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燕鱼的养殖方法

墨燕鱼又叫神仙鱼,性情温和,对水质的要求比较低,有美丽的外形,受到了许多养鱼爱好者的喜爱。那么墨燕鱼的养殖方法有哪些呢?

一、水

1.换水次数:要加大换水量,以少次多换为好;可以掌握在三天一次,每次30%;其目的在于刺激鱼的代谢功能。

2.水温:避免高温或高温饲养,一般控制在25-26℃为好,高温对繁殖和种鱼的寿命都不利。

3.水质:硬度(gH):3-6dGH,酸碱度(pH):6.5-7.0。

二、注意防病防虫

墨燕鱼一旦发病,是不好治的,主要是不赖药,要以预防为主。燕鱼最大的病害是体内虫和肠炎,新鱼稳定后,先要喂药饵驱虫,第一次在稳定7-10天时,以后两个月一次,每次连喂三天,每天喂一次就可以了。预防肠炎也用药饵,每月一次,每次二天。小剂量用药是不会影响繁殖的。

三、投饵

投饵量应根据鱼体大小和数量多少来决定。家庭饲养墨燕鱼,一般每天只需投饵1-2次,其投饵量以5-10分钟内吃完为宜。大批量饲养墨燕鱼时,每天需要投饵2-3次;繁殖时期的种鱼,-般每天投饵3-4次。由于墨燕鱼体型较小,食量有限,每次投饵量以7-8成饱为宜,增加投饵次数叮促使生长迅速。

墨燕鱼虽然性情温和,但是最好避免和一些比较凶残的鱼类混养在一起,以免影响墨燕鱼的正常生长。

相关知识

燕鱼是怎么繁殖的?


燕鱼,又名神仙鱼、天使鱼。它对水质也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在弱酸性水质的环境中可以和绝大多数鱼类混合饲养。那么,燕鱼怎么繁殖呢?

一、燕鱼怎么繁殖

1、产卵

燕鱼是卵生鱼类,繁殖却比较简单。仔细观察配对成功的双鱼,如果肛门附近开始突起,即输精管、产卵管开始下垂,这是产卵前的征兆,它们会在产卵前选择一片认为安全的区域。雌、雄鱼会将产卵区域啄食干净,而后雌鱼开始产卵,而雄鱼在雌鱼产卵的同时进行受精。一般情况整个产卵过程将持续数小时,产卵数量视成鱼的大小,一般为400~1000不等。

2、守卵

产卵结束后,雌、雄鱼会共同守护鱼卵,轮流用胸鳍扇动水流确保受精卵有充足的水溶氧,当某些鱼卵因为未受精或被水霉菌感染而发白、霉变时,它们会立即啄食,确保其他受精卵不受感染,整个维护过程是十分感人的。

3、照顾小鱼

经过如此不吃不喝管理后的36小时,仔鱼开始孵化,却依然不会游动,依附于原地靠吸收自身的卵黄素渡过漫长的4~5天开始游离产卵点,摄食体形微小的水蚤为食。此间,雌、雄鱼依然胆战心惊、无微不至地呵护着它们。所以,为了给它们创造一个良好、安全的产卵环境,最好是在神仙鱼出现产卵前的征兆的时候就放入另一做为繁殖用的水族箱中单独饲养,同时用气泵辅助提供充足的水溶氧,期间不易过强的照明灯光,也不易使它们过度受惊,过度受惊将会导致它们吞食所有已经产出的鱼卵。更不用投喂饵料,以免污染水质;尤其是活饵尤为注意!混合在水蚤中的一种剑水蚤可以穿透受精卵的外壁使鱼卵孵化率大大降低!

圆燕鱼


中文名称圆燕鱼


拉丁名称Platax orbicularis (Forskal,1775)

异名圆眼燕鱼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辐鳍亚纲

拉丁亚纲名Actinopterygi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科名白鲳科

拉丁科名Ephippidae

中文属名燕鱼属

拉丁属名Platax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印度洋、西太平洋。

生活习性
珊瑚礁区海域最常见。杂食性,主要摄食动物性浮游生物、藻类。

经济价值
幼鱼作为观赏用。

巴墨鹅


曾一度在北美洲大部分地区极为稀少且罕见的多种颜色鞍背型巴墨鹅,近年来已逐渐为人们普遍饲养了。它的羽毛色彩华丽,体躯强壮,是一种引人注日而且实用的鹅品种。由于体躯肥胖,故呈现出背宽胸深,腹部中央只悬垂一个褶叶。带有巴墨鹅血统的母鹅,往往有二个腹垂褶叶。巴墨鹅在德国为人们饲养的有白色、灰色及鞍背型等,而在北美洲鞍背型巴墨鹅是唯一经常被饲养的品种,所谓鞍背型巴墨鹅是指身仁以白羽为主,而头部、颈上部、肩部、背部及腹侧的羽毛为灰褐色。背部和腹侧的每一支有色羽毛儿乎都有白色的镶边。还有另一种浅黄色鞍背型巴墨鹅,亦有人饲养并常作广告宣传。所有巴墨鹅的喙均为粉红色,脚为桔红色,眼睛为蓝色。

标准种鹅体格矮胖,羽毛上斑纹非常明显,从身体后上方看,它背部及肩部的有色羽毛部位应该呈现标准的心形。头部羽毛颜色一致,但大多数个体在喙基周围均有白色羽毛。凡是喙基部有头瘤迹象的个体属于杂种。一般公母配比为1:3-4。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415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