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元的生活习性

土元又叫土鳖虫、广虫、地鳖虫,别名有土虫、地乌龟、臭虫母、节节虫等。隶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非蠊目,鳖蠊科。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南方更多一些。

土元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之一。它性寒,味咸,有微毒。具有破血化淤、续筋接骨、消肿止痛、下rǔ通经的功效,可用来治疗血淤经闭、症瘕腹痛、跌打损伤及淤血肿痛等症。土元药用,在我国古代医药书籍中早有记载。如《本草纲目》记载:用于行产后血积,折伤淤血,治重舌,木舌,口疮,小儿腹痛夜啼。《神农本经》和《金匮要略》中,都对土元作为药物应用有过记述。

《本草经疏》述:广虫,治跌扑损伤,续筋骨有奇效。经历代中医工作者实践,均证明土元药用价值高、疗效好。目前,与其他药物配伍制成多种药物,如跌打丸、治伤丸、消肿膏、伤科七厘散等成药都有这一成分。最近,还发现土元对恶性肿瘤有改善症状的作用。

土元的种类很多,有中华土元、冀地鳖、金边土元、云南土元、藏土元、珠穆朗玛峰土元等。其中江浙一带所产的中华土元,因质佳品正,历来被冠以苏土元的药名。土元系野生昆虫,过去主要靠捕捉作为药源。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土元自然孳生场所环境的变化,使野生土元数量大为减少,单靠捕捉自然生长的土元,已远远不能满足国内药用的需要。而人工饲养土元,可以大量地繁殖,且成本低、收益高,管理方便,饲养设备简单,食料来源广,适应性广,个人和集体都可以饲养,土元养殖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一)土元的形状

土元身体扁平,呈椭圆形,体部前窄后宽,呈灰褐色。头较小,有触角。背面有横节,呈甲片状。土元成虫的雌雄差别明显:雌成虫无翅,雄成虫有翅。为使饲养过程中能准确地鉴别雌雄若虫,以利于雌雄成虫的搭配、交配,下面分别介绍雌、雄成虫,卵和若虫的体形特征(图17)。

雌成虫:虫体呈灰褐色,暗有光泽。体长1,72.7厘米,前部宽0.51.2厘米,后部宽1.32.3厘米。身体中央略凸起呈卵圆形扁平,边缘较薄。背部有lo12条横纹,前三条明显较宽。头较小,呈三角形,有一对黑褐色丝状触角。复眼位于触角基部,较发达。紧靠口器还有2只单眼。口器为咀嚼式,上颚坚硬。胸部有3对足,前足短,长约l厘米;后足长,约2厘米;中足约1.7厘米,善于爬行。腹部呈棕色,有46节。雌虫翅退化。

雄成虫:体呈褐麻色,长约2厘米,背部宽约1.2厘米,有两对翅膀。前翅革质,比较短。后翅灰斑色,膜质,较长。平时,两对翅膀折成扇状覆于背部。腹部呈黄白色。触角比雌虫长约一倍。卵:土元的卵呈棕褐色,称为卵鞘。长约o.31.5厘米,宽约o.4厘米。卵排列在甲壳质的卵鞘内。

若虫:初孵出的若虫为白色,后逐渐变为深褐色。在长翅前,难以区别雄若虫和雌若虫。可根据以下几个特征加以区别:

(1)雌虫的胸背部前三条横纹的第二、第三条为月牙形,弧角约70。;而雄虫的弧角是40。左右。

(2)雌虫的腹部有4条横纹;而雄虫则有6条横纹。

(3)雌虫腹部末端横纹离尾须距离较远;而雄虫腹部末端和尾须之间有一条横纹连结。

(4)雌虫爬行时六足伏地,姿态较低;而雄虫六足竖起,姿态较高。

(二)土元的生活习性

自然生长下的土元喜欢生活在环境阴暗潮湿、土地较为松软的地方,如山坡、草地的树根,住宅的墙脚、灶脚,鸡舍、猪栏、柴草堆下等。在粮仓底下,以及有糠屑、麦麸、菜籽饼屑等的场所,土元比较多。

1.生活环境

土元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能在温度为1235℃的环境下生活,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为1530C左右。另外,土元生长发育对湿度也有一定要求。湿度不够,会停止生长,甚至死亡。但湿度也不宜过大,否则造成土壤结块,不利于土元的活动,影响其爬行和发育。人工养殖时的相对湿度以50%一80%为好。饲养土的湿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好。//农村致富经//

2.活动

土元怕光,不喜欢干燥的环境。白天多休息,很少活动。黄昏以后才出来活动、觅食。如晚上天气闷热,出来觅食的就更多。土元非常灵活,一遇到敌害就立即伪装假死。有时装假死的时间相当长。

3.食性

土元为杂食性昆虫。主要食物有米糠、粉渣、麸皮、青草、蔬菜、树叶、瓜果等。人工饲养条件下,也可吃家庭和餐饮的下脚,如鸡羊鱼肉类的残渣。土元的耐饥能力很强,在潮湿、肥沃的土壤中,一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不喂食也不会饿死。平时也不是天天吃食,而是几天才出来觅食一次。

4.冬眠

土元有冬眠的习性。一般在初冬时,即11月立冬前后,温度降低到lo℃左右,土元就潜人土中,进入冬眠。到第二年的4月份清明前后,气温上升到11℃以上时,开始逐步恢复活动和吃食。

相关知识

土元的生活史


土元的生活习性:

土元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如枯枝落叶下、树木洞穴中、腐朽木质内、石山缝隙中、河流淤积物以及粮食仓库中。

土元怕光,具有较强的避光习性,多昼伏夜出,白天伏在阴暗处,黄昏后出来寻食。土元在隐蔽或黑暗的环境中,白天也会活动。

土元有假死性,遇到敌害,常伪装死亡,以逃避敌害。蜕皮时也会出现假死。土元为适温性昆虫,有冬眠习性,10℃以下人土休眠,其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在15~35℃,最适温度为28~32℃。

土元需要一定的湿度,养土湿度为15%~20%,大气湿度60%~75%,对土元的生活最为有利。土元对噪音、震动和刺激气味较为敏感。

土元的生活史:

土元属不完全变态昆虫,一个世代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在适宜条件下,雄虫完成一个世代需要10个月左右,雌虫需要1年半左右。

每年4月上句气温升到10℃以上时,土元开始出土活动,到10月中、下旬气温降到10℃以下时,陆续进入冬眠。除雄成虫外,其他各虫态均能越冬。常温饲养时,雌成虫产卵期为5月上旬至10月上旬,其中6~9月是产卵高峰期。在5~8月产的卵,可在7月上旬到10月中旬以前孵化完毕,在8月下旬至越冬前产的卵,要到翌年6月底或7月初才开始孵化。越冬卵死亡率在10%左右。

从卵产出到孵化前称为卵期,卵期长短因温度不同而有别。温度保持在25℃时,卵期约60天,温度保持在30~35℃时,卵期则缩短为45天左右。

自卵鞘孵化,经多次蜕皮至羽化前称为若虫期。若虫期大约6个月左右。若虫每蜕一次皮增加1个龄期。若虫期雌虫要蜕皮9~11次,雄虫蜕皮7~9次,整个若虫期平均20~40天蜕皮一次。若虫期的长短与温度、饲养土湿度及喂食有密切的关系。若虫期长短还与个体差异有关系:土元瘦弱或发生病害,若虫期则会延长。

若虫在发育过程中,蜕去最后一次皮就变为成虫。从变为成虫直至死亡前的这段时间称为成虫期。雌成虫寿命2~3年,雄成虫寿命较短,经过第一次交配后,1个月左右死亡。雌成虫产卵期为一年半,产卵高峰期6~7个月,一般4~11天产卵鞘一块。

土元吃什么和怎样喂食土元


1、土元的食料种类

土元适应能力强,食性杂,喜食的饲料种类多,瓜果、蔬菜,野菜等青饲料,以及动物性食料等都可作为土元的饵料。夏秋季节,土元活动频繁,这时青饲料也很多,食源更为广泛。

食料种类可分以下几种:

(1)粮油加工后的副产品,如麸皮、米糠、菜籽饼(粉)、棉仁饼(粉)、豆腐渣等。

(2)各种瓜果皮、菜叶,以及瓜果类的花、茎、叶等。

(3)块根类,如甘薯、芋艿;水果类如梨、桃、柿子,以及番茄、茭白等蔬菜。

(4)无花果、蓖麻、蚕豆、白杨、桑、棉花、紫云英等的茎叶以及浮萍等水生植物等。

(5)各种下脚残渣,如猪、牛、羊、鸡鸭、鱼等肉食类残渣、泔脚等。

2.喂食

土元是非常耐饥的昆虫。在湿润、肥沃的坑泥中,一个月不吃食也不会饿死。平时,土元也不是每天要吃食,而是吃一次后隔几天再出来觅食。但总有一部分虫出来吃食,一部分潜伏在饲养土中,形成分批觅食的现象。因此,为使所有土元都能吃饱,饲养者应每天喂料。否则,有些土元不能及时吃到食料,虽不至于饿死,但影响其生长发育。

喂食要根据不同的虫龄、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喂食方法。如14龄的若虫,虫体还小,活动能力较弱,活动范围小,仅在饲养土的表层觅食。对这些幼虫,可采取散喂的办法,即把饲料均匀地撒在饲养土表层,幼虫能轻易吃到食料。为促使幼虫发育健壮,食料应以精料为主,以后随年龄增长再逐渐加喂青料和粗料。5龄以上的若虫和成虫都是出土觅食的。喂料时可先在饲养土表面撒一些稻壳,然后将精料和青料撤在上面。这样做的优点是土元出土觅食时,先穿过稻壳,身上的泥被稻壳擦落,使饲料保持干净。但母土元坑不要放稻谷。

另外,也可以采用垫喂的方法,即用薄木板、塑料板、旧油毛毡之类铺在饲养土上面,作为饲料板,再把饲料撒在上面。这种方法适用于喂精饲料,主要是保持饲料清洁,吃剩下的料也容易处理。7龄以上的成虫生长快,食量也大,以喂粗料为主,精料为辅。产卵的母虫需要较多营养物质,应多喂精料,少喂粗料,在食料中拌些黄豆粉、骨粉、贝壳粉、鱼粉和烧熟的虾、鱼等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饲料,有利于增强母虫的体质。

土元在蜕皮前后,食量明显减少。蜕皮期间,完全停食。在这段时间,可少喂或不喂。蜕皮结束,再恢复正常喂食水平。喂食量的多少,应根据所饲养的土元的数量、虫龄、发育阶段而不同。总的原则是精料吃光,青料有余,同时掌握精青搭配,以青为主。

适当地多喂动物性饲料,可以促使土元生长发育。但应注意,动物性饲料需要煮熟后喂给,其他食料可以生喂,否则不利于土元生长。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788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