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下 鱼塘缺氧怎么办?

养鱼也是一门学问事,鱼儿的存活,离不开氧气。一般来说,养殖水体的溶解氧应保持在5~8毫克/升,至少应保持在3毫克/升。那在夏季,气温过高,又或者是冬春季节,气温过低的情况下鱼塘缺氧怎么办?

一、气温过高的情况下这样处理

1、定期加注新水

养鱼池塘内定期注入新水是调节水质最常用的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每7~1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入新水15~20厘米。在池水恶化比较严重时,宜采用换水措施,以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以养殖草金、红鲤为主的池塘,水色较鲢鱼淡绿色,每7~10天应灌新水1次,每次宜提高水位20-25厘米,夏季高温时池塘应尽量保持最高水位。

2、用增氧机增氧

每个池塘都应配备专门的增氧机,其中以叶轮式最好。开机增氧可使水体对流,增加水中溶氧和散发有毒气体。注意在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阴雨连绵天气半夜开,每次开机时间为1~4小时。另外,有浮头征兆时要提前开机增氧。

3、定期搅动底泥

搅动底泥可促进底质不断分解,间接控制水质变化。一般每10~15天搅动1次,每次搅动面积不少于水体面积的1/3,且以晴天中午搅动效果最好,但遇闷热,气压低的天气时不要搅动。

4、使用药物改良

一些池塘鱼的密度大,又没条件经常换水,此时应定期施生石灰调节水质,减少硫化氢等有毒气体的毒害。每次每亩池塘可用生石灰15千克,加水后全池泼洒每隔20天左右进行1次。光合细菌具有净化水质和增加水体溶氧量的优点,还可以作为滤食性鱼类的饵料,一般毎20天全池泼洒一次。鱼池中浮游动物过多,可用敌百虫杀灭,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3~0.5毫克。蓝藻过多时可用硫酸铜抑制,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7毫克。在鱼类发生浮头时,亦可选用增氧剂等相关药物予以增氧。

5、适当追施化肥

适当追施化肥,可以使浮游植物保持适当的密度和旺盛的生活状态,以便供鱼食用。同时,浮游植物可以吸收水体的营养盐,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从而改良水质。因此,高温季节施肥应以化肥为主,少施有机肥,一般在水质清瘦的池塘中,每亩每次施尿素2.5千克,过磷酸钙5千克,每隔5~7天施1次。若要施有机肥。必须经充分发酵后,采用少量多次的办法施入。

6、套养水生动物

水生动物是水体中的消费者,适当套养可促进水体生态系统平衡,达到调节水质的作用。如套养红鲤、金鲫鱼可充分利用水体中残余的有机物,大大减少水体底部有机物的腐化分解,减少污染发生概率;套养草金可以保证水体溶氧充足,净化养殖环境。

7、移植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作为水体初级生产力,可以控制鱼塘藻类等生长,起到很好的净水作用。养殖者可根据池塘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在水体中合理引进移植轮叶黑藻、鱼腥草、凤眼莲、浮萍等水生植物,以调节水体水质改善溶氧水平。

二、气温过低的情况下这样处理

1、增氧设备

增氧设备是设施水产养殖的必备设备。其种类很多,主要有微孔曝气增氧、叶轮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充气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喷水式增氧机等。增氧设备主要用途是增加水中的溶氧量,通过搅拌水体、促进水体上下循环,达到增氧曝气和改善水质的作用。

2、排灌设备

在设施水产养殖中的排灌设备主要是水泵,有离心水泵、潜水泵、轴流泵、混流泵、深井泵等。水泵的用途是输送流体,在水产养殖中主要是向池塘注水和排水,保证鱼类各生长阶段的不同水位要求;注人河水或深井水调节水温;注入新水,增加水中溶氧量,提高池水透明度,加强池水光合作用,提高池塘初级生产力;抽排池塘多余和老化水体,调节水质、盐度和pH值,给鱼类一个适宜的水体生存环境。

3、投饲设备

投饲机以投料形式命名的有离心式投饲机、风送式投饲机和下落式投饲机;以供料方式命名的投饲机有振动式投饲机、翻板式投饲机、螺旋式投饲机等。投饲机可以定时、定次、定量、定点、均匀自动投饲,具有省工省时,减少饲料浪费,保护水环境等特点。

4、水质净化设备

在设施水产养殖中,水质净化主要采用生物滤池、活性滤池和水质净化机械,如生物转盘、活性碳水过滤装置、耕水机和臭氧消毒增氧机等。水质净化设备可净化和处理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有害物质。

5、清塘设备

在需要晒干的池塘,为了提高清塘的工作效率主要选用工程机械,如推土机、挖掘机、伊运机等。在潮湿的带水池塘的清淤主要使用清淤机械,常用的清淤机械有两栖式清淤机、牵引式清微机、水力高压清洗机、挖塘机组和水下清游机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将鱼塘的淤泥进行分切、收集、提取、输送到特定的地方。

6、水质检测仪器

水质检测仪器主要有溶氧测定仪、pH面定仪、水温计、氨测定仪等,用于检测池塘水质状况是否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7、水温调控设备

水温调控设备包括锅炉系统、电加热器、太阳能加热器、热泵、热交换器、水温自控系统等。主要作用是调控鱼塘的水温,促进鱼类在最佳水温中快速生长。

编辑推荐

遇到肉牛食欲差、摄食少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肉牛养殖是近些发展比较热门的养殖业,因为需求高、风险小,成为一养殖业中首选,但是很多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肉牛食欲差、摄食少的情况,会导致肉牛体质衰弱,生长缓慢。下面给大家分享下遇到肉牛食欲差、摄食少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1、驱虫

当肉牛出现食欲差的情况时,首先就要考虑到是否是寄生虫的原因,肉牛促进的寄生虫有绦虫、蛔虫、线虫等,这些寄生虫都会导致肉牛食欲变差或者消化不良。对于寄生虫引起的食欲差要及时进行驱虫,驱虫药结合专用药物来进行广谱驱虫,可以选择伊维菌素皮下注射+阿苯达唑或左旋咪唑内服联合驱虫。在第一次驱虫后隔7-10天再次驱虫一次,这样能加强驱虫效果。另外在驱虫时要注意药剂的用量,以免引起药物中毒,驱虫后要做好粪便处理,以免再次感染寄生虫病。

2、健胃整肠

肉牛食欲差的还有可能就是自身身体原因造成的,比如消化不良、便秘、胃肠炎症等,对于这些情况,养殖户要及时对肉牛健胃整肠。首先给肉牛喂食一些健胃及补中益气的中药,以提升肉牛的消化能力,同时还能促进肉牛食欲的恢复,同时饲喂一些柔软易消化的草和料。如果是胃肠炎等症状,可以使用庆大霉素、乙酰甲喹等药物进行治疗,最后饲喂一些益生菌制剂,增加肠胃有益微生物,达到增加消化的能力。

3、合理配料

肉牛食欲差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饲料的问题,比如饲喂干玉米秸秆、小麦秸秆以及稻草等饲料,这些饲料不仅粗纤维含量高而且硬度大,肉牛的适口性相对较差,不是很喜欢吃,就会导致食欲较差。再比如饲料出现霉变同样会影响牛的食欲,因此要根据牛对营养的需求和饲料资源进行合理搭配才行。

鱼塘为什么会缺氧


内容提要: 养鱼的时候控氧是很关键的一件事情,因为一不小心的话就可能造成鱼的批量死亡。那么为什么出现缺氧的情况呢?哪些原因又会导致出现缺氧的情

养鱼的时候控氧是很关键的一件事情,因为一不小心的话就可能造成鱼的批量死亡。那么为什么出现缺氧的情况呢?哪些原因又会导致出现缺氧的情况?下面就一起来了解学习下,让自己可以规避这个风险吧!1、气温高

气温高其实也是会导致池塘缺氧的,温度高了空气里面的氧气就不容易融入水里面,而鱼则会因为高温加大氧气的消耗,这一高一低,池塘自然就会缺氧了。这时候一方面最好加深池塘水深,另一方面则可以采用增氧机器,其次加快换水的频率,让源源不断的活水来增加池塘的含氧量,这样保证性更高一些。2、养殖密度大

养殖密度也是导致缺氧的原因之一,一些养殖户会过分的追求养殖密度,以求养殖效益最大化,这样做养殖数量是上去了,但是氧气消耗也上去了,本来堪堪够用的氧气自然就不足了。另外密度过大的话会导致鱼长期的比较活跃,单一的一条鱼消耗的氧气也会增加,所以控制密度也是比较关键的一个事情。3、池底淤泥过深

池塘的淤泥里面有很多可以氧化的物质,其消耗的氧量比鱼更多,淤泥越多且消耗的氧气就更多,鱼能用的自然就少了,最后就是鱼缺氧了。大家多观察一些鱼塘就会发现,经常需要增氧的鱼塘,其底部的淤泥一般都会比较厚实。很多人认为清淤只是为了清除池底的病菌,其实这个也是为了减少水里的氧气消耗。4、微生物大量繁殖

一个池塘越久不管理,其微生物就越多,可不要小看了这些微生物,它们需求的氧气也是极高的,能很大程度的影响池塘氧气浓度。池塘定期的杀菌和换水其实也有清理微生物的意思,因为这些微生物极有可能感染鱼群。日常养殖鱼塘最好定期的换水杀菌,这能明显的降低鱼塘缺氧的情况。

一个鱼塘的管理是要多方面的,新建的池塘出现缺氧的情况比较少,是因为它暂时还没有这些情况的发生。老一点的池塘经常使用的话缺氧几率会高一些,大家一定要从各方面入手,减轻这样的缺氧情况。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开春鱼塘管理注意事项 气温回升鱼塘该注意什么?


【常见问题】气温回升鱼塘该注意什么?

【专家解答】春季气温逐渐回升,鱼类活动量增大。抓好春季鱼塘的管理,不仅能促进鱼类提早开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成活率,还能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农林网提示养殖户需注意抓住当前时节,做好鱼塘饲养管理工作,具体措施如下抓紧清塘消毒和营养水体

鱼种放养前必须对池塘坍塌池埂和进、排水渠等设施进行彻底的整治。之后每亩用生石灰60~75公斤和茶麸60公斤,打碎浸水48小时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的作用除杀灭野杂鱼和病原体外,还可改良土壤,中和酸性,提高pH值,释放营养素,保证有机物质的良性循环,增加水的肥度。而茶麸可培育池塘丰富的浮游生物,药性消失后也是鱼种苗喜食的营养饲料。鱼种苗下塘前7天(清塘消毒3天后),亩施250公斤~350公斤发过酵腐熟了的人粪尿,或亩放尿素2.5公斤、过鳞酸钙5公斤,培育浮游生物,使鱼种下塘后有充足的天然饵料摄食。确定投放品种和密度

根据当地饵料和水质条件,确定主养品种。若水草和旱草丰富,宜主养草鱼、鳊鱼;若肥源充足,可主养鲢鱼、鳙鱼、鲫鱼、罗非鱼;螺、蚬多的水域,可主养青鱼、鲤鱼。放养量视池塘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而定,精养鱼塘一般每亩投放1500尾~2000尾,粗养鱼塘每亩放养500尾~1000尾。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应实行多品种、多规格鱼种合理混养。把握鱼苗投放关口

早春气温低,鱼苗活动较少,在捕捞、运输、投放过程中,不易受伤,鱼苗成活率高;一般在3月中下旬投放最为有利。应力求选择整齐、发育良好、色泽光亮、体质健壮、游动活泼、逆水力强且体表鳞片完整无损的同龄鱼种。鱼种下塘前,应先用10ppm漂白粉或8ppm硫酸铜浸洗20分钟左右,或两种药物同时并用。如在边远山区缺乏上述药物,可用4%的食盐水溶液浸洗鱼体20分钟~30分钟,消毒效果也很好。

投放时,应选择晴天气温高时进行。切忌雨雪、刮风天气放养。放养地点应选择在避风向阳处,将盛鱼种容器(盆、桶等)放入水中,使其慢慢倾斜,让鱼苗自行游入池塘中去。严格关注水体变化

鱼池水位应控制在0.6米~0.8米,使水温能较快升高,以利于充分发挥肥效和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同时应适当施些有机肥,以利提高水温。遇连续阴雨天气时,要适当增加池水深度,以防池中水温变化幅度过大。开春后由于气温、水温逐渐回升,鱼类的生物饵料开始大量滋生。若发现水质老化和偏酸性,可注入20厘米深的新水,并每亩水面用20公斤~30公斤生石灰全池泼洒。水质清瘦时,适当施腐熟有机肥,以保持中等肥度水质,水质透明度以30厘米~40厘米为宜。及时投饵增营养

及时投喂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饲料,以增强鱼种体质,加速其生长。当鱼塘表层水温上升到10℃左右时,鱼类开始少量摄食,也有时食量较大。若发现水底到池面出现小面积混浊,鱼类活动频繁,则说明鱼类处于饥饿状态。开食的具体做法是当鱼塘表层水温达3℃时,每周投饵1次;晴暖天气当鱼塘表层水温升到10℃时,需每天或隔天投饵1次。每次投饵量为夏秋季投饵量的1/6左右,或以3小时~5小时吃完为度。与此同时,可进行引食驯化。方法是先用3天~5天时间洒入少量细碎料于食台附近的池边进行诱食,以后逐步缩小撒料范围,直至定点投喂于食台上。加强病虫害防治

对鱼病虫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春季每半个月每亩用生石灰20公斤化水泼洒,以调节水质,增强水体的缓冲能力;或用1ppm漂白粉消毒杀菌。如果出现寄生虫,可用0.7ppm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化水泼洒。

【小编补充】另外,在鱼池早春注水时,应尽量注入冬季蓄水。水产养殖技术因这种水带病菌少,有利减轻鱼病的发生程度。

春季鱼池常发生的鱼病主要是水霉病,这是一种真菌性疾病,多因管理中操作不慎致使鱼体受伤引起。可用400毫克/公斤食盐和400毫克/公斤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或浸洗鱼体进行防治。另外,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虫病也时有发生,可用0.7ppm硫酸铜与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治疗。小编汤姆为探索开春鱼塘管理注意事项的你整理了《开春鱼塘管理注意事项气温回升鱼塘该注意什么?》一文。

猪打架怎么办


对于规模养猪户来说,猪打架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导致残猪、病猪出现,严重者还会导致猪发生死亡,影响经济效益。那么猪打架怎么办?用什么药?为什么会出现猪打架?有哪些原因?

一、猪为什么会打架?是什么原因?

1、饲养管理不当

(1)仔猪在出生后如果没有及时的训练其在固定的乳头吃奶,则会导致仔猪因为争抢奶头而发生打架。

(2)仔猪在断奶后要进行分群,一般分群时要将体重、大小、活力相当的仔猪分为一群,并且要按照圈舍的大小来确定仔数的数量,在保育猪转育肥猪前也要按照此原则进行分群,否则会使猪群的群体过大,强弱不均,猪只间为争出群的顺序而出现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发生打架的现象。

(3)当饲喂不及时,水的供应不充足时,会导致猪群由于饥饿和口渴而抢食和抢水,从而发生打架。

(4)另外,如果猪的采食时间过长,会使猪身上粘上饲料,引起其他猪或者吃不饱的猪为了抢食,而造成猪群咬架的现象。

(5)猪的排外性强,当有陌生猪只混入猪群时,猪身上的气味与其他猪不同,而猪的嗅觉又非常灵敏,容易造成猪群打架。

(6)适宜的光照强度对猪的生长发育有利,但是光照强度过大时,猪的皮肤容易过敏,身体不适,就容易造成精神狂躁,从而发生咬架。

2、生活环境方面

现代集约化养猪决定猪群的饲养密度过大,在这种高密度的饲养条件下,由于猪的呼吸以及排泄,舍内的温、湿度过高等,会导致舍内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等有害气体的含量过高,使得空气质量变差,如果舍内的相对湿度过低,会导致舍内粉尘过大。如果猪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生活,身体会出现不适,而造成猪正常的生理机能紊乱,从而使猪出现精神亢奋等,增加了猪的攻击性而引起咬架。

3、饲料方面

饲料原料的质量对于猪的健康影响很大,当原料发霉变质,或者不新鲜而产生其他气味,影响了饲料的适口性,就会造成猪群的采食量下降,使猪出现不消化,慢性中毒的现象,猪在这种状态下会引发代谢问题,而引起猪咬架。

猪本身的品种以及所处的生理阶段不同,并且不同猪只存在着个体差异,对饲料营养的需求也不同,而目前并没有研制出完全符合动物全部营养需求的饲料,在饲料原料的差异、猪只采食量的差异以及品种差异的多重影响下,避免不了某些猪会出现某种营养物质或者微量元素的缺乏,这也是引起猪群咬架的原因。为了补充饲料中营养物质的供应不足,或者为提高猪群的抵抗力,保证猪群的健康,常会在饲料中添加一些饲料添加剂或者药物以达到此目的。

但是这些添加剂的添加过量,如高能高蛋白饲料、高砷日粮、高铜日粮等会造成猪肝脏以及肾脏的负担过重,甚至发生损伤,出现机体及内分泌紊乱,造成猪精神方面出现问题,狂躁不安等,从而造成猪打架。

4、其他原因

除了以上原因外,当猪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外伤,而导致身上有血液的腥咸味,或者因患某种疾病而发生身体上气味或尿液气味的改变等,极易被其他猪识别出来,而受到其他猪的群体攻击;集约化的生猪养殖的特点是饲养密度大,饲料以高能高蛋白饲料为主,这些很容易导致猪群上火,而添加剂和激素的使用则会引起肝气郁结不散,使情绪受到影响,容易造成猪群咬架的发生。

二、猪打架怎么办?用什么药?

1、猪打架怎么治疗,用什么药?

(1)将被咬尾猪的尾部厚涂鱼石脂软膏。

(2)给全群猪鼻孔内喷洒70%的酒精,每隔3小时1次。

(3)用味道强烈的来苏儿或含氯的消毒剂消毒猪舍,每天喷洒2遍。或用一定量的碘酒和霍香正气液喷洒在刚分群猪身上。

(4)饲料中另加0.4%~0.5的食盐、0.3%~0.5%的小苏打。连喂2~3天,注意饮水要充足。

(5)饮水中加氨基多维或电解多维(如维力康),连用7天。

(6)在圈内撒一些粒盐,或杂碎和新砖头。

(7)放置一个皮球令猪玩耍,悬挂一块铁板,在其旁挂一铁棒。令猪拱玩。

2、猪打架怎么预防?

(1)保证猪群生活环境清洁卫生,给猪群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舍内要保持适宜猪生长发育的温、湿度,防止舍内空气过于干燥,以减少舍内的粉尘量。并且要合理的安排饲养密度,一般最佳的饲养密度为每个猪圈饲养8~10头猪。一头猪所占的面积夏季约为1.5~2m2,冬季约为1.2~1.5m2为宜,此饲养密度适合目前的集约化饲养模式,可以灵活的掌握猪群的健康状况,更容易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对猪只进行隔离。每天应及时清理舍内的粪便及污物,保持舍内的卫生,无论是在夏季还是在冬季,都要适当进行通风换气,以减少有害气体对猪群带来的伤害,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猪群打架的机率。

(2)仔猪在刚出生后,要训练其在固定的奶头吃奶,可以避免因争抢奶头而打架,在断奶后以及育肥前应当按品种、体重、大小、活力等进行分群,以防止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的现象发生。在分群前,为了避免不同窝的猪因气味不同而发生打架,可以在猪身上喷洒来苏儿,或者混合的尿液,打乱猪舍内的气味,并安排在晚上合群。同时在分群前,在饲料中添加助消化的一些添加剂,使得猪群消化好,并保证猪群吃饱睡好,可以减少咬架发生的机率。

(3)要注意饲料的质量以及营养供给充足以及均衡,为了防止猪群缺乏某一类营养物质,如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可以根据猪群所处的不同生理阶段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营养性饲料添加剂,以保证猪群的健康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猪群打架的发生,但是要注意添加不能过量,否则会起到反作用。

养殖过程中鸡出现不消化、拉稀的情况怎么办


消化不良、拉稀都是常见的一种病症,在鸡的养殖中常有发生,容易造成不吃食、不长肉,减少养殖效益情况的发生。那鸡出现不消化、拉稀的情况怎么办?吃什么药好的快?

一、鸡出现不消化、拉稀的症状表现及原因

1.鸡消化不良的表现

鸡在消化不良时肠道是不能充分的吸收饲料的营养,从而在在粪便中残留饲料小颗粒,如残留多量玉米时,粪便呈黄色。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且不仅有以下的几点:

(1)养殖户饲料喂养不当或者其他造成的肠道损伤,鸡所摄入的饲料一定要符合其生长要求,而且不当的饲养也容易长城肠道的损伤,造成肠道内炎症的发生,从而出现饲料便的出现;

(2)绦虫线虫、小肠球虫等疾病造成的炎症,这些疾病的发生会直接招生肠道的损伤从而引发炎症,降低消化功能,也是会导致消化不良的发生;

(3)小鸡肠道细菌、霉菌毒素等影响消化功能,从而造成消化不良。

2.鸡拉稀的表现

鸡拉稀会有白色稀粪、绿色稀粪、棕色或黑褐色稀粪、泡沫状稀粪、水样稀便和鸡拉带水软粪便等,不同的情况都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

(1)鸡群的饲料配给不当或难以消化等原因造成的粪便带水;

(2)盲肠球虫、小肠球虫、黄曲霉中毒、砷中毒等造成的,肠道性出血、排泄出血便等;

(3)鸡饲料中的含盐量过高,出现拉屎、抽搐、口流粘液等;

(4)禽流感、急性伤寒、疫病、炎症等造成,出现排泄绿色腥臭的稀便、鸡只消瘦、生长发育不良等。

二、鸡出现不消化、拉稀的情况怎么办?

1.鸡消化不良的解决办法

(1)使用氯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注意防暑降温,减少热应激及控制饮水量。

(2)在鸡饲料中适当的添加益生素,定期添加砂粒,数量可随鸡的生长增加,如此可以提高鸡只的消化能力。

2.鸡拉稀的解决办法

(1)给病鸡口服补液盐,将口服补液盐按说明配成溶液,任鸡饮用。这对于补充鸡体内因拉稀流失的水分,提高鸡体抵抗能力,降低死亡率等均有效。

(2)在鸡饲料中加入适量炭末,如木炭末、馒头焦炭、玉米焦炭(用玉米饼子或馒头烤糊研碎即成),可以有效地缓解拉稀症状。添加量以占日粮的2%-3%为宜。

(3)给鸡喂大蒜,喂适量大蒜既可杀菌抑菌,又可增强鸡的免疫抵抗力和补充部分维生素。对于病原菌感染导致的鸡拉稀有一定效果。

三、鸡出现不消化、拉稀吃什么药好的快?

1.鸡出现消化不良可以喂食肠毒克星、盛丰王、抗球虫药等等。

2.鸡拉稀可以用扶正解毒散、福欢(300斤水/瓶)+通肾药,连用3-5天;肾支宁、小苏打饮水、氟哌酸饮水;止痢散拌鸡饲料等等。

事实上造成鸡消化不良和拉稀的原因是有很多的,所以大家要根据不同的原因去使用不同的药物,对症下药才能让小鸡好的快。

母猪难产怎么办?


一、母猪难产的预防

(一)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保证妊娠母猪的饲料全价优质,营养水平适宜,尤其注重满足与繁殖机能密切相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并依据猪体型大小、胎次、季节气温等综合因素灵活控料,防止猪过肥与瘦弱。保证环境特别是产栏安静、温湿度适宜。让妊娠母猪适当运动,最好于产前1个月赶入传统猪舍饲喂,任其自由活动。细心照顾妊娠末期和生产母猪,全程监护分娩。

(二)高标准严格选择后备猪

要求后躯丰圆,尾根高举,外阴发育良好。坚持适龄8月龄以上适重体重110kg以上配种,及时淘汰高龄多胎次母猪。

(三)把好防疫关

坚持系统防疫观点,按免疫程序高质量接种好各种疫苗,定期消毒、驱虫、来鼠、扑蚊,及时有效诊治各种普通疾病,控制木乃伊、死胎、畸形胎的发生。

二、母猪难产的处理与治疗

发生难产时,先将该母猪从限位栏内赶出,在分娩舍过道中驱赶运动约10min,以期调整胎儿姿势,此后再将母猪赶回栏中分娩,不能奏效的再选用药物催产或施助产术。

首先,检查难产母猪骨盆腔与产道的状态,排除仔猪娩出通道的障碍。若直肠中充满粪球压迫产道,应先以微温热的矿物油或肥皂水软化粪球并掏尽。若膀胱积尿而过度充盈向上顶逼突入产道,应以后指反复轻压刺激膀胱壁,诱其排尿;或强迫驱赶该母猪起立运动,促其排尿;必要时用导尿管导除尿液。若有仔猪到达骨贫腔入口处或已入产道,在感觉其大小、姿势、位置等情况下应立即行牵引术。其具体方法如下:

(一)药物催产

确诊产道完整畅通后,即用药物催产。催产素即缩宫素是首选药,建议每隔20-30min肌肉或皮下注射30-50IU缩宫素。为了提高缩宫素的药效,可选择性使用雌激素即在用缩宫素前预先肌注雌二醇10-20mg或其他雌激素制剂。

(二)人工助产

1、人工助产时需注意的事项

一般找一个手比较小的工作人员,剪短指甲,除去指甲边缘的积垢并磨光指甲边缘,用0.1%的高锰酸钾浸洗手掌、手臂和母猪外阴部,手掌、手臂涂上肥皂或石蜡油,五指并拢呈圆锥状慢慢旋转伸入母猪产道内,母猪努责时停止伸入,检查引起难产的原因。助产牵拉切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损伤母猪产道或引起产道脱出。

2、人工助产的方法

2.1、徒手牵拉法:助产人员手臂缓慢伸入母猪产道,摸清楚仔猪胎位,当仔猪正生时四指卡住仔猪的二耳缓慢牵引,也可用拇指和中指抠住仔猪眼眶或用拇指和食指拈紧仔猪下颌间隙部缓慢牵拉。当仔猪倒生时,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仔猪两后肢慢慢牵拉出仔猪。如果胎位不正,可先矫正仔猪胎位,然后牵拉。如果两头牵拉同时进入产道,可先将一头推向里面,然后按上述方法助产。

2.2、器械助产法:一般用产科钩和牵引绳,由于对仔猪伤害比较大,甚至会造成死亡,同时可能损伤母猪产道,一般有临床经验者操作。产科钩可根据母猪难产的程度临时制作,一般用铁丝即可。铁丝一端弯一个小钩,直径0.5厘来左右,长40厘米左右。助产时,将产科钩置于手掌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手呈圆锥状慢慢旋转伸入母猪产道内,用拇指和食指把产科钩钩住仔猪眼眶或下颌骨间隙牵引。产科绳一端系一活套,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一同伸入产道,然后套住仔猪上颌骨或前肢(正生)、后肢(倒生)缓慢牵拉。助产时牵拉最好和母猪努责同时进行。

助产后母猪护理:助产结束后肌注或子宫内放置抗菌消炎药,用一次性输精管吸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每天一次,连用3-5天。

2.3、死胎性难产处理方法:对极少数接近分娩期或超过分娩期时间较长,且阴户连续流出恶露的二元杂临床有分娩征兆和表现交母猪,用输精管连接注射器向母猪子宫腔内注入浓度为1%-3%、温度36-38℃的食盐水,直至食盐水从母猪阴户流出,然后配合使用催产素。20小时后,母猪子宫内容物就能排出。但必须注意的是:母猪子宫颈未张开,骨盆狭窄以及产道有阻碍时,不能注射催产素;产后5天内,每天需肌注青霉素与链霉素3-4支,以防生殖道出现炎症。

犊牛腹泻怎么办


犊牛是一种杂交牛种。主要有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等良种肉牛做父本,以鲁西黄牛做母本进行杂交改良。那犊牛腹泻怎么办?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有哪些?

一、犊牛腹泻发生原因

1.环境应激因素致使出生犊牛的抵抗力降低

新生犊牛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发育不够完善,加上中枢神经系统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较差,在某些饲养管理上的不利因素诱发下,条件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此时肠道菌群出现变化,特别是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正常优势菌与致病型大肠杆菌、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等条件致病菌的比例发生变化,致使犊牛腹泻病的发生。

2.集约化牛舍的环境污染

集约化畜牧生产不仅导致了动物舍内外空气微生物和尘埃含量的急剧增加,直接影响牲畜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而且也导致传染性、条件性感染疾病的蔓延和环境的生物污染。据报道,牛舍空气中含有葡萄球菌、链球菌、需氧芽孢形成菌、大肠杆菌、假单胞菌和霉菌;也有研究表明,牛舍空气中需氧菌总数为31~562个/立方米,包括非致病菌、致病菌及选择性致病菌。高含量的选择性致病菌可以借助于非微生物因素引起敏感动物体的传染性条件性疾病。在集约化动物生产过程中,选择性致病菌对动物健康比传统的传染病更具有威胁性。

3.病原的控制

现有资料表明犊牛腹泻是由病毒、微生物、寄生虫、细菌引起的疾病。虽然有预防犊牛腹泻的疫苗制剂,但是抗轮状病毒和抗冠状病毒疫苗往往激发犊牛群发生暴发性胃肠炎;而大肠杆菌有许多血清型,若牛场存在的致病大肠杆菌与制作疫苗所用的菌种血清型不符,预防大肠杆菌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犊牛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

1.增加犊牛机体抵抗力,促进犊牛肠道内快速形成正常菌落,提高肠道菌落维持平衡的能力。

2.采用不同的方式净化舍内环境,降低舍内空气微生物(尤其是致病微生物)含量,使犊牛避免感染致病微生。

目前采用加强通风和消毒是降低牛舍内微生物最常用的方法。牛舍内消毒常用方法是喷雾消毒或薰蒸消毒。喷雾消毒往往不均匀,还可能导致舍内湿度增加;薰蒸消毒刺激性较大,不能带畜熏蒸。

3.利用疫苗或兽药防治犊牛腹泻。

养牛场应用疫苗预防犊牛腹泻时,不仅要注意疫苗的类型和选择合适的菌种,还要注意疫苗的副作用。对于引起犊牛腹泻的大肠杆菌,规模化牛场应注意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利用分离菌株自制疫苗,往往达到预期的目的。采用抗生素防治犊牛腹泻,用药前最好做药敏试验。

4.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

定期清理牛舍,保证环境的安静清洁;定时定量饲喂优质饲料,供应充足的清洁饮水;在断奶前后,适当补充抗应激物质。

兔子拉稀怎么办


在养殖兔子的时候有可能会遇上拉稀的情况,这也是兔子最常见的疾病,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会导致兔子死亡,那兔子拉稀怎么办?

一、兔子拉稀的原因及症状

发生兔子拉稀的原因很多,治疗时必须分清原因对症施治,引起兔子拉稀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病菌引起

兔子拉稀主要有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病、泰泽氏菌病、沙门氏菌病、兔轮状病毒病、绿脓杆菌病、兔霉菌毒素中毒、仔兔黄尿病、兔球虫病等几种菌病引起。

大肠杆菌病症状:前期兔兔腹部明显肿胀、腹泻,不食,发烧,耳尖凉,精神沉郁、消瘦,磨牙、流涎,四肢发凉,病初粪便稀不成形;中后期的症状为拉鼠粪样的粪便,两头尖尖,成串,外包有透明胶冻样黏液的粪球,逐渐转为水样黄粪便,稍带腥臭味,在肛门附近的被毛上粘附着粘液或黄棕色水样稀粪。

魏氏梭菌病症状:冬春季多发,患此病前期为精神沉郁,不食,喝水增加,排臭气,粪便稀薄如水、排黑色(褐色)水、胶冻样带血粪便,有特殊腥臭味,体温不高;腹部急剧膨胀,轻摇兔兔身体可听到水声,提起患兔,粪水即从肛门流出。

泰泽氏菌病症状:主要发生于20日龄至3月龄的幼兔,秋末春初多发,通常发病较急,并以严重水泻、排褐色水样便、脱水,迅速消瘦为主要特征。

沙门氏菌病症状:粪便水样、排出泡沫的粘液性粪便、恶臭、呈灰白色或浅黄色。

兔球虫病症状:粪便先干硬,后水样,或干硬与水样交替发生,有时带有血液。

(二)照顾或喂养不当

1、过食精料引起

作为食草性动物,兔子日粮中蛋白质和玉米含量均不宜过高,特别是含淀粉多的如玉米,在小肠内消化吸收不全,势必增加后肠负担,消化机能紊乱引起拉稀。

症状:粪便湿烂、量多,呈堆状或长条状,带有酸臭味,晚上出现此问题,白天又恢复正常,或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出现此种粪便,过后继续排正常粪便。

2、突然变更饲料引起

常见于开春和初夏青草开始萌发生长季节,经常以干粗饲料为主,突然喂食青绿饲料,小兔因贪食过量引起腹胀拉稀,有些兔更易引起腹泻换料时应循序渐进,最好在7~10日内完成。

症状:粪粒变软增大,相互粘连,呈黑色或草绿色。

3、饲料中毒引起

一般常见的有3种情况:①饲草饲料本身含有有毒物质,如某些毒草、棉籽饼、生大豆、出芽的土豆等;②用被农药或药污染的饲草饲料喂兔引起中毒;③饲草饲料在加工、贮藏过程中产生一定毒素。

症状:兔子出现呈持续且越来越严重的水样便,或大部分水样便中含有少量糊状便。

4、温度骤变

天气骤变、低温着凉以及其他各种应激反应(惊吓、忽冷忽热、长途运输等)等原因都会引致小兔拉稀。

症状:兔子粪便不成形,有粘液或胶冻状物质,或粪球表面有粘液。

5、乱用抗生素引起

长期连续使用抗生素药物,容易致使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失调,造成消化机能紊乱,要控制每次用药时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期。

6、消化不良引起

多发于断奶前后的仔兔,吃食过多导致肠胃承受不了,出现消化不良和积食的问题。

症状:食欲下降、精神不振、体温一般正常或稍低,粪便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有小尾巴或长条状。

二、兔子拉稀怎么办?

1、照顾或喂养不当引起的治疗方法

保持兔舍通风干爽,给兔子做好保温工作,建议将兔子放在电热毯上趴着,便于缓解症,消化不良引起的拉稀要给兔子停粮12-24小时,停粮不停草,牧草和饮水照常供应,早晚各喂一次乳酶生,每次4片,连喂2-3天,直至粪便正常。

2、因病菌引起的治疗方法

菌病引起的拉稀可以早晚各喂一次蒙脱石散,每次半包,间隔3小时后喂三分之二粒诺氟沙星胶囊,连喂3天;每天给兔子喂一片维生素C,连喂3天;口服补液盐或葡萄糖水,每小时喂5毫升,每天不少于40毫升;同时,可早晚各喂一次乳酶生片,每次2-3片,喂1-2周,帮助兔子的调理肠道菌群。

其实大多数导致兔子拉稀的主要原因就是喂食了错误的食物,或者是喂食环节出现问题,所以喂正确且干净的食物,是避免兔子拉稀最有效的手段。

以上就是关于兔子拉稀的相关介绍了,兔子拉稀的病因复杂,比较难治疗,所以对于养殖户来说是个难题,一定要对症治疗,自己不会的一定要及时请兽医治疗。

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怎么办,需根据具体情况用药


母牛产后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较多,常见的有用双氧水或5%-10%的高渗透盐水进行子宫灌注,也可用缩宫素、苯甲酸雌二醇等进行皮下肌肉注射等,母牛产后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有胎衣感染炎症、产后子宫收缩无力、胎衣老化或没有成熟、胎衣充血或水肿等。

一、母牛产后胎衣不下的治疗方法

1、服用益母草水,每天2次,连续服用3天即可,也可用缩宫素进行肌肉注射。

2、预防母牛子宫感染,期间可用0.1%立凡诺液,冲洗母牛子宫。

3、药物治疗在两天后还没有成效的,需要立刻进行手术疗法剥离胎衣。

4、垂体后叶素肌肉注射,或者马来酸麦角静脉注射,从而促进子宫收缩。

5、用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肌肉或者皮下注射,等待1小时后,用缩宫素进行肌肉注射,在2小时后需要重复注射1次,从而促进子宫收缩。

6、用5%-10%高渗透盐水,或双氧水灌注子宫,使胎盘分离,从而让胎衣剥落完全排出。

7、预防子宫感染可用1%-1.5%宫炎清,冲洗子宫,8、母牛可依次进行静脉注射治疗,5%葡萄糖氯化钠加庆大霉素、地塞也可用0.5%碘液、碘化钾1克、蒸馏水100毫升,按照比例调配,冲洗子宫和胎膜间隙,使母牛胎衣剥落。

二、预防措施

养殖时要喂食含钙及维生素丰富的饲料,加强母牛的运动,生产后可让母牛自行舔干幼牛身上的黏液,产后可使用相关药物,促进母牛子宫恢复和胎衣排出,还能预防子宫内膜炎等疾病。

二、母牛产后胎衣不下的主要原因

1、胎衣炎症:怀孕期间子宫有感染沙门菌、支原体、霉菌、毛滴虫、李氏杆菌、胎儿弧菌、弓形虫等,或者患有胎衣炎及子宫内膜炎,使结蹄组织部分增生,幼牛胎衣和母牛胎衣有出现黏连。

2、胎衣组织构造:母牛胎衣属于上皮绒毛膜和结蹄组织绒毛膜相混合的胎衣,幼牛胎衣和母牛胎衣联系紧密,也是造成母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原因之一。

3、产后子宫收缩无力: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喂食的草料过于单一,造成母牛的营养不良,从而缺乏磷、钙、硒以及维生素A和维生素E等,还有母牛消瘦或太胖、年龄大、体质弱、胎儿过大、运动不足等都能引发母牛产后胎衣不下,其次产程长、胎水过多、早产、流产、生产瘫痪、子宫肌疲劳、未及时给幼牛哺乳等,造成催产素释放不充足,从而也影响子宫肌胎衣的剥落。

4、胎衣老化或未成熟:胎衣会出现老化,主要是母牛胎衣结蹄组织增生,母牛子叶表层组织增厚,从而使绒毛钳闭在腺窝内,内分泌会逐渐减弱,胎衣不易剥离。没有成熟的胎衣,母体子叶胶原纤维为波浪形,轮廓比较清晰,因此胎衣很难分离,一般早产时间越往前,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就会越高。

5、胎衣充血或水肿:在生产过程中,母牛子宫有强烈收缩或脐带血管太快关闭,都会引发胎衣充血,使绒毛钳闭在腺窝内,而且还会使腺窝及绒毛出现水肿,使绒毛中的血液不易排出。胎衣水肿可延伸到绒毛尾部,结果腺窝中的压力不可降低,胎衣组织也一直紧密相连,从而使母牛胎衣下不来。

鱼塘里的“吸血鬼”开始出没,鱼长了寄生虫该怎么办?


到了五月份,不知道各位渔农有没有发现自家池塘的鱼一直不见长大,但自己并没有虐待它们,天天好吃好喝的养着,但是为什么重量就不见长呢?自家鱼长了寄生虫怎么办呢?

一、为什么鱼会长不大

其实这多数都是因为寄生虫导致的。以前鱼仔去钓鱼的时候,就曾经钓上了过一条大肚便便的鲫鱼,我还以为是怀卵了,结果一剖开的时候出来的却是一大堆寄生虫,我和你说那场景你是没有看见,密密麻麻的,鸡皮疙瘩都出来了,这种存活在鱼体内的寄生虫就叫做绦虫。

这是一种寄生在鱼的腹腔和肠道内的寄生虫,刚开始发病的时候不会导致鱼死亡,但是会不断的吸收鱼体自身的营养,最后导致鱼体消瘦,难以入食,甚至引起胆汁回流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你家鱼塘的鱼总不长重量了。

二、鱼长了寄生虫怎么办

1、碰上这种情况,鱼仔来给你支招,首先就是要对鱼塘进行杀毒,消灭虫卵,然后再用杀虫药消灭绦虫的第一宿主剑水蚤,没有了第一宿主,即便虫卵没有完全清理干净,它也找不到宿主了。

2、在鱼塘里放几条清道夫,它最大的作用是清理粘液藻类、砂缝里的食物残渣,避免腐败污染水质,水质好了鱼就不会长虫子了。

3、虫子一般都混在水草的须根里面很难发现,清理很难,建议把水草都换了。

三、鱼的寄生虫长什么样

如果你家鱼塘发现了鱼仔所说的这类情况的话,一定要及时的排查是否有绦虫的情况,避免对自家鱼塘造成损失。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视频,欢迎点击关注订阅我们。

仔猪拉痢怎么办


仔猪拉痢就是猪痢疾,又叫猪血痢。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肠道传染病。那么仔猪拉痢怎么办?用什么药?预防治疗措施有哪些?

仔猪拉痢怎么办?用什么药?

1.病症特点:

在自然情况下,只有猪发病,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但主要侵害的是2-3月龄的仔猪;小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大猪高;病猪及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来源,本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由于带菌猪的存在,经常通过猪群调动和买卖猪只将病散开。带菌猪,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常不发病,当有降低猪体抵抗力的不利因素、饲养不足、缺乏维生素和应激因素时,便可促进引起发病。

2.最常见的症状是出现程度不同的腹泻。一般是先拉软粪,渐变为黄色稀粪,内混粘液或带血。病情严重时所排粪使呈红色糊状,内有大量粘液、出血块及脓性分泌物。有的拉灰色、褐色甚至绿色糊状粪,有时带有很多小气泡,并混有粘液及纤维伪膜。病猪精神不振、厌食及喜饮水、拱背、脱水、腹部卷缩、行走摇摆、用后肢踢腹,被毛粗乱无光,迅速消瘦,后期排粪失禁。肛门周围及尾根被粪便沾污,起立无力,极度衰弱死亡。大部分病猪体温正常。慢性病倒,症状轻,粪中含较多粘液和坏死组织碎片,病期较长,进行性消瘦,生长停滞。

2.药物治疗:

痢菌净(MAQO,3-甲基-乙酰基-喹恶林-1,4-二氧化物)5mg/kg,内服,每日2次,连服3日为一疗程,或按0.5%痢菌净溶液0.5ml/kg,肌肉注射;二甲硝基咪啶、硫酸新霉素、痢特灵、林可霉素、四环素族抗生素等多种抗菌药物都有一定疗效。须要指出,该病治后易复发,须坚持疗程和改善饲养管理相结合,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仔猪拉痢预防治疗措施有哪些?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养殖户越来越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但尽管养猪业不断发展,在养殖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让养殖户头疼的问题,对养猪业而言最普遍最难已解决的问题就是仔猪拉痢,那么在养殖过程中我们该怎样做好预防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进。

1.做好种群选育管理

公好好一窝,母好好一坡,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这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做好养殖种是关键。在养殖选种的过程中要坚决杜绝一切近亲血缘品种作为父本母本,如母本进行本厂固定选育后,要每年对父本(公猪)进行更换。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仔猪免疫力及生长速度。

2.做好仔猪初乳哺育

仔猪出生时没有抗体保护它们免遭疾病侵袭。出生时,母猪经由初乳将这些抗体传递给仔猪。初乳是出生后(最初24小时)产生的最初的乳汁,而且抗体、抗菌肽和其它生物活性分子(包括生长因子)

特别丰富。因此,初乳对于新生仔猪的营养、生长和发育十分重要。

初乳,尤其是最初分泌的初乳,含有大量保护性抗体(也被叫做免疫球蛋白)。仔猪足量和及时消耗初乳是控制早期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因素。另据认为,初乳还可能对减少与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PMWS)有关的损失起重要作用。

3.调节好猪舍温度

刚出生的仔猪机体体温调节能力较弱,一般最适宜温度为28-32℃,临界温度为26-35℃;而母猪最适宜温度为18-30℃,临界温度为16-27℃。温度不是所引起的拉痢是最不容易发现的,因此要特别注意温度的调控,在猪舍设置独立保温箱外还应该悬挂温度计,实时掌握猪舍温度变化。

不同水质下的鳗鱼投饵情况报告


【常见问题】不同水质下的鳗鱼投饵情况如何?

【专家解答】 1.池水中的溶氧量较少时:露天式鳗池水中的溶氧,白天可达到饱和度以上,夜间减少,至拂晓时最低。实验证明,水温20~28℃时,水中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鳗鱼摄食正常;溶氧在3~4毫克/升时,摄食开始减少;溶氧在3毫克/升以下时,摄食不良。若池水藻类的活力弱,浮游动物多,日出后池水溶氧恢复较慢,则投饵时间要推迟1~2小时,等到池水溶氧增加后再投。但投饲时间过迟,对鳗鱼的消化吸收不利,所以一般投饲时间最迟到上午10时为止。在这种情况下,成鳗池要减少投饲量,鳗种池下午的一餐不投。

2.前夜鳗鱼严重浮头时:鳗鱼浮头主要是池水中缺氧,而二氧化碳、氨等过多,也助长了鳗鱼浮头。造成池水缺氧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水质变恶,有的是因为施药后形成药害或杀灭浮游生物后分解缺氧,有的是因为增氧机损坏或停电等。鳗鱼浮头时要吐出已消化的食物,污染水质,所以即使第二天日出后池水溶氧量迅速上升,但由于二氧化碳、氨等对鳗鱼的不利影响,也会引起鳗鱼摄食不良。因此,当日应停止投饲或减少投饲数量。

3.池水中氨、亚硝酸态氮含量较多时:在养鳗池水正常状态时,水中氨态氮和亚硝酸态氮的含量都很低。氨态氮在池水中以游离氨、氢氧化铵和氨离子三种状态存在,对鱼类有毒性的主要是游离氨。

【小编补充】水中游离氨含量增加,鳗鱼血液中氧含量就会减少,鳗鱼的摄食强度就因此而降低。亚硝酸盐的毒性较大,特别是对小鳗的摄食影响很大,当亚硝酸盐含量达到30毫克/升时,鳗鱼不吃食或食量极少,而且鳗鱼的红细胞和血色素都减少,出现鳃组织病变,生长迟缓。总之,当池水中氨和亚硝酸盐含量高时,即使池水溶氧量很充足,鳗鱼摄食还是不好。小编汤姆为探索在不同水质条件下的鳗鱼投饵情况的你整理了《不同水质下的鳗鱼投饵情况报告》一文。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气温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下 鱼塘缺氧怎么办?》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狗狗消化不良怎么办”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722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