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条件

池塘要求水源充足且水质清澈无污染,塘内进出水方便,面积在1-5亩即可,水深控制在1-1.5米左右,池底以沙壤土或砂砾土为最佳,池底淤泥厚度不可超过5cm,水中可以种植一些可供河蟹摄食栖息的水草。投放蟹苗前对池塘进行消毒,养殖过程中合理投喂饲料,做好疾病和敌害预防工作。

河蟹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蟹类,它们的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河蟹的适应性强,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养殖范围比较广泛,近几年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给众多养殖户们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养殖池塘选择

养殖河蟹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澈没有污染,池塘进出水方便,面积控制在1-5亩即可,水深一般为1-1.5m左右,池底最好是通气性能较好且利于水草和底栖动植物生长繁殖的沙壤土或砂砾土,可以给河蟹提供一些天然饵料,池底的淤泥厚度不可超过5cm,池塘周围要用砖墙或塑料薄膜建好防逃设施,进水口处用铁丝网拦住,以防止河蟹逃跑。

2、投放前准备

在投放幼蟹之前,将池塘排干暴晒,同时施撒一定比例的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塘进行消毒,如果在塘内发现蛙或者蛙卵要及时捞出。

一般投放二龄蟹种,规格在180-200只/公斤左右,投放密度控制在800-1000只/亩左右,可在池内种植一些苦草、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供幼蟹摄食栖息。

3、日常投喂、管理

养殖河蟹的过程中,除了让它们摄食水中的水草和底栖生物以外,还需要投喂人工饲料,河蟹属于杂食性动物,一般可以投喂杂鱼虾、土豆、小麦等饲料。

投喂时要将饵料投放在接近水位线的土坡上或浅水处,一般每亩水面要准备3-5个分布均匀的饲料投喂点,以便于观察河蟹的摄食活动情况,还方便清理饵料残渣。河蟹有昼伏夜出的习性,一般投喂可以选择在傍晚前后,每天投喂1-2次,具体根据情况调整。

河蟹对于水质的要求较高,只有养殖的水质好,它们生长发育才会较好,而且肉质会更鲜美,池水中的酸碱值要控制在7-9左右,最适宜河蟹生长的酸碱值为7.5-8.5之间,池水中氧气的含量要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如果低于5毫克/升,会影响河蟹的生长发育,如果在2毫克/升以下时,会造成河蟹大量死亡。

为更好的保持水质,需定期换水加水,使池水保持清澈、鲜活的状态,水体的透明度要控制在40cm以上。

4、预防疾病和敌害

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加注新水,想吃内泼洒生石灰消毒,以预防疾病。常见的河蟹疾病有蟹苗和幼蟹阶段,聚缩虫和单缩虫附生,严重时会影响幼体的正常活动和摄食;在幼蟹和成蟹阶段,会出现蟹奴虫和红四重寄生,前者寄生在河蟹的腹部,蟹脐内会有白色的点状虫体,严重时蟹肉恶臭,不能食用,后者寄生在河蟹体内,肉眼就可以看见;除此之外还会出现蟹壳上有洞的溶壳病和蟹体上有黑点的黑斑病。

河蟹的敌害有水老鼠、青蛙、鸟类等,其中水老鼠的危害最大。刚脱壳的软壳蟹在夜间活动时,行动较缓慢,最容易受到袭击,一般可以采取药饵毒杀或人工捕捉的方法预防敌害对河蟹造成伤害。

相关知识

蚯蚓养殖条件


蚯蚓的生长发育条件蚯蚓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对营养、温度、湿度、空气、光照、土壤pH值等均有一定要求。但不同种的蚯蚓,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有所差异。

1)蚯蚓的饲料与营养

蚯蚓食物来源广泛,各种植物的茎、叶.家畜粪、农业副产品及家庭垃圾,均可以作为其饲料。蚯蚓从基科、饵料所含的蛋白质、无机氮源、糖、纤维索、木质素等物质中吸收氨素和碳素营养。此外,还需要吸收钙、钾、镁、钠、磷等矿物质元素。

一般来讲,饵料中营养成分含量越丰富,蚯蚓生长发育越快,繁殖性能愈好。蚯蝴爱吃有甜味的及含蛋白质、糖比较丰富的饲料,但不爱吃有苦味的、有涩味的食物。饲料中含盐和含沙对蚯蚓有不良的影响。

2)温度

蚯蚓是变温动物,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在最适温度范围内,蚯蚓的热能消耗比较少,发育速度较快,死亡率较低。饲养实践证明,大平二号生长适宜温度为5-32℃,最适宜温度范围为18-27℃,最适宜温度为23℃。蚯蚓产卵的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1-25℃。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成熟蚯蚓的产卵量会有所减少。温度降低,产卵间隔时间延长;温度升高,产卵减少,卵的质量减轻,卵形变小,孵化率降低。当温度升到36℃时,蚯蚓停止产卵,即使产出卵茧,其卵子受精也困难,成为不受精卵,影响繁殖率。

幼蚓的最适温度有一定规律,温度可以由高到低,最适温度可以高出成蚓3-4℃。卵的孵化温度要求从低到高,最好从13-15℃开始,逐渐上升到30℃左右,这样的温度条件可提高孵化率。

3)湿度

蚯蚓利用皮肤上的气孔进行呼吸,所以它的体表经常处于湿润状态。蚯蚓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5%-90%。所以,蚯蚓必须栖息在潮湿的环境中,水是蚯蚓生存的关键要素。但太潮湿对蚯蚓生存也不利,易使气孔堵塞致死。

不同种类的蚯蚓对土壤含水量的要求有很大差异。如环毛蚓、异唇蚓等要求干燥一些,适宜的土壤含水量是30%左右;而赤子爱胜蚓、大平二号等主要饲养在有机饲料中.一般要求饵料水分含量60-70%。卵茧孵化的湿度要在60%左右。

4)空气

蚯蚓生活在基料和饵料中,生长环境不利于呼吸,加上基料和饵料不断再发酵,与蚯蚓争氧气,容易造成二氧化碳聚积,氧气不足,影响蚯蚓的生长发育。

在蚯蚓饲养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疏松基料和饵料,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从而可以维持蚯蚓新陈代谢旺盛。

5)光照

蚯蚓对光线的要求并不严格。除直射的强光不利于蚯蚓的生长外,紫外光对蚯蚓有刺激作用。在白光、散射光,特别是无光情况下,都可以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

6)酸碱对蚯蚓的影响

蚯蚓在强酸、强碱条件下不能生存,但在弱酸弱碱条件下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蚯蚓生长发育最适的土壤、基料的pH值为6.8-7.6。当pH值低于5.9或高于8.0时,都会引起蚯蚓逃跑。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应洼意饲养基料和所投饵料的pH值,使其达到要求的最低pH值。

另外,二氧化碳、氨、硫化氢、甲烷等气体,对蚯蚓的生存不利.这些有毒气体是有机物质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当氨含量高于17毫克/千克,硫化氢含量高于20毫克/千克,甲烷的含量高于15%时,会造成蚯蚓的逃跑或死亡。此外,在养蚯蚓时还要注意农药的毒害作用。

甲鱼养殖条件


首先要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其次就是需要有优质甲鱼苗,在挑选的时候,主要观察它是否动作灵敏,可以提前十五天暂养,适应环境了再投放。最后就是要有熟练的养殖技术,喂食可以选择玉米粉、豆渣等来喂,每天固定量,还要做好巡查工作。

1、避风向阳

在养殖甲鱼的时候,要挑选一个好的地方,最好是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这样对甲鱼的生长都是非常有利的。最好是有一定的坡度,这样有利于甲鱼出来晒太阳。

2、优质的甲鱼苗

在挑选甲鱼苗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行动敏捷的甲鱼苗来养,一些反应迟钝的,是不能挑选的。除此之外,在投放之前,最好是先暂养十五天,然后再放进池塘进行喂养,以免让甲鱼出现不适应的症状,影响它的健康。

3、熟练的养殖技术

在养殖甲鱼的时候,有一个熟练的养殖技术也是非常关键的。养殖甲鱼需要做好一系列的管理工作,每天喂食的话,量需要控制好,还可以选择它比较喜欢吃的一些食物来喂养。比如玉米粉、豆渣等之类的食物,混合饵料搅拌在一起喂投。每天还要做好巡查的工作,防止甲鱼生病或者是外逃。

养甲鱼怎么管理

1、温度管理

甲鱼最佳的生活温度在25至30度左右,冬季的时候,水温不能低于10度,否则可能会出现死亡的情况。冬季可以增加一些防护措施,在养殖场里面修建一些挡风的大墙或者是建棚等,都能很好的预防。

2、光照管理

甲鱼在养殖的时候,适当的光照,对它的生长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光照的时间一般在每天6至8个小时左右,如果光照不足的话,可以采用人工补光的方法来做,这样能增加它的成活率。

3、水质管理

好的水质,会让甲鱼的成活率变的更高,特别是在冬天的时候,水的成活率相对来说要低一些,这样回家玉的生长其实是不利的,所以在冬季一定不要换水的频率太快,这样也是不好的,然后可以在水中适当的种植一些植物,这样是有净化水质的好处的。

4、饲养管理

平时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的喂一些营养含量较高的饲料,到了冬天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减少喂食的量,并不是不喂食,因为饲养的甲鱼一般都不会冬眠的,这一点需要注意。

锦鲤养殖条件


锦鲤是大型观赏鱼,为了确保足够的活动空间,需要建设大型养殖池。锦鲤对于水质要求很高,不能有悬浮的污浊之物,且对酸碱度及水的硬度有严格要求。生存的温度为0-32℃,但是最适宜的温度为22℃左右,需要根据水温的变化来改变喂食量。锦鲤性情温和,宜与其他鱼类一起养殖。

锦鲤非常漂亮、颜色鲜艳、花纹多变,是一种大型观赏鱼,需要在大型的养殖场地生活,这样锦鲤鱼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去活动,目前的锦鲤都是人工繁殖的,因此在养殖锦鲤的时候要把握好水质的酸碱度、硬度、温度以及它的生活习性。

1、养殖的水质要求

锦鲤的饲养条件与金鱼不同,它需要较高的水质条件,酸碱度以PH值6~8.5之间最为适宜。并且水要干净透明,以浅绿色、浅黄色最佳,且水中不能有悬浮污浊的杂物。一般正常的水溶氧量在5~7mg/l。水中的镁离子、钙离子含量会影响水的硬度,含量越高水质越硬,而锦鲤适合生活在硬度较低的水中。水里的亚硝酸盐、氨氮的含量对锦鲤不会产生直接的危害,所以控制在30mg/l以下就可以了。

2、温度的要求

锦鲤可以在冷水中生存,0~32度都可以,但是最适合它生存的水温是20~25度,这个温度非常适合它进食,而且有助于消化,生长速度也会增加。水温在15~20度的时候要减少喂食量,水温在5度以下的时候要停止喂食。根据水温的变化喂食,避免消化不良引发肠炎。

3、生活习性

锦鲤是杂食性的鱼类,通常食用一些植物碎片、藻类、小虾、水蚯蚓等等,人工养殖的也可以喂食锦鲤饲料。锦鲤性格温和,容易饲养,喜欢和其他的鱼群一起游泳,锦鲤根据鳞片来测算年龄。

网围无公害养殖河蟹水域条件和围网设计



1.网围水域条件
(1)网围区要选在远离航运要道与进排水河口的湖泊和外荡,水域开阔,风浪平缓,水质良好无污染。
(2)网围区水草茂盛,水草主要品种以轮叶黑藻、苦草和马来眼子菜为主,少量聚草、金鱼藻、水花生和菹草等,水草覆盖率应在80%以上,螺蛳等底栖动物丰富。
(3)网围水域常年水深0.8~1.5米,水位落差少,旱季不干枯。
(4)底部较平坦,淤泥较少,底质为黏土硬底,最好为沙泥。
2.网围设计与工艺材料
(1)网围面积:根据湖泊条件、管理水平确定,以自然生态养殖的网围面积为150~170亩。若个人投饲料养蟹,面积以30~150亩为宜。网围的形状以圆形为好,抗风能力强,省材料;多个网围在一起,以方形为好。方形网围要把四角设计成圆弧形,可防止河蟹沿直角向上攀爬逃跑和向下在网角底部打洞逃跑。
(2)网围的结构工艺与材料:建网围的主要网衣材料为聚乙烯3×3网线编织的网片,网目为2~3厘米。网围的高度以网围区常年平均水深为基础,总网高度不超过3~4米。网衣装上下两道聚乙烯纲绳,下纲网脚附加直径10~15厘米粗的石笼网,每米石笼装石子7千克,用倒矛桩将底网石笼插入泥中35厘米,底质硬时,用开沟器开沟。网墙顶部缝制40厘米高的防逃塑料板,每隔2~5米沿圈定的养殖区插一根直径12厘米、4~5米高的槐木桩或竹桩,插入泥底0.5~1米固定围网。为提高网围区的安全,通常在网围区外侧5~10米再建一道网围设施,防大风和行船。在两层网的四角设若干捕蟹地笼,用于经常检查网围逃蟹情况。

河蟹养殖对环境质量的要求 养蟹池条件与设施



一.河蟹养殖对环境质量的要求
水温:适宜水温15~30℃,最佳水温22~25℃;
溶氧:溶氧≥5毫克/升,尤其是池底溶氧不能低于5毫克/升;
pH:适宜7.0~9.0,最佳7.5~8.5;
透明度:适宜30~50厘米,最佳50厘米以上;
硫化氢:不能检出;
淤泥厚度:淤泥厚度小于10厘米;
底泥总氮:底泥总氮小于0.1%。
二.养蟹池条件与设施
1.水源充足,水质适用。河蟹养殖只要水质适用,水量丰足,一般均可用为水源。如附近有工业废水排放,必须引起重视,必须对水质加以分析,看看有无对河蟹有害的物质。具体按照《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在充分收集当地的水文、气象、地形和土质等有关资料的同时,要充分结合各季节养蟹生产注、排水措施,确定水源水量是否足用。
2.池塘建造。养蟹池四周挖蟹沟,面积30亩以上的还要挖井字沟。池塘蟹沟宽3~5米、深0.8米;稻田养蟹四周蟹沟宽5~10米、深1.2~1.5米,中间蟹沟宽1米、深0.6米,稻田蟹沟面积占稻田面积的15%~20%。形状以东西向长、南北向短的长方形为宜。池塘面积10亩以上为好,稻田10~100亩为宜。水深1~1.5米。蟹池的排灌设施要完善,做到高灌低排,排、灌分开,每口蟹池水能灌得进,排得出,不逃蟹,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土质以黏土最好,黏壤土次之,底部淤泥层不超过10厘米。
3.防逃设施。通常养蟹池边一根芦苇、树枝或一个小洞,均能成为河蟹外逃的通道。因此,在成蟹池四周必须有牢固可靠的防逃设备,以防河蟹外逃,一般用水泥防光墙、钙塑板、铁皮,尼龙薄膜、玻璃和油毛毡等,从而达到防逃的目的。

虹鳟鱼养殖条件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水源,如涌泉水、地下水、河水等均可,适宜虹鳟鱼生长繁殖的水温为7-22℃。合适的水流能促进虹鳟鱼更好的生长,水中的酸碱值最好在6.5-6.8之间,盐度根据虹鳟鱼的生长阶段不同来调整,一般稚鱼可适应5-8%的盐度,成鱼可适应30%的盐度。

虹鳟鱼属于冷水性鱼类,自然条件下野生的虹鳟鱼一般生活在水质清澈无污染的砂砾底质河流或溪流中。野生虹鳟鱼根据其生活环境的不同划分为湖沼型虹鳟鱼和降海型虹鳟鱼。生活在较深的冷水或沿岸地带水域的被称为湖沼型虹鳟鱼,而夏季和冬季入海的群体则被称为降海型虹鳟鱼。虹鳟鱼对于生活环境的水温、含氧量、水流速度、酸碱值、盐度等都有一定要求。

1、适宜的水温

人工养殖虹鳟鱼,生长水温尽量控制在7-22℃之间,合适的水温会促进虹鳟鱼生长繁育,若是水温过低或过高,会造成虹鳟鱼生长发育迟缓甚至死亡,一般适宜虹鳟鱼孵化的水温为8-11℃,培育鱼苗的适宜水温为9-15℃,饲养成鱼的适宜水温为14-18℃。

一般水温在12-14℃时,饲养正确的当年鱼体重可达到100-250g,饲养两年体重可达到1斤-2斤,饲养三年体重可达2斤-4斤,若水温控制在8-10℃时,当年鱼体重约为30-50g,饲养两年体重约在300-600g,饲养三年体重约800-1000g,当水温控制在14-18℃时,放养时50-100g的鱼种经过180天的饲养体重即可达到600-900g,以此看出,水温对虹鳟鱼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2、充足的氧气

养殖池中含氧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虹鳟鱼的生死,还会影响它们的繁殖发育,若是含氧量过低,虹鳟鱼的胚胎发育和卵黄吸收速度都会延缓,甚至有可能孵化出畸形仔鱼,适宜虹鳟鱼的溶氧量为6毫克/升以上,它们在溶氧量达到9毫克/升是生长繁育最快,如果水中的溶氧量低于5毫克/升,它们的呼吸频率会加快,当溶氧量为3毫克/升时,鱼群会大量死亡,所以养殖虹鳟鱼,为使它们更好的生长繁殖,池中的溶氧量至少要保持在6毫克/升以上。

3、水流速度

速度合适的水流可以为池中的水带来更多清新的含氧充足的水,水的流动,会加速虹鳟鱼体内的新陈代谢,还能将饵料更长时间的留在水中,利于虹鳟鱼摄食,同时水流还能将水中的污物冲走,为虹鳟鱼营造更加优良的水质,一般水流速度控制在12-18m/分钟即可,具体流速根据鱼的大小而调节。

4、酸碱值要求

野生虹鳟鱼在酸碱值为5.5-9.2之间的水域中都可以生存,但人工养殖的虹鳟鱼,由于其生活环境等都与野生的有所区别,所以养殖虹鳟鱼的池水酸碱值最好控制在6.5-6.8之间,中型或略微偏酸性的水质都可。

5、盐度要求

虹鳟鱼对于盐度的适应性较广,无论是淡水还是海水中都可以生长存活,目前人工养殖的虹鳟鱼都是生活在淡水中,若是在养殖过程中要从淡水转化为海水,需要先进行半盐水过度驯化后再投入,例如体重25g左右的虹鳟鱼,只需在半盐水中生活20天左右后就能投放进海水中生活。

虹鳟鱼生长阶段的不同对盐水的适应度有所区别,一般稚鱼可以适应5-8%的盐度,而一年龄的鱼可适应20-25%的盐度,成年后的鱼可适应30%的盐度。

6、水源选择

养殖虹鳟鱼可首选水质清澈且冬暖夏凉的涌泉水;水质稳定、无杂物的地下水也可作为养殖虹鳟鱼的水源之一,但地下水的含氧量较低,在食用之前要经过曝气,释放出水中多余的有害气体,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可流动的水库水或湖泊水也可用来养殖虹鳟鱼;选择河水养殖虹鳟鱼的话,需要注意改善调控水温,及时关注水质以防鱼病,同时还要想好冬季河水结冰无法养鱼的应对措施。

石斑鱼养殖条件


石斑鱼要在避风、波浪小且不会遭受台风袭击的海区养殖,为方便日后的饲料和成鱼运输,养殖场地交通要便利。一般使用网箱养殖石斑鱼,它们对水中盐度的要求在16以上,养殖海区的水深最低不能低于4m,水温要保持在15℃以上,养殖密度控制在60条/m³左右,合理投喂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1、石斑鱼养殖方式

一般养殖石斑鱼可以选择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两种方式,但网箱养殖是比较普遍的养殖方式,养殖成年石斑鱼足首选网箱养殖,若是选择池塘或室内水泥养殖,建设标准和养殖要求基本与网箱养殖一样。石斑鱼的投放密度较高,很方便集中管理,而且它们能产生的效益很高,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养殖石斑鱼。

2、养殖石斑鱼的场地选择

养殖石斑鱼最好选择避风、波浪小、不会遭受台风袭击且交通方便的海区,养殖场地最好是沙质底、砾质底或者礁石质底,潮水最低时水深不能低于4米,网箱内的水流速度最好能够保持在0.2m/秒-0.75米/秒之间。

养殖石斑鱼的水温最低不能低于15℃,每年至少要有200天左右水温保持在22-28℃,水质要清澈,透明度需在1.5米以上,要避免受到农业肥水、城镇污水的污染,养殖石斑鱼的水中盐度不可低于16,它们最适宜的盐度是25-32℃,酸碱值控制在7-9之间,水中含氧量要在5毫克/升以上。

3、石斑鱼的养殖季节

不同地区不同气候下,石斑鱼的生长期有所区别,一般在浙闽沿海地区生长期是每年5-11月,两广、香港和台湾等地区生长期是每年4-11月,在海南地区生长期为3-12月。

石斑鱼的生长速度不是很快,它们从体长10cm生长到达到上市售卖规格的500-750g需要16-24个月左右,青石斑鱼和点带石斑鱼的生长速度比赤点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快,前两者的上市规格会大一些。根据它们的生长周期,有两种养殖周期可选,一种是当年3-5月将规格10cm的鱼苗投放进网箱,冬天时体重一般可以达到150-200g左右,让它们自行在网箱内越冬,等到来年冬季之前上市售卖;另一种是3-5月份将体重200g的较大的鱼种投放进去,在入冬前它们的体重达到500-700g时上市售卖,或是继续养到来年的入冬前体重达到3斤左右是再上市。

4、石斑鱼的养殖密度

石斑鱼一般采用网箱养殖,适宜水温在25℃左右,养殖密度太大或是太小都会影响石斑鱼的生长发育,通过实践证明显示,一般养殖密度控制在60条/m是最好的,这个密度下的石斑鱼生长速度较快,且存活率高。

5、石斑鱼饲料投喂

石斑鱼是食肉鱼类,给它们投喂的饲料首选新鲜的小杂鱼,投喂的饲料要根据石斑鱼的规格切成合适的大小。根据投喂饲料鱼的种类不同要改变投喂系数,例如投喂蓝圆鱼就要降低投喂系数,投喂眼睛鱼就可增大投喂系数,一般投喂系数应在5-12之间。

6、养殖石斑鱼的日常管理

养殖石斑鱼的网箱和养殖密度要合理,以免影响鱼群生长,要定期对网箱进行清扫消毒工作,确保网孔没有被堵塞,网箱内外的水流畅通,为更好的清理网箱内的残食和其它生物,可以在网箱内适量投放一些鲷科鱼类和杂食性鱼类,它们还能促进石斑鱼摄食,提高产量。定期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损情况,若发现破损情况立即修补,特别是台风天气,要对网箱加强防御,以免鱼群受到伤害,养殖过程中要定期监测水质,避免影响石斑鱼的品质。为提高石斑鱼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养殖者应每日观察鱼群状态,及时将大小不一的鱼只分开饲养,还便于管理。

鸭嘴鱼的养殖条件


鸭嘴鱼属于很好养殖的鱼类,但是对水的含氧量有要求,而且需要有浮生生物来为它提供食物。需要建设一个3-5亩的水泥或土池塘,要求水质清澈无污染,池塘内配好增氧机,投放鱼苗前10天对池塘进行消毒和肥水工作,鱼苗最好选择规格在6cm以上的活动敏捷且无伤病的,饲料投喂根据鱼苗的大小调整。

养殖鸭嘴鱼,只要水中的含氧量充足,饵料充足即可,它们对环境的要求不高,食物来源主要是浮游生物,属于比较好养殖的鱼类。

1、池塘建设

养殖鸭嘴鱼的池塘,大小控制在3-5亩左右即可,水深1.5-2m左右,最好是水泥池或土池,要求水源充足,供电设备方便充足,灌排水方便,水质清澈无污染,符合渔业用水即可。为保证池水含氧量能保持在6毫克/升以上,池内最好配置增氧机,水温不能超过31℃,且水温23-28℃的时间要保持在半年以上。

2、投放鱼苗前的准备

投放鱼苗前10天,用150-200kg/亩的生石灰水清扫消毒池塘,将塘内的野杂鱼、病菌及敌害生物杀死,还可以用渔网在池塘内拉一次,清除池塘内的蝌蚪、田螺和其它杂物等,在池塘的进出水口用筛网挡住,以防灌排水时有其他凶猛鱼类等进入吃掉鸭嘴鱼苗,每亩设置1-2个饵料场,位置布局要合理,方便鸭嘴鱼摄食及管理。

池塘清理消毒3天后,进行施肥培肥水质,一般可选择人粪尿、鸡粉、猪粪等作为肥水的基肥,一般用量为500kg/亩,也可以向池内泼洒5-10kg/亩豆浆。肥水时要注意基肥不能施太多,以防鱼苗入池后因为水质太肥而缺氧,肥水的标准以鱼苗投放进池塘时红虫达到高峰期为最好。

温度较低时投放鱼苗可以减少鱼苗的死亡率,也可以延长生长时间,提高鱼苗出池的产量和规格,当水温在15℃左右时,试水后显示消毒池塘的药物毒性消失水质转肥后应当尽快投放鱼苗。

鱼苗最好选择规格在6cm以上,活动敏捷、无伤病且吻部完整的鱼种,刚购回的鱼种,要先将氧气袋平放斤池水中,让它们适应水温1小时左右,等袋内的水温鱼池水水温差不多时将袋子打开,用2-5%的盐水将鱼种洗浴15分钟左右后再放入池中,投放时最好选择在上风口进行。

投放密度一般是500-1000尾/亩左右,如果准备的饵料不足,也可以将密度调整为100尾/亩左右,养殖鸭嘴鱼的池塘中可以混养其他鱼类,但为了防止争食,最好不要混养花白鲢,混养的鱼类规格一定不能比鸭嘴鱼苗规格大,混养鱼类与鸭嘴鱼比例控制在1:5即可。

3、饲料投喂

若是专养鸭嘴鱼,除了天然饵料外,还需要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才能满足它们的生长所需。按照四定原则,根据水温、鱼苗大小、吃食情况及天气等来决定投喂量,每天上午9点左右投喂一次,占全天投喂量的30%,下午7点左右投喂一次,占全天投喂量的70%,每天的投喂量根据鱼群总体重的3%-5%来决定,一般投喂含30%以上蛋白质的浮性饲料就行。

4、日常管理

养殖过程中要每天安排人员对池塘进行监管巡查,做好养殖记录,防止鱼浮头、患鱼病、鱼被偷盗及鱼逃跑,若是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饲料投喂严格坚持四定原则进行。每半个月左右往池塘内注入20-30cm新水,更换水质,保持足够的含氧量,同时每月还要施2次粪肥以起到肥水的作用,每次施撒100-150kg/亩,通过肥水可以让水中的天然饵料更加充足,同时还能使水质更好。

鳗鱼养殖需要哪些条件


鳗鱼又叫白鳝、白鳗、河鳗、青鳝等,长得和蛇有点像。鳗鱼产地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闽江、珠江流域、海南岛等地区,含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那么鳗鱼养殖需要哪些条件?给大家介绍最常见的3种养殖模式如下:

一、鳗鱼养殖需要哪些条件?

1.养殖场要求

养殖场地选择是鳗鱼养殖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如果没有合适的养殖场,养殖鳗鱼是比较难的。鳗鱼养殖场地一般需要50亩左右的规格,养殖场中要配有注水系统、排水系统、增温和降温系统、增氧机等,同时还要规划好鳗鱼池。

2.水质要求

鳗鱼养殖对水质要求特别的高,水质最好是微酸性,这样鳗鱼的生产力更强。还有就是水体重钙元素、硝酸盐以及这期、硫化氢、氨气以及铁元素等含量都要合理,不然也会影响鳗鱼的正常生长。

3.饵料要求

鳗鱼养殖饲料主要以肉食性鱼类为主,在养殖的时候,如果饵料选择不合理,会导致养殖失败。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有充足的蚯蚓或者是小型的昆虫和小鱼之类的饲料供给。其次就是可以用人工养殖的新鲜的鱼类通过绞肉机绞碎后进行投喂。

以上3点就是鳗鱼养殖必须要有的条件,缺一不可。

二、鳗鱼常见3种养殖模式介绍!

1.鳗鱼常见养殖模式一露天止水式养殖

鳗鱼露天止水式养殖是我国最主要的一种用于养殖鳗鱼的方式,它是露天修建的养殖池,然后利用附近的江水、河水等水资源来进行养殖。这种方式最麻烦就是水质的管理,我们每天都需要进行换水,并且还需要人工补充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来改善水质,来达到养殖鳗鱼的条件。露天止水式养殖被广泛采用的原因是它的养殖成本低。

2.鳗鱼常见养殖模式二土池养殖

鳗鱼土池养殖就是我们常说的池塘养殖差不多,但土池养殖的重点就是它的池底是土,不需要通过水泥修葺。其次就是我们在选择土池的时候最好是选在向阳的、水源充足的地方,做好排水和引水系统,同时还需要做好防逃措施,在周围围好围栏。这是一种最传统的养殖模式,相信大部分人都有所了解。

3.鳗鱼常见养殖模式三温流水养殖

鳗鱼温流水养殖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养殖方式,它是采用温水流动式的方式进行养殖。在养殖的时候,我们要控制好水温,一般是在27度左右,进行不断地流水,形成一种自流的仿活水的方式。温流水养殖除了供水和控水之外,和以上两种养殖模式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以上3点就是鳗鱼常见模式的介绍。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有关于鳗鱼养殖条件以及养殖模式的介绍,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养殖户朋友。本文综合于互联网。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041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