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白鱼

中文名称山白鱼

拉丁名称Anabarilius transmontanus (Nichols, 1925)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白鱼属

拉丁属名Anabarilius Cokerell,1923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珠江和元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Ⅱ-7;臀鳍Ⅲ-8-9;胸鳍Ⅰ-8;腹鳍Ⅰ-14-15。鳃耙12-14。下咽齿3行,245-442。侧线鳞54[(10-11)/(2-V)]57。

体长为体高的4.2-5.2(平均4.6)倍,为头长的3.6-4.0(3.2)倍,为尾柄长的5.9-6.8(6.3)倍,为尾柄高的9.9-11.5(10.5)倍。头长为吻长的3.5-3.9(3.6)倍,为眼径的4.0-5.1(4.8)倍,为眼间距的3.1-3.4(3.2)倍。

体例扁,头后背部隆起,躯干前部为身体最高处。头较钝。口端位,上下颌等长,上颌缺刻不明显,口裂略斜,后端伸达鼻孔的正下方。侧线在胸鳍上方的弯折明显。腹稜自腹鳍至肛门。

背鳍不分枝鳍条多半分节,末端柔软,仅基部变硬,起点大多数是在最后一个鳞片至鼻孔的中点,少数至吻端的中点。腹鳍位置多与背鳍相对或略后于背鳍。臀鳍起点在背鳍末端之后的下方。yZ023.COm

腹膜灰黑色。鳔2室,后室末端钝圆,其长为前室的1.8倍。

福尔马林固定后,背部青灰色,腹部淡棕色,鳍与腹部同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相关推荐

大鳞白鱼


中文名称大鳞白鱼

拉丁名称Anabarilius macrolepis Yihet Woo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白鱼属

拉丁属名Anabarilius Cokerell,1923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珠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Ⅱ-7;臀鳍Ⅲ-9-11;胸鳍Ⅰ-8;腹鳍Ⅰ-14-15。鳃耙15-18(17)。下咽齿3行,2.4.5-4.4.2,尖端钩状。侧线鳞57[(12-13)/(3-V)]68。

体长为体高的4.3-5.1(平均4.8)倍,为头长的3.9-4.8(4.3)倍,为尾柄长的5.0-6.4(6.0)倍,为尾柄高的10.7-13.2(11.8)倍。头长为吻长的3.3-4.0(3.7)倍,为眼径的3.9-4.7(4.5)倍,为眼间距的3.1-3.6(3.4)倍。

体侧扁,头后背部明显隆起,身体最高处在躯干前部。头背面宽平。口端位,口裂向上,上颌缺刻小,下颌稍突出,后端达鼻孔正下方。侧线在胸鳍基部上方向下弯折至腹部向后延伸,至臀鳍基部末端又向上弯折入尾柄中线。腹稜自腹鳍基部至肛门。

背鳍不分枝鳍条基部较硬,仅末端柔软分节,起点位于吻端至最后鳞片的中点,或更近于尾鳍基。腹鳍起点略前于背鳍,末端不达肛门。肛门紧靠臀鳍基部。

鳔2室,后室末端钝圆,其长为前室的2倍。腹膜灰黑色。

福尔马林固定后,体背的鳞片边缘呈灰黑色,体下侧及腹部为灰白色。除尾鳍略带黑色外,其他各鳍也呈灰白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阳宗白鱼


中文名称阳宗白鱼


拉丁名称Anabarilius yangzonensis Chen et Chu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白鱼属

拉丁属名Anabarilius Cokerell,1923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珠江水系。

形态特征
背鳍Ⅱ-7;臀鳍Ⅲ-10-13;胸鳍Ⅰ-8;腹鳍Ⅰ-14-15。鳃耙12-14。下咽齿3行,245-442或244-442,末端钩状。侧线鳞76[(14-15)/(3-4-V)]84。脊椎骨4+40-41。

体长为体高的4.4-5.5(平均5.1)倍,为头长的4.4-4.8(4.6)倍,为尾柄长的5.0-5.9(5.4)倍,为尾柄高的11.4-13.0(12.1)倍。头长为吻长的3.3-3.9(3.6)倍,为眼径的3.8-4.3(4.0)倍,为眼间距的3.1-3.4(3.3)倍。

体不太侧扁,背部较平直,头稍尖。口端位,上下颌等长,上颌具浅的缺刻,下颌后端伸至鼻孔后缘正下方。侧线在胸鳍末端的弯折角度比较不明显。腹稜自腹鳍的基部后端至肛门。

背鳍不分枝鳍条多半分节柔软,其起点在吻端至最后一个脊椎骨的中点。腹鳍位置略前于背鳍,其末端远不达肛门。臀鳍起点在背鳍条末端之后下方。肛门紧靠臀鳍基部。

鳔2室,后室末端钝圆,为前室长的2.3倍。腹膜灰黑色。

体色在新鲜时全身银白,仅背部较暗。福尔马林固定后。色泽消失,背部显现暗黑色,腹部黄白色。除尾鳍略带黑色外,各鳍与腹部同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宜良西昌白鱼


中文名称宜良西昌白鱼


拉丁名称Anabarilius liui yiliangensis He Liu, 1983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白鱼属

拉丁属名Anabarilius Cokerell,1923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南盘江上游。

形态特征
背鳍Ⅱ-7;臀鳍Ⅲ-10一12(11);胸鳍Ⅰ-8;腹鳍Ⅰ-14-15。鳃耙11-12。下咽齿3行,245-432。侧线鳞63[(10-11)/(2-3-V)]70。

体长为体高的4.2-5.3(平均5.0)倍,为头长的4.4-4.8(4.6)倍,为尾柄长的5.5-5.9(5.6)倍,为尾柄高的11.0-13.0(11.9)倍。头长为吻长的3.4-3.9(3.6)倍,为眼径的3.5-4.8(4.2)倍,为眼间距的2.9-3.2(3.1)倍。

体不太侧扁,背部平直。头稍尖。口端位,上下颌等长,上颌中央具凹陷,下颌后端伸达鼻孔的正下方。侧线在胸鳍上方弯折明显。腹稜明显,自腹鳍基部至肛门。

背鳍刺末端柔软分节,仅基部较硬,起点位置约在吻端至尾鳍基部的中点。腹鳍位置略前于背鳍,起点约在眼后缘至臀鳍基部末端的中点。臀鳍起点在最长背鳍条正下方之后。

鳔2室,后室末端钝圆,其长为前室的2.1倍。腹膜黑色。

背部暗灰色,腹部银白。福尔马林波固定后,背、腹黑白更显,体侧天黑斑。

生活习性
淡水生。

杞麓白鱼


中文名称杞麓白鱼

拉丁名称Anabari1ius qi1uensis Chen et Chu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白鱼属

拉丁属名Anabarilius Cokerell,1923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云南杞麓湖。

形态特征
背鳍Ⅱ-7;臀鳍Ⅲ-10-12;胸鳍Ⅰ-8;腹鳍Ⅰ-15-16。鳃耙22-25。下咽齿3行,245-442。侧线鳞76[(12-13)/(3-V)]88。脊椎骨4+39-40。

体长为体高的5.0-6.0(平均5.5)倍,为头长的4.0-4.8(4.4)倍,为尾柄长的5.1-5.8(5.5)倍,为尾柄高的11.2-12.9(12.2)倍。头长为吻长的3.7-4.5(4.0)倍,为眼径的3.3-3.7(3.4)倍,为眼间距的3.3-4.0(3.6)倍。

体侧扁,背部平直。四次上位,口裂斜上,上颌无缺刻,下颌突出。后端未仲达鼻孔前缘的正下方。侧线在胸鳍上方弯折明显。腹稜自腹鳍基部至肛门。

背鳍不分枝鳍条比较粗硬,起点位于吻端至尾鳍基中点。腹鳍位置略前于背鳍,末端不达肛门。肛门紧靠臀鳍基。

鳔2室,后室末端锐圆,其长为前室的2倍。腹膜灰黑色。

体银白色。福尔马林固定后,背部灰黑色。腹部及鳍为白色。

生活习性
淡水生。

傜山鲤


中文名称傜山鲤

拉丁名称Yaoshanicus arcus Lin

英文名称Yaoshan minnow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傜山鲤属

拉丁属名Yaoshanicus Lin,1931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珠江水系和内蒙古。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7-8;胸鳍Ⅰ-12-13;腹鳍Ⅰ-7。侧线鳞35[6/(3-V)]38;背鳍前俄15,围尾柄鳞14-16。第一鳃弓外侧鳃耙7-8。下咽齿3行,135,145或245等。脊椎骨4+30-32。

体长为体高的3.6-4.2(平均3.9)倍,为头长的3.7-4.3(4.0)倍,为尾柄长的4.1-4.7(4.3)倍,为尾柄高的7.4-8.2(8.0)倍。头长为吻长的3.1-3.7(3.5)倍,为眼径的3.5-4.3(3.8)倍,为眼间距的2.1-2.5(2.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7-1.9(1.8)倍。

体长而侧扁,体高约等于头长。前腹圆,从腹鳍基部向后至肛门具明显的腹稜。吻稍尖。头呈圆锥形。口端位,口裂稍倾斜。上下颌约等长,下颌前端无突起与上颌相衔。无口须。眼侧上位,中等大小。眼后头长大于吻长。眼间宽而平。体被中等大小圆鳞,侧线完全,在腹鳍之前稍下弯,入尾柄后回升到体侧中部。

背鳍短,起点在腹鳍基部之后,离吻端较离尾鳍基部为远。胸鳍圆钝,末端不达腹鳍起点。腹鳍末端不达肛门。盯门紧挨臀鳍起点。尾鳍叉形,末端稍钝,上下叶约等长。

下咽骨弧形,较窄,咽齿锥形,末端略带钩状。鳃耙稀疏、短小。肠管长度不及体长。鳔2室,后室长约为前室的两倍。腹膜灰白,带有小黑点。

福尔马林浸泡后,体背黑褐色,腹面灰白,侧线上部的鳞片基部各具有一个小黑斑。各鳍均无显著斑纹。

生活习性
淡水生。

山画眉


山画眉又叫山嘈杂鸟、黑老婆。属雀形目、画眉亚科。分布在我国北部和西部,有3个亚种,本亚种为华北一带噪鹛属中唯一的鸟。此鸟鸣声多变、悦耳动听,是华北一带常见的中型鸣叫型笼养鸟。

【山画眉的形态特征】

山画眉的宏观特点是羽色偏暗,尾长、粗,体浑圆。体长25厘米,嘴峰25毫米,翅9厘米,尾122毫米,跗33毫米,上体大都灰砂褐色,头顶各羽杂以更浓褐色的轴纹和羽缘,腰以r灰色较著,两翅表面与背略同,仅外侧飞羽的外缘显得更灰。中央尾羽与背同,端部转黑褐色,外侧尾羽大都黑褐,仅基部稍沾灰褐。眼先灰白,羽端缀黑,眉纹和耳羽淡砂褐色。颏黑褐色,下体余部与背相似,但较浅淡,向后更沾灰色。眼灰褐,嘴黑、嘴峰及先端均沾褐色,脚和趾暗灰红色。

【山画眉的生活习性】

山画眉平时栖息于高山丛生低灌和矮树的山坡上,常数鸟结成小群活动。虽大多隐匿下木间,但不很畏人。鸣声多变,而富于音韵,有时却甚单调,连叫不已。在繁殖期中,雄鸟的吟咏尤为悦耳。山画眉鸣叫时常把头部似有节奏地向左右稍倾着,且不时耸起体羽或翘起尾巴。食物为昆虫及植物种子等。浅杯状巢以干草、嫩枝等构成,内铺以细根、纤维等。营置于矮灌间。卵纯玉蓝色。

【饲养管理】见画眉。

画眉、文须雀、黑喉噪鹃,红嘴相思鸟、银耳相思鸟、棕头鸦雀、山噪鹃等以外,画眉亚科还有许多笼养观赏鸟,如棕颈钩嘴鹛、锈脸钩嘴鹛、矛纹草鹛、黑脸噪鹛、白颊噪鹛、山鹛等。其饲养方法与画居、相思鸟大同小异。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073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黄副绯鲤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