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灰霉病怎么防治

番茄就是我们常吃的西红柿,具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含丰富的维生素且易被人体吸收。种植过番茄的人都知道,番茄灰霉病是非常麻烦的一种病害,不仅比较常见且危害特别大,那么怎么防止灰霉病的发生呢?

番茄灰霉病怎么防治

加强管理:合理密植,防止种植过密,影响光照;适当控制浇水、及时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发病后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拉秧后及时清洁田园,并注意农事操作卫生,防止传病。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保护,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1~3次,具体视病情发展而定。药剂可选用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40%施佳乐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20%蓝潮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如大棚栽培还可用百菌清烟剂防治,每亩标准大棚每次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为防止沾花传病,可在沾花药液中加入0.1%的50%扑海因悬浮剂。

灰霉病的危害

灰霉病是番茄上危害较重且常见的病害,各菜区都发生。除危害番茄外,还可危害茄子、辣椒、黄瓜、瓠瓜等20多种作物。低温、连续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危害严重。番茄灰霉病是大棚栽培番茄的重要病害,病菌主要侵害果实,侵染由残留的花及花托向果实或果柄扩展,使果皮成为灰白色水渍状,变软腐烂;以后在果面、花萼及果柄上出现大量灰褐色霉层,果实失水僵化。灰霉病也为害茎叶,成株期病斑识见于叶片,由边缘向里呈V字型发展,并产生深浅相同的轮纹,表面着生少量灰霉,叶片最后枯死。

发病条件

番茄灰霉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灰葡萄孢菌。病菌主要以菌核(寒冷地区)或菌丝体及分孢梗(温暖地区)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夏或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人们生产活动进行传播。分生孢子依靠气流传播,从寄主伤口或衰老器官侵入致病。病菌为弱寄生菌,可在有机物上营腐生生活,在寡照条件下,空气湿度90%以上时,4℃~31℃可发病,但发育适温为20℃~23℃,最高32℃,最低4℃,对湿度要求严格,空气相对湿度达90%时开始发病,高湿维持时间长,发病严重;寡照、适温(20℃左右)、相对湿度大(90%以上)时有利于发病。寄主生长衰弱的,易诱发本病。

早春温室番茄,一般年份番茄灰霉病在番茄叶片上表现为明显的始发期、盛发期和末发期3个阶段:定植后3月初至4月上旬是叶部灰霉病的始发期,病情较平稳;4月上旬至4月下旬是叶部灰霉病的上升期,病害扩展迅速;4月下旬至5月下旬进入发病高峰期,但年度间有差异。生产上持续的低温高湿、苗期带病、叶面肥过量施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蘸花等是引起番茄灰霉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番茄灰霉病的病果发生期多出现在定植后2025天,3月底第一穗果开始发病,4月中旬至5月初进入盛发期,以后随温度升高,放风量加大,病情扩展缓慢;第二穗果多在4月上旬末开始发病,4月底至5月初进入发病高峰;第三穗果在第二穗果发病后15天开始发病,病果增至5月初期开始下降。

症状

西红柿灰霉病对茎、叶、花、果均可危害,但主要危害果实,通常以青果发病较重。茎染病时开始呈水浸状小点,后扩展为长圆形或不规则形,浅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层,严重时致病部以上茎叶枯死导致枯萎病。叶片发病多从叶尖部开始,沿支脉间呈V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浸状,展开后为黄褐色,边缘不规则、深浅相间的轮纹,病、健组织分界明显,表面生少量灰白色霉层。果实染病,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

如上所述,灰霉病虽然是比较常见的病害,危害也比较大,但只要合理的防治也是可以避免灰霉病的发生的,所以在种植番茄期间一定要加强管理,以便番茄灰霉病发生后可以及早处理。

相关推荐

番茄灰叶斑病怎么防治


灰叶斑病是种植番茄特别常见的病害之一,相信不少种植过番茄的人都遇到过灰叶斑病。其实灰叶斑病危害并不是很大,因为这种病毒只会给番茄叶的面造成伤害,但若是严重的话也是会影响产量的哦!

番茄灰叶斑病怎么防治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2、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在大棚较远的地方集中烧毁。

3、适时放风降湿,尽量使保护地前、后的排水加强保护地管理,增施有机肥及磷、钾肥,促新根,保老根,以增强植株抗性。

二、药剂防治:

1、病害发生前或初发生,用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或56.7氢氧化铜粉剂1000倍液喷洒植株。采取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进行预防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在病害发生时可用10%世高(苯咪甲环唑)1500倍液,或64%杀毒矾400倍液、52%抑快净水剂1800倍液或68%易保水剂13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品润干悬浮剂600倍液,或25%凯润乳油1500倍液,或6%乐比耕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施。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喷雾时尽量使用小孔径喷片,以降低叶表面湿度。

2、已打顶的地块用30%苯醚甲、丙环乳油30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1000倍液混合喷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苯醚甲、丙环乳油对番茄生长有抑制作用,因而在生长旺盛的地块尽量少用或不用。

3、棚室保护地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撒5%加瑞农粉尘剂或7%防霉灵粉尘、5%灭霉灵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也可选用15%克菌灵烟霉剂(速克灵百菌清),每亩200克熏治。

症状

番茄灰叶斑病在幼叶及老叶上均可出现。发病初期叶面布满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点,病斑中央浅褐色,周围深褐色,叶片背面颜色较叶正面深,周围黑褐色。病斑稍凹陷,多较小,亦有较大的圆形褐色病斑,病斑随时间扩展,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病斑处较薄,后期易破裂、穿孔。叶缘也可发病,沿叶缘呈不规则形病斑,叶片正、背面颜色几乎一致。病斑常沿叶缘发展,连成片状,深褐色,随叶片变干,斑点渐褪为灰白至灰褐色。为害严重时,导致全部叶片变黄。已被侵染的叶片逐渐变褐,很快死去并从植株上脱落。灰叶斑病症状基本上限于叶片,但是当环境条件适宜时,也会在茎和叶柄部位发生。

发病原因及条件

番茄灰叶斑病病菌可在土壤中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第二年温度湿度达到孢子生长程度时,会对番茄进行初次侵染;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再次侵染。温暖潮湿,阴雨天及结露持续时间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土壤肥力不足会导致植株生长衰弱,发病率严重。

番茄灰叶斑病与低温冻害病害的区别

灰叶斑病与低温冻害都在阴雨,低温寡照天气发生,主要都危害叶片,发病初期症状极为相似,叶面布满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点,并沿叶脉扩大,不同之处在于灰叶斑病病斑分布于整个叶片,颜色为浅褐色,叶背病斑稍凹陷,颜色较叶正面深,严重时,易穿孔。低温冻害病斑沿叶缘向叶轴蔓延,叶面颜色开始发黄,继而形成灰褐色病斑,叶背正常,无穿孔,严重时,叶缘上卷,叶背发白。

以上是小编给大家总结的关于番茄灰叶斑病的防治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番茄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吃的蔬菜,也是可以生吃的水果,不管生吃还是炒熟吃都特别美味营养,番茄含大量的维生素C,经常使用可以美容美白哦!

番茄裂果病防治方法


裂果病是很多植物都存在的一种病害,品种本身还有环境的变化都会造成裂果。番茄裂果是导致番茄品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对于种植户来说一定要采取积极地措施,从而减少自己的损失。

番茄裂果病防治方法

1、先选择抗裂性强的品种,一般中小型高桩型木栓层薄,果皮厚的品种较抗裂。

2、育苗期特别是花芽分化期要保持充足的光照,温度不要过高过低,从幼苗期2~4片叶开始,苗床气温白天保持在24~25℃,夜间在15~17℃,一直维持到定植前半个月,特别是夜温不能长时间低于8℃。

3、防治阳光直射果皮,在秋延晚栽培及早春栽培后期,下部叶片不要过早打掉,可为果实起到遮荫作用防止裂果。

4、管理好土壤水分,防止土壤过干过湿,雨后及时排水,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80%左右。

5、增施有机肥及质量好的生物肥以改良土壤结构,为根系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条件。因番茄喜钾肥,施入充足的钾可使果皮增厚,减少裂果,因番茄花期对钙特别敏感,在生长过程中缺钙、硼易导致果皮老化而造成裂果,定植后可定期叶面喷施钙肥、硼肥。

6、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激素时浓度不宜过大,要针对不同的品种,温度合理确定使用浓度,避免出现裂果。

7、整枝打杈要适度,保证植株有茂盛的叶片加强体内多余水分的蒸腾,避免养分集中供应果实造成裂果。

8、用85%比久1000~2000倍液喷施生长中的果实,或用1000倍液的氯化钙溶液涂抹生长中的果实,也可起到防止裂果的效果。

番茄裂果病症状

1、番茄顶裂果:指果实脐部及其周围果皮开裂,有时胎座组织及种籽随果皮外翻裸露,成熟果实脐部像猫爪子的掌面一样七翻八裂(也叫开窗裂)。

2、番茄纹裂果:指果实表面产生条纹状,根据开裂部位和原故不同,又可分为①放射状纹裂。②同心圆状纹裂。③条纹状纹裂。④番茄横裂果。

番茄裂果病发病原因

1、与品种特性有关、一般大果型、圆型果木栓层厚的品种比中小型、高桩型木栓层薄的品种更易开裂。

2、环境条件所致,育苗期在花芽分化期夜温低,尤其夜温长期低于8℃,再加上土壤干旱,氮肥偏多等因素影响,造成植株对钙和硼的吸收障碍,花器养分缺少,形成花柱开裂的畸形花和雄蕊靠在子房上的畸形花,从而结出顶裂果和横裂果。在果实发育后期或转色期遇高温,强光照射、干旱,特别是久旱后灌水或遇大雨,果皮的生长与果肉组织的膨大速度不同步时,膨压增大而出现裂果。

3、缺素所导,土壤中缺钾、钙、硼等元素,或在不良土壤环境条件下造成植株对钙、硼的吸收障碍时,也容易产生裂果。

4、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当,使用保花保果时浓度过大,水肥跟不上,也是造成子房畸形发育,或者造成局部生理机能旺盛,引起生理失调而产生裂果。

5、打顶过早,造成养分集中供应到果实而造成裂果。

西红柿的生长习性

番茄是喜温性蔬菜,在正常条件下,同化作用最适温度为20-25℃,根系生长最适土温为20-22℃。喜光,光饱和点为70000lx,适宜光照强度为30000-50000lx。也是短日照植物,番茄喜水,一般以土壤湿度60-80%、空气湿度45-50%为宜。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太严苛,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壤土生长良好。土壤酸碱度以pH6-7为宜。

番茄裂果病的防治方法有很多,但是产生的原因很重要,一方面,我们在选种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些方面,从根源上提升番茄的品质,此外在种植过程中也要对环境进行一个密切的观察。

莴笋霜霉病病害防治


莴笋霜霉病病害防治

霜霉病是莴笋的主要病害。春莴笋、秋莴笋均有发生,尤以春季莴笋受害较重,在春莴笋封行时最易发生。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先在近地面叶片上出现近圆形或多角形的淡黄色病斑,叶背面长出白霉。随后,病斑变褐色,连成一片,全叶变黄枯死,并迅速蔓延至全株。数天以后,全田植株受害,一片枯黄,严重时可绝收。

病菌在土壤中或秋播莴笋上越冬,种子上也可带菌。一般在春季和秋季阴天气温较低、多雨、多露、多雾、光照少,品种单一、抗病性差、底肥不足、密度过大、通风和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防治:选用抗病品种;轮作;适当控制栽植密度: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加强苗期水肥管理,开沟排水,灌水施肥采用沟灌等以降低田间湿度。莲座期及时预防,收获后清除病残体等。

2、用种子重量的0.3%药剂拌种。也可用25%瑞毒霉(25%甲霜灵)或50%的福美双、甲霜灵锰锌等药剂拌种。

3、药剂防治:应该在发病初期就喷药,选用药剂和兑水比例:安泰生70%可湿性粉剂1斤兑水1700斤,霉克多66.8%可湿性粉剂1斤兑水700斤,25%甲霜灵1斤兑水500斤、40%乙磷铝1斤兑水250斤、64%杀毒矾1斤兑水400斤、48%瑞毒锰锌1斤兑水500斤、72.2%普力克水剂1斤兑水600-800斤、双露1斤兑水600斤、菌可得1斤兑水1000斤。常用药百菌清、杀毒矾、乙膦锰锌、瑞毒霉等也有作用。兑水喷雾,隔7-10天1次,连续3-4次。喷药以叶背为主。药剂应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抗性产生。

家禽曲霉病的防治


家禽曲霉病是一种常见的霉菌病。卉暂的特点足呼吸道发生炎症(尤其是肺和蔼囊)。主要发生予幼禽,发病率高,可造成大批死亡。污染的垫料、木屑、空气、泥土、饲料是引起本病风行的主要传染起源。幼禽是经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而感染发病,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是引起本病爆发的主要起因。鸡得病后可见呼吸艰巨,张口呼吸。减食或不吃食。病程在一周左右,如不及时采取办法,死亡率可达50%以上。

不使用发霉的垫草和饲料是防制曲霉菌病的主要办法,所以应维持育雏室干净干净、单调,每天温差不要过大。发霉饲料坚持不能喂鸡。育雏室要用5%石碳酸或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后,方能进雏。

对该病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据报道用制霉菌素防治有一定疗效,剂量每100只鸡用50万单位,日服2次,连用3天,也有材料介绍可用碘化钾、硫酸铜液让禽饮用进行防治。发现该病后立刻改换垫料或换去发霉饲料,加入抗生素避免继发感染。

林蛙肤霉病的防治


(1)肤霉病(水霉病)

【病原】水霉菌和绵霉菌。当水质差,天气不正常时,死的受精卵先被水霉感染,继而感染周围的正常卵引发水霉病。或当蝌蚪及幼蛙和成蛙的皮肤受伤后,水霉菌通过伤口侵入蛙体而出现水霉病。

【症状】受感染的卵发白且四周长出白毛,常见蝌蚪尾部或蛙四肢长有肉眼可见的棉絮状白毛,伤口处发炎、红肿,致使病蛙消瘦而死亡。

【流行病学】该病四季都有发生,但水温在15-20℃时发病最为严重。蛙卵、蝌蚪、幼蛙、成蛙均可感染水霉而引发本病,可引起蛙卵大批死亡,危害极大。

【防治方法】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洁。捕捉和运输蝌蚪、蛙时,操作要轻微细致,避免体表损伤。受伤的蝌蚪和蛙,可用1%的紫药水涂抹伤口,或用5-1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洗30分钟后再放养。蛙卵转入孵化池之前,可用1%的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或用10毫克生高锰酸钾溶液浸洗20分钟。患此病时,可用10-15毫克升的福尔马林全池泼洒,连续 2-3天有效。

丝瓜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很多蔬菜在种植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丝瓜也是免不了有时候会遭受这种灾难。最常见的就是丝瓜霜霉病,这种病害一旦发生,就会直接影响丝瓜的产量和质量,危害非常大,但是也并不是没有方法防治的。

丝瓜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1、田间种植丝瓜需选择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栽培,并做好栽培管理措施,增施有机肥、适量灌水,保证充足的水肥供应,以提高植株抗病力、降低霜霉病侵染几率。

2、适时引蔓整枝,配合在其花芽分化期喷施促花王3号,以迫使顶梢旺盛营养大量回流,其主干主力营养转向幼果发育系统,提升果实膨大活力,避免叶片肥大现象,提高田间通透性、保证植株间通风透光性良好。

3、及时在霜霉病为害初期使用针对性药剂喷施防控,根据植株受害情况酌情连喷2-3次,并与新高脂膜混合使用,以改造高毒农药为中毒、中毒农药为低毒、低毒农药为微毒,降低每亩用药量(减半),提高防治效果(多倍)。

什么是丝瓜霜霉病

该病主要为害叶片,病叶先出现不规则淡黄色至鲜黄色病斑,后扩大为多角形褐病斑,潮湿时病斑背面出现紫黑色霉层,后期病斑连成片,叶片枯死,严重减产。丝瓜霜霉病病源与黄瓜霜霉病同属一种病菌,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低温阴雨,空气湿度高,昼夜温差大,棚内大水漫灌时,均有利于发病。大田栽培病菌借风雨传播。

丝瓜霜霉病的发病规律

发病规律:南方周年种植丝瓜的地区,病菌在病叶上越冬或越复。北方病菌孢子囊主要

是借季风从南方或邻近地区吹来。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结瓜期阴雨连绵或湿度大发病重。

丝瓜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

1、丝瓜野螟。丝瓜野螟一年发生数代,以7~9月发生数量最大,并世代重迭,为害严重,主食叶肉,严重时大面积叶片仅留叶脉,严重影响丝瓜产量和质量。

防治方法:当幼虫盛发时,用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防治,如百灵3000倍液,杀虫单1000倍液防治。棕榈蓟马可亩用10%一遍净10~20克喷雾防治。

2、丝瓜绵腐病。丝瓜绵腐病的危害时期分苗期和结瓜期,被害后导致烂瓜。

防治方法:主要以农业防治为主,注重三沟配套、降低田间湿度、平衡施肥,防偏施重施氮肥,加强药剂防治,主要用1:2:200波尔多液喷雾,瓜期遇多阴雨天气,湿度大时,要早防勤防。

3、丝瓜炭疽病。丝瓜炭疽病为真菌性病害,病斑近圆形,直径大小不等,大的约2厘米。温度、湿度不同颜色不一,温度高时颜色深褐色,温度低湿度大颜色浅褐色。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4~5次。也可用25%炭疽灵800~1000倍液喷雾,连续2~3次。

丝瓜在霜霉病发生的时候,可以食用药剂防治的方法,见效比较快,可以在种植前期就做好农业防治,这样可以减少发病的几率。丝瓜还有一些别的病害也是比较常见的,都可以用到农业和药剂两种方法来防治。

鲟鱼肤霉病防治技术


肤霉病是水产动物的一种常见病,但对鲟危害极大。如果不及时防治,则会暴发大面积肤霉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鲟养殖实践中,对肤霉病的防治进行了试验,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病因与症状

1、病因引起肤霉病的水霉共有10多种,但危害鲟主要是水霉和绵霉2个属的种。凡是受伤的鱼体均可被感染,且在鲟尸体上繁殖极快,对鲟是一种继发性感染。

2、症状发病早期,用肉眼看不出什么异状。当肉眼能看出时,菌丝不仅已在伤口侵入,且已向外长出菌丝,似灰白色的棉毛状,故俗称“生毛”或白毛病。菌丝常着生于各鳍(以胸、尾鳍为多)、吻端及口的周围,鳃上同时沾满淤泥污物,有的鳃上开始着生少量菌丝。随着病情发展,鱼体消瘦,食欲减退,游动迟缓,甚至卧于池底不动。当水霉寄生于鳃上并且大量繁殖时,堵塞全部呼吸器官,导致死亡。

二、预防措施

1、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放养前或倒池后,要用3%~5%的食盐水将鱼体消毒3~4次。

2、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力。

3、保持池内清洁,及时清除池内污物,减少发病率。

三、治疗方法

1、将病鱼隔离,用5~6×10-6的孔雀石绿浸泡10~20分钟(以水霉变绿为宜),每天浸泡一次,3~4次即可。

2.用食盐、小苏打合剂(1:1)800×10-6全池泼洒3~4天。

3.提高池水温度在25℃以上,28~30℃为佳。幼鱼的升温梯度不大于5℃,鱼苗的升温梯度不大于2℃。

四、体会

1.肤霉病应注意“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一旦暴发便难以控制,即使采用治疗措施,成功率也只有50%~60%。因此,抓好预防是防止大面积肤霉病暴发的重要一环。

2.孔雀石绿虽对肤霉病有疗效,但一般不用孔雀石绿全池泼洒,以防止药残引起大批死亡。比用孔雀石绿浸浴情况来看,成活率仅40%。

3.加强观察,对症下药。若伴有烂鳍、烂尾、烂鳃闰症,要先用5×10-6痢特灵全池连续泼洒3~4天,避免交叉感染。

4.由于鲟骨板尖硬,互相磨擦易受伤,运输途中虽未出现死亡,但到养殖场后会因鱼体受伤严重,引起大面积肤霉病发生。因此,为确保养殖成活率,运输水温应在15℃以下,装运密度不能过大,且在起运前停食2天。

甲鱼养殖常见病水霉病白毛病肤霉病防治技术



又称白毛病、肤霉病。
一、病原
病原体是水霉菌、绵霉菌和丝囊霉菌等真菌。
二、流行情况
水霉等这类真菌在水中一年四季均有,但在10~15℃温度较低的、水质清澈、藻类少的水中生长较好。水霉、绵霉和丝囊霉菌等都是腐生性生物,只侵害有伤的机体,一旦侵入寄主体内,其菌丝体汲取营养生长很快,3~7天内即形成错综复杂的菌丝体,并能逐步侵蚀好的机体。水霉在鳖体表发展到2/3以上时,患病鳖行动变得迟钝,食欲减退,体质逐渐瘦弱而死。对受伤的稚、幼鳖危害较大,死亡率高。种鳖和成鳖患此病后损伤的皮肤易受其它病菌的感染而造成并发症死亡。
三、病症
发病初期,肉眼不易看出鳖有什么异常。当肉眼能观察出时,菌丝早已侵入鳖的伤口,并向外长出很长的菌丝,灰白色棉絮状,柔软,在水中观察呈絮状,厚而密,影响行动。病鳖烦躁不安,摄食减少,严重时全身各处均被感染,菌丝的大量寄生使鳖负担过重,行动迟缓,最后不食,不断消瘦而死亡。水霉病造成死亡率较低,但危害鳖的正常生长,易引起其它并发症而使鳖死亡。
四、防治措施
1.预防方法:①运输、捕捞和倒池过程中,仔细操作,防止鳖体受伤;②注意水质污染,污染的水体会腐蚀鳖,特别是稚、幼鳖的皮肤,使霉菌有机可乘;③放养时注意鳖的规格一致,大小同池会造成小鳖被咬伤或吃不到食物而抵抗力下降;④经常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可增加鳖体的抗霉菌能力;⑤所有鳖放养前都要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
2.治疗方法:①万分之四的食盐与万分之四的小苏打溶液全池遍洒。②对发病鳖,先捞起隔离,然后在浅水水泥池中治疗。先用50~100毫克/升的福尔马林浸泡10~20分钟;为防止细菌的继发感染,每千克鳖体注射8万国家单位硫酸链霉素。③也可以用10毫克/升漂白粉溶液浸浴10~20分钟。④也可用万分之四的食盐和万分之四的小苏打混合液药浴12小时。

温室番茄滴灌设备选用


滴灌设备主要包括:水泵、水表、阀门、过滤器、施肥器、温室内支管、毛管等。

水泵

根据农户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泵,一般要求出水量10方/小时左右。

水表

水表的选择要考虑到水头损失值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且配置于肥料注入口的上游,防止肥料对水表的腐蚀。

阀门

根据实际需求,一般选择50球阀和32球阀以及16滴灌带旁通阀即可。

过滤器

过滤器是保证整个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的关键部件,滴灌管的灌水器出水口较小,容易被小的颗粒物堵塞,使用过滤器可有效降低灌溉水中的杂质,降低出水口堵塞的几率,从而提高滴灌管使用寿命。在选型时建议采用1.5寸的碟片过滤器,碟片过滤器对各种水质均有较好的过滤效果,并且使用寿命也比筛网过滤器长,同时便于清洗。

施肥器

一般选用1寸的文丘里施肥器,文丘里施肥器不需要外源动力,直接从敞口肥料罐中吸取肥料,吸肥量大,操作简单,磨损率低,安装简易,方便移动,养分浓度均匀且抗腐蚀性强。

温室内支管

根据番茄的需水量和灌溉时间,建议使用32或40毫米口径的PE软管,经济流速为1.5米/秒时,出水量在6~10立方米/小时,灌水2~3小时就可以满足番茄的灌水需求。

毛管

根据番茄的需水量及土壤的相关性质选用合适的滴头间距及滴头流量。推荐使用壁厚0.38毫米,滴头间距20厘米,滴头流量1.7升/小时的内镶贴片滴灌管。一般采用每行一管的铺设原则。

甲鱼养殖之肤霉病防治技术


[病原]鳖肤霉病又称鳖水霉病。病原为水霉。
[症状及病理变化]患病鳖早期无明显症状。严重时,菌丝已侵入鳖体伤口向内、外生长,肉眼可见病鳖体表有一簇簇白毛,故俗称“白毛病”,手摸有滑腻感。
[流行情况]水霉病危害各龄鳖,尤其对稚、幼鳖危害更大。流行水温为10~15℃,是淡水水域的常见病之一。
[防治方法]
预防
越冬鳖池水温降至15~20℃时,遍洒浓度为0.2毫克/千克的孔雀绿。早春鳖出水活动时,遍洒浓度为0.5毫克/千克的孔雀绿进行预防性消毒。
治疗
1.全池遍洒浓度为500毫克/千克的食盐和小苏打,或浓度为2~4毫克/千克亚甲基蓝。
2.患病鳖放入刚好埋没鳖体的沙箱中,置阳光下晒0.5~1小时。
3.患病鳖种用浓度为0.3%~0.4%的盐水药浴5分钟,进行消毒。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41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