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在青鱼养殖病害防治的妙用

食盐有较强的杀虫灭菌作用,是防治多种鱼病的常用药物,特别是防治细菌、真菌、多种寄生虫引起的鱼病,有显著的效果,现将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1、细菌性鱼病的防治用3%的盐水浸洗3寸以上的鱼种10~15分钟,或全池遍洒食盐水,浓度11~22.5毫克/升,水深1米,每亩用食盐7.5~15公斤,可防治青鱼烂鳃病、赤皮病。在配合饲料中,掺入2.5%的食盐,可防治青鱼肠炎病。用敌百虫和食盐配合使用,对青鱼上述三病的预防有效率可达100%,早期治愈率90%以上,中期治愈率也有80%左右。其方法是在全池遍洒生石灰块,每亩平均水深1米用量20公斤,再立即用取去筛片的喷雾器全池遍喷90%晶体敌百虫和食盐合剂,敌百虫0.5~0.7毫克/升、食盐5~7毫克/升。早期一次可愈;中期连续2~3次,每隔一天一次可愈;预防,30~50天一次。防治肠炎病,可将合剂少量喷洒在草架内的青饲料上,效果更好。2、水霉病的防治越冬鱼种或成鱼,常因人工操作受伤易患水霉病,可用30%的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治愈。3、多种寄生虫病的防治用3%的食盐水浸洗患寄生虫病的夏花鱼种,1分钟斜管虫全部死亡;5分钟鳃隐鞭虫全部死亡;10分钟车轮虫、根体虫、口丝虫全部死亡。1寸以上的鱼种,浸洗时间可适当延长。用1.7%~2%食盐水浸洗患寄生虫病的夏花鱼种30分钟,三代虫、指环虫全部死亡,鱼虱全部脱落。鱼种的气泡病,可将原有的池水排出三分之一,再注入新鲜清水,然后全池遍洒食盐水,浓度5~7毫克/升,即可治愈。

精选阅读

现在青鱼苗价格是多少钱


青鱼是一种颜色青的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那么它的鱼苗价格是多少钱?一年能长多大?吃什么食物呢?从武汉水产市场了解到,青鱼鱼苗的价格一般在0.1~0.5元左右一尾,主要有鱼苗规格、购买数量、品种质量等因素决定。青鱼在市场中的放养量根据池塘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而定,精养鱼塘一般每亩投放1500~2000尾,粗养鱼塘每亩放养500~1000尾,实际生产中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常实行多品种、多规格鱼种合理混养。

青鱼苗一年能长多大?

从武汉黑鱼养殖户王大伯那里了解到,黑鱼生长快,2-3冬龄可达3-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70公斤,长江中常见的个体重约15-20公斤。性成熟为4-5龄。4-7月在江河干流流速较高的场所繁殖,生殖后常集中于江河湾道及通江湖泊中肥育,冬季在深水处越冬。

1、长江青鱼首次成熟的年龄为3~6龄,一般为4~5龄,雄鱼提早1~2龄。雌鱼成熟个体一般长约1米,重约15千克。雄鱼成熟个体一般长约900毫米,重约11千克。繁殖季节为5~7月。江河水的一般性上涨即能刺激其产卵。产卵活动较分散,延续时间较长。

2、青鱼在四大家鱼中生长最快。江西湖口青鱼生长以1~4龄最快,5~6龄时平均每年增重3.7千克以上。雄鱼年增重比雌鱼平均少1千克左右。

青鱼苗吃什么食物?

青鱼通常栖息在水的中下层,食物以螺蛳、蚌、蚬、蛤等为主,亦捕食虾和昆虫幼虫。在鱼苗阶段,则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

附:青鱼的饲料配方

1、干草粉40%、蚕蛹30%、菜饼10%、大麦20%,饵料系数为3。

2、青干草40%、棉饼30%、豆饼10%、菜籽饼5%、蚕蛹5%、鱼粉5%、元麦5%,饵料系数为3。

3、豆饼47.5%、鱼粉35%、酵母1%、无机盐等16.5%,饵料系数为2.26。

4、鱼粉10%,豆饼24%,菜籽饼15%,麦麸15%,大麦、玉米20%,麸质粉6%,菜油磷酯6%,其他4%。粗蛋白29.44%。饲养品种及方式:以青鱼为主,混养鲢、鳙、草、团等。饲料系数2.07。

5、鱼粉5%,豆饼35%,麦麸18%,玉米15%,土面10%,酵母5%,菜饼10%,多维0.15%,无机盐1%,豆油1%。粗蛋白27.4%。饲养品种及方式:以青鱼为主,混养鲢、鳙等。饲料系数2.51。

6、鱼粉5%,蚕蛹5%,豆饼14%,菜饼43%,玉米10%,麦麸14%,无机盐5%,鱼油2%,赖氨酸0.5%,蛋氨酸0.2%,多维0.3%,粘合剂1%。粗蛋白30%。饲养品种及方式:以青鱼为主,混养鲢、鳙、草鱼等。饲料系数2.1~2.2。

7、鱼粉6%,血粉2%,豆饼12%,菜籽饼20%,棉籽饼20%,米糠饼6%,大麦15%,玉米蛋白粉15%,预混料添加剂4%。粗蛋白31.7%。饲养品种及方式:池塘饲养以青鱼为主,混养鲢、鳙、草鱼等。饲料系数2.4。

8、鱼粉12%,蚕蛹8%,肉骨粉1%,豆饼15%,棉籽饼10%,菜籽饼20%,麸皮10%,胚芽饼10%,次粉8%,预混料6%。粗蛋白32%。饲养品种及方式:池塘饲养以青鱼为主,混养鲢、鳙、草鱼等。饲料系数2.2。

9、豆饼40%,菜籽饼30%,复合氨基酸5%,麸皮11%,混合粉10%,矿物质2%,食盐2%。粗蛋白30.7%。饲养品种及方式:池塘饲养以青鱼为主,混养鲢、鳙。饲料系数2.1。

青鱼养殖 青鱼的养殖技术


青鱼营养价值比较高,蛋白质及其丰富,鱼胆具有药效,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青鱼个体大,饲喂简单,生长迅速,人工饲养前景广阔。

保持水体确保生长环境

鱼种宜在2月底前后放养结束,因此时水温较低,鱼鳞片较紧,拉网、搬运等操作鱼种不易受伤。每亩放养尾重1公斤的二龄青鱼种200~250尾,搭配尾重0.3公斤的鲢鱼种100尾、鳙鱼种50尾和尾重0.05公斤的乌鳢鱼种20尾。鱼种入池前每平方米用8克硫酸铜与1克漂白粉合剂浸浴20~30分钟,或用3%~5%的食盐水消毒15分钟。

青鱼种应该选择6龄以上体重15公斤以上,体质健壮,无损伤,雌雄按1:1比例的青鱼种进行蓄养。蓄养池面积3~7亩,水深2米以上,池底平坦,土质为壤土,每亩1~2尾,催产前一个月把青鱼集中到一个专池中培育。

青鱼种以投喂鲜活螺类和蚌肉为主,并辅喂少量菜饼和豆饼饵料,要定期冲水,一般冬季每月冲水1次,开春后每月5~7天冲一次水,临产前一个月里,每3~5天冲水一次,以促进青鱼种的性腺发育。通常进行混养后要保证池水清洁,定期加注新水,让水质达到肥、活、嫩、爽要求,在春秋季节一般每月注水2~3次,夏季每月注水5~8次,每次注水8~12厘米,6月每15~20天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用量每亩15~20公斤);在春秋季节一般每季换水一次,夏季每月换水一次,换水量每次为原池水的1/5~1/4。换水时可以直接将遮盖物去掉,因为青鱼为下层鱼,所以在排水时并不会出现鱼体脱逃现象,排水结束后也要立即装上。

每天晚上要进行巡塘,阴雨天要在半夜观察并适时打开增氧机。一般6~9月,晴天中午开增氧机1~2小时,浮头较重时必须开机到天明,气候较冷的时候就不必每天开增氧机。

人工催产提高亲鱼繁育能力

长江青鱼首次成熟年龄为3~6龄,一般为4~5龄,雄鱼提早1~2龄。雌鱼成熟个体一般长约1米,重约15公斤。雄鱼成熟个体一般长约900毫米,重约11公斤。繁殖季节为5~7月,江河水一般性上涨即能刺激其产卵。产卵活动较分散,延续时间较长。产卵场分布于长江重庆至道士袱江段,支流汉水、湘江中也有,但规模不大。绝对怀卵量每公斤体重平均为10万粒,成熟系数14%左右;经人工催产每公斤体重约可获卵5万粒。卵漂流性,卵膜透明,卵径1.5~1.7毫米,吸水膨胀后可达5~7毫米。精子排入淡水后一般只在1分钟内具有受精能力。胚胎发育适温18℃~30℃,最适温度26℃1℃,低于17℃或高于30℃就会引起发育停滞或畸形。在水温为21℃~24℃时约35小时孵出仔鱼。初孵仔鱼淡黄色,长6.4~7.4毫米,略弯曲。青鱼苗在卵黄囊消失和鳔出现后,其头、背呈现垲状黑色花纹。生殖期间,雄鱼的胸鳍内侧、鳃盖及头部出现珠星,雌鱼的胸鳍则光滑无珠星。

催产时间催产时间一般为5月中下旬,水温在22℃~30℃,以水温25℃最适宜。

青鱼成熟度选择青鱼成熟度直接影响催产效果,青鱼在催产配组时应严加选择,雄鱼的选择标准是轻挤腹部生殖孔中有精液流出,温水后能散开来,雌鱼腹部膨大,松软有弹性,腹部鳞片较稀疏的为好。

催产剂的使用青鱼催产常用药物有PG、脑垂体、LRH-A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GTH促性腺激素、DOM地欧酮等催产剂,通常浮头较重时必须开机到天明,气候较冷的时候就不必每天开增氧机。

科学孵化保证繁殖效益

发情注射第二针催产剂后,把青鱼种放回产卵池,等达到效应时间青鱼发情时及时进行人工采卵授精,效益时间的长短,随水温的高低而变化,水温25℃~28℃,效益时间为8~10小时,此时要认真观察青鱼发情的动态,青鱼发情时间一到,把青鱼捕起,用鱼担夹装好青鱼进行检查。此时若雌鱼轻压腹部,鱼卵能自行从生殖孔中流出,雄鱼能挤出精液温水自行迅速散开的,就可开始人工采卵。

采精进行干水人工授精,如不能采到天然精卵子,就把青鱼种放回产卵池,等待青鱼发情,采的卵子和精子应使其充分混合,使其受精,做人工授精时避免阳光直射杀伤卵子,授精后应迅速把受精卵用水调稀后放入环道内孵化,做人工授精前应准备好工具、脸盆、网具、鱼床、毛刷等,人员协调配合好做到动作轻快,以免青鱼种受伤。

环道孵化人工收集的受精卵,应及时放入事前准备好的环道流水中孵化,密度每平方米不超过120万粒。环道中的流速要适当。前期水流速每秒约17厘米,膨胀后的受精卵冲起翻滚到水面来为度。当鱼苗刚出膜时,应加强管理常用3~4种药物的混合剂催产效果较好,并采用二次注射法催产,雌鱼第一针每公斤注射LRH-A2~5毫克,针距8~12小时后,再注射第二针,剂量为LRH-A10~20毫克+PO2~4毫克+HCE500~1200国际单位或再加DOM5毫克,调配成混合剂,采用腹腔注射,雄鱼注射剂量为雌鱼剂量的1/3~1/2,效应时间为8~10小时。

养殖黄粉虫病害的防治


1螨害7~9月份蟥害易发生,饵料带螨卵是螨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黄粉虫饵料在此季节要密封贮存,米糠、麸皮、土杂粮面、粗玉米面最好先爆晒消毒后再投喂。另外一点也不能忽视,掺在饵料中的果皮、蔬菜、野菜不能太湿了,因夏季气温太高易导致腐败变质。还要及时清除虫粪、残食,保持饲养箱内的清洁和干燥。如果发现饲料带螨,可移至太阳下晒5~10分钟(饲料平摊开)即可以杀灭螨虫。还可用40%的三氯杀螨醇1000倍溶料喷洒饲养场所,如墙角、饲养箱、喂虫器皿,或者直接喷洒在饲料上,杀螨效果可达到80%~95%以上。但是,最好的方法是科学养虫,才是杜绝螨害发生的有效途径。

2干枯病此病的症状为病虫头尾部干枯,重者发展到整体干枯而死。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偏高、空气干燥、饲料中的青饲料太少而致。在酷暑高温的夏季,应将饲养箱放至较凉爽通风的场所,及时补充各种维生素和青饲料,并在地上洒水降温,防止此病的发生。

3软腐病此病多发生于梅雨季节,病虫行动迟缓、食欲下降、产仔少,重者虫体变黑、软、烂而亡。主要病因是饲养场所空气潮湿难筛而用力幅度过大造成虫体受伤。发现此状况后应立即减喂青菜数量,清理病虫粪,开门窗通风散潮,调解适宜的温度,及时取出变软变黑的病虫,并用0.25克氯霉素或土霉素拌豆面或玉米面250克/箱投喂,等情况转好后再改为麸皮拌青料投饲。

4敌害黄粉虫的天然敌害有老鼠、蚂蚁、蟑螂、蟾蜍、鸡、鸭、鹅和狗,在庭院暂养时尤要加以注意和防范。

青鱼养殖出血病的防治


一、预防

1.阻断病原

①种源:培育健康的老口鱼种,提高鱼种抗病能力。建立亲鱼及鱼种检疫机制。

②水源:要求清新、无污染,设置进水预处理设施。再者,进排水系统分开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③饵源:除不投变质饵料外,还应采取饵料消毒措施,以防病从口入。

2.改善环境

①彻底清淤消毒:为了杜绝感染源,除了要彻底清淤外,还应对池塘进行严格消毒。可采取曝晒、翻耕和泼洒生石灰、漂白粉等方法。

②适当混养和轮养:可充分发挥池塘饵料基础,改善水质环境,减少青鱼相对密度。不同品种轮养,也可减轻单一品种连续养殖造成的环境压迫。

③控制养殖密度:高密度使养殖对象出现应激反应,导致免疫力下降,以及增加相互感染机会,建议混养密度在50~150尾/亩较为适宜。

④强化操作管理:养殖期间注意除了强化各个操作程序的消毒措施外,还要明确禁止滥用抗生素,以保持水中的微生物种群的生态平衡,提高青鱼的抗病能力。

⑤加强水质监控:定期检测水中硫化氢、亚硝酸根离子、有毒氨、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理化因子含量是否超标。另外,严防工矿企业污水排放入池。

3.药物预防

用化学药物或中草药,采取外消内服的方法进行预防。一般每月水体消毒1~2次,内服药饵3~5天。但注意药量及疗程,否则会导致抗药病原的出现,而使治疗更加困难。另外,还可采用生态预防,如施用光合细菌(PSB)、EM制剂等生物制剂。

4.免疫预防

采用疫苗免疫预防青鱼出血病是一个发展方向。对亲鱼或鱼种在入池前进行免疫疫苗注射或浸泡,以便鱼种有较好的免疫能力。在高密度专养、或以青鱼为主的模式下尤其重要。

二、治疗

用TCCA颗粒剂或散剂及其它杀菌消毒药物,采用重手法(即用药浓度适当超量),连续使用3~4次,同时结合病毒灵等药物拌饵投喂,疗程6~8天。一般可以有效控制。

獭兔养殖的病害防治技术


【常见问题】獭兔养殖的病害防治技术

【专家解答】

一、獭兔三大病害

1.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病,病兔表现为突然发热、呼吸急促,呈急性出血性败血症病变和迅速死亡,潜伏期1~3天,可多种途径感染发病,主要侵害3月龄以上的兔,北方在每年的3~10月份发生较多,多呈急性暴发和流行性,传播迅速,流行面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高免血清对早期病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他尚无特效药。

最好的办法是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具体措施是:严格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坚持自繁自养,防止传染源的传入;定期免疫接种;采用兔病毒出血症灭活疫苗,35~40日龄首免,皮下注射1~2mL,60日龄再行一次加强免疫,以后每6个月防疫一次。

2.兔巴氏杆菌病:这是獭兔常见的传染病,病原多为FO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临床表现有鼻炎、地方性肺炎、败血症、中耳炎以及结膜炎、睾丸和附睾炎、子宫炎和内脏器官脓肿等,呈散发或地方性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兔瘟低,大小兔均易发病,兔群中极难清除病根,治疗可用青链霉素或磺胺类药物,要注意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此外还应注意护理和对症治疗。最主要的是要定期检疫、消毒、淘汰带菌兔,净化兔群,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具体措施是,仔兔断乳后皮下注射兔巴氏杆菌灭活疫苗1~2mL,60日时再行一次加强免疫,以后每6月防疫一次。现在市场上有兔瘟,兔巴氏杆菌灭联苗出售,养兔者购买后可同时防疫兔瘟巴氏杆菌病。

3.兔球虫病:此病是由兔艾美耳属球虫引起的在多雨潮湿季节发生,对獭兔威胁最大,常造成大批幼兔死亡,尤以20~90日龄最易得病,病兔突然倒下头后仰,四肢痉挛抽搐,常伴有腹泻,很快死亡,或时泻时停,腹部膨胀下垂、体瘦毛乱,拖延10~15天后,虚弱死亡,寄生在肝脏的球虫可使肝脏增大4倍,成年兔无明显症状,但体内照样有球虫寄生,成为仔兔球虫病的传染源。

二、预防措施

1、保持环境干燥,及时清除粪便。

2、经常用开水浇烫兔笼,每次要浇两遍。

3、不用未经处理的兔粪做肥料的饲草地。

4、防止饲料、饲草被粪便污染。

5、饲料中添加抗球虫药,如痢特灵、兔球灵、敌菌净、洋葱、大蒜、氯苯胍,要注意各种药物轮流添加,以防产生抗药性,现在市场上有球虫净饮水剂,也可起到防治的作用。

6、成兔、仔兔要分开,最好做到昼分夜合,防止仔兔吞啃成兔粪便,以及注意母兔乳房的消毒,注意母兔的哺乳情况,以利提高仔兔抗病力。

【小编总结】

獭兔养殖主要有三大病害,相对来说兔瘟带来的损失较为严重,所以獭兔养殖户最好在发病前就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损失。以上是第一农经小编为您整理的《獭兔养殖的病害防治技术》一文。

养殖蜈蚣病害的防治技术


一、绿霉病又叫绿僵霉菌病,是人工养殖娱蚣的主要疾病。在6月中旬到8月底,由于气温高、湿度大,以及食物发生霉变,娱蚣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而得此病。受感染的娱蚣早期主要是在关节的皮肤上出现黑色或绿色的小斑点,以后逐步扩大;继而体表失去光泽,腹部下面出现黑点,食欲减退,行动呆滞,最终因拒绝取食消瘦而死亡。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环境的湿度过大,或池内残存的食物腐烂霉变所致。防治方法:(1)清除霉变的食物,喂新鲜的活食,保持好养殖池内的卫生,并进行消毒灭菌。(2)调节养殖池内的温湿度,保持通风散湿。(3)对发病的娱蚣可用青霉素0.25克加水1公斤喷雾消毒或加水饮用。(4)可用食母生0.6克、土霉素0.25克、氯霉素0.25克共研成粗末,同400克饲料拌匀喂得病的娱蚣,直到病愈。

二、腹胀病娱蚣多在秋后阴雨低温时期患此病,多因多食和低温所致。病娱蚣早期头部呈紫红色,毒钩全张、不食或少食、腹部胀大、行动迟缓,发病1周左右后死亡。防治方法:(1)用食母生1克加水500克拌匀,让其吸吮,并提高饲养温度。(2)用磺胺片0.5克研细后加300克饲料拌匀;也可用氯霉素0.25克加300克饲料拌匀,隔日喂食,直至病愈。三、脱壳病由于娱蚣栖息场所过于潮湿,使真菌在躯体寄生所引起。初期表现为不安躁动、来回爬动,后期表现为无力、行动滞缓,最终因不食不动而死亡。防治方法:土霉素0.25克、食母生0.6克、钙片1克,共研成细末加400克饲料拌匀,连喂多日,直至病愈。四、蚁害正在蜕皮或产卵孵化期的娱蚁抵抗能力弱,此时蚂蚁进入后会群起而攻之。致使蜕皮时的娱蚣被咬死,或使孵化中的雌娱蚣弃卵而逃。防治方法:(1)在养殖池周围挖一圈围沟,注入水,可有效防止蚂蚁进入。(2)可用骨头、糖类、水果或其他甜食把蚂蚁诱引开后用开水烫死。五、流产孕娱蚣流产多因受到干扰、翻动、嘈杂或异物的直接刺激所致,因此在孕期应保持安静,更不能经常翻动。此外,还要防止老鼠吞食成虫、幼体和卵而造成危害。

养殖青鱼肝胆综合症的防治


青鱼是我国的四大家鱼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养殖鱼类。由于其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青鱼在四川的养殖量逐渐增多,但在产量增加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疾病严重阻碍着青鱼养殖业的发展,挫伤了不少青鱼养殖户的积极性,其中青鱼肝胆综合症是危害青鱼养殖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一旦发生,治疗困难,治愈率低,患病鱼不耐运输,从而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就我们接触的青鱼肝胆综合症的发病情况及该病的诊断和防治做一简介。

一、发病情况及症状

调查发现该病主要集中在5-8月份发生,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水温较高的时候发生,发病水温多在22~28℃,池塘养殖、网箱养殖都易发,特别是体重在1千克以上的青鱼极容易发生。单纯的肝胆综合症死亡率并不高,多介于2%~5%,但继发细菌感染后死亡率大幅度上升,达到10%~30%。由于发病后,常见的表现是细菌病的症状,养殖户一般采用抗生素、抗菌中草药等进行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

病变主要在肝胆。解剖常见肝脏肿大,质脆易碎,颜色严重变黄或部分发黄,有的在肝脏上出现花斑样条纹,呈花斑肝表现;胆囊常肿大,有的肿大到正常的2~3倍,部分可见胆囊壁变薄,胆汁颜色加深或变黄。大部分发病鱼会继发细菌感染,出现体表鳞片松动、脱落,部分皮肤裸露,严重的可呈赤皮现象;同时可见鳃丝肿胀或腐烂;肠道常充血、发红,肠腔内充满炎性渗出物。

二、病因分析

对于该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没有统一定论。经我们对多个临床病例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该病的发生与饲料因素和环境因素较为相关。

饲料因素:目前我们接触的发生肝胆综合症的青鱼均用配合饲料饲喂,而且许多青鱼养殖户都是使用鲤鱼饲料直接饲养青鱼,未使用青鱼专用饲料,而大多鲤鱼饲料的蛋白含量在34%左右,导致蛋白含量偏高,引起青鱼生长速度过快、肝脏不堪重负而发病。

环境因素:好发该病的养殖池,池底常有较厚的淤泥。为追求产量,养殖户多加大放养密度,从而相应增加投饵量,由于养殖水体负担加重,水质调节跟不上,导致池塘水体环境恶化,水质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都普遍超标,鱼类自身免疫能力减弱,更容易遭受病原体感染,引起死亡。

三、预防

由于该病主要和营养因素相关,所以在青鱼的饲养早期可使用34%的鲤鱼饲料进行饲喂,但当青鱼达到500克/尾后,应逐渐降低饲料中的蛋白含量,若没有专门的青鱼饲料,可用蛋白质含量为28%的草鱼饲料饲养。平时应注意饲养管理,投喂不要过饱。因青鱼抢食能力较强,养殖户一见到这种采食能力好的青鱼,常加大投喂量,导致青鱼吃得过饱。鱼由于过量采食其生长速度也很快,从而加大养殖户的投食兴趣,进一步加大投饵量,进入恶性循环,最后鱼的肝脏不堪重负而发病。所以一定要控制投饵量,以鱼吃到八分饱为宜,从而控制青鱼的生长速度,防止生长速度过快而引起的肝脏负担。

除此之外还应在平时注意调节水质。多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分解水体中由于过量投喂和鱼的排泄物产生的氨氮和亚硝酸盐,防止氨氮和亚硝酸盐超标,使水质清爽,给养殖品种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

四、治疗

根据以上所分析的原因,制定以下治疗原则:控制投喂,保肝护胆,控制继发感染,调节水质。首先降低饲料蛋白质含量,逐渐采用28%的草鱼料饲喂,并且控制投喂量,喂七成饱较为合适。内服保肝护胆药物:采用市售的保肝药物内服,同时可以内服Vc80~100毫克/千克鱼体重,连用5~7天。控制继发感染:采用50毫克/千克鱼体重的氟苯尼考等抗菌素进行内服,杀灭继发感染的病原体,连用5~7天,同时外用二氧化氯等消毒剂进行消毒,每3天消毒一次,连用2~3次,一般7天后死亡减少。为了防止复发,7天后可再用三黄散、大蒜素等中药拌料投喂,连用3~5天,对巩固疗效非常好。之后,可采用光合细菌制剂、EM菌和硝化细菌、亚硝化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进行外用改水,防止由于水质因素所引起的死亡。

五、小结

从病因分析看,青鱼肝胆综合症主要病因是饲料蛋白质偏高,投喂量偏大,造成生长过快,加重肝脏负担而引起。从我们治疗的经验看,在青鱼肝胆综合症的治疗中,对继发感染的控制非常重要,一味地保肝护胆而不控制继发感染,疗效不佳。而常被误诊为细菌病一味地按细菌病治疗,也只是治标而不治本,往往按这个思路治疗常出现用药2天后,死亡数量暂时下降,而数天后死亡率又上升,造成病情一直迁延不愈、病程延长的现象。故在青鱼养殖过程中对肝胆综合症的防治应坚持以上的预防和治疗原则,以促进青鱼养殖健康、快速发展,减少死亡,降低经济损失。

养殖河蟹的常见病害防治


一、甲壳溃疡病

1.症状:蟹的外骨骼发生溃疡性损伤,早期在甲壳上有许多褐色斑点,每个斑点中心呈微红色下凹,晚期斑点边缘呈黑色,中心部分溃疡加深,甲壳被侵袭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最终导致河蟹死亡。

2.防治方法:(1)尽量避免蟹体受伤。(2)保持水质清新,鲜活,并使池塘底有10厘米左右的软泥。(3)用1510E-6浓度的生石灰液或110E-6浓度的呋喃唑酮液全池泼洒。每7~10天泼洒一次,连用2~3次。(4)每公斤蟹重用0.1~0.2克土霉素或红霉素拌饵投喂7~10天。

二、黑鳃病

1、症状感染部位主要是鳃部,病轻时鳃丝部分呈暗灰色或黑色,重时则鳃丝全部为黑色,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

2、防治方法:(1)每天清除残饵,及时更换死水,将病蟹除去;(2)预防可全池泼洒生石灰液,浓度为1510E-6~2010E-6(3)治疗时用生石灰液连续泼洒2~3次,浓度为2010E-6。(4)可将病蟹置于210E-6~310E-6浓度的呋喃酮溶液中,浸洗3~4次,每次20分钟左右。

三、水肿病

1.症状病蟹腹脐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拒食致死。

2.防治方法:(1)在养殖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它们的惊扰。(2)经常加注新水,并多喂鲜活饲料和新鲜菜叶。(3)治疗该病用0.510E-6~110E-6浓度的土霉素液或呋喃西林液全池泼洒,也可用0.110E-6~0.210E-6浓度的呋喃唑酮液全池泼洒。

四、纤毛虫病

1.症状初期蟹体表长有许多黄绿色或棕色绒毛状物,行动迟缓,触角不敏感,体表附肢有滑腻感,镜检可见许多纤毛类寄生虫附着。

2.防治方法:(1)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2)苗种放养前用2010E-6浓度的硫酸锌液浸洗1小时。(3)治疗时用310E-6浓度的硫酸锌全池泼洒。

养殖小龙虾病害的防治


由于小龙虾养殖刚刚起步,加之在粗养条件下发病较少,研究小龙虾虾病害的时间也较短,目前对许多问题尚未完全了解,特别是病毒性疾病至今仍不能有效治疗。对待虾病应立足于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下面介绍几种小龙虾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一、烂鳃病

烂鳃病病原为细菌,症状为病虾鳃丝发黑,局部霉烂。

防治方法:经常清除虾池中的残饵、污物,注入新水,保持水体中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避免水质被污染。用漂白粉2克/立方米溶水全池泼洒,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二、黑鳃病

黑鳃病主要是由于水质污染严重,虾鳃丝受霉菌感染引起。症状是鳃由红色变为褐色或淡褐色,直至完全变黑,鳃萎缩,病虾往往伏在岸边不动,最后因呼吸困难而死。

防治方法:保持水体清洁,溶氧充足,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患病虾用3%~5%的食盐水浸洗2~3次,每次3~5分钟,或用亚甲基蓝10克/立方米溶水全池泼洒。

三、烂尾病

烂尾病是由于小龙虾虾受伤、相互残食或被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引起的。感染初期病虾尾部有水泡,边缘溃烂、坏死或残缺不全,随着病情的恶化,溃烂由边缘向中间发展,严重感染时,病虾整个尾部溃烂掉落。

防治方法:运输和投放虾苗虾种时,不要堆压和损伤虾体。饲养期间饲料要投足、投匀,防止虾因饲料不足相互争食或残杀。发生此病,用茶粕15~20克/立方米浸液全池泼洒;或用生石灰5~6公斤/亩溶水全池泼洒。

四、聚缩虫病

聚缩虫病病原为聚缩虫,症状为虾难以顺利脱壳,病虾往往在脱壳过程中死亡,幼体、成虾均可发生,对幼虾危害较严重。

防治方法:彻底清塘,杀灭池中的病原体。发生此病可经常大量换水,减少池水中聚缩虫数量。

五、纤毛虫病

纤毛虫病常见病原有累枝虫和钟形虫等。纤毛虫附着在成虾和虾苗的体表、附肢和鳃上,大量附着时会妨碍虾的呼吸、活动、摄食和脱壳,影响生长。尤其在鳃上大量附着时,影响鳃丝的气体交换,会引起虾体缺氧而窒息死亡。

防治方法: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注意虾池的环境卫生,经常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用3%~5%的食盐水浸洗病虾,3~5天为一个疗程,或者用25~3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洗4~6小时,连续2~3次。

养殖鲟鱼常见病害的防治


鲟鱼细菌性肠炎

1、病症与病因此病为细菌引起的。病症为腹部、口腔出血,肛门红肿,鱼体消瘦。

2、防治方法用含痢特灵0.2%的药饵投喂,连续投喂5-6天即可治愈。

鲟鱼肿嘴病

1、病症与病因此病在史氏鲟的幼体阶段发生得较多。是由细菌引起的,主要是因为投喂变质的饵料所致。病征为嘴肿、四周充血、排泄孔红肿、不能活动,有时伴有水霉病发生。

2、防治方法及时捞出病鱼,清除残饵,换注新水,定期对饲料台进行消毒,保证饲料的质量。

鲟鱼车轮虫病

1、病症与病因病原体为车轮虫。因病原体在鱼体和鳃耙上寄生过多而引起鱼体衰弱、游动迟钝、不摄食、生长缓慢,严重时大量死亡。

2、防治方法用5%的食盐水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采取流水饲养有较好疗效;此外,也可用15%-25%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但不能使用硫酸铜。

鲟鱼斜管虫病

1、病症与病因病原体为斜管虫。当病原体大量寄生于鱼体、口腔、鳃部时,会引起病鱼烦躁不安,体表呈蓝灰色薄膜状,口腔及眼中黑色素增多。

2、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将病鱼转入流水池中饲养,死亡率可降低到4%以下。

鲟鱼锥虫病

1、病症与病因病原体为锥虫。病鱼行动迟钝,身体在水中弯曲呈L或S形,常卧于水底,不能摄食,体色黑暗、无光泽,有时会在水中急剧地上、下旋转,若不及时治疗,发病后3-5天即会死亡。

2、防治方法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在5千克水中加入20-40国际单位的青霉素G氨盐进行药浴,每天1次,每次2小时;其中第一二天用药量为40国际单位,第三天后用药量为20国际单位,约7天左右可治愈,早期治愈率可达100%。

鲟鱼小瓜虫病

1、病症与病因此病又称为白点病。病原体为小瓜虫。病征是:在肉眼观察时可发现在鳃丝和鳍条外有大量斑点,严重时斑点呈片状。病鱼体日见消瘦,游动能力减弱且浮躁不安,食欲减退。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发现白色小点呈浓泡状,覆盖有白色的黏膜层。因小瓜虫侵袭鱼体的皮肤和鳃部组织,以鱼体组织细胞为营养,引起鱼体组织坏死,阻碍呼吸,最终导致死亡。

2、防治方法用50克每立方米水体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有一定疗效;也可以在苗种培育期间提高水温到25℃以上,最好是28-30℃加以控制,效果较好。

鲟鱼拟马颈鱼虱病

1、病症与病因病原体为拟马颈鱼虱病。此病在中华鲟上发生得较多。病原体寄生于鱼体的鳍基部、肛门、鼻腔、咽部及食管等处,尤以鳃弓、口腔等部位最为常见。

2、防治方法一般采用人工拔除病原体,并在患处涂上抗菌素软膏;或将病鱼放入5%的食盐水中浸泡1-2小时,也有较好效果。

鲟鱼气泡病

1、病症与病因发病原因是饲养水体中的微气泡过多,尤其是氮气和氧气过饱和(在10毫升/升以上),使鱼的肠道、鳃、肌肉等组织内形成微气泡,小气泡又汇集成大气泡,病鱼游动缓慢,无力,上浮水面,贴池边游动。严重者在口前两侧的两条沟裂内,肉眼可看到里面有呈线形排列的许多气泡。在显微镜下检查时,鱼鳃发白,鳃丝间黏液增多,有许多小气泡,鳃丝完整,肝较白,胃内有食物,肠内有食物、黄色黏液和气泡。外观无其他症状,如同失血而死;有的则表现为整个头部虫血,口的四周红肿,口不能闭合。此病的危害性很大。

2、防治方法主要预防方法是改善水质条件,消除水中的过饱和气体,并辅以药饵治疗。

鲟鱼三代虫病

1、病症与病因发病原因是投喂了未经过消毒的水蚤而致。此病主要发生在苗种阶段,发病鱼嘴部四周及鳃充血,鱼苗呈缺氧浮头状。

2、防治方法用浓度为0.25%的晶体敌百虫浸泡鱼体有较好效果。

鲟鱼出血病

1、病症与病因此病主要发生于鲟鱼幼体阶段,是由气单胞菌引起的,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而且发病迅猛,传播速度快,死亡率也很高。

2、防治方法在苗种培育期间,每隔5-10天用二氧化氯或呋喃唑酮等药物进行消毒,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类药物预防,以及在饲料中添加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提高其免疫力。

青鱼养殖密度


青鱼的养殖密度适宜在每亩800-1000尾左右,合理的养殖密度能降低青鱼的发病率,也便于后期进行池塘管理,期间可混养鲢鱼或鳙鱼等,这两种鱼对水质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能促进青鱼的生长,从而提高青鱼的品质和产量。

1、池塘准备工作

青鱼一般在池塘养殖,其池塘的水质要干净清澈且充足,池塘面积要适中不宜太大,池塘内水深一般在2.5米左右,底部尽量不要有淤泥和坑洼,这样就不会造成漏水或渗水的情况发生,在鱼苗放养前要将池塘内的水排放完,池塘内的淤泥及多余杂物也要清除干净,再将池塘暴晒或冰冻几天,紧接着在池塘内都撒上石灰粉进行消毒,在消毒4天左右就可将池塘注满水,注意在后期要多准备几台供养机器,预防池塘缺氧。

2、青鱼养殖密度

青鱼合理的养殖密度充分利用了池塘水质和饵料,使其提高各类鱼群的生产力,从而达到高产及高效的目的。为降低青鱼的发病率,方便后期池塘的管理,一般适宜养殖的密度为800-1000尾每亩,期间再混养鲢鱼或鳙鱼等。

3、鱼苗投放方式

在选鱼苗时要注意挑选没有生病精神充沛的,还有身上无伤痕且进食量较大的,避免造成青鱼弱肉强食,挑选的鱼苗规格尽量在3公分以内为宜,在放养鱼苗时不可将其他种类的鱼苗混入。一般放养鱼苗在1-2月都可进行,因为这时的温度刚好适宜鱼苗的生长,并且鱼苗的体鳞相对较紧,不会造成损伤,然后再混养鲢鱼或鳙鱼,这两种鱼对水质有改善的作用,能促进青鱼的生长。

4、饲料喂养方式

为促进青鱼的生长,可喂食一些含有蛋白质人工合成的饲料,期间可建盖一个喂食台,方便喂食饲料,也可对青鱼进行驯化,喂食时量不可过多,以免造成青鱼消化不良,可多次少量喂食,在青鱼驯化之后,就可定时喂食了,后期青鱼逐渐长大可增大喂食量,遇上青鱼生长旺季,可喂多几次,以促进青鱼快速生长。

5、水质管理

加强青鱼的管理,要在每天早晚各检查一次,查看青鱼的生长状态和水质好坏,期间池塘内的水要定时加水或更换,保持水质良好,健康的水质是偏绿色的,透明度在50-60公分之间即可,在夏季青鱼生长较快,活动能力强导致进食量也增大,其夏季气温较高,会造成池塘内易缺氧,所以要多注意池塘内水的溶氧情况,供氧设备也要保持工作,消毒方面也要做好。

青鱼实用的养殖技术


1、食性青鱼属肉食性鱼类,鱼苗、鱼种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体长约15cm时,转变食性,开始摄食小螺丝等。随着下咽齿的发育,压碎功能增强,幼鱼以软体动物为主食,如蚌、螺蛳等。此外,也食虾、螃蟹和昆虫幼虫。

2、生长青鱼体型大,生长迅速,最大重量可达70kg。1龄鱼可长至500g,2龄鱼长至2.53kg,3龄鱼在良好环境中可至6.57.5kg。青鱼体长增长以12龄最快,5龄以后其体长增长速度慢;体重增长以34龄最快,以后持续增重。

3、繁殖青鱼为洄游性鱼类,在江河附属水体生长发育,到冬季进入江河越冬,开春后越冬亲鱼上溯,并在溯流过程中性腺迅速发育至成熟,在江河干流产卵场繁殖,产卵后亲鱼又进入附属水体肥育。每年56月为繁殖季节,要求水温1828℃。当产卵场涨水,水流速12m/s,流态变乱,亲鱼开始产卵。青鱼卵漂浮性,随水流而孵化发育。青鱼的性成熟年龄为:雌鱼57龄,雄鱼45龄。产卵类型:性成熟个体性腺每年成熟1次,一次产卵。青鱼怀卵量随体重增加明显增大,一般1520kg的亲鱼,其怀卵量约为60万100万粒。

二、人工繁殖

1、亲鱼来源

江河流域中的天然苗种或持有国家原种场生产苗种,或从天然种资源库、或江河、水库、湖荡等未经人工放养的天然水域择优收集的青鱼成体,再经过培育作为亲鱼。不能使用近亲繁殖后代作为亲鱼来源

2、亲鱼培育

(1)亲鱼要求6龄以上,体重超过15千克,按雌雄比为1:1.5放养,亩放15~20千克的青鱼10尾左右。

(2)亲鱼池池底平坦,以沙壤土为好、保持水质清新,以投喂螺蛳、蚬、蚌肉为主,辅投少量豆饼、麦芽,定期加注新水及冲水,一般冬季每月冲水一次并保持水深2米以上。开春后,降低水位便于提高池水温度,每星期冲水一次,4月中旬开始增加冲水次数,可2~3天冲水一次,以促进性腺成熟。

(3)在亲鱼池中,搭配少量的花白鲢调节水质,同时可适当套养肉食性鱼类如黑鱼、加州鲈等,捕食池中的野杂鱼,利于亲鱼培育,又增加池塘效益。

3、亲鱼催产

(1)催产时间、水温: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催产时间为5月中、下旬,催产水温25~28主最适宜。

(2)亲鱼选别:亲鱼的成熟度直接影响催产效果,鉴别标准为雄鱼轻挤腹部有精液流出,遇水后立即散开,雌鱼腹部膨大,松软有弹性,腹部鳞片较稀疏。为了提高群体成熟度,可在4月中旬,拉网检查,对成熟度较差的,根据个体大小及成熟较差的,根据个体大小及成熟情况,分别注射LRH-A3~5微克/尾。

(3)注射催产剂:常用催产剂为LRH-A、DOM、PG等,通常两种混用效果较佳,我场采用三针注射,催产率较高,高达95%以上。第一针每尾亲鱼每千克注射LRH-A1微克,针距20小时;第二针每尾亲鱼每千克注射LRH-A5微克,针距8小时;第三针雌亲鱼每千克注射LTH-A20微克加PG3~4毫克或加DOM4~5毫克,雄亲鱼的剂量视具体情况注射雌亲鱼剂量的1/3~1/2,注射时均采用胸腔注射。

4、发情与人工授精

效应时间的长短随水温的高低而变化,。据观察,水温26~28度时效应时间为6~7小时。亲鱼发情到预定时间并结合实际发情状况,把亲鱼捕起进行人工授精,授精时注意做到动作轻而快,精卵混合时,适当加注0.6%的生理盐水,延长授精时间,同时授精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溅入,提高受精率,正常受精率达90%以上。

5、孵化

将吸水后的受精卵投入孵化环道或孵化缸中孵化,水的流速以能把受精卵冲起翻滚为度,孵化用水应进排分开,不宜循环使用。鱼苗出膜后,水流应适当加大,以防鱼苗下沉窒息死亡,鱼种孵化24小时后,水流应适当减小,避免水流过大消耗鱼苗体力。同一发育时期水的流速白天小于夜间,如天气反常,温差大时应适当减小,避免水流过大消耗鱼苗体力。同一发育时期水的流速白天小于夜间,如天气反常,温差大时应适当加大水流。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食盐在青鱼养殖病害防治的妙用》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养殖青蛙病害的防治”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067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