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罗非鱼冬季营养性疾病


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其最适生长温度在25℃~35℃,而致死温度在10℃以下,但在我国南方水温降至罗非鱼致死温度的现象极少出现,这就为罗非鱼在自然条件下安全越冬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然而在冬季,许多地方还是发生了较大规模的鱼病和死亡。下面对其发病死亡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一、鱼病发生及症状

进入冬季,罗非鱼的死亡大多发生在气温骤然下降的两三天后,当气温又有所回升之时,其损失情况各有不同,有些是集中大批死亡,有些则是连续几天不断有死亡发生。对病鱼进行检查,外观上可见:鱼体色暗淡,缺少光泽,体形瘦弱;眼球突出,眼球晶体混浊、发白;腹部膨大,表皮有充血现象。但鱼鳍、鱼鳃无异常症状,体表无寄生虫寄生。解剖检查:鱼腹内充水;肝脏有病变,多为黄色、淡黄色并有肿大和脂肪块。从以上症状可初步确定罗非鱼得的是一种细菌病或营养性疾病。

二、冬季罗非鱼患病死亡原因
 
在有的地区,冬季为什么会出现大面积、大规模的死亡情况?而且死亡都发生在气温由冷转热以后。国外有关资料证实:水温、盐分、溶氧等环境因素发生变动,或多或少对饲养鱼类有不良刺激。当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E、B1、B2和锌元素时,易诱发鱼病,其症状与上述症状基本相似,可以确定为因营养缺乏而致病。在对其原因进行探讨时发现:在生存温度下限时,尽管罗非鱼不会立即致死,但其活动缓慢,基本停止摄食。因此,鱼体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积累很少。当天气转暖,罗非鱼生命活动渐趋活跃,由于鱼体内营养元素不足而无法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而此时病原细菌也随温度升高而活跃,罗非鱼因营养不足导致肝肾损坏,鱼体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病原体,造成罗非鱼患病死亡。因此,营养元素特别是维生素及无机盐类在鱼体内积累量的减少,是造成冬季罗非鱼死亡的重要原因。

三、防治方法
 
1.营养改良
建议使用全价配合饲料,这是保证鱼类摄取全面营养的基础,只有摄入全价配合饲料,才能使鱼体内维生素及无机盐类积累量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即使气温下降,影响鱼的摄食量,但因鱼体内各种营养元素积累充分,也可以顺利越冬。另外,有资料表明:越冬期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与正常养殖无太大差异,而对脂肪及维生素的需求量比正常养殖要大,所以越冬前一个月应在饲料中添加1%左右的鱼油或植物油。同时,适时加入品质上好的“多维素”,增加鱼体脂肪、维生素积累量,利于越冬。

2.疾病防治
罗非鱼由于营养不良,病原细菌侵入而易得水霉病、溃烂病(由嗜水单胞菌引起)等病。另外,在低温环境下,也易被寄生虫寄生,如小瓜虫病、斜管虫病、车轮虫病等。因此,必须定期作水体消毒,保持水质清新,预防疾病。常用的水体消毒剂有生石灰、“强氯精”、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对于池塘养殖,采用全池泼洒消毒,使用剂量分别为200ppm、0.3ppm、0.7ppm。每10天使用1种,轮换使用。另外,当水温低于15℃时,易流行水霉病,所以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发现死鱼要及时剔除,同时施药防治,一般用食盐和小苏打合剂(1∶1)进行全池泼洒,使用剂量为0.2ppm和4ppm。对于网箱养殖,则采用挂瓶、挂袋或挂篓法防治鱼病。所用药物为漂白粉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一般每天每个网箱挂瓶(袋或篓)3只~6只,每只装药100克~150克,每月2次,每次连续2天,轮换使用。另外,冬季应注意增氧,定期开增氧机,使水体溶氧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如没有增氧机械,可采取人工搅水或注水、换水等措施增氧。

相关推荐

高温季节养殖户要谨防罗非鱼营养性疾病



高温是养殖罗非鱼生长的旺季。由于对养殖鱼池的物质投入加大、水温升高、鱼代谢能力增强,以及高温、干旱等气候因素的影响,易引起鱼病传播,特别是高温期,由于投喂过多,或由于某些营养(也许与肝胆等消化器官有关)缺乏引起的机体失调而引起“营养性”疾病,要谨慎对待。

罗非鱼营养性疾病多在投料后、天气突变、大量换水时发生,多在6月至10月的高温季节,病鱼的鳃部、眼睛、体表无明显症状,胃和肠道有或无食物,肠壁少弹性,肝有少许病变;很少发现黑身或离群游边的现象。死亡量一般每天几尾,少数鱼塘一天内死亡10尾以下甚至几百尾。

这种鱼病暂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有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1、改善水质,特别要加强换水,但要注意少量多次,切不可大排大灌,以免鱼体出现应激反应;

2、防止池塘底质黑化,培育好天然饵料,注意肥水要适度;

3、适量投喂饲料,投料时尽量撒开撒远,不要一直在鱼很集中的地方投喂;

4、天气突变时,要注意即时开启增氧机。


罗非鱼养殖常见细菌性疾病及防治


近年来,随着罗非鱼养鱼面积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提高,以及投喂过多饲料及肥料,使得池塘淤泥堆积,水中有机质含量高和溶解氧低,养殖环境恶化,加之华南地区气温偏高,微生物很容易在水体、底泥及鱼体中滋生,感染罗非鱼,导致疾病发生或暴发流行。本文对罗非鱼养鱼中几种常见细菌性疾病作一简要综述,供广大养殖户在生产实践中参考。

一、运动性气单胞菌病

1.病原嗜水气单胞菌。

2.病理特征患病个体于水面无力漂游,腹腔内积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肠道充气且无食物,体表局部鳞片脱落,皮肤和肌肉大面积充血、出血,背鳍和尾鳍鳍条末端腐烂、鳍条充血,部分个体眼球肿胀、充血或白浊,肝脏充血发红,有的有不同程度的糜烂,脾脏充血、肿大,胆囊肿大,腹腔壁和肠壁也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或出血。

3.流行与危害此病流行季节长,从2月底至11月,水温在9~36℃之间均有流行,其中尤以水温持续在28℃以上最为严重。6~10月是该病的暴发流行季节,从罗非鱼鱼种到成鱼均易受到伤害,发病率高,流行期间发病率可达50%~78%,严重时达100%,死亡率为52%~100%。发病类型可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发病罗非鱼多在7天之内死亡,慢性发病的罗非鱼则在14天甚至60天后出现死亡。如遇到连续阴雨天后突然放晴,气温骤然升高,水体环境恶化,更易暴发此病。各种养殖方式的水域均有发病。

4.预防与治疗①放苗前彻底清淤消毒,注意经常换水,保持水质良好:②定期泼洒生石灰,用量为20~50克/立方米,使水保持弱碱性;③每千克鱼体重用土霉素10~30毫克,或沙拉沙星10~20毫克拌料投喂,连用3天:④用漂白粉进行全池泼洒,浓度为0.3~0.4克/立方米,每3天泼洒1次,连用3次。

二、链球菌病

1.病原海豚链球菌或无rǔ链球菌。

2.病理特征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眼眶充血,鳃盖内侧出血,腹部膨大,有腹水储积,肛门红肿,采食减少或绝食,游姿平衡失调、翻滚、转圈,解剖病鱼可见胆囊肿大,胆汁稀薄、色浅,肠管松弛,肠腔充满淡黄色液体,肝脏增大。

3.流行与危害该病3~11月均可暴发,发病水温范围布25~34℃,7~9月的高温期最易流行,水温降至20℃以下则较少发生。传播速度较快,7天左右可波及个场。急性和慢性发病结合,发病率在1%~3%,日死亡率为0.1%~0.2%。急性型死广前未表现明显的症状及病变。慢性型部分发病鱼可出现典型症状及病变,主要表现为浮头、转圈、狂游及发病后期单侧眼睛浑浊、突出及全身大面积弥漫性出血。

4.预防与治疗①控制放养密度,加强饲养管理:②保持水质良好,经常换水,定期消毒:③发病时减少投饲至正常投料量的70%左右,内服:维生素C0.2~0.3克/千克饲料,10%氟本尼考1克/千克饲料、或者氟哌酸1克/千克饲料,连续服用3~5天:④用二氧化氯0.3~0.5克/立方米全池泼洒,连用2次。

三、细菌性肠炎病

1.病原肠型点状气单胞菌。

2.病理特征生病时鱼体发黑,食欲减退,直至完全不吃食。病鱼离群独游于水面,反应迟钝。疾病早期剖开肠道,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管内没有食物或只在肠后段有少量食物和淡黄黏液,肛门红肿。严重时,腹腔内充满淡黄色的腹水,整个肠壁因淤血而呈紫红色,肠管内黏液很多,提起病鱼的头部,即有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

3.流行与危害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从罗非鱼鱼种到成鱼都可受害。流行时间为4~10月,水温在18℃以上开始流行,25~35℃时为流行高峰,死亡率50%左右,严重时可达90%。主要是养殖过程中使用劣质饲料,引起鱼的食欲差造成鱼体抵抗力下降,导致该菌大量繁殖而暴发鱼病。

4.预防与治疗①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池消毒,养殖过程中不投喂劣质饲料;②发病季节每隔15天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在食场周围泼洒消毒:③每千克鱼体重用氟哌酸30~50毫克和大蒜10~30克或大蒜素0.2克拌料投喂,连用3~5天。

四、细菌性烂鳃病

1.病原柱状屈桡杆菌。

2.病理特征罗非鱼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而浮游于水面;病鱼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充血发炎,严重时鳃盖中间常常烂成一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鳃丝上黏液增多,鳃丝肿胀,鳃的某些部位因局部失血而呈淡红色或灰白色,有的则因局部淤血而呈紫红色,甚至有出血小点;严重时,鳃小片脱落,鳃丝末端缺损,鳃软骨外露,病变鳃丝周围常有淡黄黏液。

3.流行与危害感染是因罗非鱼鱼体与病原菌直接接触引起的,鳃受损时(如寄生虫叮咬或机械损伤等)特别容易感染。水温15℃以上开始流行,在15~30℃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易暴发。4~10月为其流行季节,7~9月发病最为严重。该病致死时间短,死亡率高达80%以上。

4.预防与治疗①彻底清塘消毒,鱼种下塘前用10毫克/升浓度的漂白粉或15~20毫克/升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5~30分钟;②用光合细菌5~10毫升/立方米全池泼洒,可有效抑制有害病菌的繁衍与感染;③鳃上、体表如有寄生业要及时杀灭;④在发病季节,全池泼洒生石灰15~20克/立方米,每月1~2次:⑤每千克鱼体重用氟哌酸20~30毫克拌料投喂,连用3~5天。

五、爱德华氏菌病

1.病原迟缓爱德华氏菌。

2.病理特征罗非鱼病鱼体色发黑,腹部膨大,肛门发红,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此外,有的病鱼体表可见有隆起发炎的患部,尾鳍、臀鳍的尖端和背鳍的后端坏死发白。解剖观察,生殖腺特别是卵巢有出血症状,肠管内有水样物贮积或肠壁充血,肝、肾、脾、鳔等内脏有白色小结节样的病灶,并且发出腐臭味。

3.流行与危害本病流行于夏、秋季节,是罗非鱼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细菌病,危害严重。有急性暴发引起大批死亡的病例,但是多数是慢性死亡病例,持续时间较长。

4.预防与治疗①养殖密度要合理,池塘定期消毒,经常换水,保持池水清洁;②鱼种下塘前用10毫克/升漂白粉或15~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5~30分钟:③发病时,每千克鱼体重用四环素50~70毫克或氟哌酸30~50毫克制成药饵,连续投喂3~5天。

六、竖鳞病(松鳞病)

1.病原水型点状假单胞菌。

2.病理特征罗非鱼鱼体发黑浮于水面,游动缓慢。体表粗糙,鳞片向外张开,鳞片基部呈鳞囊水肿,其内部积聚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稍加压力就有液体从鳞囊喷射出来,鳞片随之脱落。病鱼有时伴有眼球突出,腹腔膨大有腹水,肝脾肿大。患病严重的鱼,3~4天就会死亡。

3.流行与危害该菌为条件致病菌,当水质污浊、鱼体受伤时经皮肤感染。危害亲鱼为主,主要流行于静水养殖池中,流水池中很少发生。当水温在17~20℃之间,水质污浊,鱼体受伤,很容易感染,死亡率50%左右,严重时可达100%,越冬期鱼类缺乏维生素等易患此病。

4.预防与治疗①越冬前肥育,越冬期加强营养,并保持水质清新,经常投喂一些浮萍等青绿饲料,并注重补充无机盐及维生素等:②对鱼操作时要小心仔细,避免鱼体受伤:③鱼种放养时用5~8毫克/升漂白粉浸洗20~30分钟:④发病时全池泼洒0.3克/立方米强氯精,3天一个疗程,并视流行情况内服土霉素;⑤病鱼以2%的食盐水与3%的小苏打水混合,浸洗10分钟:⑥亲鱼患病,每千克鱼体重腹腔注射硫酸链霉素15~20毫克。

七、细菌性败血病

1.病原嗜水气单胞菌。

2.病理特征根据外部特征和解剖观察,可分为三种类型,生产实践中可能发生一种,也可能几种同时发生。

(1)充血型:罗非鱼病鱼体表充血,多发生在下颌、鳃盖、鳍等部位,严重时可发生鳞片脱落;解剖可发现肠道充血,脾、肾、胆囊肿大,肝由正常的红褐色变成土黄色或灰白色;该类型为急性发病,短期内即引起鱼大批死亡。

(2)腹水型:病鱼鳃盖及体表局部充血,眼眶周围亦有充血现象,腹部膨大,腹腔内有淡黄色积水;肝肿大色浅,上有充血斑点;肾、胆囊肿大,肠充血。

(3)平衡失调型:病鱼体色变黑,游动异常,表现打转症状;眼球突出,有的眼球晶体呈白内障状,甚至脱落:肝肿大,色浅:该类型为慢性发病类型。

3.流行与危害该病流行期长,在10~36℃均有流行,在25℃以上鱼易发病,高峰期水温28~35℃。6~10月是该病的流行季节。从鱼种到成鱼均易受到危害,发病率高,流行期间可达50%~78%,发病严重时可达100%;死亡率为52%~95%,甚至全军覆没。发病类型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发病死亡多发生在1周之内,慢性发病时间可达2周甚至2个月。各种养殖方式的水域均可发病。

4.预防与治疗①每月全池泼洒生石灰1~2次,用量15~20克/立方米,保持水质清新;②及时清除残饵污物并经常加注新水,改善水质;③投喂的饲料要新鲜、不霉变、无毒,并注意投饲的方法;④要及时杀灭鱼体内外的寄生虫;⑤使用二氧化氯0.4~0.5克/立方米全池泼洒,同时按每千克鱼体重用鱼血宁1克和三黄粉2~4克拌料投喂,连用4~6天。

八、细菌性赤皮病

1.病原荧光假单胞菌。

2.病理特征病灶周围鳞片松动,充血发炎,以腹部两侧最为明显,鳃盖中部颜色消褪;背鳍或全部鳍基充血,鳍条木端腐烂,鳍间软组织被严重破坏,使鳍条呈扫帚状:在体表病灶处常有水霉感染,病鱼有时肛门扩张发红,肠管发炎,腹部膨大并有腹水;病鱼游动缓慢,常静止于池边,不久即死亡。

3.流行与危害荧光假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当鱼的体表完整无损时,病原体无法侵入鱼的皮肤,只有当捕捞、运输和放养时时鱼体受伤、冻伤或体表寄生虫损伤时,病菌才有可能乘虚而入引发鱼病。该病在全国各地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尤其在捕捞、运输后,罗非鱼进池越冬前一周也是此病最易暴发期。

4.预防与治疗①在捕捞、运输和放养时小心操作,以防鱼体机械性损伤:②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或用50毫克/升的聚维酮碘浸洗消毒5~10分钟:③发病时用0.5毫克/升二氧化氯全池泼洒,连用3天。

黄鳝常见细菌性疾病与防治



黄鳝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经济鱼类,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率较高的水产养殖名优品种,它具有生长速度快、投资小、产量高、收益快等优点,深受养殖者欢迎。近几年来由于钓捕、笼捕、电捕过度,使黄鳝的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自然资源日见匮乏,因此发展人工养殖黄鳝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使黄鳝养殖业日渐兴旺。但目前黄鳝的养殖技术还不够成熟,特别是疾病防治技术研究还跟不上其养殖业的发展。由于黄鳝疾病非常严重,给养殖者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为了提高黄鳝养殖成活率,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就几种常见的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与防治技术简介如下,仅供养殖者参考。

1赤皮病

病因此病多因捕捞或运输时操作不当,使鱼体受伤,被细菌感染所致。

病状病鱼因外伤感染部分出血、发炎、皮肤脱落,尤其腹部和体侧症状明显。

流行春末夏初常见此病流行。

防治方法1)放养前用5~20g/m3的漂白粉溶液,浸洗黄鳝约30min;2)用0.4‰的食盐水和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3)用磺胺噻唑拌饵投喂。用量为5g/50kg鱼重,第2~6天用量减半;4)用10%盐水洗擦患部,或用2.5%食盐水药浴15~20min。

2肠炎病

病原初步认为是由细菌引起的。

病状病鱼头部发黑,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其颜色由淡红—充血—紫红,肠道发炎充血,进而发紫溃烂而死亡。

流行此病多发生于4~7月,传染性强,发展快,病程短,死亡率高。

防治方法1)发病季节每半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2)用黄胺胍或大蒜拌饵投喂,用量为每50kg黄鳝5g药,第2~6天减半;3)呋喃西林或氯霉素20g/100kg鱼,连喂3d。

3打印病

病因本病由细菌感染所致,伤残、体弱或患有其它病的鱼易受感染。

病状病鱼背部和两侧(多在肛门附近)出现小红斑,继而扩大呈园形、椭园形的溃疡深凹,边缘充血发红,形状似打了一个深深的红色印记,尔后继续溃烂、脱落,严重时露出骨骼和内脏,使病鱼无力钻入洞穴栖息,最后死亡。

流行此病多流行于春末夏初。

防治方法1)全池泼洒浓度为1g/m3的漂白粉;2)泼洒红霉素,30万IU/30m2,15cm水深;或0.4g/m3的呋喃唑酮,每天1次,用3)口服磺胺噻唑2.5g/50kg体重,连续6d,首次加倍;4)取1~2只蟾蜍,剥去皮,系上绳子,在水里拖几遍,1~2d内可治愈。也可在池内养几只蟾蜍,其分泌物有杀菌预防打印病的功效。

4出血病

病因其病原不祥。

病状病鱼体有呈点状,块状或弥散状充血,腹部、喉部较明显,有时口中流血,鳃腐烂。

流行从早春至10月底均可发生,此病流行广,发展快,死亡率高。

防治方法1)每半月用生石灰对池水进行消毒;2)用每毫升0.25IU的金霉素浸洗鳝体;3)用0.2~0.25mg/L的呋喃唑酮全池均匀泼洒。

5疖疮病

病因由细菌感染所致的皮肤病。

病状病鱼表皮及肌肉组织发炎,继而脓肿,溃烂。常有伴头尾渗血。病鱼常在水中支撑物上躺着,似瘫痪状。

流行在养殖季节均有发生,可在1周内死亡。

防治方法:1)全池泼洒漂白粉1g/m3;

2)全池泼洒呋喃唑酮0.25mg/L,连用3d;

3)口服2.5g磺胺噻唑/50kg鱼,首次加倍,连续6d。

6赤斑病

病因由细菌感染所致。

病状病鱼腹部和体侧有红斑,肠道发炎,充血,肠萎缩,眼球向外突出。

流行此病多发于4~6月。

防治方法1)放鱼时操作小心,避免鱼体受伤;2)定期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水消毒杀死病原菌;3)用2.5%食盐水浸洗病鱼15~30min;4)用氯霉素拌饵投喂15mg/尾,连用3周。

黄鳝在自然水域中抗病能力很强,一般没有受伤的黄鳝由于体表粘液的保护,难以致病。人工养殖时,放养密度较高,常易引起疾病。而一旦黄鳝发生疾病,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尽理想,因此在黄鳝养殖中,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彻底清塘和放养前后的鱼体消毒以及内服药饵进行预防,是控制黄鳝疾病的有效途径。

池塘网箱黄鳝“应激”性疾病的防治技术



主要集中在鳝种进箱阶段,鳝种因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或因气候、水温变化大,而产生“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主要表现在黄鳝上草,行动缓慢,拒食,体弱,免疫功能下降或消失,严重时死亡率高达90%以上。这是目前黄鳝养殖中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

防治方法

①正确掌握鳝种进箱季节是预防黄鳝“应激”性疾病的最佳方法。根据我们的试验,冬季是放养的最佳时节,因为此阶段正是成鳝起捕销售的旺季,苗种易购得,且水温低,细菌活力不强;其次是6月下旬至7月中旬,这一阶段鳝种通过了自然肥育,恢复了越冬期间的体质,苗种普遍比较健壮,而且天气变化不大,水温相对稳定,都在25℃以上,苗种进箱时也不会引起“应激”反应。
②合理选择鳝进箱时间是预防黄鳝“应激”性疾病的又一绝招。我们在试验中,通过观察天气变化情况,选择连续2d以上晴天并保证鳝种进箱后有2d晴好天气的时间进箱,效果十分明显。

美蛙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1)蝌蚪气泡病水质过肥,水中气泡较多,使蝌蚪不断吸人体内而发病。其体膨胀,浮于水面,严重时甚至仰浮水面,身体失去平衡。治疗时,可将发病蝌蚪放在清水中浸泡几天,停止喂食,直至痊愈。

(2)蛙烂皮病。此病是长期投喂单一饵料,缺乏维生素A, 使上皮细胞的生理性再生受影响所致。患病蛙头背部皮肤无光泽,出现白蓝纹,接着表皮脱落并扩展到整个身躯,同时其瞳孔有粒状突出,起初黑色,后变白色,失去视觉。治疗可对病蛙补喂鱼肝油或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也可用动物肝脏,每2d1次,每次1g严重时可对其进行消炎治疗。

(3)蛙脱肛病。主要症状是病蛙直肠外露于泄殖腔外1-2cm,并由此引发感染。病蛙食欲减退,行动不便,体质瘦弱。治疗,先用冷开水或蒸馏水洗净外露直肠,最好先消毒,后清洗干净,用裹一些棉花的火柴梗立即塞人泄殖腔内,再隔离饲养,直至治愈。

综合防治措施

(1)合理放养。密度不宜过大,要适宜。
(2)饵料投喂。美蛙饵料要保证新鲜充沛,营养全面,坚持四定原则,科学投喂。
(3)加强日常管理。勤观察,勤清理剩饵,适当控制水温和气温,调节水质。
(4)控制病体繁衍及传播。对养殖池、水体、饲养工具等定期消毒处理。
(5)药物防治。定期对蛙体、饵料进行消毒,发现有病,应对症下药,及时隔离治疗。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免疫抑制病是指在某些致病因素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发生损伤,从而使机体抗病能力和抵抗力减弱而发生各种疾病的统称,可分成先天性免疫抑制和后天性免疫抑制两种类型。猪发生这类疾病后往往处于亚健康状态,生长发育减缓,甚至出现发病,严重损害养猪经济效益。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1、发病机理

动物体内的免疫可分成两种类型,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作用主要是对抗原进行沉淀、凝集,使其形成复合物,有利于机体进行细胞免疫。机体进行体液免疫时,有效抗原需要经过巨噬细胞的处理,使T淋巴细胞被激活,从而使B淋巴细胞被激活,才能够生成抗体。细胞免疫的作用是其能够对经过抗体作用的抗原进行进一步处理,最终被完全清除;另外,还能够形成一系列的组织细胞效应,促使细胞发生溶解,有效清除病原。机体发生细胞免疫的首要条件是巨噬细胞将抗原吞噬,抗原被其处理后才能够使T淋巴细胞被激活,才可引发后面的一系列组织细胞效应。

由此可见,不管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发生的关键细胞都是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因此二者无论是在功能上发生损伤还是在数量上有所减少,都会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直接影响。

2、病因分析

疾病因素。病毒性疾病传染,主要是猪流感(SI)、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等。以PCV2为例,病猪感染后会对机体免疫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导致机体血液中存在过多的未成熟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而减少循环T细胞和B细胞数量,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引起免疫抑制,从而出现继发性免疫缺陷,不仅导致在临床上接种疫苗无法形成有效的免疫应答,还容易诱发继发感染、混合感染一种或者多种病原体。细菌性以及其他疾病传染,主要是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支原体肺炎、猪附红细胞体病等,能够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从而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例如,猪感染肺炎支原体后,会导致体内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的功能发生改变,对肺脏的免疫应答产生抑制,引起免疫抑制,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减弱,从而干扰疫苗的免疫作用,发生免疫失败,进而导致机体无法有效抵御外源病原微生物侵袭,出现继发感染一种或者多种疾病的现象。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甲砜霉素、地塞米松、庆大霉素以及磺胺类药,或者含有以上药物成分的饲料添加剂,都能够有效防治由多种病原菌引发的生猪疾病,从而在养猪场(户)被广泛使用。但以上药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会明显损伤猪体多种免疫器官,引起免疫抑制,导致免疫应答减弱。尤其是部分养猪场(户)会在免疫接种疫苗前后使用以上药物或者含有这些药物的饲料添加剂来防治各种疾病,尽管能够控制同群猪中的某种疾病,但又会出现另一种疾病的暴发流行。

营养因素。饲料中含有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水平不合理,如比例不当或者缺乏,影响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导致机体抗体水平下降,且免疫应答能力减弱,还会影响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

3、防治措施

西医治疗。主要是使用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药物,采取综合方法进行治疗,即抗细菌疗法、细胞因子疗法配合抗病毒疗法,以及对症治疗。以猪蓝耳病毒为例,病猪可肌肉注射适量的排疫肽,用于中和存在于机体内细菌或者病毒生成的毒素,通常按体重每50kg注射1mL,也可根据病情适当增加剂量,每天1次,连续使用2天;第3天改为使用干扰素,可按体重每40kg肌肉注射1mL,并根据病情适当增加剂量,添加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使用2天。同时,配合按体重肌肉注射o.2mLjkg双黄连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4天。如果病猪继发感染弓形虫病或者链球菌病,可肌肉注射适量的红弓链康注射液;如果感染附红细胞体病,可肌肉注射适量的三氮脒注射液,注意采取分点注射,同时要配合肌肉注射强力霉素注射液。

合理用药。猪群使用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疾病是要谨慎。对于规模猪场,出现发病后要先确诊,接着根据药敏试验和症状轻重程度选择适宜的敏感药物。规模猪场和散养户进行保健时禁止长时间使用同一类药物,或者随意参照其他猪场的保健方案,防止产生耐药性。另外,部分药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性,如果使用不合理,也能够引起免疫抑制,如氟苯尼考及地塞米松等糖皮质类激素。猪场消毒时,尽可能选择使用毒害作用小的消毒药。

加强饲养管理。猪场制定生物安全防疫体系,采取规范化饲养管理,要求进行分群饲养,尽量减少转群、混群,保持饲养环境良好,通风良好。猪群饲喂营养均衡且品质优良的安全性饲料,并注意定期添加适量的毒素吸附剂和脱霉剂,避免饮用水的水源和饲料污染有害物质。猪场严格控制人员出入,定期进行消毒,且确保彻底消毒,每星期至少进行1次,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危害及其综合防制
养猪生产无外乎就是要让母猪多产仔,少死仔;肉猪少吃料,多长肉,早上市。可是近年来,
我国养猪生产却面临着日趋严峻的疫病威胁,母猪繁殖障碍、仔猪高死淘率、生长育肥猪高发病率,许多猪场甚至因此血本无归。使几乎所有从业者都深深体会到养猪生产的风险越来越大,疫病控制的成本越来越高,而药物、疫苗等常规措施对疫病的控制作用越来越有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猪只遭受免疫抑制性因素的影响,其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或受到抑制,使猪群赤裸裸的、手无寸铁的暴露在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千军万马”的包围之中,以至于得了“爱滋病”的猪不感染则罢,一感染就是“混合感染”;或者不免疫还好,一免疫反而顺势发病。
事实上,也正是在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出现之后,使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不断涌现,
一些前所未有的或以前很少发生的猪病,如猪丹毒、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也出现了暴发流行。据杨汉春(2006)、卫秀余(2007)、蔡雪辉(2006)等行业权威专家均报道,刷新中国养猪人血泪史的“猪高热病”与此密切相关。而江西、广东、湖南、河南、河北、四川等养猪大省每年都要因此而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文献记载,导致猪免疫抑制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化因素: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等)、重金属(如汞、铅等)、工业化学物质(如过量的氟)等能毒害和干扰机体免疫系统正常的生理机能,过多摄入会使免疫组织器官活性降低,抗体生成减少;大量放射线辐射动物(如长时间的紫外灯照射)可杀伤骨髓干细胞而破坏其骨髓功能,结果因严重损伤造血干细胞而导致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丧失。
2、药理性因素:有些药物,如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氯霉素、四环素等药物,即使在治疗量水平也能抑制免疫系统。大剂量、长时间使用各类抗生素,几乎都会对机体免疫系统造成伤害。
3、营养性因素:某些维生素(如复合VB、VC等)和微量元素(如铜、铁、锌、硒等)是免疫器官发育,淋巴细胞分化、增殖,受体表达、活化及合成抗体和补体的必需物质,若缺乏或过多或各组分间比例失当,均可能诱导机体继发性免疫缺陷。
4、不良应激:已证明在过冷、过热、拥挤、分娩、断奶、混群、运输等应激状态下,畜禽体内会产生热应激蛋白(HSP)等异常代谢产物,同时某些激素(如类固醇)水平也会大幅提高,它们会影响淋巴细胞活性,引起明显的免疫抑制。
5、传染性免疫抑制性疾病:许多病原微生物均可致使机体产生明显的免疫抑制。如猪瘟野毒感染可导致胸腺萎缩,B细胞减少;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可损伤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尤其是肺,肺泡巨噬细胞是PRRSV主要的增殖场所,所以易被破坏;根据病理学、免疫组织学和血流细胞计数研究认为患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猪确实存在免疫抑制;猪肺炎支原体感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下降,肺泡巨噬细胞对病原的吞噬和清除能力下降,而抑制性T细胞的活力增强,导致呼吸道免疫力减弱;猪附红细胞体感染能致使猪红细胞被大量破坏,导致免疫抑制。
总之,免疫抑制性因素主要通过损伤免疫组织器官或影响免疫细胞活性,干扰抗原的递呈,抑制或阻断免疫抗体的形成等途径而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或免疫应答不完全,造成低致病力的病原体或弱毒疫苗也可能感染发病。这些因素通常可使各生产阶段的猪经常发生异常的疾病而变得消瘦,甚至死亡,其中以遭受分娩、初生、断奶、转群、混群、换料、运输、天气骤变等不良应激的猪只为重;而且有这方面问题的猪更易于发生“综合征”——多种病原混发、并发或继发感染增加——在一头患病猪只身上通常可以看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的症状和病变,如猪瘟+猪喘气病、猪喘气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瘟+猪喘气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日益普遍。
事实证明,导致猪发病的各种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从而使各种疾病的病因变得非常复杂,这也是目前养猪生产中猪病难以诊断和防治的根本原因所在。笔者认为,在养猪生产过程中,应该尽早摈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病治病,没病拉倒”的片面保守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及时了解,全面分析;养重于防,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只有在平时及时了解自家猪场的疫病发生情况,制定并认真落实具有自家特色的综合防制措施,充分增强猪只自身的体质,培育优质健康猪群,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疫病防控成本,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对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制更是如此:
避免近亲繁殖,杜绝或减少遗传性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
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各种不良应激。
提供全价饲料,尤其是饲料营养要均衡。
杜绝饲喂霉变饲料,切实防止霉菌毒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饲料和饮水的污染。
引进种猪或精液时应严格检疫,防止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带入自家猪场原本没有的疾病。
定期对自家猪场的猪群进行病原学、血清学监测,采取淘汰阳性种猪、人工受精、早期隔离断奶、早期药物隔离断奶等措施逐步净化种猪群疫病,从细节着手努力培育自己的优质健康猪群。
根据病原学、血清学监测结果,做好整个猪群猪瘟、伪狂犬等目前有疫苗而且普遍反映疫苗效果较为确实的疫病的防疫.
总之,我们只有改善猪只体质,培育优质健康猪群,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养猪生产风险,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和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056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