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蟾蜍养殖的引种问题

引种在养殖量很小的情况下,种蟾主要靠捕捉。

成体蟾蜍多在3月底或4日上旬陆续离开冬眠洞穴,缓缓爬出水域。蟾蜍喜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通常白天栖息在沟边的草丛、土穴之中,或者屋后的砖瓦、石孔等阴暗潮湿之地,一般不易找到。下雨天或雨后,在河边的空地上或田园小路旁,往往很容易捕捉到。春耕时节,在油菜地、绿肥地里以及秧田的小路上出现的蟾蜍也较多,这时可大量捕捉。在天气温暖、风静的夜晚,是捕捉蟾蜍的最好时期。每天傍晚天黑后2小时左右直到次日天亮,蟾蜍出来捕食昆虫,随时都可捉到蟾蜍,这时候蟾蜍最多的地方是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尤其每晚半夜更活跃,有时几个小时就可捉到几十斤至几百斤的蟾蜍。捕捉方法是,用较宽的竹夹轻轻夹住蟾蜍,装入竹篓或留有缝隙的木箱内,不要装入塑料袋闭容器中,以防闷死。晚上捕捉,可用三节电池的手电筒强光照射着蟾蜍,它就不会轻易跑掉。由于蟾蜍肢较短,跳跃能力差,一般都是缓慢爬行,因此只要发现,捕捉是很容易的,种蟾雌雄搭配比例,一般以3雌1雄为宜。受精率可达90%以上。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2对。

扩展阅读

蟾蜍养殖 蟾蜍养殖技术


蟾蜍是田间的益虫,出现在田里的俗称癞蛤蟆,蟾蜍的要用价值很高,现如今蟾蜍已经作为特种养殖的一部了,养殖蟾蜍可以达到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养殖的时候要怎么做呢?

1.田池设置

选择较僻静、排灌方便的田块。在稻田的四周用0.8米高的尼龙密网把稻田围起,围埂内宽1.5米,便于蟾蜍上岸活动,并在进出水口设置网片,防止蟾蜍外逃。在稻田仅靠埂一边另挖一个小池塘,用于饲养小蝌蚪,池塘面积不少于总面积的1/6。如果养殖稻田过大,可分设若干个小塘,池塘水深在40厘米,并在塘的上空架设直径1厘米的注水管,在埂的任意边设一出水口,用聚丙稀网片围起。网目以60个/平方厘米为宜。

2.蝌蚪放养

首先用生石灰15公斤对小池塘进行干法清塘,7天后注水,在池塘加入发酵后的有机肥100公斤,5天后蝌蚪入塘,放养时选择无伤、健壮、规格整齐的蝌蚪,经1.5%的食盐水消毒后,每亩稻田按6000~8000尾投放,投放时气温不低于20%。

3.蟾池管理

小池塘在保证微流水的同时,保持水质在剩余饵料作用下不会恶化即可。小蝌蚪在投喂时以多次少量为宜,喂以浮性粉状自配饲料,直到变态。幼蟾变态收尾后,在小塘中央设立底部为钢丝网的圆型饵料台,每天投活饵(蚯蚓、蝇蛆等)以及浮性颗粒料,同时在投喂时从注水管中加水,制动浮性颗粒料,进行幼蟾摄食驯养。刚开始时,活饵料所占比例较大,随后逐渐减少,在幼蟾有定点摄食习惯后,可以把小池塘的网围打开,把幼蟾放入稻田自由觅食。

4.田间管理

幼蟾进入稻田后,先期保持田间水质较清爽。在炎热夏季,田间要经常灌溉跑马水来调节水温与水质。另外水稻若发生病害时,喷洒农药要选择晴天,喷口朝上,雾花要细,尽量不致药物下沉。一旦田间药物沉积过浓,立即注水调节。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施用农药,因为蟾蜍有捕捉害虫能力。幼蟾在田间要防止其天敌蛇、鹰等侵害。蟾蜍一般自然条件下不会发病,但要注意机械性碰伤,造成外伤感染。所以在抓捕时要特别注意,只能用布兜来抓捕。从幼蟾放入稻田后两个月,以后每月筛选一次捕大留小,捕出后设置于专用的养殖池,以便采集蟾衣、蟾酥,或者出售。

蟾蜍本身就是生活在稻田里面的,在养殖蟾蜍的话如果能够在稻田养殖的话就一定能够更好的养殖蟾蜍,让其自身的发展,对稻田的害虫也是有帮助的。

蟾蜍养殖 蟾蜍的养殖技术


【常见问题】蟾蜍怎么养? 【专家解答】蟾蜍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癞蛤蟆,蟾蜍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所以养殖蟾蜍是一割很好的致富道路,单只前天就是掌握养殖蟾蜍的技术,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蟾蜍养殖技术。

苗种繁育 每年3月下旬到4月下旬蟾蜍产卵盛期,解决苗种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在产卵季节的雨后到静水处寻找蟾蜍卵块,捞回放在池中孵化或直接放在没有蟾蜍的养殖池中,每平方米放2500粒卵,温度在18~25℃,3天就可孵出小蝌蚪。采用这种方法必须一次放足,否则孵化时间不一致,蝌蚪大小不一,影响成活率。二是在惊蜇后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到野外潮湿的地方捕捉越冬蟾蜍,选择个体,按雌雄比3∶1放到产卵池中养殖,让其自然交配、产卵、受精、受精率可达90%以上。每天产的卵要收集另池存放,让其自然孵化。产完卵的蟾蜍也要另池存放,没产的继续留产。

护理幼苗 刚孵出的小蝌蚪,常吸附在卵壳或水草上,不取食,靠自身的卵黄囊供给营养。2~3天后,小蝌蚪开始吃水中藻类或其他饵料。养殖池要提前一星期施入少量发酵的猪、牛粪,繁殖浮游生物。蝌蚪入池后不能再泼洒粪尿,以免伤害蝌蚪。产卵池、蝌蚪池水深一般保持20~40厘米。可投喂切碎的菜叶、鱼肠、猪血、淘米水,每天1~2次。经半个月的培育,体长达3厘米时,就可捞出放入幼蟾池中养殖。从卵孵出蝌蚪到幼蟾约需40天,这时就需转入成蟾池养殖。

【小编总结】以上就是蟾蜍的养殖技术,在养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养殖的方法,只有按照蟾蜍的养殖方法杨志豪了才一定能够产生更好的养殖效益。

蟾蜍养殖 稻田养蟾蜍的养殖技巧


蟾蜍的养殖算是一种特种养殖,蟾蜍就是我们俗称的癞蛤蟆,蟾蜍的外壳蟾衣与耳后腺分泌液具有强心、利尿、麻醉止痛等功效,有很多的中成药的主要原料之一就来源于蟾蜍,现随着蟾蜍野生资源的缺乏,就必须靠人工养殖来满足药材市场对蟾蜍的需求,而利用稻田来养殖蟾蜍,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现将稻田养殖蟾蜍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田池设置

选择较僻静、排灌方便的田块。在稻田的四周用0.8米高的尼龙密网把稻田围起,围埂内宽1.5米,便于蟾蜍上岸活动,并在进出水口设置网片,防止蟾蜍外逃。在稻田仅靠埂一边另挖一个小池塘,用于饲养小蝌蚪,池塘面积不少于总面积的1/6。如果养殖稻田过大,可分设若干个小塘,池塘水深在40厘米,并在塘的上空架设直径1厘米的注水管,在埂的任意边设一出水口,用聚丙稀网片围起。网目以60个/平方厘米为宜。

2.蝌蚪放养

首先用生石灰15公斤对小池塘进行干法清塘,7天后注水,在池塘加入发酵后的有机肥100公斤,5天后蝌蚪入塘,放养时选择无伤、健壮、规格整齐的蝌蚪,经1.5%的食盐水消毒后,每亩稻田按6000~8000尾投放,投放时气温不低于20%。

3.蟾池管理

小池塘在保证微流水的同时,保持水质在剩余饵料作用下不会恶化即可。小蝌蚪在投喂时以多次少量为宜,喂以浮性粉状自配饲料,直到变态。幼蟾变态收尾后,在小塘中央设立底部为钢丝网的圆型饵料台,每天投活饵(蚯蚓、蝇蛆等)以及浮性颗粒料,同时在投喂时从注水管中加水,制动浮性颗粒料,进行幼蟾摄食驯养。刚开始时,活饵料所占比例较大,随后逐渐减少,在幼蟾有定点摄食习惯后,可以把小池塘的网围打开,把幼蟾放入稻田自由觅食。

4.田间管理

幼蟾进入稻田后,先期保持田间水质较清爽。在炎热夏季,田间要经常灌溉跑马水来调节水温与水质。另外水稻若发生病害时,喷洒农药要选择晴天,喷口朝上,雾花要细,尽量不致药物下沉。一旦田间药物沉积过浓,立即注水调节。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施用农药,因为蟾蜍有捕捉害虫能力。幼蟾在田间要防止其天敌蛇、鹰等侵害。蟾蜍一般自然条件下不会发病,但要注意机械性碰伤,造成外伤感染。所以在抓捕时要特别注意,只能用布兜来抓捕。从幼蟾放入稻田后两个月,以后每月筛选一次捕大留小,捕出后设置于专用的养殖池,以便采集蟾衣、蟾酥,或者出售。

稻田高效养殖蟾蜍的技术要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蟾蜍除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之外,还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肉质鲜美细嫩,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动物,因此养殖蟾蜍也可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农户养羊引种问题的解决方式


羊是先民最早养殖动物,是一种容易养殖,养殖技术低,饲料需求简单的动物,现在也是农民非常重要致富方式,而很多农民在养羊往往对羊的品种不重视,养羊引种出现问题,那么养羊收益就非常有限了,那么如何解决农户养羊引种问题。

不要盲目引进羊只。有的农户不考虑羊只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就盲目引进,结果导致发病死亡,造成损失。因此,要注意羊只引进地气候环境与本地气候环境的差别,原则上选择气候、地形、植被、饲养方式和饲养管理水平与本地差异不大的地区引种,这样羊才能尽快适应新环境,缩短驯养时间,避免发病甚至死亡。另外,一些新培育或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应认真查阅资料,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是畜牧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如果本地条件适宜生长,可适当引进少部分试养,条件成熟后再批量引入,切不能轻信广告和产品介绍盲目批量引入,进而造成经济损失。引种时要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正规厂家,不要图便宜而引进假良种。

注意引种季节。有的农户冬季引进羊只,结果引进后就发病,甚至大量死亡。这是因为山羊经过一路颠簸,不但要恢复体质,还要面对冬季恶劣的气候,很难适应新环境。夏季高温多雨,相对湿度大,羊怕热又怕潮湿,长途运输羊易发生中暑甚至死亡,也不宜进行引种。春季和秋季气候温暖,雨相对较少,地面干燥,饲草丰富,最适宜引进羊只。如果冬夏季必须引进羊只,要选择与本地气候环境差别不大的地区就近引进。此外,寒冷地区不要到相对温暖地区引进羊只,温暖地区也不要到寒冷地区引进羊只,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重视疫病防治。有的农户对引种地是否是疫区不清楚,而且不注意进行产地检疫和了解引进羊只的防疫情况,引进后发生传染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引种前要先调查了解产地疫病情况,严禁从疫区引种,引进羊要三证(场地检疫证,运输检疫证和运载工具消毒证)齐全。引进羊只经过运输,会因地区气候差异、饲养管理方式改变等出现不同程度应激反应,常常表现为感冒、肺炎、口疮、腹泻、流产等,所以要仔细观察,发现异常变化及时、及早处理。此外,要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注意圈舍等清洁卫生。引进羊只隔离饲养半个月以上未出现异常,方可与原有的羊混养。进舍前羊群要进行免疫接种,增强羊只抵御疫病的能力,并对羊群进行一次全面的驱虫。切忌在饲养过程中,随时随意地从外地或其他羊群购羊补充。

养殖水蛭引种的方法


一、人工引种人工引种是饲养者从已经饲养成功的养殖户或养殖场(基地)购买种水蛭的一种措施。在引种时应慎重选择品种,要严格挑选符合中药材标准的种类进行饲养,减少盲目性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目前饲养最广泛的是日本医蛭、宽体金线蛭和茶色蛭。但不管选用哪一种水蛙进行饲养,都要对原饲养场进行调查分析,并与自己已建好的饲养场进行对比,得出是否适合饲养的结论。在个体选择上应注重选活泼健壮、体躯饱满、体表光滑、既有光泽又有弹性的个体。健康的体躯不但成活率高,抗病虫害能力强,而且繁殖力也旺盛。引种时,最好从就近单位选择优良品种。如从外地引种,最好和有关科研部门取得联系,征求他们的意见,取得指导和帮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二、野外采集(一)采集的环境和时间任何一种动物都有着自己既定的生活环境,脱离开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或环境骤然发生变化,便会造成大量死亡,甚至灭绝。水蛭的生活环境,也是经过长期的演化、遗传和适应才固定下来的,因此应根据水蛭的生活习性去采集。采集的环境场所,就是野外水蛭经常出没的地方,如水流相对较大的地方等。采集的时间最好是在水蛭的活动高峰时期,如上午8~10时,下午4~6时。(二)采集的方法和使用工具采集水蛭的方法和工具有多种多样,应做到随机应变,自行选择和创新。一般可采用人工直接采集与食物引诱采集两种方法。用食物引诱,是一种节省人力及时间的采集水蛭的方法,它是按照水蛭的活动季节、生活规律、活动时间和吸食习性设置诱捕器捕捉。根据医蛭喜欢吸食脊椎动物血液的习性,可用大牲畜的干骨头,沾上鲜猪血(茶色蛭应用牛血)引诱,当大量的水蛭爬到骨头上时,可用鱼网捞出骨头,使骨头和水蛭分开。当然用食物引诱宽体金线蛭时,则可用软体动物的身躯作诱饵,当大量水蛭到达后,可用鱼网捕涝。三、选优去劣无论是引进优良品种饲养,还是在野外采集野生水蛭作为种源,都有个选优去劣的问题,尤其在饲养过程中,选优去劣更显得重要。人工饲养水蛭,实际目的就是对水蛭进行再生产,即得到大量的繁殖后代,获得高产,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人工饲养水蛭,要想获得高产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优良的品种是关键,是内因。品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蛭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在采集到的大量水蛭中,它们的健康、发育状况不会完全一样,所以必须通过挑选适应能力比较强、生长快、产卵率高的优种,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四、采集水蛭的卵茧进行人工孵化采集水蛭的卵茧一般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在水沟、河边、湖边等潮湿的泥土中,发现有1.5厘米左右孔径的小洞后,可沿小洞向内挖取,即可采集到泡沫状的水蛭卵茧。在采集卵茧时要十分小心,不要用力夹取,否则会损伤卵茧内的胚胎。采集到的卵茧应及时轻放到孵化器内。孵化器可采用普通的塑料盆、盒等容器,规格大小应视放卵量的多少来确定。在孵化器内先放一层1~2厘米厚的沙泥土,沙泥土的含水量在40%~50%之间。将卵茧有小孔的一端朝上,整齐排放在孵化器内,表面再盖一层潮湿的纱布或几层纱布,以增加孵化器内的湿度。在孵化器的外面,用塑料袋(可用食品塑料袋)包裹严实,防止孵化器内的水分蒸发。这样经过20天左右可自然孵化出幼蛭来。通过采集水蛭的卵茧进行人工孵化,也是大量获取种源的简单易行的方法。五、采集和引种应注意的问题(一)做好采集和引种记录野外采集水蛭时,要随身携带记录本,凡是与采集有关的事项,都要详细记录下来。例如,采集的时间、地点、水域、周围环境等。采回来的水蛭经选优后如作为种蛙饲养,便可参照记录为其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通过记录还要掌握野外水蛭的发生数量和世代发生规律,以便总结经验,提高认识。(二)消毒处理无论是引进的种源,还是自野外采来的种水蛭,都要进行消毒处理,以免感染疾病,造成前功尽弃,甚至全军覆没。消毒处理方法如下。1.隔离饲养将新引进或自野外采集来的种源,放入单独的饲养池中,经过观察几天后,如无死亡或厌食、打蔫、体态变暗、失去光泽和弹性等现象,排出的粪便正常,确认无病态现象,便可放入正常的饲养池或和其他水蛭混养。2.药物处理在放入隔离饲养池之前,应用0.5%~1%福尔马林消毒溶液,将水蛭清洗一遍。也可用其他消毒液清洗,其目的就是消灭水蛭的病原体。

蟾蜍怎么养 蟾蜍的养殖技术


蟾蜍就是我们俗称的癞蛤蟆,蟾蜍看起来丑陋无比,但是蟾蜍的药用价值还是很高的,蟾蜍的养殖效益和养殖前景都是很高的,所以蟾蜍的养殖户在逐年的上升,但是对于像这种的蟾蜍特种养殖很多养殖户想养却无从下手,所以,今天第一农经小编就来说说蟾蜍的养殖技术。

一、选择场地

养殖场地要选择在有水塘和水池,虫源比较丰富、气温比较暖和的地方。一般房前屋后,可利用废沟、废塘或水坑,也可选用排灌方便、水源充足、保水良好但偏瘦的稻田作养殖场。养殖场要用砖砌筑1.5米高的围墙,也可用薄膜或纱网作围墙,还可用铁丝或小山编制而成,以防蟾蜍逃遁。稻田进口宜用塑料纱网作水闸,以拦阴蝌蚪外逃。

二、引种

在养殖量很小的情况下,种蟾主要靠捕捉。成体蟾蜍多在3月底或4日上旬陆续离开冬眠洞穴,缓缓爬出水域。蟾蜍喜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通常白天栖息在沟边的草丛、土穴之中,或者屋后的砖瓦、石孔等阴暗潮湿之地,一般不易找到。下雨天或雨后,在河边的空地上或田园小路旁,往往很容易捕捉到。春耕时节,在油菜地、绿肥地里以及秧田的小路上出现的蟾蜍也较多,这时可大量捕捉。在天气温暖、风静的夜晚,是捕捉蟾蜍的最好时期。每天傍晚天黑后2小时左右直到次日天亮,蟾蜍出来捕食昆虫,随时都可捉到蟾蜍,这时候蟾蜍最多的地方是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尤其每晚半夜更活跃,有时几个小时就可捉到几十斤至几百斤的蟾蜍。

捕捉方法是,用较宽的竹夹轻轻夹住蟾蜍,装入竹篓或留有缝隙的木箱内,不要装入塑料袋闭容器中,以防闷死。晚上捕捉,可用三节电池的手电筒强光照射着蟾蜍,它就不会轻易跑掉。由于蟾蜍肢较短,跳跃能力差,一般都是缓慢爬行,因此只要发现,捕捉是很容易的,种蟾雌雄搭配比例,一般以3雌1雄为宜。受精率可达90%以上。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2对。

三、饲养

蟾蜍的食料主要是昆虫,小型昆虫有粘虫、蚂蚁、蚜虫、蚊虫、蝽象、金龟子、象鼻虫、小地老虎、甲虫等;大型昆虫如蝼帖,大青叶蝉等。人工饲养可用黑光灯诱虫或人工捕虫解决其饲种问题。此外,繁殖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也可解决蟾蜍的主食,也将猪、牛、人粪尿、蔬菜下脚料、厨房废水、屠宰场和食品厂的废弃物、肥水或糠等投入繁殖和饲养田内,以培养水质,促进藻类和浮游生物生长。还可以人工捕捉和打捞蝇粗,以满足其食用。

四、繁殖

每年2月底至3月,水温在11~15℃时,中华大蟾蜍即交配产卵,从冬眠中苏醒的蟾蜍,一般黄昏多集中在水塘岸边或水生植物及漂浮物上,雄体时而呜叫,时而移动身体,寻找雌体,雌体闻声而至。蟾蜍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只成年蟾蜍一年可产卵3-5千粒。人工繁殖要及时采卵,并将采得的卵尽快从水桶中放到饲养池塘或水田繁殖基地,以免堆积太久而闷死。放卵密度,一般每亩放500个卵带,每带平均2600粒卵,即每亩放卵130万粒左右。在水温18-24℃的条件下,受精卵经过3昼夜即可孵化成小蝌蚪,刚孵出的小蝌蚪,体形似鱼,有尾和外鳃。待蝌蚪开口后,即可用煮热的蛋黄、馒头渣和菜叶等混合喂养。大约经过一个月后,可见到蝌蚪先出后肢,前肢芽被鳃盖隐盖住,从外形观察则不明显,后肢发育完备后,尾开始萎缩前出现前肢,蝌蚪内鳃逐渐萎缩,开始用肺呼吸,尾也逐渐变短而消失,背面出现疣状腺体,这就是经过变态后的幼蟾。幼蟾以小昆虫为食,喂养与成体基本相同。

五、蟾蜍越冬

蟾蜍越冬是人工养殖蟾蜍的关键,越冬存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饲养蟾蜍的产量和效益。目前,人们摸索出一种蟾蜍人造室外越冬池新方法。选择块日照时间长,避风条件好,不积水的地方,挖一个边长135厘米见方,深50厘米的池,用木板做一个边长130厘米见方,高70厘米的木框(无底、无盖)。将木框装入坑池内,底部不宜过大,能让积水从间隙渗透掉为宜。在距地面40厘米处,用长139厘米、宽50厘米的木板陋成一个小室。最底层填放落叶、稻草和土的混合物,中层填落叶、上层履盖稻草,下室放土,最后在池顶用铁丝间履盖住,并在池内插上温、湿度计。`

蟾蜍在自然环境中,一般在田野、池塘旁比较潮湿避风、阳光照射比较充足的地方越冬,如环境不适,越冬死亡率很高。人工饲养,要做好越冬的保护工作。

以上就是蟾蜍的养殖技术了,在养殖蟾蜍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科学的养殖技术来养殖,其实出去蟾蜍的养殖成本,养殖蟾蜍还是很有经济效益还是很好的,所以,蟾蜍的养殖,一定要信心的管理,这样才嗯嗯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养殖蟾蜍成蟾蜍的饲养管理


越冬后的幼蟾蜍,可放养到成蟾赊养殖池进行饲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即可达到体成熟和性成熟,作为种用或刮浆用蟾蜍。也可在水库、池塘、河流等设置网箱养殖。网箱放养蟾蜍,饲养和管理的从本要求与池养相同。

(一)整治陆地活动场所

陆地活动场所棵种植树木、农作物或蔬菜。夏季搭建遮阳棚,建造一些带孔洞得假石山、砖块石碓。根据需要设置若干诱虫灯,引诱昆虫作活饵料。

(二)清池、消责参见本章蝌蚪的饲养管理部分。

(三)放养

l蟾体消毒用2%的食盐水,对蟾蜍体浸浴消毒。

2.分池放养根据大小分类,分池放养,同样大小的幼蟾蜍要放养在同一个养殖池内。

3放养时间水温升至18℃以上时,即可放养蟾蜍。

4.放养密度通常为10-30只/每平方米。种蟾蜍5一10只/每平方米。

(四)投饵

1.投饵要求投饵要营养全面,数量充足。尤其是刮浆蟾蜍,刮浆前后,供给动物性饲料及蛋白质饲料要充足,保证刮浆后体质恢复快和产生新浆液。活饵料丰富时,以投活饵为主。如养殖量大,在幼蟾蜍时期就进行食性驯化,以投喂配合料为主。

2.日投饵量绝对投饵量较幼蟾蜍大得多。日投饵量为蟾赊体重的10%一15%,日饲喂配合料为体重的7%-10%。投饵量的确定原则与幼蟾蜍相同。

3.投饵时间每日投饵1一2次。投饵l次宜在下午4时,投饵2次则在上午9时、下午4时各1次。

4.投饵方法与幼蟾蜍相同。

(五)控制水温、水质、湿度

1.水温户注意调整水温,保持在25℃一30℃。

2.水质同蝌蚪的饲养管理。一般每隔2一3天换1次水,每次换掉池水的1/l0一l/5。换入的水温差不大于2℃。炎热的夏季,最好每大换水1次,换水量为1/2。

3.湿度要保持蟾蜍登陆栖息的陆地湿润,高的空气湿度。

(六)其他管理要求

主要有较主要有以下几项:①防敌害和逃跑②及时清理死蟾蜍和料盘残料,刷洗消毒喂料盘。③夏季池内要种养水草或搭遮阳棚降温,定期泼洒消毒药(5一7天1次)。④观察成蟾蜍的摄食情况,发现疾病及时治疗。⑤保证养殖区安静。⑥做好成蟾赊的越冬管理。

蟾蜍怎么养 蟾蜍的饲养技术


蟾蜍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癞蛤蟆,蟾蜍具有很高的药效作用,养殖经济前景很好,所以在养殖行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殖蟾蜍了,但是你知道怎么养用正确的科学方法养殖吗?

一、选择场地

养殖场地要选择在有水塘和水池,虫源比较丰富、气温比较暖和的地方。一般房前屋后,可利用废沟、废塘或水坑,也可选用排灌方便、水源充足、保水良好但偏瘦的稻田作养殖场。养殖场要用砖砌筑1.5米高的围墙,也可用薄膜或纱网作围墙,还可用铁丝或小山编制而成,以防蟾蜍逃遁。稻田进口宜用塑料纱网作水闸,以拦阴蝌蚪外逃。

二、引种

在养殖量很小的情况下,种蟾主要靠捕捉。成体蟾蜍多在3月底或4日上旬陆续离开冬眠洞穴,缓缓爬出水域。蟾蜍喜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通常白天栖息在沟边的草丛、土穴之中,或者屋后的砖瓦、石孔等阴暗潮湿之地,一般不易找到。下雨天或雨后,在河边的空地上或田园小路旁,往往很容易捕捉到。

春耕时节,在油菜地、绿肥地里以及秧田的小路上出现的蟾蜍也较多,这时可大量捕捉。在天气温暖、风静的夜晚,是捕捉蟾蜍的最好时期。每天傍晚天黑后2小时左右直到次日天亮,蟾蜍出来捕食昆虫,随时都可捉到蟾蜍,这时候蟾蜍最多的地方是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尤其每晚半夜更活跃,有时几个小时就可捉到几十斤至几百斤的蟾蜍。

捕捉方法是,用较宽的竹夹轻轻夹住蟾蜍,装入竹篓或留有缝隙的木箱内,不要装入塑料袋闭容器中,以防闷死。晚上捕捉,可用三节电池的手电筒强光照射着蟾蜍,它就不会轻易跑掉。由于蟾蜍肢较短,跳跃能力差,一般都是缓慢爬行,因此只要发现,捕捉是很容易的,种蟾雌雄搭配比例,一般以3雌1雄为宜。受精率可达90%以上。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2对。

三、饲养

蟾蜍的食料主要是昆虫,小型昆虫有粘虫、蚂蚁、蚜虫、蚊虫、蝽象、金龟子、象鼻虫、小地老虎、甲虫等;大型昆虫如蝼帖,大青叶蝉等。

人工饲养可用黑光灯诱虫或人工捕虫解决其饲种问题。此外,繁殖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也可解决蟾蜍的主食,也将猪、牛、人粪尿、蔬菜下脚料、厨房废水、屠宰场和食品厂的废弃物、肥水或糠等投入繁殖和饲养田内,以培养水质,促进藻类和浮游生物生长。还可以人工捕捉和打捞蝇粗,以满足其食用。

四、繁殖

每年2月底至3月,水温在11~15℃时,中华大蟾蜍即交配产卵,从冬眠中苏醒的蟾蜍,一般黄昏多集中在水塘岸边或水生植物及漂浮物上,雄体时而呜叫,时而移动身体,寻找雌体,雌体闻声而至。蟾蜍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只成年蟾蜍一年可产卵3~5千粒。

人工繁殖要及时采卵,并将采得的卵尽快从水桶中放到饲养池塘或水田繁殖基地,以免堆积太久而闷死。放卵密度,一般每亩放500个卵带,每带平均2600粒卵,即每亩放卵130万粒左右。在水温18~24℃的条件下,受精卵经过3昼夜即可孵化成小蝌蚪,刚孵出的小蝌蚪,体形似鱼,有尾和外鳃。

待蝌蚪开口后,即可用煮热的蛋黄、馒头渣和菜叶等混合喂养。大约经过一个月后,可见到蝌蚪先出后肢,前肢芽被鳃盖隐盖住,从外形观察则不明显,后肢发育完备后,尾开始萎缩前出现前肢,蝌蚪内鳃逐渐萎缩,开始用肺呼吸,尾也逐渐变短而消失,背面出现疣状腺体,这就是经过变态后的幼蟾。幼蟾以小昆虫为食,喂养与成体基本相同。

五、蟾蜍越冬

蟾蜍越冬是人工养殖蟾蜍的关键,越冬存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饲养蟾蜍的产量和效益。目前,人们摸索出一种蟾蜍人造室外越冬池新方法。

选择块日照时间长,避风条件好,不积水的地方,挖一个边长135厘米见方,深50厘米的池,用木板做一个边长130厘米见方,高70厘米的木框(无底、无盖)。将木框装入坑池内,底部不宜过大,能让积水从间隙渗透掉为宜。

在距地面40厘米处,用长139厘米、宽50厘米的木板陋成一个小室。最底层填放落叶、稻草和土的混合物,中层填落叶、上层履盖稻草,下室放土,最后在池顶用铁丝间履盖住,并在池内插上温、湿度计。

蟾蜍在自然环境中,一般在田野、池塘旁比较潮湿避风、阳光照射比较充足的地方越冬,如环境不适,越冬死亡率很高。人工饲养,要做好越冬的保护工作。

以上就是养殖蟾蜍和繁殖蟾蜍的技巧了,在养殖的蟾蜍的时候要注意以上的方法,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养殖蟾蜍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竹鼠引种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竹鼠因为肉多味鲜,营养丰富,所以近些年来成为我国具有经济效益的重要产业之一,但其实竹鼠的种源一直以来都比较匮乏,对于贫困山区的农户们来说,想要发展竹鼠养殖,首先就是要解决竹鼠种源的问题,想要养出优质的竹鼠,在竹鼠引种的时候就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说说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竹鼠引种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下面的一下问题:

1、正常情况下,一只好的竹鼠种的毛色都带有光色,而且很少脱落或折断的情况。

2、我们也要看种竹鼠的精神状况,一般是用竹棍,木杠赶动一下竹鼠,看看竹鼠走路的情况,如果走路灵活就说明这只竹鼠较好。

3、从大小来看,一般又小又瘦的竹鼠是很难生育的,体重低于一斤的竹鼠都是要淘汰或接近淘汰的。

4、我们也要查看竹鼠场的谱系,如果是近亲组合的不要。

5、就近引种,避免长途运输。竹鼠的长途运输容易造成竹鼠的不必要的伤亡,为了避免养殖效益受损,我们在引种之前应该避免长途运输。

6、选择阴天阴天,避免高温。竹鼠初养户引种应尽量避免高温天气,夏天天气炎热,竹鼠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中暑。

7、公母的比例。一般由1公2母或者1公3母组成一组,但多数的做法是2公4母或者2公6母或者3公12母,种引种方法母鼠可以是同窝而公鼠不能同窝生。

【小编结语】在引种过程中,注意以上七个问题,就能够引到优质并且健康的竹鼠,才算是为竹鼠养殖打了一个好的稳固的基础,之后的竹鼠养殖才能够更加的顺畅。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蟾蜍吃什么 蟾蜍养殖技术


我们都知道蟾蜍的药用价值是非常高的,所以,市场中人们对蟾蜍的需求量也是非常的高,所以很多人都加入了饲养蟾蜍的行列当中,毕竟蟾蜍的市场前景还是可观的。那么今天呢,我就主要教大家一些的饲养蟾蜍的小技术,包括我们在养殖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蟾蜍吃什么

1、蟾蜍的小时候的形态是蝌蚪。一般都是吃水中的浮游生物。如:蚊子的幼虫、浮游生物、鱼虫等等。

2、大部分的蝌蚪是用口部成列的角质齿刮食藻类为生,但如果水中正好有些蚯蚓、甲虫等小动物尸体,它们也会成群啃食。

3、而在食物不够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大蝌蚪吃小蝌蚪的自相残杀的现象。

蟾蜍养殖技术

1、放养方法

利用废沟废塘、江边滩荡、庭院菜园,捕捉成年蟾蜍可进行圈养。根据圈养范围,用30厘米长的芦苇或竹片、竹枝,以3厘米等距离将四周围起来,并用草绳结牢,也可砌15厘米高的围墙,防蟾蜍逃跑。池塘圈养还要连接一部分旱地,便于点灯诱虫和捕捉刮浆。庭院菜园圈养蟾蜍,主要是在夏秋季节把刮过浆液的蟾蜍饲养起来,以便继续刮浆。两周刮浆1次。在池塘边和江滩边圈养时,最好用黑光灯诱虫喂蟾蜍,1盏黑光灯1夜可诱捕10多万只小昆虫。大田放养主要是棉田,1亩可放养刮过头浆的蟾蜍100500只,棉田放养蟾蜍,既可起到治虫作用,又可在两周后进行二次刮浆。

2、繁殖管理

捕捉种蟾蜍,选择个体大、发育良好、健壮无病无伤的蟾蜍饲养,每平方米放种蟾蜍12对。收集卵块作种,放置在水田或饲养池中进行人工孵化。孵化时水温保持在1030C,最宜为1824E,并随时调节水深,经过34天即可孵化出小蝌蚪。若遇有寒流、暴雨等恶劣天气,可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

蟾蜍的养殖肠胃炎预防方法

1、蟾蜍的养殖肠胃炎病因饵料腐败的变质,栖息环境的恶化。多发生于春夏和夏秋之交。

2、蟾蜍的养殖肠胃炎症状病蟾蜍初期焦躁不安和东爬西窜和喜欢钻泥、后期常躺在池边,伸腿闭眼和不食不动,反应迟钝和不怕惊扰捕捉后很少的挣扎,往往缩头弓背。

3、蟾蜍的养殖肠胃炎的预防抓好饲养和管理,不饲喂霉变饵料,保持饵料台和池水的清洁卫生。

4、蟾蜍的养殖肠胃炎的治疗每天拌食投喂酵毋片的2次,每次每千克是饵料中拌人半片,连喂是3一5人对病蟾蜍池用漂白粉溶液泼洒的消毒。

蟾蜍的养殖管理技巧

1、建立蟾蜍饲养场要靠近水源,四周有草,可利用池塘、水沟或田埂作为饲养池。场地四周应筑围墙,墙内留有草坪、菜地,以供蟾蜍栖息及活动。池中有水草生长,稀必适宜。另外,在棉田和稻田中也可以散养。

2、蟾蜍的蝌蚪在孵出2~3天内开始吃食,先以卵膜为食,以后吃一些植物碎屑、水中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蝌蚪的食物有腐殖质、猪牛粪、糠麸、蔬菜、嫩草、鱼类及畜禽类、生熟废弃物等。蝌蚪变态成幼蛙后,即以活饵为食。可以培养蚯蚓、蝇蛆等各种昆虫,也可以用诱虫灯诱引各种昆虫,供蟾蜍食用。

3、蝌蚪池水深要保持在0.2~0.4m深,注意及时排水,水温在16~28℃时为生长发育最适温度,随着蝌蚪的生长变大,要注意及时分池,一般经过2个月后开始变态幼蛙。幼蛙饲养要注意密度不宜过大,每1m2放养30~50只为宜。

4、要防止逃失和天敌侵害。在阳光强烈时,可以喷洒水以防皮肤干燥。在秋末即要为蟾蜍准备好越冬场所,可以在饲养池的角落处堆放干草使其越冬,北方寒冷可另建越冬温室或越冬深水池,池水应比冰冻层大1倍为宜。

在上面的文章当中,我也给大家讲解了一些成熟的饲养技术。其实蟾蜍还是比较好养殖的。而且蟾蜍的功效是: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这些作用也是对于人们来说也会有非常大的作用。

养殖蛇之蛇的引种


养蛇引种的好坏关系到蛇的存活率和生产能力。获取蛇种可经有关管理部门的批准后自己到野外捕蛇,如果本地蛇资源缺乏就需要引进种蛇。

1.引种的最佳季节是在春、秋两季

春季天气适宜,引种后养殖不久便可进入产卵期或产仔期,对初养者尤为适宜。秋季也是引种的好季节,因为秋季天气不太冷也不太热,而且是蛇类捕食的旺季,同时也是其一年中最强壮的时候。路途稍远的养殖户,可在这一季节引进种蛇。初养者从半大蛇(青年蛇)养起比较适宜。因半大蛇在长势、抗病、吃食方面好于小蛇苗,在新的生存环境中能较快适应。

2.人工饲养的蛇场引种

种蛇应从有养殖规模的蛇场引进,且蛇种应来自异地,尽量防止近亲交配。不要买蛇市或农贸市场蛇贩卖的蛇,以防买到刚强行填喂或灌沙、注水的劣质蛇,或已被拔掉毒牙的毒蛇。

3.捕捉或购买种蛇

选择亲本一定要体长、健壮。选购引进种蛇的规格大小为:一般小型品种宜在100~200克,中型品种每条150~350克,大型品种以250~600克为宜。活泼好动、伸缩弹性好、凶猛有神、肌肉丰满呈圆筒状、体表油光发亮、皮肤花纹色彩鲜艳明亮、无伤无病者为佳。暂时难以判定有无病伤者,可先隔离试养。

检查蛇有无内伤时可将蛇放在地上爬行,观察其是否灵活自然;或是以两手捉住头尾自然拉直后,蛇的蜷缩能力强,说明无内伤,反之不能作种蛇。如表皮略伤而无内伤,只要涂擦碘酊不久治愈也可作种蛇。其次,检查有无胆囊。有的捕蛇者用利刃划开蛇胆后,用针缝起来,再拿到市场上出售,这种无胆囊的蛇仍可存活一些时日,但不能选留作种。再次,检查毒牙是否完整,对于选购毒蛇作种的,还需打开蛇的口腔检查有无完整的毒牙。因为有的捕蛇者在捕到蛇后,为了免受毒牙的伤害,打开蛇的口腔用利器粗暴地把毒牙拔掉,这种无毒牙的蛇以后多难养活,故不能选购留种。如发现蛇的神情呆滞,不爱伸舌头,身体瘦弱,鳞片出现干枯松散,颜色失去光泽,这种蛇可能染上疾病,也不宜选留种用。引种蛇苗要注意雌雄合理搭配。一般雌雄比为5:1。

蟾蜍养殖怎么脱衣采集?蟾蜍蟾衣和蟾酥的采集技术介绍!


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非常高的经济动物,可以说全身都是宝。如蟾酥具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之功;蟾衣具有解毒消肿、止痛、辟秽浊之功效等,具有很高的养殖价值。而在蟾蜍的养殖过程中,如何采集蟾衣和蟾酥则是难题。那么,蟾蜍养殖怎么脱衣采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蟾蜍蟾衣和蟾酥的采集技术,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一、蟾蜍的脱衣采集技术

蟾蜍每年都脱壳一至二次,脱一次壳长大一次,脱壳时边脱边吃,脱完吃光。所以人们只知有蟾衣而很难采集到的原因就在于此。一般清明以后,蟾蜍陆续上岸苋食繁殖,芒种以后是蟾衣最佳采集期,因为从上岸到芒种,已基本完成了繁殖、休整、补食期,气温已达到25℃以上,蚯蚓昆虫已大量繁殖,食源广泛,蟾体健壮,应立即着手准备采集蟾衣的具体工作。

1.在室内用玻璃围成长2.5米,宽1.5米,高5米脱衣池3-5个,池底水泥抹光,有一定坡度,每只池都设有下水道,以便于冲洗,每只池子上方安有照明设备,用于夜间操作照明。

2.将养殖池内一百克以上、四肢齐全、腹背无伤痕的蟾蜍放入脱衣池内,用清水冲洗其身上的泥土灰尘,水分干后喷纯中药制剂脱衣素。一般喷脱衣素后一百小时即四天开始脱皮。

3.脱衣前要时刻观察它们各种症状,一般要脱衣时表现有离群,单独停留,反应迟钝,外表变湿发亮等,反现这些症状,十分钟左右即开始脱衣。

4.蟾蜍脱衣时,一般先从背上开始,其后是头、后腿、腹部、前腿。当它脱完三条腿时,就是其它部位其它部分都已脱完,还有一条前腿时,立即用手把它抓起来,轻轻将剩余部分拉下,并将其口扒开,将已吃进但还没有来得及咽下的部分一起轻轻拿出来即是一个完整的蟾衣。

5.刚脱下的衣有粘液,应立即用清水轻轻漂洗干净,然后用不锈钢镊子把蟾衣放在事先准备好的25公分长、12公分宽的玻璃上轻轻拉开成标本模样,拉标本时用力要轻,不要拉破或拉不开,否则影响商品质量。标本制好后,放在室内凉干,或放入红外线消毒柜中烘干,一般有九成干即为成品,经包装密封保存或出售。

6.脱过衣的蟾蜍在另一个池内放两个时,待身上干后刮取蟾酥或放回养殖池内,如食料充足,饲养得法,到秋天或冬眠前可再取其衣,但已脱衣的短期内不能再取衣,因不足四个月再脱的衣得薄很薄,药用价值大,而且很难整理成型,没有商品价值。

二、蟾酥的采集加工技术

1.制酥夹:酥夹可到药材公司购置铜、铝质夹、也可自制竹夹,选取一段二十厘米长,直径五至七厘米的优质竹筒,劈成两半,在两半的同一边,用合页连接起来(铁质合页要安在竹筒外侧),再在外侧装一根拉簧,用手一握即合成筒状,手松开时,由于拉簧的拉力作用,竹筒又分成两半,这样取酥夹就做好了。

2.采集:取酥时间是每年麦收到晚秋,网捕或抓捕,然后集中取酥。取酥时,先洗净蟾蜍身上的泥土,凉干水分,再用酥夹夹住耳后腺,适当用力一挤,就会有白色奖液喷射到酥夹内壁上,用力不要过大,否则会造成出血,污染蟾酥使之外观品质下降,酥夹边缘过于锐利也常会引起出血,可将酥夹边缘的棱角适当打磨。蟾蜍的左、右耳后的腺取酥完毕后,将蟾蜍放掉仍能正常生长,一般要将其放在距水塘五十米以外的田间、草坪处,切忌马上放入水中,以免伤口感染化脓而死。有坑塘的果园、菜田,也可人工放养蟾蜍,养采结合,这样既可利用蟾蜍消灭害虫,也可采集蟾酥增加收入。

3.加工:取酥过程中,当附着在酥夹内壁上的呈胶冻状的酥浆有二十至三十克左右时,用竹片将酥浆刮成一团,在手指上沾些唾液,象捏面团似反复捏取,将酥浆团中的硬皮、硬块捏开,成均质状,再捏成直径五厘米左右的圆饼形,放在白布上阴干。在取酥、加工及晾干过程中,酥浆不能与铁器接触,否则会变黑而影响品质。当酥浆阴干至棕褐色或红棕色或红棕色半透明样时,即成为名贵中药蟾酥了。

【小编结语】蟾衣和蟾酥的采集是蟾蜍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蟾蜍养殖的经济效益,当引起重视。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蟾蜍蟾衣和蟾酥的采集技术,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关于蟾蜍养殖的引种问题》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蟾蜍的养殖技术”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354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