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底灯鱼

中文名称 带底灯鱼
拉丁名称 Benthosema fibulatum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灯笼鱼目
拉丁目名 Myctophiformes
中文科名 灯笼鱼科
拉丁科名 Myctophidae
中文属名 底灯鱼属
拉丁属名 Benthosema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12;臀鳍18;胸鳍16;腹鳍9;尾鳍8+19+8。侧线鳞约30。鳃耙6+1+15。
体长为体高4倍,为头长3.3倍。头长为吻长7.3倍,为上颌长1.6倍,为眼径2.9倍,为眼间隔4.4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4倍。

体延长,侧扁。头中大。吻短而钝尖,背缘筛骨嵴稍突出。眼颇大,前位。眼间隔小于眼径。鼻孔2个,紧接,位于吻端和眼前缘之间。口大,前位,稍斜。上颌骨后端接近前鳃盖骨边缘。牙细小,上下颌、犁骨、腭骨、中翼骨及舌上均具牙带或牙丛。鳃盖后缘在胸鳍基上,方有1小三角形突出。鳃孔大。鳃盖膜与峡部不连。鳃耙细长。无翼耳棘。

体被较大薄圆鳞,易脱落。侧线平直,约位于体中央。

背鳍起点稍后于腹鳍起点。脂鳍在臀鳍基后部上方。臀鳍起点位于背鳍基底后端下方。胸鳍较长,后端伸达肛门。腹鳍短,不达肛门,尾鳍分叉。尾鳍前副鳍条软。

体淡褐色。各鳍淡色。口腔及鳃腔暗色。

发光器:(Dn)小,(Vn)无。(OP)2,(PVO)2,两者相距较远,(PVO1)位于匙骨外缘,(PVO2)位于胸鳍基底下端,(PVO1)稍低于(PVO2)。(PLO)1,位于侧线下方,间距等于其直径。(VLO)1,距侧线比距腹鳍近。(SAO)3,三者排列形成1钝角。(SAO3)紧邻侧线下方,稍后于臀鳍起点。(Pol)1,紧邻侧线下方。(PO)5,(PO6)稍升高。(VO)4,(VO2)升高,接近(VO1)。(AOa)6,(AOp)4,均水平排列,间距均大于发光器,(AOp1)在臀鳍基后端前上方。(Prc)2,(Prcl)(Prc2)相距远,(Prc2)紧邻侧线。尾柄上方尾鳍前副鳍条前方有1小型发光腺块。

相关推荐

黑体拟灯鱼


中文名称黑体拟灯鱼

拉丁名称Pseudoscopelus scriptus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叉齿鱼科

拉丁科名Chiasmodontidae

中文属名拟灯鱼属

拉丁属名Pseudoscopel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中国黄海,日本。

形态特征
口甚大,口裂微斜,上颌骨大部外露,后端伸达前鳃盖骨后下缘。两颌外侧具1行小齿,内侧具1-5行可倒性大齿,腭骨齿1行或多行。具发光器,头和体无鳞,第1背鳍8鳍棘,第2背鳍和臀鳍基底等长和同形,胸鳍尖长,伸越臀鳍基底,腹鳍短小,胸位,尾鳍叉形。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发光炬灯鱼


中文名称发光炬灯鱼

拉丁名称Lampadena luminosa Garman

英文名称taillight lanternfish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灯笼鱼目

拉丁目名Myctophiformes

中文科名灯笼鱼科

拉丁科名Myctophidae

中文属名炬灯鱼属

拉丁属名Lampaden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各大洋热带均有产,我国产于南海。

形态特征
上颌骨后端不扩大或稍扩大,向后伸延超过眼的后缘。臀鳍基底长几等于或稍短于背鳍基底,背鳍起点在腹鳍基底上方或稍前方。虹膜后部1/2处无大的新月形白色组织,侧线发达。无背鼻发光器,有腹鼻发光器。胸发光器5-6个,腹发光器3-6个,臀上发光器排列稍有角度。臀发光器可分为前臀发光器和后臀发光器。后侧发光器1个。尾前发光器2+1。雌雄鱼都具有大形单个的尾上发光腺和尾下发光腺。边缘有很多黑色素。第四胸发光器高高地突出,约在第三胸发光器上方,尾上发光腺与尾下发光腺约等长,从臀鳍基底后端到尾下发光腺的距离不超过尾下发光腺的长,背鳍14-15,臀鳍13-15,胸鳍15-17,鳃耙4+(9-10),臀发光器(5-7)+2。

生活习性
海(洋)生。

瓦氏眶灯鱼


[学名]: Diaphus watasei
[资源名称]: 瓦氏眶灯鱼
[外文名]: darkblue headlightfish
[别名]: 瓦氏眶燈魚
 
[形态特征]:
 
背鳍14~16;臀鳍14~16,胸鳍10~12,腹鳍9;尾鳍5+19+5。侧线鳞35~37。鳃耙6~7+1+13~15。 体长为体高4.6~5.5倍,为头长3.3~4倍。头长为吻长6.6~9.4倍,为上颌长1.3~1.6倍,为眼径3.5~4.7倍,为眼间隔4~4.4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3~1.9倍。 体延长,侧扁。头中大。吻短而钝,背缘筛骨嵴状突出。眼大,前位。眼间隔较宽,等于或小于眼径。口大,上颌骨后端伸达前鳃盖骨边缘。牙细小,上下颌、犁骨、腭骨、中翼骨及舌上均具牙带或牙丛。鳃盖后缘有I小尖突,鳃盖膜与峡部不连。鳃耙发达。冀耳棘钝。 体被较大圆鳞,易脱落。侧线平直,位于体中央。 背鳍起点在腹鳍基上方。脂鳍在臀鳍基底后端上方。臀鳍起点稍后于背鳍基底,基底稍小于背鳍基底。胸鳍较短,后端不达腹鳍起点。腹鳍后端不达臀鳍起点,尾鳍叉形。尾鳍前副鳍条软。 体淡褐色。各鳍淡色,腹鳍和尾鳍基部深褐色。口腔和鳃腔均暗色。 发光器:眼眶边缘发光器发达:有(Dn)、(Ant)、(Dt)和(Vn)。(Dn)圆形,方向直向前方,其直径约为嗅球的1/3。(Ant)卵圆形,位于(Dn)和眶前背缘之间,约为(Dn)之半。(Dt)小圆形,外围黑色组织,位于(Dn)的背缘内侧(有时不明显)。(Vn)很发达,位于眶前腹缘,向后延伸到瞳孔前缘,前方向上延伸达(Dn)腹缘。(OP)2。(PVO)2。(PLO)1,距胸鳍基比距侧线近;下方有1发光鳞,其垂直径约为发光器直径的2~3倍。(VLO)1,距腹鳍比距侧线稍近。(SAO)3,几连成一直线,有时(AO2)稍向前,(SAO3)约在臀鳍起点上方,距侧线约为发光器直径的2~3倍。(Pol)l,与(SAO3)在同一水平线上。(PO)5,(P01)与(PVO1)和(PVO2)直线排列,(PO4)升高,约与(PVO2)在同一水平线上,(PO5)稍升高,约与(PVO1)在同一水平线上。(VO)5,(VO1~3)连成一斜向上方的直线。(AOa)6,(AOa1)和(AOa6)升高,低于(SAO2),(AOa4~6)和(Pol)之间弧形上升,(AOp)5,(AOp1)在臀鳍基后端上方或后方。(Prc)4,弧形上升,(AOp5)和(Prc1)的间距为(AOp)之间间距的2~3倍,(Prc1~4)间距小,(Prc4)距侧线约为其直径的2倍。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东海),日本,东南亚诸海域及印度洋;水深0-600米。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似大洋性中、底层巡游鱼类,一般栖息于100-550公尺以上,有昼夜垂直移动现象。

垂光眶灯鱼


中文名称 垂光眶灯鱼
拉丁名称 Diaphus sagamiensis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灯笼鱼目
拉丁目名 Myctophiformes
中文科名 灯笼鱼科
拉丁科名 Myctophidae
中文属名 眶灯鱼属
拉丁属名 Diaph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16~17;臀鳍15~16,胸鳍11~12;腹鳍9,尾鳍6+17+6。侧线鳞36~37。鳃耙8~9+1+16~16。
体长为体高4.5~5.2倍,为头长3.4~3.8倍。头长为吻长7.3~9.4倍,为上颌长1.4~1.5倍,为眼径3.1~3.7倍,为眼间隔4~4.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1.6~1.9倍。

体延长,侧扁。头中大。吻短而钝,背缘筛骨嵴状突出。眼大,前位。眼间隔小于眼径。口大,上颌骨后端伸达前鳃盖骨边缘;牙细小,上下颌,犁骨、腭骨、中翼骨及舌上均具牙带或牙丛。鳃盖后缘有1小尖突。鳃盖膜与峡部不连。鳃耙发达。翼耳棘短而钝。

体被较大圆鳞,易脱落。侧线平直,位于体中央。

背鳍起点约与腹鳍起点相对。脂鳍在臀鳍基后端上方。臀鳍起点在背鳍基后端下方,基底等于或稍小于背鳍基底。胸鳍较短:后端稍超过(PO4)。腹鳍较长,后端几达肛门。尾鳍叉形。尾鳍前副鳍条软。

体淡褐色。较大个体(体长约76,毫米以上),其腹鳍外侧鳍条基部1/2黑褐色,尾鳍先端鳍条暗色,较小个体(体长约80毫米以下),其腹鳍外侧鳍条及尾鳍先端黑褐色不明显。口腔及鳃腔均暗色。

发光器:眼眶边缘发光器有(Dn)、(Ant)和(Vn),三者相连界线不清晰,眼眶与发光器之间有黑色组织分隔。(Dn)圆形,方向直向前方,埋于嗅球上方,其直径等于或稍大于嗅球。(Ant)较发达,近似三角形,位于眶上额嵴前下方。(Vn)很发达,位于眶前腹缘,向上沿眶前缘延伸与(Dn)、(Ant)相连,向后超过瞳孔后缘。(0P)2。(PVO)2。(PLO)1,距侧线比距胸鳍基近,下方有1发光鳞,其垂直径约为发光器直径1.5~2倍。(VLO)1,约位于侧线和腹鳍之间。(SAO)3,排列成一直线,(SA02)距(SAO1)比距(SAD3)稍近,(SAO3)与侧线相接。(Pol)1,与侧线相接。(PO)5,(PO1)与(PVO1)和(PVO2)连成一直线,(PO4)升高至(PVO2)同一水平线上,(PO5)稍升高至(PV01)同一水平线上。(VO)5,(VO3)最高位,低于(SAO2)。(A0a)6,(AOa1)和(AOa6)升高,半弧形排列,(AOp)5~6,(AOp1)在臀鳍基后上方。(Pre)4,弧形上升,(Prc1)与最后1个(AOp)间距大,(Prc4)位于侧线下方,距侧线约为其直径1~1。5倍。

斑马带[鱼翁]


中文名称斑马带[鱼翁]


拉丁名称Goniistius zebra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辐鳍亚纲

拉丁亚纲名Actinopterygi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科名鹰[鱼翁]科

拉丁科名Aplodactylidae

中文属名鹰[鱼翁]属

拉丁属名Goniisti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南日本,多半在南日本的温带海域。

生活习性
普通鱼种栖息于沿岸岩礁区。杂食性,主要摄食底栖动物,藻类。

大鳞新灯鱼


中文名称 大鳞新灯鱼
拉丁名称 Neoscopelus macrolepidotus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灯笼鱼目
拉丁目名 Myctophiformes
中文科名 新灯笼鱼科
拉丁科名 Neoscopelidae
中文属名 新灯笼鱼属
拉丁属名 Neoscopel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体稍延长,头、体均侧扁。口端位,口裂上缘仅由前颌骨组成,上颌骨后端扩大,后伸超过眼的后缘。有辅上颌骨。两齿细小,犁骨和腭骨有细齿。有鳍发达,后伸达肛门上方。腹鳍起点明显位于胸鳍基的后方。背鳍起点在腹鳍基的上方。臀鳍起点在背鳍后下方。有脂鳍。头部无发光器。体上发光器有或无。
属的特征:

体上有发光器,眼大,头长为眼径的5倍以下,伪鳃发达,犁骨齿成一横列,后翼骨有齿。鳞易脱落。鳔发达。舌上有单列发光器。体中腹部及两侧有成行的发光器。

下侧发光器仅达肛门上方,由12~15个发光器组成。

喀氏眶灯鱼


中文名称喀氏眶灯鱼

拉丁名称Diaphus garmani Gilbert, 1906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鲱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Clupeomorpha

中文目名灯笼鱼目

拉丁目名Myctophiformes

中文科名灯笼鱼科

拉丁科名Myctophidae

中文属名眶灯鱼属

拉丁属名Diaph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南海、东海均有产。

形态特征
上颌骨后端稍超出或明显超出眼的后缘,翼耳骨刺有时甚发达。头部至少有1对雌雄异形的发光器。胸发光器5个,腹发光器5个。臀上发光器3个,排列成明显的角度。臀发光器可分为前臀发光器和后臀发光器。第一前臀发光器常高出。后侧发光器1个,有时与前臀发光器相连续,尾前发光器4个,无尾上发光腺和尾下发光腺。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带鰕虎鱼


中文名称带鰕虎鱼

拉丁名称Eutaeniichthys gilli Jordan et Snyd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鰕虎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Gobioidei

中文科名鰕虎鱼科

拉丁科名Gobiidae

中文属名带鰕虎鱼属

拉丁属名Eutaeniichthy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中国黄海和渤海、日本、朝鲜。

形态特征
体细长,稍侧扁,被以退化而隐于皮下的小圆鳞,头短,侧扁,口小,口裂斜,颌齿细小,多行,无犬齿,舌端截形,鳃孔大,峡部宽。第1背鳍2-3鳍棘,第2背鳍1鳍棘17-18鳍条,臀鳍1鳍棘10-12鳍条,尾鳍尖圆。

生活习性
海(洋)生。

横带唇鱼


[学名]: Cheilinus fasciatus
[资源名称]: 横带唇鱼
[外文名]: Red-breasted wrasse, Redbreasted maori wrasse, Redbreasted wrasse
 
[形态特征]:
 
体略带椭圆形。吻钝,头部上侧青色,下侧橙红色,身体有6条明显的白色纵纹。
 
[原产国家]: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地  [原产省份]: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省  [原产地区]:我国的东海,南海海域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地理分布]:印度至太平洋。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礁区生活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169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眶棘鲉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