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发现于1930年,近代研究始于60年代初期。从70年代开始,跨进了畜牧兽医领域,在家畜繁殖方面越来越多的显示了它的重要性。国内将PGs应用于家畜方面的研究始于1975年,这些年来在牛羊的同期发情、猪的分娩以及治疗持久黄体和黄体囊肿等疾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体内产生与存在部位

PGs产生最活跃的场所是精囊腺,其次是肾髓质、肺和胃肠道,此外脑、肾上腺、脂肪组织、虹膜及子宫内膜等组织的合成也较多。PGs广泛存在于动物的各种组织与体液中。生殖系统,如精液、卵巢、子宫内膜包括子叶和子宫分泌物,以及脐带和胎盘血管等,都含有前列腺素。精液中PGs含量随家畜种类不同而已。公羊含量最多,公猪含量很少,公牛的含量极微。

1.体内生物合成

前列腺素的体内生物合成是以必须脂肪酸如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原料在微粒体合成酶系统的控制下进行的,即通过前列腺素合成酶的作用而在细胞膜内进行。

所示,合成的最活跃场所是精囊腺,其次是肾髓质内层、肺和胃肠道。此外,脑、肾上腺、脂肪组织、虹膜及子宫内膜等组织的合成也较多。精囊腺和肾髓质主要合成PGE,肺组织主要合成PGF和少量PGE及其代谢产物。

2.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有半合成和全合成之分,所用原料可以取自动物、植物或矿物。

合成的优点是不受生物体原料来源限制,但工艺流程复杂,难度较大。1971年BundyG等首次合成了15-甲基PGF2,我国在70年代后期亦合成成功,解决了我国早期临床的药源。

二、影响排卵

PGF2和PGF3有促进排卵的作用,PGE1能抑制排卵。

PGF在排卵过程中,直接作用于卵泡促进其排卵。PGF2刺激卵泡壁平滑肌的收缩,促使卵泡破裂。猪的卵泡液中PGF2浓度在接近排卵时显著增加,在排卵前或排卵时达到最高峰。若给妊娠46天的仓鼠及鼠注射PGF2可引起排卵。而在自然排卵或在PMSG促进排卵时,一经注射能抑制PG生物合成的消炎痛,排卵就会受到抑制,这时血液中的LH及FSH浓度并未降低。在此情况下,及时给予LH、LHRH或hCG也不能消除消炎痛对排卵的抑制作用。兔交配排卵或利用LH、hCG诱发排卵时,卵泡液中的PGE和PGF浓度均增高。

三、PGs在兽医产科中的应用

随着对PGs生理作用及其在医学方面应用研究的进展,易于了畜牧兽医工作者不少启示,引起了他们对PGs的研究兴趣。因而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已将PGs用到家畜繁殖领域,来提高家畜繁殖率,或者从其他角度达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其应用之广和实用价值之大似乎已超过了在医学中的应用。

1.在母畜繁殖中的应用

1.1调节发情周期,诱导同期发情

PGF2及其类似物能显著缩短黄体的存在时间,因而可以用来调节牛、绵羊、山羊、猪和马的发情周期。在畜牧业上应用最多的是促进同期发情,以便于集中进行人工授精或胚胎移植。国内外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牛上,尤其是肉牛。在奶牛,周期的616天(黄体期)肌肉注射PGF2后,35天可发情。在注射后80小时或72小时和96小时输精一次或两次,受胎率可达60%。如不能确定黄体日龄时,应在第一次注射后的1012天再重复注射一次,再按上速时间输精,才能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1.2进行人工流产或引产

根据目的不同,可以诱发同期分娩,或者使动物提前分娩,达到动物皮毛利用方面的特殊目的,对延期分娩的母牛也有良好的催产目的。也可以人工流产,使母畜排出不需要的胎儿,达到计划怀孕的目的。在大型猪场,为便于分娩管理,给妊娠期达到110天以上的母猪,肌肉注射一定量的15甲基PGF2,一般可在第二天同期分娩。

1.3处理病理问题

利用PGF及其类似物的溶解黄体作用及其与其它激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可以治疗家畜某些繁殖疾病,例如持久黄体、黄体囊肿、卵泡囊肿、亚发情(suboestrus)子宫复旧不全、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蓄脓、干尸化胎儿的处理等。

有一种方法是促进促乳素的释放。可用于不孕奶畜的人工诱导泌乳,已达到对不孕奶畜经济利用的目的。由于PGs具有直接促使PRL释放的作用,因而可使不孕奶畜的激素生理状况接近或达到正常妊娠牛临产前及分娩时的状况,故可分泌乳汁。

7.1.3.8其他PGs在处理猪、羊难产,以及抢救病危怀孕母畜生命并获得新生仔畜等方面,均有良好效果。

四、在公畜繁殖中的应用

基于PGs对雄性的生理作用,畜牧业中已利用它来增加精子的射出量和提高人工授精效果。

1.增加精子的射出量

对于未用过性激素制剂的公牛和公兔注射PGF2,在两小时以内可以增加精子的排出量。例如对7头公牛于射精前30分钟肌注PGF24080mg,结果比注射0.7或20mg的公牛多采得33%的精子。给公马注射PGF2,一小时后精子的排出数成倍增加,但第二次采精时精子数量并无变化。

2.提高人工授精效果

给精液稀释液中加入PGs不加入PGs时,绵羊的受胎率为7075%。当给稀释液中加入PGE2,10ng/ml之后,授精的授精的30只母羊中有29只妊娠,即使受胎率提高到96.6%。,给冷冻精液中加入PGs由于PGs能够促进绵羊子宫肌肉和子宫颈纵形肌的收缩,增加子宫颈的开张程度,以利于精子进入,因而可以提高妊娠率和产羔率。因为冷冻作用可以降低绵羊精液中PGs的含量,而影响受胎率,故加入PGs能够改进绵羊人工受精的效果。<yZ023.COm/p>

相关阅读

牙鲆营养需要量的研究进展


牙鲆属鲽形目,鲽亚目,鲆科,牙鲆属,是鲽形目中一种底栖肉食性鱼类,我国仅有牙鲆一种,沿海均产之,黄海、渤海产量较多,由于其肉质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市场需求旺盛,经济价值较高(张辉等,1998;李爱杰等,2001;魏万全等,2001),成为海产鱼类中重要的捕捞对象。与此同时,诸多不利因素如环境污染、病害频发等严重制约着其发展。另外,牙鲆营养特别是仔稚鱼的营养与饲料问题较突出,高效优质的人工配合饵料还没有开发出来,很多养殖单位育苗时不得不依靠进口饲料。我们将牙鲆对蛋白质、脂类和维生素等物质的需要量进行的调查介绍如下,为牙鲆人工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1 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量

1.1 蛋白质 蛋白质不仅为牙鲆生长所必需,而且作为主要的能源物质,对保证其能量供应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张辉等,1998)。牙鲆属肉食性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较其他鱼类高(王吉桥等,2000)。李爱杰等(2001)发现,当牙鲆幼鱼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52.78%时,鱼体增重率最高,而在蛋白质含量为57.35%时,增重率明显下降。菊池弘太郎用白鱼粉和小麦粉作为饵料蛋白源饲养牙鲆,结果发现,增重率和饵料系数在任何发育阶段都随饵料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上升。由此可见,牙鲆饲料蛋白质的需要量应为48%~58%。 由于牙鲆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很高,饲料中白鱼粉用量很大,饲料成本较高,所以从成本和经济角度考虑,寻找合适的替代蛋白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北洋鱼粉和乌贼分别作为饵料蛋白源时,鱼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比最高,大豆次之,羽毛粉和卵蛋白粉最差(菊池弘太郎,1993;Kikuchik,1994)。Yamamoto用麦芽蛋白粉(MPE)代替鱼粉蛋白源投喂牙鲆幼鱼,结果发现,麦芽蛋白粉为10.4%的饵料与对照组的增重、饲料利用率差别不大,麦芽蛋白粉含量再增加,上述参数变化明显。Kikuchi用羽毛粉作蛋白源,当含量在12%时,牙鲆体重、蛋白质利用率均略高于对照组,而饲料转化率较低。

1.2 氨基酸 饲料中必需氨基酸的适宜比例能反映饲料及其蛋白质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必需氨基酸与饲料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但蛋白质含量相同的饲料,由于蛋白源不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可能差异很大。因此,饲料中必需氨基酸的适宜含量和比例对动物的生长发育要比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更加重要(刘焕亮,2002)。日本中央水产研究所在1991~1996年将天然牙鲆和人工养殖牙鲆肌肉中的游离氨基酸作了比较,结果有很大差别,天然牙鲆肌肉中牛磺酸的含量比人工苗种明显高,而人工苗种中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天然牙鲆高,经研究表明肌肉中氨基酸组成不同是因饵料质量不同引起的。

2 脂肪和脂肪酸需要量

2.1 脂肪 脂肪是一种容易利用的能量形式,不仅可以提供必需脂肪酸,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饲料适口性,同时也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解介质。山本修报道,牙鲆饵料中脂肪适宜含量,稚鱼期7%,育成期10%~13%,出池前14%。

2.2 脂肪酸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n-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n-3HUFA)是海水仔、稚、幼鱼的必需脂肪酸。仔、稚鱼自身不能合成这些必需脂肪酸,只能从饵料中摄取。饵料中n-3HUFA的数量和种类直接影响海水仔、稚、幼鱼的生长和成活,其中以二十六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最为重要,如果必需脂肪酸不足或比例不合适会引起各种疾病(Yamamoto等,1992;Miki等,1990)。牙鲆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量为18-35 g/kg饲料(hquierdo等,1992)。许多研究表明,缺乏n-3HUFA或缺少EPA和DHA二者之一的饲料都有可能导致鱼体生长缓慢、食欲不振、死亡率高。在饵料中添加DHA可以改善鱼类生长、存活(Sargent等,1999)。张显娟的试验研究表明,投喂不含EPA和DHA的饲料,牙鲆鱼体极为瘦弱,添加0.5%EPA、1.5%DHA组生长最好,增重率为119.67%,其次是EPA 0.5%、DHAl。0%组增重率为113.31%。鱼体快速生长时,常表现出鱼体总脂含量的增加和水分含量的下降,在投喂不含EPA和DHA的饲料1周后,鱼体水分由80.12%升至84.72%,脂肪含量由20.36%降至15.73%,表明牙鲆对饲料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极为敏感。Izquierdo等在饵料中添加3%-5%HUFA,结果牙鲆生长良好,若在饲料中添加6%~9%HUFA则无明显效果。 目前主要采用活饵料和配制人工饲料两种方式给鱼提供必需脂肪酸。刚开口摄食的海水鱼苗消化系统不完善,不能合成各种消化酶,必须依靠强化活饵料(轮虫和卤虫等),利用活饵体内的消化酶来消化食物并提供必需脂肪酸。强化活饵料的实质是利用活饵身体携带、活饵消化道内充塞和体内合成与转化等方式来提供必需脂肪酸(王吉桥等,2001)。用球形等鞭金藻强化的轮虫喂欧洲的一种牙鲆(Paralichthys dentatus),生长快,成活率高,体色正常率高(Baker等,1998)。Izquierdo报道,投喂n-3HUFA含量3.5%-4%的卤虫,仔鱼的全长和体重明显增加,另外在仔鱼的中性和极性脂肪中发现不少22: 5n-3,它在牙鲆仔鱼的脂肪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用富含n-3HUFA的油脂强化活饵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强化剂在充气条件下极易氧化,通常采用添加天然或(和)人工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乙氧基喹啉和丁化羟基苯甲酸等)的方法来延长强化时间(Mcevoy等,1995)。鱼类对n-3HUFA的需要量越高,强化过程中抗氧化剂的添加量就越高。卵磷脂既是天然乳化剂,又是抗氧化剂,在富含22:6n-3的鱼油中添加10%卵磷脂,就无需添加其他抗氧化剂。鱼卵卵磷脂优于大豆卵磷脂,对体重7.84g的牙鲆的喂养试验表明,大豆卵磷脂的营养价值比油菜籽卵磷脂和鸡蛋卵磷脂高。

3 维生素需要量

维生素为鱼的生长和健康所必需,对鱼体内新陈代谢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鱼的维生素需要量很少,但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缺乏时会出现维生素缺乏症。山本刚史报道,用维生素强化的轮虫投喂牙鲆,对变态的白化现象有一定抑制作用。三木教力报道,每升轮虫培养水中投入维生素A、D、E分别为15、0.625和20mg/L时,白仔的防除效果比较明显。 维生素A、D、K对牙鲆的体长、体重增长有影响,牙鲆维生素A、D的适宜量为8780、2480 IU/kg,维生素K为11.7mg/kg饲料。当维生素E含量为186mg/kg饲料时,对防除牙鲆无眼侧出现的体色异常(黑化)是有效的。在牙鲆饲料中添加生物素,其增重率有明显提高,适宜需要量为1.91 mg/kg饲料。添加不同剂量的叶酸虽对其增重影响不大,但有一定影响,其适宜量为1.91mg/kg饲料(张道波,1999)。在饲喂牙鲆幼体时,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为400 mg/kg饲料时,牙鲆成活率有一定提高,其增重也有显著提高;而对于牙鲆成鱼的体重增长率、维生素C在肝脏中的含量变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观察,维生素C的适宜添加量应为600-800mg/kg饲料,该水平未考虑牙鲆所处的恶劣环境条件以及疾病等负面因素,在实际生产中维生素C的需要量可能会大大增加。对于容易溶失的维生素B3,中国农科院研究出了水不溶性的维生素B3,试验表明,水溶性的维生素B3适宜添加量为60mg/kg饲料,而使用水不溶性的维生素B,饲喂牙鲆,其适宜添加量为45mg/kg饲料(张道波,1999、2001)。

4 碳水化合物和激素需要量

4.1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不仅是一种能源物质,可节约蛋白源,也是饲料中的粘合剂。肉食性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不高,一般不会高于饵料30%(刘焕亮,2002)。李爱杰研究表明,当饲料中碳水化合物为15.80%、脂肪8.78%时,牙鲆幼鱼的增重率最高。

4.2 激素 甲状腺激素在鱼类早期发育阶段有着重要作用,对仔鱼的生长、发育、变态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张臻字等,1999)。Inui和Miwa等(1985)发现,牙鲆仔鱼向稚鱼变态的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有骤然升高的现象,而变态后又恢复较低水平。许多试验表明,外源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浸泡处理能影响仔鱼的发育。外源性生长素(GH)对鱼类可明显促进其快速生长。

5 矿物质元素需要量

李爱杰研究发现,幼鱼饲料中铁元素的适宜添加量为50mg/kg饲料,低于50mg/kg饲料时鱼体增重不明显,高于50mg/kg饲料时鱼体生长缓慢,而且牙鲆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受到抑制。因此,为了保持鱼的正常生长,提高鱼体防御机能,同时预防饲料中其他成分对铁吸收和利用的不利影响,在牙鲆幼鱼饲料添加适量的铁是必需的,添加量以50mg/kg饲料为宜,饲料中铁的总含量应在373mg/kg饲料左右。以鱼粉为基础的试验饲料中如果不添加锌,鱼体增重率、肝脏锌含量、肠粘膜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都低,当添加锌0~80mg/kg,这些指标随着锌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因此,为了达到较大生长率和保持鱼体组织中正常锌水平及酶活性,牙鲆实用饲料中锌添加量应大于80mg/kg,锌的总含量应在119.2 mg/kg以上(魏万全等,1998、1999)。铜元素对于鱼体增重影响不大,但是在其含量为1.5-3.0mg/kg时,牙鲆肝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牙鲆幼鱼实用饲料中铜总量为5.6 mg/kg左右为宜。锰元素对于牙鲆生长也是必需的,当添加量为10 mg/kg时增重最快,增重率达159.4%,但添加30 mg/kg时增重率反而下降。对于钴元素,添加量为0.8mg/kg时幼鱼增重率最高。硒元素在0.4 mg/kg时鱼体重明显增加,但在0.8 mg/kg时鱼体重急速下降至最低点(魏万全等,1998、2001)。 综上所述,牙鲆幼鱼饲料中各种微量元素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铁50、锌80、锰10~20、铜1.5~3.0、钴0.8、硒0.4mg/kg。 6 结语 今后,牙鲆营养学研究的重点应为以下几个方面:

1)除了研究牙鲆生长所需各种营养物质的量外,还要研究各种营养物质的配比关系,以求营养物质作用达到最佳水平。

2)加强碳水化合物、激素和微量元素对牙鲆生长影响的研究。

3)研究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与环境条件的影响,营养物质过剩产生的各种连锁反应。

4)微营养与免疫(抗病性)、激素(抗应激性)、环境(适应和污染)同水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

牛支原体病研究进展


近些年来大规模养牛业发展迅速,牛支原体病已经成为对养牛业造成巨大威胁的一种重要致病性支原体,可以使牛产生牛肺炎、乳腺炎、关节炎等,给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本论文通过分析归纳牛支原体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毒力因子、免疫与疫苗、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研究牛支原体病的发展历程与诊疗方法。

牛支原体是一种非常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病原,会导致牛牛肺炎、乳腺炎、关节炎,耳炎和生殖道炎症的发生,严重的会使牛流产与不孕。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牛支原体病在世界很多国家广泛存在,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牛支原体病在国内外的病例。

2.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归纳牛支原体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诊断、毒力因子、免疫与疫苗、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以便为牛支原体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二、牛支原体病相关概述

1.病原学

支原体的大小为0.2~0.3um,可以通过滤菌器,常常给细胞培养工作带来污染的麻烦。菌落小(直径0.1~1.0mm),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呈特有的油煎蛋状。支原体在自然界中是广泛存在的,它没有细胞壁,支原体结构维持固定的形态而呈现多形性,对渗透压敏感,对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敏感。革兰氏染色不易着色,因此常用Giemsa染色法将其染成淡紫色。细胞膜中胆固醇含量较多,约占36%,对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具有一定作用。细胞膜含甾醇,比其他原核生物的膜更坚韧。只要是能够作用于胆固醇的物质(如二性霉素B、皂素等)都可以引起支原体膜的破坏并且使支原体死亡。

2.流行病学

人对牛支原体不敏感,此病对人危害并不大。牛支原体,导致牛支原体肺炎,二者属于支原体属不同种。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为牛肺疫,以出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是一种烈性接触性传染病,对养牛业危害极为严重。目前主要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流行。我国早在20世纪30~40年代,牛肺疫在我国西北、东北、内蒙古和西藏部分地区广泛流行过较长一段时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疫苗免疫、隔离、扑杀等综合性牛肺疫防控措施,最终使得牛肺疫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到1996年,我国政府宣布要彻底消灭牛肺疫。2011年5月24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第79届年会通过决议,会议认可中国已经成为了无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国家,中国成为继美国、澳大利亚、瑞士、葡萄牙、博茨瓦纳和印度等后的第7个获得OIE认证无该病的国家

三、牛支原体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患病的牛在发病初期体温升高至42。C左右,病牛精神沉郁,有清亮或者有脓性鼻汁流出,患病严重的患牛缺乏食欲,患病时间比较长的牛,形体显得很消瘦,并且被背的毛又粗又乱毫无光泽;有的患牛继发腹泻,粪便呈水样有带有血迹;有的患牛会发生继发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跛行,也有病牛继发结膜炎,眼结膜潮红,眼部会有大量浆液性或者脓性分泌物。剖检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胸腔与肺部,表现为肺和胸膜发生不同程度的粘连并有少量积液。

四、牛支原体病的诊断方法

1.病原体分离鉴定

1.1支原体固体培养基接种法转动拭子将标本液体尽量挤出,用无菌滴管吸1~2滴接种在平皿上盖好,用L棒涂抹或倾斜转动平皿使标本均匀分布,置37℃孵育。

1.2支原体半固体培养基接种法混种法:在制备半固体培养基时,培养基加热溶化,温度降至50℃时,添加动物血清、酵母浸液及青霉素后混匀,待冷却至37~40℃时,用无菌滴管吸取标本0.5~1ml加入培养基中,充分混匀,凝固后置37℃孵育。

1.3穿刺接种法:方法同细菌接种法。

2.血清学诊断

牛支原体感染牛后,其脂质及蛋白抗原能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血清中抗牛支原体抗体可以持续存在几个月,故血清学检测被认为是诊断牛支原体病的手段之一,尤其对慢性感染或应用过抗生素的病例更加适合。血清学的诊断方法应用广泛,但是血清中牛支原体的浓度高低限制了该方法,支原体的血清浓度与牛支原体患病率并无直接关系的特点也限制了诊断的范围。

五、结论

目前来说,牛的支原体病对于牛的养殖户来说是一种危害较重的疾病,目前世界上对牛支原体的研究并不深刻,所以急迫的需要有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填补防控措施上的空白,能够更加深入了解牛支原体的病理病程,有效预防和控制牛支原体病,减轻对养牛业特别是肉牛养殖业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损失。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306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