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斑舌鰕虎鱼

[学名]: Glossogobius biocellatus
[资源名称]: 双斑舌鰕虎鱼
[外文名]:
[别名]: 甘仔鱼
 
[形态特征]:
 
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背腹缘稍平直;尾柄细长,大于提高。头颇长,平扁。吻圆钝,颇长,前端抵窄,尖形。口大,前位,斜裂。舌前端游离,分叉。体背中大栉磷,头部在眼后方被磷,,鳃盖上部亦被小磷,余均裸露。背鳍两个,分离。液浸标本体灰褐色,头部及腹面具明显淡色及黑色斑点。
 
[气候带]:亚热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印度洋北部延岸至太平洋部诸岛。中国见于南海。  
[生活习性]:
近岸暖水性底层小型鱼类。栖息于滩涂,河口咸淡水处,夜间于江河下游淡水中,摄食虾类和幼鱼。

相关推荐

斑尾复鰕虎鱼


中文名称 斑尾复鰕虎鱼
拉丁名称 Synechogobius ommaturus(Richardson)
英文名称 spottedtail goby
地方名称 采鲨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鲈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鰕虎鱼科
拉丁科名 Gobiidae
中文属名 复鰕虎鱼属
拉丁属名 Synechogobius Gill,1862
分布类别 海水,半咸水
形态特征 体延长,前部呈圆柱状,后部侧扁且细。头宽而扁平,最宽处一般均大于体宽。口端位,斜裂。上颌略长于下颌,上下颌均具有锐利的牙齿,外行齿不分又。舌端游离,前缘平。吻长,前端圆钝,吻部中间显著隆起。前鼻孔呈小管状。眼小,侧上位。鳃裂宽大,鳃膜与峡部相连。头部及身体上均披细小栉鳞,尾柄上鳞片较大。第1背鳍在身体前部,起点至吻端的距离等于或稍大于至臀鳍起点的垂直距离。第2背鳍很长,起点在肛门的垂直上方或稍前。胸鳍很长,末端超过腹鳍末端。腹鳍愈合,呈圆盘状,腹鳍边缘呈锯齿状。臀鳍起点在第2背鳍的第4~5分枝鳍条垂直下方,末端与第2背鳍末端相对。尾鳍尖圆。鳔1室。腹腔膜黑色。肠长为体长的0.9~1.3倍。无侧线。背部灰褐色,腹面白色,背鳍有数行黑色小点。胸鳍黄褐色。腹鳍、臀鳍呈浅金黄色。尾鳍黑色,外缘镶有金黄色的边,尤其是下部更为鲜艳。
生活习性 是一种底栖小型凶猛性鱼类。生活在海里,也能适应咸淡水生活,斑尾复鰕虎主要食物为小鱼(塘鳢、鰕虎、罗汉鱼、[餐]条等),蟹,虾,糠虾等。

长丝鰕虎鱼


中文名称长丝鰕虎鱼

拉丁名称Cryptocentrus filifer (Cuvier et Valencienne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鰕虎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Gobioidei

中文科名鰕虎鱼科

拉丁科名Gobiidae

中文属名丝鰕虎鱼属

拉丁属名Cryptocentr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台湾海峡。

形态特征
体延长而侧扁,前部被圆鳞,后部被栉鳞,或全部被圆鳞。纵列鳞47-140。头部侧扁,裸露无鳞,口大,前位,口裂略斜,下颌稍突出,颌齿多行,尖锐,外行齿扩大,下颌外行最后1齿通常呈弯的犬齿状。舌端截形,鳃孔颇宽,峡部颇窄,第1背鳍6鳍棘,第2背鳍1鳍棘9-20鳍条。臀鳍1鳍棘9-21鳍条,尾鳍尖长,大于头长。背鳍前方无鳞,全被圆鳞,纵列鳞105-120,背鳍各鳍棘均呈丝状延长,体侧具4-5横带。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带鰕虎鱼


中文名称带鰕虎鱼

拉丁名称Eutaeniichthys gilli Jordan et Snyd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鰕虎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Gobioidei

中文科名鰕虎鱼科

拉丁科名Gobiidae

中文属名带鰕虎鱼属

拉丁属名Eutaeniichthy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中国黄海和渤海、日本、朝鲜。

形态特征
体细长,稍侧扁,被以退化而隐于皮下的小圆鳞,头短,侧扁,口小,口裂斜,颌齿细小,多行,无犬齿,舌端截形,鳃孔大,峡部宽。第1背鳍2-3鳍棘,第2背鳍1鳍棘17-18鳍条,臀鳍1鳍棘10-12鳍条,尾鳍尖圆。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美鰕虎鱼


中文名称美鰕虎鱼

拉丁名称Callogobius sclateri (Steindachn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鰕虎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Gobioidei

中文科名鰕虎鱼科

拉丁科名Gobiidae

中文属名美鰕虎鱼属

拉丁属名Callogobi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非洲沿岸至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体前部被圆鳞,后部被栉鳞,或全部被圆鳞,纵列鳞22-75。头部平扁,宽大,被小圆鳞或裸露无鳞。前鼻孔具1长鼻管。口小,口裂斜,下颌突出,颌齿多行,外行齿扩大,无犬齿,舌端圆形或凹形,头部具横列和纵列嵴状粘液管。鳃孔不宽,峡部宽,第1背鳍6鳍棘,第2背鳍1鳍棘7-15鳍条,臀鳍1鳍棘6-13鳍条,尾鳍尖圆。头和体前部被小圆鳞,后部被栉鳞,眼间隔颇窄,约为眼径的1/3,纵列鳞30。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孔鰕虎鱼


中文名称孔鰕虎鱼

拉丁名称Trypauchen vagina (Bloch et Schneider)

英文名称burrowing goby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鰕虎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Gobioidei

中文科名孔鰕虎鱼科

拉丁科名Trypauchenidae

中文属名孔鰕虎属

拉丁属名Trypauchen Cuvier et Valencienne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沿海都有分布。

形态特征
背鳍Ⅵ-43-51;臀鳍Ⅰ-43-49;胸鳍17-18;腹鳍Ⅰ-5。纵列鳞70-77。

体长为体高的7.8-9.l(平均8.4)倍,为头长的5.6-5.9(5.7)倍。头长为吻长的3.8-4.0(3.9)倍。

体低而延长,侧扁,背腹缘平直。头侧扁,头高大于头宽,头顶正中有短的嵴突。吻短而钝。眼甚小,近退化状,位于头的前半部,眼间宽而隆起。口上位,下颌突出于上颌之前,颌骨伸达眼前缘的下方;上颌边缘凹入,与下颌的突起相吻合。上下颌具齿多行,外行齿扩大,近圆锥形,排列稀,内行齿细小。舌前端圆形,游离。鳃孔上方具1不与鳃孔相通的小孔。鳃孔小,鳃膜连于峡部,峡部宽。

背鳍1个,低而延长,后端连于尾鳍。臀鳍较背鳍低,始于背鳍第三鳍条的下方,后端与尾鳍相连。胸鳍短小,下部鳍条短。腹鳍小,尖形,系膜发达。尾鳍尖形。

体呈淡红色,各鳍色较浅。

生活习性
海水/咸水生。

溪栉鰕虎鱼


中文名称溪栉鰕虎鱼

拉丁名称Ctenogobius wui Liu

英文名称freshwater goby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鰕虎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Gobioidei

中文科名鰕虎鱼科

拉丁科名Gobiidae

中文属名栉鰕虎鱼属

拉丁属名Ctenogobius Gill,185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见于西江水系,柳江、郁江、桂江、北江、东江,及海南岛。

形态特征
背鳍Ⅳ,Ⅰ-8-9;臀鳍Ⅰ-7;胸鳍15-16,腹鳍Ⅰ-5。纵列鳞28-30;背鳍前鳞6-8;围尾柄鳞12。鳃耙5-6。

体长为体高的5.7-6.8(平均6.4)倍,为头长的3.6-4.3(3.8)倍,为尾柄长的3.7-4.4(4.0)倍,为尾柄高的8.3-9.5(9.1)倍。头长为吻长的4.0-5.0(4.3)倍,为眼径的4.5-5.9(5.1)倍,为眼间距的6.6-7.8(7.1)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0-2.6(2.2)倍。

体前部略呈圆筒形,尾部侧扁,背腹缘平直。头稍平扁,头宽大于头高。吻短,稍尖,物长大于眼径。眼上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眼间窄,其间距小于眼径。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具短管,后鼻孔为一小孔。口端位,二颌约等长,颌骨伸达眼前缘或稍后。齿细小,上下颌具齿多行。外行齿稍大,排列稀。舌前端圆形,游离。鳃孔伸达前鳃盖骨后缘的下方。鳃膜连于峡部,峡部宽。

体被柿鳞,腹面被圆鳞。头部无鳞,背鳍前具鳞。胸部、胸鳍基部无鳞。

背鳍2个,分离。雄鱼第一背鳍鳍棘伸达或超过第二背鳍起点,雌鱼则不达第二背鳍起点。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起点与第二背鳍第二或第三鳍条相对。胸鳍近圆形,其长短于头长。腹鳍小,圆形。后端距臀鳍起点的距离大于腹鳍长,系膜厚,有2侧突。尾鳍圆形。

生活习性
淡水生。

子陵栉鰕虎鱼


中文名称 子陵栉鰕虎鱼
拉丁名称 Ctenogobius giurinus(Rutter)
英文名称 barcheek goby
地方名称 子陵鱼、麦度鱼、豆腐鱼、土布儿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鲈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鰕虎鱼科
拉丁科名 Gobiidae
中文属名 栉鰕虎鱼属
拉丁属名 Ctenogobius Gill,1858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Ⅳ,Ⅰ~8~9;臀鳍Ⅰ~7~8;胸鳍18~20。纵列鳞28~30;背鳍前鳞10~12;鳃耙8一9。
体长为体高的4.9一6.0(平均5.3)倍,为头长的3.4~3.7(3.5)倍;为尾柄长的(4.0)倍,为尾柄高的8.3~10.8(9.2)倍。头长为吻长的2.5~3.3(2.7)倍,为眼径的4.9一6.4(5.7)倍,为眼间距的5.3~6.8(5.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0~2.8(2.3)倍。

体前部呈圆筒形,尾部侧扁,尾柄长。头大,近圆柱形。吻长而钝,吻长大于眼径。眼中大,上侧位,眼间窄。鼻孔每侧2个,分离。前鼻孔具短管,近吻端,后鼻孔为圆形小孔。口端位,上下颌约等长,颅骨伸达眼的前下方。齿细小,尖形,上下颌具齿多行,外行齿稍扩大,无大齿。舌发达,游离,前端近圆形。鳃孔侧位,稍向腹面伸延。鳃膜连于峡部,峡部宽。

鳞中大,体侧被栉鳞,腹部为圆鳞。胸部鳞细小,常隐于皮下,背鳍前鳞几伸达眼后,颊部及鳃盖无鳞。

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雄鱼较高,鳍端仲达第二背鳍起点,雌鱼则不达第二背鳍起点。第二背鳍略高于第一背鳍,鳍端几达尾鳍基。臀鳍起点在第二背鳍的第一或第二鳍条的下方,鳍末端距尾鳍基较远。胸鳍宽大,近圆形。腹鳍长圆形,约与胸鳍等长。尾鳍圆形。

体侧有暗色斑块6~7个,横跨背部有5~6个暗色斑。头部有不规则的细条纹和斑点,顿部有数条斜向下方的条纹,胸鳍基上方有一黑斑。背鳍、尾鳍有数行点状横纹,尾鳍浅灰色,胸鳍及腹鳍浅色。


生活习性 性情温和,喜生活于清澈流动而底质为砂、砾石的水环境中。在水族箱中常在砂上或玻璃面上爬游,有时可以利用吸盘吸附于玻璃或石块上静止不动

条鰕虎鱼


中文名称条鰕虎鱼

拉丁名称Zonogobius semidoliat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异名Priolepis semidoliata (Valenciennes, 1837)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鰕虎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Gobioidei

中文科名鰕虎鱼科

拉丁科名Gobiidae

中文属名条鰕虎鱼属

拉丁属名Zonogobi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红海、印度、泰国至南太平洋汤加和萨摩亚,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侧扁,体后部被中大栉鳞,纵列鳞22-30。头部侧扁,裸露无鳞,口中大,前位,下颌略突出,颌齿尖细,多行,上颌外行齿和下颌内行齿均扩大,舌端圆形,鳃孔大,峡部窄,第1背鳍6鳍棘,第2背鳍1鳍棘8-9鳍条,臀鳍1鳍棘7-8鳍条,尾鳍圆形。头部有5条蓝色横带,第1背鳍基部前下方有2条横带。

生活习性
海(洋)生。

鳗鰕虎鱼


中文名称鳗鰕虎鱼

拉丁名称Taenioides anguillaris (Linnaeu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鰕虎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Gobioidei

中文科名鳗鰕虎鱼科

拉丁科名Taenioididae

中文属名鳗鰕虎鱼属

拉丁属名Taenioides Lacepede,1798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德拉戈阿湾至太平洋日本沿岸一带,我国产于南海、东海。

形态特征
体甚延长,侧扁,裸露无鳞或鳞片极为退化。头部亚圆筒形,裸露无鳞,眼退化,埋于皮下,口裂近垂直,下颌突出,唇两侧呈穗状,颌齿多行,外行齿扩大,排列稀疏。舌端圆形,鳃孔中大,峡部略宽,头部腹面有细须,背鳍连续,5-6鳍棘27-51鳍条,臀鳍0-1鳍棘30-52鳍条,二鳍常与尾鳍相连,尾鳍尖长。头长大于腹鳍基镀后缘至肛门距离,背鳍和臀鳍后端无缺刻,与尾鳍相连。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825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