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培育河豚的技术

一、小规格鱼种培育

(一)池塘选择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周年水温变化较小。若用半咸水或淡水养殖,应选择提水方便、路线短、扬程低的地方建池。池底基本不漏水、渗水,筑堤建闸较容易。另外,要求交通、供电方便,池塘周围无高大建筑物,同时不易受风暴或洪水的冲击。

(二)池塘清整、消毒在冬季或农闲时将池塘中水排干,挖出池底淤泥,然后自然曝晒。鱼种下池前应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清塘消毒。生石灰每亩用量为100-150公斤,漂白粉用量为30-40ppm,一星期后蓄水放鱼,并施足基肥,以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

(三)鱼种放养鱼种在室内培育到1.2-1.5厘米,亩放1-2万尾。运输距离较近可用塑料桶带水运输,若运输距离较远则应用塑料袋充氧运输,每袋装800-1000尾,运输时间在7-8小时内可保证成活率,运输用水最好为3-5ppm的盐水,放养时温度应在18℃以上,注意袋内外温差不宜过大。

(四)饵料投喂及水质控制鱼种全长3厘米前每亩池塘每天投喂1千克黄豆浆,以繁殖浮游生物,为鱼种提供充足饵料,同时注意透明度,一般30厘米左右;水色绿豆色,水中浮游生物数量丰富,但不成团或成群,不能在水中聚群施转。若饵料生物过多,则应注入新水,降低生物密度,保持水质清新。通过有效调控溶氧和水质,多数鱼种下塘20天后规格可达3厘米左右,此时在投喂豆浆以控制饵料生物的同时,用鳗料做成黄豆大小的软颗粒,间隔1米投喂一粒在滩上,以驯化鱼种吃食鳗料的习惯,此时应分稀进行大规格鱼种培育。

二、大规格鱼种养殖

(一)鱼种运输及放养为保证鱼种质量,暗纹东方鲀应为正宗鱼种。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溯水性强的个体作为放养对象。运输一般用塑料袋充氧运输,3-4厘米的苗种每袋装100-150尾,可运输5-8小时,成活率95%以上。苗种放养前最好用5ppm漂白粉或1ppm孔雀石绿消毒10分钟,放养时应注意温差不宜过大。暗纹东方应稀养,3-5厘米的鱼种池塘放养密度为2000-3000尾/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体交换量大的池塘可以适当加大放养密度,可每亩3500-4000尾。随鱼体生长,逐渐捕大留小,分稀养殖。

(二)驯养暗纹东方豚经驯化后可投喂碎杂饵鱼肉、虾、螺肉、蚌肉等。苗种放养一周内,用新鲜适口的鱼肉、虾肉、贝肉等作为开口饵料,进行驯化,使之逐渐适应养殖环境和饵料组成。待河鱼习惯吃食后,逐渐在饵料中拌入人工饲料,并逐渐增加人工饲料的量。直至完全吃食人工饲料,驯食期间确保饵料鲜度是驯食成功的关键。

(三)投饵饵料以鳗料为主,每天饵料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7%左右,投喂时需定位(投饵位置固定)定量(多喂多投、少喂少投,以鱼吃饱为原则),定速(投饵速度按慢快慢的原则),定质(饵料适口、新鲜、干净)。一般日投饵两次。池中最好搭食台,以便及时检查摄食情况,若投饵后两小时食台上仍有剩余饵料则需减少投喂量,食台需常清洗、曝晒以免病菌滋生。

(四)水质调控河鲀喜水质清新的环境,池塘养殖应根据水色、水质、透明度、溶氧及鱼虾活动情况不定期加注新水,每月大换水一次以改善水质。由于河鲀生长适温范围为9-32℃,夏季池水温度超过32℃时需注入温度较低的深井水或河水以调节池水温度,冬季因池水温度低于9℃时需进入温室越冬。另外,河鲀鱼对溶氧要求较高,当水中溶氧低于1.5克/升时开始浮头,低于1.3毫克/升时开始死亡,适宜的溶氧需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溶氧缺乏时需用增氧机或气泵增氧。

(五)不同规格分养不同大小的河抢食能力差异较大,抢食时大个体常常攻击小个体,严重影响小个体的摄食和生长。因而就对不同规格的个体进行分养,分养一般30-45天进行一次。保证充足投饵,及时分养和适当稀养可有效防止鱼体的相互残杀,提高养殖成活率。

(六)日常管理每于坚持巡塘,观察河的活动,摄食及水色、水质情况、检查养殖设施。每天定时测量水体理化因子。如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COD、PO4P、透明度等,做好日常记录,以利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以后的生产。每隔10-15天测定鱼体生长情况,做好记录,以作为投食的参考依据。通过4.5个月的精心饲养,当年鱼种规格可达100-150克,成活率可稳定在85%-95%。

延伸阅读

河豚好养吗 河豚吃什么 河豚养殖技术


随着抖音小视频和火山小视频大火,里面出现的一些小动物也十分深受人们的喜爱。现在河豚出现在人们视线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喜欢这个生气就会鼓肚子的小家伙。很多人都想养一只河豚,那么河豚到底好养吗?河豚有哪些养殖技术呢?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河豚好养吗

河豚不好养,在野生环境中可以长到17CM,但在水族箱中通常长不到那么大,市场上出售的多在5CM左右。是现在热带观赏鱼中很受欢迎的豚科观赏鱼,幼体无毒(约3cm左右),成体有毒。水质要求:高硬度水PH8.O,适合水温:24-28摄氏度。

河豚吃什么

河鲀的食性杂,常以鱼、虾、蟹、贝壳类为食,亦食昆虫幼虫、枝角类、桡足类以及高等植物的叶片和丝状藻类。河鲀稚鱼期都使用糠虾、虾、玉筋鱼等,养成期除使用沙丁鱼、鲐鱼、玉筋鱼外,还可使用斑鱼、六线鱼、秋刀鱼和竹荚鱼等,为了提高收获时鱼肉的质量有时还投喂乌贼、虾、牡蛎、文蛤等。

河豚养殖技术

1、放苗前要挑选规格一致,健康活泼的苗种,同时要了解苗期的管理状况及有无畸形苗等。

2、苗种放养前必须进行药浴以防寄生虫等病侵入。移苗和运输时应尽量使用大容器,以免鱼种鱼苗受伤。

3、防止残食现象的最好办法是生产和使用健康苗种。健康苗种在网箱和养殖池中表现集群活动,这样的状态下不易发生残蛟现象。

4、通常在5~11月份要分选两次、换网时最好让新旧两网连接一起、使鱼自然转移以免鱼体擦伤。

5、冰鲜饵料最好带冰加工、尽量保持饵料鲜度、防止蛋白质变质。应从清晨开始投喂新鲜饵料以提高鱼苗摄食饵料的积极性。

河豚预防白嘴病措施

1、放养健康不携带病原的苗种。使用无病毒污染的水源,对可疑水源每立方米水用0.5~1.0g漂白粉消毒,经24~36小时后再使用。

2、放养密度适当,投饵适量、均匀,避免因缺饵造成互相撕咬;及时捞出病、死鱼并彻底销毁,对发病池实施隔离,禁止养殖工具交叉使用。

在上文中,我们对河豚一些的养殖技术都有了一些了解。但是一定要记住,河豚是不能食用的哟。但是这么可爱的小家伙,哪怕是不能被人们食用,也相信会有很多人去饲养它。

河豚养殖:河豚的养殖方法


河豚具有药理作用,能够降血压、抗心律失常,可以提炼甘油等等,河豚的价值及其高,市场价格也比较稳定,所以,许多河豚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都不错,那么,对于新手养殖户来说应该怎么样养殖河豚呢?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10亩~50亩为宜,并配套有单独的进排水闸各1处,每个池塘备有水泵。池塘要彻底清除淤泥,特别是多年养殖用的旧池塘,苗种放养前要严格清除多年积累的腐殖质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并用消毒药物处理晒干后再进水,水深保持在1.8m以上为好。

二、苗种放养

1.苗种质量

外观看,无论是多大规格的苗种,其体质要求健壮、活力强、肥满度大、色泽鲜亮、无畸形、规格整齐。

2.放养密度

规格为800尾/kg~1000尾/kg的苗种,放养密度为4000尾/亩~5000尾/亩;规格为0.5kg/尾的苗种,放养密度为80尾/亩~100尾/亩;规格为0.7kg/尾的苗种,放养密度为60尾/亩~80尾/亩。

3.苗种消毒

苗种经过高密度的温室越冬,于放养前必须用甲醛溶液消毒鱼体后,方可入池。

三、饲料投喂

成鱼养殖期,饲料的投喂是养殖成败的关键。目前,饲料多采用冷藏的杂鱼或从港口收购的新鲜杂鱼,笔者提倡以新鲜的杂鱼为主,冷藏的杂鱼为辅,每周增加投喂1次杂虾,以调节鱼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正常情况下,投喂量为养殖鱼体体重的5%~7%,在高温季节可以适当减少投喂量;为了降低饵料的浪费和便于观察,可在池塘中设点投喂,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增减投喂量。

总结:水产养殖户最要注意的就是水质管理了,只要干净的水质就可以使河豚长的快,这样也不容易使河豚不容易生病,达到养殖效果的最佳状态。

河豚养殖技术大全


【常见问题】河豚养殖技术有哪些基础知识要点?

【专家解答】

养殖环境

养殖海区要求水质清洁溶氧丰富,无赤潮发生,无污染物及污水流入。网箱养殖宜选择避风内湾,透明度要求7-8m,流速10cm/s为结,最适水温16-23℃当水温低于9℃或高于28℃时对其生长不利。 养殖方式

目前河豚养殖以网箱养殖为主。第一年从稚鱼至1龄鱼采用聚乙烯网箱。当体重达300g以上时,移入4cm网目的金属网箱中饲育,直至上市出售为止。国内网箱养殖河豚的网箱规格为335m,多见于南方沿海,北方大多数为池塘养殖,面积数千至数万m2不等,池深2-2.5m。除单养外,近年也有混养者,浙江于92-93年在沈家门进行东方豚与对虾的土池混养获得成功。

养成与生长

体重3-4g的鱼苗,从6-7月份放于网箱,至12月底可达400g左右,至第二年底可达1000g以上。此时即可收获上市。红鳍东方豚的最佳上市规格是1kg,其价格最高。为了达到较好的养殖效果,越冬前鱼体重应达到350g以上。在12月份以前,水温尚适宜于生长,因此要投喂充足的饵料。越冬期间,在鱼尚能摄食的情况下,也需尽可能保证少量投喂,以防降低体重和保证成活率稳定。越冬后从4月份开始恢复正常生长。尤其在水温适宜的9-11月份,其生长更加迅速。

【小编点评】《河豚养殖技术大全》为国内有打算投资河豚养殖技术的养殖户们对河豚养殖成本计算提供一个非常专业的参考方案。河豚渔业是沿海新兴的水产养殖业,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由于河豚种类多,长势和市场需求差异较大,因而发展河豚养殖业时应加强种类选择,发展适销对路种类和有发展潜力的种类。

河豚鱼养殖技术


【常见问题】河豚鱼养殖技术有哪些?

【专家解答】河豚鱼稚鱼期都使用糠虾、虾、玉筋鱼、养成期除使用沙丁鱼、鲐鱼、玉筋鱼外、还使用斑,六线鱼、秋刀鱼和竹荚鱼等。为了提高收获时鱼肉的质量,有时还投喂乌贼、虾、牡蛎、文蛤等。

养成期为了避免相互残食现象的出现,必须从投喂适宜饵料着眼并确定投饵次数和投饵量。河豚鱼体重在50g以内时一天4次,50-100g时一天3次,100g以上一天两次即可。水温降到15℃以下时摄食量减少,低于10℃时则完全停止摄食。从12月至3月份水温低时,一天投喂一次即可。河豚鱼在50g以前一般投饵量为每天30%,50-100g时15%,100g以上则为10%,但要以鱼的饱食量为准。

【小编点评】】小编汤姆为探索河豚鱼养殖的你整理了《河豚鱼养殖技术》,河豚为洄游性鱼类,可在纯淡水里养殖,河豚食性为杂食性,主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如鳗鱼饲料)。河豚的生存温度为836℃,最适生长温度为2028℃,在我省养殖河豚,当水温下降到15℃时,需将河豚转入温室里继续养殖或越冬。

养殖河豚规模化育苗的技术


河豚卵粒小,卵径仅有1.1毫米左右;性腺指数高,怀卵量大,这为规模化育苗创造了前提条件。规模化育苗还应把握好如下技术环节:

第一,具有性腺发育好的数量充足的亲鱼,这是获得足量优质卵的先决条件。只有亲鱼数量充足,才能保证育苗用卵的数量;只有亲鱼性腺发育好,才能保证卵的质量,二者缺一不可。亲鱼的数量可以通过蓄养或从后备亲本中选留而得到满足;亲鱼的质量则需通过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利用生理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强化培育,使亲鱼性腺发育好,从而保证亲鱼的质量,最终使亲鱼卵能有数量和质量的保证。

第二,准确把握催产和效应时间的时机,这是使卵正常受精,提高受精率的前提条件。催产时应保证催产所需环境因素,并把握催产时机,应在卵发育到Ⅳ期末时催产。催产时药物种类和剂量也应使用恰当,才能保证卵由Ⅳ期末向Ⅴ期转化,否则可能不产或过熟,导致催产失败。准确地把握时机相当于增加了亲鱼数量(或节省了亲鱼用量),这对亲鱼数量不足的单位意义尤为重要。

第三,适宜的孵化环境有利于鱼的胚胎健康发育,有利于鱼苗的后期培育。孵化容器应无毒,孵化时的温度、盐度、PH值、光照度等应适宜,水应勤换,每天换水率应达100%,这样有利于提高孵化率。笔者所在课题组1999年人工繁殖时,许多组亲鱼的受精卵的孵化率达到了95%以上。

第四,鱼苗培育时应注意饵料的种类、密度及投喂方式。

水质应保持清新、这样鱼苗吃食积极,身体健康,长势也会很快。在河豚鱼苗培育的饵料系列中,应特别注意饵料种类,转食的时机和方式,这是影响鱼苗培育的主要因素。饵料不适口,转食不佳,自相残食,可导致鱼苗死亡率达50%,甚至更高,并可能最终导致育苗失败。

只要育苗单位在以上四个方面都有具体的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把握好每个技术环节的各个方面,那么河豚的规模化育苗肯定能成功;反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影响河豚育苗的出苗量,甚至导致育苗的失败。如果操作成功,1尾1.5千克的雌亲鱼经人工授精后,获得的乌仔数量可达10万尾。

如何培育鱼苗 鱼苗的培育技术


【常见问题】:如何培育鱼苗?

【专家解答】:在养殖鱼的时候一定要培育好鱼苗,这样在后期才能够养殖好鱼,所以培育鱼苗是一件很关键的事情,那么怎么养培育鱼苗的呢?

饲料的投喂

根据鱼苗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分如下三个阶段饲养:

1、第一阶段:鱼花下塘第1~7天,全长0.7~1.2厘米,采用新鲜的猪血喂养,每天每万尾用猪血500克,加水沿池边泼洒,分3次投喂(9时、14时和18时各1次)。

2、第二阶段:鱼花下塘第8~14天,全长1.2~2.0厘米。投喂粉碎的花生麸(40~60目颗粒),花生麸味香诱鱼,营养价值高,又可肥水,每天每万尾用量500克,全塘干撒,分2次投喂(10时和17时各1次)。

3、第三阶段:鱼花下塘第15~50天,全长2.0~5.0厘米。将蛋白质含量32%以上配合饲料粉碎成10~20目的颗粒,每天投喂量为鱼苗总重量的8%左右,分2次投喂(10时和17时各1次)。投喂坚持四定,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投喂量。分期注水

为了满足不同阶段鱼苗对活动空间、水质、营养等条件的要求进行分期注水,是鱼苗培育过程中提高成活率和生长率的有效措施。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浅水下塘,即鱼花下塘时水深为0.6米左右,以后根据水色和鱼苗生长情况,每隔4~5天注水1次,每次注水10~20厘米,水深最后稳定在1.2~1.5米。注水时必须用密网过滤,以防止野杂鱼随水进入鱼苗池。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细心观察水质、鱼苗活动和吃食情况,及时捞出病鱼、死鱼,马上检查,若确诊鱼苗患病,应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另外检查堤埂有无漏洞,排水口是否完好,注意防逃。

及时分塘

经25天左右的培育,鱼苗全长达到2.5~3.0厘米时,应有计划地进行拉网筛选分塘稀养,否则会造成鱼苗培育成活率低。因为鱼苗在培育阶段生长迅速,会出现个体发育不一致,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尤其是在投喂量不足的情况下。笔者有过这样的经历,池塘放养全长2.5厘米鱼苗50万尾,因未能及时分塘,培育30天后,只得全长5.0厘米左右的鱼苗10万尾,培育成活率仅为20%。

【小编总结】:以上就是培育鱼苗的方法了,在养殖鱼之前一定要培育好鱼苗,这样炸后期管理上会比较轻松,所以培育鱼苗是养殖水产的重中之重,一定要按照科学的方法养殖。

养殖河豚早春人工繁殖技术


近年来,暗纹东方鲀(河豚)人工繁殖技术已经趋向普及,其苗种生产水平也得到迅猛发展,逐步形成了一项新型的水产养殖高效产业。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江苏省常熟市白茆顺隆鱼虾育苗场于2003年2月进行暗纹东方鲀早春人工繁殖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此项技术提供给业内人士参考,以期共同实践,共同探讨。

一、试验过程与结果

2月15日~3月5日,催产暗纹东方鲀亲鱼3批,共30组,获卵约180万粒,平均受精率70%,受精卵数量约为126万粒。孵化获得暗纹东方鲀苗种约96万尾,平均孵化率75%。到4月15日为止,培育成暗纹东方鲀夏花约50万尾,其中,体长3.0cm以上规格的苗种约10万尾,体长2.5cm左右规格的苗种约40万尾。

4月13日,将部分暗纹东方鲀夏花放养于塑料薄膜大棚内的土池继续培育。土池面积180平方米(30m6m),水深0.8m~1.0m,共4口,每口土池放养规格为体长2.5cm的暗纹东方鲀夏花1.5万尾。放养过程中,投喂暗纹东方鲀幼鱼配合饲料,坚持四定原则,并注意做好水质管理工作。4月21日,取样检测苗种24尾,平均个体体重3.4g,平均全长4.3cm。5月21日,取样检测苗种12尾,平均个体体重25g。5月23日,共捕获暗纹东方鲀幼鱼5.7万尾,移出大棚放养于露天鱼池继续培育。露天鱼池2口,共16亩,平均放养密度为3600尾/亩,投喂暗纹东方鲀幼鱼配合饲料。至7月中旬,起捕部分规格为100g/尾左右的暗纹东方鲀销售。

二、人工繁殖技术

1.亲鱼越冬

2002年10月20日,选择暗纹东方鲀亲鱼,并由室外鱼池移入温室内鱼池越冬。温室内鱼池面积100平方米(10m10m),水深0.8m~1.0m,亲鱼放养密度为1尾/立方米~2尾/立方米,且雌雄个体分池放养。越冬期间,保持水温的相对稳定,最低不低于16℃,而最高不高于18℃。饲料投喂以蚌肉为主,以人工配合饲料为辅,日投喂量占亲鱼体重的2%~3%。水质管理中,每周吸排污水、加水1次,每次加水量约为总水量的1/4。2003年1月20日前后开始产前培育,水温最低不低于18℃,而最高不高于22℃,每天进行微流水刺激6小时~12小时,水流量约为15立方米/小时,水源以鱼池内的池水洄流为主,同时适当增加投喂量。

2.催产

2003年2月15日,选择性腺发育良好的暗纹东方鲀亲鱼实施催产。催产剂分2次注射,第一次注射雌性亲鱼2gLRH-A2,而雄性亲鱼不注射;第二次注射时间距离第一次注射24小时~36小时,雌性亲鱼注射10g+PG2mg+DOMlmgLRH-A2,雄鱼剂量减半。人工授精在第二次注射后12小时~36小时内进行,采用干法人工授精,受精卵用浓度为0.6%的生理盐水脱粘10分钟~15分钟,漂清盐水后估测受精卵数量,再放入孵化器中。催产期间,水温控制在20℃~22℃,而昼夜温差不超过2℃。

3.孵化

孵化工具为浅水静置孵化器,其为方形泡沫塑料容器,容积为50cm50cm10cm。每只孵化器放入浅水4cm~6cm,水体容积为6L~8L时可放入暗纹东方鲀受精卵2万粒~3万粒。孵化期间,须保持水温稳定在21℃~23℃,每天换水、漂洗受精卵2次,孵化用水必须经过预贮、曝气、药物消毒、温差调节等处理后方可使用。暗纹东方鲀的受精卵经过96小时~120小时孵化出膜,出膜后的稚鱼应及时移至幼苗培育池。

三、暗纹东方鲀苗种的早期培育

早春繁殖的暗纹东方鲀苗种必须在温室内的水池中培育,水温保持在22℃~25℃,培育池面积20平方米左右,池深0.8m~1.0m。放苗初时,水深30cm~40cm即可,每池可放苗25万尾~30万尾。幼鱼经过4天~5天的培育即开口摄食,应及时投喂轮虫,每天投喂4次~6次,轮虫投喂量应掌握其在水体中的密度以8个/ml~10个/ml为宜。投喂轮虫4天~5天后,幼鱼生长到体长0.5cm,可改为投喂丰年虫,投喂量应掌握其在水体中的密度以2个/ml~3个/ml为宜,并且在此期间每天吸污、排水、加注新水1次,逐步使水位增加到80cm~90cm。投喂丰年虫4天~5天后,幼鱼生长到体长1.0cm左右,可移入大池进入中期培育,投喂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幼鱼体长2.0cm以后,即可驯食人工配合饲料。

池塘培育黄颡鱼鱼种的经验


根据此时黄颡鱼苗规格增大、摄食习性基本上与成鱼相似,集群体较强、摄食量增大以及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强等特点,在培育过程中水温均较高的情况下,必须根据黄颡鱼的特点,抓住几个主要技术环节,才可获得成活率高、体质健壮的优质鱼种。其培育可在池塘、网箱中进行,但要注意池塘培育鱼种的面积不宜过大,否则不利于投喂及日常管理。

1.池塘条件及清理培育池面积一般1~2亩较为适宜,因为面积过大,易造成鱼种摄食不均,并给捕捞操作带来困难,池塘水深在1.5米左右,池底平整,排水口处约20%面积降低20厘米左右较为理想,淤泥少,保水性能较好,便于进、排水,周围环境安静,且稍微有些遮光物。在投放苗种前首先要进行池塘除野消毒,培育出浮游动物后进行放养鱼苗。

2.苗种放养放养2厘米左右的小规格夏花鱼种(亦称火片鱼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无病,游动敏捷,行动有力,并将鱼体进行严格药浴消毒。根据生产情况和池塘条件而确定苗种的放养密度,一般将鱼种饲养到越冬前后放养到成鱼池进行成鱼饲养的饲养密度较大,每亩放养量为8000~10000尾。如短期饲养到7~8月,分池饲养商品鱼的每亩放养量为4000~6000尾。待鱼种长到8厘米时,即可进行分池,再放入成鱼池塘中饲养成鱼。

3.饲料及投喂在投放2厘米的苗种时,池塘中浮游动物量可以基本上满足几天的需求量。在鱼种2~3厘米之间,最好饲料是轮虫、桡足类、枝角类、摇蚊幼虫和水蚯蚓等活性饲料,随着个体的增大,池塘中天然饲料减少,必须要投喂人工混合饲料才能满足苗种的摄食需求。首先在池塘搭一个饵料台,其材料要用竹席、草席和彩条布等物,每亩池塘饵料台的面积约6~8平方米即可,将饵料台最好能升能降。将饵料台用竹桩固定在离池底约10~20厘米处,然后将饵料投喂在饵料台上。饵料配制方法有以下三种:

(1)生产中使用较多的方法是将小杂鱼绞碎后掺拌部分鱼粉、蚕蛹粉、豆粉、麦麸和三等面粉等揉成团状饲料投喂,也可以将鱼绞碎成浆后用三等面粉黏合一下直接投喂。

(2)将粉状原料混合均匀后加一定量的水揉成团状投喂。

(3)人工配合成加工颗粒饲料,再经破碎成微型颗粒饲料投喂。

后两种配合饵料的配制方法为:鱼粉23%、蚕蛹粉8%、肉骨粉8%、血粉8%、酵母粉6%、黄豆粉17%、标准面粉23%、植物油3%、维生素合剂1%、无机盐合剂1.5%和黏合剂1.5%。另外,较多的养殖者采用小杂鱼绞成肉泥后直接投喂在池塘中。投喂量及次数,一般投喂量开始转化食性时为10%,在以后逐渐下降到占体重的5%~6%。每天投喂2~4次,在3厘米长以前每天投喂3~4次,在身体全长5厘米前每天投喂2~3次,其后为每天投喂2次即可。黄颡鱼鱼种配合饲料的营养标准是:粗蛋白质40%~43%、脂肪8%~10%、碳水化合物18%~23%和纤维素3%~5%。

4.饲养日常管理在整个鱼种培育过程中,池塘日常管理是一项细致的、多方面的、经常性的工作,是提高鱼种成活率,使其达到大规格的关键。

(1)每天投喂饲料要特别注意四定,即定时、定位、定量、定质。

(2)每3~5天清整食场1次,每半个月用漂白粉(0.3~0.5千克)消毒1次。如投喂的是颗粒饲料,次数可适当减少。经常清除池边杂草和池中腐败污物,保持池塘环境卫生,防止有害昆虫、病菌的滋生。

(3)每天清晨巡塘1次,观察水色和鱼的活动,特别是浮头情况,如浮头较严重,应及时加注新水。观察水质变化情况,掌握施肥、投饲的数量。下午应结合投饲或检查吃食情况巡视池塘,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苗种培育期间,也是蝌蚪和各种有害水生昆虫繁衍的旺期,应随时捞出池塘中的蝌蚪,以免蝌蚪抢食鱼种的饲料。发现水蛇、水蜈蚣、水虿等敌害时,应及时处理。水鸟较多的地区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驱赶和杀灭。

(5)适时注水,改善水质。池塘中每天投饲量大,排泄物多,池塘水极易过肥。因此,经常加水,可改善水质,预防缺氧泛池,促进鱼类生长。在饲养期间,一般10~15天加水1次。

(6)鱼种培育阶段,是鱼病最易流行时期,在此段时期中要注意观察,并采用各种预防措施。黄颡鱼此时期最常见的病为出血性水肿病,除池塘用消毒剂消灭细菌,还应在黄颡鱼的饵料中加添四环素,每千克饲料中加20克投喂,每天1次,连续3~5天。

青鱼池塘苗种如何培育


青鱼是一种颜色青的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较稀少;它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此外,在安徽俗称乌混、黑混或螺蛳混,因其体黑、喜食螺蛳而得名;东北地区常见的青鱼不是青鱼,应该写作鲭鱼,是一种深海鱼类。在中国境内,最大的青鱼标本重218斤,是2005年在南京六合区金牛湖捕获的,长1.86米、重218市斤,经鳞片鉴定约四十岁。青鱼亦称黑鲩、螺蛳青。硬骨鱼纲,鲤科。体亚圆筒形,体长达1m余。青黑色,鳍灰黑色。头宽平,口端位,无须。咽头齿臼齿状。栖息中下层,主食螺蛳、蚌、虾和水生昆虫。4-5龄性成熟,在河流上游产卵,可人工繁殖。个体大,生长迅速,最大个体达70kg。肉味美。为中国主要淡水鱼类养殖对象。分布于中国各大水系,主产于长江以南平原地区。鱼胆有毒。

那么青鱼池塘苗种如何进行培育呢?

鱼苗培育

鱼苗池的准备

1.鱼苗池消毒:鱼苗池放鱼前15天按生石灰180克~230克/立方米或三氯异氰尿酸3克~5克/立方米的浓度进行药物清塘、消毒。

2.鱼苗池施肥:放苗前5天施绿肥,有机肥应发酵、腐熟,并用1%~2%生石灰消毒;施肥2天~3天后将池水加深至0.5米,5天后加深至0.6米~0.7米,进水时要用60目的密网过滤。

苗种来源

由符合规定的青鱼亲鱼繁殖获得的鱼苗或者外购。其质量应符合规定。外购苗种应取得有关部门检疫合格证。放养苗种应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鱼苗放养

选择晴天,在上风处投放出膜5天~7天的鱼苗;放养密度为6万尾-10万尾/667平方米;投放鱼苗时的水温差不得超过2℃。

饲养管理

投饲。鱼苗放养后,每天用豆浆投喂。鱼苗投放后的前5天黄豆用量为2公斤/667平方米,10天后酌情增加,每天2次,全池泼洒均匀。

操作时,先将黄豆加水泡软,即在水温25℃左右时,加水浸泡5小时~7小时,然后每10公斤~15公斤黄豆带水一次性磨成160公斤~250公斤豆浆。

每育成1万尾规格3厘米以上的夏花鱼种,需黄豆及豆饼7公斤~8公斤和粪肥30公斤~40公斤。

巡塘。观察入池鱼苗活动状态是否正常。凡正常者,下池鱼苗立刻向四周游动散开,1小时之内,可观察到鱼苗活动踪影,有规律游动,开始了摄食。

鱼苗放养后每天应多次巡塘,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及时清除水蜈蚣、蛙卵、杂草、水绵、水网藻等,检查鱼苗摄食、生长及病虫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作好记录。

分期注水。鱼苗放养一周后,每隔5天~7天天应注水一次,每次加深10厘米~15厘米。待鱼体全长达3厘米时,池塘水深保持在1.3米~1.5米。

拉网锻炼。鱼苗经25天左右培育长成夏花鱼种时,应稀疏分池。出池前须进行拉网。密集锻炼2次~3次。

防治鱼病。在鱼苗培育早期阶段,鱼病较少,而敌害较多,但到后期鱼病则有所增加。

在鱼苗培育早期阶段的鱼病主要是气泡病,敌害以水蜈蚣为代表的水生昆虫,以水绵、水网藻和湖靛为代表的藻类,甚至大型浮游动物、水生草类和水边杂草也构成对下塘鱼苗的危害。此外,野杂鱼类、虾类、螺类、蚌类、贝类、蝌蚪等都是鱼苗的敌害。

到了培育后期,随着鱼体不断长大和食性转化,鱼病逐渐增多,如车轮虫、斜管虫、鳃隐鞭虫等常见寄生虫鱼病,白头白咀病、白皮病等常见细菌性鱼病。

一龄鱼种的培育

放养时间与放养密度

放养时间。当青鱼的夏花鱼种拉网锻炼后即可分池放养,全长达到3厘米以上时,更应及时放养,一般应在夏至以前放养完毕。

放养密度。每666平方米水面放养青鱼夏花鱼种5000尾~7000尾,搭养鲢、鳙鱼种1200尾~1400尾。

饲养管理投饲

饲料种类。青鱼的饲料有豆浆、豆渣、豆饼糊、轧碎螺蛳、黄蚬及青鱼配合饲料等。

投饲原则。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四定投饲:

定时:在每天上午8点至10点钟、下午2点至4点各投喂1次;

定位:饲料应投在位置固定的饲料台上。夏花鱼种放养后,应先在饲料台周围泼洒,然后逐渐缩小范围,引导鱼到饲料台上摄食;

定质:各种饲料应营养全面、清洁、卫生,不得投喂霉烂变质的饲料;

定量:投饲应做到适量均匀,以配合饲料每次投喂后2小时~3小时吃完为宜。阴雨天、鱼病流行时投饲量应酌情减少。

投饲量。培育青鱼种应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投喂螺蛳、黄蚬等动物性饲料。培育青鱼鱼种的投饲量见表。

投喂青鱼种的配合饲料应用水调成糊状或调湿成条状投入池边水下斜坡上或投在位置固定的饲料台上,如果用鱼种配合颗粒饲料,同样投于其上,便于鱼类取食,生长正常。

每月投喂量占总投饲量的比例:4月为3%,5月为4%,6月为5%,7月为15%,8月为23%,9月为20%,10月为15%,11月为10%,12月为3%,1月至3月为2%。

日常管理

巡塘。当鱼种入池后,日常管理随即开始。通过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变化、鱼的动态,并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做好生产记录。

定期注水。每隔15天左右加新水一次,每次池水加深10厘米~15厘米(其中包括部分换水),使水位保持1.5米左右。

调节投饲量。根据鱼的活动、吃食、生长和天气情况调控投饲量和投饲次数。鱼的饱食度控制在70%~80%。

观察水色、调节水质。应保持水色是绿褐、茶褐,透明度为30厘米~35厘米。

防治病害。要及时发现鱼病,及早防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做好三消,即池塘消毒、鱼种消毒、饲料台(饲料框、食场)消毒。

鱼种筛选

自8月初开始,每隔10天~15天拉网检查各类鱼种生长情况,如果规格相差悬殊,应及时采用鱼筛选分养,调整投饲施肥数量,以保证各类鱼种出塘规格整齐。

鱼种出池、并塘

鱼种经过筛选分类后应认真核实、分类。当温度降至10℃~5℃时,就应出池放养,或者并塘集养,或者转入二龄鱼种的培育。

三龄鱼种的培育

放养密度

主养二龄青鱼种的放养密度。每667平方米的池塘一般投放二龄青鱼种1000尾~1200尾,搭养鲢、鳙鱼种200尾,草鱼种20尾,鲫鱼种200尾(或者黄颡鱼300尾~500尾)。

主养三龄青鱼的放养密度。每667平方米的池塘一般投放3龄青鱼种380尾~420尾,搭养鲢、鳙鱼种200尾,草鱼种20尾,鲫鱼种200尾(或者黄颡鱼300尾~500尾)。

投饲管理

以投喂动物性饲料和配合饲料为主、植物性饲料为辅。饲料应营养全面、新鲜,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在春秋高发病季节适当增加易消化食物,食场面积应大些。保持水质清新,经常用药物消毒食场或用药饵防治肠炎。

河豚养殖条件


池塘:需选择水源充足、没有水质污染并且水温变化不大的池塘饲养河豚。鱼种放养:选择体质健壮、没有病害且规格相差不大的河豚鱼种,放养前需将鱼种进行消毒。驯养投饵:先将新鲜肉类作为开口饲料,待逐渐适应后加入人工饲料。水质调控:水质要求严,每个月需进行大换水,及时在水塘内注入氧气。

一、池塘的选择

1、养殖河豚的池塘首先要选择水源充足,没有水质污染,并且水温变化不大的地方。

2、如果选择半咸或者是淡水养殖,要选在提水比较容易,路线不远地方建立池塘。

3、池底能够有漏水、渗水等现象,并且池塘应该远离嘈杂的地方,保持安静。例如选择在远离城区、工厂等的地方。

4、但是也要保证交通、通讯便利,能够有效的经受风暴或是暴雨的冲击。

二、鱼种选择和放养

1、在养殖河豚的时候,为了能够保证鱼种的质量,应该选择正宗的河豚鱼种,选择体质健壮,没有病害、规格相差不大并且溯水性强的品种作为主要的养殖对象。

2、在购买鱼种后,在河豚鱼种的运输过程中应该用塑料袋装着鱼种并且进行充氧运输。

3、通常情况下,4厘米长左右的鱼种每个袋子可以装120尾左右,最长可以运输8个小时,这样的存活率至少有90%。

4、在放养前应该将鱼种进行消毒,并且随着鱼体的长大,开始捕大留小,实行分稀养殖。

三、驯养投饵

1、在河豚的养殖过程中应该对河豚进行适当的驯养,驯养后可以投食一些碎鱼肉虾、螺肉等新鲜的肉类作为河豚的开口饲料。

2、然后进行驯化,让河豚能够渐渐的适应养殖环境与饵料,等到它们逐渐适应后,在饵料中拌入人工饲料,并且逐渐加量,直到最后完全进食人工饲料。

3、饵料主要是以鳗料为主,投喂时要定位、定时、定量、定质。一般每天投食两次。

四、水质调控

1、河豚的生长对水质有着很大的要求,它喜欢清澈干净的水。所以养殖池塘应该根据池塘水的颜色、水质、透明度、河豚的生长速度、摄食情况等不定期的在池塘中加入新水。

2、河豚鱼塘每个月需要进行一次大换水以改善水质。

3、河豚的生长温度最低不得低于9℃,最高不能高于32℃,所以要时刻注意池塘的水温变化情况,注意及时为其加温降温。

4、还要观察池塘溶氧量变化,在氧气不足的时候及时在水塘内注入氧气。

河豚有毒吗


【常见问题】河豚有毒吗?河豚哪里有毒?

【专家解答】

河豚有毒,且毒性非常大,0.5毫克的河豚毒素就可以把人毒死。河豚鱼的有毒成分是河豚毒素,它是一种神经毒,人食入豚毒0.5mg-3mg就能致死。

河豚最毒的部分是性腺、卵巢、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鳃和皮肤,河豚肉含毒素较少。毒素耐热,100℃8小时都不被破坏,120℃1小时才能破坏,盐腌、日晒亦均不能破坏毒素。河豚毒素是目前自然界发现的最毒的非蛋白毒之一,其毒力相当于氰化钠的1250倍,一粒河豚鱼子的毒性足以让几十人丧命。这种毒素通常会使人神经麻痹、呕吐,进而发生心跳和呼吸停止。

另外,宰杀河豚时,若不慎被鱼嘴边的小刺扎伤手指,也会引起中毒。并且,河豚毒性程度与季节、河豚生殖周期有关,晚春初夏时节,河豚毒性最大,建议市民千万不要在此时食用。

因特殊情况需要加工食用的河豚鱼应在有条件的地方集中加工,在加工处理前必须先去除内脏、皮、头等含毒部位,反复冲洗肌肉,洗净血污,加2%碳酸氢钠处理24小时,经检验鉴定合格后方可销售,其加工废弃物应销毁。

【小编总结】

河豚有毒,但是非常美味,是少数人趋之若鹜的美食。河豚毒素毒性强,且不容易破坏,发作起来速度快。所以购买食用河豚鱼时,应选择有正规操作,必须经过检测无毒的河豚鱼食用。河豚毒素尚无特效解药,所以一旦食用河豚中毒,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以上是第一农经小编为您整理的《河豚有毒吗?河豚哪里有毒?》一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河豚鱼苗要怎么养


河豚鱼别称气泡鱼、吹肚鱼、气鼓鱼等,为硬骨鱼纲鲀科鱼类的统称,栖息于海洋的中、下层,有少数种类进入淡水江河中,当遇到外来危险时使整个身体呈球状浮上水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来借以自卫,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河豚鱼苗价格及养殖方法吧!

河豚鱼苗养殖技术

一、小规格鱼种养殖技术

1、池塘选择: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周年水温变化较小,若用半咸水或淡水养殖应选择提水方便、路线短、扬程低的地方建池,池底基本不漏水、渗水,筑堤建闸较容易。

2、清整消毒:在冬季或农闲时将池塘中水排干,挖出池底淤泥,然后自然曝晒,鱼种下池前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清塘消毒,一星期后蓄水放鱼,并施足基肥以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

3、鱼种放养:鱼种在室内培育到1.2~1.5厘米,亩放1~2万尾,运输时间在7~8小时内可保证成活率,放养时温度应在18℃以上,注意袋内外温差不宜过大。

4、饵料投喂:鱼种全长3厘米前每亩池塘每天投喂1千克黄豆浆以繁殖浮游生物,同时注意透明度,一般30厘米左右,若饵料生物过多则应注入新水,降低生物密度,保持水质清新。

5、分稀培育:鱼种下塘20天后规格可达3厘米,在投喂豆浆以控制饵料生物的同时用鳗料做成黄豆大小的软颗粒,投喂在滩上以驯化鱼种吃食鳗料的习惯,同时分稀进行大规格鱼种培育。

二、大规格鱼种养殖技术

1、鱼种放养:苗种放养前用5ppm漂白粉或1ppm孔雀石绿消毒10分钟,放养时温差不宜过大,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体交换量大的池塘可适当加大密度,随鱼体生长逐渐捕大留小。

2、苗种驯养:苗种放养一周内用新鲜适口的鱼肉、虾肉、贝肉等作为开口饵料进行驯化,待河鲀鱼习惯吃食后,逐渐在饵料中拌入人工饲料,并逐渐增加人工饲料的量。

3、饵料投喂:饵料以鳗料为主,每天饵料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7%左右,投喂时需定位、定量、定速、定质,一般日投饵两次,池中最好搭食台,以便及时检查摄食情况。

4、水质调控:池塘养殖应根据水色、水质、透明度、溶氧及鱼虾活动情况不定期加注新水,每月大换水一次以改善水质,同时注意水体温度变化,另外要注意河豚鱼对溶氧要求较高。

5、适时分养:不同大小的鱼种抢食能力差异较大,抢食时大个体常常攻击小个体,严重影响小个体的摄食和生长,因而就对不同规格的个体进行分养,分养一般30~45天进行一次。

6、日常管理:每天坚持巡塘,观察河豚的活动、摄食及水色、水质情况、检查养殖设施,每天定时测量水体理化因子,如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COD、PO4-P、透明度等。

以上就是关于河豚鱼苗养殖技术介绍。河豚鱼是一种淡水鱼,特别是小河豚苗的生长对于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在其生长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控好水质水温等各方面的安全要素,这样才能减少死亡率,提高养殖的成功率。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池塘培育河豚的技术》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河豚养鸭”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368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