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养殖场的选址和建场

狐狸场址的选择是一项科学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场址选择与建设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将来的发展。因此在建场前,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认真进行全面勘察和合理布局,切不可草率定点建场,否则会给今后的生产带来麻烦,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一、建立狐狸养殖场的基本条件

1.自然条件:养狐场应该建在地势较高、干燥的地方,且易于排水,笼舍要向阳通风,水源要充足且清洁,绝不能使用死水或被污染的水。低洼泥泞、不利排出污水的沼泽地带、常有风沙侵袭严重的地区均不宜建场。饲养量少的农户,可利用家庭小院、空闲场地,但是必须保证通风。

2.环境条件:狐狸养殖场应选在公路、铁路、水域等运输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要尽可能保持安静,防止受到较强的噪声惊扰,较强的噪声不利于狐狸的正常饲养和繁殖。狐狸养殖场的外部一般设围墙,将狐狸与外界隔离,防止其他动物惊吓和传播疾病,堆粪便处也要远离狐狸养殖场和狐狸笼舍。场里尽可能禁止外人出入,场的进出口要有消毒设备。养狐场的各种条件要适应狐的生物学特性,使狐在人工饲养管理条件下能正常地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毛皮,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狐场周围要建造1.5米高的围墙,并在周围及场内种植速生杨,既美化环境又防风,还能给狐场创造较好的小气候条件。

3.饲料条件:要求饲料来源广、容易获得且方便运输,质量好,价格低廉。重点是要安排好动物性饲料的来源。

二、狐狸养殖场的笼舍建设

1.狐棚:狐棚是用来安放狐笼箱的简易建筑,有遮挡雨雪及防止烈日暴晒的作用。结构简单,只需棚柱、棚梁和棚顶,不需建造四壁。狐棚可用石棉瓦、钢筋、水泥、木材等作材料。修建时根据当地情况,就地取材,灵活设计。棚顶可盖成人字型,一面坡的也行。一般用角钢、木材、竹子、砖石等做成支架,棚脊高为2.6米,檐口高1.6米、宽4米,长度可视场地大小或饲养数量灵活掌握。两棚间距为3~4米,以利操作和阳光照射。

2.狐笼:狐笼的规格一般是长100厘米,宽60厘米,高45厘米,并且要有25厘米宽的活动小门,用12号镀锌电焊网制成,网眼2.5厘米2.5厘米,笼底距地面60厘米左右,以便于通风。

3.产仔箱:产仔箱长宽高规格为70厘米50厘米50厘米,要有活动的盖,留20厘米的小门和狐笼连成一体。产箱可用木板制成,木板要光滑,木板衔接处尽量无缝隙,可用纸或布将缝隙处糊严密,以不漏风为好,并且在产箱门内要有一档板,以便于观察。

三、狐狸养殖场其他设施和设备

1.配套设施:养殖场的配套设施一般有饲料加工室、日粮调剂室、冷库(冷藏冰箱)、饲料库、兽医室、毛皮加工室、仓库等。

2.常用设备:谷物粉碎机、肉骨粉碎机、煮饲料用的锅灶、水池、缸、桶、水盒、食盒、捕捉狐狸的工具等。

相关阅读

怎么建蜈蚣养殖场的建设方法


蜈蚣饲养可以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采取室外饲养或采取室内饲养。室内饲养可以根据自己的房屋情况,采取缸养、箱养或池养等方法,这里首先介绍室外规模饲养的场地建设。

1.室外饲养场的建设

蜈蚣最适宜的生长发育的温度是25~38℃,在这样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发育最快。在中原大部分地区,4~10月地表温度均能达到这一温度范围。室外饲养正规的方法是分群隔离饲养。即将蜈蚣按一定用途、一定大小分群隔离饲养,同一规格的蜈蚣群便于投食、便于管理。可以提高成活率。

(1)蜈蚣饲养场场址选择与规划

室外饲养蜈蚣,建场前首先要选好场址,以便安排饲养池的建设。在场址选择上,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求背风向阳,在山地、丘陵区一定要在山的南坡向阳面上建场,同时要避开风口,切忌在山口迎风处建场;平原地区建场一定要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比较干燥的地方建场。

其次,要考虑建场的环境条件,山区要选择梯田或相对平坦的山场,周围林木要离开饲养场围墙10米以外,避免遮荫或树根扎入场区影响修造饲养池。平原地区除选择地势高燥的地形外,还要考虑周围有无产生有害气体的工厂。

选场时还要特别注意从空间上要避开蜈蚣的天敌,如蚂蚁、老鼠、蛇等,以免敌害猖獗影响饲养蜈蚣的经济效益。

场地的土质应以壤土和沙壤土为好,以满足蜈蚣对温、湿度的要求。土壤的pH值以微酸性至微碱性为好,中性最好,即pH值6.5~7.5为宜。平原地区场地不能低洼且排水性能良好,场地周围不能有积水:以免暴雨骤降时淹没饲养池,造成严重损失。

场地的形状与大小可以灵活掌握,不拘一格。如果场地小,以后的发展会受到_定限制;场地选得大,则有一定发展余地,可以得心应手地安排饲养池的建设,达到比较理想的规划状态。

场址选择好以后,要进行场地的平整与划区布置,使其能达到建场标准。//农村致富经网//

平原地区建场时,只要将场地垫平,清除小树和杂草,建起围墙就可以规划饲养池。而山区建场时最主要是把场地精耕细作。即将山地翻耕30厘米左右,将30厘米土层中的石头拣出,并将土层整细,将杂草及树根清理干净,以免缠结耕层,影响建池;或者来年杂草、树根复发,影响地表接收太阳的光和热,影响地表的温度。

场地平整好、围墙建好后,即可进行场地划区。场地划区的目的是将大场地划成小场地,便于按小区营建排灌渠道,以利排水及管理,同时还便于在小区内进行规范化的修建饲养池。

小区的划分应以场地的大小、形状来定,尽量布置得对称、形状规范。小区划分大的场地可按10米5米,小的场地则可按10米3米或6米5米、5米5米的规格安排。对不规则的可以切割取齐,在切去的部分上建造配套设施,也可以再划分成特别小区,以节约用地,尽量保持最大限度的规模饲养。

对方形的场地,布局简单、容易,且整齐美观,可以规划出矩形小区依次排列;场地面积大,可以分几排排列,排与排之间留有道路,路旁都要安排排水沟,道路宽度1米左右。而排内小区可以直接相连。

场地若为三角形或是梯形,则设计相对复杂,可采用品字形方式设计小区,即每排小区各占一角,呈现对称鼎立之式。这种规划形式,便于配套设施的合理布局,有利饲养管理。场地若为不规则形状,小区规划就显得更复杂,更难于规范化,很可能给道路修建、排水渠道的开挖等带来混乱,也可能给以后的饲养管理带来不便。遇到这样的场地。如果以地形而设计小区,尽量做到整齐、简明、集中、合理,也能收到良好效果。

(2)小区内部设计与建造

饲养场规划完毕以后,即着手修建饲养池,然后修建配套设施,每个小区自成一体。下面向读者介绍饲养池的修建规格要求。

每个饲养小区可分为两部分,即由饲养池和遮荫栅组成。

饲养池的规格没有一定的要求,但构造基本一样(图一5)。建池的面积可根据小区的长度和宽度而定。建池的长度可根据小区长度设定,宽度要以方便操作为原则。例如6米5米的小区,饲养池长可设定6米,宽度可设定1.8米,两个池并排修建,中间共用一道隔壁,两个池子周围留出走道和排水沟的位置,便于管理和排水。

池子的总深度l米左右,地上部分0.4米,地下部分0.6米。池子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如在室内修建也可以是正方形。池子底铲平拍实,用砖铺平,砖缝用水泥沙浆勾严,防止蜈蚣钻人缝中。池壁的地下部分厚度24厘米,地上部分厚度6厘米,地上部分池壁的下部内面镶20厘米宽的一层环池壁的玻璃,防止蜈蚣逃跑。

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结合部的池壁内面,环绕池壁修两道槽,第一道槽为食槽,第二道槽为水槽,食槽宽度7~8厘米,水槽宽度10厘米,深度6~7厘米。水槽通向槽外留有排水孔,换水时可把排水孔打开,让水排出再换新水。水池内要经常注满清洁的水,一方面供蜈蚣饮用,另一方面是防逃的第一道防线。

池子修好后,池面上还要准备好铁纱网或窗纱准备做盖,在开始饲养后要在池子上面加盖,以免老鼠侵害。池内加饲养土和瓦片。

饲养土:用70%的细土、20%的细沙、10%的锯末混合而成,也可以根据季节适当调节。夏季,蜈蚣活动量大,新陈代谢旺盛,饲养土既要做到保持一定的湿度,又要保持一定的通气性,所以锯末要相应多一些;秋季、冬季和春季蜈蚣的活动量比夏季相对减少,冬季不加温的情况下,蜈蚣没有活动,饲养土中锯末的比例应保持在10%左右。冬季蜈蚣处于冬眠状态,饲养土的细度要好一些,这样可以起到保温作用。

饲养土配好以后,喷洒一些清水,搅拌均匀,达到手握时成团,松手时能散开的程度、有潮湿感。然后平铺在饲养池的底面,厚度10~20厘米。

饲养瓦:饲养蜈蚣离不开瓦,因蜈蚣独居性较强(也能几条十几条生活在一起),把小瓦片重叠铺垫起来,空隙多、空隙大、吸水性好。这样就给蜈蚣栖息、交配、产卵、抱卵孵化等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但注意不要用下房瓦或长期露天堆放的瓦,这些陈旧的瓦里,可能有一些病原体,容易使蜈蚣感染疾病。

饲养砖:有的用砖垛代替饲养瓦。即把砖码成垛,砖与砖之间、上下砖之间都留有1厘米左右的缝隙,在砖垛从池底垒至与池壁的水槽与食槽平,这样饲养面积大大增加,可以充分利用饲养池的面积。

小区要留排水孔,排水孔与周围的排水沟相通,排水沟与外界水渠相通,形成畅通的排水系统。

在小区上可以盖遮荫棚,遮荫棚可以因陋就简,盖成半坡形的(图6)。一般遮荫棚后坡向北,高1.5米,前坡向南,高2.5米,1.5米以下用砖砌成实墙,上面的1米做成统窗。窗框冬季上好玻璃或塑料薄膜,在太阳斜射的情况下可以射进大量阳光,提高棚内温度,这样可以保证遮荫棚内温度不能低予0℃。夏季太阳直射,遮荫棚内也进不了阳光,把玻璃或塑料薄膜拆去,可以通风。

遮荫棚的顶可以在里条上铺上帘子,帘子上铺上麦秸,厚度10~15厘米,麦秸上铺一层塑料薄膜,上面再抹一层混有短麦草的泥。这样既能防止麦秸被风刮走,又能防雨,冬季可以保暖,夏季可以隔热,比较实用,而且成本还低,可以节省投资。

甲鱼养殖场的选择和建造



1、养鳖场的选择
(1)避风向阳无噪音干扰:鳖是肺呼吸,需间断性地浮出水而呼吸空气,如噪音大,鳖因胆小而不能进行日光浴,长期匿居水底泥土中,鳖体会附着苔及其病菌,感染疾病。同时噪音对鳖的中枢神经刺激很大,会造成大脑皮层兴奋及抑制的平衡失调,新陈代谢规律打乱,心脏机能、消化机能、生殖机能都会受到影响。
(2)水质良好、灌排方便:鳖池的水源切忌含氨和被污染的水流入,池水要求新鲜、流动、温暖。一般江河、池沼、湖泊、水库水都可作为养鳖水源。如果夏季气温高,为防止污染水质,可定期更换新水。理想的养鳖场对水源的要求应该是灌得进排得出。
(3)饵料丰富:供应方便鳖对饵料要求比较严格,特别需要含蛋白质较高的动物性饵料。因此,养殖场最好选择在肉联厂、饭店附进。饵料房要专用,不能与化肥、农药及其它用房合一。
2、养鳖场的设计:各龄鳖所需饵料不同,它们所需的水温、水质也较特殊,加之鳖性凶猛,相互争食,好斗,所以必须分级饲养。建造亲鳖池、成鳖池、幼鳖池、稚鳖池。此外,还应建立病鳖隔离池。
(1)亲鳖池:亲鳖产卵需要稳定、安静,因此,亲鳖池应在灌排方便、地势稍高、阳光充足、环境安静的地方修建。鳖池面积大小因地制宜,座北朝南、向阳避风,产卵场地在墙内设砂堆3~5个,厚20厘米左右,砂堆大小根据放养数量定。产卵场附近要长一些杂草或高杆叶茂作物,为亲鳖产卵提供良好的两栖生态环境。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将产卵场围建在产卵房内,面积5平方米,高1.5米,玻璃房顶。产卵场靠池水面一侧留一小洞口作进出口。产卵房后墙开一小门,人可以自由进入房内管理。
(2)成鳖池:成鳖池除产卵场外,其余设施和原理和亲鳖池相同。
(3)幼鳖池:经过越冬后的稚鳖进入幼鳖生长期,幼鳖池和成鳖池基本相同,面积略小于成鳖池。
(4)稚鳖池:刚出壳的稚鳖因内部器官发育还不完全,对饵料要求比较高,若无适宜的稚鳖池和科学的管理措施,会造成越冬期间稚鳖伤亡。稚鳖池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室内水泥池,面积为10~50平方米,池深60~80厘米,水深20~40厘米,底砂层厚15~20厘米,休息台面积比例为1:6,要求通风透光;另一种是室外水泥池或土池,面积为50~8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水深40~60厘米,底砂层厚20~30厘米,休息台面积比例为1:10,要求向阳避风。

鸵鸟养殖场


鸵鸟在我国的养殖并不是特别的普遍,因为鸵鸟的养殖成本要贵一些,所以鸵鸟一般在市场上比较难见到,鸵鸟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一般我们在动物园经常可以看到鸵鸟。

鸵鸟养殖场

鸵鸟常结成5~50只一群生活,常与食草动物相伴。鸵鸟用强有力的腿(仅有两趾,主要的趾发达几乎成为蹄)逃避敌人,受惊时速度每小时可达65公里。若被逼于绝境,脚踢对手。

鸵鸟主要以植物为食,没有水也能生活很长时间。雄鸟互相争夺3~5只雌鸟,发出吼叫和滋滋声。中世纪骑士喜用鸵鸟羽毛装饰头盔。鸵鸟皮可制柔软、细致的皮革。因此在南非、美国南部、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鸵鸟养殖场,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行业衰退。鸵鸟经训练后可供乘骑及驾单座两轮车。鸵鸟对豢养条件不容易适应,可活50年。鸵鸟是不能飞行鸟类的典型。各地的鸵鸟在皮肤颜色、体形大小和卵的特征方面稍有差别,以前认为,这是不同的种,其实只是鸵鸟的亚种。

鸵鸟养殖周期

我国对鸵鸟的驯养始于1988年,养殖最早在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兴起。由于国际市场上鸵鸟产品价格昂贵,种用鸵鸟价格较高,出售鸵鸟种苗利大且能快速收回资金,再加上广播、报刊、电视的喧染,鸵鸟浑身是宝,鸵鸟是21世纪人类的主体肉食,鸵鸟养殖有钱途,素有沙漠长跑冠军之称的鸵鸟也从欧美跑入我国广东,跑遍中国。鸵鸟养殖在我国短期内从南到北迅速扩展形成鸵鸟养殖热。

但鸵鸟的饲养周期长。种用鸵鸟从出生到具有繁殖能力需22个月以上,公鸟则需更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饲养者几乎得不到任何回报,资金占用时间长。

鸵鸟会飞吗

科学家认为鸵鸟的祖先是有飞行能力的,由于没有天敌,因而没有必要靠飞行来逃避敌害,就逐渐丧失飞行的能力,导致翅膀变小,胸肌不发达,骨头变重,体型变大。然后就朝著快跑的方向发展,腿肌愈来愈发达,脚趾数目愈来愈少。

鸵鸟是群居,日行性走禽类,适应于沙漠荒原中生活,嗅听觉灵敏,善奔跑,跑时以翅扇动相助,一步可跨8m,时速可达70km/h,能跳跃达3.5m。

鸵鸟的繁殖习性

雌鸵鸟一般在2岁~2.5岁性成熟,并开始有就巢性,营巢于地面凹窝中。第一年产的卵受精率在50%以上。雄鸟在3岁龄时性成熟。虽然可以交配但生殖能力低,所以雄鸟比雌鸟大1岁,即在3岁~4岁是最佳的配合。

种蛋的质量是决定鸵鸟孵化率高低的关键,因此,对种蛋一定要注意选择和处理。

1、要清洁。用干净的毛巾或刷子将蛋上粪便沙子扫干净,或用消毒水冲洗晾干。

2、称蛋重。一般要求种蛋为1.5公斤,超过2千克和小于1千克的种蛋很难孵化成功。

3、看蛋形。合格种蛋的外表是卵圆形,一头稍大,另一头稍小。过长、过圆、扁形和畸形蛋,孵化率低。

鸵鸟是属于最大的鸟类,其实在很久以前也就是鸵鸟的祖先是可以飞行,但是随着后面社会的不断进步,鸵鸟的不断进化,慢慢的它便只能快速的快速的奔跑。

蜈蚣养殖场的设计和建设方法


蜈蚣饲养可以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采取室外饲养或采取室内饲养。室内饲养可以根据自己的房屋情况,采取缸养、箱养或池养等方法,这里首先介绍室外规模饲养的场地建设。

1.室外养殖场的建设

蜈蚣最适宜的生长发育的温度是25~38℃,在这样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发育最快。在中原大部分地区,4~10月地表温度均能达到这一温度范围。室外饲养正规的方法是分群隔离饲养。即将蜈蚣按一定用途、一定大小分群隔离饲养,同一规格的蜈蚣群便于投食、便于管理。可以提高成活率。

(1)蜈蚣养殖场场址选择与规划

室外饲养蜈蚣,建场前首先要选好场址,以便安排饲养池的建设。在场址选择上,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求背风向阳,在山地、丘陵区一定要在山的南坡向阳面上建场,同时要避开风口,切忌在山口迎风处建场;平原地区建场一定要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比较干燥的地方建场。

其次,要考虑建场的环境条件,山区要选择梯田或相对平坦的山场,周围林木要离开蜈蚣养殖场围墙10米以外,避免遮荫或树根扎入场区影响修造饲养池。平原地区除选择地势高燥的地形外,还要考虑周围有无产生有害气体的工厂。

选场时还要特别注意从空间上要避开蜈蚣的天敌,如蚂蚁、老鼠、蛇等,以免敌害猖獗影响饲养蜈蚣的经济效益。

场地的土质应以壤土和沙壤土为好,以满足蜈蚣对温、湿度的要求。土壤的pH值以微酸性至微碱性为好,中性最好,即pH值6.5~7.5为宜。平原地区场地不能低洼且排水性能良好,场地周围不能有积水:以免暴雨骤降时淹没饲养池,造成严重损失。

场地的形状与大小可以灵活掌握,不拘一格。如果场地小,以后的发展会受到_定限制;场地选得大,则有一定发展余地,可以得心应手地安排饲养池的建设,达到比较理想的规划状态。

场址选择好以后,要进行场地的平整与划区布置,使其能达到建场标准。

平原地区建场时,只要将场地垫平,清除小树和杂草,建起围墙就可以规划饲养池。而山区建场时最主要是把场地精耕细作。即将山地翻耕30厘米左右,将30厘米土层中的石头拣出,并将土层整细,将杂草及树根清理干净,以免缠结耕层,影响建池;或者来年杂草、树根复发,影响地表接收太阳的光和热,影响地表的温度。

场地平整好、围墙建好后,即可进行场地划区。场地划区的目的是将大场地划成小场地,便于按小区营建排灌渠道,以利排水及管理,同时还便于在小区内进行规范化的修建饲养池。

小区的划分应以场地的大小、形状来定,尽量布置得对称、形状规范。小区划分大的场地可按10米5米,小的场地则可按10米3米或6米5米、5米5米的规格安排。对不规则的可以切割取齐,在切去的部分上建造配套设施,也可以再划分成特别小区,以节约用地,尽量保持最大限度的规模饲养。

对方形的场地,布局简单、容易,且整齐美观,可以规划出矩形小区依次排列;场地面积大,可以分几排排列,排与排之间留有道路,路旁都要安排排水沟,道路宽度1米左右。而排内小区可以直接相连。

场地若为三角形或是梯形,则设计相对复杂,可采用品字形方式设计小区,即每排小区各占一角,呈现对称鼎立之式。这种规划形式,便于配套设施的合理布局,有利饲养管理。场地若为不规则形状,小区规划就显得更复杂,更难于规范化,很可能给道路修建、排水渠道的开挖等带来混乱,也可能给以后的饲养管理带来不便。遇到这样的场地。如果以地形而设计小区,尽量做到整齐、简明、集中、合理,也能收到良好效果。

(2)小区内部设计与建造

蜈蚣养殖场规划完毕以后,即着手修建饲养池,然后修建配套设施,每个小区自成一体。下面向读者介绍饲养池的修建规格要求。

每个饲养小区可分为两部分,即由饲养池和遮荫栅组成。

饲养池的规格没有一定的要求,但构造基本一样(图一5)。建池的面积可根据小区的长度和宽度而定。建池的长度可根据小区长度设定,宽度要以方便操作为原则。例如6米5米的小区,饲养池长可设定6米,宽度可设定1.8米,两个池并排修建,中间共用一道隔壁,两个池子周围留出走道和排水沟的位置,便于管理和排水。

池子的总深度l米左右,地上部分0.4米,地下部分0.6米。池子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如在室内修建也可以是正方形。池子底铲平拍实,用砖铺平,砖缝用水泥沙浆勾严,防止蜈蚣钻人缝中。池壁的地下部分厚度24厘米,地上部分厚度6厘米,地上部分池壁的下部内面镶20厘米宽的一层环池壁的玻璃,防止蜈蚣逃跑。

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结合部的池壁内面,环绕池壁修两道槽,第一道槽为食槽,第二道槽为水槽,食槽宽度7~8厘米,水槽宽度10厘米,深度6~7厘米。水槽通向槽外留有排水孔,换水时可把排水孔打开,让水排出再换新水。水池内要经常注满清洁的水,一方面供蜈蚣饮用,另一方面是防逃的第一道防线。

池子修好后,池面上还要准备好铁纱网或窗纱准备做盖,在开始饲养后要在池子上面加盖,以免老鼠侵害。池内加饲养土和瓦片。

饲养土:用70%的细土、20%的细沙、10%的锯末混合而成,也可以根据季节适当调节。夏季,蜈蚣活动量大,新陈代谢旺盛,饲养土既要做到保持一定的湿度,又要保持一定的通气性,所以锯末要相应多一些;秋季、冬季和春季蜈蚣的活动量比夏季相对减少,冬季不加温的情况下,蜈蚣没有活动,饲养土中锯末的比例应保持在10%左右。冬季蜈蚣处于冬眠状态,饲养土的细度要好一些,这样可以起到保温作用。

饲养土配好以后,喷洒一些清水,搅拌均匀,达到手握时成团,松手时能散开的程度、有潮湿感。然后平铺在饲养池的底面,厚度10~20厘米。

饲养瓦:饲养蜈蚣离不开瓦,因蜈蚣独居性较强(也能几条十几条生活在一起),把小瓦片重叠铺垫起来,空隙多、空隙大、吸水性好。这样就给蜈蚣栖息、交配、产卵、抱卵孵化等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但注意不要用下房瓦或长期露天堆放的瓦,这些陈旧的瓦里,可能有一些病原体,容易使蜈蚣感染疾病。

饲养砖:有的用砖垛代替饲养瓦。即把砖码成垛,砖与砖之间、上下砖之间都留有1厘米左右的缝隙,在砖垛从池底垒至与池壁的水槽与食槽平,这样饲养面积大大增加,可以充分利用饲养池的面积。

小区要留排水孔,排水孔与周围的排水沟相通,排水沟与外界水渠相通,形成畅通的排水系统。

在小区上可以盖遮荫棚,遮荫棚可以因陋就简,盖成半坡形的(图6)。一般遮荫棚后坡向北,高1.5米,前坡向南,高2.5米,1.5米以下用砖砌成实墙,上面的1米做成统窗。窗框冬季上好玻璃或塑料薄膜/,在太阳斜射的情况下可以射进大量阳光,提高棚内温度,这样可以保证遮荫棚内温度不能低予0℃。夏季太阳直射,遮荫棚内也进不了阳光,把玻璃或塑料薄膜拆去,可以通风。

遮荫棚的顶可以在里条上铺上帘子,帘子上铺上麦秸,厚度10~15厘米,麦秸上铺一层塑料薄膜,上面再抹一层混有短麦草的泥。这样既能防止麦秸被风刮走,又能防雨,冬季可以保暖,夏季可以隔热,比较实用,而且成本还低,可以节省投资。

2.蜈蚣养殖场配套设施的建设

(1)饲料昆虫饲养区(室)

养蜈蚣和养蝎子一样,首先要解决饲料昆虫。饲料昆虫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灯诱捕,另一方面是饲养,两方面都不可偏废。夏季晴天的晚上,可以在田野架起灯光诱捕昆虫,方法简单实用,诱捕的昆虫多种多样,给蜈蚣作饲料,营养全价,有利于蜈蚣从饲料中获得丰富的营养。更主要的还是靠蜈蚣养殖场自已饲养饲料昆虫。这样,饲料来源比较稳定,不管刮风下雨或昆虫少的季节,都保证有饲料供应。所以,正规的蜈蚣养殖场都应该有自己的饲料虫饲养区(室)。

为了饲养方便,饲料虫培育区(室)应建在饲养区附近,根据各种饲料昆虫的生活习性,建设培育室,进行大量培养。关于不同昆虫的饲养方法,在饲料开发部分介绍。

(2)管理人员生活区

一个上规模的蜈蚣养殖场要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饲养工人,必须要建办公室、技术室、防疫室、工具室、仓库等,还要有工人宿舍、职工食堂等附属用房。组成工作、生活区。

(3)蜈蚣加工室

大型蜈蚣养殖场都要有自己的加工室,以便对大量的成体蜈蚣进行加工,形成商品。加工室应建有水池、配有灶、煮锅及各种必备的容器、机械等。还要有相应的干燥室、包装室、仓库等。

(4)其他设施

大型蜈蚣养殖场必须配备供水系统、供电系统及其他必备的设施。

甲鱼养殖场建设


甲鱼养殖场需要建设4个池子,分别是亲甲鱼池、成甲鱼池、幼甲鱼池、稚甲鱼池。建池可以选择安静的地方,地势高一些,亲甲鱼池需要建设产卵房,稚甲鱼池建在室内的话,水深应达到40cm,面积为50㎡,室外建池需要水深达到30cm,面积为80㎡。

1、亲代甲鱼池

亲代甲鱼池需要建设在相对安静的地方,并且对地势的要求要稍微的高一些,最好是选择在坐北朝南的方向为最好。在建设的时候,可以在产卵的地方砌沙堆,数量差不多在5个左右即可,厚度的话,可以在20厘米的样子。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它的产卵场建设在产卵房里面,这个面积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决定,但是房顶最好是选择玻璃的。产卵池里面需要留小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方便甲鱼的进出。

2、成年甲鱼池

这个甲鱼池其实在建设的时候,和亲代甲鱼池是差不多的,但是它不需要产卵,所以在建设的时候,只需要将产卵场去掉就可以了。

3、幼年甲鱼池

其实这个在建设的时候,原则上和上面的两者是一样的,不过在建设幼年甲鱼池的时候,可以在面积上稍微小一些,这样也能节约成本。

4、稚甲鱼池

稚甲鱼池在建设的时候,可以选择室内水泥池或者是室外水泥池。室内的话,建设的面积差不多在50平方米的样子,水的深度需要在40厘米左右,池子的话,可以稍微高一些,在90厘米左右就可以了。在它的池底,可以铺上一些沙土,然后需要建设一些供休息的地方,面积大小视情况而定。室外的话,面积可以稍微大一些,在80平方米的样子,水深可以浅一些,在30厘米的样子即可,池子的话,稍微高一些,一米左右即可,休息面积要稍微小一些,比例为1:10的样子。

在选择养殖场的时候,首先要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来养殖,甲鱼喜欢晒太阳,这样会更利于它的生长。并且周围最好是比较安静,毕竟甲鱼是怕生活在吵闹的地方的。然后附近有干净水源,水质要好,这样需要换水的话,也会比较方便一些。还需要有丰富的饵料,因为甲鱼喜欢吃一些蛋白质较高的食物。

养殖獭兔建场条件和兔笼的制作


獭兔是一种典型的皮用型兔,因其毛皮酷似珍贵毛皮兽水獭,故称为獭兔。下面一起来看看养殖獭兔建场条件和兔笼的制作

1、建场条件

兔场周围200m范围内和水源上游没有工业三废,没有畜产品废弃物、医院污水及废弃物、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等对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同时,兔舍应建在地势较高、地面干燥、地下水位低、排水性能良好、土坚实、向阳、有风、空气流通、远离居民区和交通要道的地方;切忌在低洼地、污水地、山洪水口、冬季风口和疫病区等地建场。

2、兔笼的制作

兔笼的侧壁、后墙和承粪板用水泥预制板做成。笼宽为76cm、长65cm、高46cm,用竹板做笼底板,板宽为2.5~3cm,板间隙为2cm,承粪板与笼底板需有14~18cm的间距,并与之成15的倾斜,且向前伸出3~5cm,向后伸出8~10cm;后墙要留有小窗,便于通风、透光,门用镀锌铁丝焊接,并需配有草架和饮水器。

保证兔自由地表现正常行为:

兔舍通风、透光、保温、防潮性能好,兔笼高度适中,面积适宜。

为了保证兔舍的空气清新,可以在朝南、向阳屋面开设天窗,同时又能避免贼风。兔舍内温度一般保持在5~28℃。成年兔舍温度要保持在5℃以上,仔兔舍不低于10℃。舍内相对湿度60%~65%,噪声在85分贝以下,光照为20Lx。通风时,舍内风流速度不得超过0.5m/秒,夏季以0.4m/秒为好,冬季不得超过0.2m/秒。舍内有害气体应限制在氨气30立方厘米/立方米,二氧化碳3500立方厘米/立方米的范围内。对青年兔实行单笼饲养,兔笼高度至少0.5m,面积达到0.55平方米,从而保证家兔拥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保证家兔无痛苦、无损伤和疾病

对疾病实行预防为主、快速诊断和治疗为辅的控制措施。

1保证饲草、饲料、饮水清洁,不喂霉变草料,饲草不能带水,不喂霜冻草。冬天最好饮用深井水或温水。

2保证兔舍清洁、干燥,做到冬暖夏凉。粪便应天天打扫,保持舍内通风良好。

3对兔舍、用具、机械设备等用不同的消毒药进行定期消毒,每周至少1次,从而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以彻底切断传染途径,防止疫病发生和蔓延。

4根据各兔场的具体情况,确定免疫对象和制定免疫程序。必须对家兔注射兔瘟、魏氏、伪结核病等疫苗;同时,要定期进行驱虫,每年要驱虫2次,一般使用广谱驱虫药物,如苯丙咪唑等。

螃蟹养殖场的建造


一、选养殖场。要求选择水源充沛、水质清新、环境安静、背风向阳、底质较硬(以黄色土壤为好)、通电通路的地方建螃蟹养殖池。水源的引用以河流、水库、湖泊的水质为好。工厂、矿山的废水含有各种有害的化学物质、重金属离子,不宜引用。水温过冷的泉水、水库底层水也不宜引用。养螃蟹池的池边要有一定斜坡、浅滩和陆地。

二、建螃蟹池。一般养螃蟹池要求在放养螃蟹种前15天建好。螃蟹池的形式较多。有四周挖深水区作堤、中间作浅水区的,也有大池中挖掘许多小沟埂的。这里介绍的是凹型螃蟹池,即中间挖深水区,四周作浅水区,边上筑堤的一种螃蟹池,每池5000平方米或再大一些,挖出的池内土可用在周围筑埂。要求埂顶宽1米以上,坡比1∶2以上,中间深水区面积占2/3左右,池深1.5~2米,能保持水深30~40厘米。设高灌低排水系统,选购价廉适用的材料修建防逃设施,如砖、钙塑板、水泥板、石棉板、玻璃钢和塑料薄膜等。

三、清塘消毒。对确定养螃蟹的池塘,在水草移植前抓紧清塘,池水深10~15厘米,每667平方米(1亩)用生石灰75公斤,溶化后全池泼洒。泼洒后10天待药性消失后,放进幼蟹。也可用漂白粉清塘,水深1米,每667平方米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13~15公斤,溶化后全池泼洒,清塘后5天药性消失,8天后即可投放幼蟹。

四、建防逃墙。以在离开螃蟹池1.5米的堤埂外,用砖块建防逃墙为佳。建防逃墙时,朝阳的一面可在离水3米处建,防逃墙不宜离水太近。墙基以埋入20厘米,高出水面80厘米为宜,每隔4米距离在墙外砌一方垛,加固围墙。顶端要向内伸出厂字型倒檐15厘米以上,内壁用水泥抹光一层,转弯处砌弧形角,不要砌直角,使螃蟹无处攀缘。

(山东省农科院枣庄市山亭实验站徐青华邮编:277200)

鹅场选址与规划


选址

鹅场在选址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便总的来讲不脱离三项原则,一是要求不受污染源的影响。尤其鹅场规模越大,其对环境的要求将更高;二是鹅场产生的污染物能有效处理,不致于污染环境,尤其不能污染居民点或造成养殖场间的相互污染;三是鹅场为减少污染,不能过于远离居民区或脱离运输线路,以免导致饲料与产品的运输费用过高。

(1)地势地形鹅场的地形应平坦且稍有一定的坡度,一般坡度为5%左右,以便排水。防止积水和泥泞。鹅场的地势要高燥。平原地区一般场址地下水位要低于建筑物地基0.5m,而靠近河流、湖泊的地区,场址位置要比当地水文资料中最高水位高1一 2m,以防潮湿引起鹅体内外寄生虫和蚊的擎生。鹅场内的土质以沙质土壤为宜,这种土质抗压性、透气性强,尤其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小,在多雨季节不会出现潮湿和泥泞。另外,地势还要避风向阳。以保持场区小气候状况能够相对稳定,减少冬季风雪的侵袭,特别是避开西北方向的山口和长形谷地。当然,在地址选择上,还要考虑对周围居民生活区不会造成污染,同时又不致遭到周围环境的污染,故鹅场最好利用有树林、河川等天然屏障的场地。

(2)水源水质由于鹅是水禽,根据放牧、洗浴和交配的特点,养鹅场地应建在有水源的地方。鉴于自来水成本较高。而地下水虽然受外界污染小,但不能满足大规模鹅场的放牧与洗浴,且矿物质超标会发生中毒,故建场时多考虑地面水丰富的场所。因为地面水来源广、水量足,但地面水自净能力差,易受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故最好选择水源大、且是流动的地面水如江河湖库等处建场。所选的水面应尽量宽阔,水深1-2m为保证水源,应自备水箱,以备缺水时应急,同时要求水质良好无污染。无公害肉鹅的生产基地要远离与水源有关的疫病高发区,避开水源防护区,要求水中不含病菌和毒物,无异味,水中大肠杆菌数量不高于10 个/mL,水源附近无畜禽加工厂、化工厂、农药厂等污染源,离居民点也不能太近,并尽可能建在工厂和城镇的上游。

(3)气候条件场地的气候条件对鹅场的布局朝向、鹅舍的结构类型、防寒防署措施都有密切的关系,故选址时要调查当地的气候状况。如冬季养鹅场址应选在不需要大的供温设施即能保温的地方建场;而夏季养鹅应选择通风荫凉的地方建场。

(4)草源条件鹅是草食水禽,以食草为主。平均每只鹅每天能利用1.5-2.5kg青草,所以在选址时还要考虑就近可有充足的草地来保证种草养鹅。

(5)其他条件选址时还要考虑鹅场与周围杜会的关系,如相互间的环境影响、交通运输、电力供应、信息交流、防疫等其他外在条件。鹅场应建在电源充足、用电方便的地方,以保证通风、照明,采暖、降温、消毒及孵化、供水、饲料加工等电力负荷。场地要交通方便,道路平整,有利于产品、原料等的方便运输,一般鹅场与铁路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km距公路干线不应小于500m,且鹅场与公路干线之间还要有专用道路。为便于疫病期的防疫隔离,加强环境保护,鹅场与居民区及其他养殖场还应保持3km以上的距离。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799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