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几种常见疾病的防治

一、运动性气单胞菌病

疾病症状:有肠炎型和体表溃烂型两种不同类型的症状。肠炎型主要表现为肛门红肿,肛门附近的皮肤发红,解剖观察可见肠道无血却发红。体表溃烂型表现为病鱼体表呈斑块状溃烂,并可遍及全身,体表充血,鳞片脱落,肌肉外露,呈红色斑块状病灶,严重时可溃烂成洞穴状,因此又称溃疡病、溃烂病。

发病原因: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

防治方法:①用溴氯海因0.2克/立方米或漂白粉(有效氯含量28%~30%)1克/立方米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用三次。②同时投喂大蒜素等内服药,效果更佳。

二、假单胞菌病

疾病症状:外观症状表现为眼球突出或浑浊发白,腹部膨胀。解剖观察,腹腔有腹水贮积。在鳔、肾、脾有白色结节状病灶,鳔腔内有土黄色脓汁贮积,这是典型症状。确诊需借助细菌学或血清学检查。

发病原因:由荧光假单胞菌感染引起。

防治方法:①该菌仅感染不健康的、抗病力弱的罗非鱼,因此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良好,注意环境卫生,操作小心,勿使鱼体受伤;②发病鱼用溴氯海因0.4~0.5克/立方米全池泼洒;③同时投喂免疫多糖10克/千克饲料,维生素C5克/千克饲料。

三、爱德华氏菌病

疾病症状:病鱼体色发黑,腹部膨大,肛门发红,眼球突出或浑浊发白。此外,有的病鱼体表可见有膨胀发炎的患处,尾鳍、臀鳍的尖端和背鳍的后端坏死发白。解剖观察,有腹水,生殖腺特别是卵巢有出血症状,肠管内有水样物贮积或肠壁充血。肝、脾、鳔等内脏,特别是肝脏有白色小结节样的病灶,并发出腐臭味。症状和病程因病例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有急性和慢性型之分。

发病原因:由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引起。

防治方法:①放养密度要合理,池塘需清理消毒,经常换注新水;②发病时用漂白粉(有效氯含量28%~30%)1克/立方米全池泼洒消毒;③同时内服大蒜泥(捣碎5%与饲料混匀)或大蒜素等药物,每天一次,连用3天。

四、链球菌病

发病原因:因链球菌感染引起。

疾病症状:患溶血性链球菌病的病鱼从外观看,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出血,病鱼腹部点状出血、鳃盖内侧出血等。患非溶血型链球菌病的病鱼,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腹腔有腹水储积,肛门周围发红,肠管弛缓。

防治方法:①避免过密的养殖,加强饲养管理;②发病时用纯二氧化氯0.3~0.5克/立方米,全池泼洒消毒;⑧同时投喂大蒜素,连喂3~5天。第五天后用酶合益生素0.5~0.8克/立方米全池泼洒。

五、水霉病

发病原因:由水霉感染引起。

疾病症状:水霉不感染健康无损伤的罗非鱼。但操作、运输过程中不慎造成鱼体的受伤,或由于低温造成冻伤,或因寄生虫、细菌等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时,水霉孢子就会乘机侵入鱼体,在受伤或病灶处迅速蔓延、繁殖,长出许多绵毛状的水霉菌丝。由于霉菌能分泌一种酵素分解鱼的组织,鱼体受到刺激后分泌大量粘液,病鱼开始焦躁不安,运动不正常,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鱼体负担过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

本病主要发生在20℃以下的低水温季节,刚移入越冬池这段时间最易暴发水霉病。

防治方法:①鱼种迁入越冬池前对池水用生石灰10~20千克/亩消毒;②鱼种用3%食盐水浸洗3~5分钟;③鱼种在围捕、搬运等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受伤;④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后用纯二氧化氯0.3~0.5克/立方米全池泼洒,预防细菌感染。

六、罗非鱼肥胖病

发病原因及疾病症状:由于长期投喂低蛋白、高脂肪、高糖类和缺乏维生素的饵料,造成罗非鱼脂肪代谢障碍,脂肪大量贮积,鱼体肥胖,抗病力低下。病鱼呈全身性脂肪细胞增生、脂肪浸润,特别是腹腔的脂肪组织及脏器周围的脂肪组织显著增加。患鱼腹腔内脂肪组织可达体重的5%~8%,肝脏淡黄色,肝组织高度脂肪变性,肝细胞萎缩。将整块组织剪下放在水中,必浮在水面上(正常肝脏会立即沉入水底)。患肥胖症鱼抗病能力低,容易感染大肠杆菌和气单胞菌等病菌。

防治方法:①改进饵料配方,尽量满足罗非鱼正常生长的需要;饵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E,也可增投一些天然饲料;②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清洁新鲜。

相关阅读

牛常见疾病的防治


1.犊牛大肠杆菌病。该病又称犊白痢,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初生犊牛。临床上表现有两种类型:败血型及肠型。主要症状是腹泻,粪呈淡黄色或灰白色、恶臭。
防治方法:①预防。加强对怀孕母牛的管理,补喂胡萝卜、骨粉、食盐、青草,做好新生犊牛断脐消毒工作,让犊牛吃足吃好初乳,保持栏舍干燥清洁,并及时给出生犊牛注射母牛血液100150毫升。②治疗。氯霉素0.010.03克每千克体重肌注,每日2次,或硫酸黄连素2~4毫升肌注,6小时一次,连用两天。
2.牛结核病。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奶牛多见,该病的特征是在器官和组织中形成结核结节。
防治方法:①预防。每年春、秋两季用结核菌素对牛群进行接种(点眼及皮下注射),发现阳性病牛,隔离治疗或捕杀。严格消毒牛栏,可用20%石灰乳或20%漂白粉或5%来苏儿消毒,粪便堆积发酵。对其产品(牛奶)应经70-80℃消毒30分钟后方可饮用。②治疗。病初每日用异烟肼34克分34次混在精料中饲喂,3个月为一个疗程,症状严重的每日口服异烟肼12克,同时肌肉注射链霉素,每次35克,隔日一次。
3.牛布氏杆菌病。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流产、不孕,公畜表现为睾丸炎。
防治方法:①预防。定期对牛群进行血清检疫,及时捕杀阳性病牛,定期饮服、喂服或注射猪型二号菌苗。接生人员要有工作服、胶靴、口罩、胶手套等防护用品,以免感染。被污染栏舍、用具彻底消毒,可用2%-3%来苏儿、氢氧化钠或10%石灰乳消毒。粪便堆积发酵,对流产胎儿、胎衣、阴道排出物进行深埋处理。②治疗。本病尚未有特效治疗药物,可试用土霉素、链霉素或抗病1号进行防治。
4.牛放线杆菌病。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变多在颊部、()下颔骨、舌头、颈部、皮肤。患部初期硬肿、疼痛,后化脓溃烂,并形成瘘管。骨发病时膨大、松脆。舌发病时肿大、硬实、伸缩不灵。
防治方法:①预防。注意清除饲料中的尖锐硬物和谷物芒刺,或将饲料浸软后喂牛。②治疗。切除界限明显的肿块,然后用5%碘酊纱布或2%碘甘油纱布填塞创口,2448小时更换一次,并在创口周围注射卢戈氏液。内服碘化钾,成年牛每天56克,犊牛24克,连用24周,或静注10%碘化钠溶液,每天50100毫升,隔日一次,共35次。发现碘中毒现象,应停药56天或减少药量。
5.牛黏膜病。习惯称之为牛病毒性腹泻。2月龄到2岁的牛易感。患病牛的口腔及消化道黏膜糜烂或溃疡,并发生腹泻。
防治方法:①预防。江西省畜牧良种场对奶牛试用猪瘟兔化弱毒冻干苗进行预防接种,效果很好。生产奶年每头肌肉接种4头份(猪用量)、发育牛3头份、犊牛2头份。②治疗。在精、粗饲料中全面按0.2%拌入强力益生素,同时可试用抗病1号。
6.乳房炎。该病是乳牛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挤奶技术不熟练或其他原因致使乳房受损伤、感染细菌所致。病牛乳房肿胀、发热,触压表现疼痛;泌乳减少,乳汁变质混有灰白絮状物,有时带有血丝,甚至有褐色脓液,味臭。
防治方法:①预防。掌握挤奶技术,用电机挤奶必须掌握时间,避免挤出血奶。用人工挤奶,每分钟挤压80120次,不能中断,一次完全挤干。无论用什么方法挤奶,都必须在挤奶前进行热敷、按摩乳房。保持栏舍干燥清洁,不使乳房受外伤感染。②治疗。先用3%克辽林溶液洗净乳房,挤净乳汁,然后用乳导管注入青霉素204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溶于2550毫升蒸馏水中)。在乳房硬结处涂鱼石脂软膏,同时内服磺胺制剂,并肌肉注射青霉素80-100万单位。

黄鳝常见疾病的防治


1.感冒。①病因及症状:由于水温骤然变化超过5℃,使正常运动的生理因素跟不上体外温度的变化,引起鳝体皮层渗透后的不平衡和体液代谢受抑及体温调节通路闭塞所致。发病时黄鳝皮肤失去原有光泽,严重者呈休克状态。此病多发于夏季。
②防治:加强水温、水质控制。换水时水温温差不超过5℃。换水时,水应先冲入池中缓冲坑,且应细流注入。所换新水,每次不可超过全池老水的1/3,综合状况好时或已造成水体极度恶化时,可适当多换一些,但注水不可太急。
2.发烧。①病因及症状:该病主要是由于人工放养密度过大又不及时换水,致使黄鳝分泌的黏液大量积聚、发酵、释放大量热量而使水温骤升,水中溶氧下降,抑制和破坏了黄鳝的正常代谢而引起黄鳝发病,病鳝表现为离穴,神经质窜游,相互缠绕翻滚,体表黏液脱落,头部肿胀,极度不安。
②防治:更换池水,同时进行泥下增氧。降低放养密度,及时换水。用0.07%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按每平方米水体5毫升的用量泼洒全池。混养部分泥鳅,()以增加污水清残能力。
3.缺氧症。①病因及症状:由于鳝池内水体温度较高,各种理化反应加剧而没有及时处理,使水体溶氧下降,造成缺氧。此时黄鳝无法抬头呼吸空气,使机体呼吸功能紊乱、血液载氧能力剧减而导致头脑缺氧。病鳝表现为频繁探头于洞外,甚至长时间不进洞穴,头颈部发生痉挛性颤抖,一般3~7天后陆续死亡。
②防治:严格进行测控管理,保持水体的综合缓冲能力。高温季节时,要及时进行增氧、降温预防疾病发生。发病后要立即换水,同时进行高密度泥底增氧。及时捞出麻痹瘫软的病鳝,以减小载体负担。
汪灿欣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029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