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天气罗非鱼笋壳鱼等热带鱼养殖管理技术介绍


近日寒潮来袭,气温骤降,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很大影响。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起罗非鱼、笋壳鱼等热带品种发生应激反应,甚至引起死亡。所以,养殖户需做好以下工作:

1、气温骤降前,水温相对下降较慢,应抓紧时间提高水位,一般可以把水加深至2~2.5米,有中底层增氧的可以加深至3米,这样相对来说水温下降较慢,水质比较稳定,水色不会突然骤变。或在鱼塘中放一些稻草,以增强鱼塘保温能力。

2、寒冷天气不宜过多搅动水体,干扰惊动鱼群。尽量减少或者停止拦网操作,避免损伤鱼体表发生水霉病。如果罗非鱼发生了水霉病,用霉病套餐+泼洒姜全池泼洒或挂袋处理。

3、稳定水体pH值。可以少量多次使用石灰来调节pH值,一般在上午10时和晚上22时左右使用。调浓水色,使水体透明度维持在20~30厘米也能缓解冻害,可以使用持效较长的有机肥,尽量少使用含磷较高的肥,以避免水温升高时大量的蓝藻滋生(尤其是淡水塘)而造成水质恶化。5天左右使用一次池塘解毒宝促进水体肥性释放,达到长期稳定水色的目的。

4、在低温条件下,由于光照强度不大,水体藻类繁殖受影响,塘底容易累积各种有害有毒物质,一旦水温突然升高,会造成大量有毒物从塘底翻起来,从而造成罗非鱼出现病症,应该提早预防。可以使用非耗氧的微生物进行调节,如光合细菌,每亩2~3公斤。

5、有条件的,可以加盖温棚,或在池塘北面搭建防风屏障,减少冷风对水面的吹袭。

总结:对于冬季的罗非鱼而言,保温是关键,只有将水温维持在罗非鱼最适生长范围,罗非鱼才能健康成长;另外还要保持水质稳定,为罗非鱼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相关知识

热带鱼打粉病


疾病名称打粉病

为害对象 热带鱼
疾病概述 鱼体两侧、头部、尾柄甚至鳃上的白点连成一片,像是撒上了一层米粉或胡椒粉,

病原 为嗜酸性卵甲藻

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拥挤成团,并转圆圈游泳。鱼体表粘液增多,在背鳍、尾鳍及背部出现白点,此时症状很像白点病。随着病情的发展,鱼体两侧、头部、尾柄甚至鳃上的白点连成一片,像是撒上了一层米粉或胡椒粉,故称打粉病或胡椒病。粉块脱落处,肌肉发炎渍烂。病鱼漂浮于水面,身体发抖,尾鳍收束,食欲减退,游动缓慢,并逐渐瘦弱、衰竭而死。本病还常与水霉病并发,引起病鱼大批死亡。

发病规律 流行于微酸性的水中(PH5-6.5)。

防治方法
(1)经常保持良好的水质,加强饲养管理,将饲水pH调至7或略高。

(2)将病鱼转移到水质良好的水族箱中,用2毫克/升亚甲基蓝遍洒。

(3)用1%小苏打溶液浸洗病鱼数次,每次5分钟,见效甚快。

热带鱼细菌性肠炎病


疾病名称细菌性肠炎病

为害对象 热带鱼
疾病概述 肛门红肿外突,轻压腹部,有脓血自肛门流出,严重者用手将鱼提出水面,脓血便会自动从肛门流出。

病原 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

症状 病鱼离群独游,行动迟缓,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常浮于水面,体色暗淡,失去光泽,食欲减退,甚至停止摄食。肛门红肿外突,轻压腹部,有脓血自肛门流出,严重者用手将鱼提出水面,脓血便会自动从肛门流出。鱼体明显消瘦。经解剖,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积水。肠道内无食物,或仅在肠端有少许食物。肠内有淡黄色脓血,肠壁微血管充血发炎,肠道呈紫红色,肠粘膜溃烂。

发病规律 流行季节多在夏秋季节,水温20℃以下时很少发病。

防治方法(1)杂食性鱼类同金鱼细菌性肠炎病的防治方法。

(2)凶猛性鱼类,可按治疗金鱼细菌性肠炎病所使用的药物之一种,按剂量用注射液稀释后,用注射器注入到饵料鱼体内并马上投喂。

(3)先将鱼虫消毒,并漂洗干净,放入清水中,选取金鱼细菌性肠炎病治疗方法中之一种药物,加大剂量投于盛有鱼虫的水中,浸泡1-2小时后再行投喂。

罗非鱼的海水养殖技术介绍



罗非鱼属广盐性鱼类,经过驯化,可在海水中养殖。我国有浅海、滩涂很多,海边鱼塘均可进行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原系在淡水中生活,繁殖也是在淡水中进行的。要使罗非鱼种进入海水中生活,必须有一个盐度驯化过程,以使其慢慢适应养殖池的盐度环境。

罗非鱼可以从淡水直接移入盐度为10‰左右的海水中,超过这一盐度,会导致苗种死亡。例如,直接放入22‰的海中,则在120小时内全部死亡。但若采取逐步提高盐度的方法驯化鱼种,则可使其适应在较高盐度的海水中生活。

驯化的盐度,开始可直接放入盐度10‰的半咸水中,暂养1天后,以每天提高3‰的梯度逐渐提高盐度至养殖海水的盐度。也可在10‰的盐度上暂养7~10天,再以10‰的梯度分段驯化到养殖盐度。驯化前2~3天,即应停止饲喂,防止驯化时摄食和排便,并严防鱼体受伤,以免海水从口、肛门和伤口处进入鱼体,造成内部器官脱水而死亡。

罗非鱼海水养殖,可以池塘单养,也可以与其他鱼类或虾、蟹、贝等混养。

池塘单养,每亩可放3厘米左右的鱼种3000~5000尾,或5~6厘米的鱼种2000~3000尾。

罗非鱼与对虾混养,一般应以养殖对虾为主,罗非鱼为副。当对虾长到5~6厘米后,再放养罗非鱼种,以避免虾苗弱小而被罗非鱼残食。罗非鱼与鲻鱼、梭鱼、遮目鱼等混养,可以以罗非鱼为主,也可以以其他鱼为主,罗非鱼为副。应根据各混养鱼类的食性和栖息水层,科学搭配,以达到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节约饵料,增加效益的目的。


罗非鱼均衡上市养殖技术介绍



为进一步提高罗非鱼的养殖效益,通过实施室内控温培育、提前放苗、轮捕套放、反季节销售等综合措施,可以使罗非鱼的养殖产量增加,销售季节加长,现将此技术介绍如下:

1、罗非鱼苗种培育

每年放养罗非鱼苗种2批。第1批苗种于3月初进入室内培育,密度在3000尾/平方米。以内,温度控制在24~26℃。饲养前期投喂蛋黄,每10万尾投熟蛋黄2~3个,每天投喂3次。后期投喂罗非鱼仔稚鱼配合饲料(饲料含粗蛋白质为35.0%、脂肪8.0%、灰分15.75%、水分12.0%),培育期间始终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经过20天左右的强化培育,体长可达3~4厘米,这时室外水温基本上已稳定在20℃以上,可出池分批供池塘养殖。第2批苗种于7月初放入室内开始培育,7月底培育成3~4厘米的罗非鱼仔鱼,培育方法同上。

2、商品鱼养殖

(1)清塘消毒

放苗前应将水泥池彻底消毒,3月中旬可以用生右灰10公斤/亩全池泼洒,曝晒3~5天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避免有害细菌的残留。清洗干净后注入200目过滤后的池水,最好保持每个月清塘消毒一次。投放鱼苗前应注意放苗前后的温差不宜过大。

(2)培肥

池水苗种放养前1周,全塘施放发酵过的绿色有机肥30公斤/亩,然后池塘进水至1米左右,使池塘的水色呈油绿色,透明度达到30厘米左右时放养鱼苗,使鱼苗在比较丰富的饵料生物环境下培育,提高鱼苗的成活率。

(3)合理放养

第1批苗种的放养在3月中下旬,水温达到20℃以上时鱼苗在温室培育池中出茁,可放养于池塘中,每亩放养1500尾;第2批苗种的放养在7月底,具体根据大气和水质环境而定。在罗非鱼曲放养的前1天最好用少量鱼苗进行试水。同时可以搭配少量的鳙鱼、草鱼等进行饲养。

(4)调节水质

放苗后,需定期加注新水。多雨的月份,池塘水保持存1.2米左右;到高温季节,则将池水加至1.5米以上。当透明度低于30厘米或大于50厘米及有害藻类过量繁殖时,要及时注换池水,日换水量控制在30厘米左右。其次是在放养期定期使用生物制剂调水,使池塘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5)增氧

随着养殖周期的延长,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坚持晴天中午12时至下午16时开机4小时,凌晨1~6时开机5小时:阴天、雨天或容易造成罗非鱼缺氧的时间,则要提前或延长开机时间,或全天开机。出现缺氧浮头时可施用化学增氧剂。虽然一般情况下罗非鱼耐低氧能力较强,但是长此以往将会明显降低罗非鱼的生长速度,提高了饲料系数。

(6)投喂饲料

早晚投饲2次,经常检查吃食情况,一般以1小时内吃完为宜。早期罗非鱼苗摄食能力相对较差时,一般适当增加投饲量,实行“少量多次”原则,以l~1.5小时吃完为宜;中后期随着罗非鱼的增长,则控制投饲量,一般以1小时左右吃完为宜;后期则以0.5小时以内吃完为宜。具体视天气状况、罗非鱼的活动、残饵量、水质状况等情况向定。目前罗非鱼饲料以浮性膨化饲料为主,控制投料量使罗非鱼达到八成饱,这有利于保持罗非鱼旺盛的食欲,提高饲料利用牢,降低饲料成本。不同规格罗非鱼的投饵率参考标准如下:

规格为10~50克/尾的投饵率是6%;50~200克/尾的投饵率是4.5%;200~300克/尾的是4%;300~400克/尾的是3%;400~500克/尾的是2.5%;500~600克/尾的是1.5%;600~800克/尾的是1%;1000克/尾以上的是0.8%。

(7)轮捕套放

避免在8月底和9月初以及12月中上旬一次性起捕,罗非鱼在这段时间内过分集中,供大于销。而平时罗非鱼较少,因此需做好罗非鱼的均衡上市,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捕大留小,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并相应增加轮捕次数,轮捕季节可由以往7月底提前到7月初;轮捕次数由以往的2~3次增加到5~7次。这样可以减轻池塘载鱼量,降低养殖风险。有条件的地方宜提早放养早繁苗或放养越冬苗,争取早上市。

3、商品鱼保温暂养

12月底,当水温降至15℃以下时,可以提前选择优质健壮、体型完整、规格整齐、活泼的罗非鱼放入大棚暂养。罗非鱼入池后,水何应保持在1.8米以上,水温应保持在15℃左右,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并适当投喂高脂肪颗粒饲料,保持罗非鱼不掉膘,以提高暂养成活率,使其安全越冬,推迟上市时间。一般暂养到2月中旬后再销售,价格较高、效益好。

4、注意事项

(1)夏季温度较高,罗非鱼生长较快,粪便排泄较多,同时池塘中藻类易大量繁殖,因此需增加换水量,延长增氧时间,阴雨天需减少投饵量,以免浪费且污染水质。

(2)高温季节是鱼病多发时节,加强巡塘,除细心观察水质、鱼体生长等情况外,还要防止鱼病的发生。每隔30天左右用10公斤/亩的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以调节水质和杀灭细菌,发现病鱼要及时将其捞起,以免整个池塘的鱼体受到感染,用药前严格按照药品说明操作。

(3)每天对天气、水温和投饵量等情况进行观测,做好记录;记录投饵的种类、数量,定期观测鱼体生长情况,一般每隔半个月随机抽取20~30尾,测量其体长和体重,并据此相应地调整投饵数量。

(4)做好适时轮捕上市,控制池塘载鱼量,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5)罗非鱼越冬期间要加强水质管理和饲养管理,在这段时间罗非鱼的摄食量减少2/3,甚至停止摄食,需合理安排投饵,多投喂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饲料,增加鱼体的抗寒能力。


优质雄性罗非鱼养殖技术介绍



罗非鱼属鲈形目丽鱼科,是一种热带中小型鱼类,约有100多种。该鱼原产非洲,后来传播到中美洲、南美洲和东亚、南亚,现已成为世界性的养殖对象。罗非鱼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幼鱼阶段主要摄食浮游生物,成鱼的食物种类很多,如各种藻类、嫩草、有机碎屑、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等,还能直接吞食人工饲料。由于其食性广、饵料要求低、生长快、适应能力强、鱼病少,也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现介绍的优质雄性罗非鱼(奥尼鱼)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夏德全院士1983年从美国引入的奥利亚罗非鱼(雄)和尼罗罗非鱼(雌)杂交的后代,经多年的选育,其雄性率稳定地保持在95%左右,生长速度比双亲快20%~30%,起捕率高达60%~70%。现将该鱼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池塘的基本条件

罗非鱼(奥尼鱼)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但池塘条件差不利于鱼的生长,因此,应选择具有良好水源、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水中饵料生物丰富的地域建池。池塘的面积从1亩到几十亩均可。

2、放养前的准备

(1清塘

老池塘在放养前应排干塘水,曝晒7天以上。并在晒池期间修补池边,加固堤埂。晒塘后,在池塘四周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倒入坑内,加水溶化,不待冷却即将石灰浆向池中均匀泼洒。干池清塘生石灰用量为60~75公斤/亩,带水清塘时生石灰浓度为225ppM。

(2)肥塘

清塘后7天左右,待药物毒性消失,用60目筛绢网过滤加水70~80厘米,每亩施有机肥300~400公斤,随水色转浓逐渐加水至1米。鱼种入池后,随水温升高和鱼体长大,逐步加到池塘最大蓄水深度。

3、鱼种放养

选择体表光滑、无损伤、无病态的鱼种放养,为便于养成期间饲养管理,要求放养规格整齐的鱼种,放养时用盐水消毒。主养罗非鱼的鱼塘,每亩放养越冬鱼种1000尾或夏花1000尾,搭配4寸/尾的鲢、鳙鱼各200尾。

尽管奥尼鱼的雄性率较高,但不可能达到100%,加上其在繁育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激素进行控制,因此,过冬鱼种下塘养殖1个月后,很可能会出现产仔现象,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获得比较整齐的成鱼出池规格,过冬鱼放养池每亩应配养凶猛鱼20~30尾,如乌鳢、大口鲶等。

4、饲养管理

(1)投饲

在塘中设置2个饵料台。在夏花鱼苗下塘的前10天,由于池塘有大量的浮游生物,因此不投喂任何饲料;过冬鱼种下塘后第3天即可投喂。放养10天后至鱼体重100克/尾以前,每天投喂3次,刚开始时沿塘四周均匀投喂,以后每天逐步缩小投料范围,并向饵料台处移动,1周后,鱼便集中到饵料台处取食,此时定点在饵料台处投喂,投喂时间为每天的8点30分、12点30分、5点30分,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8%;当鱼生长到100克/尾以后,每天投喂2次,投喂时间为每天的8点30分和17点30分。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4%,投喂量由专人负责称量并记录,同时,在每餐投喂后1小时检查饵料台的饵料剩余情况,再结合水质、天气等情况调整每餐的投喂量。为获取更为全面的营养并使奥尼鱼保持旺盛的食欲,建议购买两种以上饲料进行交叉投喂。

(2)水质调控

在鱼苗投放后1周内,保持水位不变,以后每天增加水位5厘米,直至水深达到150厘米左右,以后每隔15~20天加换新水10%~15%;使透明度保持在30~25厘米;每隔20天施放1次生石灰,用量为10~15ppM,使池水pH值始终保持在7.5~8.5之间;在鱼苗投放2周后,向池中移植紫背浮萍,覆盖池水面20%。

(3)其他

每天早、晚塘巡两次,观察池塘有无渗漏及鱼的活动等情况。此外,特殊情况(如遇闷热、下雨前气压低时)应加注新水或采取其他措施增氧。

5、疾病预防

鱼种下塘前彻底清塘消毒。过冬鱼种入池时用0.4%食盐溶液浸泡鱼体10~15分钟,杀灭鱼体表和鳃上的寄生虫和细菌。每隔1个月左右用1ppM漂白粉或适量(根据池水pH值确定)生石灰进行全池消毒。每20天用大黄、黄连、大蒜等中草药制成药饵投喂,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肉羊饲养管理技术等


1.注意适时上市。作为商品肉羊,最好是当年羔羊当年上市,因为羔羊肉价格一般都是最高的。23岁的羊养殖成本较高,尤其是北方地区(冬春气候寒冷,草料较缺乏),而且肉羊随年龄增长,皮下和肌间脂肪沉积量增加,肌肉胆固醇含量上升,肉质下降,卖不上好价钱。
2.搞好良种杂交。在肉羊生产中,利用良种杂交能提高产羔率、羔羊成活率及体重。作为杂种肉羊的父本(尤其是终端父系)必须具备早熟、生长发育快等特点,母本要选择繁殖力高、发情季节长的良种。目前应用较普遍且较理想的杂交模式为:肉绵羊,萨福克或无角陶赛特公羊小尾寒羊母羊商品肉羊;肉山羊,布(波)尔山羊公羊奶山羊(非奶用)母羊商品肉羊。
3.重视饲养管理。肉羊的饲养管理必须从羔羊先天发育抓起。
①要安排好配种和产羔时间。在北方地区,每年4月份环境气温变化较大,羔羊死亡率相对较高,因此生产上尽量将产羔时间安排在13月份,避免羔羊出生在4月份。
②抓好妊娠母羊的饲养管理。()母羊在怀孕期如能获得足够而合理的营养,所产羔羊体重大,体质健壮,抗病力强,容易管理。
③重视羔羊的开食锻炼。即在10日龄时让其自由采食优质青干草或青草,20日龄起自由采食混合精料,混合料应以易消化的玉米、麸皮为主,另加炒黄豆、食盐和微量元素,避免使用菜饼、棉饼等。
④自由饮水。要供给清洁饮水,任其自由饮用,尤其是高温季节,羔羊不能缺水,否则会导致食欲下降,血液循环和体温调节不能正常进行,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⑤补硒。我国北方一般缺硒现象较为严重,在缺硒地区,羔羊可于出生后12周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
⑥适时断奶。羔羊大约到7周龄时瘤胃发育完全,能较好地消化粗饲料。在这之前断奶的羔羊仅靠采食粗饲料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最好在3月龄左右断奶。()断奶后还要给予特别关照,待其完全适应放牧或舍饲养殖条件再育肥。
王武
夏季奶牛饲养管理要点
奶牛的泌乳活动不但受饲料组成及质量的影响,还受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夏季,为了将气温升高造成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应做到以下几点:
1.饲养要点。①奶牛生性耐寒怕热,奶牛的采食量在高温时下降,这时应注意草料搭配,多喂青绿、鲜嫩、多汁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提高其采食量。
②调整饲喂时间,尽量将饲喂时间调整到早晨和晚上,中午用麦麸或豆腐渣饲喂即可。
③饮用清洁的深井凉水,加大尿液排泄量,以便带走多余的体热,减少因体温升高,大量出汗而造成的体液损失。
④注意牛舍的通风换气,或使用水帘使牛舍温度下降。
⑤夏季蚊蝇多,易传播疾病。粪尿易发酵分解,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因此,要注意奶牛饲养场所灭蝇灭蚊,及时清理牛舍粪尿,定期进行冲洗消毒,发现疫病要及时防治,防止疾病传播。
2.规范管理。饲养场(户)应加强规范化的饲养管理,自行制定一套行之有效、切合自己实际的日常操作程序,并严格执行,不随意更改,尤其要做到奶牛的饲喂、挤奶时间与次数不随意变化。
3.严防乳房炎。奶牛乳房炎主要是由于挤奶人员技术不熟练,余奶变质或因乳房不洁及有外伤受细菌感染而引起。因此在挤奶期间要搞好环境卫生,坚持天天清扫牛栏和运动场,定期刷拭牛体和清洗用具。挤奶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用挤奶器严禁空挤。挤奶后或使用挤奶器前药浴乳头可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
孟卫军

越冬罗非鱼常见鱼病与防治技术介绍



罗非鱼在越冬期间,由于水质较差,水温偏低,密度较大,摄食减少,易患各种鱼病,降低了越冬成活率,影响了翌年罗非鱼的生产。现将越冬期间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运动性气单胞菌病

1、病原:嗜水气单胞菌。
2、症状:从症状表现看有肠炎型和体表溃烂型。前者表现为肛门发红,解剖可见肠道充血发炎。后者表现为病鱼体表呈斑块状溃烂,鳞片脱落,肌肉外露,严重时可溃烂成洞穴状。
3、防治方法:
(1)加强越冬期间的饲养管理。水温应保持在18℃以上;投饵宜少而精,及时捞去残饵;经常换水,保持水质良好,定期泼洒生石灰,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2)越冬苗种进入越冬池前,用4%的食盐水浸洗5分钟~10分钟。
(3)1mg/L漂白粉全池泼洒。

二、白头白嘴病

1、病原:尚未查明,是一种与柱状屈桡杆菌相似的细菌。
2、症状:病鱼头部、嘴唇呈灰白色,唇似肿胀,张闭失灵,呼吸困难,体瘦发黑,死亡率较高。
3、防治方法:
(1)保持水质清洁,不投喂发霉变质的饵料。
(2)全池遍洒漂白粉,使池水呈1mg/L浓度。

三、细菌性皮肤病

1、病因:鱼体受伤后,失去粘液保护,引起细菌感染所致。
2、症状:病鱼的嘴唇、体侧常因局部感染,初期呈灰白色绿豆大小的斑块,后逐渐扩大并呈黑白色,形如豹皮。
3、防治方法:
(1)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要细致,防止鱼体受伤。
(2)经常更换池水,保持水质清新。
(3)全池泼洒漂白粉,使池水呈1mg/L浓度。

四、水霉病

1、病原:水霉菌。
2、症状:由于操作和运输不慎而受伤、低温冻伤或因寄生虫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时,水霉菌孢子侵入鱼体,在病灶处迅速繁殖,长出许多棉毛状水霉菌丝。病鱼在水面缓游,食欲减退,鱼体消瘦而死亡。
3、防治方法:
(1)尽量避免机械损伤,严防水温骤降,避免鱼体冻伤。
(2)用0.04%食盐和0.04%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五、小瓜虫病

1、病原:多子小瓜虫。
2、症状:侵袭鱼的皮肤和鳃的上皮组织,引起发炎,形成白色囊泡;严重时,在皮肤和鳍上形成许多白点状囊泡并覆盖一层白色的粘液层。
3、防治方法:
(1)全池遍洒福尔马林,使池水成15mg/L~25mg/L,隔天遍洒一次,共泼药2~3次。
(2)全池遍洒亚甲基蓝,使池水成2mg/L浓度,连续数次。

六、斜管虫病

1、病原:鲤斜管虫。
2、症状:鲤斜管虫侵袭鱼的鳃及皮肤,分泌大量粘液,体表形成灰白色薄膜,鳃丝红白相间,严重时苍白色,身体消瘦发黑,缓游于水面,常因呼吸困难而死亡。
3、防治方法:
(1)用0.7mg/L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
(2)用0.4%~0.5%的福尔马林溶液或2%的食盐溶液浸洗5分钟。

七、车轮虫病

1、病原:车轮虫。
2、症状:感染车轮虫的病鱼体色发黑,摄食不良,体质瘦弱,游动缓慢,体表有淤血,鳃上皮细胞增生,粘液分泌多,鳃丝肿胀或遭破坏,严重影响呼吸作用,鱼窒息死亡。
3、防治方法:用0.7mg/L的硫酸酮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遍洒,病情严重的越冬池,连用2~3次,防治效果较好。

八、亚硝酸中毒症

1、病因:养殖密度过大,换水量不足或长期不换水,水体中亚硝酸浓度高达10mg/L~30mg/L,导致中毒。
2、症状:病鱼血液呈巧克力色,体内氧气供应不足,引起摄食不良,肝脏带褐色。
3、防治方法:注入新鲜水,降低亚硝酸浓度。防止过量投饵和过密养殖。

罗非鱼养殖防冻技术措施介绍



(一)保温技术要点

1、在池塘北面搭建用尼龙薄膜或稻草覆盖的0.3-0.5m的挡风棚,阻挡北风直接吹到池塘表面,减缓池水交替作用,从而减慢池水降温。

2、面积较小的池塘或用于亲本、鱼种培育的池塘,可采用全池覆盖塑料大棚方法。池中放置增氧机,大棚内温度过低时可在棚内烧木炭等增加温度。有条件的可在池塘底部用热水管注入热水或温泉水,使池塘底部形成热岛,有利于鱼类聚集越冬。

3、对于面积较大的成鱼养殖池塘,可采用集中越冬法,通过对池塘局部水域的分隔和保温,使鱼类聚集越冬。

4、网箱保温:可将网箱尽量下沉,保持2m以下水深。

(二)恢复生产技术要点

1.气候好转时应尽早清塘、晒塘,并用生石灰等消毒,清除过多淤泥。气温回升后,先注水,并放入适量鲢、鳙等混养鱼种。

2.投放早苗时,应注意降低放养密度,投喂优质配合饲料,以保证上半年有一定数量的商品鱼投放市场。

3.对死鱼现象较轻的池塘,由于受长期阴雨天气及为保温大量灌入地下水的影响,应严密注意水质变化,保持水质清新,发现水质偏酸,要用适量的生石灰调水进行全池泼洒,调节酸度,用量为10mg/L。

4.加强日常管理和巡塘,发现病鱼、死鱼及时捞出,以防止因长期低温冻伤导致的水霉病的发生和快速传播,并可用碘制剂治疗因低温导致的水霉病。

罗非鱼的越冬鱼催肥和选留技术介绍



1、越冬前催肥

越冬前1个月将越冬的鱼集中到专池囤养,或暂养在池塘网箱中,多喂些精饲料,促使膘肥体壮,增强越冬抗寒能力。经过圈养还可以使它逐步适应越冬期间的密集生活环境。

2、越冬鱼苗的选留

越冬的鱼有亲鱼和鱼种两种。

(1)亲鱼

可以从当年已繁殖过的亲鱼中继续选留。如数量不足,还可以从当年后备亲鱼中选留生长较好的个体。亲鱼的雌、雄比例按3:1或4:1选留,将雌、雄亲鱼分开越冬,便于来年杂交繁殖时配组操作。选留数量,可根据生产鱼苗的计划需要量另增加10%~15%。按平均每尾250克的雌亲鱼在40~50天的鱼苗生长周期内产苗300~500尾计算。

(2)鱼种

要从秋苗专池培育而成的鱼种中选留,规格在5~6厘米为好,越冬成活率高,来年养殖经济效益好。规格过大,则越冬池利用率不高,过小则越冬成活率低。选留鱼种还要注意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体表光滑、无冻伤的个体,按不同规格大小分池越冬。

无论是选留亲鱼或鱼种,选留操作时都必须轻快细致,以免碰伤。并随选随放入越冬池,以提高越冬成活率。越冬的鱼在进越冬池时,不宜长时间捆箱暂养和高密度长途运输,否则将会造成鱼体受伤,致使越冬成活率低。

3、鱼体消毒

亲鱼和鱼种在进越冬池时,用1%~2%浓度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以预防疾病发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067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