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狍子自咬症、食毛症的防治

1)、自咬症病因: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应激,皮肤炎症,寄生虫,病毒、神经性,遗传等因素。

症状:潜伏期20天到几个月。旋转、咬身体某部位并发尖叫声,咬掉毛、破坏皮肤、尾尖、肌肉,流血,造成感染、死亡。

治疗:①目前无特异疗法,患处用碘酊及高锰酸钾清洗,可保守如下用药。②1-2%奴佛卡因0.5毫升,肌注,日1次,3天一疗程。③复合维生素B0.1升,乳酸钙0.5克,盐酸氯丙嗪25毫克,葡萄糖0.5克。口服或加入饲料中,日2次。④盐酸氯病嗪0.5毫升,维生素B11毫升,青霉素40万单位,烟酸0.5毫升。一次肌肉注射,3天一疗程。⑤氢化可的松每千克体重2毫升、5%葡萄糖20毫升,静脉滴注,日1次,3天一疗程。⑥如是螨虫病造成的自咬,应及时驱虫。

2)、食毛症(秃毛症)病因: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匮乏或失衡。

症状:咬掉颈、臀、尾部毛尖,绒毛变短。

治疗:①饲喂顶好4%符合预混料。②日喂羽毛粉20克或蛋氨酸5克,包被VC(好益佳)4克。

精选阅读

养殖画眉啄毛症的防治


所谓画眉啄毛症,是指少数画眉鸟在平时饲养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鸟将自己的部分尾羽或翅羽、背羽等一匹一匹的咬掉(有的称为自咬病),致使尾羽有时被扯得光秃稀少,翻卷不齐,很不美观。但经观察,犯此种毛病的画眉鸟,身体各个部位都很正常,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疾病,而且大多不影响鸟的鸣斗。根据一些行家的分析,造成这种不良的现象,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1)可能是鸟长期没有洗澡而造成羽毛和身体各部已被鸟的粪便污染而使鸟体发痒很不舒服而啄毛,或者是画眉鸟的身体上已有螨虫、鸟虱等寄生虫的感染而引起啄毛。(2)可能是在鸟的饲料中缺少某种元素,如钙、磷、钾、氨基酸、食盐和维生素等。此外,有的画眉鸟在笼中常发生断尾现象(有的称为脆尾雀),这种情况主要是画眉鸟在笼中生活时喜爱跳跃而发生尾羽与鸟笼和器具等物碰撞所造成的折断现象。画眉啄毛症的防治方法是一是多让画眉气洗澡,把鸟身上的粪便污物彻底清除;二是用杀虫药剂将鸟身上的寄生虫进行杀灭,彻底打扫鸟笼器件,进行消毒处理和暴晒。此外,在配制鸟饲料时,要按科学比例调配,营养要全面,特别是微量元素不可缺少。

养殖海参化板症的防治


此症也称为滑板病、脱板病和解体病,多在樽形幼体向五触手幼体变态和幼体附板后的稚参时发生,是刺参育苗后期危害最为严重和普遍发生的一种流行疾病。该病传染性很强,发病快,数天内死亡率可近l00%。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附着的幼体收缩不伸展,触手收缩,活力下降,附着力差,并逐渐失去附着在附着基上的能力而沉落池底。在光学显微镜下,患病幼体表皮出现褐色锈斑和污物,有的患病稚参体外包被一层透明的薄膜,皮肤逐步溃烂直至解体,骨片散落。镜检池底可见大量骨片。

分析研究表明:有三株革兰氏阴性细菌可引起此症,具有病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现已鉴定出一株弧菌为致病菌之一。在防治措施上:一方面,采用二次砂滤或紫外线消毒的方法,并及时清除残饵、粪便、有机物等,适时倒池,尽量减少养殖用水中病菌数量;另一方面,重视投饵的质量和数量,特别是通过消毒处理确保海泥和鼠尾藻等饵料不携带重要致病原。另外,应定时镜检,观察幼体摄食、活动及健康状况。发现病情,在池中泼洒喹诺酮类抗菌素,以药浴和口服同时处理进行治疗。

养殖肉羊肥羔症的防治


肉羊肥羔症也称羔羊肥胖症,是羔羊的广种代谢疾病。本病多发生于一个半月到两个月龄、采食量强的肥胖羔羊。

发病原因

由于对开始能采食的羔羊喂给大量含碳水化合物的玉米,饲料单一,影响羔羊的正常代谢,加之羔羊长期得不到充分运动。造成羔羊过度肥胖。特别舍饲羔羊,或是由放牧转入舍饲,破坏了羔羊机体代谢过程,当采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饲料,迅速分解成有机酸和二氧化碳,致使血液中酸浓度增高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中枢神经严重机能障碍,患羔出现兴奋、抑制等一系列中毒症状,终因缺氧而导致呼吸和心跳运动中枢麻痹而死亡。

主要症状

突然发病、病羔口角流出泡沫样唾液,呼吸急迫,结膜发绀,心跳加快,体温微高,后期出现神经症状,站立不安,有时鸣叫,跳跌前冲,有时出现腹痛症状。病程急剧,最急性的发病10~20分钟左右死亡,较慢的一个小时死亡。

治疗

本病发病急,死亡快,需及时治疗。其治疗方法:

1用0.1%强心钠加注射液,皮下或肌肉注射,根据羔羊体重皮下注射2~3毫升。

25%葡萄糖盐水或0.9%生理盐水静脉注射300~500毫升。

35%碳酸氢钠20~30毫升静脉注射。

4皮下多点注射0.9%生理盐水或糖盐水200~300毫升。

预防措施

1喂给羔羊的精料要多样化,严防饲料品种单一。特别是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饲料如玉米等,要严格掌握喂量,对羔羊的配合日粮要定时、定量,分多次饲喂,并要喂给干草和多汁饮料。自由采盐,补喂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保证羔羊充足饮水,加强运动,增加日照时间。

2加强哺乳期羔羊的运动。对出生半个月以上的羔羊,要在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舍外运动。运动时间最好是中午,运动时间逐渐延长。通过运动锻炼,可促进消化代谢,增强羔羊体质,严防本病的发生。

养殖兔子脱毛咬毛的原因


1、饲养密度过大笼养的兔,住得非常拥挤,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兔的行为动作也会减少很多,生活非常的单调,这兔是既无聊、又烦燥,咬毛就成了它们排解烦燥的一个坏习惯。合理的饲养密度是避免兔咬毛的主要措施之一。

2、兔群中强弱不均衡兔群中常常有些弱小兔只或妊娠母兔被其他兔迫咬,解决办法是把受欺兔放入仔兔群饲养或单独饲养。3、体表寄生虫有些兔皮肤寄生有蚧蟎等寄生物,引发患兔啃咬自身皮毛。建议兔在春、秋进行驱虫措施,常用方法是用伊维菌素拌料或饮水。4、兔群日粮营养不均衡笼养兔的饲料品种单一,长期缺乏青绿饲料,或者是饲料加工调制方法不当,日粮配制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兔缺乏某些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或是钙磷比例失调,尤其是缺发含硫氨基酸,则会引发兔的咬毛症。建议兔:仔兔饲粮粗蛋白水平保持在16%~17%;商品兔饲粮粗蛋白水平保持在15%~16%;母兔泌乳期饲粮粗蛋白水平保持在17%~18%。条件允许的话,配制日粮时加入3%的鱼粉或蚕蛹粉效果更佳。

养殖青鱼肝胆综合症的防治


青鱼是我国的四大家鱼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养殖鱼类。由于其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青鱼在四川的养殖量逐渐增多,但在产量增加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疾病严重阻碍着青鱼养殖业的发展,挫伤了不少青鱼养殖户的积极性,其中青鱼肝胆综合症是危害青鱼养殖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一旦发生,治疗困难,治愈率低,患病鱼不耐运输,从而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就我们接触的青鱼肝胆综合症的发病情况及该病的诊断和防治做一简介。

一、发病情况及症状

调查发现该病主要集中在5-8月份发生,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水温较高的时候发生,发病水温多在22~28℃,池塘养殖、网箱养殖都易发,特别是体重在1千克以上的青鱼极容易发生。单纯的肝胆综合症死亡率并不高,多介于2%~5%,但继发细菌感染后死亡率大幅度上升,达到10%~30%。由于发病后,常见的表现是细菌病的症状,养殖户一般采用抗生素、抗菌中草药等进行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

病变主要在肝胆。解剖常见肝脏肿大,质脆易碎,颜色严重变黄或部分发黄,有的在肝脏上出现花斑样条纹,呈花斑肝表现;胆囊常肿大,有的肿大到正常的2~3倍,部分可见胆囊壁变薄,胆汁颜色加深或变黄。大部分发病鱼会继发细菌感染,出现体表鳞片松动、脱落,部分皮肤裸露,严重的可呈赤皮现象;同时可见鳃丝肿胀或腐烂;肠道常充血、发红,肠腔内充满炎性渗出物。

二、病因分析

对于该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没有统一定论。经我们对多个临床病例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该病的发生与饲料因素和环境因素较为相关。

饲料因素:目前我们接触的发生肝胆综合症的青鱼均用配合饲料饲喂,而且许多青鱼养殖户都是使用鲤鱼饲料直接饲养青鱼,未使用青鱼专用饲料,而大多鲤鱼饲料的蛋白含量在34%左右,导致蛋白含量偏高,引起青鱼生长速度过快、肝脏不堪重负而发病。

环境因素:好发该病的养殖池,池底常有较厚的淤泥。为追求产量,养殖户多加大放养密度,从而相应增加投饵量,由于养殖水体负担加重,水质调节跟不上,导致池塘水体环境恶化,水质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都普遍超标,鱼类自身免疫能力减弱,更容易遭受病原体感染,引起死亡。

三、预防

由于该病主要和营养因素相关,所以在青鱼的饲养早期可使用34%的鲤鱼饲料进行饲喂,但当青鱼达到500克/尾后,应逐渐降低饲料中的蛋白含量,若没有专门的青鱼饲料,可用蛋白质含量为28%的草鱼饲料饲养。平时应注意饲养管理,投喂不要过饱。因青鱼抢食能力较强,养殖户一见到这种采食能力好的青鱼,常加大投喂量,导致青鱼吃得过饱。鱼由于过量采食其生长速度也很快,从而加大养殖户的投食兴趣,进一步加大投饵量,进入恶性循环,最后鱼的肝脏不堪重负而发病。所以一定要控制投饵量,以鱼吃到八分饱为宜,从而控制青鱼的生长速度,防止生长速度过快而引起的肝脏负担。

除此之外还应在平时注意调节水质。多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分解水体中由于过量投喂和鱼的排泄物产生的氨氮和亚硝酸盐,防止氨氮和亚硝酸盐超标,使水质清爽,给养殖品种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

四、治疗

根据以上所分析的原因,制定以下治疗原则:控制投喂,保肝护胆,控制继发感染,调节水质。首先降低饲料蛋白质含量,逐渐采用28%的草鱼料饲喂,并且控制投喂量,喂七成饱较为合适。内服保肝护胆药物:采用市售的保肝药物内服,同时可以内服Vc80~100毫克/千克鱼体重,连用5~7天。控制继发感染:采用50毫克/千克鱼体重的氟苯尼考等抗菌素进行内服,杀灭继发感染的病原体,连用5~7天,同时外用二氧化氯等消毒剂进行消毒,每3天消毒一次,连用2~3次,一般7天后死亡减少。为了防止复发,7天后可再用三黄散、大蒜素等中药拌料投喂,连用3~5天,对巩固疗效非常好。之后,可采用光合细菌制剂、EM菌和硝化细菌、亚硝化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进行外用改水,防止由于水质因素所引起的死亡。

五、小结

从病因分析看,青鱼肝胆综合症主要病因是饲料蛋白质偏高,投喂量偏大,造成生长过快,加重肝脏负担而引起。从我们治疗的经验看,在青鱼肝胆综合症的治疗中,对继发感染的控制非常重要,一味地保肝护胆而不控制继发感染,疗效不佳。而常被误诊为细菌病一味地按细菌病治疗,也只是治标而不治本,往往按这个思路治疗常出现用药2天后,死亡数量暂时下降,而数天后死亡率又上升,造成病情一直迁延不愈、病程延长的现象。故在青鱼养殖过程中对肝胆综合症的防治应坚持以上的预防和治疗原则,以促进青鱼养殖健康、快速发展,减少死亡,降低经济损失。

鳗鱼夏季综合症的防治


鳗鱼,拼音:拼音:mn别名:白鳝、白鳗、河鳗、鳗鲡、青鳝、风馒、日本鳗。鳗鱼是指属于鳗鲡目分类下的物种总称。又称鳝,是一种外观类似长条蛇形的鱼类,具有鱼的基本特征。此外鳗鱼与鲑鱼类似具有洄游特性。鳗鱼属鱼类,似蛇,但无鳞,一般产于咸淡水交界海域。

鳗鱼夏季综合症有什么症状和怎么防治?

进入夏季以来,福建省内各地养鳗池陆续发生鳗鲡脱黏、败血等综合性疾病,诱发鳗鱼严重死亡。现根据我们在闽南地区现场处理的一些个案,特提出如下防治方法,供广大鳗鲡养殖业者参考。

鳗鱼夏季综合症的发生症状表现为:死亡前期病鳗有明显的脱黏或败血症状。鳗鱼活力减弱,大量挂在饵料台或聚集在排污口周围,不摄食。死亡鳗鱼中脱黏症状不多,败血症状较明显。因后期出现脱黏或败血症状的数量减少,多见红头或鳃部、下颚充血水肿症状,体表其他部位基本完好,个别腹腔充盈血水;有血块、肝脏褪色,鳃丝变白、肿胀,有类似被水浸泡后呈现的褪色变白现象。死亡数量增加很快,死亡率较高。一口池整个发病周期在15天~20天。

鳗鱼夏季综合症的有效处理:

盐+中药+抗菌素,盐份保持在4~7即可,中药主要有黄连、大黄、黄芩、地锦草、茵陈、五倍子等,抗菌素可选择使用强力霉素、土霉素、氟哌酸、法拉乃司等。用药周期需1个~2个疗程,严重的甚至需3个~4个疗程。

鳗鱼夏季综合症的需要注意:

池水的处理。由于可能需要长时间用药,易造成水质恶化,因此在每个用药周期结束后,最好能大换水,保持水环境清洁。

在高温期,要注意水温、水质的变化。一般应加强通风,增大水中溶氧,必要时提高用药的水位,防止用药期间,水温急剧变化造成鳗鱼死亡的增加。

在发病初期,使用抗菌素也无法明显抑制死亡发展,可以选择溴氯海因、二氧化氯、蓝天使+病毒净等常规消毒剂先控制病情发展,如出现较大量死亡,再用前面所述的方法处理。

在死亡高峰期过后,必须尽早让存塘的鳗鱼摄食,以恢复体力。可投饲药饵,消灭鳗体内病菌。此时对水体进行消毒,有必要使用刺激性小的药物,同时可用海中宝、多维、葡萄糖等对鳗鱼进行水浴,促进鳗鱼进食。

在处理细菌的同时应注意检查是否有鳃霉和寄生虫病,如有,应先行处理,尤其是鳃霉必须先杀灭。否则用抗菌素时会引起鳃霉病爆发,造成大量死亡。寄生虫如果数量不多,可暂缓处理。

养殖狍子腹泻、肠炎防治


腹泻、肠炎发生在极个别哺乳期幼狍,也有个别的成狍。狍子腹泻、肠炎病因是:狍子有时吃奶不合适;精料过多,消化不良;突然吃含水量过多的青绿饲料等引起。狍子腹泻、肠炎病表现为狍子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大便稀薄呈黑绿色或灰白色,恶臭;后期眼球下陷,反应迟钝,四肢不灵,疲倦,治疗不及时因脱水、酸中毒而死亡。成年狍,喂饲水分过大、精料过多,吃灰菜等也有少数发生。有的腹泻一两次自然停泻。

狍子腹泻、肠炎病的防治

1、产后仔狍及时吃上初乳是防止本病发生的根本措施(见初乳的功能)。

2、药物注射治疗:

①氟哌酸注射液,每千克体重1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2~3天。兽用止痢一霸、黄金1号等鹿、羊用药,按说明注射。

②炎克星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2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2~3天。

③吡哌酸按人用量加复合B、胃酶各2片灌服。

④实用验方:(人用)复合B2片,药用炭10克(柞树木炭也可),苏打片1~2片(不腹胀不用),胃酶2片,黄胺米片2片,鞣酸蛋白2片,食母生2片,泻痢停2片(兽用)(人用的也可以)。5千克左右体重的幼狍1次灌服,连用1~2天。大狍可加量2倍,每天2次灌服,效果明显。在防治腹泻肠痢方面,特别是对痢毒防治应引起高度重视,创出新的成果。用药时不可固守一方,打针吃药2次无效时应立即换药。

狍子常见病的防治

狍子的抗病力很强,很少生病。如果场地小群量大,造成拥挤强欺弱,形成肥瘦不均,抗病力也随之下降。

1、二分地的圈不超40只,也就是40只以内一个大圈中多个小圈,超40只必须将大圈一分为二。

2、只要膘肥体健,不吃发霉的饲料,抗体强,感病率极小极小。

3、夏天必须保持圈内清洁,雨天必须洗刷干净。

4、水槽料槽必须保持清洁,夏天一天一冲洗。

5、用人用房屋消毒液夏季伏天可消毒,10-15天一次即可,生石灰也不错。

6、多见病是腹泻,多发于老弱者。另外多在连雨天、潮湿、高热的情况下出现中暑、感冒。治中暑,人用针剂药两针可好。

7、舔毛病,多发在冬季。原因一是圈小量多狍群拥挤;二是营养单一,缺维生素;三是一年一次春季没及时驱虫;四是冬季啃食不到土,你又不往圈里放活土。反之,不会发生;所以要在末秋开始,圈量合理分配;冬季要添加蔬菜块茎、水果类等。春天喂阿维菌素(按说明),一年四季都随时往圈里的一角堆放山边外的干净土,黄粘土最好,土里有多种无机盐和矿物质等,土还能解各种食物中的毒素。按照上面的方法,我的狍子始终毛稍儿铮亮,膘肥体健。

狍子的生活习性

1、食性:狍子喜食灌木的嫩枝、芽、树叶和各种青草,小浆果、蘑菇等,春天像鹿一样经常到盐碱地面添食盐碱。一般由母狍及其后代构成家族群,通常3-5只,晨昏活动,以草、蕈、浆果为食。

2、繁殖:雄狍仲夏才入群,一雄一雌,7-8月交配,在繁殖期,雄狍追着雌狍转圈跑,地面出现花环状足迹,妊娠期8个月,临产前,母狍驱散去年生的幼狍,进入密林分娩,幼狍3-6月出生,每胎1-2仔,若一胎产2仔,则出生地点相距10-20米,分别哺乳,出生10日后,母狍带领初生幼狍归群,1.5-2年性成熟。

3、寿命:狍子在野生环境中,寿命10-12年,最长可达17年,每年11-12月角脱落,2-3月生茸,4-5月角长成。

狍子的养殖技术

1、建舍:狍圈要选择地势平、高燥、通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狍舍坐北朝南,由棚舍和运动场两部分组成,每只占面积2-2.5排名,四周用木杆或砖筑成2米高的围栏或围墙,运动场一角设食槽和饮水槽,在围栏外可植树遮荫。

2、饲料:野狍食物来源广泛,各种阔叶树叶、野生杂草、农作物秸秆、蔬菜、水果皮等都是其喜爱的饲料,饲喂20%的豆科牧草(如苜蓿)更好,但不可喂水草,以防腹泻、肠炎等,饲料比例以粗料占95%、精料占5%为宜,在交配期、妊娠期、哺乳期等,要适当增加一些精饲料及富含蛋白质的饲料,仔狍出生7天后有吃土情况,要将半阴地的干净土壤堆放于舍内,供其自由采食。

3、饲喂

①定时,每天喂3次,分别为早7点、午12点、晚6点。

②定量,狍食量小,成年狍日粮为1.5千克粗料、100克精料。

③定水,供足清水,不能间断,让狍自由饮用,冬季要饮温水。

4、防病:狍抗病力强,很少生病,但要做到无病早防,每天打扫圈舍,清除粪便,春夏时节,狍棚每周用火碱或20%的石灰乳剂消毒1次,每天要刷洗食槽、水槽,不能喂霉烂变质饲料,不能喂水草。狍的常见病有腹泻、肠炎等,一旦发现可按常规治疗。

5、出栏:适时出栏仔狍60天断奶,断奶后即可出售种狍,商品狍多为公狍、淘汰狍,要注意选种,以保持优良种群。

狍子我想很多人对它并不是特别的熟悉,正因为人们对它的了解不是很多,因此市场上对它的需求也并不是很多,因此狍子的养殖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可以挖掘。

养殖田螺缺钙症的治疗


田螺在养殖的过程中,最怕的就是疾病的侵蚀,所以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想田螺的养殖产量高,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疾病预防方法和疾病预防的措施。

田螺缺钙症的病因

进食饲料单一,引起缺钙。田螺抗逆性强,疾病少,繁殖率高,对养殖场所要求不高,农村许多沟渠、水田泽地、池塘都可放养。若是开阔的池塘,水面上可放养红萍、水浮萍、水葫芦等遮荫,池中插上竹竿、木条等供田螺栖息,既可收水上绿肥做饲料,又可饲养田螺增加收入。

田螺缺钙症的症状

田螺其厣收缩后肉质溢出于外面者或软厣。田螺多为自然繁殖,人工养殖可从水田、茭白地、浑水沟渠中拣拾或去市场买,然后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的鲜活螺作种螺。一般体重15~25克的田螺便达性成熟,在温度15℃以上便可繁殖,雌螺大而圆,雄螺小而尖。

田螺喜栖息于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常以泥土中的微生物和腐殖质及水中浮游植物、幼嫩水生植物、青苔等为食,也喜食人工饲料,如蔬果、菜叶、米糠、麦麸、豆粉(饼)和各种动物下脚料等。

田螺的投料管理

1、仔螺:仔螺产后两星期要开始投饵,开始宜用蛋黄,1~2天后即可让其摄食天然饵料,摄食时,用其齿舌舔食饵料,所以投喂固体饵料时,必须泡软,以适合于摄食。

2、幼螺:田螺放入池后,即开始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茶饼、豆饼等,青菜、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以便田螺摄食。

3、成螺:成螺饲料需求1年可分为4个时期。

①3~5月份为交配前的准备期,开始摄食。

②5~8月中旬为产卵、肥大期,前期食欲急增,后期因产卵和高温的影响,食欲有时不振。

③8~10月中旬为冬眠前作准备,早期食欲渐盛,积贮养料,准备冬眠。进入冬眠前,其食量减少。

④当春天来临、田螺冬眠后开始醒来时前一星期开始投喂有机肥料

⑤产卵准备期及冬眠准备期均需给食,以每周投喂2次饲料为宜,其投饵量可根据田螺吃食情况和水质状况灵活掌握。

⑥田螺最适合在20~26℃范围内生长,当水温低于15度或高于30度是,则不需要投饵。

田螺食疗价值

田螺又称田赢、田中螺、黄螺。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中国圆田螺或其同属动物的肉获得后,置清水中养之,使除去泥砂,或略煮后去壳取肉漂净用。对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有食疗作用,食用田螺还对利水消肿作和治疗狐臭也有显著功效。

1、明目。田螺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而维生素A有调节视力的功效,能用于治疗多种眼疾,能够预防夜盲症和视力减退。

2、含钙量高。众所周知,钙是促进人体骨骼发育重要成分,能直接影响到身高。

3、田螺中含有大量的铜,能够给人体补充大量的铜元素,于人体的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4、田螺中的铁元素,适宜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养殖者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疾病的侵蚀时也不要紧张,要根据它的症状,找到它的病因,然后对症下药才能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切不可盲目的使用药物,说不定还会造成反作用。

养殖田螺萎瘪症的治疗


田螺我想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尤其是这几年大家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因此在吃的方面也越来越讲究,因此田螺已经渐渐的走向了千家万户,尤其是在夜宵的行业当中,田螺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养殖田螺萎瘪症的治疗

田螺萎瘪症的病因:寄生虫严重感染、饲料严重缺乏、放养密度过大等。

田螺萎瘪症的症状:机体严重消瘦,体质虚弱,其厣深入螺壳内面者。

田螺萎瘪症的治疗:因寄生虫感染,可参照寄生性和侵袭性疾病处理;由于饲料严重缺乏的,可强化投喂。

田螺养殖前景

田螺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保健食品,国外还有美容食品之称。它含蛋白质达10.3%、脂肪1.2%,另外还有维生素、钙、铁等人体必需的元素,田螺肉营养优于鸡、鸭、鹅、猪等,不亚于鲫鱼、海参等。田螺肉可滋补肾阴,明目清脑,增强肌肉弹性、细腻皮肤等。

田螺可作家常肉食,也可加工成系列食品、烹制多种药膳佳肴、防病治病。目前,天然生长的田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且田螺养殖生长快,产量高,养殖田螺钱途广。

养殖田螺赚钱吗

田螺为田螺科可食性水生动物总称,其品种繁多,常见的有圆田螺、田螺、黄螺、蜗螺、香螺等。田螺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保健食品,国外还有美容食品之称。它含蛋白质达10.3%、脂肪1.2%,另外还有维生素、钙、铁等人体必需的元素,田螺肉营养优于鸡、鸭、鹅、猪等,不亚于鲫鱼、海参等。田螺肉可滋补肾阴,明目清脑,增强肌肉弹性、细腻皮肤等。

田螺可作家常肉食,也可加工成系列食品、烹制多种药膳佳肴、防病治病。目前,天然生长的田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且田螺养殖生长快,产量高,养殖田螺钱途广。近几年,随着田螺天然产量日渐减少,田螺市场不断看好。目前在广东、福建等地区已开始人工养殖,不少农户把养殖田螺作为一项创业门路,大力发展。

田螺池塘养殖技术

一、池塘要求:田螺在水深20cm以上的水田、水沟、水塘等水体中均能正常生活,且能适应肥水环境,只要选择池深1m以上的土池即可,池底以松软的腐殖质土壤为好,面积大小不限。为了增加田螺的爬附面积,同时也给其创造一个良好的遮阳条件,可以在池边种植空心菜;如果池塘面积较大,还可以在池塘中央种植一部分莲子等挺水或浮水植物。

二、水源条件:田螺耐寒、怕热,其生活适宜温度范围为20℃~28℃,低于10℃或高于30℃时即停止摄食而钻入泥土、草丛以避寒暑,当水温超过40℃时,田螺会被烫死。因此,为了确保高温季节能经常向池塘冲水,养殖场地的水源一定要充足,且不受工业和农业污水的污染。

三、池塘消毒:在种螺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具体做法是:生石灰干池消毒用量为60kg/亩~70kg/亩,带水清塘(水深1m)用量为135kg/亩~165kg/亩,化浆后全池泼洒;漂白粉干池消毒用量为10kg/亩~12kg/亩,带水清塘(水深1m)用量为13kg/亩~14kg/亩,溶解后全池泼洒。

四、种螺的选择与放养:种螺的规格以60只/kg~80只/kg左右为好,可选用人工养殖的成螺,也可直接从产地收购野生螺。在收购野生螺时,要剔除表壳粗糙、上有大量藻类附着、颜色暗黑的成螺,因为这类成螺往往在产仔后大批死亡,有些甚至产仔未完就死亡了,直接对养殖产量造成一定影响。

在田螺的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控制好了田螺的疾病才能提高田螺的养殖产量,才能在同等的条件下创造更多的利润,因此养殖者对于田螺疾病的了解和认识是非常必要的。

养殖草鱼种肠炎、烂鳃等并发症的防治


发病症状病鱼游动迟缓,食欲下降;鱼体鳞片基本完整;背鳍两侧有一个或数个不等的疖疮,手触之较软,有浮肿的感觉,切开疖疮有脓血样液体流出;肛门略微红肿;鳃丝红肿,粘有污物,末端腐烂,露出软骨,鳃盖内表皮充血发炎,严重的被腐蚀,呈开天窗样。剖开鱼体可见肠系膜出血、肠壁发炎,严重者呈紫红色,肠内基本无食物,有带血丝黄色黏稠物;肝脾略肿,肝土黄色,有出血点,质脆易碎。镜检鳃丝有大量车轮虫寄生,偶有指环虫寄生,后肠有肠袋虫寄生。发病轻的死亡率7%,严重的死亡率约30%。

经笔者诊断,草鱼种患了车轮虫病、烂鳃病、疖疮病和肠炎病等并发症。

病因分析(1)养殖密度偏高,水色较浓,水质不好。有的水质虽好,但偏瘦。有的池塘无独立的进排水系统。(2)饲料质量差,营养不平衡,造成鱼体抵抗力和抗应激能力下降。(3)主投的青饲料细绿萍主要从田、沟、水塘、红虫养殖田中捞取,未进行清洗、消毒就直接喂鱼。(4)部分养殖户所施肥料未经发酵或发酵不完全,造成水质变坏,产生有毒气体,致使养殖水体环境变劣,导致鱼种生病。

防治(1)改善水质,加大换水量。(2)配合饲料与青饲料搭配饲喂(各占50%),或者配合饲料与青饲料交叉投喂,或连续投喂4天配合饲料后,停食1天,再连续投喂青饲料2天。投喂的细绿萍要清洗干净,用3%漂白粉溶液或1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及时投喂。适量施发酵腐熟肥料或者少量化肥。(3)发病时停止喂食。第一天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合剂0.7克化水全池泼洒,第二天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氧化氯0.5克化水全池泼洒,停药2天后,按上述方法再使用1次。(4)在外用药物的同时,用土霉素或磺胺嘧啶拌饲料投喂。每100公斤鱼体重第一天用药20克,第二天至第六天用量减半,6天为1个疗程。症状轻者1个疗程基本痊愈,病重者2个疗程基本痊愈。

养殖果子狸维生素A缺乏症的防治


维生素A缺乏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以视觉障碍、上皮完整性受损、骨骼形成不良为特征的营养性疾病。维生素A缺乏症(临床症状)种狸缺乏维生素A时影响生殖功能。母狸发情延迟,常发生空怀,有时会造成流产。公狸活动减少,性功能减退,不能正常交配繁殖。幼狸缺乏维生素A会发生消化障碍,腹泻,进行性消瘦,全身衰弱及易感染犬瘟热、细小病毒病,有的可能出现脑发育不良、运动失调,眼睛出现典型的干眼病症状,目光暗淡、角膜混浊、夜盲,有的发展成浆液性或化脓性结膜炎。(临床诊断)典型的维生素A缺乏症,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便可作出初步诊断。轻度的病例诊断较难,必须参考病理损害特征、血浆和肝脏中维生素A的含量,还要对日粮进行仔细分析方能确诊。

维生素A缺乏症的防治:置在日粮配合时给狸群以足够维生素A,维生素A的供给量以每日100单位/千克体重为宜。母狸在繁殖期应给予最低需要量的5倍维生素A。对病狸治疗主要是口服维生素A胶囊,每天400单位/千克体重,l天1次,连用10天。也可补给鱼肝油,每天0.20.3毫升/千克体重,连用710天,口服。为了帮助维生素A的消化吸收,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脂肪。维生素A制剂不能使用过量,否则,易引起维生素A中毒。

养殖果子狸维生素B缺乏症的防治


维生素B缺乏症是由缺乏维生素B真而引起,以多发性神经炎为特征,亦可出现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变化维生素B缺乏症的临床症状饲料中缺乏维生素B真时,经2030天病狸出现食欲不振,再经7一10天,症状加重,继而食欲废绝,四肢无力,全身萎弱。严重病例出现运动失调,不断尖叫,极度虚弱,体温下降,若未及时治疗,便会发生死亡。哺乳母狸发生多发性神经炎时,多因机体衰弱,出现痉挛而死亡。诊断置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变及日粮中维生素B真水平的检测可作出诊断。

维生素B缺乏症的防治:治疗病狸主要是补给维生素B真。对于急性病例,特别是有多发性神经炎伴有拒食、神经症状和胃分泌障碍的,可用维生素B真,每次l一2毫克,每天12次,肌内或皮下注射。也可内服氯化硫胺素,连服10一15天,每日l一2毫克,同时还应给予维生素B,含量丰富的全价饲料。预防本病的基本措施就是喂含维生素B,丰富的饲料,一般每100克干物质中应含有100150毫克维生素真。日粮中谷物饲料越多,维生素B真的需要补充量也越多。外界温度高、患发热性疾病及消化障碍性疾病时,都需增加维生素B真的供应量。母狸怀孕期及哺乳期也应多喂酵母等含维生素B真丰富的饲料,严禁饲喂酸败变质的饲料,保持饲料新鲜、卫生。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养殖狍子自咬症、食毛症的防治》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养殖青蛙的食台”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319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