵、蝌蚪幼体的生存、孵化及变态发育影响极大水中溶解氧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空气中的氧气溶解于水;二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放出氧气溶解于水。水中溶氧量与水压、气压等密切相关,水温高,溶氧量少;水温低,溶氧量高因而夏季要注意水质的清洁透明,避免水中藻类或微生物过多地繁殖而导致蝌蚪因缺氧而死亡。成 蛙在水中时也靠皮肤吸取一部分溶解氧,以减轻肺呼吸的负担, 节省体力,如牛蛙完全浸泡于水中,其寿命会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骤减。

适于牛蛙生存的水的pH值为6-8。一般未被严重污染的池 塘、江、河、湖泊、溪水等的水源都能满足上述要求。废水、粪便的流人会引起水质腐败,因有机物过多,溶氧不足,尤其晚上氧化分解不充分,会使水体中有机酸蓄积、pH值降低。 水体中常常含有硝酸盐、铵盐、硫酸盐、碳酸盐等,构成水体的盐度,盐度主要通过影响水的密度和渗透压对牛蛙产生影响。牛蛙在高盐度的海水和碱水中不能生存。无论是成蛙还是幼蛙在含有1%盐分的水域中都是无法生存的。盐度对蝌蚪和孵化中的卵影响更大。一些农药、化肥等若随雨水流入养蛙池,将会严重威胁蛙的生命。

水生生物包括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微生物3大类。水生植物一般分为浮游植物(藻类)和高等水生植物。适量的浮游藻类;可为蝌蚪和水生动物提供饵料,但若水质过肥或是高温季节,浮游藻类尤其是有害藻类大量繁殖分解有害物质会使蝌蚪及卵因缺氧或受毒害而死亡或使牛蛙被藻类缠住而致死,因而在夏季要控制水生植物的过度生长。水生动物包括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及鱼、虾等,都是蛙的优质动物性活饵料。水生微生物包括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有些是浮游生物的饵料,有些却是牛蛙的致病菌,因而要及时杀灭水体中的病原微生物。

河蟹养殖水草养护——不良水质


1、蓝藻的控制
图8
河蟹池蓝藻(图8)一般发生在光照充足的持续高温期,水草生长良好的河蟹池塘很少发生蓝藻形成水华的现象。蓝藻的发生是河蟹池水质极度恶化的表现,一旦出现蓝藻水华,河蟹通常会出现上岸或上草以及减食或拒食现象。
防治河蟹池蓝藻主要措施以生态调控为主,包括放养足够数量的花鲢、清除池塘过多的淤泥、保持水草合理密度和良好的生长状态、经常性使用“活力66”或“双效粒粒底改素”加强对有机污物的分解、定期补充磷、钾、钙等营养盐促进氮的利用。发生蓝藻水华后一般不需要进行药物杀灭,特殊情况下可以在下风岸蓝藻密集区使用硫酸铜进行小范围杀灭。
2、红色水质控制
河蟹池红色水质(图9)是金藻、甲藻等藻类在池塘中形成优势种群的一种现象,多发生于淤泥深、有机污物多的河蟹池。水色一旦变红说明水草底部有腐烂和水质有恶化的现象。当金藻、甲藻形成优势种群后一旦遇到不良气候会发生“倒藻”现象,直接引起河蟹产生不良反应。
图9
预防水色变红可采取放养足够数量的白鲢、清除池塘过多的淤泥、保持水草合理密度和良好的生长状态、经常性使用“活力66”或“双效粒粒底改素”加强对有机物的分解、定期补充磷、钾、钙等营养盐促进氮的利用。河蟹池发生红色水质时应及时使用“水立爽”或“中博高”、“底立爽”1次,然后配合使用“活力66”和磷酸氢钙1-2次调节水质。
3、黑色水质控制
河蟹池黑色水质通常是水体有机污物过多并发生厌氧分解时出现的一种现象,少数情况下是由于隐藻形成优势种群后的结果。水色一旦变黑,说明水草底部有腐烂和水质有恶化的现象,蟹池水体的氨氮或亚硝酸氮升高、溶氧降低、河蟹会不同程度的发生上岸或上草现象,严重时会诱发河蟹黄鳃、黑鳃、烂鳃病,并引起河蟹大量死亡。
预防水色变黑主要是清除池塘过多淤泥、定期使用“活力66”或“双效粒粒底改素”和磷酸氢钙、保持水草合理的密度和良好的生长状态,尤其是不能出现大面积致密成团的水草生长区。蟹池水色变黑时,可使用“水立爽”或“中博高”、“底立爽”1-2次,然后配合使用“活力66”和磷酸氢钙1-2次。

河蟹生态养殖水质管理技巧



河蟹整个饲养期间,始终保持水质清新,容氧丰富。坚持“前浅、中深、后稳”的原则,即前期保持浅水位,以提高水温促进蜕壳,中期特别是炎热的夏秋季保持深水位,始终保持水质清新容氧充足。
养殖初期(3~5月)保持水位在0.5~0.8m,6月份后逐步加深水位,7月上旬前保持水位0.8~1.0m,7月上旬后至8月底保持水位1.2~1.5m,9月份后保持水位1.0~1.2m。
一般春、秋季每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10~20厘米,6~9月每5~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10~20厘米,方法采用先排塘内老水后灌注新水。高温季节每天加注新水500px左右,以降低水温,保持河蟹良好生长的水环境。
当蟹塘水质不良时,应及时采取换水或其它的措施来改善水质。5~9月每10~15天施用一次微生物制剂,再根据水质的情况辅以适当施肥。这样做可有效改善蟹塘水质,分解水中的有机物,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含量,保持良好的水质,特别是在换水不便或高温季节效果更加明显。另外,每15~20天施用生石灰一次,用量为10~15公斤/亩,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这样,一来调节水质,使池水呈微碱性,二来增加水中钙离子含量,促进河蟹正常蜕壳生长。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013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