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奶牛饲料消化率

【常见问题】如何提高奶牛饲料消化率?

【专家解答】提高奶牛饲料消化率措施加强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奶牛采食饲料中75%~80%的干物质以及50%以上的粗纤维是在瘤胃内消化的。瘤胃微生物与宿主、瘤胃内的细菌和纤毛虫彼此之间存在共生关系,正是这种共生关系决定了其有消化大量粗纤维饲料的能力。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经瘤胃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酸(VFA),包括乙酸、丙酸、丁酸,是反刍动物最大的能源。正常情况下,乙酸占50%~65%,丙酸占18%~25%,丁酸占12%~20%。VFA之间的比例受日粮精粗料比例、粗饲料形态的影响。当日粮粗饲料比例减少或粗料太细时,丙酸比例增加而乙酸比例降低,若乙酸比例下降到50%以下,乳中脂肪含量降低而体脂肪沉积增加,这对于育肥牛有好处,由于反刍动物体内的葡萄糖不能参加到乳脂肪酸分子中而对奶牛是不利的。此外,碳水化合物的可发酵程度、饲料在瘤胃中停留时间的长短、唾液分泌的多少都影响发酵模式。

养乳牛精料不能过多,粗料不能加工太细,但这也并不是说不能用精料或粗料越长越好。据报道,用粗料含量高的日粮饲喂乳牛,只能获得较低的产量,因为食入的可消化能太少,而能量损失较大,如果想使产奶量达到6000公斤~7000公斤,必须供给乳牛较多的精料,至少占总营养价值的40%。精料量增多,粗料量减少,会导致瘤胃内容物PH值降低,正常瘤胃微生物区系改变,丙酸比例增高,乳脂率下降,而且PH值下降也容易造成胃溃疡等,有时甚至发生酸中毒。为使乳牛适应高精料水平的日粮,获得高的产奶量,而又要避免出现不良后果,解决办法就是控制瘤胃发酵,如向日粮中添加缓冲化合物,如碳酸氢钠和氧化镁等,以使瘤胃内容物维持适宜的PH值,各种挥发性脂肪酸间保持适宜的比例。在精料较多的日粮中添加碳酸氢钠等缓冲化合物不仅可使乳脂率较不添加者提高,而且也提高了产奶量,主要原因是缓冲化合物还能使其对饲料干物质采食基增加,并提高消化率。

促进蛋白质的消化

饲料蛋白根据在瘤胃内的代谢不同分为两类,降解蛋白和非降解蛋白,前者被分解为氨,氨可被瘤胃细菌合成瘤胃蛋白。后者不变化。越过瘤胃直接到达皱胃和小肠,称过瘤胃蛋白。根据过瘤胃值的大小分为三类:过瘤胃值低(小于40%)的原料,如豆粕、花生粕等;过瘤胃值中等(40%~60%)的原料,如棉粕苜蓿粉、玉米等;过瘤胃值高(大于60%)的原料,如鱼粉、血粉、肉粉、羽毛粉等。瘤胃内既有蛋白质的分解,又有蛋白质的合成。瘤胃内蛋白质发酵有利于将品质差的蛋白质转化为生物价值高的菌体蛋白,同时也能将尿素等非蛋白氮转化为菌体蛋白。但不利于饲料蛋白通过瘤胃被微生物分解形成大量的氨而损失,尤其是优质蛋白质。经过瘤胃蛋白质利用率按85%计算,那么通过转变为菌体蛋白再经过肠道吸收,其利用率只有50%左右,所以,必须设法降低优质蛋白质和合成氨基酸在瘤胃中的降解度。

胃发酵控制的目的在于减少发酵过程中养分损失,通过改变发酵类型,可以预防疾病,并提高牛奶的产量和质量。采取适当措施使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和淀粉通过瘤胃直接进入真胃和小肠。常用的化学物质有离子载体,如瘤胃素等,可使丙酸产量提高而乙酸和丁酸产量降低,降低饲料蛋白的降解率。卤代化合物,如多卤化醇,多卤化醛等,抑制瘤胃中甲烷的产生,减少能量损失。缓冲物质,如碳酸氢钠和氧化镁,调节瘤胃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稳定。

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

物理或化学处理,如切碎、氨化或碱化处理;增加氮素营养,在日粮粗蛋白含量较低的情况下,适量添加非蛋白氮(NPN),如尿素、双缩脲等,可提高纤维素的消化率以及必要的可发酵碳水化合物,控制脂肪的含量,过量的脂肪对瘤胃内纤维素的消化有抑制作用。添加无机盐,满足细菌无机盐的营养,同时保持瘤胃内PH值、渗透压和稀释率的稳定性。精料比例太高(超过60%),影响纤维素的消化。

牛猝死症是近年来在我国各地普遍发生的一种新的病症,备受养殖场的关注。其特点是发病急、死亡快,常来不及治疗即死亡,对养牛业危害较大。发病时多是频频鸣叫,惊恐,口吐白色或暗红色泡沫,颈后及胸侧被毛逆立,肩胛及后肢肌肉震颤,体温正常或偏低,突然倒地,四肢划动,1-2小时死亡。

病因误食氟乙酰胺污染的饲草或饲料;感染A型魏氏梭苗致发本病,或致病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致发;牛严重缺硒引起的急性死亡;在采食、使役、食后不久或休息时,忽然发病死亡。

防治预防本病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对氟乙酰胺中毒的常发地区,应加强宣传,防止鼠药污染饲草或饲料;对于缺硒地区,应定期给牛补饲含硒维生素E;对以A型魏氏梭菌感染为主的地区,可选用多联魏氏梭菌苗,给牛进行定期免疫。

治疗因此症发病急,死亡快,常来不及诊断和治疗,或不等兽医人员到场,病牛已经死亡。本病确诊主要靠死后检查,可以采胃内容物进行毒物分析,也可采集肠管进行细菌学检查等。小编汤姆为探索提高奶牛饲料消化率措施的你整理了《如何提高奶牛饲料消化率?【牛饲料】》。

延伸阅读

奶牛养殖 如何提高奶牛产奶量


【常见问题】如何提高奶牛产奶量?

【专家解答】养殖奶牛无疑就是要是得奶牛产奶量大大更好以便提高经济效益,到那时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也是要有技巧和方法的,所以现在第一农经小编就来说说如何提奶牛的产奶量。

要想提高奶牛的产奶量,给奶牛喂多汁饲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措施。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多汁类饲料有块根、块茎类饲料和瓜果类饲料。这些饲料含水量一般高达70%~90%,干物质中糖和淀粉的含量较高,纤维素含量不超过10%,且有一定量的矿物质。饲喂实践证明,这类饲料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达80%~90%,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重要饲料。

甜菜

甜菜干物质中含糖类5%~6%、蛋白质1%~2%、粗纤维1.7%、无氮浸出物9%左右。饲喂时,应先洗净、切碎,每日每头奶牛可喂30~40公斤。饲喂的甜菜饲料不能放置时间过长,以免形成硝酸盐引起奶牛中毒。

甜菜渣

新鲜的甜菜渣含水90%、粗蛋白0.9%、粗脂肪0.1%、粗纤维2.6%、无氮浸出物3.5%,但不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D。饲喂甜菜渣能给奶牛提供必需的填充料。甜菜渣每日每头奶牛可喂3~5公斤。

马铃薯

马铃薯含干物质平均为22%、粗蛋白1.6%、粗脂肪0.1%、粗纤维0.7%、无氮浸出物18.7%。每3.5~4公斤马铃薯相当于1公斤谷类物质,而且干物质中约80%为淀粉,容易消化,但缺蛋氨酸、钙、磷和胡萝卜素等,是典型的含水多的碳水化合物精料,也是奶牛主要能量来源的饲料之一。每日每头奶牛喂20~26公斤,并注意在日粮中搭配好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补充料。

胡萝卜

胡萝卜的干物质含量为12%,且多为可溶性糖类,含粗蛋白1.1%、粗脂肪0.3%、粗纤维1.2%、无氮浸出物8.4%,是公畜、产奶母畜和幼畜的优质多汁饲料。在饲喂时,应先洗净切细,每日每头奶牛喂20~25公斤,种公牛喂5~7公斤。在储藏时,最好用湿沙掩埋,以防止腐烂及营养物损耗。

【小编总结】牛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奶制品,养殖奶牛提高奶产量是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前提,所以,要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和方法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小尾寒羊繁殖率如何提高


小尾寒羊,是牛科、羊亚科下动物类,是我国肉裘兼用型绵羊品种,具有长发育快、早熟、繁殖力强、性能遗传稳定、适应性强,被国家定为名畜良种,被人们誉为中国国宝、世界超级羊及高腿羊。并被列入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它既是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佳项目之一,又是政府扶贫工作的最稳妥工程,也是国家封山退耕、种草养羊、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举措。正因为小尾寒羊的特殊性,养殖小尾寒羊效益可观,养殖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养殖技术就是关键,那么怎么才能使小尾寒羊的繁殖率提高呢?

选择多羔公母羊留种

双羔或多羔具有遗传性,在选留种公母羊时,其上代公母羊最好是一胎双羔以上的后备羊群中所选出的。这些具有良好遗传基础的公母羊留作种用,能在饲养中充分发挥其遗传潜能,提高母羊一胎多羔的机率。

加强种羊营养

加强种羊营养是提高繁殖率的重要措施。充足的营养使种羊有健康的体况和适度的膘情,公羊保持旺盛的性欲,配种时精液中精子数量多、活力强、受精能力高;母羊可以常年发情,配种妊娠后体质健壮胎儿发育良好,产后奶水充足,羔羊出生重大,成活率也高,同时母羊产多糟糕的机率就会增加。因此,饲养小尾寒羊无论放牧或舍饲,都必须喂给充足的混合精料。种公羊在非配种期要求每只日喂混合粗料0.5―0.6千克,配种期每只日喂混合精料0.8-1.0千克,粗饲料1.7-1.8千克;母羊每日喂混合精料0.3-0.4千克,妊娠母羊随妊娠天数的增加(尤其后期),还应逐渐增加精料给量。精饲料中必须含有足量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其他矿物质,并保证充足的饮水。青绿饲料对种羊尤其重要。因为青绿饲料可以弥补精粗饲料中营养不足的缺陷,对提高公羊的精子密度和活力,促进母羊体内卵子的发育成熟和多排卵,增加产多羔的机率,促进妊娠母羊体内胎儿的发育和成长,保证产出羔羊初生重大,成活率高都具有重要作用。

提高羊群中青壮年母羊的比例

羊群中幼龄初配母羊和老、弱羊繁殖力均不如壮年母羊。据统计,小尾寒羊产单羔较少,一般只见于初产羊,而双羔的比例较高。母羊一生中以3-4岁时繁殖率最强,繁殖年限一般为8年。因此,为提高羊群的整体水平,合理调整羊群结构,有计划地补充青年母羊,适当增加3-4岁母羊在羊群中的比例,及时发现并淘汰老、弱或繁殖力低下的母羊,就成为畜牧式作者面对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就能达到提高羊群整体繁殖率的目的。

实行两次配种

母羊发情时,实行双重配种或两次配种输精,可以提高母羊的准胎率,增加产双羔的机率,由于母羊发情时间短(一般30个小时左右),排出的卵子生存时间也较短,而且有的母羊卵子成熟时间不一致,因此对母羊的一次交配或输精准胎的机率较低,且难以使较多的卵子参与受精。采用两次配种方法,可使母羊生殖道内经常保持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存在,增加受精机会。生产上常采用的方法是:对确认发情的母羊,在12及24小时后各配种输精一次,一般两次输精间隔10-12小时,可有效提高母羊的受胎率。

羔羊早期断奶

羔羊适时提早断奶,缩短母羊哺乳时间可促使母羊提早发情,实现一年多产。早期断奶羔羊需要人为训练羔羊的采食能力,在羔羊10―15日龄时喂一些鲜嫩的青草、菜叶或细软易消化的干草、叶片,以刺激羔羊消化道消化机能的早期形成和向羔羊自主采食方向的过渡。为使羔羊尽早吃料,开始时可将玉米和豆面混合煮粥喂食或拌入水中让羔羊饮食,也可将炒过的精料盛在盆内,让羔羊自己去舔食,一般羔羊到20―30日后即可正常采食。

注射药物或激素,诱导母羊产多羔

用一种能促进卵巢滤泡成熟和多排卵的物质,以一定剂量注射到母羊体内,通过激素调节,强化母羊性机能活动,促进母羊卵子的发育和成熟,从而排出较多卵子参与受精,达到一胎多羔的目的。据实验,注射孕马血清或注射双羔素、双胎素,对诱导母羊产多羔,都有一定的效果。

诱发发情和超数排卵

诱发发情可利用公羊效应或增加光照时间来达到母羊提前发情的目的,也可应用生殖激素诱发母羊发情和超数排卵,以达到诱产多羔的目的。乏情母羊或刚断奶的母羊可用孕激素(如孕酮150~300毫克)置入子宫颈口处(或注射孕酮10~12毫克/天),10~14天后,再注射孕马血清500~1000国际单位和绒毛膜促性腺素300~500国际单位,促使母羊发情且多排卵,从而达到诱产多羔的目的。正常发情的母羊可在预计发情到来之前4天(即发情周期的第12~13天),肌注孕马血清300~700国际单位。发情后,注射绒毛膜促性腺素200~300国际单位,即可促使母羊发情且多排卵,从而达到产多羔的目的。

如何提高羔羊成活率?


【常见问题】如何提高羔羊成活率?

【专家解答】

刚出生的羔羊体质弱,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较差,很难适应出生后的环境变化。因此,做好产后羔羊的护理对提高羔羊成活率和养羊效益意义重大。

1.母羊多补饲。补饲时间主要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时间约4个月左右。补饲要选择品质好的干草和精料,每天可补喂干草1.5公斤(以苜蓿或野干草为好)、青贮饲料1.5公斤、精料0.45公斤。产羔后3天内,如果母羊膘质好,可暂不喂精料,只喂优质干草,以防消化不良或发生乳房炎。

2.羔羊细呵护。羔羊出生后1天~3天要吃足初乳,对于弱小以及母性不好的羔羊,需要人工辅助喂奶。产后7日内,不要把母羊和羔羊牵到舍外有风的地方去;7日后,母羊可适当到舍外食草。羔羊在15日龄~20日龄时,要训练其吃草。半月龄时补饲混合料50克~75克/日;1月龄~2月龄补饲100克/日;2月龄~3月龄时补饲200克/日;3月龄~4月龄时补250克/日。混合料的组成以豆子、莜麦、玉米等为好。干草以苜蓿、青干草等为好。先喂精料,后喂粗料,还要适当加喂青饲料如胡萝卜,同时要保证足够的饮水。

3.疾病及时防。羔羊出生一周后,易患痢疾,羔羊痢疾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有剧烈腹泻及神经症状,死亡率高,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对母羊,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冬季及早春保膘工作,以保证所产羔羊健壮、奶水充足。羊舍冬春要保暖,舍内温度不能太低;并保持羊舍干燥。母羊哺乳前应剪去其乳房周围的污毛,并挤去几滴初乳再让羔羊吮乳。羔羊出生后要及时让其吮到母乳,以增强其免疫力。在羔羊出生后12小时内开始喂服土霉素,每只每次0.15克~0.2克,每日一次,连喂3日,可起到预防效果。对羔羊要及时观察,做到有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小编总结】

羔羊的存活率和养羊的效益挂钩,所以养殖户该如何提高羔羊的存活率至关重要。对于羔羊的来说,提高免疫力的办法是母乳,所以母羊乳多,则羔羊营养充足、抵抗力强、存活率高。因此,养殖户在母羊生产后,应多补充优质牧草,保证母羊乳汁的充足。以上是第一农经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提高羔羊成活率?》一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提高奶牛产奶量?


【常见问题】如何提高奶牛产奶量?

【专家解答】

高产奶水牛的选择

品种。用于挤奶的水牛品种主要有么拉水牛、尼里水牛、地中海水牛、槟榔江水牛等纯种水牛,或么拉和尼里公牛冻精对水牛进行改良的杂交后代。

体型外貌。奶水牛品种特征明显,全身黑色,角高度弯曲,毛黑皮肤黑无秧芭线,皮薄有弹性,皮肤黑而发亮。性情温驯,体型成前窄后宽的侧三角形。胸深腹大,能采食大量粗料。尾根粗尾巴长,乳房发达、皮肤簿有弹性,乳静脉粗而弯曲,乳头均匀大小适中呈柱状。

年龄和胎次。奶水牛一生中产奶量最高是在2胎~4胎,调教挤奶最好在头胎,购入奶水牛适宜年龄为3岁~6岁。奶水牛年龄可通过乳齿更换来判断;奶水牛更换第一对乳齿时已满2.5岁,更换第二对乳齿时为3.5岁左右,更换第三对乳齿时为4.5岁左右,更换第四对乳齿时要满5.5岁。

遗传因素分析。犊牛生长快,其母牛产奶量一定高。母牛产奶量高,后代产奶量也高。

奶水牛饲养管理

空怀母牛和妊娠前期。以放牧饲养为主,放牧可加强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和食欲,降低饲养成本。还有利于母牛的正常发情与配种。一般每天放牧6小时~8小时,夜间补喂青粗料或干草,喂足饮水。

一般母水牛。以舍饲为主,对于母牛临产和产后应厩养几天,以减少运动量,喂足优质青绿饲料和水,对于体况较差的母牛还须补喂一定精料。放牧母牛晚上进厩后,还须给足青粗料或干草,喂足饮水。

泌乳水牛。一般上午挤完后出牧,放牧2小时~4小时,泌乳水牛应减少放牧时间和运动量。在高温季节要避免中午烈日暴晒。根据母牛的膘况和产奶量来确定补料的多少,一般情况下每产3公斤鲜奶补精料1公斤,对产奶3公斤以下、膘况较好时,无须补料。所补精料可自行配制,可用玉米面60%、豆饼20%、麦麸20%混合而成。饲喂时加温水调成稀料饲喂。

挤奶水牛调教

产仔前调教。奶水牛在产犊前就应经常接触抚摸牛体、乳房按摩和模拟挤奶训练,让母牛逐渐适应挤奶操作。

产仔后挤奶调救。犊牛出生后1小时~4小时即可挤奶,首先把牛头拴牢在保定架上,再把后脚拴好。用温水(40℃左右)擦洗乳房并同时进行按摩。再用拧干的毛巾自上而下擦干乳房。按摩疗法:手掌心用力来回按摩乳房基部2分钟~5分钟,再轻轻上下搓捏乳头不断刺激乳房使母牛产生排乳反射,当母牛乳房开始充盈和放奶时,即可挤奶。

带仔母牛人工挤奶。每天定时将母牛保定在保定架内哺乳2次,每次母牛排乳后,强行将犊牛移开,并尽快将乳挤完,过滤后饲喂犊牛1公斤~1.5公斤。调教4次~5次后母牛反抗减弱,并逐步增加乳房按摩时间,若乳房按摩15分钟后仍不排乳时,再让犊牛实施哺乳刺激,母牛排乳后强行将犊牛移开实施人工挤奶,这样反复多次,一般1周后即可建立条件反射实施人工挤奶。

挤奶方法。一般用握拳式压挤法:以大拇指和食指捏紧乳头根部,然后按中指、无名指、小指顺序压挤。手指动作要有节奏,用力均匀,压挤60次~100次/分钟,熟练挤奶员以80次~90次/分钟为好,每次应尽量将乳池乳排尽。挤奶过程中不能停断,要尽快将全部乳汁挤完,左右手可交替挤奶轮换休息。小编汤姆为探索奶牛的饲养的你整理了《如何提高奶牛产奶量?》。

奶牛养殖:如何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常见问题】:如何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专家解答】:如今,奶制品的消费指数上越来越高,然而,提高产奶量是养殖户永久不变的要求,但是,养殖奶牛应该怎么样提高产奶量呢?接下来就由第一农经小编来说说怎么样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一、保持适宜温度

奶牛产奶所需临界温度是20℃,除用暖棚养牛外,早春要达到这个温度很困难,但最起码应使舍温保持在10℃。

二、供足日粮营养

在喂足干草或青贮饲料的基础上,应适当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参考配方:玉米面50%,豆饼30%,麸皮10%,脂肪3%,食盐1.5%,骨粉2%,小苏打1.5%,促奶预混料2%。没有青饲料时,每天应喂给切碎的胡萝卜、马铃薯或新鲜大白菜叶等3~5公斤。在正常产奶的基础上,每多产3公斤奶,应增喂1~1.5公斤混合精料。

三、供给足量温水

早春如果给奶牛饮冷水,会使奶牛消耗大量的体热,降低产奶量;饮水不足,还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因此应注意供给足量的16℃左右的水。

四、保持圈舍卫生

干燥有利保温,所以必须多垫、勤垫干草,及时清除粪便,并常在舍内撒些石灰粉或草木灰。这样既能降低舍内湿度,又能消毒防病。

五、坚持日晒

运动在晴暖天气,每天至少让奶牛运动两小时,然后将其牵至背风朝阳的地方晒晒太阳,以加强血液循环,帮助消化,提高产奶量。

【小编总结】:想要提高产奶量的话就应该科学的养殖,精心的观察奶牛的生长情况,预防疾病的发生,进一步完善养殖计划,总结经验,一步一步将奶牛养殖好,必能提高产奶量。

如何提高肉兔受胎率?


【常见问题】如何提高肉兔受胎率?

【专家解答】

1.加强营养。无论是种公兔还是种母兔,都应保持中等膘情,饲料力求多样化,一方面要保证青绿多汁饲料的供应,另一方面要适当补充一定数量的精饲料(如麸皮、玉米、小麦、黄豆等),必要时还可以补充对繁殖有很大作用的锌、锰、碘等微量元素,枯草季节还要补给多种维生素。另外,公兔在配种前一周每天增喂半颗鸡蛋,母兔每天增喂50克大麦芽,有利于提高受胎率。

2.适时配种。要注意观察母兔发情表现。待母兔兴奋不安,在笼内跑跳、顿足,食欲减退,频频举尾,爬跨其它肉兔,并主动接近公兔,外阴肿胀、潮红、湿润时,配种最为适宜。配种时,要注意将母兔放入公兔笼内进行交配,交配后及时将母兔臀部提起,并用手拍两下,促使阴道与子宫收缩,防止精液外流。

3.采用复配。即在第一次配种后,间隔7~8小时,再用同一公兔交配一次,这样可以保证受胎所需的精子数量和质量。

4.及时淘汰不孕兔和老龄兔。对多次交配不孕的公、母兔和3岁以上的老龄种兔,应在育肥后淘汰。

【小编总结】

肉兔的受胎率关系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如何提高肉兔的受胎率也是养殖户关心的问题。第一农经小编在本文中介绍了提高肉兔受胎率的四个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提高奶牛产奶量


随着二胎政策还有消费者的需求,伴随着奶业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起着很好的推动作用。养殖奶牛经济效益也是日渐上升,越来越多人投入到奶牛养殖行业中。那么怎么样养奶牛产奶才多。

首先,先来了解奶牛产奶的主要影响因素:营养与饲养、配种与繁殖、环境、牛的舒适度、疾病、生长、淘汰等,那么从这些因素中对症下药,提高产奶的措施就迎刃而解了。

1、营养是提高产奶量的条件和前提

选择良好的优质的饲料原料至关重要,使用科学仪器分析检测营养成分及干物质含量,无杂质无发霉变质的饲料原料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牧场的普遍重视。

2、繁育是提高产奶量的关键和核心

已经成型的牧场遗传资源的改善也只有通过繁殖手段来实现,通过不断对牛群进行育种工作,选种选育,淘汰选留,建立核心群等等办法逐渐实现奶牛群的优质健康高产。

3、饲养是提高产奶量的基础和屏障

奶牛的饲养和管理是不可或缺的,犊牛的培育、后备牛的生长、产后的监控、挤奶前后的饲养,犊牛期间的良好哺乳习惯既能够提高日增重,也能够促进其初产后产奶凉的提高,及时进行饲喂监控,管理好牛舍环境卫生及保证奶牛充足的饮水,及时进行奶牛的转群分群,及时发现牧场奶牛的不正常行为,通过饲养行为营养提供反馈意见。

4、疾病防治是提高产奶量的安全和保障

疾病预防和治疗,既包括牧场的消毒防疫工作,也包括兽医诊治工作,更包括成母牛的死亡淘汰和犊牛等后备牛的死亡淘汰。提高疾病的预防和管控是摆在牧场面前的首要工作,消毒经常化已经得到众多牧场的认可,饲料营养的全面性可以保证牧场疾病的有效减少,仅仅靠诊断治疗奶牛疾病取得产奶量的想法已经过时。 如果能够做好上面的几点,加上精心的照料之下,提高产奶量是不成问题的。

如何提高泥鳅的成活率


泥鳅与黄鳝一样,在乡下的农田中随处可见,是一种非常美味的水产动物。在我国有各种不同的做法,可以炒着吃,炸着吃,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养殖泥鳅也成为了一种比较火热的养殖项目,但是很多朋友养殖的时候却发现泥鳅的成活率极低。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泥鳅的成活率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合理培育

在养殖的时候将产卵泥鳅放置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孵化池的大小根据孵化数量而定,一般是长6米,宽4米左右。当孵化成功后不要着急将幼苗分塘,应该在孵化池将幼苗培育一段时间再将其下塘。在培育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投喂蛋黄,当幼苗长到1-2厘米的时候,抵抗能力与抗敌能力加强,这时便可分塘了。

2、清塘消毒

将放苗分塘之前,应该将池塘放干暴晒,然后使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清塘的工作。等待5-7天,池塘中的病菌、寄生虫以及各种有害物质差不多被消灭后便可放苗。在放苗前应该分批放养,第一批试水,放养5小时左右没有出现异常情况时全部下塘。池塘的水不宜过深,不可超过50厘米。

3、培育浮游生物

在放苗前可以在池塘中培育适量的浮游生物,因为泥鳅可以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投放前在根据池塘面积投放适量的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通常是300kg/亩。一般在4天左右,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便繁殖到了很庞大的面积,这时我们就应该放苗了。浮游生长的培育可以降低大量的饲料成本。

4、饵料投喂

虽然池塘中有足够的浮游生物供给泥鳅生长,但是却没有充足营养,不利于你去的肉质增长和提高重量。所以我们还要根据泥鳅的生长适当的投喂饵料,饵料可以使用专门的泥鳅粉料或者也可以自己制作,大多数养殖户都会投放豆浆。豆浆虽然能够满足泥鳅的营养,但是会导致水质容易变肥,水质的管理变得比较困难。

5、及时注氧

泥鳅幼苗的生长对水体中的溶氧量含量要求较高,如果水体中溶氧量过低会导致幼苗窒息而亡。定期观察水质,发现溶氧量不足要及时注氧,尽量使用洒水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的动静小,对幼苗的伤害较低。有条件的也可以购买增氧设备,保持池水的透明度在50%左右,能够随时观察泥鳅生长情况。

以上就是提高泥鳅成活率的管理方法了,想要提高成活率就得从小管起。幼苗时期是养殖成功的关键时期,并且大部分养殖死亡都是在幼苗期发生的,在幼苗期增强了抵抗能力,对于后期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肉鸽如何才能提高成活率?


鸽子养殖作为现如今比较热门的养殖项目之一,在我国的很多地方广受人们的欢迎。在在养殖中能够得到理想的养殖效益,我们在饲养过程中必须仔细而耐心,其中鸽子的成活率对今后能否取得一个较好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那么,肉鸽如何才能提高成活率?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肉鸽如何才能提高成活率?

1、注意对鸽舍温度与湿度的调控:在寒冷的天气,要给鸽舍布置好防风保暖的设施;在多雨时节,要注意保持雏鸽巢盘垫料的干燥清爽;在炎热的夏天,要给鸽舍通风散热,防止雏鸽中暑。

2、避免相邻的雏鸽打斗,以免使其受伤或死亡。

3、要注意保持育雏巢盘与垫料的洁净,每天清除鸽子粪便,同时也要保持干燥。

4、注意肉鸽的卫生情况,如果发现鸽螨、鸽虱或鸽蝇幼虫的滋生,要及时消灭。

5、提供给肉鸽充足均衡的营养。雏鸽在8到24日龄的时候,生长发育很快,对于饲养的需求也加大。此时应该在饲料中增加绿豆和去壳小麦,饲料、保健砂与清洁饮水要不间断供应,晚上还要亮灯喂料喂水一次。细心观察雏鸽有无生病情况,对于疫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以上五点就是提高肉鸽成活率的主要措施,鸽子养殖户要得到好的收益,在平时的饲养中,除了选择良好的鸽种外,还应该注意饲养环境的干净卫生,另外要及时灭虫,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养殖刺猬如何提高刺猬产子率


刺猬在假冬眠期较短的地区每年都能够产2胎,假冬眠期长的地方每年产1胎。为了保证家养刺猬每年产2胎,应在室内建立饲养窝舍的饲养场(户),2月就要开始在室内生炉子加温,室温升高到15℃以上时,刺猬就解除假冬眠,出来活动、觅食。提前解除假冬眠,延长了刺猬活动、吃食期,有利于其性腺发育,春季提前繁殖。母猬早解除泌乳期,可早进入下一次繁殖前的体质恢复期,有利于下一个繁殖周期的性腺发育,保证在本年度内繁殖2胎。所以,对建立室外窝舍的饲养场(户),在2月,可在刺猬窝舍上面加盖塑料薄膜,提高窝舍内的温度,使之尽快解除假冬眠。

刺猬解除假冬眠后,在室温不太高的情况下,食量偏小,随着室温升高食量逐渐增加。自解除假冬眠开始吃食之日起,对种刺猬就应该喂给营养丰富的饲料。即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16%以上,且搭配一部分动物性饲料,使饲料中的氨基酸全价。同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类除复合维生素B族以外,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要保证达到一定的量。维生素E是生育酚,缺乏了它影响繁殖,每日每只用量不能低于5毫克。维生素A是维持刺猬体内上皮组织正常健全所必需的物质,缺乏维生素A时,能引起上皮组织干燥、退化、增生和角质化,对泌尿生殖器官的影响最明显,即可以影响卵巢上皮组织形成卵泡,影响繁殖,每天每只种猬饲料中添加量应不低于500国际单位。

维生素D有两种,即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它们分别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在骨骼组织中沉积,特别是母刺猬不能缺少钙、磷,它们在妊娠和泌乳期要有大量的钙和磷转移到胎儿和子猬身上,所以刺猬醒眠后开始吃食就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猬体对钙、磷的吸收和沉积,这对以后的泌乳和产子有利,每日每只种猬用量在50国际单位。维生素C在刺猬体内是某些酶具有活性所必需的物质,对酶有保护作用并参与物质代谢过程和细胞的呼吸过程,有利于恢复体质。刺猬醒眠后恢复体质的过程应保证维生素C的供给量,每日每只刺猬维生素C的供给量为5~10毫克。经过以上两种措施的实施,大部分母猬都能在3~4月发情配种,且受配率和妊娠率都很高,给当年的妊娠产子打下了良好基础。

如何提高母羊的繁殖率


羊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家畜之一,至今已经具有5000多年的养殖历史,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和药用功效。羊肉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历来就被用做壮阳的佳品。那么大家知道如何提高母羊的繁殖率吗?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提高母羊繁殖率的技术方法。

提高母羊繁殖率的技术方法

1、选择多羔羊留种

双羔或多羔具有遗传性、在选留种公母羊时其上代公母羊最好是一胎双羔以上的后备羊群中所选出的。这些具有良好遗传基础的公母羊留作种用,能在饲养中充分发挥其遗传潜能,提高母羊一胎多羔的几率。

2、充足的营养

充足的营养使种羊有健康的体况和适度的膘情,公羊保持旺盛的性欲,配种时精液中精子数量多、活力强、受精能力高;加强母羊营养,是提高母羊繁殖率的有效措施。母羊体壮,胎儿就发育良好,产后奶水足,羔羊出生体重大,成活率高。因此,母羊膘情越好,羔羊体重越大,多羔率就越高。

3、实行两次配种

母羊发情时,实行双重配种或两次配种输精,可以提高准胎率,增加产双羔的几率,采用两次配种方法可使母羊生殖道内经常保持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存在,增加受精机会。常采用的方法:对确认发情的母羊、在12及24小时后各配种输精一次,一般两次输精间隔10~12小时。

4、提高羊群中青壮年母羊的比例

幼龄初配母羊和老弱母羊繁殖力不如壮年母羊,母羊一生中以3~4岁时母羊繁殖率最强,繁殖年限一般为8年。因此,为提高羊群的整体水平、合理调整羊群结构、有计划地补充青年母羊,适当增加3~4岁母羊在羊群中的比例,及时发现并淘汰老、弱或繁殖力低下的母羊。

5、羔羊适时提早断奶

缩短母羊哺乳时间可促使母羊提早发情,实现一年多产。早期断奶羔羊需要人为训练羔羊的采食能力,在羔羊10~15日龄时喂一些鲜嫩的青草、菜叶或细软易消化的干草、叶片,以刺激羔羊消化道消化机能的早期形成和向羔羊自主采食方向的过渡。

以上就是提高母羊繁殖率的技术方法的相关解答了,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如何提高养殖鸵鸟的孵化率


(一)科学饲养管理

1.全价平衡的营养。鸵鸟的营养水平是影响孵化率的基本因素,鸵鸟繁殖期饲料中代谢能的需要量为11、3千焦/公斤,粗脂肪应限制在6%~8%;蛋白质为18%~24%,同时注意几种氨基酸的供给(%):精氨酸1、04、赖氨酸0、86、蛋氨酸+胱氨酸0、73、苯丙氨酸0、95、缬氨酸1、02;粗纤维适宜含量为10%、钙4%~4、5%、有效磷0、4%、钠0、3%、镁0、25%,维生素E为80国际单位/公斤,应注意青绿饲料的优质性,适当补充泛酸和其他微量元素。据研究发现,成年鸵鸟在繁殖季节,饲喂的日粮营养含量为低能量、高蛋白、高纤维素,而且用肉骨粉、血粉代替鱼粉,可以或得较高的孵化率。

2.健康的管理。首先,应保证适宜的运动,控制体重。鸵鸟在产蛋期,应防止体重过肥或过瘦,否则,影响繁殖。其次,公母比例要搭配合理,一般为1:2,若公鸟确实优秀,可加大到1:3~4。最后,应加强日常管理,合理的设置鸵鸟产蛋窝,及时清除粪便和检蛋,保持鸟舍干燥清洁,防止细菌污染,淘汰无生育能力或缺乏爬跨能力的公鸟,同时,在鸵鸟繁殖期间不要随便转栏、更换饲养员或突然驱赶鸵鸟,以避免鸵鸟受惊吓等应激,定期对鸡舍和运动场等环境进行消毒,对鸵鸟进行检疫、防疫,保持鸟群健康。

(二)严格选择种蛋

种蛋必须来自优良、健康的鸟群,挑选种蛋时,先将薄壳、砂壳蛋、钢皮蛋及过大、过小、过扁、过圆、污染面积过大的种蛋挑出。对刚产出的种蛋不宜马上入孵,要贮存24小时以上,但最好不要超过6天,保存的温度以15℃为宜。若保存期超过6天,需要降低温度,保存种蛋的相对适宜湿度应为70%~80%,并注意贮存室的通风。种蛋保存时,应大头朝下,每天翻动1次。

(三)完善卫生消毒措施

1、鸵鸟蛋下贮藏室的消毒。每天用消毒液擦地板1次,隔2周全面清洗、消毒,并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熏蒸。

2、种蛋的消毒。鸵鸟产蛋时,饲养员要用消毒纱布接住,然后送孵化室消毒,消毒剂量每平方米用37%的福尔马林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熏蒸30分钟。如果没有接住,用经消毒液浸泡的纱布擦去表面赃物,马上送孵化室消毒。入孵之前,用消毒药(温度不要超过40℃)浸泡20~30秒,然后用消毒过的干纱布擦干种蛋即可入孵。

3、孵化室的消毒。孵化室地板每隔2天用消毒药拖擦1次,墙壁、天花板每半个月用消毒药喷洒1次,1个月进行全面清扫1次。

4、孵化机的消毒。每次孵化之前,孵化机内外及表面要用消毒药擦拭一遍,并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四)适宜的孵化条件

1.适宜的温度。经验发现,室温在18~25℃时,如果采用恒温孵化法,孵化温度控制在37℃效果最好,随着室温的升高,孵化温度可适当降低。也可采用变温孵化法,将孵化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温度可分别控制为36、5℃、36℃、35、5℃,其相应相对湿度分别为22%、23%、25%。并且种蛋可按大、中、小或重、中、轻三个档次,实行分机孵化,能提高孵化率和健雏率。

2.合适的湿度。对于恒温孵化法,前期孵化湿度可控制在20%~25%,转入出雏机湿度应相对提高,通常为30%~40%,后期湿度相对较高有利于雏鸟啄壳。

3.合理通风与凉蛋。胚胎发育需要新鲜的空气和充足的氧气,二氧化碳和各种有害气体不要超标,因此,应定期通风换气。鸵鸟蛋的体积较大,蛋壳较厚,尤其后期产热较多,应注意凉蛋。

(五)正确的孵化操作过程

入孵时,一定要使鸵鸟蛋的大头朝上,依贮存期、产蛋期分清批次,认真记录,尽量不要混孵,以免造成出雏的混乱;孵化过程中要翻蛋;孵化程序为:蛋的挑选消毒贮存室孵化室入孵消毒出鸟发鸟作业,避免交叉感染。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如何提高奶牛饲料消化率》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如何避免狗狗消化不良”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493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