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长丝角鮟鱇

中文名称长尾长丝角鮟鱇
拉丁名称Gigantactis gargantusBertelsen Pietsch et Lavenbeg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鮟鱇目

拉丁目名Lophiiformes

中文亚目名角鮟鱇亚目

拉丁亚目名Ceratioidei

中文科名大角鮟鱇科

拉丁科名Gigantactinidae

中文属名大角鮟鱇属

拉丁属名Gigantact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东北太平洋及夏威夷群岛深海中,我国产于东海外海875-1 030米深海中。

形态特征
下颌齿发达,排成若干行,背鳍通常有5-9鳍条,极少为4-10。臀鳍4-7,极少为8。第一背鳍棘位于吻端,棘的端部具发达球状拟饵体。第一背鳍棘较长,为体长134%-358%,似饵体无尖长的端部突起,尾鳍第二、第七鳍条丝状延长,体黑色。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相关推荐

长杆角鮟鱇


中文名称 长杆角鮟鱇
拉丁名称 Ceratias holboelli
英文名称 deepsea anglerfish, deep sea angler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鮟鱇目
拉丁目名 Lophiiformes
中文科名 角鮟鱇科
拉丁科名 Ceratiidae
中文属名 长杆角鮟鱇属
拉丁属名 Ceratia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Ⅰ,Ⅰ,4;臀鳍4;胸鳍18;尾鳍8。
 体长为体高1.8倍,为体宽9.4倍,为头长2.4倍,为第一背鳍棘长1.1倍,为第二背鳍棘长22.3倍。头长为吻长2.4倍,为眼径81.4倍,为眼间隔4.7倍,为胸鳍长8倍,为尾鳍长3.9倍,为上颌长2.9倍。

体高,侧扁,稍延长,背、腹缘均圆凸,尾柄短而高。头大,侧扁。吻中等长,约为眼间隔2倍。眼退化,很小,为皮膜所盖,上侧位,约位于吻端与鳃孔前缘之中央。鼻管小,较细长,距吻端较距眼为近,两鼻孔开孔于鼻管端部。口裂中大,几垂直,后端不伸达眼前缘下方。下颌突出,缝合棘发达。上颌牙1行,每侧9牙,前部较大;下颌牙2行,内行约11牙,较大,尖而粗短;犁骨、腭骨和舌均无牙。鳃孔较小,侧中位,位于胸鳍基部下方。鳃2(1/2)个,无鳃耙,鳃丝较细长。肛门大,与臀鳍起点之距大于胸鳍长。

头、体密具许多骨质棘突,棘突基部宽圆,上端尖;腹部棘突最大;各鳍的鳍条上亦密具较小棘突。

第一背鳍具2鳍棘,第一鳍棘位于眼上方头部,棘长稍短于体长,在上部4/5处分成上下2节;棘端具一球状拟饵体,拟饵体后具3分支丝状突起,中支最长,又分为2小支。第二鳍棘呈宽扁皮瓣(长30mm,基宽19mm),其起点与第一棘之距为它与第二背鳍起点之距的2倍。第二背鳍约始于体后部1/5处,臀鳍始于背鳍第三鳍条基部下方;背、臀鳍均以第二鳍条最长,后端伸越尾鳍基。胸鳍中侧位,基部较宽。无腹鳍。尾鳍长大,中间4鳍条分支;由皮膜与背鳍、臀鳍鳍条相连,仅端部裸出。

全体灰黑色,体侧上部和尾部暗黑色。

何氏角鮟鱇


中文名称何氏角鮟鱇

拉丁名称Ceratias holboelli Kroyer

英文名称deepsea anglerfish, deep sea angl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鮟鱇目

拉丁目名Lophiiformes

中文亚目名角鮟鱇亚目

拉丁亚目名Ceratioidei

中文科名角鮟鱇科

拉丁科名Ceratiidae

中文属名长杆角鮟鱇属

拉丁属名Ceratia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和大西洋,我国在东海大陆坡深海有产。

形态特征
细长的背鳍棘上有球状或犁形的吻触手,幼小个体的吻触手简单。幼鱼皮肤上覆有许多排列紧密的皮质棘,口几垂直,吻触手小而卵圆形,有1-2纤丝,背鳍前方有2杆状瘤突,自由生活阶段的雄鱼体球形,眼较大,当寄生到雌体时,体侧扁,眼退化,牙齿及消化道也退化。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多须丝角鮟鱇


中文名称 多须丝角鮟鱇
拉丁名称 Linophryne polypogon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鮟鱇目
拉丁目名 Lophiiformes
中文科名 丝角鮟鱇科
拉丁科名 Linophrynidae
中文属名 丝角鮟鱇属
拉丁属名 Linophryne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Ⅰ,3;臀鳍3;胸鳍17;尾鳍9(2+4+3)。鳃盖条骨5。脊椎骨20(12+8,包括尾椎)。
体长为体高1.5倍,为体宽5.6倍,为头长1.8倍,为背鳍前长1.2倍,为两蝶耳骨棘间距1.9倍,为下颌前端至喉须基部之距2倍,为背鳍棘长(包括拟饵体)3.2倍,为吻长5.7倍,为眼径64.7倍,为眼间隔5.5倍,为背鳍长13.9倍,为臀鳍长12.6倍,为胸鳍长8.1倍,为尾鳍长3.5倍。

体柔软,高而侧扁,椭圆形,背部除蝶耳骨棘隆起外,较平直;腹面略圆突,后部几垂直向上至尾鳍基;尾柄短而高。头大,额骨具较高的圆形突起,在眼后上方具1短而尖的蝶耳骨棘(长3毫米),露出皮肤;下颌缝合棘短;前鳃盖骨棘和角骨棘尖突,但不穿出皮肤。吻较短,吻背中央具触手。眼很小,上侧位,在蝶耳骨棘稍前下方,为皮膜所盖。眼间隔较宽,略大于吻长,中间稍凹。鼻管小,约位于吻端与眼之中央,两鼻孔开孔于鼻管的前后端。口大,斜裂,后端伸达眼下方。下颌稍突出于上颌。前颌骨细长,每侧具14牙,约排列成2行:外行10牙,较小,内行4牙,第一牙最长(9毫米);下颌每侧12牙,排列成3行:外行8牙,较小,中行1牙,较长,内行3牙,第二牙最长(12毫米);犁骨牙1对(4毫米);咽鳃骨Ⅱ、Ⅲ每侧各具4牙。喉部具须,须的基部始于下颌后端后下方,须在基部分成14分支(各分支均具许多细小侧支,并各具一端发光器),其中1支较短(为体长7.94%),13支较长(为体长70~80.77%),最长须大于体高。鳃孔较小,位于胸鳍基部后下方。

体光滑无鳞,皮肤松软而薄。

背鳍棘(触手)位于吻部背面正中,基底骨较短,前部稍突出;端部具发光的球状拟饵体。拟饵体周围无皮瓣突起,代之以17根分支丝状突起(丝长一般长于拟饵体,为体长7.22%):端部正中1分支(分成3小支),两侧各具8分支(各分成2~4小支)。背鳍和臀鳍短小,显著后位。胸鳍上侧位。无腹鳍。尾鳍较长,中间4鳍条分支。

头、体、各鳍、喉须、背鳍棘小下部均为黑褐色。拟饵体大部分黑色,其顶端、周围细丝为白色。尾柄后部具皮下小黑点。

后棘双角鮟鱇


中文名称 后棘双角鮟鱇
拉丁名称 Phrynichthys thele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鮟鱇目
拉丁目名 Lophiiformes
中文科名 双角鮟鱇科
拉丁科名 Diceratiidae
中文属名 双角鮟鱇属
拉丁属名 Phrynichthy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Ⅰ,Ⅰ,6;臀鳍4;胸鳍14;尾鳍9(1+6+2)。鳃盖条骨6。
体长为体高1.1~1.4倍,为体宽3.1~3.6倍,为头长1.7~1.9倍,为第一背鳍棘长0.7~0.9倍。头长为吻长4~4.1倍,为眼径13.8~16.7倍,为眼间隔2~2.6倍,为蝶耳骨间距1.9~2.5倍,为上颌长1.5~1.9倍,为尾鳍长1.4~1.9倍。

体高而侧扁,卵圆形。头高大,侧扁。吻短钝。眼小,位于吻端与胸鳍基上方的连线上,显著近于吻端。眼间隔较宽,微凹。蝶耳骨棘尖棘,与下方骨之距略小于头长。鼻管短小,在吻端与眼的中央,两鼻孔在鼻管端部前后开孔。口颇大,斜裂,后端不伸达眼前缘。下颌突出,缝合棘发达。两颌牙尖,各2行,排裂稀疏,可倒伏,内行牙较大;犁骨每侧4~5牙。横列,中间分离;咽鳃骨Ⅱ、Ⅲ具发达牙,舌宽大,无牙。鳃孔中大,位于胸鳍基部下方。肛门后位,在臀鳍前方。

体密被细棘。侧线不明显。侧线管小,稍突出于表皮,呈黑色。

第一背鳍具2棘,第一棘颇长,大于体长,远位于眼后上方,棘基部与上颌缝合处之距(背棘前距)为体长41.4~53.9%;棘的端部有发光球状拟饵体,拟饵体基部后方具一开孔,上端具一乳头状小突起,前部、后部和侧面均无皮瓣突起。第二背鳍棘很小,其长约等于眼径,基部紧位于第一鳍棘之后,由皮膜与之相连,外观不明显;端部稍扩大,浅色,上具一小黑点。第-二背鳍和臀鳍后位,鳍条均不分支,基部和中部有透明皮膜相连,仅上部露出。臀鳍始于背鳍基底后端下方。胸鳍宽短,其长与基部宽约相等,为体长16.7~18.4%。无腹鳍。尾鳍较长,仅端部露出,中部6鳍条分支,尾鳍基部与背鳍、臀鳍基部接近,稍分离。

头、体和胸鳍黑色。第一背鳍棘端部白色,拟饵体中部黑色。其余各鳍、鳃腔和口腔均暗褐色。鳍膜透明。

约氏黑角鮟鱇


中文名称约氏黑角鮟鱇

拉丁名称melanocetus johnsonii Gunth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鮟鱇目

拉丁目名Lophiiformes

中文亚目名角鮟鱇亚目

拉丁亚目名Ceratioidei

中文科名黑角鮟鱇科

拉丁科名Melanocetidae

中文属名黑角鮟鱇属

拉丁属名melanocet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产于东海大陆坡。

形态特征
雌鱼体近球状,口大,口裂斜或垂直,两颌有许多尖长的牙齿,吻触手末端扩大,呈单个卵圆形或圆锥形,侧扁,其上有发源器官,背鳍12-17,臀鳍3-5,皮肤光滑,有些种类在显微镜下可见皮质刺,全体和口腔深褐色到黑色,小个体所有的鳍均无色,大个体则有深色色素,脊椎骨20。末端有深色色素,上颌齿48-134枚,背鳍1鳍棘、13-17鳍条,臀鳍3-5,胸鳍17-23,尾鳍7-9。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繁殖习性
仔鱼生活在大洋上层,幼鱼和成鱼则生活在中深海层或深海底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52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真吻鯫虎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