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山鸡产蛋期需要注意的事项

山鸡产蛋期的防护措施直接影响着山鸡产蛋数量和质量,那么,山鸡产蛋期需要做好哪些防护措施呢?以下是招宝生态农庄技术人员总结的经验:

1.增加光照根据农庄经验,产蛋期山鸡光照时间要达到16~18小时,最好定时定点,并采用渐明、渐暗式开关调控器,避免引起山鸡惊吓,造成应激。灯的高度以距地2米左右为宜,光照分布要均匀。光照强度根据季节的不同控制在2~3.5瓦/米2。2.保持温度适宜山鸡产蛋期的最适温度是18~26℃,应尽量避免大幅度的温度波动。夏天要注意降温,室内养殖应保持舍内通风良好,有条件的可以安装排风扇,室外养殖应采用遮阴、洒水等方式降温。冬天要注意保暖,并保持舍内温度稳定。3.防止惊群产蛋期山鸡对声音比较敏感,并易受到惊吓,影响产蛋量。产蛋期间应尽量保持鸡舍周围环境安静,降低噪音,减少搬迁转群,甚至养殖人员及穿戴也要相对固定。4.提供优良环境鸡舍要定时定点打扫,保持鸡舍清洁、干燥无异味。经常通风换气,降低饲养密度,避免发生拥挤,为山鸡提供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最大程度地减少或消除各种病原菌对产蛋期山鸡的侵害。5.仿生态装饰可砍些树枝,最好是松柏类树枝挂在鸡舍内,这样不但美化环境,为山鸡提供栖息之地,也可让山鸡迅速适应鸡舍的生活,而且还可以让其取食松针,增加粗纤维和维生素A的摄取。6.加强防疫定期进行疫苗注射,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注射时注意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每周用百毒杀或灭菌灵喷雾消毒1次,食槽、水槽每天用0.1%高锰酸钾溶液刷洗。产蛋期可在饮水中添加青霉素,既可防治大肠杆菌病等疾病,又可预防感冒。做好灭蚊灭蝇工作,发病鸡要全部换舍隔离,对死鸡集中深埋,其他种用山鸡更换场地,使山鸡保持健康状态是延长产蛋高峰期和提高种蛋受精率的重要措施之一。7.添加中药将苍术、艾叶、蒲公英、甘草等多种中草药添加到饲料中,不但可以增强山鸡的免疫力、预防多种疾病,而且可以提高产蛋率和蛋的品质。部分中药添加剂还可以提高山鸡的生长速度,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8.提供充足的营养、饮水、产蛋箱山鸡产蛋期间对营养和水的需求比平时更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直接影响产蛋量和产蛋持续时间,另外要准备充足的青饲料,以满足山鸡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产蛋期山鸡饮水量增加,尤其是夏天更不可断水。鸡舍中产蛋箱配置要合理,每3~4只山鸡配备1个产蛋箱,以保证山鸡在产蛋时可以找到产蛋场所。

扩展阅读

山鸡蛋的孵化需要注意什么


山鸡也许了解它的很并不是很多,山鸡和普通的鸡是有很大区别的,山鸡的营养成本比普通的鸡更高,山鸡从它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知道,它是在山中长大的鸡,由此我们可知,它的生长环境和普通的鸡都是有所不同的。

山鸡蛋的孵化需要注意什么

选即选蛋,尽量利用保存两周以内的种蛋,蛋型正常、大小适中、蛋壳厚薄均匀、颜色协调一致、色泽鲜艳的,保存时间越短,出雏率越高。

消即消毒,入孵前一般采用熏蒸法消毒,即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5克、福尔马林30毫升的剂量,在25℃~30℃的温度条件下熏蒸20分钟,可杀灭种蛋上的病毒。消毒一般在消毒柜内进行。

温即温度,温度是孵化的首要条件,孵化温度要根据胚胎发育情况采取前期高、中间平、后期略低、出雏期稍高的施温方法。温度分别为:入孵前种蛋预热6小时~8小时,蛋温36℃~38℃,1天~7天38.8℃~39.2℃,8天~14天38.5℃~38.8℃,15天~20天38℃~38.5℃,21天~24天(即出壳)38.5℃~39℃湿即湿度,湿度在整个孵化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若湿度不足则会引起胚胎粘壳、出雏困难;湿度过高,易造成雏鸡蛋黄吸收不良,体质差,易死亡。适宜的湿度应掌握两头高、中间平的原则,即前期相对湿度为60%~65%,中期为55%~60%,后期为60%~68%,出雏期为70%~75%。

翻即翻蛋,为使种蛋受热均匀,必须通过人工或自然翻蛋,从入孵的第二天起,一般每2小时~4小时翻蛋1次,翻蛋的角度为180度,第二十一天开始停止翻蛋。

晾即晾蛋,在孵化中后期蛋温达38.8℃时应晾蛋,一般孵化16天时每天晾1次;孵化21天~24天,每天晾两次。晾蛋的时间可根据情况灵活掌握,当蛋温降至35℃时继续孵化。

喷即喷水,喷水是提高出雏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喷水能使蛋壳松脆,山鸡的蛋壳上膜厚,蛋壳坚硬,为此在孵化21天~24天时须每天喷水1次,水温35℃左右,待水干后继续孵化,在反复晾蛋、喷水的作用下,蛋壳由坚硬变松脆,有利于雏鸡破壳而出。

照即照蛋,第一次照蛋在孵化6天~8天时,主要检查种蛋受精率情况,照正常蛋可发现胚胎上的眼点,蛋内颜色发红并带有血丝,无精蛋却无任何变化,蛋黄完整,蛋清透明,要及时取出无精蛋。照蛋的次数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主要检查胚胎发育情况,并查出死胎蛋。

山鸡的养殖成本

一般情况一只大概都是在12-15块左右,鸡苗3-5块药2块,吃的7-8左右!具体要多少成本就要看你的养殖规模了!场地和人工另算!

野鸡:外观如孔雀美丽。其肉质细嫩鲜美,野味浓,前景看好。

因为它是野生动物,生命力、抗病力特强,成活率高,投资较保险。

利润分析(仅供参考)按饲养500只七彩山鸡计算,120天内饲养经济效益实际分析,成鸡平均体重为1.3千克,商品野鸡销售价格为20元到28元每市斤,

按照最低销售价格20计算,500只山鸡总重量是1300斤,130020=26000元.

每只鸡苗进价为5元,500只总共2500元.

每只野鸡的饲料成本为最高14元.按14元计算,总共饲料成本为7000元.

其他每只鸡费用3元(防疫,人工,照明及其它等).总共为1500元。

山鸡的有哪些饲养方式

1、立体笼养法。以商品肉用雉鸡为目的大批饲养,在育成期采用立体笼养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此期间雉鸡的饲养密度应随鸡龄的增大而降低,结合脱温、转群疏散密度,使饲养密度达到每平方米20只左右,以后每2周左右疏散1次,笼养应同时降低光照强度,以防啄癖。

2、网舍饲养法。网舍饲养法对作为种用的后备雉鸡可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使种用雉鸡繁殖性能提高。在雏雉鸡脱温后,转到网舍饲养时,为防止由于环境突变,雉鸡惊慌突然起飞乱冲乱撞,造成死亡损伤,应将雉鸡的主翼羽每隔2根剪掉3根。网舍饲养应在网室内或运动场上设沙地,供雉鸡自由采食和进行沙浴。

3、散养法。可以根据雉鸡的野生群集习性,充分利用荒坡、林地、丘陵、牧场等资源条件,建立网圈,对雉鸡进行散养,为防雉鸡受惊飞逸,可在雉鸡出壳后进行断翅,即用断喙器切断雏雉鸡两侧翅膀的最后一个关节。在外界环境温度不低于1718℃时,雏雉鸡脱温后即可放养。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3只。这种饲养方法,雉鸡基本生活在大自然环境中,空气新鲜、卫生条件好、活动范围大,既有天然野草、植物、昆虫采食,又有足够的人工投放饲料、饮水,极有利雉鸡育成期的快速生长。同时,在这种条件下生长的雉鸡具有野味特征,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养山鸡赚钱吗

野鸡肉质细嫩鲜美,野味浓,一直作为高档菜肴,深受市场青睐。目前国内野鸡的市场缺口大,仅广东、福建、上海等沿海地区年需求量就达5000万只,而实际供应量不到600万只。

以引进50组(1公6母/组)野鸡为例,每只母鸡年产蛋按100枚计算(实际产蛋量要高得多),300只母鸡年产蛋30000枚。种蛋合格率按95%计算,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均按85%计算,则年产野鸡为:3000095%85%85%85%=14585只。饲养3个多月商品鸡可达1。5公斤,目前售价30-50元/只,即使按土鸡价卖,也可卖24元。一年收入:14585只24元/只=35万元。

我们都只知道普通的鸡会下单,山鸡下蛋的原理和普通的鸡也差不多,但是对于成批的养殖山鸡来说,它的孵化也是需要一定的讲究的,这样才能提高它的产蛋率。

养殖山鸡延长山鸡产蛋高峰的方法


选育良种

要求母山鸡体质健壮,体重1千克~1.5千克,发育良好,性情温驯,活泼好动,冠髯鲜红,眼大有神。公山鸡各部位匀称,发育良好,胸肌发达,冠色鲜红,啼声洪亮,羽毛丰满,体重在1.5千克以上。

搞好防疫

使山鸡保持健壮状态是延长产蛋高峰期和提高种蛋受精率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保持圈舍清洁,每周用百毒杀或灭菌灵1000倍液喷雾消毒1次,食槽水槽每天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刷洗1次。产蛋高峰期多发疫病有白痢、大肠杆菌病等,要做好防治工作。

科学配料

繁殖期间给山鸡供足营养。饲料配方为:玉米50%,豆饼15%,麸皮17%,高粱6.5%,鱼粉8%,贝壳粉2%,骨粉1.2%,食盐0.3%,并在每百千克饲料里加蛋氨酸100克、氯化胆碱100克、多维素10克,产蛋两个月时注射1次防治禽产蛋下降综合征疫苗。

公母比例

公母搭配合理是降低饲养成本,提高产蛋率的重要措施。科学的公母比例为1∶3~1∶4。

饲养管理

每天定时打扫鸡舍卫生,定时饲喂,供足清洁饮水。保持舍内温度在15℃~25℃,气温高时注意通风降温,气温低时注意保温,并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

七彩山鸡养殖技术:山鸡育雏期注意事项


【常见问题】七彩山鸡养殖技术:山鸡育雏期注意事项

【专家解答】

●适时饮水与开食:

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喂水后1~2小时开食。开食料要柔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前3~5天最好喂湿拌料。在每次加料前清除剩料。开食时每2~3小时诱食1次,以后逐渐增加间隔时间,0~2周每天喂料6次,3~4周每天5次。一般随日龄的增大,采食量也递增,生长到接近成年体重时,对饲料的需要量趋于稳定。

●温湿度调控:

适宜的育雏温度为:1~3日龄35~34℃,4~7日龄33~32℃,2周龄31~28℃,3周龄27~24℃,4周龄为23~22℃,5周龄后保持常温。相对湿度1~10日龄65%~70%,11日龄以后55%~65%。

●光照时间控制:

雏雉对光照要求不太严格,初雏1~3天保持24小时光照,4~7天保持20~22小时光照,此后,根据雏雉采食情况快转入自然光照。3周前后转入立体笼时,第1个晚上要全加光照,以使雏雉尽快适应新环境,多采用3瓦/平方米为宜,待雉群大部分采食、饮水后,即可采用自然光照。

●密度:

随日龄变化,其体重、需用水等也会相应变化,应适时调整饲养密度,增加水、食槽数。网箱平养或箱式育雏时密度为:1~10日龄50~60只/平方米,10~20日龄30~40只/平方米,此后可转入立体笼(蛋雉育雏用4层笼),21~42日龄20~30只/平方米,43~60日龄10~20只/平方米。

●通风换气及室内环境控制:

室内空气流通不好,氨气浓度过大,会直接影响雉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疾病的发生。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粪、清扫地面,维持适宜的温度,定期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搞好室内环境是提高雏雉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小编总结】

七彩山鸡也叫野鸡,因其羽毛颜色鲜艳,故而得名。七彩山鸡作为一种野味,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此外华丽鲜艳的羽毛也可以做成工艺品、礼服等,经济效益较高。第一农经小编给您整理了《七彩山鸡养殖技术:山鸡育雏期注意事项》一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春季养殖海参需要注意事项


北方海参养殖多为潮涧带和虾池造礁的露天养殖,许多养殖户存在冬季气温低,海参不用管理的观念,导致许多海参的的死亡。从近几年了解的情况看,养殖海参大面积发病的时间基本相同,山东地区多在2月中旬到5月上旬,集中在3到4月。

这期间的重要变化因素是气温和水温从严寒的冬季低温期逐步回升,但气温和水温的回升速度是不同的,气温回升的快,水温回升的慢,有滞后现象。气温超过水温,这样的养殖池内水的中上层和底层就形成了水温差异,形成水温分层。经测量,1米到3米的水深处温差为1度~2度。水温高的水密度小,比重小,导致上层水一直在上层,不能和底层的水通过上下对流进行交换,结果海参赖以生存的底层水成了死水,从而导致上层水充足的溶解氧不能通过水的上下对流输送到底层。

再加上,海参在底层活动、代谢和有机物的分解等消耗大量氧气,而又缺乏及时的补充,造成底层区成了低氧区,甚至是无氧区。经检测,这期间底层水的溶解氧多处在3毫克/升以下。在低氧或无氧状态下,海参的代谢水平下降,循环、神经、消化、呼吸等系统的功能受阻,抗逆能力和抗病能力大大削弱。与此同时,嫌气性细菌则大量繁殖,变成有机物的厌氧分解,产生素毒性很大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进一步加剧了对海参的不利影响。因水质恶化,海参体质虚弱,各种细菌等病原体会乘虚而入,导致海参发病。

为了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要最大限度加大养参池的水体的实际交换量,抓住高潮位时尽可能多的为养参池注入新水,尽量减少昼夜温差,当水温上升时延长流水时间;要经常巡池、必要时派潜水员深入池底检查刺参的活动状态。如发现个别刺参有化皮现象,要及时捞出,并用消毒液浸泡,以防感染其它健康的刺参。

黄鳝养殖需要注意的八个事项


养黄鳝也是特种水产养殖之一,饲养得当经济效益收入要比养鱼的高,所以在农村水产养殖上,养黄鳝的户数,近年来在不断扩大,但是在养黄鳝的农户中也有不少是失败的,查其原因有多方面的。但在技术问题上,主要存在以下八类。

1、乱购苗种。许多养殖户外地购买的所谓人工养殖苗种或其它所谓优质苗种,实为收集的野生苗种,而且这些苗种因暂养和多环节贮存、运输等不科学操作,养殖中死亡率在90%~100%,所以购买苗种时,一定要认真考察辨别。一般人工养殖黄鳝,应该自己在本地选购优质苗种,既经济,质量又有保障。

2、不择品种。从外观看黄鳝有深黄大斑,土红大斑、浅黄细斑、青灰细斑等类型,只有选择前二种才有较快的生长速度,人工养殖才能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3、大小混养。同一池中大小混养,小鳝不敢争食而体质衰弱甚至死亡。饵料不足时,大鳝吞食小鳝。因此大小鳝混养,虽大鳝长速快,但池塘总产量低。

4、池水过深。因黄鳝体内无鳔,不能在不同水层随意漂浮停留以露出水面呼吸空气。池水过深,黄鳝需频繁游至水面呼吸而消耗大量体能,影响正常生活生长。池养黄鳝根据鳝体大小水深宜在5~20厘米,而网箱养鳝水草应充满整个网箱,以便为黄鳝提供良好的栖息和呼吸条件。

5、鳝池施粪肥。鳝池水体小,施粪肥极易败坏水质,诱发疾病,如此改良水质是得不偿失。

6、忽略培植水草。水草能为黄鳝防暑降温,净化水质。没有水草的鳝池无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养殖黄鳝也难以成功,或难实现高产量高效益。

7、喂素食。有的养殖者用麦麸、菜饼、豆渣、米饭、青菜等植物性素食饲喂黄鳝,严重饥饿缺饵时,黄鳝也会少量吞食,但营养上却满足不了黄鳝生命活动的需要,更谈不上生长增重,久之引起黄鳝逐渐瘦弱和发病死亡。黄鳝属底栖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应投喂动物性饲料或全价配合饲料。

8、频繁换料。常有养殖者因饵料无保障,常改换饵料种类投喂。黄鳝饲料应有一定的稳定性,突然改变饲料种类,黄鳝难以适应而拒食,会影响正常生产生长。

在农村养殖土鸡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土鸡要选择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山地、果园田野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要求场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有丰富的草料,且有小溪、山泉水最佳,其山地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规模养殖还要求道路交通和电源有保障,便于饲料和产品运输和加工。鸡舍和运动场的大小设计标准,一般鸡舍按照每只鸡0.1平方米,运动场按每只鸡1平方米计算,运动场周围最好用竹篱和塑料网围起来。养殖季节:土鸡的饲养必须选择合适的育雏季节,以利于生态鸡的放牧饲养。按照各地山区的气候特点,一般最好选择36月份育雏。因为这一时段气温由低到高,光照充足,有利鸡的生长发育,有利育雏成活率的提高。需要营养:在育雏和育成阶段,要按照鸡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保证雏鸡、育成鸡和成年鸡的饲料供给和补充。一般放牧前要求每日饲喂56次,同时保证充足清洁饮水。进入放养期并具有较强的自由捕食能力后,人工补料可逐渐减少到每日23次,并注意早晨少喂,晚上多喂。养殖方式:土鸡的放养训练是饲养中的关键环节,要从幼雏抓起。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左右,此时改为有草地、有围栏的场地散养,有目的地训练鸡条件反射,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雏鸡听到人为的声音就回来吃食饮水。此时应抓住时机训练鸡群觅食饲料和捕食牧草的能力,经过约46周训练,雏鸡形成了条件反射,捕食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大大提高。鸡个体重达到500克左右时,已具备了放养的基本条件,可以把鸡群散放到预先圈定的放牧场地,开始鸡的自然生态饲养,让鸡群在开阔的山野各展其能,自由自在地捕捉昆虫,寻觅草子,啄食嫩草。土鸡的生长期以放养为主,大部分时间在野外活动,且生态鸡生长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45个月,随时都有可能传染各种疾病。为此,必须切实做好鸡的免疫接种工作。鸡疫病防治重在防,贵在早,从出雏以后的第一天就要接种鸡马立克氏疫苗。同时,要在兽医的指导下,做好鸡新城疫、鸡支气管炎、禽流感、禽霍乱、法氏囊、鸡痘等疫苗的防疫注射。此外,还要注意及时做好其他疾病的防控和治疗,以保障生态鸡健壮成长。疾病防治:鸡新城疫由新城疫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呼吸艰难、腹泻、粪便呈绿色、精神沉郁及神经症状、头部和面部肿大、产蛋终止等,敏感鸡群死亡率高达50%~70%。预防措施:雏鸡7日龄~10日龄用新支二联四价疫苗饮水或滴鼻首免,18日龄二免,60日龄以上用新城疫I系肌肉注射(每次做疫苗前后要用七味抗毒饮饮水,可以有效提高疫苗免疫力和机体抗病力,平时用恒杰康拌料,减少新城疫的发病率)。鸡痘由鸡痘病毒引起,病鸡身体各个部位可见结痂,喉型鸡痘可见口腔、食道气管黏膜溃疡或黄白色病灶。预防措施:14日龄~21日龄用鸡痘疫苗刺种。传染性法氏囊炎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引起,病症为病鸡排白色或浅绿色稀粪,精神委靡,头下垂,眼睑闭合,羽毛疏松下垂,最后极度衰竭脱水而死。预防措施:14日龄~21日龄用法氏囊弱毒苗饮水,水中加2%的脱脂奶粉;做苗后连续用速效囊病宁饮水,可减少疫苗的应激反应,并可控制法氏囊病的发病率。细菌病的防治大肠杆菌病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小鸡表现为厌食、羽毛松乱、不爱动,最后死亡;成年鸡鸡冠萎缩,颜面发白,有的下痢。部分感染呈临床病症,如关节炎、眼炎以及伴有呼吸病症。治疗措施:用抗菌素(如卡那、新、氯、链霉素)、磺胺类和呋喃类药均有效。鸡白痢由沙门氏菌惹起,病鸡表现为肉体、食欲差,翅下垂,羽毛松乱,喜蹲伏,排黄白或绿色粪便。防治措施:用氟哌酸、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饮水。禽霍乱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最急性型病鸡忽然死亡;急性型病鸡羽毛松乱,不吃,呼吸急促,鼻口流出有泡沫的黏液,排黄、灰或绿色稀粪,体温升至43℃~44℃,昏迷,1天~3天死亡;慢性型表现关节炎、跛行、呼吸艰难等。防治措施:发病后用磺胺药,青、链霉素,红霉素治疗有效(小鸡开口的时候用丰强恒力源/头孢噻呋钠+维多利饮水,可净化白痢,减少大肠杆菌的感染率)。寄生虫病的防治鸡常见的寄生虫病有绦虫病、蛔虫病和球虫病。绦虫病、蛔虫病鸡感染绦虫和蛔虫后,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鸡冠惨白、贫血,羽毛松乱,双翅下垂,肠炎下痢等,每公斤体重用丙硫咪唑5毫克可驱除这两种寄生虫。球虫病半个月至2月龄的雏鸡最易感球虫病,常表现为贫血、消瘦、下痢和粪中带血等病症。驱除球虫的药物可选用妥曲珠利溶液饮水,平时用磺胺嘧啶混悬液+大肠杆菌特号饮水,做定期保健预防,并可控制小鸡的肠道感染,减少肠毒综合征的发生。

锦鲤换水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锦鲤饲养前辈很早就有养鱼先养水的经验之谈,这说明水质的好坏是会直接影响锦鲤正常的生长发育。换水的目的也就在于清除水中污物(垃圾、鱼便及剩余饲料、陈腐杂质),保持水的清洁,调节水温,增加水中氧气,从而刺激锦鲤的生长发育。想养好锦鲤,必须对养鱼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1.生水:指刚放出而未经晾晒处理过的自来水或井水。其水温常与养鱼池(缸)中的水温相差较大,里面含的氯气较多,罩水对锦鲤危害极大。

2.新水:就是自来水或井水、泉水,经过晾晒静置沉淀23天左右的,并且与鱼池(缸)水温相等或相似的干净水。

3.陈水:就是鱼池(缸)中底部含有粪便、污物的脏水。包括池(缸)中长期未换的饲水。

4.老水:就是鱼池(缸)中清洁而呈嫩绿色、绿色、老绿色或绿褐色的水的统称。其中以嫩绿色水为最佳。在老水中浮游的绿藻较多,它们也是锦鲤很好的辅助饲料。罩水中腐败分解的有机质少,溶氧较多,常以嫩绿色而清洁的老水养鱼,养出来的鱼食欲最为旺盛,鱼体健壮,色泽鲜艳,发育很快。

5、回清水:如果发现原来池(缸)中的老绿水突然变成了澄清水,许多绿藻沉淀缸底,罩现象称之回清水。这水容易引发鱼病,需全部更换。

(一).一般换水:正常的情况下,特别是炎热的夏天,每天只要坚持将鱼池(缸)底部的粪便和脏物连同陈水,用胶管轻轻吸出1/101/5,清除水面灰尘及浮出的粪便,然后沿池(缸)壁徐徐注入等温的新水,保持水质的清洁。此换水方法不易伤及鱼体,方法简便而安全,最适用于家庭鱼缸或小池养鱼者应用。

(二).部分换水:用折叠式拦网把鱼拦围在一边,再把池中的水用捞网轻轻旋转数十秒钟,待水静止片刻随后开动排水闸慢慢放水或用吸管吸除池(缸)中央过剩的鱼食、粪便和陈水,或用捞鱼网兜从中央捞去过剩鱼食后,再放去1/41/2的陈水,最后注入等量、等温新水,此方法常见于鱼池或家庭因投食量过多的时候所采用的急救方法。

(三).彻底换水:这种换水往往是结合翻池(缸),挑选幼鱼或成鱼的同时进行的一种换水法。常常是由于水质严重败坏或青苔过长,鱼过密的情况下才采用的。具体有两种方法:1.在没有空闲池的情况下,只好将全部锦鲤捞入盆内或者把网箱放入邻池水中暂养,在盆内或网箱内加入增氧头增氧。然后,刷去原池壁上的青苔,彻底冲洗干净以后,重新注入等温新水,静置片刻待水温相等后将鱼捞入原池(缸)内。2.如果有空闲池和新水时,则只要将全部锦鲤捞入盆或网箱内,分别挑选处理好,该分池的分池,不分池的待水温相等后就可将锦鲤移入新水内饲养。罩换水方法应特别注意水温,最好要选择晴天的早晨9时前进行。不过此法一般只适用于成鱼或较大的幼鱼,仔鱼不宜使用。如果条件许可,在彻底换水前,可先在备用的池(缸)中盛满伏水,然后把鱼直接捞入备用池(缸)内为好。这样水温变化小,鱼群容易适应新环境,使鱼免受盆内或网箱内挤轧之苦。此换水方法,在春、秋季节一般每隔半月左右进行1次。夏季大伏天气、水温高达28℃以上,在水色极易浓色,水质很易混浊的情况下,一般57天应彻底换水1次。冬季水温降至4℃左右,锦鲤活动缓慢,食欲减少,水质不易败坏,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全部换水。

蛋鸡产蛋期的管理


蛋用品种鸡第一个产蛋周期大约为1年,全程可分成产蛋前期、高峰期和产蛋后期三个阶段。根据产蛋期内周平均产蛋率绘制成的坐标曲线图(纵坐标标示产蛋率,横坐标标示周龄),称为产蛋率曲线。

产蛋前期:产蛋前期是指开始产蛋到产蛋率达到80%之前,通常是从21周龄初到28周龄末。少数品种的鸡开产日龄及产蛋高峰都前移到19-23周龄。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产蛋率增长很快,以每周20%-30%的幅度上升。鸡的体重和蛋重也都在增加。体重平均每周仍可增长30-40g,蛋重每周增加1.2g左右。

产蛋高峰期:当鸡群的产蛋率上升到80%时,即进人了产蛋高峰期。80%产蛋率到最高峰值时的产蛋率仍然上升得很快,通常3一4周便可升到92%-95%。90%以上的产蛋率一般可以维持10-20周,然后缓慢下降。当产蛋率降到80%以下,产蛋高峰期便结束了。现代蛋用品种高峰期通常可以维持6个月左右。72周时产蛋率仍保持在65%左右。

产蛋后期:从周平均产蛋率80%以下至鸡群淘汰,称为产蛋后期,通常是指60-72周龄的时候。产蛋后期周平均产蛋率下降幅度要比高峰期下降幅度大一些。

饲养管理措施

1.适时转群,按时接种、驱虫。蛋鸡入笼工作最好在18周龄前完成,以便使蛋鸡尽早熟悉环境。过迟易使部分已开产鸡停产,或使卵黄落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在上笼前或上笼的同时应接种新城疫油苗加活苗,减蛋综合征灭活苗及其它疫苗。入笼后最好进行一次彻底的驱虫工作,对体表寄生虫如螨、虱等可用喷洒药物的方法。对体内寄生虫可内服丙硫咪唑20~30毫克/公斤体重,或用阿福丁(虫克星)拌入料中服用。转群、接种前后在料中应加入多种维生素、抗菌素以减轻应激反应。

2.适时转换产蛋料。为了适应蛋鸡体重的增加、生殖系统的生长和对钙的需求,可在18周龄开始喂产蛋鸡饲料,20周龄起喂产蛋高峰期饲料。同时在料中额外添加一倍量多种维生素。这个时期应当取消限制饲喂的方法,让鸡自由采食。在开灯期间要保证槽中始终有料。

3.增加光照时间。农村专业户养鸡在育成期多采用自然光照法。在18周龄时,如果鸡群体重达到标准,可每两周增加光照30分钟,直到产蛋率达到最高峰时光照总时数达到每天15或16小时为止。如果鸡群体重较轻,发育较慢,可在增加喂料的同时推迟到20周龄增加光照时间。在产蛋期间光照的原则是时间不能缩短,强度不能减弱。

4.为鸡创造舒适的环境条件。产蛋鸡最适合的温度是13℃~23℃,冬季最好能保持在10℃以上,夏天最好能保持在30℃以下。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各种噪声,保持环境和喂料、饮水、光照等稳定性。

5.搞好疫病防治工作。(1)蛋鸡入笼后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菌素,如氟哌酸、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每4~5周投药一周,以预防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肠炎等。(2)定期在饲料中额外添加倍量多种维生素,以适应鸡的产蛋需要和减轻各种应激反应,提高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3)加强卫生管理,执行合理的免疫程序,坚持带鸡消毒和环境消毒制度,防止疫病传入。密切注意产蛋率的上升幅度是否符合标准,密切注意外界环境对鸡群的任何微小影响。

鸵鸟在产蛋期要怎么饲养?鸵鸟产蛋期的饲养技巧


鸵鸟一般指的是非洲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鸟类,它的体型巨大,不会飞但奔跑得很快的鸟。鸵鸟的蛋、羽毛、皮、肉等都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它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易饲养和抗病力强的优点,成功的吸引了很多养殖户进行养殖。那么在鸵鸟在产蛋期要怎么饲养呢?有哪些技巧呢?

营养状况是决定鸵鸟生产性能强弱的重要因素。在这个时期要注意控制整个群体的营养需求,在鸵鸟的整个生产阶段要保证长期稳定的营养供应,不要随意改变饲料,不管是产蛋期还是休产期,年四季都要确保充足的营养,保证雄鸟、雌鸟在整个交配季节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另外种鸟不宜过肥,因为种鸟过肥会影响雄鸟的交配,影响雌鸟的繁殖性能。

养殖过程中要有规律地进行喂养,每天早上当鸵鸟自由运动之后,开始首次饲喂,时间应该在早6点半左右。根据情况决定每天饲喂的次数,可以把精饲料拌入青饲料中一起饲喂,也可以先粗后精。精饲料喂量要严格控制住,一般每只控制在1千克~2千克,以防过肥而使产蛋量下降或停产。

产蛋期鸵鸟配合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以两成左右,在这期间要注意种鸟对钙的摄入,除了在饲料里添加足够关于钙的维生素外,在栏舍内可以设置饲喂骨粉的食槽,任种鸵鸟自由采食。

产蛋期的管理:雌鸵鸟在20月龄~30月龄达到性成熟,雄鸵鸟性成熟的时间比雌鸟晚大约6月龄左右。分群之后一般是1雄和1雌~3雌为一个饲养单位,这要看雄鸟的状况,过程是在夜间先将雌鸵鸟引入种鸟舍,然后再将雄鸟引入,这样可以减少雌雄之间、种群之间的排异性。鸵鸟体型较大,所以要在运动场给鸵鸟提供较为自由的活动范围,大约一个饲养单位约需1000平方米左右。一定要防止鸵鸟过肥,影响受精率。

在雌鸟产过一次蛋之后,为了使其保持产蛋的性能就需要强制性地休产。一般掌握在每年11月份左右为休产期。休产期间要分群饲养,停喂精料5天使雌鸵鸟停止产蛋,然后饲喂休产期饲料。

在出售或清场时要注意别伤着鸵鸟,它的头骨薄,颈部也比较脆弱,经不起猛烈的撞击,所以捕捉时要非常小心。前一天在棚舍内饲喂,趁其采食时关入棚舍,抓住颈部和翼羽,扶住前胸,在头部套上黑色头罩。鸵鸟是顾头不顾腚的家伙,这时的鸵鸟就任人摆布了,可以将它顺利装车。

以上就是有关鸵鸟在产蛋期的饲养技术知识介绍。当鸵鸟在产蛋期的时候,对饲料以及营养的要求比较高,要保证饲料中有足够的磷与钙,在食槽中也可以放些骨粉,供鸵鸟来自由采食。在产蛋期间,要防治喂养过多食物,导致鸵鸟过肥,这样会使鸵鸟蛋的质量下降,又或者会破坏了原本鸵鸟的生长规律,会使鸵鸟停止产蛋。

蛋鸭产蛋期如何喂养


蛋鸭产蛋期的喂养很关键,要怎么才能把握好蛋鸭的产蛋期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提供些经验。

由于连续产蛋,消耗的营养物质特别多,如每天产一个蛋,蛋重按65g计算,则需要粗蛋白质8.75g(按全蛋含粗蛋白质13.5%计算)、粗脂肪9.43g(按粗脂肪含量占全蛋的14.5%计算)。此外,还需要大量无机盐和各种维生素。饲料中营养物质不全面,或缺乏某几种元素,则产蛋量下降,如蛋数减少,产蛋时间推迟,蛋壳粗糙或鸭体重下降,羽毛松乱,食欲不振,反应迟钝,怕下水等。所以,产蛋鸭要求质量较高的饲料。

蛋鸭产蛋时期的饲料

1产蛋前期

一般为母鸭17~24周龄期间,此时鸭子已达体成熟和性成熟,鸭群已陆续开产并且产蛋率迅速增加,高产鸭24周龄时产蛋率可达80%。此阶段饲养管理的侧重点是密切关注产蛋率及蛋重的上升趋势,随之增加饲喂量和提高营养水平,尽快使其达到产蛋高峰。产蛋前期建议用产蛋期的饲养标准,特别要注意能量、蛋白质和钙、磷的水平,要求代谢能11.2MJ,蛋白质18%,钙含量3.5%,磷0.5%,不喂青饲料的鸭群需适量增加维生素。产蛋前期的光照原则是:只宜延长,不可缩短,每周补光递增不超0.5小时直到22周龄达到16小时,光照强度以5lx为宜,具体实施每18平方米安装高2m瓦数25W灯泡一个即可,产蛋初期应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为产蛋鸭提供较理想的产蛋环境,以促进产蛋进入高峰期。

2产蛋中期

也称产蛋高峰期,一般为24~46周龄。此阶段管理的重点是尽可能维持产蛋高峰,力争产蛋高峰期超过46周龄。产蛋高峰期间应提高饲料质量,保证其营养需要。喂给含蛋白质18%~20%的配合料,并适当增喂动物性饲料、颗粒钙和青饲料。此期的料型一般不变,但喂料量还要通过观察蛋鸭采食量、产蛋率、蛋重、产蛋时间、壳质、粪便、鸭身羽毛变化进行调整。盛产期间蛋鸭产蛋率保持不变,蛋重在300日龄符合该品种标准蛋重(小型蛋鸭260~280日龄)。体重基本不变,绍鸭体重1450~1500g,金定鸭1600~1700g,说明喂料量适宜。此时体重如有减轻,需增喂动物性饲料,体重增大时,可将饲料中的代谢能降低,适量增喂青粗饲料或控制采食量,但动物性饲料不变,体型大的品种可略高即维持在进入高峰期原来的体重水平,具体参照该品种的饲养标准。另外,砂砾的补充也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应不断补充;光照每天要恒定保持16小时,夜间有朦胧光照。

3产蛋后期

指蛋鸭47~72周龄的产蛋期。鸭子经过5个多月的连续产蛋以后,产蛋高峰就难以保持了,一般每周下降不应超过1%,但对高产品种,如管理得当,仍可维持较高的产蛋率。但若管理不当,产蛋率同样会下降,提前进入休产期。一般说来,72周龄左右的鸭群产蛋率下降到60%时就进入休产期或淘汰为肉用。此阶段的管理要点是根据鸭子的体重和产蛋率来确定饲料的质量和喂量。鸭群产蛋率仍在80%以上,而鸭子的体重却略有减轻的趋势,应在饲料中适当增加动物性饲料;如果鸭子体重增加且有发胖的趋势时,但产蛋率还有80%左右,这时可将饲料中的能量水平降下来,并适量增喂青粗饲料或增加鸭群的运动量。如果体重正常产蛋率仍较高,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应比上阶段略有增加;如出现蛋重减轻、蛋壳质量下降,应增补蛋白质饲料、鱼肝油和无机盐添加剂。光照要持续16小时,鸭群60周龄或产蛋率下降到80%时,光照时间可延长至17小时。管理鸭群应注意多放少关,促进运动防止肥胖,同时注意淘汰寡产鸭。

对进入产蛋期的鸭子,要保持高产稳产,在抓好饱、洁、静的基础上,还要学会日常观察。

一观察蛋形。如蛋的大端偏小,则欠早食,小头偏小是欠中食;如产软壳蛋或蛋壳有砂眼,比较粗糙,说明日粮中缺乏钙或维生素D。

二观察产蛋时间。鸭子的产蛋时间一般集中在凌晨2时至早8时,若每天产蛋时间不能集中,甚至白天产蛋,就要及时补喂精饲料。

三观察鸭子的体重。产蛋一段时间后,要按比例抽检鸭子的体重,若能基本维持产蛋初期的体重,则饲养管理比较得当,若体重过轻或过重,要及时调整日粮尽快让鸭子恢复正常体重。产蛋后期稍有增加属于正常情况。

四观察蛋重。蛋鸭初产时蛋重为40克左右,产蛋到150天左右蛋重达到标准蛋重的90%,到200天左右达到标准蛋重,若蛋重增加过快过慢,则要查找原因,改进管理方式。

五观察产蛋率上升情况。优良的蛋鸭品种一般150天左右产蛋率达到50%,200天左右进入产蛋高峰期,产蛋率达90%。若产蛋率上升过慢或有上下波动,说明情况异常,注意查找原因。

六观察蛋鸭的羽毛。若羽毛光滑紧密贴身,说明营养状况良好,否则,要提高饲料的质量。

七观察食欲。无论圈养还是放牧,高产蛋鸭觅食力都非常强,出现抢食的状况。否则,要查明原因。

八观察鸭子的嬉水状况。高产蛋鸭下水后潜水时间长,上岸后羽毛光滑不湿毛。如怕下水,不洗浴或下水后湿毛,行动无力,此时要查明原因,并加喂动物蛋白饲料和鱼肝油。

九观察精神状态。健康鸭精神活泼,行动灵活,休息安静,病鸭则精神萎靡,离群呆立,缩头垂翅。

十观察粪便颜色。健康鸭群粪便不硬不软,颜色灰黑色,表面有少量尿酸盐沉积。病鸭粪便有绿色、白色、金黄色等不正常稀粪便。

养殖孔雀之孔雀产蛋期的管理


5-6月份,开产的孔雀陆续进入产蛋高峰期,而如何保证孔雀在这期间,能最大限度地多产蛋、产好蛋的问题,就摆在每个孔雀养殖场的面前,本人为答复许多同行的来信来电,与同行一道切磋这一问题,写此短文,以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一、饲料方面。孔雀在产蛋期间,需要消耗很大数量的养料(包括多维素及矿物质),因此蛋白质、多维素及钙磷的数量在饲料中必须有足够的保证,但蛋白质含量也不可过高,无论动物性蛋白还是植物性蛋白,在消化过程中,过多会产生尿酸盐在肾脏中的沉积,造成肾花白肿大,轻则引起减产停产,重则引发痛风死亡的后果。蛋白质在饲料中的适宜含量为20%。而对青饲料的数量,投放也要适中,这样会帮助孔雀消化,补充维生素及其他营养成分,但如果青饲料过多,会降低孔雀的血钙浓度,引起钙的流失而造成对钙质的吸收不足,产薄壳蛋与软壳蛋,增加破损蛋的比例。

二、环境方面。随着季节的推移,气温会越来越高,这样对孔雀的产蛋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不仅影响产蛋的数量,而且还会影响其受精率与出壳率,甚至影响出壳后苗雏的成活率。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必须做好降温工作,在其活动场地,安置遮阳网;在中午时分,可根据不同场地、设施喷水降温;同时,在饮水中可适当添加小苏打或绿茶水,消暑降温;在饲料中添加少量绿豆等清热解毒的饲料,可获得比较显著的功效。

三、防病方面。由于孔雀在产蛋过程中体能消耗较大,体质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发病的概率会相应增加,因此,必须注意环境卫生,定期用刺激性小,高效的消毒剂进行灭菌消毒,减少病菌与病毒感染的机率,同时,适当添加一些安全低毒的药物进行防治(如土霉素),对个别已患病的孔雀必须隔离对症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鸭嘴鱼成鱼池塘养殖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鸭嘴鱼也许很多的人并不是很了解,鸭嘴鱼光从它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嘴巴形状比较特别,长的和鸭子的嘴巴有点类似,它在生活中比较少见,真正了解鸭嘴鱼价值的人还不是很多。

鸭嘴鱼成鱼池塘养殖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养殖方式单养、混养均可,以混养为主,搭配比例依当地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白鲢+草食性鱼类∶鲟鱼=6~7∶1;草食性鱼类∶白鲢=1∶1.5~3。无论单养混养,都需要搭配白鲢,因为白鲢可以控制藻类的数量和生长速度,避免水体富营养化。

2、放养密度

①单养。体长50~60厘米体重1公斤时每亩80~100尾;2~3公斤时,每亩40~50尾。

②混养。体长25厘米时每亩50~70尾,年底长至1公斤;体长50~60厘米时每亩20~50尾,年底长至2~3公斤。第三年每亩7~8尾。成鱼池塘养殖不宜在小面积或精养高产塘中混养,因为精养塘高产量、高密度,溶氧大起大落,轮捕轮放都对匙吻鲟十分不利。

鸭嘴鱼养殖技术

1、苗种选择和放养

选择体质健壮、游动活泼、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优质苗种。放养密度为每平米20~40尾。规格为10~15cm,根据匙吻鲟苗种对水温变化较敏感的特点,在苗种进箱时温差不宜过大,以不超过2℃为宜,尽量调节一致。进箱前用1.5%~2.0%的食盐水进行8~10分钟的鱼体消毒。

2、科学投饵

放养初期以投喂浮游动物(如红虫)为主,然后逐步驯化转食改投浮性颗粒饵料,并辅以夜间灯光诱饵。饵料要求新鲜不变质,营养丰富,粒径适口。投饵遵循四定原则。在水温在20~30℃时,日投饵率为1.5%~3%;水温20℃以下时,日投饵率为0.5%~1.0%.具体根据摄食情况、天气、水质等及时高速。投饵次数为每天3次,分别为07∶00~08∶00时、11∶00~12∶00时、18∶00~19∶00时。

3、勤巡箱

①严格执行早、中、晚巡箱制度细心观察鲟鱼的摄食及活动情况,及时捞除残饵。定期冲洗网箱,防止网眼堵塞,影响箱内外水体交换。

②保证网箱安全下雨天和暴风雨季节,随时注意加固网箱。还要经常检查网箱有无破损,发现破损及时修补。网箱上口还要安装黑色的遮光尼龙布和防盗网。

③做好日常记录每天记录好气温、水温、投饵量和发病死亡数量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4、鱼病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健康管理原则。苗种放养和每次分箱时都用1%~2%的食盐或0.4mg/L的二溴海因等药物药浴后进箱,并且每隔20天左右在网箱内用15mg/L的生石灰和0.3mg/L二溴海因泼洒消毒。网箱周围水域严禁使用违禁药物。

鸭嘴鱼的生活习性

鸭嘴鱼的食性与花鲢相似,主食浮游动物、枝角类动物,特别喜食水蚤,也偶尔摄食摇蚊幼虫等小型水生昆虫。鱼体长在12厘米以下的匙吻鲟鱼,能逐个蚕食浮游动物,也蚕食小鱼、小虾。鱼体长超过12厘米,其摄食器官发育完善,转为滤食方式,能捕捉游泳很快的桡足类动物。随着匙吻鲟个体的长大,也摄食颗粒饲料。

鸭嘴鱼的营养价值

1、鸭嘴鱼含有极高的胶原蛋白,对于女性而言简直就是天然的美容圣品。

2、鸭嘴鱼含有数百种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有非常好的保健功效。

3、鸭嘴鱼含大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但是低脂肪的食材,就算吃很多也不会发胖。

4、鸭嘴鱼的鱼卵可以做成鱼子酱,鱼子酱也有很好的营养价值,而且可以药用。

5、鸭嘴鱼的鱼肉是含有抗癌因子,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还能强化机体的免疫力。

鸭嘴鱼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丰富的鱼,它能补充人体的很多营养,经常吃鱼还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因此鱼在我们生活中是比较受欢迎的,它的市场挖掘空间很大。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养殖山鸡产蛋期需要注意的事项》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养殖青蛙需要注意事项”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306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