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峰骆驼主要生长在什么地方

单峰骆驼主要分布于非洲北部、亚洲西部,亦有部分是来自非洲之角、苏丹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

一、单峰骆驼介绍

单峰骆驼只有一个驼峰。毛色为深棕色到暗灰色,毛比双峰骆驼短而柔软,头小,腿也比较长,头颈部长,尾巴短,眼睫毛浓密,耳朵小,上唇深裂,鼻孔扁平呈细缝状,蹄宽大呈扇状身躯高大,背毛丰厚,背部有驼峰一个,里面储存着脂肪。头躯干长2,250~3,450mm,尾长350~550mm,肩高1,800~2,300mm,体重300~690kg。

单峰驼原产于北非和亚洲西部及南部,比双峰骆驼稍高。刚出生的小骆驼没有驼峰,只有渐渐长大,开始吃固体食物后,驼峰才能逐渐长出来。单峰骆驼几乎能吃所有可供食用的植物,它们的体温在一天中会不断地变化,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汗量,保持体内的水分

二、生活习性

骆驼在沙漠中往返,运载人们和商品通过最干燥的地区,被北非的当地人称作「沙漠之舟」。它们身体机能非常适应沙漠环境,可以连续好几天不喝水能够持续五到七天的生命。它们可以吃荆棘、乾植物及其它哺乳动物所不能吃的耐盐植物而生存。为了保留水分,骆驼开始流汗前体温会提高很多,以减少汗量。此外,它们排泄物是高度浓缩的尿液和干燥的粪便。骆驼以粗糙坚韧的沙漠植物为食,靠著贮存在驼峰里的脂肪能存活相当长的时间。骆驼可区分为单峰骆驼和双峰骆驼两种,非洲骆驼属单峰骆驼,它们都已驯化、被人饲养。

骆驼是半群居动物,可以自在的独处或与骆驼群居,但它们只喜欢和自己的同伴在一起,在不熟悉的动物接近时,它们常常会变得很激动。骆驼透过跺脚及奔跑来表现它的不高兴,也就常因为它「吐痰」和「踢腿」的动作,而给人有坏脾气的印象和倔强个性等不好的形容词。事实上,它们往往是亲切、耐心和聪明的。

相关阅读

国内主要肉用山羊的地方山羊品种介绍


陕南白山羊

陕南白山羊产区南为巴山,北靠秦岭,广泛分布于陕南各地。成年公羊平均体重33千克、母羊27千克。6月龄羯羊体重相当于成年的51.5%,屠宰率达50%,净肉率达40%左右,肉质细嫩,膻味少,板皮品质好。1年产2胎或2年3胎,产羔率259%左右。

分布于汉中、安康、商雒三地区与湖北、河南毗邻地区为北方湿润的山地陵丘放牧补饲型肉用山羊。成体体高0.53~0.59米,体长0.56~0.62米,胸围0.7~0.77米、体重23~41千克,屠宰率为57%~64%。分无角和有角两种类型,四肢及腹下有长毛,被毛全白色。3~4月龄性成熟,12~18月龄可初配,常年发情,每年繁殖2次,妊娠期150天,一产的产羔率为182%。陕南白山羊的板皮细致、弹性好,可制草。

隆林山羊

隆林山羊产于广西隆林、腾冲等县。成年公羊平均体重57千克,母羊44.7千克,羯羊72.3千克,3~4月龄断奶羔羊,公羔(26只)平均体重17.6千克,母羔(27只)为16.7千克。经过育肥的羯羊屠宰率50%~55%。中等膘情母羊屠宰率为42%~45%。肌肉丰满,肉质细嫩膻味少。2年产3胎,大多为双羔,平均产羔率195.2%。

雷州山羊

雷州山羊产于广东省湛江地区的徐闻县,分布于雷州岛和海南省。成年公羊平均体重54千克,母羊47.7千克,羯羊50.8千克,屠宰率50%~60%,肉质好,无膻味。板皮品质良好。繁殖率高,1年产2胎,产羔率150%~200%左右。

马头山羊

马头山羊产于湖北省的郧阳、恩施地区和湖南省常德、黔阳地区以及湘西自治州各县。马头山羊外貌特征是体格较大,体躯呈长方形,公、母羊无角,两耳向前略下垂,有须,颈下有1对肉垂。公羊颈粗短,母羊颈较细长,前胸发达,背腰平直,后躯发育良好,尻略斜。被毛粗而短,以白色为主,也有黑色,麻色和杂色的。因无角,故称为马头山羊。公羊平均体重44千克,母羊34千克左右,羯羊47.4千克,最大可达100千克。周岁羯羊34.7千克,成年羯羊屠宰率60%左右。早期育肥效果好,7月龄体重可达23.31千克,胴体重10.52千克,屠宰率为52.34%。1年可产2胎或2年产3胎,产羔率200%左右。

成都麻羊

成都麻羊产于川西平原四周的丘陵和低山地区。成年公羊平均体重43千克,母羊32.6千克。周岁羯羊体重26.3千克,成年羯羊42.8千克,屠宰率分别为49.8%和54.3%。板皮品质良好。1年产2胎或2年3胎,产羔率平均210%。

南江黄羊

南江黄羊是四川省南江县培育的我国肉用性能最好的山羊新品种。成年公羊平均体重60千克,最高达76千克,母羊40千克左右,最向达67千克。初生公羔重2.3千克,母羔2.1千克,6月龄公母羔平均体重20千克左右。成年阉羊屠宰率可达55%,净肉率40.12%。

槐山羊

槐山羊亦称黄淮山羊,产于河南周口地区,黄淮平原。成年公羊平均体重达35千克,母羊26千克左右。早期生长快,9月龄公羔体重相当于成年的64.8%,母羔为62.3%,7~10月龄羯羊达21.9千克,胴体重10.9千克,屠宰率达49.8%,净肉率为40.5%。繁殖力高,可1年产2胎或2年3胎,平均产羔率239%左右。

板角山羊

板角山羊产于四川省的万源和重庆市的城口、巫溪、武隆等县市,是肉用性能好的优良山羊品种。成年公羊平均体重40多千克,母羊30余千克。成年羯羊宰前体重38.9千克,屠宰率55.7%。板皮品质亦较好。一般可2年3胎,高山寒冷地区1年1胎,平均产羔率为184%。

贵州白山羊

贵州白山羊产于贵州省东北部乌江中下游的印江、思南以及铜仁、遵义两地区各县市。成年公羊平均体重32.8千克,母羊30.8千克,羯羊47.5千克,周岁羯羊(11只)宰前活重平均24.11千克,胴体重11.45千克,屠宰率53.3%;成年羯羊(15只)宰前活重47.53千克,胴体重23.26千克,屠宰率57.9%。1年可产2胎,产羔率高,1~7胎产羔率逐渐上升,平均产羔率273.6%。

螃蟹饵料主要是什么?


螃蟹是一种杂食性的水生动物。它的饵料有以下几种,但不能用单一的饲料饲喂。

(1)天然饵料凡是它喜食的、自然生长在水中和陆地上的各种生物,均称为天然饵料。主要有浮游植物、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和陆生动植物等。
浮游植物:包括硅藻、金藻、甲藻、裸藻、绿藻等,是早期幼蟹和浮游动物的饲料。
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挠足类等,是它的好饲料。
水生植物:包括苦草、轮叶黑藻、菹草、马来眼子菜、芜萍、浮萍、水浮莲、水花生、金丝草等,是它的主体天然饵料。
底栖动物:水域中的螺、蚬、河蚌、水蚯蚓等是它的上佳饲料。
陆生动植物:包括黄粉虫、蚯蚓及黑麦草、狼尾草、聚合草等。
(2)人工饲料植物性饲料,主要包括黄豆、豆饼、菜饼、棉籽饼、麦类、米糠、豆渣、酒糟、酱渣、花生饼等。动物性饲料,主要有螺蛳、蚬子、河蚌、蚕蛹、黄粉虫、蚯蚓、小杂鱼、蝇蛆、畜禽内脏等。

鲟鱼的水霉为何长在头上



昨在从四川跑到了千里之外的贵州,忙完已是十二点过,晚上就住在了鱼场,早上醒来在鱼场一转,发现有一两口池,鲟鱼的头上长有水霉,按鱼在水中的流体动力学原理,最易生长水霉的位置不应该在头顶正中央啊,按理说是身体的后侧,受到水流冲击的阻力小,更容易附着才对啊。如若不是,难不成鱼的体内有细菌感染?如果是体内感染,发病死鱼就应该多才对?,带着诸多疑问,边思考边沿着塘边转,好不容易看着一样仰肚的鲟鱼,于是我赶紧找来抄网,捞起来开始解除疑惑,期望从这条鱼上得到答案。
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有大量的水霉、绵霉和丝囊霉菌,同时还发现有大量的鳃隐鞭虫。虫体附着,皮肤受伤,继发性感染水霉、绵霉和丝囊霉菌,最后虫体和霉菌共同结合在一起,越长越多,给治疗带来了困难,时好时坏,久治不愈。而之所发生,这可能和发病的两个鱼池,有外源性新鱼进入有关,在预防消毒工作不严所致。而在内脏检查上,也没有发现内脏有病变严重的迹象。所以就基本可以得出,是外源的寄生虫和病源菌感染所致。
当要到中午时,正好碰到鱼场卖鱼,看到工作捉鱼,此时才把我心中的疑惑解开。我发现鱼场里的鱼,存在着品种和体形差异。比如据我了解,鲟鱼分俄罗斯鲟、小体鲟,西伯利亚鲟、杂交鲟,而水池中生长有水霉的鲟鱼,正是嘴部上翘的小体鲟体形的鲟鱼。由于嘴部上翘,减缓了水流对鲟鱼头部的冲击,所以让寄生虫、霉菌孢子容易在头部附着,这才是为何水霉长在头部的根本原因。

当通过上述分析,仅凭个人对鱼病的好奇,总想了解个为什么,个人思考所得,或许还存在欠妥的地方。但水流动力学,有时确实有利于我诊断鱼病,帮助分析寄生虫。如前年,就有客户把苍蝇在鱼嘴里产的卵,来考验我们。如果没有对寄生虫的基础知识,就很容易造成误诊,把其误认为是寄生虫。苍蝇产的卵孵化出来是很小的白色蠕虫,没有前后吸盘,显然无法附着,所以根本就不可能是鱼鳃部寄生虫。

为什么蔬菜在冬季生长缓慢


1月份,对于种植越冬茬蔬菜的菜农来说,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间,也是一年当中管理最困难的阶段。一方面,冬季连阴天增多,光照受到了限制,影响蔬菜光合作用;另一方面,气温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气温的下降直接导致地温的下降,造成蔬菜根系不好,影响蔬菜长势。这两方面的原因经常会使蔬菜出现生长缓慢的问题,甚至出现歇秧现象,导致蔬菜没有产量。

一、越冬茬蔬菜生长缓慢原因

根系长势衰弱是蔬菜生长缓慢的根本原因。越冬茬蔬菜生长期间,根系由于各种原因影响,开始出现老化,表现为老根活性降低,新根扎不下去,所以根群浅,吸收养分和水分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蔬菜长势衰弱,产量低。

二、导致根系老化的原因:

1、地温不足

蔬菜根系生长要保持在12℃以上,新根才能生长,地温不足直接导致蔬菜不生新根。

2、土壤板结和盐渍化

严重影响根系下扎和更新,新根生长速度跟不上老根坏死速度,使新根少,而且过重板结和盐渍化更会加重根系的沤根现象。

3、根部病害多

镰刀菌、腐霉菌、及其它一些土传病菌造成的病害,严重削弱植株长势,造成不出新根,严重导致死秧问题。

地方良种—南阳黄牛


南阳黄牛是全国五大良种黄牛之首,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体躯高大,力强持久,肉质细,香味浓,大理石花纹明显,皮质优良。南阳黄牛毛色分黄、红、草白三种,黄色为主,而且役用性能、肉用性能及适应性能俱佳。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这个:地方良种—南阳黄牛

一、外貌特征:南阳黄牛属大型役肉兼用品种,体格高大,肌肉发达,结构紧凑,皮薄毛细,行动迅速,鼻颈宽,口大方正,肩部宽厚,胸骨突出,肋间紧密,背腰平直,尾巴较细。四肢端正,筋腱明显,蹄质坚实。公牛头部雄壮方正,额微凹,颈短厚稍呈方形,颈侧多有皱襞;肩峰隆起8~9厘米,肩胛斜长;前躯比较发达。睾丸对称。母牛头清秀,较窄长;颈薄呈水平状,长短适中;一般中后躯发育较好,但部分牛存在胸部深度不够,尻部较斜和乳房发育较差的缺点。南阳黄牛的毛色有黄、紅、草白三种,以深浅不等的黄色为最多,占80%;红色、草白色较少。一般牛的面部、腹下和四肢下部毛色较浅,鼻颈多为肉红色,其中部分带有黑点,鼻黏膜多数为浅红色。蹄壳以黄蜡色、琥珀色带血筋者为多。公牛角基较粗,以萝卜头角和扁担角为主;母牛角较细、短,多为细角、扒角、疙瘩角。母牛一般体重400~600公斤,公牛最大体重可达1000公斤以上。
二、役用性能:南阳黄牛公母牛都善走,挽车与耕作迅速,有快牛之称,役用能力强。公牛最大挽力为398.6公斤,占体重的74%;母牛最大挽力为275.1公斤,占体重的65.3%。耕地时,公牛一般挽力为123.8公斤,占体重的25.7%;母牛一般挽力为105.4公斤,占体重的25.9%;阉牛一般挽力为146.7公斤,占体重的24.9%。耕地速度:公牛为每秒0.81米,母牛为每秒0.76米,阉牛为每秒0.84米。一般每日可耕地2~3亩,载重1000~1500公斤,日行30~40公里。
三、肉用性能:中等膘情公牛屠宰率为52.2%,净肉率为43.6%,骨肉比为1∶5,胴体产肉率为83.5%,眼肌面积为60.9平方厘米。血占体重的3.1%,心占0.63%,肺占0.62%,脾占0.16%,胃占3.62%,肠占2.18%。

养成培育
实验改良
据南阳黄牛研究所试验,育成公牛肥育7~8个月至1.5岁,以青饲料为主,精料日喂3~4公斤,试验结束时平均体重为441.7公斤;平均日增重813克,平均每增重1公斤耗料7.6个饲料单位,消耗可消化蛋白质740.6克,平均屠宰率为55.6%,净肉率46.6%,眼肌面积为92.6平方厘米。

1980~1981年,中日双方联合在南阳地区黄牛研究所试验,对75头壮龄阉牛进行强度育肥试验,肥育9个月,平均体重达577.7公斤,平均日增重0.65公斤,每增重1公斤消耗14.64个饲料单位,消耗可消化蛋白质1301克,屠宰率为64.5%,净肉率为56.8%,肉中粗脂肪含量高达54.64%。
南阳黄牛在我国的很多省区被大量用于改良当地黄牛。南阳地区多年来向全国提供种牛17000多头。在纯种选育和本身的改良上有向早熟肉用方向和兼用方向发展的趋势。如与利木赞牛、夏洛莱牛、皮尔蒙特、契安尼娜、西门塔尔牛、鲁西黄牛等牛杂交,可提高产肉、产奶性能和经济效益。
南阳盆地特定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是南阳黄牛这一特有品种形成的基本因素。南阳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尤其是占南阳盆地面积70%以上的唐、白河流域,岗峦、河谷相间,平原面积广阔,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历史上,大面积的山岗荒地和河谷湿地为南阳黄牛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牧草,肥沃平原的大面积耕作既需役使大批耕牛,又为饲养南阳黄牛提供了秸秆等饲料。在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作用下,经过千百年的培育,南阳黄牛逐渐成为体躯大、耐粗饲、品质优、数量多、役肉兼用的优秀地方品牌。
养牛历史
南阳农民历来有养牛习惯。远在春秋时代,南阳黄牛已进入了舍饲、圈养阶段。生于斯长于斯的秦国名相百里奚就善于养牛,在他大半生的落魄生涯中,于南阳城西麒麟岗养牛成为他谋生的主要手段。明清时代,南阳黄牛已遍布于唐、白河流域。悠久的养牛历史,孕育了南阳盆地千家万户养牛的民风;南阳农民普遍具有养牛习惯和技能。
建国初期,国家有关部门在南阳市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黄牛繁育专门机构,开展对南阳黄牛的系统选育。上世纪七十年代,南阳率先在国内推广普及牛的冷配技术,

实现了黄牛育种史上的一次历史性跨越。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有关部门制订并颁布实施南阳牛国家标准,同时把品系繁育技术应用于南阳黄牛育种工作中。上世纪九十年代,科技人员首次把胚胎移植技术引入南阳黄牛育种工作中,又明确提出了把南阳黄牛培育成为我国一个专门肉牛品种的目标,以填补我国肉牛品种的空白。该项目相继被列入国家“948”项目和省、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998年,南阳黄牛被国家农业部首批列入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2002年又通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原产地标记域名注册。
悠久的黄牛养殖历史,优越的自然条件,几十年来的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建设,有力促进了南阳黄牛的育种,南阳黄牛品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南阳黄牛,数量最多,品质优,分布广,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认同、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的一个优秀地方品牌,是南阳人民宝贵的资源财富。
据初步统计,止2003年,全市黄牛饲养量达442.2万头,其中存栏300.5万头,占全国2.3%、全省的22.6%;年产牛肉18.2万吨。
黄牛及其产品辐射上海、北京等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并远销俄罗斯、韩国、日本、中东、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南阳黄牛品牌已经叫响,南阳黄牛产业正逐步形成,并正在成为南阳市发展农村经济的特色产业。

生长育肥猪的生长规律 生长育肥猪管理技术


生长育肥猪是猪的一生中生长、增重速度最快的阶段,也是饲料消耗较多的阶段,这一阶段对猪肉产品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掌握生长育肥阶段猪的生长规律和特点,以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为育肥猪提供一个优良的养殖环境,利用合理的养殖方法,加强防疫技术,让生长育肥猪健康生长、正常增重,以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下面一起来看看:生长育肥猪的生长规律生长育肥猪管理技术。

1、生长育肥猪的生长规律

生长育肥阶段猪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在体重为20~60kg之间的这一阶段主要为猪的生长期,这一时期的生长特点是各项器官以及功能还处于发育阶段,还不健全,尤其是消化系统,对一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还不完善,因此在饲养时要特别的注意。另外,因猪在这一阶段的生长速度迅速,对营养的需求要求较高,所以在猪体重还没有达到60kg时,所提供的饲料的营养水平要相对的高一些。生长育肥猪在20~30kg时主要生长的是骨骼,所以这段时期要提供充足的营养,尤其是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补充,要充足且及时,以满足育肥猪骨骼和器官的快速生长。当生长育肥猪达到60~70kg时主要是肌肉的增长,并且可达到最高峰,所以为了满足这一生长规律要注意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生长育肥猪脂肪的生长旺盛期则是在90~100kg,因此,在这一阶段为了提高猪肉产品的质量,将酮体瘦肉率提高,需要进行限饲,特别要控制好饲料中的能量水平。当生长育肥猪生长到一定的阶段时体重的增生速度开始减慢,继续饲喂会造成饲料的浪费,因此要做到适时出栏。

2、生长育肥猪的管理要点

根据生长育肥猪的生长规律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加强饲养管理,科学饲喂,做好防疫工作,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可充分发挥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从而获得最佳的养殖经济效益。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进行育肥。选择生猪品种时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当地的养殖条件选择增重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酮体瘦肉率高、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目前最常使用的品种多为杂交品种,经过长期的培育所得的杂交后代具有优良的遗传性状,具有良好的育肥前景。

仔猪的初生重断奶重对生长育肥猪的养殖效果有重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要做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其目的是生产和培育出出生重和断奶重均高的仔猪,从而提高生长育肥猪阶段的生产性能。

选择营养充足且搭配合理的饲料。根据生长育肥猪的生长规律可知猪在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的需求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如果单纯的使用一种饲料满足不了猪在全部生长过程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因此在饲喂的过程中要根据生长育肥猪所处的不同生长阶段提供适宜的饲料。要尽可能让饲料的种类多样,充分发挥不同营养物质间的作用。在饲喂时要注意饲料的质量,饲喂时要做到定时、定质、定量,以保持育肥猪旺盛的食欲。在提供饲料时不但要注意生长育肥猪的生长阶段,还要根据不同的季节来变换饲料配方,如在夏季为了保证全天的采食量可多饲喂一些促进食欲的饲料,由于夏季白天较长,可适当增加白天的饲喂次数。冬季则要注意提高饲料中的能量水平,并可在夜晚加喂1次。

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在饲喂时要根据育肥猪各阶段的养殖目标,或者市场上对猪肉产品的需求来制定科学的饲喂计划,如果是为了提高重量,可以采取自由采食的方式进行饲喂;如果是想提高酮体瘦肉率,饲喂时则要控制好脂肪的沉积,易采取限制饲喂的方式。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都要满足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求。另外,在饲喂生长育肥猪最佳的饲喂方式是生喂,因如果将饲料煮熟后会破坏其中营养物质的营养价值,尤其是维生素,所以饲喂时仅需要将饲料原料进行粉碎加工即可,一些青绿多汁饲料可直接剁碎饲喂。

在管理方面,要对生长育肥猪进行合理的分群,根据品种、性别、体重科学分群,在分群后对猪进行调教工作,使其在固定的地点进食、休息和排泄,这样便于管理和减少疾病的发生。另外,要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做好夏季防暑,冬季防寒的工作,防止因温度过高或者温度过低而引起猪的日增重下降和饲料利用率降低。保持猪舍环境清洁卫生,加强日常的通风换气工作,及时的清理粪便,并进行定期的消毒。在育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育肥猪过度的运动,以免消耗大量的能量,影响增重效果。

加强疾病的预防工作。生长育肥猪要加强疾病的预防工作,以保证猪的质量,否则造成疾病的传播,会导致前期的工作都无效而损失惨重。因此,对于疾病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除了要加强日常的卫生清理、定期的消毒外,还要注意加强生长育肥猪自身抗病能力,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保健类药物以增强体质。另外,还要定期接种相关的疫苗,以提高免疫力。

生长育肥猪管理技术

合理分群

分群技术要根据猪的品种、性别、体重和吃食情况进行合理分群,以保证猪的生长发育均匀。分群时,一般掌握“留弱不留强”、“夜合昼不合”的原则。分群后经过一段时间饲养,要随时进行调整分群。
肥育猪一般多采用群饲,其既能充分利用猪舍建筑面积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养猪成本,又可利用猪群同槽争食,增进食欲,提高增重效果。分群时必须并窝,并窝应根据猪的生活特性,实行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办法。一般在固定圈内饲养,每群以10~20头为宜。在舍内饲养,舍外排粪尿的密集饲养条件下,每群以40~50头为宜。

饲料

肥育猪生长速度较快,必须供给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来满足猪快速生长的要求。
日粮搭配多样化猪只生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单一饲粮往往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猪生长发育的要求。多种饲料搭配应用可以发挥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研究证明,单一玉米喂猪,蛋白质利用率为51%,单一肉骨粉则为41%,如果把两份玉米加一份肉骨粉混合喂猪,蛋白质利用率可提高到61%。
饲料品质饲料品质不仅影响猪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而且影响胴体品质。猪是单胃杂食动物,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直接沉积于体脂,使猪体脂变软,不利于长期保存,因此,在肉猪出栏上市前两个月应该用含不饱和脂肪酸少的饲料,防止产生软脂。
掌握日粮的稀稠度日粮调制过稀不仅影响唾液分泌,而且稀释胃液,影响饲料的消化。饲喂稀料使猪干物质进食量降低,同时猪排尿增加,消耗体热。因此,日粮调制以稠些为好,一般料水比为1∶2~4。冬季应适当稠些,夏季可适当稀些。

饲喂定时、定量、定质

定时指每天喂猪的时间和次数要固定,这样不仅使猪的生活有规律,而且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提高猪的食欲和饲料利用率。要根据具体饲料确定饲喂次数。精料为主时,每天喂2~3次即可,青粗饲料较多的猪场每天要增加1~2次。夏季昼长夜短,白天可增喂一次,冬季昼短夜长,应加喂一顿夜食。饲喂要定量,不要忽多忽少,以免影响食欲,降低饲料的消化率。要根据猪的食欲情况和生长阶段随时调整喂量,每次饲喂掌握在八九成饱为宜,使猪在每次饲喂时都能保持旺盛的食欲。饲料的种类和精、粗、青比例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可变动太大,变换饲料时,要逐渐进行,使猪有个适应和习惯的过程,这样有利于提高猪的食欲以及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饲喂方式

饲养方式饲养方式可分为自由采食与限制饲喂两种,自由采食有利于日增重,但猪体脂肪量多,胴体品质较差。限制饲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猪体瘦肉率,但增重不如自由采食快。一般来讲自由采食日增重高,沉积脂肪多.饲料利用率低。限量饲喂饲料利用率高,胴体背膘较薄,但日增重较低。我们可采用前促后控饲养法,即前期(60KG以下)利用猪主要长瘦肉的生长发育阶段,采用自由采食法,供给汉珠牌5612或希望牌5012小猪料予以饲喂,后期(60KG以上)利用猪脂肪生长快的阶段,实行限制饲养。

饲养管理

要想在短的时间内,用较少的饲料换取较快的增重,除了选好仔猪以及配合饲料与添加剂外,还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①生喂生料由于未经加热,营养成分没有遭到破坏,因而用生料喂猪比用熟料喂猪效果好,节省煮熟饲料的燃料,减少饲养设备,节约劳动力,提高增重率,节约饲料。
②干湿喂饲料的喂法有干喂、稀喂和干湿喂几种方法,不同喂法对猪的消化吸收有不一样的效果。干喂的特点是省工,容易掌握喂量,促进唾液分泌,缺点是损失饲料较多。稀喂的优点是利于采食,损失饲料少,缺点是容易使猪形成水饱,影响消化和吸收,饲料的利用率不高,不利于猪的生长。干湿喂法介于干喂和稀喂两者之间,猪进食的饲料比较多,胃液能很好地与饲料发生作用,消化吸收好,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猪生长快。
③定时定量法:喂猪要规定一定的次数,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数量,在规定的时间内投喂。究竟一天喂几次适宜,根据各户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仔猪一天喂6次,中猪4—5次,肥育后期一天喂3次;使大猪有足够的时间睡眠,以减少活动,特别是夏季,避免中午最热时喂料,对增重有利。一天中各餐的间隔时间应相等。每餐喂量保持适量和均衡,既不要使猪有饥饿感,也不要使猪吃得过饱,一般喂九成饱。早晚7—9点喂食最佳。
④自由采食法采用该法能使猪的日增重快,胴体的膘较厚,沉积脂肪较多,节省喂料时间和劳动力。如果要使每日增重尽量多,最好采用自由采食法;如果要获得瘦肉率高的胴体,采用定时定量饲喂法比较好。在生长育肥前期让猪自由采食,在后期采用定时定量饲喂,这样即可使全期日增重高,又不至使胴体的脂肪太多,同时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节省饲料。
⑤先精后青,少放勤添:先喂精料后喂青料,并要少放勤添。

饲喂次数

一般每天饲喂2~3次为宜。在20~90KG肥育期间,每日喂2次和3次的结果比较,喂3次并不能改进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喂3次的给料比较比例是早晨35%,中午25%,傍晚40%为宜。

饮水

要保证猪随时可饮到清洁的水,最好在冬春季给温水,夏季给凉水。喂料时应保持水槽不断水。猪吃进1KG饲料需要水2.5~3.0KG才能保证饲料的正常消化和代谢。另在夏季应加大饮水的供给。
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水是调节体温、饲料营养的消化吸收和剩余物排泄过程不可缺少的物质,水质不良会带入许多病原体,因此既要保证水量充足,又要保证水质。实际生产中,切忌以稀料代替饮水,否则造成不必要的饲料浪费。

猪舍环境

猪舍卫生:猪舍卫生与防病有密切的关系,必须做好猪舍的清治卫生工作。猪舍要坚持每天清扫并及时将粪、尿和残留饲料运走;从仔猪开始,即训练定点大小便。猪排粪尿喜欢寻找潮湿的地方,猪进栏时,把别的地方搞干净,而把预定排粪尿的地方放点水,猪就会在放水的地点排泄。如果猪没有在预定的地点排泄,就可以将它位的粪铲放到预定地点,下一次猪排泄时,就能排泄到预定地点。这样引导两三天,就能定点排泄了。猪养成“三点定位”的习惯,即吃食、睡觉和排粪尿固定,这样不仅能够保持猪圈清洁卫生,还有利于垫土积肥,减轻饲养员的劳动强度。猪圈应每天打扫,猪体要经常刷拭,这样既有利于减少猪病,又有利于提高猪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温度:猪的生长需要适宜温度,育肥猪的适宜温度为15~23℃。当温度过高时,肥育猪就会烦躁不安、气喘、不愿进食。当温度过低时,肥育猪会相互拥挤,采食量增加,不但浪费了饲料,而且猪的体重下降。防寒与防暑温度过低时,猪用于维持体温的热能增多,使日增重下降;温度过高,猪食欲下降,代谢增强,饲料利用率也降低。因此,夏季要作好防暑工作,增加饮水量,冬季要喂温食,必要时修建暖圈。
光照:育肥猪舍内光照应暗淡,以使猪能得到充分地休息。
通风:保持通风状况良好和足够的通风量。使空气清新,以降低氨气、硫化氢的浓度,避免浆膜性肺炎等呼吸道病的发生。

饲养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不但能增加初期建筑投资的收益,而且还能避免猪只咬尾症的发生,提高增重率。猪的饲养密度可随着季节的变化加以调整。例如,在寒冷季节冬天,每栏可多放养一至二头猪,在炎热的夏天,可减少一至二头,这样可产生较好成绩。长白猪好斗,密度不宜过大。

驱虫、虱,去势,防疫

肉猪在肥育前对幼猪要普遍进行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虱、驱疥癣,驱除体内寄生虫可使用驱蛔灵,回咪唑等药物,驱体外寄生虫可使用2%敌百虫溶液等药物。去势后,性器官停止发育,性机能停止活动,猪表现安静,食欲增强,同化作用加强,脂肪沉积能力增加,日增重可提高7%~10%,饲料利用率也提高,而且肉质细嫩、味美、无异味。在催肥期前驱虫一次,驱虫后可提高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按照一定的免疫程序定期进行疾病预防工作,注意疫情监测,及时发现病情。

防止育肥猪过度运动和惊恐

生长猪在育肥过程中,应防止过度的运动,特别是激烈地争斗或追赶,过度运动不仅消耗体内能量,更严重的是容易使猪患上一种应激综合症,突然出现痉挛,四肢僵硬,严重时会造成猪只死亡。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403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