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孔雀暴发空肠弯曲杆菌的诊治

孔雀弯曲杆菌病是由弯曲杆菌感染所引起的雏孔雀和成年孔雀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本病一般呈慢性经过,急性病例报道较少。2004年6月,郯城县某特种饲养专业户饲养的200羽30日龄左右雏蓝孔雀暴发了主要以腹水、肝脏肿大为特征的病例,据统计发病率为26.7%,死亡率9.8%。经临床观察、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空肠弯曲杆菌感染,并采取中、西医结合防治措施控制病情,现将诊断与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流行情况

据饲养员和技术员介绍:饲养的雏孔雀为本场自己孵化的,出雏后生长状况良好;25日龄以后发现有腹水现象,最初认为是大肠杆菌病,使用多种药物拌料和饮水,不但症状没有减轻,反而发病数量迅速增多;30日龄左右达到发病高峰,并不断出现死亡现象。

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病雏精神倦怠、沉郁、对外界反应不敏感;严重者呆立、缩颈、闭眼,食欲减少,病初拉稀,有饮水欲,肛门周围沾满含有脓汁的稀便。有的拉红色稀便,腹部明显增大,冠苍白,部分孔雀出现急性死亡,临死前呈昏睡状态或游泳状。有的病孔雀转为慢性,表现精神萎顿,冠发白、干燥、萎缩,可见鳞片状皮屑,逐渐消瘦,饲料消耗减少。剖检具有代表性的病死孔雀9只,发现大部分尸体腹腔有大量腹水,肝肿大呈红褐色,有大小不等的黄色坏死灶,肝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或散在的灰白色针尖大小坏死点。有的肺淤血,2例肺萎缩,1例肺水肿;有的脾肿大,个别有出血点。肌胃、腺胃及空肠粘膜有不同程度出血、淤血。十二指肠、特别是直肠部位严重出血及卡他性肠炎。胆囊肿大,色泽呈黄绿色。肾肿大而色淡,心肌有黄色坏死灶。

3实验室诊断

3.1病料涂片镜检取病死孔雀心血、胆汁、肝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看到革兰氏阴性,呈海鸥形、S形、弧形及螺旋形。

3.2病原菌分离培养无菌采取病死孔雀的肝、胆汁,分别划线接种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置10%二氧化碳培养罐中42℃培养24~48小时后,培养基表面长出针尖大小、圆形、光滑、不溶血、微突、几乎完全透明的小菌落。挑选上述单个菌落进行纯培养,用纯培养菌的液体培养物接种8日龄的鸡胚卵黄囊内,每枚胚接种0.2mL,共接种16枚,将接种后24小时内死亡胚3枚弃掉。24~72小时死亡6枚,其余7枚72~120小时死亡。剖检鸡胚可见皮肤体表出血、肝脏坏死。收集死亡鸡胚的尿囊液、卵黄,涂片染色镜检结果,其形态与3.1所述相同;同一滴尿囊液悬液放在载玻片上,暗视野下观察,见菌体呈螺旋状运动;采用鞭毛染色镜检,可见到菌体一端有鞭毛。

3.3生化试验将细菌的纯培养物置于低氧(5%)条件下进行生化反应,发现本菌不发酵葡萄糖、果糖、蔗糖等碳水化合物;靛基质、V.P、M.R.H2S、尿素、枸橼酸钠盐、丙二酸盐、明胶等均为阴性;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试验阳性;硝酸盐还原阳性。基本符合空肠弯曲杆菌生化特性。

3.4动物回归实验无菌取上述尿囊液及病孔雀肝、胆汁、脾研磨后,1∶5生理盐水稀释成的悬液,各口服接种28日龄健康雏孔雀2只,结果24小时内全发病,1周内2只死亡,剖检病变、镜检等与前述患病孔雀相同。

综合诊断:通过以上临床检查、实验室检验、动物实验等手段,确诊为雏孔雀的空肠弯曲杆菌感染,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没有鉴定其血清型。

3.5药敏试验采用常规纸片法对12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发现该菌对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硫酸链霉素、磺胺二甲嘧啶敏感,抑菌圈在15mm以上;其它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性。

4综合防治措施

4.1隔离、消毒,加强卫生管理对病孔雀严格隔离饲养,孔雀舍由原来1周消毒1次,改为1天带孔雀消毒1次;药物用3%次氯酸、3%过氧乙酸和2%百毒杀交替消毒。环境用3%的热碱水1~2天消毒1次;水槽、食槽每天用消毒液清洗1次;粪便污物集中作无害化处理;病死孔雀消毒后深埋处理;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孔雀群的抵抗力。

4.2预防性用药为预防疾病继续流行,对假定健康孔雀群全群在每吨饲料中拌入500g强力霉素饲喂5~7天,经用药后无新的病例发生。

4.3治疗对发病严重的孔雀舍,每只孔雀肌肉注射氨苄青霉素10mg,3~5天为1个疗程;同时用氯霉素水溶液饮用7天。在每吨饲料中拌入500g强力霉素饲喂5天后,改用氯霉素饮水5天。

配合使用中药。熟地、当归、白菊花、枸杞子各100g,柴胡、青葙子、草决明、车前子、黄芩、茺蔚子各70g,水煎,供100只雏孔雀内服,每天1剂,连用5~10天。

经治疗,5天后病情逐渐好转,除个别严重病例不能控制死亡外,其余的10天基本恢复正常。

5小结

5.1经流行病学、临床和病理检验、病原分离鉴定确定,孔雀暴发的传染病是由空肠弯曲杆菌感染所致。

5.2治疗本病应采取综合措施。药物选用以药物敏感试验为基础。从这次药敏试验结果看,空肠弯曲杆菌对许多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可能是由于养殖场长期用药不科学、不合理造成空肠弯曲杆菌对一些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有关,导致被感染后先期治疗效果较差的原因。所以在诊断该病时,应取样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对病原菌做药敏试验,选用特效药物或联合用药,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5.3空肠弯曲杆菌是人畜共患病,多种动物都携带此菌,它是一种条件病原菌,当动物受到应激时(如突然换料、寒冷刺激、空气污浊、感冒等),抵抗力下降,可诱发本病。本次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饲养管理疏忽,当时连降几天小雨,空气潮湿,温度降低,没能及时采取措施,使部分雏孔雀受凉感冒,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使空肠弯曲杆菌趁机在雏孔雀体内大量繁殖所致。预防本病发生的主要措施:①加强平时饲养管理,提高孔雀群抵抗力;②注意卫生防疫工作,杜绝疾病传播;③合理科学地使用抗生素,避免或减轻细菌产生耐药性。M.Yz023.CoM

精选阅读

养殖河豚暴发病的防治


[河豚暴发病的症状]病河豚的主要症状为各鳍基和鳍条充血,严重时,各鳍条、上下颌、眼睛及背鳍基部至尾鳍均严重充血。有时眼眶出血,眼球突出。有的鳃出现不同程度腐烂,粘液多。肠壁充血,肠内无食物;有的肠道内有淡黄色粘液;肝脏淤血或充血;胆囊肿大;脾脏偏黑。病情严重的鱼狂游、乱窜,或静止侧卧水底不动,最后衰竭死亡。该病死亡率较高,出现症状后24小时即开始大量死亡。危险性极大。

[河豚暴发病的防治方法](1)河豚暴发病的预防:①放苗前,彻底清池消毒,平时每隔10一工5天用0.20.5毫克/91漂白粉消毒1次;②购优质苗种,适当稀养,鱼种下池前一定要用药物消毒,常用的有2%一4%食盐水浸泡1030分钟;③不投腐烂变质饵料,鲜活饲料必须消毒后再投喂,食台附近定期用漂白粉泼洒消毒,食台每天消毒,经常曝晒;④发病季节定期用药物预防和抗生素拌饵;⑤加强水质管理,每周吸污12次,每周换水23次,每次换水2050厘米;⑥发现病鱼、死鱼及时捞出,深埋或烧掉,工具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2)河豚暴发病的治疗:①用1020毫克研生石灰全池泼洒;②用0.5一l毫克研漂白粉,杀死病原菌;③全池泼洒0.5毫克/升盐酸土霉素,连用2--3次;④用0.40.5毫克/91的呋喃唑酮全池泼洒;⑤每千克饲料用0.40.5克氟哌酸拌饵投喂,连用57天;⑥每千克饲料加0.30.5克盐酸土霉素拌饵投喂;⑦每千克加大蒜素0.10.2克和维生素C0.10.2克一起拌饵投喂,连用36天。

蓝孔雀养殖的密度 孔雀舍孔雀栏建造


【常见问题】蓝孔雀养殖的密度多大为宜?

【专家解答】以本场情况作说明,蓝孔雀苗在一月龄以内每10个平方养殖30只是没有问题的,二月龄以内每10个平方15只以内,三月龄以内每10个平方10只以内,四月龄及以上转为每10个平方5只。以上是指室内面积,室外面积当然越大越好。这是本场的养殖状况,算是比较理想的场地,如场地较小也可适当的密度再大一些,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密度大了要加强管理。

小编汤姆为探索蓝孔雀养殖的密度的你整理了《蓝孔雀养殖的密度孔雀舍孔雀栏建造》。 【雏孔雀密度的控制】20日龄以内的雏雀,密度为每平方米15只左右为宜。20日龄至60日龄的雏雀,应从室内移到室外饲养,每平方米养5只~8只为宜,同时还要根据气温变化灵活掌握,防止高温挤堆雏雀闷热而死

【蓝孔雀栏/蓝孔雀舍密度】育雏间育雏箱为1.2米0.8米0.7米的木质箱,上盖可透气的窗纱,底板垫上4厘米厚的锯末。热源为灯泡,控制灯泡的高度可以调节箱内的温度。室内育雏在蓝孔雀20日龄内,搭架,每个架250厘米200厘米、底高70厘米,内高2厘米,底及四周50厘米,用1.5厘米1.5厘米的电焊网,其余用胶网,室外育雏2060日龄,栏舍面积为510米,室内外各一半,室内高4米,上盖石棉瓦,室内外均匀搭上竹架,供蓝孔雀栖息。在育雏期间,可用育雏伞或灯泡加热。

成年蓝孔雀栏由于蓝孔雀体躯较长,夜间有在高树上过夜的习惯,需要较宽敞的笼舍,一般一雄多雌同笼饲养。笼舍内要装结实的树干做栖木,供夜间休息,笼舍底面要比地面高出40厘米。运动场周围及上方围起铁丝网,网高5米,孔径不应超过2厘米。室内约占全部面积的1/3,地面铺上黄土或沙子。每100平方米可养蓝孔雀20只。

孔雀养殖:孔雀养殖的成鸟管理技术要点


【常见问题】孔雀养殖成鸟管理该注意哪些要点?

【专家解答】孔雀除了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外,也是一种高档的美味佳肴,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肉食禽类。但要想成功养殖孔雀,做好成鸟管理十分重要。现将孔雀养殖的成鸟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春季管理

在繁殖季节,活动量大,采食量也大,应及时调整饲粮,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饲料。在角落处设产蛋箱(铺垫沙子或软草)。

二、夏季管理

气温高、多雨、湿度大,采食量顿减,产蛋量下降,并逐渐停产。应多喂精料量,增加青绿饲料,防止霉变。做好清洁卫生和防暑降温工作。

三、秋季管理

虽秋高气爽,但气温下降,光照缩短,又值孔雀正常生理换羽期,饲粮中要减少或停止油料饲料。应在换羽期间采取强制性换羽,可以有效地缩短自然换羽天数,另外可以获得优质价高的羽翎,可通过对水、饲料和光照的适当控制,并突然改变其生活环境条件,以达到整齐换羽的目的。

四、冬季管理

天气寒冷,除做好御寒保暖工作外,在饲粮中增加谷粒和油料种子量。地面可铺些垫料,保暖的同时注意通风。在休产季节进行防疫与防治寄生虫病工作。

五、疾病防治

孔雀有相当强的适应性与抗病力,但在环境条件与饲养管理欠理想时,也容易患白痢病、禽霍乱、球虫病、蛲虫病。有些地区还发生过鸡新城疫、禽痘、马立克氏病等。由于缺乏严格规范的免疫程序,很多是套用鸡的免疫程序,因此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平时要定期搞好清洁卫生,投喂驱虫药物,有条件测定孔雀体内抗体后再进行免疫工作。

【小编结语】做好孔雀养殖的成鸟管理,是保证孔雀养殖效益的关键。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孔雀养殖的成鸟管理技术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养殖孔雀之孔雀产蛋期的管理


5-6月份,开产的孔雀陆续进入产蛋高峰期,而如何保证孔雀在这期间,能最大限度地多产蛋、产好蛋的问题,就摆在每个孔雀养殖场的面前,本人为答复许多同行的来信来电,与同行一道切磋这一问题,写此短文,以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一、饲料方面。孔雀在产蛋期间,需要消耗很大数量的养料(包括多维素及矿物质),因此蛋白质、多维素及钙磷的数量在饲料中必须有足够的保证,但蛋白质含量也不可过高,无论动物性蛋白还是植物性蛋白,在消化过程中,过多会产生尿酸盐在肾脏中的沉积,造成肾花白肿大,轻则引起减产停产,重则引发痛风死亡的后果。蛋白质在饲料中的适宜含量为20%。而对青饲料的数量,投放也要适中,这样会帮助孔雀消化,补充维生素及其他营养成分,但如果青饲料过多,会降低孔雀的血钙浓度,引起钙的流失而造成对钙质的吸收不足,产薄壳蛋与软壳蛋,增加破损蛋的比例。

二、环境方面。随着季节的推移,气温会越来越高,这样对孔雀的产蛋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不仅影响产蛋的数量,而且还会影响其受精率与出壳率,甚至影响出壳后苗雏的成活率。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必须做好降温工作,在其活动场地,安置遮阳网;在中午时分,可根据不同场地、设施喷水降温;同时,在饮水中可适当添加小苏打或绿茶水,消暑降温;在饲料中添加少量绿豆等清热解毒的饲料,可获得比较显著的功效。

三、防病方面。由于孔雀在产蛋过程中体能消耗较大,体质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发病的概率会相应增加,因此,必须注意环境卫生,定期用刺激性小,高效的消毒剂进行灭菌消毒,减少病菌与病毒感染的机率,同时,适当添加一些安全低毒的药物进行防治(如土霉素),对个别已患病的孔雀必须隔离对症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如何养殖孔雀


孔雀养殖是近年来颇受养殖户欢迎的肉食禽类养殖项目,其肉有着野味浓、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养殖项目。同时,孔雀还是非常好的观赏禽类,可实现多元化养殖。那么,如何养殖孔雀?现将孔雀的养殖方法与管理介绍如下。

一、孔雀的养殖条件

1.场地选择:孔雀场的选择要求基本同于家鸡,最好选择在在树多荫大、地势稍倾斜、半沙半土的半山坡上,环境要僻静,种灌木,植牧草,尽量模拟野生环境以利孔雀的驯化及饲养。

2.饲料准备:孔雀的饲料基本与家鸡相似,粒料如高粱、玉米、水稻、麻籽、苏籽等,动物性饲料如肉末、蛋类等,青绿饲料如牧草、蔬菜等。

3.引种选种:孔雀引种前要全面、多方位了解供种货源,掌握选择孔雀的基本知识,选羽毛光滑整齐、精神好、脚有力、趾不弯、食欲好、反应灵敏、眼睛明亮的孔雀。

二、孔雀的养殖方法

1.育雏设备:孔雀的育雏期为2个月,一般都采用人工育雏法,1-20日龄采用网养或笼养,每个网架长250厘米、宽200厘米、底网高60厘米,室内外均设栖架,可利用雏鸡用笼。

2.温度湿度:孔雀1-10日龄的适温为34-38℃、11-20日龄28-26℃、21-30日龄26-24℃,以后羽毛增多可以与室温相同,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3.饲料饲喂:孔雀1-10月每天4次熟鸡蛋、粉料、青绿饲料、面包虫等,11-30月每天3次熟鸡蛋、肉沫、粉料、青绿饲料、面包虫等,31-60月每天2-3与上同,再加玉米渣、高粱等。

4.养殖密度:孔雀每群饲养量以40-50只为宜,随日龄增加而降低饲养密度,采取自由采食和饮水,保持环境安静,防止惊群,定期消毒、驱虫和防疫、灭鼠、防兽工作,及时隔检病雏。

5.疾病防治:孔雀的适应性与抗病力很强,但在环境条件与饲养管理欠理想时也易患白痢病、禽霍乱、球虫病、蛲虫病,有些地区还发生过鸡新城疫、禽痘、马立克氏病等,应注意防治。

三、孔雀的四季管理

1.春季管理:春季是孔雀的繁殖季节,活动量大,采食量也大,应及时调整饲粮,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饲料,同时在角落处设产蛋箱(铺垫沙子或软草)。

2.夏季管理:夏季气温高、多雨、湿度大,孔雀采食量顿减,产蛋量下降并逐渐停产,应多喂精料量,增加青绿饲料,防止霉变,做好清洁卫生和防暑降温工作。

3.秋季管理:秋季气温下降,光照缩短,又值孔雀正常生理换羽期,饲粮中要减少或停止油料饲料,应采取强制性换羽,可通过对水、饲料和光照的适当控制以达到整齐换羽的目的。

4.冬季管理:冬季天气寒冷,除做好御寒保暖工作外,在饲粮中增加谷粒和油料种子量,地面可铺些垫料,保暖的同时注意通风,在休产季节进行防疫与防治寄生虫病工作。

【小编结语】孔雀喜欢在靠近溪流的地方生活,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在养殖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孔雀的养殖方法与管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孔雀好养吗 孔雀怎么养殖


孔雀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它是一种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并存的动物。目前在我国很多动物园里面都有饲养,并且现在国家也能让私人来饲养孔雀了,不过这里面除了国家保护动物绿孔雀之外。不过关于孔雀的养殖技巧,大家都了解了吗?

孔雀好养吗

孔雀是否好养,主要是看个人的养殖技巧,一般技巧掌握的好,孔雀还是很好养殖的,如果技巧掌握的不好,那么在养殖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麻烦,会觉得不好养。

孔雀怎么养殖

1、育雏设备:育雏期为2个月,初生蓝孔雀为黄褐色绒羽,头顶及背部略深,腹部色浅,飞羽为黑褐色。一般都采用人工育雏法,1~20日龄采用网养或笼养。每个网架长250厘米,宽200厘米,底网高60厘米,室内外均设栖架,应提倡笼育,可利用雏鸡用笼。

2、温度湿度:1~10日龄34~38℃,11~20日龄28~26℃,21~30日龄26~24℃。以后羽毛增多,可以与室温相同。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3、饲料饲喂:1~10月,每天4次熟鸡蛋、粉料、青绿饲料、面包虫、补充饲料。11~30月,每天3次熟鸡蛋、肉沫、粉料、青绿饲料、面包虫、补充饲料,31~60月,每天2~3与上同。再加玉米渣、高粱等。

4、养殖密度:每群饲养量以40~50只为宜,随日龄增加而降低饲养密度。采取自由采食和饮水。保持环境安静,防止惊群。并建立信号条件反射以便于管理。定期消毒、驱虫和防疫、灭鼠、防兽工作,及时隔检病雏。

孔雀的四季管理法

1、春季管理:在繁殖季节,活动量大,采食量也大,应及时调整饲粮,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饲料。在角落处设产蛋箱(铺垫沙子或软草)。

2、夏季管理:气温高、多雨、湿度大,采食量顿减,产蛋量下降,并逐渐停产。应多喂精料量,增加青绿饲料,防止霉变。做好清洁卫生和防暑降温工作。

3、秋季管理:虽秋高气爽,但气温下降,光照缩短,又值蓝孔雀正常生理换羽期,饲粮中要减少或停止油料饲料,应在换羽期间采取强制性换羽,可以有效地缩短自然换羽天数,另外可以获得优质价高的羽翎,可通过对水、饲料和光照的适当控制,并突然改变其生活环境条件,以达到整齐换羽的目的。在饲粮中要增加动植物蛋白质和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含量,促进羽毛生长。做好越冬准备工作。

4、冬季管理:天气寒冷,除做好御寒保暖工作外,在饲粮中增加谷粒和油料种子量。地面可铺些垫料,保暖的同时注意通风。在休产季节进行防疫与防治寄生虫病工作。

孔雀养殖的消毒工作

1、孔雀舍勤打扫,及时清除粪便、污物及灰尘。以免降低消毒质量。

2、喷雾消毒时,喷口不可直射蓝孔雀,药液浓度和剂量要掌握准确,喷雾程度以地面、墙壁、屋顶均匀湿润和蓝孔雀体表稍湿为宜。水温要适当,防止孔雀受冻感冒。

3、消毒前应关闭所有门窗,喷雾15分钟后要开窗通气,使其尽快干燥。进行育雏室消毒时,事先把室温提高3~4℃,免得因喷雾降温而使雏蓝孔雀挤压致死。种类消毒剂交替使用,每月轮换一次。

4、孔雀群接种弱毒苗前后3天内停止喷雾消毒,以免降低免疫效果。

孔雀其实掌握了养殖技术是很好养的,在养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温度的控制,然后还需要加强湿度的控制。在养殖的时候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不然可能会影响孔雀的生长。

孔雀养殖:蓝孔雀高效繁殖技术


【常见问题】如何高效繁殖蓝孔雀?

【专家解答】蓝孔雀是一种既具观赏性,又具食用性的一种禽类,在人工养殖蓝孔雀时,需要熟悉蓝孔雀的繁殖习性,这样才能做出相应的管理,现将蓝孔雀繁殖习性提供如下:

蓝孔雀22个月达到性成熟,雄孔雀的性成熟期早些。野生蓝孔雀,每年末开始繁殖,繁殖期多为山脊和阴坡草丛灌木之间的低凹处筑巢。进入繁殖期时,雄孔雀会频频开屏,不断地向雌孔雀求爱,表示亲热。雄蓝孔雀从早上六点即可开屏,雄蓝孔雀对雌蓝孔雀展开华丽的覆尾羽,并步步靠近雌蓝孔雀,当雌蓝孔雀已进入产蛋期即进行交配。雌孔雀处于发情期,就赂下蹲去,雄孔雀就跳到雌孔雀的背上进行交配。交配时,雌蓝孔雀在雄蓝孔雀前蹲下,雄蓝骑上雌蓝背上,嘴啄住雌蓝孔雀颈部羽毛,放下尾羽,两脚不断地蹬踩雌孔雀的背部,身体后有较大幅度拌动,雌孔雀的尾部羽毛散开,主要接受雄孔雀的交配,雄雌生殖器对接达到成功交配,整个配种时间持续约5-10秒,交配后各自离去。

从三月份中旬雌蓝孔雀开始产卵,产卵时间一般为下午5:00-7:00,八月份结束产卵。产卵前二小时内,雌蓝孔雀很不安静,来回走动,一般每隔一日产一个卵,多在早晚产卵。每窝产卵4-8枚,一般为5-6枚,一年可产20-30枚。卵为椭圆形,颜色为淡褐色、黄色或白色,平均卵重90克,大小为55毫米*67毫米。

蓝孔雀有抱窝性。雌蓝孔雀孵卵,孵卵期为27*30。

绿孔雀2月下旬-3月初开始进入繁殖期。多筑巢于密林中的沟谷地及山区耕地附近的次生林,巢在自然下凹的地面。每窝产卵2-5枚,偶见六枚,孵期21天。

【小编点评】小编汤姆为探索猞猁狲是什么东西的你整理了《猞猁狲是什么?》,孔雀繁殖的季节性很强,每年产蛋季节为3~8月份。孔雀性成熟龄期是22~24月龄,利用年限5年,年产蛋30枚/只左右。每天产蛋时间是在下午5:00~9:00,隔天产一枚蛋,有时隔几天才产一枚蛋,不会出现连续每天产蛋。

孔雀进入繁殖季节前,做好种群组合。选种应挑选羽色好、脚有力、趾不弯的健康鸟,同时注意避免近亲交配。公母比为1∶5,不要1∶1进行配比,否则,雌雀会因交配过度而伤残,对栏舍和公雀利用率都不合算。但也不能超过1∶5配比,否则,受精率会降低。每一个组合为一个产蛋群,每产蛋群只能一个栏舍饲养。进入产蛋季节,孔雀开始发情,公雀会发出求偶信号,一般都在早上10:00前和下午5:00后。公雀求偶,首先开屏,头向雌雀逼近,并绕着雌雀转。如果雌雀发情时,则蹲下,让雄鸟爬跨。雌雀没有发情,则没有反应,不理不睬或者避开公雀。如果孔雀受到外界干扰刺激,孔雀也会开屏,并发出叫声,这是因为受到外界干扰刺激,而引起戒备。孔雀求偶交配后半个月,雌雀开产。产蛋临近,雌雀总是在周围走动,并发出咯咯叫声,表现不安、烦躁,双爪爬地作窝,然后在窝内产蛋。

孔雀蛋重约108克/枚,孵化期为26~28天。孔雀蛋必须及时收集放冷库保存,5天入孵一次。孵化温度37。5℃,湿度65%~70%。孵化至25天时,胚蛋转入出雏机,温度为37℃,湿度75%。刚出壳雏雀重为80克/只。

养殖奶牛硒缺乏病的诊治


1症状

患畜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消瘦,被毛卷曲,离群呆立,站立不稳,喜卧,运动障碍,肌肉震颤,四肢麻木,腰背弓起,产奶量急剧下降,严重病例,食欲废绝,产奶停止,卧地不起,呼吸浅表或喘息,最后角弓反张,抽搐,心力衰竭而死,病程约2~3天。

2剖检变化

剖检3头,尸体均消瘦,被毛卷曲,肌肉呈淡红褐色,重者呈黄白色,特别是前后肢上端内侧肌肉、背最长肌、髋关节下方肌肉尤为明显。其断面见白色条纹或斑点,肌肉干燥,靠近心外膜的心肌有与肌纤维平行的灰白色条纹。肝脏微肿,表面光滑。脾呈灰白色,边缘锐。肾被膜易剥离,三层分界清楚,肺肿胀,气管和支气管内有泡沫状液体流出,瘤胃内充满气体,内有少量稀薄的内容物,肠道空虚,肠粘膜轻度充血。

3病理组织学检查

骨骼肌:肌纤维排列零乱,肌纤维间距离明显增宽,并充满结缔组织,大部分肌纤维横纹、纵纹消失,肌纤维断裂,肌浆溶解。肌细胞核大部分淡染、崩解或消失。

心肌:多数心肌纤维断裂,横纹消失,肌浆溶解,核大部分崩解消失,肌纤维间距离增宽,结缔组织增生。

肝:肝细胞退行性变,窦隙内见多量的红细胞。

肾:肾小管上皮细胞退行性变。

脾:被膜增厚,小梁增多,白髓扩大。

肺:充血,水肿。

小血管:观察肝汇管区小血管,脾小梁动脉、心、肺小血管,均见血管内膜水肿,中膜平滑肌肌浆部分溶解消失。

根据临床及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硒缺乏症。

4治疗

及时采取补硒措施,以0.1%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按10mL/头一次肌内注射,全群治疗,对重症者配合强心补液,一周后再肌注一次。采取上述措施后,病畜病情好转,愈后良好。

养殖麝香鼠常见病的诊治


1、感冒

[诊断]精神沉郁,不愿活动,食欲减退乃至废绝,常卧于圈舍一角。严重的流鼻液,气喘,体温升高,被毛潮湿有臭味,有的躺卧在水池中不动。[治疗]注射青霉素,注射安痛定。

2、便秘

[诊断]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粪便坚硬、细小、量少,甚至数日无粪便。有的出现腹部疼痛、不安。病鼠频频回头顾腹部。排尿量减少,呈棕色。[治疗]给清洁饮水。用蓖麻油(或食用油)与温水灌肠,或用蜂蜜加温水拌料喂给。

3、下痢

[诊断]发病初,粪便条状或成堆,继而变成糊状或水样。病鼠食减或废绝,逐渐消瘦,尾根、肛门周围粘污粪便,严重的幼鼠病例死亡率高。如混合或继发细菌感染,则病状加重,死亡率也增高。[治疗]用导尿管一端装上注射器,另端插入肛门,然后将氯霉素或合霉素水溶液缓慢地注入直肠。

4、中暑

[诊断]往往突然发生,精神极度沉郁,步态摇摆,呈昏厥状,或倒卧在一角。严重的出现痉挛,体温升高到40℃以上,腹围膨大,迅即休克死亡。[治疗]荫凉,浇凉水降温。皮下注射樟脑油。

5、麝鼠大肠杆菌病

[诊断]在流行初期,由于其在水池中活动不易见到前驱症状,多数鼠(以育成鼠为主)往往突然发病,很快死亡。在流行中后期,则可发现病鼠食欲废绝,上岸后卧地无力活动,下痢,严重的有便血。[治疗]注射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或氯霉素。服喹乙醇,隔日注射庆大霉素。

6、麝鼠副伤寒

[诊断]幼鼠多呈急性型,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常在1周内死亡。亚急性病鼠表现精神萎靡、拒食、蜷缩一角,结膜发炎,腹泻,后肢瘫痪,转归死亡。慢性病鼠出现痴呆,不活动,食欲减退,消瘦,轻度下痢,病程数周,最后衰竭死亡。[治疗]服四球素或土霉素。或用呋喃酮拌料投喂。

7、麝鼠巴氏杆菌病

[诊断]急性病鼠表现沉郁,不活动,厌食,流鼻液,呼吸困难,严重的有下痢症状,后肢麻痹,经2~3天死亡。慢性型出现进行性消瘦,结膜炎,下痢,活动困难。此外,还有一种皮下脓肿型,约占病鼠的40%,病程约2周,转归多死亡。[治疗]注射磺胺嘧啶或碳胺噻唑;或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服金霉素或氯霉素。

8、麝鼠野兔热

[诊断]体表淋巴结肿大,继而化脓、破溃。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有的咳嗽。流行后期病例多呈慢性型,食欲减退,逐渐消瘦,偶有体表淋巴结肿大。[治疗]用链霉素,或用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和氯霉素次之。

9、克雷伯氏菌病

[诊断]多呈慢性经过,食欲减少,逐渐消瘦,颈、肩、背部发生脓肿下部脓肿占发病鼠的90%以上。继而出现吞咽和呼吸困难,运动障碍,脓肿破溃或出现转移性败血症症状。病程15~20天,转归多死亡。[治疗]切开局部脓肿,排脓后用双氧水消毒,再撒布消炎粉、杀菌药。注射庆大霉素。

10、麝鼠肠毒血症

[诊断]多数突然发病,病鼠表现极度沉郁,独蹲一角,废食,腹部膨大,严重的后肢麻痹或排血便,转归多死亡。[治疗]服氯霉素,用抗生素、抗病血清进行紧急预防。

11、麝鼠太泽氏病

[诊断]鼠龄愈小,症状明显,死亡率愈高。流行初期常突然死亡,偶见下痢、沉郁。慢性病鼠出现腹泻、消瘦,经1~2周死亡。[治疗]病鼠可用头孢霉素或四环素治疗。

12、麝鼠衣原体病

[诊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继而消瘦,步态不稳,流鼻液,腹泻。症状时轻时重,病程6~18天,最后转归死亡。[治疗]服四环素治疗。

蓝孔雀养殖技术 蓝孔雀怎么养?


【常见问题】蓝孔雀怎么养?

【专家解答】 一、孔雀的习性

绿孔雀属国家一级保护禽类,只有一级保护的动物园里才有少数养殖供游人观赏,本文所指的孔雀主要指蓝孔雀。野生孔雀在山谷、山林、草地处于小群体栖息、繁殖,叫声洪亮,遇到敌情可以报警,求救、嬉戏、求爱、争宠时可发出不同的叫声。野生孔雀属杂食鸟类,喜食野果籽实、稻谷类、青草、树叶,此外,也摄食蟋蟀、蝗虫、蛾类、蜥蜴等肉食类。在自然环境中生存时,体重、产蛋量、孵化率都非常低。

经过驯化饲养的家养孔雀,虽然改变了野生习性,但体内仍然保留着野生的基因,有时在打斗、嬉戏、刨食中可体现出来。由于家养孔雀已经习惯了人工饲养,如体质发育、性成熟、产蛋、孵化等都是按照人工饲养管理设置程序进行,所以保证了相当高的经济效益。

二、孔雀舍的设计

雀舍一般高2.5米、宽5米,长度按分群和规模确定。舍外应建活动场地,每只保证8米2,场地顶部要安装防护网,夏季要有一半空间的遮阳网。舍内外地面都要铺垫5~10厘米厚的细沙,以方便孔雀随时沙浴,并可防止其偶尔将蛋产至地面导致破蛋。产蛋箱靠墙设置,最高3层,箱口朝外,箱内铺木屑、细沙、软干草。每层要设集蛋槽,产蛋箱与集蛋槽的倾斜角度为5~8,以使蛋能够顺利滚入蛋槽,便于收集。饲舍外靠地面设置饲槽和饮水器,并用钢筋上下固定,高度以孔雀的头伸出能够到为原则。

三、孔雀饲管

孔雀的饲管与鸡的饲管大同小异,按饲管阶段可分为雏雀、成雀、产蛋期和休蛋期。

1.雏雀饲管。雏雀从自控温湿度的孵化器中孵化出壳约需28天,且生命力旺盛,出壳后便可啄食,但首先要给其饮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其作用是:一来可给肠胃消毒;二来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有助于排除胎粪,促进食欲;三来可补充体液。然后再饲喂雏雀饲料,配方为:黄玉米45%,谷粉20%,小米10%,麸皮2.5%,豆粕20%,鱼粉(或骨粉)2.5%。饲料要勤喂勤添,剩料应及时清理。室温控制在34℃,以后每天降0.3℃,直到20~30日龄脱温。保温可用红外线灯或自控电热育雏器。湿度控制在60%~70%。每群饲养密度以40~50只为宜,10~20日龄时密度应控制在20~30只,使其可以在室外活动,自由采食。定期对室内外及饲养用具进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防止疫病发生。

2.成雀饲管。6个月左右为成雀,也是孔雀的出栏期。在保证规模,留足种雀的同时,其余孔雀即可出栏,出栏时的体重可达5千克左右。除平时饲喂青绿牧草外,应选用全价配方,这也是促进种雀交配、产蛋、受精的保证。配方:黄玉米43%,小麦粉10%,谷粉12%,麸皮15%,豆粕15%,骨粉2.5%,贝壳粉3%,草粉4.5%,另添加少量维生素E、维生素B2、大量元素磷,以及超微量元素碘等,促使成年孔雀产蛋期由野生的22个月缩短到15个月。雄孔雀的性成熟期相应提前,此期不宜免疫,只注意常见病防治,避免引起应激反应。

3.产蛋期饲管。虽然家养孔雀比野生孔雀产蛋量增加了1倍,但孔雀产蛋比鸡要少得多,每只雌孔雀每年平均产蛋只有50~70枚,蛋壳坚硬,微有光泽,呈乳白色(或浅黄色),纯椭圆形,每枚重达90~100克。产蛋期在每年的惊蛰前后。产蛋期的日粮配方,可在成雀配方的基础上加大蛋白质饲料和维生素E、超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保证饲舍、产蛋舍、活动场地的清洁卫生。

4.休蛋期饲管。孔雀的休蛋期与换羽期时间上差不多,都在每年的8~12月份。在此期间休蛋雀和雄雀的饲喂也不能忽视,应保证全价饲料不减量,使孔雀体内营养标准除正常消耗外,达到储存的最高水平,为次年产蛋打下良好基础。

四、孔雀疫病防治

孔雀羽毛丰满,肌肉发达,抗病力强,一般不易发病。常见病与鸡的相同,如发生白痢、喉气管炎等时,用药量比鸡大3~5倍即可。孔雀的防疫也和鸡相同。每年入冬前进行1次驱虫,年初搞好选苗分群,并注射鸡新城疫I系疫苗,用量为鸡的2~3倍,5周龄时用IV系疫苗饮水免疫1次。

【小编补充】鉴于孔雀的价值较高,人们将捕获的野生孔雀驯化饲养繁殖,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在北京、上海、广西、山东、山西等地都有小群体或大规模养殖。山西省的临汾、临猗、新绛、稷山等县已有十几家孔雀养殖场,笔者曾应邀到各县养殖场进行疾病防治,通过调查研究、实地考察,在蓝孔雀的雀舍设计、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特总结成本文,以供养殖户参考。小编汤姆为探索蓝孔雀养殖技术的你整理了《蓝孔雀养殖技术蓝孔雀怎么养?》一文。

孔雀怎么养殖


【常见问题】孔雀怎么养殖?孔雀养殖技术及管理

【专家解答】

孔雀肉可供食用,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胆固醇、低脂肪食品,是高档珍贵佳肴,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

一、场地准备

用铁丝网或尼龙网围成,有防雨、能栖息的栏舍,禽舍一般555M。运动场宜稍大,用铁丝网或尼龙网(网孔1.5-2.0CM),有树木遮荫。

二、饲料

孔雀饲料基本与家鸡象似,饲料调配主要是粒料、动物性饲料和青绿饲料的配搭。粒料如高粱、玉米、水稻、麻籽、苏籽等混合喂给。动物性饲料是由肉末同蛋混合饲料掺在一起喂给。

三、疫苗接种

孔雀易患球虫病和白痢病,必须保持圈舍卫生,及早预防,必要时应做鸡新城疫苗预防接种。

四、饲养管理

1、育雏期

育雏期为0~60日龄。孔雀属早成鸟,出壳后便能啄食。可先自饮1/5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水溶液。0~3日龄育雏温度为34℃,以后每天降低0.3℃,直至约20~30日龄时脱温。保温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育雏器。

每群饲养规模以40~50只为宜,日龄增加时密度逐步降低。可自由采食,每天饲喂一些青绿嫩草、蔬菜或新鲜牧草等。注意供足清洁饮水,每天打扫环境卫生,做好定期消毒、定期驱虫以及防兽、防鼠工作。

幼孔雀的生长发育从7日龄开始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应增加动物性饲料和各种微量元素,促其生长。

2、育成期

育成期为61日龄至成年前。饲料每天饲喂2次,同时供给2次青绿饲料。饲料可用两个饲料桶分别装上中鸡料和玉米、豌豆等组合成的鸽子料饲喂,中鸡料中加入3%鱼粉,同时用盆装上保健砂放入栏舍。每天供应少量新鲜青饲料。作为商品孔雀,饲养至8月龄时,体重可达3~4公斤,即可上市。

3、成年期

成年期(2岁以上)的饲养管理产蛋期应注意环境安静,减少各种应激,以免影响孔雀产蛋和公孔雀交配。种群公母比例以1:3~1:4为宜。强烈阳光会影响孔雀活动,可在运动场内外种植植物遮荫。产蛋期间应增加动物性饲料及昆虫、微量元素(特别是钙、磷)、维生素,满足种孔雀生产需要。秋季换羽期间可增喂火麻仁(约占饲粮的10%)等,有利换羽。在舍内角落处搭上窝巢,放上软草,以利于产蛋。

【小编总结】

孔雀是百鸟之王,除了肉可以食用,滋补作用明显外,羽毛更是可以制成工艺品,价格昂贵。很多人都会想着去办孔雀养殖场,但是因为孔雀是省级保护动物,首先得取得野生动物训养繁殖许可证才行。第一农经小编给您整理了《孔雀怎么养殖?孔雀养殖技术及管理》一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养殖奶牛蹄变形的诊治方法


奶牛蹄病是奶牛生产中的常见病,轻则引起奶牛跛行,重则引起奶牛瘫痪,如不加以重视,则会增加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临床蹄变形是指奶牛蹄的形状发生改变。由于蹄变形发生后所呈现的形状不同,临床上可分为长蹄、宽蹄、翻卷蹄三种。

病因

⑴日粮配合不平衡,矿物质饲料钙、磷供应不足或比例不当,导致奶牛机体磷钙代谢紊乱,钙磷比例失调,引起蹄变形。

⑵蹄变形病与奶牛的产奶量有一定关系,一般单产高的牛发病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养殖户为了追求产奶量,在饲料中过量增加精饲料的喂量,粗饲料采食过少、品质太差,饲料精粗比例不当,使奶牛机体长期处于酸中毒状态,引起蹄叶发炎,导致蹄变形。

⑶饲养管理不当。牛舍阴暗、潮湿,运动场泥泞,粪尿清扫不及时,牛蹄长期在粪尿和泥水中浸渍,致使蹄角质变软、变形。生产中不重视牛蹄保护,不定期修剪,也易引起蹄变形。

⑷蹄变形与公牛的遗传性有关。如果公牛有先天蹄变形,则后代也极易罹患该病。

症状

⑴长蹄:即延蹄,指蹄的两侧支超过了正常蹄支的长度,蹄角质向前过度伸延,外观呈长形。

⑵宽蹄:蹄的两侧支长度和宽度都超过正常蹄支,外观大而宽,故又称为大肢板。此类蹄角质部较薄,蹄踵部较低,在站立时和运步时,蹄的前缘负重不实,向上稍翻,返回不宜。

⑶翻卷蹄:蹄的内侧支或外侧支蹄底翻卷。从蹄底面看,外侧缘过度磨损,蹄背部翻卷已变为蹄底,靠蹄叉部角质增厚,磨灭不正,蹄底负重不均,往往见后肢跗关节以下向外侧倾斜,呈X状。严重的病牛两后肢向后方伸延,病牛弓背、运步困难,呈拖曳式,称之为翻蹄亮掌、拉拉胯。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即蹄的变形情况即可确诊。

防治

药物治疗不可能使变形蹄恢复正常,临床上常采用修蹄疗法,根据蹄变的程度不同采用相应办法给予修整。因此,防治该病的关键在于搞好预防。生产中应注意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充分重视蛋白质、矿物质的供应。根据奶牛的泌乳状况,合理配制日粮,特别是高产奶牛应根据其产奶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和补充。一旦蹄形开始变化可注射维生素D3,日粮中补加钙粉,以阻止其恶化。钙磷比例一般以1.4∶1可获得磷钙代谢的正平衡。

一般产头胎的母牛过度产奶(超过6000公斤)时发病较多,故不宜偏食偏喂,单纯追求高产。如奶牛因高产而出现弓背、拉胯等现象,并且是初发病牛,应提前停乳,以促使肌体恢复。

同时,还应注意定期给奶牛修蹄。为防止蹄被粪、尿、污物浸渍,应使牛蹄经常保持干净(冬天干刷,夏天湿刷),运动场要及时清扫和保持干燥,每年应对全群牛普查蹄形,建立定期修蹄制度。凡变形蹄一律进行修整,每年1次~2次。为防止牛蹄感染,修蹄不宜在雨季进行。切实加强种公牛的选育工作,凡奶牛蹄变形与公牛有关者,可考虑不再使用该公牛配种。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养殖孔雀暴发空肠弯曲杆菌的诊治》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龙虾野外的还是养殖的”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133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