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施用“菌肥”技术解析

在自然界中我们取到的固氮活性菌种经过一系列的配方以及加工研发成为了无公害的菌肥。当然作用的是生物肥料是菌,本身没有营养素但是能够应用土壤的微生物改善作物。

在农田中施用菌肥时应留意以下几点:

就地取材对含硫高的泥土和锈水田,不宜施用生物菌肥,因为硫能杀死生物菌。对于翻浆的水田,通常不撒施菌肥,用喷雾的方法效果更显然。

因温制宜高温、低温、干旱条件下的农田不宜施用菌肥。施用菌肥的最佳温度是2537℃,低于5℃或高于45℃时施用效果较差。泥土含水量在6070%之间时,菌肥的肥效较好。

因混制宜不应将菌肥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的化肥(如硫酸钾等)以及稻草灰等混用,因为这些药、肥很容易杀死生物菌。如果一定要用上述药、肥,可先施菌肥,隔48小时后,再打药除草。将菌肥用于拌种时,切忌将拌有菌肥的种子与已拌有杀菌剂的种子混杂使用。此外,应避免将菌肥与未腐熟的农家肥混用。

因量制宜对于多年施用化肥的田块,施用生物菌肥时不能大批减施化肥和有机肥。因为农作物会对化肥产生依靠性,用生物菌肥取代氮肥,农作物一下子不能适应。菌肥的取代量应做到第一、第二和第三年分别取代氮肥的30%、40%和60%。磷、钾肥只能补足,不能减少。

因时制宜生物菌肥不是速效肥,在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营养大批吸收期前710天施用,效果最佳。

精选阅读

秦皇岛小尾寒羊母羊养殖管理技术解析


小尾寒羊是一种既可以食用也可以裘用的双用型绵羊种类,秦皇岛抚宁县是小尾寒羊的一个地带,当地养殖户在小尾寒羊母羊在养殖管理注意比较多,小编写了16个要点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空怀母羊从配种前2~3周开始加强饲养,日喂配合精料0.3~0.4千克,青绿草或草粉自由采食,并补喂适量青贮或微贮饲料。

2.怀孕(3个月)前期母羊,日喂配合精料0.2~0.3千克,草粉1.5~2千克,青贮或微贮饲料1~2千克。

3.怀孕(4~5个月)后期母羊,日喂配合精料0.4~0.5千克,草粉1.5~2千克,青贮或微贮等多汁饲料1~2千克。

4.哺乳前期母羊(1~2个月),日喂配合精料0.5千克,草粉2~2.5千克,青贮或胡萝】、等多汁饲料1~2千克。

5.哺孔后期(3~4个月)母羊,泌乳量逐渐下降,母乳仅能满足羔羊5%~10%的营养需要,应开始减少母羊精料的饲喂量,转入正常饲喂标准。羔羊断乳时,提前几天减少母羊多汁饲料的补喂量,以防乳房炎。

6.配种每天早晚两次,分别将带好试情布的试情公羊放入母羊群内进行试情,发现发情母羊立即拉出送配种站或用留用的种公羊配种。配种时间为早晚各一次。第二天早晨再配种一次。配种公羊等级应高于母羊等级。严禁在有亲缘关系的公母羊之间进行近亲交配。

7.母羊怀孕后,要根据配种日期和怀孕期150天来推算产羔日期,以便做好接羔准备工作。

8.母羊怀后期要分群饲养管理,出入圈时避免拥挤。不喂霜草、霉烂变质饲料,不饮不洁和冰水。

9.母羊分娩前,发现有产羔症状,应立即送入产房,没有产房可牵到室内准备接产。并将母羊尾根、外阴部、肛门等处用温水洗净,用1%~2%来苏尔溶液消毒。产房要在产羔前10~15天进行消毒,铺上干净的垫草或羊粪。

10.母羊分娩。在羊膜破后10~30分钟第一只羔羊即可产出,母羊还有产羔表现,以后产羔羊先后间隔5~30分钟便可产完,若母羊产羔多,疲乏无力时,助产员待羔羊头露出外阴部,将羔羊前肢向外、向下轻轻拉直,即会顺利产出。

11.难产。母羊分娩时,遇胎位不正,可将母羊后躯垫高,将胎儿已露出部分送回,助产员经消毒处理过的手伸入产道校正胎位,再随母羊努责将胎儿拉出;如胎儿过大,可将羔羊两前肢拉出再送入,反复3~4次,然后一手拖前肢,一手拖头部,随母羊努责,慢慢向下方拉出。但注意不可用力过大,以免拉伤阴户、阴道。

12.母羊产羔后1小时左右,饮温水或温盐水麸皮汤1~1.5升,第一次饮水不宜过多。重新换上干净褥草,让母羊哺乳羔羊和休息。

13.母羊胎衣排出后立即取走,以防母羊吃掉后引起消化不良。若产羔后6小时胎衣还不下时,需进行治疗,不得随意乱拉。

14.母羊严羔后消化机能减弱,腹压突然降低,体质虚弱,应先喂优质青绿(干)草,待3~4天后再逐渐增喂精料和多汁饲料。如母羊产奶量少,每天补喂2次小米汤或豆浆水等,以增加蛋白质的造奶功能。

15.哺乳母羊应经常检查乳房,如果发现奶孔闭塞、乳房炎、乳汁异常等情况,及时予以处理和治疗。

16.母羊产后30~40天出现再次发情和配种。也有母羊产后3~5天内发情,配种后即可怀孕(热配、血配),以便保证1年产2胎或2年产3胎。

超高产超级稻种植技术解析


我国是水稻的需求大国也是种植的大国,在水稻大力种植的过程中有许多的提升产量的方法,其中超级稻超高产栽培就是其中一项以超级水稻种类作为打底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配套壮秧培育技术、水分实时实地管理技术、精确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使超级稻高产潜力得以充分发挥的一项综合技术体系。

项目示范推广情况

张湾乡马墩村位于东海县东南部湖荡地区,全村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耕地6915亩,稻麦两熟经济效益一般。自2011年省江苏省农技推广中心在东海县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以来,在马墩村积极推广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技术。2012年全村推广应用超级稻面积达6800亩,较上年增4000亩,占全村水稻面积的100%,其关键措施如下:

1.以高产创建和科技入户等项目为依托,推进该项技术大面积示范推广。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超级稻示范推广县、乡两级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实行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责任到人,落实到田。

3.注重高产示范,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加快推进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面积。

技术要点

1.核心技术

土元养殖要点解析


土元是什么东西?名称看来大家还是不怎么知道的?但是如果赫尔你说节节虫、臭虫母、地鳖虫、可泡虫相信你还是比较熟悉的。它是一种活动在老式土质或者住宅墙根地方的动物。可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中药材。虽然养殖简单,但还是需要注意的。

建好饲养池:首先要选好房屋,室内要保暖性能好,通风性能好,考虑到冬天加温设施。建池要根据房屋面积灵活运用,一般情况下必期留足1米宽的走道以便管理,池子的宽度以一米为好,若两面管理,可建2米宽的池子。底层池高50厘米,上边每层40-45厘米高,层数可根据房屋的高度来定。池边要加防逃措施,贴玻璃条或塑料条都可以,室内要防止天敌和雨水的侵入。

选好饲养土:对于饲养土的要求就是疏松.保湿.保温性能好,一般最好用原木锯沫配以30%的较松软无粘性的腐叶土为好,不能有农药化肥污染,要用孔径3毫米的筛子筛成细土,土的湿度掌握在一攥成团,放手就散。

卵块的孵化:卵块的质量以子粒饱满,色泽褐红无杂质为优。正常的卵壳有6-16粒籽,孵化时把卵和土以1:1的比例(体积)拌匀后放入盆中,厚度为12-15匣米,温度保持在27度-30度,土的湿度保持在15%左右,每天早晚各翻一次,调节干湿度及卵鞘透气性。室内空间湿度保持在75一80%,45天左右可出齐,切记不可直接往卵块内喷水。

饲养管理:孵出若虫后用孔径4毫米的筛子将若虫筛出,然后放到塑料盆中,4-5天后即可喂食,若虫以精料为主,可用煮熟的鸡蛋黄和开水烫热的麦麸拌在一起饲喂,也可用饼干或面包沫拌以少量青料(最好是甜味)喂养,每晚喂一次,最好用食盘喂养,不能有剩余饲料,在产卵期要注意精.粗.青饲料的合理搭配。

及时分池:土元在适宜的环境中成长很快,每蜕一次皮,体积重量都要增加一倍左右。如不及时分池会影响它的生长,密度过大时土元会往四壁上爬,用手击土表层,会像波浪一样上下起伏,此时就应进行分池了。

适时拣雄虫:雄虫比雌虫要早成熟一个月,而此时母虫还不成熟,不能交配,会影响母虫的正常生长。发现有羽化成的雄虫要及时拣出,拣出后用开水烫死,将翅子摘掉,然后用淡盐水稍煮一下,空净水份,然后放入冰箱,可做成味美的食品。这样比拣羽化前的雄虫效益要高。拣1月后可让其自行交配,一只雄虫能交配10多只母虫,雄虫交配后20多天即可死亡,在死之前还可以拣出来把它制成食品,这样,雄虫就会利用起来了。

卵块的筛取:雌虫交配一周后开始产卵。产出的卵拖在尾部约2天左右自动脱落于土中。取卵时首先用8毫米筛子把成虫筛出,再用4毫米筛子将卵块筛出,筛卵的时间15-20天为宜。八.干品的加工:把不再产卵的老化成虫用8毫米的筛子筛出后,用开水烫死,再用清水淘洗干净,晒干后就能销售入药了。

高效益产业藕田养鱼技术要点解析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应用的的不断加强,许多新技术不断被运用于田地之间,现今特色产业发展中就有一项比较看好的产业就是藕田养鱼,今天小编就介绍一下藕田如何进行高效益的养殖。

一、田间建设

藕田面积以1―2亩为宜,一般深1―1.2米;在田四周开挖养殖沟,宽1.5―2.0米,深0.8―1.0米,进排水口对角开,以保持田间水质清洁,防止有毒物质积累而伤害鱼类;每亩施发酵腐熟的粪肥8―12立方米作为基肥。

二、莲藕栽培

每年的3、4月份,气温达到15℃以上时开始栽种。栽种时,将藕种埋于土内,藕头稍深,尾节稍翘露出水面,呈20―30度倾角。藕种的排列方向互相交错,一行向东,一行向西,第二行与第一行株间相对,以便莲藕和叶片均匀分布;栽种的行距2.0米,株距1.5米,栽植深度10―15厘米。

三、鱼种放养

5月中、下旬,当水温合适时及时投放套养鱼种。鱼种采用非大型食草性鱼类,如鳝鱼、泥鳅、鲫鱼、鲤鱼、鲢鱼等均可,鱼种宜多样化,使不同水层的鱼类相互搭配,充分利用水体空间;鲤鱼有食地蛆的特点,放养部分鲤鱼能有效防止地蛆大量发生。放养规格宁大勿小,密度以200―300尾/亩为宜。

四、田间管理

1、巡田检查:应注意防旱防涝,下雨天要及时排水防止鱼逃逸,要及时注水。水质过浑可通过洒入明矾加以改善,在久晴无雨的时候,要及时注水。

2、水质控制:在栽完藕后,10天内保持浅水位,以利提高水温,促进发芽;生长旺盛期,保持水位15―20厘米;结藕期间,水深以5―10厘米为宜。每半个月用40克/立方米生石灰全田泼洒消毒。

3、追肥:当田耦长3―4片立叶和结藕时,每亩追施人粪尿或农家肥300―500公斤。施肥应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进行。7―9月份是鱼类摄食高峰期,宜适量投放以饲料和肥料两个功能兼顾的菜籽饼。

4、田藕管理:当立叶布满池塘后,应及时摘除被隐蔽的浮叶和衰老的早生立叶,以保持池塘的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田间过多的水草,防止有田藕争营养;在现蕾后将花梗折弯,但不折断,可避免养分的消耗;杜绝甲铵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施用,以保护鱼类的安作。

5、架设黑光灯:在5―10月晚上,在鱼沟上方15厘米处挂几盏节能黑光灯,以诱捕田间的飞蛾等昆虫作为套养鱼的食物;一般诱虫高峰有3个阶段,即5月下旬、7月下旬、9月下旬,持续10天左右。

鱼池如何合理施肥?怎样在养鱼稻田施用氮肥?


鱼池施肥是调节池塘水生环境、培养鱼类生物饵料的主要技术之一。如果水质过瘦,养出来的鱼几乎是头大、尾小、背薄、肉少;用肥过多,会使水质变坏,不仅影响鱼类生长,甚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所以鱼池合理施肥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根据池水肥度,确定施肥量

一般认为,池水正常透明度应在25~30厘米,水质应为茶褐色、绿褐色、黄褐色和油青色,若透明度过大,水质过淡,这说明水质较瘦,应增加施肥量和施肥次数;

②化肥需先用水溶解

化肥具有肥效快、持续时间短的特点,所以多在高温季节作追肥,一般先用水溶解后泼洒,如果直接撒施,鱼误食了化肥颗粒后会引起中毒死亡。一般每月追肥1~2次,每667米2每次用5~7.5千克;

③有机肥需充分发酵

不经发酵的有机肥,因致病生物多,会引起鱼病,同时还因有机物质分解时耗氧量大,容易造成鱼池缺氧死鱼;

④肥料配比要合理

鱼池施肥要根据水质中各种养分缺少程度来合理补充。如一些鱼池的水质清瘦,施肥时应配施有机肥,一般粪肥与化肥的配比为4:1,分别对水后混合泼洒;

⑤根据天气和鱼的活动情况合理施肥

当天气闷热或阴雨连绵时要少施或不施;鱼吃食不旺或生病时最好不施,以免造成死鱼。

附:怎样在养鱼稻田施用氮肥?

在稻田植稻期间同时养鱼,称为稻田养鱼。养鱼稻田合理施用氮肥,不仅对水稻,而且对鱼的生长也有良好的影响。养鱼稻田施用氮肥,选择适宜的氮肥品种至关重要。化肥中的碳酸氢铵对鱼有一定的毒害,最好作基肥用,施后一周再放鱼种。氮肥作追肥,一般宜选用尿素和硫酸铵,每66/米2用尿素7.5~10千克,施硫酸铵则应加倍。若需用碳酸氢铵,则宜少量多次施用。追肥时应先放浅田水,把鱼赶到鱼沟或鱼坑里,施肥后再加深田水,这样对鱼没有什么影响。此外,追肥施用厩肥,既作鱼饵,又可为水稻提供良好肥源,可谓一举两得。

专家解析:蝾螈毒素与河豚毒素


【常见问题】蝾螈毒素与河豚毒素是相似还是相同?

【专家解答】蝾螈极小的腺体里含有一种致命的细菌,并且能利用这种细菌产生一种毒素,这种毒素就是河豚毒素(并不只是相似,是完全一样的分子结构。TTX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毒素,因为一些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大量富集,成为一种生化武器,由于以河豚为典型携带者,故称为河豚毒素),当蝾螈受攻击时,会立即分泌这种致命的神经毒素。

河豚毒素一种存在于河豚、蝾螈、斑足蟾等动物中的海洋毒素。

分子式C11H17N3O8

无色棱柱状晶体。对热不稳定。难溶于水,可溶于弱酸的水溶液。

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在低的pH值溶液中也不稳定。

从河豚精巢提取的毒素,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霍乱弧菌均有抑制作用,而且可以防治流感。

【小编点评】到20世纪70年代晚期,人们已经确信蝾螈体内的毒素就是河豚毒素。自那时起,陆续发现含有这种剧毒的生物还有扁虫、鹦嘴鱼、海星、海洋线虫、箭虫、海鞘、神仙鱼、扇蟹、以人工饲养的牡蛎为生的纽形动物虫、梭尾螺以及其他腹足动物。另外,还有美国蟾基因缺趾蛙,这种蛙颜色斑驳,是一种热带毒箭蛙。最近,人们又发现来自台湾的3种喉盘鱼体内也有河豚毒素。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蝾螈毒素,为此小编汤姆为探索蝾螈毒素与河豚毒素的相似性的你整理了《蝾螈毒素与河豚毒素》一文。 相关阅读:

蝾螈有毒吗?(点击阅读) 河豚哪里有毒?(点击阅读)

怎么去除河鲀毒素?(点击阅读)

河鲀和河豚的区别(点击阅读)

河豚养殖技术大全(点击阅读)

【河豚毒素】河豚毒素是科学家迄今发现的最强的毒素,它的毒性是南亚多条纹毒蛇的10倍,是黑色毒蜘蛛毒液的10100倍,是氰化物的好几十倍。仅仅1毫克便足以杀死一个成年人,如果更少量,则会导致人的生命体征完全消失,但不会损害人的大脑意识。由于河豚毒素不能越过大脑中血液细胞的屏障,因此受害者就会处于大脑清醒的无助状态之中。几小时或几天过后,当河豚毒素最终开放钠离子通道时,大多数受害者已经死亡。

河豚毒素分子主要由3个氮原子组成,它们与氢氧原子形成结构特殊的化合物。

一旦进入受害者体内,河豚毒素中的这种特殊结构像盖子或塞子一样凝固在神经轴突的钠离子通道的入口处,以阻碍钠离子透过细胞膜来传导神经的冲动,从而关闭神经系统。这就像一把错误的钥匙紧插在锁孔里一样,河豚毒素分子堵住锁孔,阻止了钠离子快速穿过用以传导神经冲动的细胞膜。

湖南省益阳市家兔专业户解析家兔养殖


致富是最近几年流行成语,致富就要有一个好的门路,其中家兔的饲养就是其中的一个好门道,家兔的养殖想要正常繁殖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如何搞好冬季家兔的繁殖工作,提升效益呢?湖南省益阳市专业养兔户为您解答。

选好种兔

用来进行冬季繁殖的种兔,种公兔应为8~10月龄,体重3.5公斤以上;种母兔应为6~8月龄,体重3公斤以上。种公兔要求外观丰满,体长,背平,动作敏捷,食欲正常,四肢粗壮,毛有光泽,发育良好,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种母兔要求体系健壮,性情温顺,毛发光,生殖器官良好,肛门阴部无污染物,发情正常,乳头不少于4对,会衔草拉毛垫窝,会哺乳,产仔多,体质好。

把好配种关

在冬季,家兔不爱活动,其发情周期一般为7~17天,发情持续期为1~3天。因此,要掌握发情规律,及时配种。冬季配种要选在农历十月以后的晴天中午进行。这时家兔的性欲旺盛,精力充沛,比较安静,容易受胎。此外,冬季日出前和日落后1小时,也是家兔性功能活动旺盛时期,所以,配种也可在这一时间进行。种兔交配后,要立即用手在母兔屁股上拍一下,以刺激后驱收缩,纳入精液,提高受胎率。可采用双重配种法,即早晨用一只公兔配,晚间再用另一只公兔配;又可采用行政管理配种法,即早晨用一只公兔配,晚间仍用这只公兔配,以使母兔多生小兔。

搞好兔舍的防寒保温

家兔喜欢干燥、洁净的环境,最适宜的温度为10℃~25℃。所以,在冬季,必须搞好兔舍的防寒保温。兔舍一定要建在背风、向阳、温暖的地方,笼养、室养、塑料暖棚养均可,温度应控制在10℃以上,最低不能低于5℃。繁殖期间,兔舍门口要挂草帘子,舍内要垫软草,以防风保温。天暖时,可放兔出舍运动,接受光照。切忌在兔舍内生火冒烟,以防煤气中毒或引发呼吸道疾病。兔舍内还可撒草木灰或生石灰防潮。

加强饲料营养

在冬季,怀孕母兔的日粮中,野菜、白菜叶、胡萝卜等青饲料不能少于30%,还要搭配麦麸、米糠、豆饼、鱼粉、骨粉等多种饲料成分、防止饲料单一化。否则,母兔受胎率低,所产仔兔生活力弱,产后也易瘫痪。每次喂兔后,要多供应饮水以帮助消化。还要严禁喂带土、发霉变质或有霜冻的菜、草等。

精心管护好仔兔

母兔产下仔兔后,要喂些红糖水和盐水,以防止其口渴吃仔兔。在冬季,仔兔应多吃几天奶,以增强体质,抵御严寒。仔兔到16~19日龄,可开始试吃饲料,初期可喂少量豆浆、米汤,几日后加喂麦粉,豆渣。此后6~7天,可拌入矿物质饲料,适当喂些胡萝卜等。仔兔应日喂4~5次,夜间加喂一次,每次喂后都要供应充足饮水。要让幼兔多运动,多晒太阳,以提高成活率。

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在冬季,除防止家兔受凉挨冻外,还要常喂大蒜、生姜、酵母片等,预防疫病的发生。如果一旦发生兔病,就要立即隔离,并对症进行治疗,防止蔓延。

河蟹还会脱壳?河蟹是怎么脱壳的?河蟹脱壳全过程解析


咱们都知道蛇会蜕皮,但不是专门养殖河蟹的朋友应该很少有知道河蟹也会蜕皮。河蟹的发育形态属于变态发育,所以每一次的蜕皮都是变态发育的一个过程。河蟹的蜕皮就是脱壳,据了解,河蟹一生大概需要脱壳18次左右,有时候养殖户会看到饲养的螃蟹从一只变两只,这个时候其实就是河蟹完成脱壳过程的时候了。

脱壳对于河蟹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从河蟹本身来讲,河蟹脱壳不好,轻则河蟹生长不良,拉脚蟹多,重则会因脱壳不遂死亡;而从养殖户来讲,脱壳不好有可能导致河蟹死亡,从而影响到自己的经济效益。

那么河蟹是如何脱壳的呢?它的壳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河蟹的甲壳由位于其下的真皮层上皮细胞分泌而来,由上表皮层,外表皮层和内表皮层组成。大致分为脱壳间期,脱壳前期,脱壳期,脱壳后期和后续期。

1.脱壳间期:在脱壳间期,蟹壳钙化,吸收钙质和微量元素,河蟹会大量摄食,进行能量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积累,为脱壳进行物质准备。(此时饵料中应添加营养物质,另外,钙不足、微量元素不足也会影响河蟹脱壳效率)

2.脱壳前期:脱壳前期真皮层会和表皮层分离,旧壳之上的表皮开始被吸收,钙质和微量元素被吸收进入血液,新表皮开始形成,摄食减少,就是二层壳的形成。当旧壳被吸收完成,新表皮与旧壳分离明显,摄食停止。新外表皮分泌完成,河蟹开始吸水,准备脱壳。(此时水源新鲜程度会影响河蟹脱壳)

3.脱壳期:身体大量吸水后,河蟹头胸甲和腹部会出现裂缝,河蟹弹动身体自旧壳中脱出,此过程只有几秒或数分钟。(前期积累营养是关键所在)

4.脱壳后期:刚脱出时,河蟹新壳柔软有弹性,河蟹开始大量吸水使新壳充分伸展至最大尺度,此时活力弱,不摄食。此过程也较短。(这个时候是河蟹最脆弱的时候,安静的环境是必要的)

5.后续期:河蟹甲壳开始钙化,开始大量吸收钙质和微量元素,此过程决定于水体中钙质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微量元素缺乏会使河蟹软壳,硬壳时间增长或不能完全硬壳,加大脱壳期河蟹死亡的风险。等壳硬化后,能够支撑身体时,河蟹会排出身体吸收的过多水分,开始摄食,完成一次脱壳周期。

这其中又以脱壳期最为复杂,可以将其细分为5个阶段:

1.刚脱壳:尚不进食,此时外壳柔软,无法站立,继续吸收水分,体重增加。表皮开始钙质化,已可站立,但外骨骼仍然很柔软,体重稳定,水分含量仍高达86%。

2.新壳钙化:新壳的钙化阶段仍不进食,钙质开始分泌,附肢的各肢节可以弯曲而不断裂,水分含量85%;外骨骼继续分泌,各附肢弯曲时会断裂,水分含量83%。

3.表皮变硬:较早阶段仍继续钙化,并开始进食。此时是组织生长的主要阶段,身体开始变硬,头胸甲前端及侧面钙化仍不完全,水分含量61%。处于脱壳中期,钙化完全,且在钙化层下产生薄膜层,代谢物开始堆积,组织生长安全。

4.下次脱壳的预备阶段:开始进行钙的再吸收,新壳的最外层已分泌出来,渐渐进食,代谢物可被运用,在分泌新的色素层之后,活动开始减少,水分含量在59%~61%之间;接近脱壳的第一特征已出现,在旧刚毛基部有新刚毛长出,新的上表皮已由皮下组织分泌出来。由于旧壳中大量钙的再吸收,造成裂隙而留下适当的空间。沿着裂隙,钙的再吸收完全,从而产生表皮的一个裂口,河蟹体自此从旧壳中脱颖而出。

5.个体从旧壳中脱出:快速吸收水分,一般在低温时会形成抑制脱壳的现象,延长脱壳的时间。河蟹脱壳在夜间或清晨进行,时间短促,一般为10~15分钟。注:河蟹每次脱壳周期持续时间为15天左右,规律由少到多再到少。

【小编结语】看了以上内容是不是才发现河蟹原来也有蜕皮,河蟹的蜕皮过程是这么复杂呢?而对于养殖户而言,河蟹最后一次脱壳是最为重要的阶段,这一次脱壳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养殖户一定要适当补充营养,最后一次脱壳完成后就可以准备上市了!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养鸭技术:发酵床养鸭技术


【常见问题】:发酵床怎么养殖鸭子?

【专家解答】:

发酵床养鸭技术原理

鸭的消化肠道比较短,粪便率还有70%左右的有机物没有被分解,水度大、有机养分高,如果不及时的分解,会变质发臭。鸭粪在功能微生物的作用下,一部分降解为无臭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排放掉,另一部分转化为粗蛋白、菌体蛋白、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样就从源头上消除了鸭粪对环境的污染,达到零排放,鸭肉品质自然也提高了很多。发酵床垫料通过物理吸附、化学中和以及发酵过程的生物化学作用消除了鸭粪中的臭味物质,鸭舍内空气较清新,环境干净清爽,这为鸭的健康生长提供不可或缺的条件,有助于提高鸭的抗病能力。

发酵床养鸭鸭床制作

1、稀释菌种:发酵菌剂每公斤10平米,按1:5比例与米糠,玉米粉或麸皮不加水混匀稀释,目的是增加泼洒量,均匀撒入垫料。

2、垫料准备:一吨干锯末约5立方米。锯末锯末必须无毒,无害,去杂,晒干后再用。

3、播洒菌种:可以采用边铺边撒,也可混匀后再铺,切记无需加水。

4、铺足垫料:垫料以为40公分为宜。锯末不易得到可部分用稻壳,花生壳,秸秆代替,表面用20~30公分锯末代替。

5、放鸭入床:铺好后就可以把羊群放进去,不要等发酵好了再放进去,表面干燥,可以先撒一点点水,以羊奔跑不起尘为宜。

6、快速启动:将新鲜的粪尿埋入20~30厘米处,盖上锯末再摊平,经过几次这样操作,即可快速启动。

7、日常维护:粪尿过多过湿时,需埋入摊平,注意打开通风口,翻倒撬动,利用空气流动调节湿度。

发酵床养鸭注意事项

1、经常饮用1:200倍的EM稀释液,喂养EM发酵的饲料,能够提前分解饲料的营养成分,便于鸭的充分吸收。

2、鸭放养的密度要掌握好,密了以后单位面积粪太多,发酵床的菌不能有效分解粪便,每个平方米五到六只。

3、EM菌需要潮湿的环境,观察发酵床的湿度,可以在喷洒1:200倍EM稀释液。湿度控制在30%左右。

4、密切注意益生菌的活性,必要时要再加入1:50倍EM菌液调节益生菌的活性,以保证发酵能正常进行。

5、禁止化学药物,鸭舍内禁止使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类药物,防止杀灭和抑制益生菌,使得益生菌的活性降低。

6、必须注意通风换气。

7、正常防疫。

随着养鸭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常用抗生素来抑制或杀灭消化道内的有害微生物,以提高其生产性能,但是饲料中添加坑生素有副作用,如导致鸭体内菌群失调,产生抗药性以及药物残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也日益引起世界的关注,许多国家已经越来越多地禁止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作为抗素的替代品在养鸭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扇贝育苗技术要点 扇贝养殖技术


【常见问题】扇贝育苗技术有哪些要点?

【专家解答】 1、如何获得高质量的卵?

如果受精卵质量差,幼体孵出后,体质不好,会相继下沉死亡。想要提高受精卵的质量,首先要加强亲贝的培育,主要是加强饵料的投喂及换水等,且提温速度不能太快。投喂海洋红酵母(2ppm)含有粗蛋白、虾青素等,能有效提高种贝的性腺成熟度和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效果和综合性能完全超过单胞藻。海洋红酵母区别于普通酵母,性能稳定,活菌率高达95%,适应海水渗透压。

2、蓄水池的水如何处理?

扇贝培育对水质要求很高,我们要在源头把好关。蓄水池中添加绿水解毒安(3-5ppm)和利生素(1kg/亩)。绿水解毒安为1个交换量使用一次,有效降解蓄水池中的重金属和藻类死亡产生的毒素;利生素为每10天使用一次,分解死亡的藻类和水体中的有机质,有效降低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

3、如何降低弧菌病发病率?

扇贝育苗过程中的主要致病菌为弧菌。无论是在培育池水体中还是在亲贝体液中,弧菌数量都远远高于自然界,因而控制弧菌的数量是预防疾病的主要措施。菌克27是噬菌蛭弧菌产品,高效寄生、裂解G-致病菌,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和药物残留。菌克271-2ppm配合强效EM使用,能显著提高幼体的生长速度和抗病力。

4、如何降低培育池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消除泡沫?

氨氮、亚硝酸盐高的环境中更容易滋生弧菌,这都是由有机质含量高引起的,且在充氧的条件下易形成泡沫不散。因此使用益菌苗康(活性芽孢乳)3-5ppm,强力分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高效降解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并且能减少换水量,延缓倒池。

5、倒池的时候如何提高抗应激能力?

在扇贝培育过程中,为了提供良好的水质条件,会进行倒池操作,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对幼体造成应激性损伤,因此在倒池前的2-4个小时内泼洒低聚糖863和解毒抗应激灵各2-5ppm,能有效增强幼体的抵抗力,减缓应激反应。

6、水温是扇贝育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应如何控制?

亲贝培育过程中,切忌升温过快,尤其是想早出苗的时候,这相当于工业生产中偷工减料的行为,绝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10℃以前每天升温1℃;10-13℃,每2天升温1℃;14-19℃,每3天升温1℃;20℃保持温度;稚贝出池前降温,应该在换水时进行,每次降温不超过1℃。

【小编补充】近年来,有很多扇贝保苗客户反应苗从车间进入露天池后死亡率很高。经过我们的调查分析发现,在育苗的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会造成扇贝幼体抵抗力差,对环境变化的耐受性低,易造成死亡;而使用微生态制剂育得的苗生长速度快,适应力强。针对这一情况,小编汤姆为探索扇贝养殖技术的你整理了《扇贝育苗技术要点扇贝养殖技术》一文。

养鸭技术:树条床养鸭技术


养鸭的技术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是要根据养殖户自身的养殖环境来选择,那么,今天第一农经小编就来说说树条床养鸭的技术要点。

饲养要求

养殖户可根据场地和经济条件来确定饲养规模,一般每批可喂100~200只,在出栏前15天购进下批鸭苗。饲养场地要高燥,通气向阳、遮风挡雨、保温防暑,配足饲料槽和饮水槽。自由采食,保证饮水。

保温方法

在冬春季,小群饲养户可采用纸箱、箩筐铺垫稻草、棉花和加热水袋保温,每箱装25只,吃食饮水后提入窝内。育雏温度1~7日龄27℃左右,8~24日龄24℃左右,以后视天气情况而定。雏鸭放出后打堆或在窝内发生稀、稀叫声则温度偏低。雏鸭自由活动,分布均匀则温度适宜。春秋季节一般保温7天左右,冬季保温10天以上,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小鸭脱温后移入高床上饲养,树条床高0.8~1米,树条床铺垫的树条要有1厘米间隙,鸭粪漏入地面,树条床四周要用竹子编的帘子围严。

密度光照

1~7日龄每平方米饲养25~35只,8~14日龄每平方米饲养18~25只,15~21日龄每平方米饲养12~18只。夏季密度宜稀,冬季密度稍大。1~3日龄采用光照24小时,4日龄以后采用自然光照,早晚采取开灯喂食。

饲喂要求

购进雏鸭后,应先饮水后开食。饮水时水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饮水后把发胀的碎米或碎玉米撒在塑料薄膜上,教会雏鸭吃食。会吃食后投喂雏鸭全价颗粒饲料,15日龄后投喂中鸭颗料饲粒,要少喂勤添,充分饲养,定时饲喂,每昼夜喂六次,其中早上6点和晚上10点各喂一次。为降低成本,农户可加喂动物心肺、肉渣、玉米糟、红薯、瓜类等饲料。做到饮水不缺,勤换垫料,经常清扫鸭粪,防止潮湿和兽害。

总结:在养殖鸭子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好环境的问题,环境选择好了才能够使得鸭子更好的生长。

混养技术:梭鱼和蟹混养技术


现在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许多养殖户都开始养殖致富,当然,技术越来越的发达,水产混养也不在少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混养,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梭鱼和蟹的混养技术。

一、池塘清洁

1、每亩水面用茶饼25公斤或生石灰75公斤;也可用漂白粉,每立方米用量20克,浸泡后全池泼洒。

2、在进水前必须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发酵粪肥或混合堆肥250-500公斤,最好遍洒于池底并把肥料搅拌在池泥中。

3、池埂四周内侧,用加厚薄膜、石棉瓦围起,或外用聚乙烯网,内用加厚薄膜围起,入泥10-15厘米,高出埂面60厘米,每隔0.5-1米设1木桩支撑。

二、苗种放养

所放苗种必须体格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平均规格在3500尾/公斤。每亩放梭鱼种560尾;扣蟹每亩放740只,规格为每公斤160-200只。

三、日常管理

1、追肥

一般每亩施磷酸盐肥料13公斤和硫酸盐肥料15公斤,每半月1次,高温季节停施。

2、加强防逃

坚持早、中、晚巡塘,定期检查和维修并加固防逃设施,尤其是雷雨、台风季节,更应加强巡查,以便及时发现逃蟹。

3、防泛塘

由于采用肥塘高密度养殖,所以鱼类出现缺氧时常发生,尤其是在天气闷热的季节易泛塘,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常巡塘。如发现浮头,应及时注水或开启增氧机,也可以及时分塘,降低养殖密度。

四、适时起捕销售

根据现有放养量,二龄鱼种经过150-200天的生长,一般能长到450-550克,达到上市规格。而大密度养殖梭鱼种,每公顷可放养40000尾以上,当年也可以长到150克左右,第二年便可上市销售。

以上就是梭鱼和蟹混养的养殖要点了,供养殖户参考,科学的养殖,精心的管理就可以更好的产生收益。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农田施用“菌肥”技术解析》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农田龙虾养殖技术”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514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