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小耳花猪

广东小耳花猪(GuangdongSmall-earSpottedpig)属于华南型猪种,1983年将广东境内的黄塘猪、塘缀猪、中垌猪、桂墟猪、罗镜猪、新兴猪和流沙猪统称为广东小耳花猪。1986年《中国猪品种志》中将其与广西的小耳花猪合并,统称为两广小花猪。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广东小耳花猪原产于广东省西江以南和粤西一带,中心产区在茂名市电白、高州、化州等县、市,主要分布于湛江的吴川、遂溪、信宜市,肇庆的郁南、德庆、罗定等30多个县,是广东省饲养量最大的地方猪种。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广东小耳花猪主产区茂名市中部以海拔200~500m的丘陵及河谷盆地、阶地为主,西南部为海拔50m左右的台地,南部为海拔20m以下的滨海冲积、沉积平原。属南亚热带、北热带湿润区,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长冬暖,四季如春,年降水量1500~1800mm,农业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较大,除极少数荒山秃岭外,绝大部分的土地可用于发展种养业。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一般认为广东小耳花猪是由华南野猪驯化而来。从广东小耳花猪的外貌来看,与广东省出土的2000年前汉墓的陶猪形象非常相似,具有华南型猪耳小直立,体躯短、矮、宽、圆的特点。该猪种的形成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农业经济条件以及当时传统的选育制度密切相关。历史上当地交通极不便利,猪群长期处于闭锁状态,多根据外表形态,结合双亲的生产情况选留后代。

群众素有用米糠、甘薯丝、大米、米汤等饲料煮熟喂猪的习惯,饲料中缺乏蛋白质和矿物质。在这样的自然条件影响下,加上长期的人工选择,广东小耳花猪逐渐形成了体躯矮小、腹大背凹、骨骼纤细和早熟易肥的特点,具有耐粗饲、母性温驯、生长速度快、成熟早、繁殖力强、哺育率高、杂交利用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农户把剩粥、洗米水与麸皮、米糠或其他饲料随机搭配成稀料饲喂。另外,在栏舍小、运动场所欠缺、光照少、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小耳花猪也能适应并健康繁殖。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2005年底仅广东茂名饲养的广东小耳花猪就达到58万头。2007年3月电白县小耳花猪母猪发展到5万多头,年产小耳花猪猪苗100多万头,观珠镇和沙琅镇等山区镇有近八成的农户饲养该品种母猪。高州市黄塘小耳花猪饲养量约11万头,其中存栏母猪约2.9万头。1979年广东小耳花猪存栏母猪41万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由国外引进优良猪种并推行良种化,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广东小耳花猪受到影响,至1999年纯种母猪存栏数量仅为20年前的1/10。90年代之后随着烤乳猪的盛行,广东小耳花猪的饲养量又有所回升。高州市2007年存栏的2.9万头母猪中,用于纯繁的4000头左右,其余大部分用于杂交繁育二元杂种商品猪。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广东小耳花猪头型、体型较小,被毛为黑白花,除头、耳、背、腰、臀为黑色外,其余部位为白色。黑白交界处有2~5cm的黑皮白毛灰色带。极少数猪颈肩部为黑色,脸部为白色,部分腰部有皱褶。具有头短、耳短、颈短、身短、脚短和尾短的六短特征。额宽,有《》形皱纹,中间有三角形白斑,耳小向外平伸。背腰宽广凹下,腹大拖地,体长与胸围几乎相等。乳头多数为6对、且排列整齐。四肢较细,尾根较高。被毛稀短,皮薄而软,肌肉松弛、大多数为卧系,臀部比较丰满。

2.体重和体尺2006年对广东小耳花猪进行了体重和体尺测量,与1980年数据比较,体重和体尺较小,可能是2006年测定猪年龄较小所致。

(二)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广东小耳花猪性成熟较早。种公猪一般到2月龄有性行为,3~4月龄、体重30kg开始配种,利用年限4~5年。母猪4~5月龄、体重不到30kg时开始第一次发情,大多在6~7月龄、体重40kg以上开始配种。使用年限5~8年,有的达10~12年。母猪乳头数多为14个,少数有12个或16个;发情周期15~20天,妊娠期115~120天。

据1980年高州县对农村饲养的黄塘猪的调查,母猪平均窝产仔数头胎(75窝)8.2头,二胎(56窝)8.7头,三胎及三胎以上(323窝)10.6头,高产的可达20头。

2009年由电白县对当地小耳花猪的调查,其繁殖性能见表2,与1980年数据比较窝产仔数提高。

2.育肥性能据《中国猪品种志》记载,12头广东小耳花猪日增重3999。1978年华南农学院对75~90kg桂墟猪的肌肉进行分析,眼肌面积26.3cm2,肌纤维直径58.89m。2008年11月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对10头平均(169.09.5)日龄的广东小耳花猪进行了屠宰性能测定,与1980年数据比较,瘦肉率提高(表3)。表3广东小耳花猪屠宰性能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用保种场保护。在20世纪6070年代,广东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在产区高州县成立黄塘猪育种辅导站,在化州县成立中垌猪育种辅导站,在吴川县成立塘缀猪育种辅导站,在郁南县成立桂圩猪育种辅导站,在普宁县成立流沙猪育种辅导站,对广东小耳花猪进行品种选育。电白县政府早年把沙琅镇定为广东小耳花猪保种区,建立了生猪配种站,存栏纯种广东小耳花猪良种公猪60头,负责全镇广东小耳花猪母猪的配种,以加强本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同时对全镇所有母猪进行等级评定登记。目前在广东电白、高州、茂南有三个保种场。

广东小耳花猪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用其与杜洛克猪、长白猪等良种公猪杂交,其杂种一代个体明显大于母本,体形外貌有所改善,改变了母猪身短、腹部下垂、脚短等不足,其胴体比重大、膘薄、瘦肉率高,肉质保留了母本皮薄肉嫩的特点,味道同样鲜美可口。另外,杂种一代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重均有所增加。目前,杂种猪中80%~90%为长白猪杂交后代,少部分为杜洛克猪杂交后代。

五、品种评价

广东小耳花猪具有早熟易肥、皮薄肉嫩、肉味鲜美、性情温驯、耐粗饲等优良特性,是杂交利用的理想母本。母猪与引人品种公猪杂交,其后代均具有父母本品种的优良特性,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生产性能,但其有生长慢、饲料利用率低、背部凹陷、腹大拖地等缺点,今后应在加强品种保护的同时,采取本品种选育与杂交利用相结合的方法,改善饲养方式,在保持其优良种质特性的同时,提高其生长发育速度和瘦肉率。

相关知识

兰屿小耳猪


兰屿小耳猪(LanyuSmall-earpig)俗称迷你猪,因饲养在台湾省台东县兰屿岛而得名。兰屿岛是台东县在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

一、品种来源与变化

在台湾的地方猪种中,有一个系统是高山族人民在山岳地带饲养的小耳猪种,包括小耳猪、小型长鼻猪和大型长鼻猪。据调查,17世记初期,在荷兰入侵前,台湾已饲养红毛小耳猪。这种猪后来与汉族移民带来的猪交配,产生了黑色小耳猪,当地又名生番种。其性多粗野,以放牧饲养为主。经过几十年的演变,随着台湾养猪业的发展,猪种的更替,这种小耳猪的数量大大减少。目前仅在台湾省台东县有保存。台湾省畜产试验所在台东县卑南乡宾朗村建立台东种畜繁殖场,作为兰屿小耳猪的保种场,至2011年4月存栏约60头,主要作实验动物用。

二、品种特性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兰屿小耳猪体型微小。头长嘴尖,颜面平整,少皱纹,两眼中间有少许川形皱纹。耳小竖立,鼻镜黑色,鼻孔大。体型短小,后肢与地垂直。乳头6对。

2.体重、体尺及生长性能据台湾省畜产试验所1980年编印的《畜产种原保存及利用手册》记载,兰屿小耳猪仔猪初生个体重(0.670.13)kg;4周龄体重(3.230.75)kg;8周龄体重(5.491.85)kg;6月龄体重(19.387.74)kg;12月龄体重(45.6210.45)kg;成年猪体长(84.13.99)cm,体高(50.52.48)cm,头长(27.91.60)cm,头宽(10.90.51)cm。肋骨14对(第10~14对为假肋)。

(二)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据台湾省畜产试验所1980年编印的《畜产种原保存及利用手册》记载,兰屿小耳猪母猪妊娠期(1143)天,初生窝产仔数(8.102.87)头;窝产活仔数(7.092.74)头;3周龄活仔数(6.032.73)头;8周龄活仔数(5.702.31)头。

2.育肥性能兰屿小耳猪料重比为3.18。

东北花猪


品种分类:沈花系【品种登记号:X-01-02-003-03】吉花系【品种登记号:X-01-02-003-02】

黑花系【品种登记号:X-01-02-003-01】

沈花系(公)

吉花系(公)

黑花系(公)

黑花系(母)产地和分布

东北花猪是以克米洛夫猪为父本与民猪或巴克夏杂种母猪杂交选育而成的。包括三个品系,即黑龙江省的黑花系、吉林省的吉花系和辽宁省的沈花系。

黑花系主要产区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分布于其周围各县及大庆等地。

吉花系主要产区在吉林省吉林市的近郊和永吉、蛟河、舒兰、磐石、桦甸等县。

沈花系主要产区在辽宁省沈阳市郊及周围各县,并分布在锦县、铁岭、康平、辽阳和风城等地。

东北花猪现有总头数约10万头,基础母猪近万头。三个系集中在育种场饲养的基础母猪数均在千头以上。

产区地处松嫩平原和松辽平原,饲料资源丰富,盛产玉米、高粱、小麦和大豆等作物,并适于种植马铃薯、甜菜、南瓜、胡萝卜等饲料作物。碾米,制糖、榨油和酿酒加工工业发达,这为发展养猪提供了充足的饲料。产区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夏温差较大,变动范围38-35℃。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暂。无霜期100-150天。为适应产区的气候条件,经严格选择,东北花猪形成了抗寒能力强的特点。

培育过程

东北花猪的三个品系既有相似的遗传基础,又有各自的杂交育种过程。

黑花系的杂交育种工作由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主持。1962年用克米洛夫猪为父本与当地改良黑母猪杂交,所得一代杂种再与克米洛夫母猪杂交。1964年从克米洛夫猪级进的二代杂种猪群中选择理想型个体,组成育种核心群进行自群繁育,并开展联合育种,扩群建场30余处,开展品系繁育,克服了原始群体的身腰短、产仔少和生长慢的缺点,于1979年经省级鉴定,称黑花猪。

吉花系的育种工作由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主持。于1959-1963年选用克米洛夫猪做父本与民猪进行杂交。1964-1968年选择克米洛夫猪一代杂种或级进二代杂种猪的理想型个体,进行自群繁育。1969-1978年扩建育种基点,建立育种档案和制定选择和淘汰标准,使群体的外形和生产性能迅速达到相对一致化。1978年经省级鉴定,称吉林花猪。

沈花系的育种工作由沈阳农学院主持,于1956-1961年用苏白公猪与当地民猪巴克夏杂种母猪杂交,所得白色杂种母猪,于1961年起又分别用新金猪、吉林黑猪和克米洛夫公猪杂交,从后代的花猪中选择理想型个体进行自群繁育。1965年起转入选育提高阶段,使各性状的遗传性能迅速得到稳定。1980年经省级鉴定,称沈花猪。

考虑到这三个系的原始亲本和杂交育成方法基本一致,现有猪群的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和经济类型相似,1980年东北地区猪育种科研协作会议确定,将上述三个品系统一定名为东北花猪。

上述三系在选育过程中除积极创造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外,普遍建立了育种档案记录,为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创造了条件。在后备猪的选择上,采用了窝选与个体选相结合的方法,每年按家系、性能表型值与育种值大量选留后备猪,并按选择指数进行阶段复选。对优秀个体采取了同族集中或同族分散、重复配种和窝选等措旌。在选育提高阶段还开展了品系繁育工作。建立育种协作组,有力地推动了育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特征和特性

1.体型外貌

体质结实紧凑,结构匀称。头大小适中,嘴中等长而宽,两耳直立或前倾微垂。胸郭宽深,背腰平直,身腰较长,腹不下垂,后躯丰满。四肢强健。被毛为黑白花,其中黑花系以黑色为主,但有少量零散分布的小块白毛,吉花系和沈花系黑白花片近似均匀。乳头7对。

2.生长发育

东北花猪早期生长迅速,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仔猪60日龄时体重达20公斤左右,6月龄公猪(37头)体重74.521.74公斤,6月龄母猪(108头)体重73.331.05公斤。据对成年公猪(102头)和成年母猪(1053头)的测定,体重分别为241.151.79和155.920.42公斤,体长分别为182.600.81和142.140.46厘米。

3.繁殖性能

公猪4月龄时开始出现爬跨行为。5月龄时母猪出现初情期。在农牧场饲养条件下,母猪于8月龄、公猪于10月龄、体重100公斤以上开始配种。初产母猪产仔数10头左右,经产母猪11头左右。断乳窝重分别为100和135公斤左右。

母猪繁殖利用年限约4~5年。

4.肥育性能

东北花猪的肥育性能良好。黑花系肥育猪(12头)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6月龄体重97.5公斤,每公斤增重耗精料3.7公斤。沈花系肥育猪(47头),在每公斤混合料含消化能3.06和3.07兆卡、粗蛋白15%和11%的营养水平下,体重25.440.31公斤,饲养116.72天,体重达95.361.23公斤,日增重5999.76克,每公斤增重耗精料3.50公斤、青料0.55公斤。对其中14头猪进行屠宰测定,屠宰率75.7%,6-7肋间膘厚3.530.17厘米,胴体长89.460.56厘米,眼肌面积28.810.70平方厘米,腿臀比例27.880.43%,腹内脂肪总量4.470.26公斤,花板油比例6.280.23%。对6头猪进行胴体分离,瘦肉占47.711.44%、脂肪占37.582.54%、皮占5.340.20%、骨占7.920.19%。

据对90公斤体重吉花系肥育猪背最长肌化学成分的分析,水分75.18%、粗脂肪3.81%、粗蛋白19.79%、粗灰分0.99%。皮下脂肪含水5.57%,碘价72.88,皂价197.0,融点43.6℃。

杂交利用

黑花猪与长白公猪杂交所得一代杂种,6月龄体重93.0公斤,日增重599克,每公斤增重耗混合料3.4公斤,瘦肉率53%左右;黑花猪与哈白公猪杂交所得一代杂种,8月龄体重120公斤,日增重约600克,每公斤增重耗混合料3.0公斤。

吉花猪与民猪杂交所得一代杂种,日增重639克,每公斤增重耗混合料2.9公斤,瘦肉率46.21%;吉花长白一代杂种相应为:620克,3.28公斤,51.04%;吉花杜洛克一代杂种猪相应为:570克,2.86公斤,55.42%。

沈花猪与内江猪杂交所得一代杂种猪的日增重576克,每公斤增重耗混合料3.43公斤,沈花长白一代杂种猪的日增重602克,每公斤增重耗混合料3.37公斤,瘦肉率49.46%。

评价和展望

东北花猪在东北分布广,适应性强,生长快和饲料利用率高。与长白猪、杜洛克猪杂交,所得杂种后裔瘦肉率一般在50%以上。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选择,提高遗传稳定性和繁殖力,以及肌肉生长速度,搞好专门化品系的培育和配合力测定。

嵊县花猪


嵊县花猪(ShengxianSpottedpig)因原产于浙江省嵊州市而得名。嵊县花猪因产区不同、命名各异,在原产地嵊县(1995年嵊县撤县建市更名为嵊州市)称为嵊县花猪,在毗邻的上虞市称章镇花猪,在新昌县称新昌花猪,在绍兴县也有称蒋岩桥猪(因从嵊县的蒋岩桥乡引进),与新昌县相邻的天台县又称关岭花猪,在余姚市称余姚土猪。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嵊县花猪中心产区为上虞市,历史上中心产区为嵊县和新昌县。现主产于绍兴市曹娥江流域嵊州市、新昌县、上虞市和绍兴县,与绍兴市毗邻的天台县和余姚市也有分布。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嵊县花猪主产区曹娥江流域位于北纬29o1336~30o1617、东经119o5302~121o1338,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山地、丘陵、平原均有,绝大部分农耕区海拔在400m以下。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是全年低温、少雨季节;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东南风,空气湿润,是高温、强光照季节。年平均气温16~16.5℃,无霜期235~245天(4~11月份),年降水量1300-15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1915~2017h。

年平均水资源量为43.59亿m3,土壤类型包括地带性土壤红壤和山地黄壤,以及非地带性土壤水稻土、潮土、盐土、紫色土、石灰岩土和中基质火山岩土等。

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冬春季种植小麦、油菜和紫云英;早地种植玉米、甘薯等旱粮作物;耕地利用率较高,有一定比例的复种指数。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嵊县花猪的形成历史已难稽考。1939年版《嵊县志》记载:邑所产自足于自用者杭耳,然必岁乃然而外、鸡豚耳余皆待价而足,可见当地素有养猪习惯。明代万历六年(1579)刻本的《新昌县志》中称:但勤耕足矣畜一猪售于人,说明当时养猪作商品出售已很普遍。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中,猪骨占动物骨的比例很大,同时发掘出陶猪,很可能是包括现代嵊县花猪在内的猪的始祖造型。嵊州市、新昌县、上虞市南部和余姚市同属四明山系,过去交通极为不便,在自繁自育自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为解决食肉和食油的需要,喜养肥猪,嵊县花猪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经过长期选择、培育形成的性情温驯、体型中等、早熟易肥、繁殖率高、适应性强、耐粗饲的地方品种。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2006年调查,共存栏嵊县花猪975头,其中公猪20头。上虞市家畜改良站为保种饲养有120头母猪和18头公猪。据《浙江省畜禽品种志》记载,1980年普查时(除余姚市外)存栏嵊县花猪3.2万余头,其中公猪61头。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嵊县花猪被毛多数为灰褐色与白色相间。可分为六白类,四肢末端、尾尖、额部等六处有白毛,其余部分为灰褐毛;乌猪白脚类,四肢末端有白毛;大斑花类;除六白和腹下为白色外,颈部和腰荐部也有一大块白色带围绕。嵊县花猪随着年龄增大,皮肤粗糙、多皱褶,被毛粗硬。据1980年普查,六白类和乌猪白脚类占80%,大斑花类占20%。2006年调查大斑花类已灭绝。

嵊县花猪体型中等,体质健壮。头中等大,耳大而厚、向前下垂至颏,前额高纵、额部皱纹多呈《》形。鬐甲较高,前躯较长,背腰大多平直,腹饱满而下垂,大腿不够丰满。尾长中等、尾尖扁平,四肢粗壮结实。母猪乳房发达,乳头粗大、16个以上者占96%,大多数对称排列。

2.体重和体尺2006年上虞市家畜改良站,对该地所饲养的嵊县花猪的体重和体尺进行了测量,与1980年数据比较,母猪体重略有增加,见表1。

(二)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嵊县花猪公猪4月龄左右性成熟,6月龄、体重50kg左右初配,一般每周配种5~7次,利用5~6年;母猪3月龄左右性成熟,4月龄、体重40kg左右初配,利用7~8年,利用20胎以上的为数也不少。

2006年上虞市家畜改良站,对该地所饲养的母猪繁殖性能进行了调查,与《浙江省畜禽品种志》记载的1980年的数据相比变化不大(表2)。

2.育肥性能据1979年嵊县缸窑大队18头猪的试验记录,在每千克混合饲料含消化能12.56MJ、可消化粗蛋白10.4%~11.9%的饲料条件下,从体重18.57kg至75.83kg,饲养133天(246日龄),耗料189.5kg,平均日增重430.53g,料重比3.31。

嵊县花猪一般70kg左右屠宰为宜,超过80kg脂肪沉积快、瘦肉率降低。2006年上虞市家畜改良站对该地所饲养的5头宰前平均体重73.2kg的猪进行了屠宰性能测定,与1980年比较,当时宰前活重较大,实际瘦肉率差异不大(表3)。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用保种场保护。1975年嵊州市曾在三界茶场设立嵊县花猪繁育场,开展本品种选育、繁育和保种,2002年该场撤销。上虞市家畜改良站于1989设立嵊县花猪繁育场,1991年通过一级种猪场验收。2009年在上虞市章镇移址扩建了嵊县花猪保种场。嵊县花猪1986年收录于《中国猪品种志》,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五、品种评价

嵊县花猪适应性强,在饲养条件差、冬季寒冷的山区和夏季炎热的平原均可饲养。抗病力强,只要搞好常规免疫,一般较少发病。母猪繁殖力强、母性好,仔猪育成率高。适应性广,耐粗饲,利用年限长,杂种优势明显,是杂交利用的优良母本。今后应加强保种工作,扩大群体数量。

河套大耳猪


河套大耳猪(HetaoBig-earpig)因主产于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平原而得名。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河套大耳猪主产区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境内,中心产区是五原县塔尔湖种猪场,其他旗县国有猪场以及各旗县农户也有饲养。在黄河南北两岸、阴山以南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市的南部均有分布。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河套大耳猪中心产区位于北纬40o46~41o16、东经107o35~108o37,地处河套平原腹地,在阴山山脉南麓,海拔1100m左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地集中连片,渠道纵横,可引黄自流灌溉,是我国著名的塞上谷仓。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风沙大、雨量少,气候变化大。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8.7℃,无霜期110~135天。年降水量131~173mm,由西向东南逐渐递增,春季雨少,夏秋季降雨多而集中;年蒸发量2000~2400mm,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十余倍;相对湿度52%。年平均日照时数1375~3240h,光照充足。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糜子、谷子、马铃薯,经济作物有葵花、甜菜、胡麻、芜菁,可为全县提供饲草及发展养猪业的大量精粗饲料。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据包头市转龙藏文化遗址(1954年、1958年两次发掘)出土的猪骨表明,远在新石器时代内蒙古西部地区即有猪存在。呼和浩特市附近的出土文物中也有陶猪,系北魏时期(386534)的葬品,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巴彦淖尔市河套地区早年杂草丛生,也有关于野猪活动的传说及踪迹。随着农业生产的开发,外地移民随之带入一些猪种。据当地群众反映,100多年前陕西、山西移民进入时,就带入一些地方猪种。各个地方品种猪之间的杂交及它们和野猪之间的杂交,再经当地劳动人民长期选育,逐渐形成了近代的河套大耳猪。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2005年12月末调查有河套大耳猪314头,其中母猪107头、公猪30头。

历史上,河套大耳猪曾是当地的主要地方猪种。据《中国猪品种志》记载,1984年有河套大耳猪种猪1000余头。2000年以后开始下降,2006年以来受市场影响急剧下降。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河套大耳猪分为长头型与短头型,短头型猪额面部稍凹。头中等大小。面直而长,呈圆桶状,面部有倒八字形皱纹。耳大、下垂过嘴。背腰平直,腹大下垂,体窄胸深,尻斜。四肢粗壮。尾粗长。乳头一般7对。被毛全黑(有的鼻镜、系部、额部有少量白斑或白毛),鬃毛良好,冬季着生棕色绒毛。皮厚、有皱褶,后躯大腿皱褶明显。

2.体重和体尺2006年五原县畜牧局在隆兴昌镇和塔尔湖镇对河套大耳猪进行了调查测量,与《中国猪品种志》中记载的1984年的数据大体相近,见表1。

(二)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河套大耳猪性成熟较早,母猪4~5月龄有发情表现,公猪5~6月龄有性行为。公猪250日龄配种。母猪65kg、公猪70kg初配,利用年限5~8年。母猪一年四季都可发情,发情周期17~23天、发情持续期,3~8天断奶后2~6天发情,妊娠期114天。

2006年12月五原县畜牧局对五原县隆兴昌镇和塔尔湖镇河套大耳猪繁殖性能进行了调查,50头三胎以上母猪窝产仔数10.10头,窝产活仔数9.34头,45日龄断奶仔猪9.19头,断奶个体重4.670.16kg。河套大耳猪母猪繁殖性能见表2。

与1981年对五原种猪场和1978年对潮格种猪场的母猪繁殖性能调查结果比较,初产母猪(18窝)平均窝产仔数9.11头,潮格种猪场三胎以上母猪(51窝)窝产仔数12.3头,略有下降。由于现存群体数量少,个体之间性能差异较大。

2.育肥性能河套大耳猪用吊架子育肥和短期肥育的方式效果较好,在中等营养水平下,表现出较好的肥育性能。五原县种猪场1979年8头猪,从体重15.11kg开始,饲养151天,至体重75.96kg结束,全期日增重403g。料重比4.34。该场1981年大群饲养肥猪31头,从体重4.44kg开始,到体重66.11kg结束,共184天,净增重61.67kg,日增重335g。料重比3.8。

2006年五原县种猪场对20头平均宰前活重138.78kg的猪进行了屠宰性能测定,屠宰率66.58%,6~7肋背膘厚40.8mm,平均背膘厚40.8mm,皮厚3.3mm,眼肌面积13.73cm2,瘦肉率45.02%。与《内蒙古自治区家畜禽品种志》中记载的1981年数据比较,屠宰率(67.27%)、眼肌面积(12.64cm2)等均较接近。

据《中国地方猪种种质特性》(1989)记载,6头宰前活重75.13kg的猪,屠宰率71.20%,6~7肋背膘厚34.8mm,皮厚5.0mm,平均背膘厚38.2mm,眼肌面积18.24cm2,花板油占胴体比例14.41%,后腿比例25.60%。胴体中瘦肉率37.37%,脂率40.83%,皮率11.93%,骨率9.88%。

据么苏梅等(1993)报道,对12头河套大耳猪的肌肉样品进行了测定,pH16.03,系水力57.89%,熟肉率62.58%,肌肉中含水分70.07%。干物质中含粗蛋白16.23%、粗脂肪9.64%、粗灰分1.02%,肌纤维直径47.83m。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用种猪场保护。从1979年开始,在五原塔尔湖猪场对河套大耳猪进行保种选育。保种群由1980年的4个不同血统公猪、21个小群体33头母猪组成保种群。1981年增加到5个不同血统公猪,26个小群体49头母猪组成保种群。河套大耳猪1985年收录于《内蒙古自治区家畜禽品种志》,1986年作为黄淮海黑猪的一个类型收录于《中国猪品种志》,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内蒙古自治区1990年发布了《河套大耳猪》地方标准(蒙DB60590)。

当地群众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以河套大耳猪为母本,外来猪为父本进行杂交。1982年进行了以中约克夏猪、长白猪为父本,河套大耳猪为母本的杂交对比试验,日增重、胴体瘦肉率以约河组较好。

五、品种评价

河套大耳猪适应性强,抗寒、抗病,耐粗饲。在饲养水平低、管理粗放的条件下,能正常繁殖生产。不足之处是腹脂多、晚熟、生长发育慢。今后应进行自群繁育,扩大群体数量,保护好这一资源。

闽北花猪


闽北花猪(MinbeiSpottedpig)因产于福建北部而得名。是一种小型花猪,有三个主要类群,产地常以苗猪集散地的地名给猪命名,如产于沙县的称为夏茂猪,产于顺昌的称为洋口猪,产于南平的称王台猪等。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闽北花猪主要产于沙县、顺昌、南平、建阳、尤溪、三明、永安、建欧等县市,以沙县的夏茂、顺昌的洋口、南平的王台等地为中心产区。广泛分布于闽江上游的沙溪、富屯溪、建溪、尤溪两岸约15个县、市。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闽北花猪产区为亚热带气候区,位于武夷山与戴云山两大山脉间的谷地,闽江上游的主要水源贯穿其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当地多丘陵地带,整个地形山峦起伏,连绵纵横,海拔100~400m。年平均气温19.6℃,无霜期295~348天;年降水量1500~2200mm,相对湿度70%;年平均日照时数1736h。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薯、马铃薯、玉米、大豆、花生等。饲料作物有紫云英、象草、黑麦草、青玉米及瓜果、蔬菜类。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据说闽北花猪是由当地一种小型花猪,与放竹排人从江西引进的花猪杂交培育形成的。产区广大农户历来习惯以剩余的粮食、碎米、米糠、饭汤、泔水及菜皮、甘薯、南瓜、豆渣等煮熟后喂猪,产区群众的食用油亦以猪油为主,群众喜养早熟易肥、到年终出栏的猪。屠宰后的猪板油、花油熬制后,可供人们吃数月至半年。在这样的生活习惯和自然条件下,经过广大群众长期、不断地精心选育,逐渐形成了早熟易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的地方良种花猪。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据沙县历史资料记载,20世纪80年代存栏闽北花猪4.85万~5.88万头,其中母猪0.42万~0.52万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82年开始引进良种公猪进行杂交改良,取代了当地纯种猪上市。闽北花猪种猪存栏数逐年下滑,1990年存栏母猪降至0.12万头,已无公猪。顺昌县1976年约有闽北花猪5.6万头,1984年降至1.7万头左右,2005年存栏仅300头、公猪仅8头。至2005年3月沙县、顺昌县有闽北花猪母猪1500余头、公猪8头。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闽北花猪被毛细、稀、短,头中等大,额有深浅、形状不一的皱纹,耳前倾下垂。颈短厚,背腰宽,背多凹陷,腹大下垂,臀宽而稍倾斜。毛色为黑白斑块相间,分布很不一致,有的除四肢、腹下部及尾端为白色外,其余均为黑色,俗称乌云盖雪;有的胸部、腹部、肩胛部和四肢、尾端均为白色,俗称黑白花;有的肩部有宽窄不一、两侧相连接或不连接的白色环带,俗称花背甲。

据2005年4月27日对7头公猪、53头母猪的调查,奶头排列对称的占54.72%,丁字排列的占33.96%,群众喜欢后者,认为此种奶头有利于仔猪哺乳。奶头数平均(5.750.07)对,最后一对乳头分开的占98.11%。

近十几年来,随着饲料工业的迅速发展,用于养猪的饲料营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更为平衡,闽北花猪体型上有很大改善,背部由过去的凹陷变得平直,腹大下垂变得大而不拖地。

2.体重和体尺2005年4月分别在顺昌县的埔上闽北花猪保种场、高阳乡的花桥村和朱台村对7头成年公猪、49头成年母猪的体重和体尺进行了测量,与《中国猪品种志》记载的1977年农村传统饲养条件下的闽北花猪的体重和体尺比较,变化不大(表1)。

(二)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闽北花猪公猪3月龄左右即有性行为,一般5~6月龄开始初配,10月龄正常使用。在每头公猪负担50~150头母猪配种任务条件下,受胎率达95%以上,使用期不超过4年。据2005年对农户的实地调查,母猪一般120日龄开始发情,早的115日龄,迟的137.5日龄,平均236日龄初配,发情周期20~21天,发情持续期3~4天;妊娠期114~116天。在农村,公猪一般5~6月龄开始初配,母猪4月龄初次发情,母猪在发情七八次后,即约8月龄、体重40kg左右初次配种。发情周期20天左右,发情持续期3~4天,一般在发情后第三天配种,妊娠期114天。

2005年在顺昌县对农户饲养条件下50窝母猪调查,其繁殖性能见表2,与《中国猪品种志》记载数据比较,窝产活仔数差异不大,断奶成活数增加。

2.育肥性能2006年3月23日至9月2日,在顺昌县的埔上闽北花猪保种场,对4头(2头公猪、2头母猪)纯种闽北花猪进行了160天的育肥试验,结果见表3。

闽北花猪具有早熟易肥的特点,蓄存脂肪的能力较强。据《中国猪品种志》记载,1976年在建阳、三明对农村育肥猪(66头)的调查,在以青料为主的饲养条件下,体重从8.33kg开始,饲养310天,体重达66.33kg,日增重187.1g,每千克增重消耗精饲料2.23kg、青饲料11.63kg、粗饲料3.57kg。

2006年9月2日对4头闽北花猪进行了屠宰性能测定,眼肌面积20.86cm2,猪肋骨数14对。其他指标见表4。

与1977年的相应数据比较,由于宰前活重与饲养条件不同,其瘦肉率等性状有较大差异。肉质测定结果为:肉色3.88分,大理石纹2.13分,pH6.21,失水率7.17%。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用保护区和保种场保护。2002年福建省顺昌县埔上镇谢坑村闽北花猪保护区,有公猪1头、母猪43头,高阳乡保护区有存栏母猪60头,同时县畜牧兽医站与乡镇保护区畜牧兽医站签订了保种协议和种猪登记制度。2003年3月在顺昌县埔上镇恢复建立闽北花猪保种场,当时从全县各乡镇筛选出符合闽北花猪外貌特征、不同血缘关系的公猪3头,没有亲缘关系的母猪10余头,组成核心群体。到2007年经过三个世代的选育,保种场有7头公猪、35头母猪,9头后备母猪。闽北花猪1986年收录于《中国猪品种志》。

以闽北花猪为母本,与长白猪、约克夏猪及上海白猪公猪杂交,杂种后代的育肥性能见表5。

五、品种评价

闽北花猪是福建省北部山区特有的早熟易肥花猪品种,有较长的饲养历史,能适应当地湿热的气候条件,且有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好、繁殖力强的特点,但其体型小、生长缓慢。今后应加大保种力度,培育优良公猪,将保种场公猪推向保护区,有计划地将保护区中三胎以上优秀个体母猪调入保种场。另一方面,要加强杂交组合的筛选,尽快推出适应当地市场需要的杂交组合,保种与利用相结合,走健康发展的道路。

仙居花猪


仙居花猪(XianjuSpottedpig)因原产于浙江省仙居县而得名。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仙居花猪主要分布于仙居县永安溪两岸的平原地带,据1983年调查,主要分布于横溪、田市、城峰三个区。除仙居县外,临海、黄岩、温岭、玉环等邻县亦有饲养。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仙居县位于东经120o1716~120o5551,北纬28o2814~28o5948。地处浙江省东部,东邻临海、黄岩,南毗永嘉,西连缙云,北接天台、磐安,是台州、温州、丽水、金华四个地区的接合部。年平均气温17.2℃,无霜期240天;年降水量1644mm,年蒸发量1261mm;年平均日照时数1933h。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据清光绪年间(1875)修缮的《仙居县志》记载:猪其种不一。《台州府志》记载:猪,大日彘,小日豚,色黑,有白蹄者名花猪。可见当地养猪历史悠久。据调查,在200多年前仙居就大量饲养和繁殖小猪,并建立了小猪市场,以仙居城关市场为最大,交易最多时,每市可达1000多头。由于母猪多、基础好,养猪生产发展较快,农民家庭收入显著增加。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2006年11月,存栏仙居花猪856头,其中母猪850头、公猪6头。主要在仙居县境内。在20世纪6080年代,仙居花猪曾经是台州地区的当家品种,据《浙江省畜禽品种志》记载,1980年时仙居县有母猪1.59万头,临海县有母猪1.34万头。1983年仙居全市存栏母猪8.42万头,其中仙居花猪3.32万头,占39.95%,有存栏母猪1.41万头,仙居花猪母猪占98.97%。90年代以后,仙居花猪存栏量急剧下降。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仙居花猪的头型可分老鼠头和寿字头两种。根据其花斑大小可分大白花猪(即白花猪)、小白花猪(即乌铁猪)两个品系,以乌铁猪稍多。仙居花猪具有八白特征,即鼻端、额心、尾尖有白毛,四肢、下腹或腹侧为白色,大白花猪体躯白色多一些,黑白分明;乌铁猪则四肢、下腹部为白色。

仙居花猪被毛中等长,鬃毛不发达,体型较大。额宽面平,额部皱纹浅而少,呈纵行。耳大小中等,耳根硬而平举,耳壳软而下垂。颈粗细适中,胸宽而深,背宽广而平直,腰部较长较平整,少数猪微凹,荐部稍高于髫甲部,腹部大而稍下垂。乳头多为7对。四肢较高,骨质坚硬有力,臀部倾斜,后腿部不够丰满,具有肉脂兼用型体型。

2.体重和体尺据《浙江省畜禽品种志》(1980)记载,对10月龄以上公猪和48月龄以上母猪进行了体重和体尺测量,结果见表。

(二)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仙居花猪母猪性成熟较早,据《浙江省畜禽品种志》(1980)记载,21头后备母猪平均121.95日龄开始发情,发情周期19.4天,发情持续期82.4h,怀孕期113.36天,平均68.16天产后发情。一般在母猪发情2~3次后、体重20~30kg时进行初配。小公猪在出生后半个月就有爬跨动作,在120~150日龄、体重20~30kg时开始配种,每天配种1次;成年公猪每天配种2~3次,在一般饲养条件下可利用3~4年。对78窝初产母猪统计,平均窝产仔数7.5头;对647窝经产母猪统计,平均窝产仔数10.65头,窝产活仔猪10.1头。又据111窝经产母猪统计,仔猪60日龄断奶,断奶个体重9.44kg。

2.育肥性能据《浙江省畜禽品种志》(1980)记载,白塔镇垟百辽村畜牧场对5头猪进行了育肥性能测定,开始体重15.96kg,结束体重55.70kg,肥育期164天,平均每头净增重39.74kg,平均日增重242g。对其中的4头猪进行了屠宰性能测定,宰前活重62.56kg,屠宰率65.07%,6~7肋背膘厚45.3mm,皮厚3.2mm,眼肌面积12.74cm2,花板油比例10.54%。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尚未建立仙居花猪保护区和保种场,处于农户自繁自养状态。在19801986年间仙居县农业局先后在县柑橘场、县良种场建立仙居花猪群体世代选育基地,开展保种和选育工作,同时以仙居花猪为母本,与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等进行两品种或三品种杂交试验,均获得省饲料、增重快、瘦肉率高、饲养周期短等杂交优势。

五、品种评价

仙居花猪对当地环境适应性强、肉质好。今后应尽快建立保护区,扩大群体数量。

赣中南花猪


赣中南花猪(GanzhongnanSpottedpig)包括产于江西中南部的泰和、万安、永丰、遂川、兴国、瑞金等县市的冠朝猪、万安猪、藤田猪、左安猪、茶园猪、三花猪等,1973年统一命名为赣中南花猪。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赣中南花猪原分布于吉安市、赣州市的大部分县市和抚州市的部分县。其中,冠朝猪分布在泰和县的冠朝、老营盘等乡镇;万安猪分布在万安县的窑头、武术等乡镇;藤田猪分布在永丰藤田、陶唐、佐龙等乡镇;左安猪分布在遂川县的左安、汤湖;茶园猪分布在兴国县的茶园、均村等地;三花猪分布在瑞金县的壬田、高围等乡镇。目前,赣中南花猪主要分布于万安。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赣中南花猪的产区位于江西南部、中部,赣江的上中游,大部分为丘陵和低山,生态环境良好,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6.2~19.7℃,无霜期275~305天。产区土地肥沃,粮食及经济作物丰富,是江西重要的农业区域,农作物以水稻、甘薯、豆类、花生为主,盛产甘蔗。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当地青饲料丰富,一年四季不断,为该品种猪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历史上当地群众有养大肥猪的习惯。明代景泰甲戌年(1454)编撰的《龙泉县志》中,记载猪花白肥腻,与北省异民间广畜,证明当时有以大米养猪的习惯且养猪非常普遍。当时群众选种的标准是骨架高大,嘴阔,上下颌整齐,鼻梁翘,鼻镜宽,颈小身长,背腰宽,耳大下垂,乳头排列整齐,四肢粗壮。赣中南花猪历史上就有输往广东的传统,广东北部的南雄等县群众过去常到相邻的赣州市所属县市买仔猪(赖以斌等,2001)。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1982年主产区有赣中南花猪种母猪1.3万头,公猪100余头;20世纪90年代中期存栏母猪5000余头;2006年据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统计,只有能繁母猪105头、公猪5头,目前,赣中南花猪以万安猪居多,其他类群较少。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赣中南花猪中的万安猪体型中等偏大,体格结实。毛色黑多白少,除腹下、四肢为白色外,其余部位为黑色,称为乌云盖雪。头大,背腰平直,腹下垂。四肢粗壮,关节结实。尾粗多毛。肋骨14对。乳头数多为6~7对。冠朝猪体型较小,头和四肢较细,毛色以三花为主。左安猪居两者之间,毛色多为过颈花。

2.体重和体尺2006年11月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对赣中南花猪的体重和体尺进行了测量,与1980年数据比较,成年公猪的体重有所下降,母猪的体重相近(表1)。

(二)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2006年11月赣中南花猪资源场统计了30头经产母猪的繁殖性能,妊娠期(114.700.36)天,窝产仔数(10.930.20)头,窝产活仔数(10.070.22)头,初生个体重(0.690.01)kg,(47.960.18)日龄断奶成活数(9.70.18)头,断奶个体重(8.410.12)kg,母猪泌乳力(34.620.51)kg。据《中国猪品种志》,1980年对产区调查,经产母猪窝产仔数10.04头。1989年万安县畜禽原种场对经产母猪的繁殖性能做过统计(81窝),其窝产活仔数(9.990.24)头,初生窝重(9.10.17)kg。比较可见,窝产活仔数变化不大。

2.育肥性能万安县畜禽原种场2006年、19831984年对赣中南花猪进行了育肥性能测定(表2),其日增重有所提高。

2006年11月由江西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对205日龄的赣中南花猪2头公猪、2头母猪进行了屠宰性能测定和肉质分析,宰前活重93.65kg,屠宰率74.20%,瘦肉率41.84%,背膘厚4.44cm,眼肌面积20.01cm2;1997年由江西农业大学测定,育肥饲料均采用相同营养水平(含可消化能13.09MJ/kg、粗蛋白15.01%),75日龄开始育肥,体重75kg结束并屠宰,肉质性状测定结果见表3。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用保种场保护。1971年在江西万安建立了赣中南花猪保种场,即万安县畜禽原种场,并制定了保护和利用计划,建立了品种登记制度。2006年存栏公猪6头、母猪61头。赣中南花猪1986年收录于《中国猪品种志》。

1981年江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与井冈山垦殖场利用赣中南花猪母猪和中约克夏猪、苏白猪进行二元杂交试验,设父母本对照组,中约克夏猪与赣中南花猪组优势率8.63%(张华等,1987)。2006年赣中南花猪杂种母猪占当地母猪比例约10%,均为散养。

五、品种评价

赣中南花猪肉质好、味鲜美,但其生长速度慢,今后应加强保种工作,扩大群体数量,保护好这一遗传资源。

桂中花猪


桂中花猪(GuizhongSpottedpig)因主要分布于广西中部而得名。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桂中花猪原主要分布于广西中部的百色、河池、南宁、柳州四个地区及桂林地区永福等30多个县(市),现中心产区为广西百色市平果县太平、耶圩、海城三个乡镇,在该县的坡造、旧城、同老、黎明、果化等乡镇也有分布。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广西百色市平果县,海拔最高934.6m、最低76m,属高温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5℃,无霜期341天;年降水量1374mm,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时数1683h,光照充足。全县有大小河流36条,主要有右江、红水河两大水系。农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其次是甘蔗、大豆、木薯、花生、甘薯、饭豆、猫豆等,农作物一年两熟,产量稳定,能够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作为饲料,为桂中花猪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1949年前当地已饲养桂中花猪,遍及融安、平果县等地。历史上当地山区交通阻塞,群众养猪多放养,饲料主要为野草、野菜、树叶和少量玉米、米糠、薯类等。在居住分散的地方,有些农户养母猪采用留子配母或兄妹相配等近亲繁殖。经过不断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体质健壮、四肢坚实、抗病力强、耐粗饲、遗传性能稳定的花猪品种。20世纪60年代该县陆续引进了陆川猪、东山猪及国外的约克夏猪、长白猪等猪种进行杂交。特别是80年代以后,平果县及周边饲养的猪基本上都是以桂中花猪为母本、外来良种为父本的二元杂种或三元杂种猪。2004年调查时柳州市已很少有纯种桂中花猪,只有百色市平果县部分山区仍进行着本品种的纯种繁殖和饲养。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2006年存栏桂中花猪8.32万头,其中能繁母猪2万头,用于纯繁生产的母猪6173头,用作杂交改良的母猪1.4万头,占能繁母猪的69.35%;公猪138头,都用于纯种繁殖。1981年整个产区约有桂中花猪成年母猪40万头,三个主要产区县有桂中花猪母猪2.5万头、公猪560余头。之后由于引入外来猪种进行杂交改良,母猪数量逐年下降,2002年以后又有所回升,平果县全县2002年底桂中花猪存栏8.66万头,其中能繁母猪2.4万头、公猪118头;2004年底存栏8.8万头,其中能繁母猪2.1万头、公猪135头;2005年底存栏8.5万头,其中能繁母猪2.1万头、公猪138头。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桂中花猪头较小,额稍窄、有2~3道皱纹,嘴筒稍短,耳中等大、略长、向上前伸。体型中等大小,各部位发育匀称,体长稍大于胸围,肋骨13对。背微凹,臀稍斜,腹大、不拖地。乳头12~14个,排列整齐。骨骼粗壮结实,四肢强健有力,肌肉发育适中。毛色为黑白花,头、耳、臀、尾为黑色,腹部、四肢及肩部为白色,背腰部有一块大小不一且位置不固定的黑斑,黑白毛之间有3~4cm宽的灰色带(黑底白毛)。额头有白色流星,多延至鼻端。

2.体重和体尺2006年11月平果县水产畜牧局对太平、耶圩、海城、新安4个乡镇12个村20个屯,测量了7头24~36月龄的公猪和182头母猪的体尺和体重,结果见表1。

与《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记载的1982年桂中花猪的体重相比,24月龄公猪体重(67.64.lO)kg、母猪体重(77.80.23)kg,公猪体重变小。

(二)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桂中花猪性成熟较早,小公猪30~40日龄有爬跨现象,小母猪一般4~5月龄、体重25~35kg开始发情。农户饲养的公猪4月龄开始配种,24~36月龄淘汰;母猪5~6月龄初配,36~60月龄淘汰,个别生产良好的母猪可利用到96月龄。母猪平均发情周期18.4天,发情持续期3.8天,妊娠期114.4天。

据靖西县1999年对24个乡镇2012头桂中花猪母猪繁殖性能的调查,平均窝产仔数12.29头,最多的一胎产仔22头,窝产活仔猪数11.4头。仔猪65~70日龄断奶,断奶窝重79~92kg。据《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记载,1982年柳州种畜场统计,34窝初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1.6头,初生窝重7.3kg;54窝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12.5头,初生窝重7.9kg。

2.育肥性能2006年平果县水产畜牧局对5头90日龄的猪进行育肥试验,试验期60天,平均始重22.6kg,末重56.8kg,日增重570g。2006年11月广西大学对15头猪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平均体重66.20kg,结果见表2。

2006年11月,广西大学采取15头桂中花猪背最长肌(冻肉),由广西分析测试研究中心进行测定,其中9头(水分在65%以上)肉样含水分68.97%1.00%,粗蛋白20.12%0.46%,粗脂肪9.70%0.80%,粗灰分1.05%0.01%。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尚未建立桂中花猪保护区和保种场,也未制定保种和利用计划。靖西县畜牧局曾在19951997年间,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外地引进了4000多头桂中花猪,以取代本地混杂的桂中花猪,建立了一批示范户,以示范户带动群众饲养桂中花猪,取到了较好的效果。桂中花猪1982年收录于《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

五、品种评价

桂中花猪母性好、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鲜嫩、可口,是不可多得的优良品种。今后应加快建立桂中花猪的保种基地和保种区域,进一步做好保种与选育提高工作。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35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