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冬季甲鱼死亡

未进入温室越冬的团鱼,在蛰伏时代,有时会产生殒命。

其殒命的缘故原由重要有:

一是

团鱼开端蛰伏时,水温太低,遭遇寒害;

二是Yz023.cOm

池底无机质太多,发生硫化氢、甲烷等无害气体;

三是

入冬前饵料投喂太少,团鱼体内养分积贮和热量过分缺少;

四是

团鱼受伤落后入蛰伏。

现就预防团鱼蛰伏殒命的办法先容以下。

⑴团鱼在产卵期和蛰伏前,要投喂新颖的、养分价值高的优良饲料,并恰当增添投喂量。

⑵蛰伏前的池水应加深,一样平常水深需到达1.5米阁下。

⑶在蛰伏时代,人畜不要在池边常常走动,以避免团鱼遭到外来的惊吓,影响到正常的蛰伏。

⑷如池底糜烂的无机质太多,在团鱼蛰伏前,应举行清塘换水。

⑸对受伤的团鱼,应实时出售,不要留下过冬。

⑹对在夏季运输的团鱼,因有一部门已掉去入水才能,应选择朝阳温暖处先让其晒太阳,待恢复生动才能后,再放入池中;对个体接纳上述要领仍不克不及自行钻入泥中的,可儿工悄悄地将其按入泥沙中。

相关推荐

冬季甲鱼养殖防止冬眠死亡



未进入温室越冬的甲鱼,在冬眠期间,有时会发生死亡。
其死亡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甲鱼开始冬眠时,水温太低,遭受冷害;
二是池底有机质太多,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
三是入冬前饵料投喂太少,甲鱼体内营养积蓄和热量过度缺乏;
四是甲鱼受伤后进入冬眠。
现就预防甲鱼冬眠死亡的措施介绍如下。
⑴甲鱼在产卵期和冬眠前,要投喂新鲜的、营养价值高的优质饲料,并适当增加投喂量。⑵冬眠前的池水应加深,一般水深需达到1.5米左右。⑶在冬眠期间,人畜不要在池边经常走动,以免甲鱼受到外来的惊吓,影响到正常的冬眠。⑷如池底腐败的有机质太多,在甲鱼冬眠前,应进行清塘换水。⑸对受伤的甲鱼,应及时出售,不要留下过冬。⑹对在冬季运输的甲鱼,因有一部分已失去入水能力,应选择向阳暖和处先让其晒太阳,待恢复活动能力后,再放入池中;对个别采用上述方法仍不能自行钻入泥中的,可人工轻轻地将其按入泥沙中。

甲鱼越冬后期死亡原因及预防方法



在每年11月至次年3、4月的甲鱼越冬期间,尤其是越冬后期(越冬期最后的一到两个月),甲鱼体内的能量物质大量消耗,抵抗力、应激能力均下降,有时会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人们将此称为越冬死亡症,或称为苏醒死亡症等。该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现,死亡率高的可达20%,严重影响了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死亡者大多是雌鳖和体重200克以下稚鳖,病鳖身体消瘦,有时呈现肋骨的外形,背甲颜色加深变黑,失去光泽;裙边柔软,并出现皱纹;活力减弱,四肢无力,反应迟钝。越冬死亡症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多方面不良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下面是对越冬死亡原因及其预防方法的探讨:
一、原因
1、营养不良。后期出壳(8月下旬或更晚)的稚鳖,经过短暂的摄食阶段,体内尚未积累充分的营养,就要进入漫长的越冬期,其体质、抗病和抗寒能力均十分弱,仓促越冬极有可能造成大量死亡。
2、管理不当。亲鳖的生殖旺季是6、7、8月份,此时也是摄食的旺季,但养殖者往往忙于稚鳖的孵化、养殖,追求多孵化、多出苗,而忽视了对亲鳖的培育。
3、雌鳖产后虚弱。体内营养未能得到充分的补充,雌鳖在8、9月份产下最后一批卵后,体质已极度疲劳和虚弱,接踵而来的气温下降,使雌鳖的摄食能力逐渐下降,如果再加上饲料营养不全面,雌鳖体质尚未得到完全的恢复就进入冬眠,容易得病死亡。
4、越冬前或冬眠期鳖体受伤或受冻。这类鳖大多在冬眠期内就会死亡,开春后尸体漂浮在水面或者腐烂于池底,污染水质。即使有幸不死者,也会在冬眠苏醒后短期内死亡。
5、水质败坏。鳖在越冬期间换水次数和换水量都大大减少,池中有害物质(硫化氢、氨氮、甲烷等)积累过多,远远超过了鳖体的承受能力,从而发生中毒反应,导致死亡。
6、池底泥沙深度不够,未能给鳖创造良好的越冬环境。
7、生物病原体的侵袭和感染。
二、预防措施
1、越冬前的适温期进行强化培育。尽量多投喂动物性饵料,尤其要加喂动物肝脏等,补充营养。使用人工配合饲料,添加甲鱼多维以增强鳖的体质。越冬前水温30℃左右时进行强化投饲。因为这段时间饲料利用率仍比较高,每天投喂2次,上、下午各一次。
2、秋后气温开始下降时进行一段时间的保温养殖,延长鳖的生长期。9月底10月初,水温下降到25℃以下,应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加温到30℃,保温养殖一个月,使鳖(特别是刚孵出不久的稚鳖和产卵后的雌鳖)能够积累营养供冬眠消耗,避免体重下降过多。
3、越冬期绝对禁止骚扰、捕捉、运输等操作。在低温的情况下,以上操作不仅会造成擦伤、冻伤。更重要的是由于温度过低,经过处理的鳖无法再潜入泥中,进而造成严重伤亡。
4、不要选择渗漏池作为越冬池,避免水温波动过大。
5、水温持续高于12℃时,应提早结束越冬,尽早进食。

如何预防亲鳖春醒后群体死亡


经过冬眠的亲鳖因营养大量消耗,抗病力降低,早春易遭红底板病和红脖子病的侵害,所以越冬的亲鳖苏醒后,往往发生群体死亡。应采取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1、增强营养:亲鳖冬眠苏醒后要多投喂动物内脏和鲜螺、蚌肉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每天投喂量不得少于鳖体重的15%。
2、防治疾病:对新购亲鳖,下塘前按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20-30克全池泼洒,亲鳖用100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液或25克/升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药浴消毒后再入池。对发病鳖可用鳖泰Ⅱ号或土霉素或氯霉素或磺胺类药,适量搭配维生素E拌在饵料中喂给,6天1疗程,每100公斤鳖第1天用药200克,第2-6天减半。
3、调节水质。鳖池应选择放养少量鲢、鳙等肥水性鱼类,钻泥性鱼类莫放。水温达15-18℃或水质明显不佳时,要换水,平时每周换水1次。气温到25℃时,每月用生石灰20-30克/立方米对鳖池泼洒1次。

草鱼苗秋季死亡(白露瘟)如何预防?


草鱼鱼苗每年在“白露”开始出现死亡,有养殖户称之为“白露瘟”。今年白露与去年一样,是9月8日。鱼苗死亡危险期一般结束于“重阳”。白露9月8日-秋分9月22日-寒露10月8日,10月10日重阳。

死亡严重的时候早上起床“一片白”,这个时间段一般又是棉花采摘的季节,有湖北渔民形容“池塘炸棉花”。

当年草鱼种秋季出现大量的死亡主要是细菌、病毒、寄生虫与环境并发的一个“病”,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环境:

1、夏、秋季节转变,此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日温差较大,导致水环境发生剧烈变化。

2、鱼苗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后,残渣剩饵、粪便、死亡的浮游生物等有机质的蓄积,长时间的累积就出现了环境恶化。水质变粘稠、浑浊,底质发黑、发臭等。

3、鱼苗池的增氧设备配备不足,池塘经常出现低氧、缺氧。放养鱼苗的数量比较大,随着鱼苗的长大,池塘养殖密度大大增加。

机体:

1、养殖过程中饲料蛋白含量选择不当且投、饵量过大。鱼肝脏长期超负荷代谢,导致内脏器官损伤、病变(肪肝、绿肝、花肝、肝萎缩;脾脏萎缩、肿大等)。从而使鱼体质变弱。

2、迅速生长的鱼苗免疫系统发育也出现滞后,从而导致对病害抵抗力偏弱。

3、养殖过程中乱用药物(杀虫剂、消毒剂、抗菌药),导致鱼体的体质差、抗病能力低下。

病原:

这期间水温下降到病菌、寄生虫适宜繁殖温度。细菌、病毒、寄生虫大量爆发。被体外寄生虫与体内寄生虫的寄生;鱼种感染细菌性败血症;病毒也进入最适合爆发水温。

以上三个方面(环境、机体、病原)同时出现大量的问题,在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鱼苗在秋季出现大量死亡。

危险周期为1个多月,从白露开始。一般过了寒露、重阳才能算脱离危险期,请各位养殖户保持重视。

预防方案:

1、营养保健;白露前20~30天开始连续不间断内服营养保健、护肝解毒、促进消化的药物。如“赛维多宝”(多种复合维生素、免疫多糖、氨基酸等)+“本草肝宝”(护肝解毒、调理消化)+“水产诱食酵母”(优质酵母多,种营养元素)+“益利佳”(优质有益菌、促进消化、降低饲料毒素)

2、逐渐控料,饲料投喂量不超过2.0%,危险期内建议投喂量1~1.5%,同时保持内服营养保健品。如没出现死亡,不要提前用治疗性药物进行预防工作,如内服抗菌药。

3、检查鱼苗鳃部、肠道内寄生虫,有虫则杀虫;注意鳃霉的发生。并注意池塘消毒工作。

4、保持水体稳定。视情况泼洒“水精灵”调水、稳水;5~7天使用一次“底安康”“底居乐”或“底得乐”改良底质。水质浑浊、粘稠可用“纳米氧”爽水。

5、坚持开增氧机。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2~3小时,后半夜增氧机1~3点开到第二天早上。遇到阴雨天则视情况增加开放时间。

六招防甲鱼冬眠死亡


未进入温室越冬的甲鱼,在冬眠期间,有时会发生死亡。
其死亡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甲鱼开始冬眠时,水温太低,遭受冷害;
二是池底有机质太多,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
三是入冬前饵料投喂太少,甲鱼体内营养积蓄和热量过度缺乏;
四是甲鱼受伤后进入冬眠。
现就预防甲鱼冬眠死亡的措施介绍如下。
⑴甲鱼在产卵期和冬眠前,要投喂新鲜的、营养价值高的优质饲料,并适当增加投喂量。⑵冬眠前的池水应加深,一般水深需达到1.5米左右。⑶在冬眠期间,人畜不要在池边经常走动,以免甲鱼受到外来的惊吓,影响到正常的冬眠。⑷如池底腐败的有机质太多,在甲鱼冬眠前,应进行清塘换水。⑸对受伤的甲鱼,应及时出售,不要留下过冬。⑹对在冬季运输的甲鱼,因有一部分已失去入水能力,应选择向阳暖和处先让其晒太阳,待恢复活动能力后,再放入池中;对个别采用上述方法仍不能自行钻入泥中的,可人工轻轻地将其按入泥沙中。

雏鸡死亡的预防措施


1温度要合适。雏鸡对温度比较敏感,出壳后1~3周内保持35~32℃,随日龄增加,以后每周降低2~3℃。
2饮水要及时。特别是雏鸡经长途运输,一定要及时饮水,否则会造成脱水。采取自由饮水法,第1次饮水给予5%的糖水。
3密度要适宜。育雏密度过大,鸡舍内会产生较多有害气体,并会产生啄癖现象;育雏密度过小,育雏面积和设备利用不充分,造成浪费。密度:平养为每平方米20只,笼养时每平方米40~50只。
4光照要合理。光照可促进雏鸡的采食、饮水和活动。出壳后3日内应给予24小时的照明,以后每昼夜光照8小时。
5湿度要适当。出壳后10日龄内保持较高的湿度(65%)利于雏鸡羽毛生长及防止脱水,10日龄后湿度要较低(55%),以免诱发球虫病。
6用药要细心。用药量过大或药物在饲料中拌和不匀会产生药物中毒。所以。预防和治疗雏鸡疾病时,一定要按剂量饲喂。片剂类药要碾成细粉,均匀掺和在饲料和饮水中饲喂。
7看护要周密。对雏鸡要特别精心看护,()以防被饿死、渴死、淹死、踏死、狗猫鼠咬死及中毒而死,还要注意观察雏鸡的精神状态及粪便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积极的解决措施。

食用菌营养液的简易配制戴望月

1菇根液。利用加工时切下的菇脚和细菇等,洗净切成薄片,然后每3-5千克料加水7-10千克,煮沸15分钟,取滤汁加水稀释25千克。可喷施100平方米。常喷施可使子实体增厚。可增产10%-12%。
2胡萝卜液。取胡萝卜10千克,切细,加水15千克,煮沸15分钟,滤胡萝卜汁,加水8倍喷施,可增产8%-10%。
3棉壳液。在棉壳中加入10%的清水,煮沸10分钟,冷却后滤汁,加2倍水量的使用,使菇体厚实,可增产10%。
4葡萄糖液。用1%葡萄糖和0.5%碳酸钙配液体,对菌丝和菌蕾进行喷洒,都有促进作用,并能提高抗寒能力、产量和质量,增产10%-12%。
5尿素液。用0.1%-0.2%尿素溶液,每3-4天喷一次,促使子实体增大增厚,特别对中后期菇床效果更佳,可增产10%-12%。

养殖户如何应对甲鱼冬眠及冬眠后死亡症



□厦门星鲨动物保健品厂刘光龙
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安徽等地有不少的外塘越冬甲鱼,这些外塘甲鱼,大部分池塘在头年9月底开始盖保温大棚,第二年5月中下旬拆除,部分池塘在越冬期间有锅炉加温。但总结现状,这些保温效果都不甚理想,水温远远低于甲鱼生长要求的最佳温度(29℃~32℃);部分水温甚至在10℃以内,甲鱼进入冬眠状态。综上,本文将这些统统规整于越冬甲鱼。
在第二年5月中下旬后,气温上升,水温随之提高,甲鱼从冬眠状态开始大量摄食、进入快速生长状态,但诸多病害也随之而来。因此,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毒
水温在10℃~12℃时,甲鱼即会钻入泥沙中潜藏越冬,越冬期间甲鱼的新陈代谢显著降低,但仍会有呼吸。如若是久未清理的老池塘,池底泥沙中蓄积着大量的亚硝酸盐、硫化氢、氨氮和甲烷,甲鱼就会在越冬期间或者越冬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甚至死亡。建议每年彻底清理一次池底淤泥,多用池底改良制剂,如降硝解毒宝,特别是在甲鱼越冬前可大剂量使用,一般每方水用量10克。
二、生物致病体的侵袭和感染
甲鱼在越冬期间的抵抗力最弱,其生病的临界阈值较冬眠前降低很多,致病体的侵袭就来的容易得多,这也是为什么甲鱼在冬眠后极易患病的原因。
三、甲鱼内伤、体质大幅下降,衰竭而死
部分甲鱼在越冬前有疾病或处于亚健康状态,越冬前达不到越冬所需要的
肥满度,经过一个没有摄食的漫长冬季,加上内伤的消耗,体质极度衰弱,导致越冬期间死亡,特别是冬眠结束后甲鱼开始运动时,由于耗能陡然增加,甲鱼内脏功能迅速衰竭,导致大量死亡。建议在越冬前对甲鱼进行严格选别,挑选出发病、瘦弱的甲鱼,只有活力好、肥满度高的健康甲鱼才能放养越冬。此外,最好在越冬前2个月,对甲鱼投喂高品质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3%左右的冬化鱼油,以达到甲鱼快速催肥的目的,使甲鱼体内蓄积有足够的能量用以越冬期间的消耗。
四、败血症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11~6月份,特别是甲鱼越冬结束,拆除保温棚后。病原体嗜水气单胞菌侵袭甲鱼的肝脏、肾脏、脾脏和血液,发病甲鱼的头顶、底板、四肢充血,严重者口鼻出血、腹腔充血。该病多呈暴发状,一旦发作较难控制。预防时建议每年清理一次池塘,至少2年彻底清理一次,池底泼洒生石灰并搅拌混合;养殖期间做好日常消毒;并在饲料中经常添加好肝胆,用量为2~3克/公斤饲料,以用以保护甲鱼的免疫器官。发病时,如若感染严重,须将池水全部排干,加入新水,并用消毒剂消毒;内服:每公斤饲料中添加3克头孢拉定、水产复合B粉10克,连用10天。
五、腐皮和疥疮
该两种病在拆除保温棚后也有一个多发、暴发的过程,多是由越冬期间水温温差大、温度低引起的。此两种疾病的预防治疗措施分别在《冠源资讯》第80期(2010年10月份)、第81期(2010年11月份)两期中均有详细介绍,在此不再展开。
总之,越冬对甲鱼来说是一个严峻的生死考验,越冬前的饲喂管理尤为重要;越冬后要仔细观察,发现状况及早处理,依然能达到亡羊补牢的目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甲鱼早春死亡原因及防治方法


冬末春初,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越冬池内的甲鱼开始苏醒。然而,由于越冬期间尤其是越冬后期饲养管理不当等诸多原因,往往会引起甲鱼大量死亡,造成严重损失,应特别注意。
1、体质衰竭引起死亡 
甲鱼经越冬后,由于甲鱼体内营养大量消耗,早春营养状况普遍较差,必须加强投饲,才能提高抗病力,减少死亡。
防治方法
冬眠苏醒后要多投喂些动物内脏和鲜螺、蚌肉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每天投喂量不得少于亲鳖体重的15%,以尽快补充营养消耗,避免越冬后期和早春出现死亡高潮。
2、疾病侵害引起死亡 
甲鱼刚苏醒时由于体质较差,最易遭遇红底板病和红脖子病侵害。红底板病的病鳖底板红肿,颈粗大,食欲减退,解剖肝脏呈褐色,腹腔有血水。红脖子病的病鳖,颈伸长后不能自然缩回,腹部有红色斑点,重者口鼻出血,常常引起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
新购亲鳖入池前,池塘应按每立方米用20~30克生石灰全池消毒外,亲鳖本身也要用0.3%~0.5%浓度的高锰酸钾液或25克/升食盐水漫洗10~15分钟,药浴消毒后再投放入池。对发病亲鳖,可用鳖泰Ⅱ号或土霉素或磺胺类药,适量搭配维生素E,拌料投喂治疗,6天为1个疗程,每100千克亲鳖第1天用药200克,第2~6天减半,一般1个疗程即可控制病势蔓延。
3、水质恶化引起死亡 
甲鱼越冬苏醒后,由于投喂饵料等原因,会使水质逐渐恶化,病菌大量繁殖而导致疫病流行死亡。
防治措施
当水温达到15~18℃以上或水质明显变劣时,要进行1次大换水,每周还要适当换注一定新水。随着气温升至25℃以上时,每月需要撒生石灰清塘消毒一次,适宜浓度为20~30克/立方米水体。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40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