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恐龙怎么繁殖?

六角恐龙是一种两栖类动物,以独特的外貌及幼体性成熟而闻名,那么六角恐龙怎么繁殖呢?

一、六角恐龙的生活习性

六角恐龙是钝口螈科、钝口螈属动物,野生成体通常栖息于潮湿环境,穴居,仅繁殖期返回溪水中产卵。以节肢动物、螺类、小鱼、蝌蚪和幼蛙为食。视觉差,捕食主要凭嗅觉或侧线。

六角恐龙是杂食动物,主要食物是水藻、蠕虫、无壳昆虫或小鱼和少量其他鱼类的粪便。

美西钝口螈成体栖息于潮湿环境,仅繁殖期返回溪水中产卵。在淡水湖泊中生活。由于环境破坏,已经仅限于墨西哥城南部边缘周围的运河和潟湖。野外生存的海拔高度为2290米。

二、六角恐龙怎么繁殖?

六角恐龙的学名为美西钝口螈,通过卵生繁殖。因六角恐龙是一种主要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所以一般也在水中产卵,人工养殖的六角恐龙可通过控制温度、光照等因素来使其繁殖。

其中,对六角恐龙进行几周的人工短日照处理,之后逐渐延长光周期,可达到繁殖目的。

20-22度饲养几周,温度降至12-14度也能使六角恐龙交配并繁殖。

但18个月以下的六角恐龙最好不要繁殖,尤其是雌性个体,避免对机体造成伤害。

六角恐龙养殖也要注意温度,它们一般喜欢在20℃以下的水温环境中生长,以18℃最佳,高于23℃就会影响六角恐龙生长,严重的话六角恐龙还会逐渐死去。

相关阅读

角蛙怎么繁殖


角蛙,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宠物蛙,近年业者更名为招财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钟角蛙,而最昂贵的就属亚马逊角蛙,又称为霸王角蛙,身价上万台币。那么,角蛙怎么繁殖呢?

一、角蛙怎么繁殖

角蛙通过卵生繁殖。国内少有角蛙繁殖,因为很难模拟气候变化,导致发情。角蛙雄性体型较小,最大约10CM;雌性较大,约15CM左右。而且雄性在繁殖季节会发出求偶的鸣叫。

二、角蛙繁殖过程

尽管角蛙饲养容易,体格又壮硕,但是繁殖却并不容易,必须经历1-2个月的干燥低温的所谓冬眠期才能诱发它们的交配与排卵.这一点可以将它们放在铺满潮湿水苔的小缸中再放在阴凉处所,温度控制在20-21度,让水苔自然干掉即可,但缸中还是需要置放小水盆.以备不时之需。交配后的雌蛙会将卵附着于水生植物旁,约2-3天就会孵化成蝌蚪。由于蝌蚪也有同类弱肉强食的习性,所以水中必须放入较多水生植物供躲藏,或是将蝌蚪各自隔离饲养。蝌蚪的成长迅速,只要一个月左右就可以转化为幼角蛙。幼蛙也是以隔离饲养比较安全。只要达到幼蛙阶段,死亡率就会大幅降低。除了不小心吃到哽死或撑死,倒也没什么致命的病症会威胁到它们的生存。它们算是饲养蛙类最好的入门种类。

每年的4~7月是角蛙的繁殖季节,也是乡间、河边最热闹的季节。到了晚上,大部分雄蛙会频频发出悦耳的叫声以吸引雌蛙前来产卵。通常一只雌蛙一次可产下约300~500颗卵,但由于一部分卵会被其它的动物吃掉,因此能够孵化出来的卵并不多。角蛙的卵经过变态发育成成体。蛙卵先变成蝌蚪。蝌蚪拖着长长的尾巴,经过一个半月后,蝌蚪生长出后腿,在过半个月前腿也从鳃孔中长出来。有趣的是,它们的腿都是在体内先长成后在突然伸出体外的。最后蝌蚪的鳃和尾巴消失,就发育成蛙。

三角鲂的性成熟和繁殖


三角鲂成熟年龄为3龄,雌雄相同,至少体重1 000 g以上方能达到性成熟。其怀卵量大于长春蝙,绝对怀卵量为1747万粒,相对怀卵量为11:3-203粒/g体重。属分批同步产卵类型,繁殖期为每年5-7月份.北方稍晚于南方,一般每年产一次卵,人工培育良好的则一年可产2^-3次。有趣的是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的三角鲂产枯性卵,卵色淡黄,与团头鲂卵相似;而黑龙江流域的三角鲂则产漂浮性卵,与长春鲂卵相似。出现这种现象,是否因不同地区的地理生态条件而形成地方性种群、抑或是不同的种,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至少目前已证实,广东、海南一带的三角鲂已确认为另一个种(M. terminalis Rich);而分布于长江上游的厚额鲂(M. pellegrini Tchang)因其体色鸟黑,俗称鸟鲂.原认为是一个种,经研究,认为可能是长江中游的品种扩散到上游后分化而形成的地方性种群。

蜂群秋季繁殖要注意的六要点


在北方蜂群需要进行5~6个月漫长而又寒冷的越冬时期,这需要在秋季繁殖大批健壮、适龄的越冬蜂,确保下一年蜂群的正常繁殖及各项生产工作,所以在秋繁过程中应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1.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

由于老劣蜂王的产卵力明显下降,所以应在7月20左右选择良好的种用蜂群移虫育王。8月上旬将优质的产卵新王更换蜂群内所有老劣蜂王。等新王产卵一周后它的产卵力明显上升,此时正是新王产卵的高峰期,也是培育越冬适龄蜂的最佳时期。这样充分地发挥新王产卵力高的优势,来培育出大量的越冬适龄蜂。

2.秋繁前后,两次治螨

秋季繁殖之前正是椴树蜜后期,蜂群刚刚采完椴树蜜,群内子脾较少,正是北方最有效的三大治螨时期之一,应彻底对蜂群加以施治。8~9月份是螨害的高发期,此次防治为培育健康的适龄蜂打下良好的基础。繁殖后期断子治螨,9月末蜂群已经断子,群内已无子脾,蜂螨完全暴露于外,此时期采用正确的方法加以治疗,秋繁的越冬蜂将不会因螨害而影响越冬效果。

3.奖励饲喂,促进产卵

在外界蜜源不佳时期或阴雨天气里,外勤蜂采不到新鲜的花蜜,可在傍晚用糖水比例1∶0.7的糖浆对蜂群进行奖励饲喂。进一步刺激蜂群,使蜂王的产卵力达到顶峰。

4.修造新脾,健壮蜂体

抓住外界有利条件大量修造新脾,将颜色较深的巢脾抽出或做为边脾,促使蜂王在新脾或羽化1~2代的浅色巢脾上大量产卵,这样的巢脾羽化出来的幼蜂个体大、体质健壮并且抗病能力良好。

5.遮荫通风,散热降温

秋繁时期温度相对较高,蜂群逐渐发展壮大,每群蜂数大约都在15足框以上,为了防止蜂群伤热致使蜂儿发育不良,应及时给蜂群遮荫,打开蜂箱大盖的通风口、垫高蜂箱加强空气流通及喂水等措施来达到降温的目的。

6.预防甘露蜜,防止盗蜂

秋繁后期蜜源渐渐减少,9月中旬以后几乎没有蜜源。此时若逢高温,有的地区会出现甘露蜜中毒现象。这几年经常发生甘露蜜中毒现象,直接影响了秋繁后的越冬效果。如果遇甘露蜜现象,要及时给蜂群补喂充足的饲料来减少外勤蜂的出巢数量,严重时要立即转场.以免后患。同时在秋繁后期应做好蜂群的防盗工作。

角鳎


[学名]: Aesopia cornuta
[资源名称]: 角鳎
[外文名]: horned sole、unicorn sole
 
[形态特征]:
 
背鳍68~75,臀鳍62~68;胸鳍10~12;腹鳍4,尾鳍15~17。侧线鳞100~102。 体长为体高2.6~2.9倍,为头长5.5~6.0倍。头长为吻长4.3~5.6倍,为眼径3.9~6.1倍。 体长椭圆形,侧扁,背缘和腹缘均圆突。头短小,头高大于头长。吻短圆。眼小,两眼均位于头部右侧,下眼前缘在上眼前缘的后方。有眼侧的两鼻孔位于下眼前方,前鼻孔靠近上唇,后鼻孔靠近下眼前缘,无眼侧的两鼻孔相距稍远,位置较高。口小,近前位,口裂弧形,左右不对称。口角后端伸达下眼前下方。有眼侧两颌无牙,无眼侧两颌具细绒毛状牙,窄带状排列。鳃孔窄。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甚退化。  体两侧被弱栉鳞。奇鳍鳍条被小鳞。侧线近直线状,前方具颞上支,在头上形成半环状弯曲。 背鳍起点在吻部背缘上方,第一鳍条粗长。臀鳍起点在胸鳍基底前下方。背鳍和臀鳍鳍条均不分支,后端均与尾鳍相连。胸鳍甚退化,短片状,上方与鳃盖膜相连。左右腹鳍略对称,基底均短。尾鳍后缘略呈圆形。 有眼侧褐色,具略呈平行的暗色横带,各带均延伸至背鳍和臀鳍。尾鳍暗色,具淡色斑点。无眼侧白色,奇鳍暗色。
 
 
[原产国家]:中国[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热带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洋非洲南岸、印度、中国、日本。我国产于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近海底层小鱼

角鳂


中文名称角鳂

拉丁名称Adiorys cornutus (Bleeker)

英文名称Cornered squirrel 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须鳂目

拉丁目名Polymixiiformes

中文亚目名金眼鲷亚目

拉丁亚目名Berycoidei

中文科名发光金眼鲷科

拉丁科名Anomalopidae

中文属名棘鳂属

拉丁属名Adiory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和中部暖水水域。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被强栉鳞,侧线上鳞3。前鳃盖后下角的棘较宽扁,其长短于眼径。后鼻孔后缘具2枚或更多的小棘。体具多条黄色纵带,背鳍、臀鳍和尾鳍基部各有1黑色或暗红色斑块。

生活习性
暖水性鱼类。生活于珊瑚礁海区。

海(洋)生。

鸽子怎么繁殖?


鸽子是十分常见的鸟类,世界各地广泛饲养,是鸽形目鸠鸽科数百种鸟类的统称。我们平常所说的鸽子只是鸽属中的一种,而且是家鸽。那么,鸽子怎么繁殖?

1、配合期

己经成熟的鸽子,按照饲养者的目的,要将公母配成一对,关在一个鸽笼中,使它们产生感情以至交配产蛋,这一时期为配合期,大多数鸽子都能在配合期培养出感情来,成为一对恩爱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永不分离,这阶段大约10-12天,如果在配合期发现鸽子性格不合,要将鸽子及时分开。

2、孵蛋期

这是公母鸽配对成功后,两者交配并产下受精蛋,然后轮流孵化的达程,这期间大约17-18天,育雏期是乳鸽出生至能独立生活的阶段,乳鸽出生后,公母鸽随之产生鸽乳,共同照料乳鸽,轮流饲喂,在这期间,鸽子又开始交配,在乳鸽2-3周龄后,又产下1窝蛋,这阶段需要20-30天。

3、育雏期

乳鸽出生至发育完善,需4个月的时间,有的早熟品种仅3个月,这时,鸽子具有成熟鸽的一切特性,会发情、交配,有繁殖能力,但刚刚接近成熟的鸽子就进行配对繁殖是不适当的,应待完全成熟,才能配对生产。

鸽子一般要到6个月龄,身体已得到充足发育,才能正常交配繁殖。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398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