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泥鳅是餐桌上常见美食,但随着大量的捕捉,野生的也是泥鳅越来越少,而人工养殖泥鳅也成为了一种前景广阔的养殖业。近些年市场对于泥鳅的需求越来越大,价格上涨,各地养殖泥鳅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随着养殖面积和规模的扩大,它的疾病也随着多发。那么泥鳅养殖是有哪些疾病?一起来亲农网看看吧。

1、气泡病

气泡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间,是由水体中的氨气、氧气以及其他气体引发,在昼夜温差大情况下,进入泥鳅的血液中,但泥鳅不能吸收,从而出现此病。发病时泥鳅的体表、腮以及鳍部出现很多的小气泡,肠道充满气体,导致泥鳅不能正常的游动,常常浮于水面,还易引发其他疾病,病发严重时导致大批量的幼苗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加水时要进行曝气,分解水体中有机物,加强水质管理,防止水质变差,发病时立即注入新鲜水,再用食盐溶液泼洒全池,在夏季时要注意降温措施,在病发较严重时,可用药物治疗。

2、腐皮、烂身病

此病也是水质较差引发的,水体中的硝酸盐含量高、塘底有机物多等状况,会导致泥鳅在遭受外伤后受病菌感染此病。发病初期体表发黑,食欲减弱,体表某些位置出现出血性病灶,到了中期时病灶为开始溃烂、坏死,到病情后期,溃烂的深度扩大,导致泥鳅死亡。

防治方法:加强水质管理,定期使用惠金碘消毒,一旦水质变差要及时更换,发病时可全池泼洒惠金碘,一般每亩泼洒四分之一瓶,再在每公斤饵料中加入安泰素和10%爱福灭各5克拌料投喂,一天两次,连续三天。

3、肠炎

肠炎时细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肠炎,在水质差、水体溶氧低、饵料变质等情况下,会导致泥鳅体质变差,从而爆发此病。病发时食欲减弱或不进食,而尾部肛门部位红肿,这时按压其腹部有血水会黄色液体流出。

防治方法:同样加强水质管理,增加水体溶氧,投喂时的饵料一定要保持新鲜性,残饵好及时捞出处理,定期消毒,抑制细菌繁殖。发病时在每公斤饵料中加入10%阿莫西林+惠得力各5克拌料投喂,一天两次,连续三天。

4、水霉病

水霉病是有水霉病菌感染的一种疾病,是水生动物的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病菌会在5-30度的水温繁殖,一旦泥鳅出现外伤,就会附着在伤口位置,在外伤位置大量繁殖。病发时感染位置一般有一团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导致泥鳅焦躁不安,食欲减退,行动不便,最后病菌扩散全身,导致泥鳅死亡。

防治方法: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消毒,发病后用惠金碘泼洒全池灭菌,第二天再用硫醚沙星泼洒全池,再在饵料中加入适量的药物投喂。

编辑推荐

养殖豪猪的常见疾病的防治


在豪猪的养殖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豪猪疾病的发生。当发现疾病时,就要及时诊治,豪猪的常见疾病主要有急性肺炎、肠炎、寄生虫病、便秘、腹水、外伤、骨折、异食症等,以下是豪猪这些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介绍,供同行者参考。

一、急性肺炎

肺炎是一种由病菌感染而以肺部炎症为主要病状的急性传染病,此病多发生在梅雨季节,与豪猪养殖房内长期湿度太大有关。

1、病因由于豪猪养殖房内湿度长期太大,或豪猪经过长途运输,体质虚弱等,此时,豪猪的抗病力突然下降,而窝藏在豪猪呼吸道内或豪猪养殖池内引起肺炎的病菌(如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入侵呼吸道,并趁机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毒害肺部,使豪猪发生肺炎.

2、症状染病豪猪由于肺部发生炎症,肺部渗出物增加,引起呼吸机能障碍而出现各种病状:食欲减退或废绝,不采食,精神沉郁,不愿活动;呼吸困难,鼻孔中常流出黏性鼻水,鼻孔周围粘有杂物,呼吸极度困难,最后窒息而亡。剖检病死豪猪,可见呼吸道红肿,膜有出血点,气管中充满脱落的黏膜和黏液,堵塞气管;肺部充血或萎缩,或局部坏死;消化道黏膜充血,大肠内积存干粪便。

3、治疗(1)注射青霉素、链霉素

因为肺炎由革兰氏阴性菌或革兰氏阳性菌所引起,为了取得良好的治愈效果,通常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同时分开注射的方法,以便达到快速控制病情的目的。剂量可掌握在青霉素、链霉素各20万国际单位F千克(依据病情轻重),首次治疗不妨加大剂量,因此病能否早一点控制是重中之重、急中之急。每日早晚各注射1次,一般连续用药1周以上,个别重者多达3周左右。此病必须一次性治好,杜绝再次复发。

(2)注射头孢唑琳钠

用水稀释后,按0.03克/千克的剂量注射,每日早晚各1次,直至完全恢复。若患病豪猪口内有黏痰块或呼吸伴有严重的杂音,可另行注射抗胆碱药硫酸阿托品,该药对扩张气管、滋润平滑肌、迫使痰顺利排出有独特疗效。用药剂量掌握在0.02一-0.04毫克/千克,肌肉注射,每日1次,重者每日注2次,连用7一10天为宜。

4、预防如豪猪养殖房内湿度太大,可采用生石灰等除湿。豪猪经过长途运输后,要给它一个安静的环境,并供应充足的食物和洁净的饮用水,保持适合的温、湿度,并搞好养殖房的通风透气,杜绝此病的发生及蔓延。

二、肠炎肠炎又称黏液性下痢,是幼豪猪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本病传染快,幼豪猪(尤其是哺乳期的仔豪猪)死亡率高,成为幼豪猪生长中的一大病害,必须认真对待。肠炎多由豪猪栖息环境不卫生或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所引起。

哺乳期的仔豪猪患肠炎,多因母豪猪营养不良,引起繁殖性能下降,从而引起仔豪猪抗病能力下降。豪猪患肠炎后,多见神态呆滞,外观消瘦,不爱活动,排白色、黄色、黑色等多种颜色的稀粪便,进食少或不进食,发病严重时导致病豪猪死亡。

1、病因由于肠道内的细菌大量滋生,致使豪猪产生消化不良引起的肠道性疾病。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投喂了腐败变质的食物,致使肠胃抗病力急剧下降,幼豪猪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及各种肠道细菌产生各种毒素,毒害了豪猪的神经系统,扰乱了肠道的正常活动,改变了肠道中菌丛的平衡而发生本病。再通过粪便污染了水沟、水池中的水,污染了饲养池或用具等扩大传播,因而短期内可在全饲养场发生本病。

2、症状主要的病状为腹泻下痢。由于细菌产生的大量毒素刺激肠壁因而使肠的蠕动加快,致使豪猪产生腹泻。接着,肠壁受毒害的程度加大、加深,肠膜脱落,肠壁中毛细血管受损,肠壁肌肉溃烂,因而导致下痢,拉出恶臭、带血液、带坏死组织的粪便。一般经过3一5天病豪猪虚脱而死。剖检死兽,可见豪猪体极度消瘦,皮包骨,棘刺无光泽、松动。胃内充满残食,肠内充满坏死组织、腐败食糜,充满液和血块,胃肠壁溃烂。

3、治疗(1)肌肉注射庆大霉素经化验后得知是由大肠杆菌引发的肠炎,可首选庆大霉素予以肌肉注射,按10万国际单位/千克的剂量,一般3一5天可愈。由大肠杆菌导致的豪猪肠炎,经治愈后不易再复发。

(2)注射硫酸链霉素取病豪猪的平行针注部位,按8万国际单位/千克的剂量给予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

(3)注射硫酸卡那霉素按3万一4万国际单位/千克的剂量予以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此外,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粘杆菌素、氯霉素等药物均对豪猪肠炎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还可将上述药物中的片剂加入豪猪的饮用水中任其饮用,以此增加肠道有益菌的培养数量,促其尽快康复。

4、预防保证食物和清洁饮水,以及养殖场的清洁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必须保持卫生养殖池干燥通风与清洁卫生。

三、寄生虫病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称为寄生虫病,可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寄生虫病也会传染,尽管该病的死亡率低,但寄生虫会影响豪猪的生长和繁殖,亦不可忽视。

1、病因豪猪感染寄生虫主要是因为豪猪吃了含有寄生虫虫卵污染的饮水、饲料而引起的。能够在豪猪体内寄生的寄生虫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棒线虫、圆线虫、绦虫、钩虫、蛔虫等。这些寄生虫在豪猪的身体内寄生后,轻则削弱豪猪的体质,引起其他疾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身体健康,重者直接导致死亡。

2、症状寄生虫一旦寄生在豪猪体内,便会掠夺豪猪机体的营养物质,致使豪猪营养不良,生长缓慢、消瘦,产仔减少,使抗病力减弱,易感染其他疾病,造成豪猪身体内某些器官的阻塞。如大量蛔虫寄生时,会造成肠阻塞;如鞭节舌虫寄生时,会造成呼吸道阻塞,引起豪猪死亡。

3、治疗若从经济和实用两方面看,用盐酸左旋注射液为好,不仅可以内服,而且肌肉注射的吸收效果快且安全。盐酸左旋咪唑使用剂量按10毫升/l千克豪猪体重计(注意:处于怀孕期和泌乳期的母豪猪及幼豪猪严禁使用)。因使用剂量较小,对豪猪(宜深部肌注)无局部性的刺激,其用量仅为驱虫净的一半,若与敌百虫合用可扩大抗虫范围,用药后2一6小时即发生作用,可间隔1周再用1次;也可每年驱虫2次,多在春秋两季进行。

(1)驱虫原则

在给豪猪驱虫时,应遵循高效低毒、广谱价廉的驱虫原则,即少量使用一种抗寄生虫的药物就可以驱除多种寄生虫。另外,在对大批豪猪进行驱虫治疗或预防时,应先以少数豪猪予以试验,密切注意观察其反应和疗效,确保此药安全有效后再全面使用。此外,无论是大批给药还是预试驱虫,都应事先了解驱虫药的特性,慎防出现中毒现象,同时要备好相应的解毒药品,严防出现不测。

(2)驱虫的注意事项

①使用驱虫药要对虫下药,即驱什么虫用什么药,不能盲目用药驱虫,这样不但收不到效果,而且还会带来不良的副作用。

②决定用药驱虫时,应进行驱虫实验,即先选择中等体重的豪猪做服药实验,当证实安全有效时,再进行大批豪猪的驱虫。

③用药量要准确,用量少了,驱不出虫,而用药量多了,会发生中毒。

④要反复驱虫,目前使用的驱虫药,杀灭成虫的效果极好,但杀灭幼虫的能力较差,因此应在第一次驱虫7一10天后再驱虫1次,从杀灭幼虫变成的成虫,做到彻底驱虫,确保豪猪的健康。

4、预防一要清理、处理好豪猪粪便;

二要搞好豪猪栖息环境的清洁卫生,特别要注意饮水和食物的清洁;

三要定期消毒.

四、腹水1、病因腹水是因脉管系统血压增高,引起门静脉的淤血,致使液体渗出,蓄积于腹腔内。腹水都是由于肝脏病变、结核病、寄生虫病引起,也可发生于因静脉血管受压引起的疾病。另外,蛋白质缺乏以及使血液稀薄的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贫血等均可引起本病的发生。

2、症状有病的豪猪消瘦,被毛粗乱,缺乏光泽,可视黏膜苍白或发绀,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腹围增大,手触腹部有波动感。本病多呈慢性过程,预后不良。

3、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腹部状态即可确诊。

4、治疗确诊后应控制原发病,消除病原,一般采取控制饮水,加强蛋白质饲料,口服利尿剂和维生素C。

五、便秘便秘是由于内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使肠道运动机能紊乱,粪便停滞在某肠段而发生阻塞的一种急性腹痛病,以结肠便秘为多。

1、病因便秘是因饲料搭配不当,脂肪含量不足,或因饲料质量低劣,不易消化,或因饮水不足或缺乏运动,致使肠道运动障碍和分泌紊乱,引起肠管发生完全或不完全阻塞。本病多发生于新捕进的豪猪中,因豪猪刚从野生环境迁入小饲养池内,饲养环境改变,活动量减少,代谢机能下降,很容易产生便秘。

2、症状豪猪病初食欲尚可,但神态不安,口干舌燥,舌有黄苔,口色发红,口臭,食欲减退或废绝,腹胀,病初排粪少量且干硬,随之不断呈现排粪姿势,但不见粪便排出;当直肠黏膜破损时,排出的少量干硬粪球表面附有鲜红的血液。

3、治疗往豪猪直肠内滴入数滴植物油,或石蜡油和温皂水。灌服5硫酸钠或硫酸镁,或石蜡油、植物油等。饮用5%的人工盐水。

可内服果导片。用9%葡萄糖盐水灌肠,使粪便软化再助以腹下按摩加压,粪便即可排出。此外,也可用肥皂液灌肠,或喂服人工盐2.5毫克,疗效也较好。可据病情轻重施行外科手术。

4、预防精心饲养,加强管理,给予充分饮水,做适量运动,喂易消化的优质食物。

六、外伤1、病因由于养殖条件的限制,人们在捕捉或运输豪猪时难免会给豪猪造成一些外伤,如果创面受到细菌感染而得不到及时治疗,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特别从野外捕捉的豪猪,由于使用的捕捉工具和方法不当,常常造成豪猪外伤。

2、症状病初外伤部皮肤红肿、出血,进而伤口处化脓、溃烂,流出脓水,并有恶臭味,此时病豪猪既不饮水也不采食。如不及时治疗,常会发生脓肿败血症而中毒死亡。

3、治疗治疗时先用消毒液冲洗一下伤口,然后用龙胆紫药水涂抹患处,或用1%一2%的碘酊涂抹,每日2次或3次,直至痊愈。若发现伤处已经化脓,可将研碎成末的土霉素或麦迪霉素撒于患处,并用手压一下,让药粉粘在伤口上,避免脱落。如果有的伤口溃烂较深,或者断腿的,则给予清创伤口后,要进行包扎。

4、预防在人工饲养状况下,捕捉豪猪或运输豪猪时不能使用利器,捕捉豪猪的动作要轻,避免外伤;肌肉注射时要进行严格消毒;饲养密度不能过大;陌生豪猪在合笼时,要注意观察,以防止发生撕咬打斗而引起外伤,这些都是预防外伤的重要措施。

七、骨折1.病因主要发生在新引进的豪猪中。是由于猎户采用铁夹捕捉造成。多见腿骨有不同程度的骨折。

2.症状发生部位多在前肢,有的在腕部,有的在下桡骨,甚至肱骨断裂。由于长途运输,得不到及时治疗,以致断裂部位因感染细菌而腐烂化脓,严重的甚至有恶臭,骨端显露,病豪猪精神状态极差,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有的甚至发生脱水。

3、治疗患病豪猪一般不宜立即进行截肢手术,可先肌注抗生素控制炎症,做一般外科处理。如有食欲,喂以喜爱的食物。待体质好转后,即可进行手术。手术时的麻醉采用肌注氯氨酮,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0一-12毫克,1次肌注。3一5分钟后倒下,麻醉持续时间可维护1一1.5小时。手术完后,可适当追加1/2剂量,以延长麻醉时间。

手术应根据受伤部位进行,如骨折在掌骨近端,需作肘关节截除手术,如发生在桡骨中远端,则可作尺桡骨剪断术。手术前应在截除上方做结扎,并做常规剪毛消毒。

肘关节截断术,可在离关节下方3一4厘米处环形切开皮肤,并向上剥离至能露出肘突为止。此时在关节上方剥离臂三头肌和臂二头肌,结扎臂动脉和臂静脉,然后沿肘关节割下患肢,清理创面,敷上消炎药,将皮肤作结节缝合,消毒创面后包扎。腕关节截除术,先将皮肤作环形切开后,在腕关节上方结扎骨间背动脉,在腹侧结扎掌心浅动脉,并沿尺、骨近侧腕骨之间切除,缝合后包扎。

手术后连续肌注抗生素7一15天,如创面湿润,可用0.2%雷夫诺尔(最好用精鱼肝油配制)喷雾,每天3一4次。手术中应注意:

①手术部位应选在骨折上方1一2厘米健康骨骼处,有利日后愈合。

②皮肤环切线应选在截骨向下2一4厘米处,以利缝合。

③缝合前要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④缝合时,不可用肌肉包囊骨端。

⑤术后加强管理,笼舍保持干燥,有利于创面愈合.

八、异食症1.病因豪猪日粮营养成分中蛋白质水平含量过低,是造成豪猪异食症的主要原因。

2.症状患有本病的豪猪通常啮咬同池中其他豪猪身上的棘刺,甚至啮咬自身的棘刺,致使豪猪身上的棘刺成片成片地只留下半截。

3.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即可确诊。

4.治疗对豪猪这种特殊的异食症,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

5.预防措施严格按照豪猪的日粮标准进行饲喂,保证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能够有效地预防该病的发生。

鲈鱼养殖几种常见疾病的防治


鲈鱼抗病力较强,自然条件下不易患病。但人工高密度养殖因其生存环境及空间发生很大变化,稍有不慎极易造成疾病。必须加强病害预防,定期对养殖池塘、食台进行药物消毒,发现疾病及早治疗。常见鱼病有:

1、肠炎病

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挤压腹部有淡黄色粘液流出。主要是投喂不新鲜、变质饲料引起的。治疗上可用土霉素拌饵投喂,每50公斤鱼用药10克,第二天后减半,拌饵连续投喂6天,也可用2克氟哌酸拌饵投喂。

2、烂鳃病

病鱼体色黑暗,离群漫游水面,对外界反应迟钝。打开鳃盖,鳃丝苍白,鳃小片腐烂。发病原因是,大雨后水质变浑浊,易感染此病,特别是网箱养殖在大雨后,上游泥沙流冲击鱼体,鲈鱼极易感染发生此病,损失很大。治疗上可用红霉素投喂,每50公斤鱼用药0.5克,连续拌饵投喂6天,同时,用0.4ppm强氯精对池塘或网箱全池泼洒,连续3天,治疗效果较明显。

3、出血病

病鱼的胸鳍、背鳍基部红肿并充血,病鱼行动迟缓,摄食下降。此病为病毒感染,传染性较强。治疗上可使用病毒灵、抗生素混合投喂,每50公斤鱼用病毒灵0.5克,氟哌酸1克,拌饵投喂,连续6天。同时对池塘用0.4ppm强氯精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

养殖黄颡鱼常见疾病的防治


黄颡鱼俗称嘎鱼、黄姑、黄腊丁等,因其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天然水域黄颡鱼资源锐减,各地逐步兴起黄颡鱼人工养殖热,养殖过程中也陆续发生了一些病害。黄颡鱼是无鳞鱼,药物较易从皮肤浸入体内,对药物的敏感度相对较高,尤其要慎用硫酸铜和高锰酸钾。现将笔者几年来对黄颡鱼常见疾病的诊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烂鳃病

病原:柱状屈桡杆菌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少食或停食。体表无异,鳃丝腐烂并附有污物。

防治方法:

1、做好清塘工作,鱼种放养时用2%食盐水浸洗5分钟。

2、治疗以外消为主,使用溴氯海因0.3~0.410-6g/m3或等量三氯异氰尿酸全池泼洒,连续2~3次均可治愈。

二、暴发性出血病

病原:该病由细菌引起。

症状:鱼体表泛黄,粘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腹部膨大,肛门红肿,鳍基充血、鳍条溃烂,腹腔积水。该病在高温季节暴发,来势凶猛,蔓延迅速。

防治方法:

1、合理放养,每0.067公顷放鱼种2500~3000尾,经常加注新水,水质过肥时应及时使用降氨药物(如中水降氨宁)或科恩生物净水剂调节水质,排除池塘有毒气体。

2、发病时,池塘使用二溴海因0.3~0.410-6g/m3全池泼洒,连续2次,病症严重者,尚需用颗粒型溴、氯消毒剂全池直接播撒1次。

3、饲料中添加克暴灵或鱼血康,添加量为4~5,连喂3~5天。若投喂鱼浆鱼块的,再加1%的食盐,治疗效果更好。

三、肠炎病

病原:点状产气单胞菌。

症状:鱼独游,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黄色粘液流出,食道和肠充血发炎。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鱼种下塘时用2%食盐浸浴。不投霉变食物,活鲜动物性饲料用2%~3%的食盐水浸泡或饲料中添加1%的食盐。

2、发病时,外消同暴发性出血病。内服:饲料中添加肠菌宁和大蒜素,添加量分别为5~7和1~2,连喂5~7天。

四、小瓜虫病

病原:多子小瓜虫。

症状:病鱼的皮肤、鳍条、鳃上,肉眼可见白色小点状孢囊。病鱼反应迟钝或漂浮在水面。黄颡鱼对小瓜虫有易感性,发病后出现暴发性死亡。

防治方法:

1、池塘用生石灰彻底清塘,鱼种下塘前药物浸浴,合理放养。小瓜虫流行期间,饲料中添加2的内服型杀虫精Ⅱ,每半月1次,连喂3天。

2、发病时,池塘用25~3010-6g/m3福尔马林全池泼洒,隔天用1次,外消3次以上。内服灭虫精Ⅱ,添加量为4~5,连喂5~7天。

3、使用辣椒粉和干生姜煮沸半小时后全池泼洒,使用量每0.067公顷水深1米用辣椒粉0.5kg,干生姜0.2kg。

五、原生虫病

病原:主要为斜管虫和车轮虫,主要危害苗种。

症状:病鱼的鳍条、鳃上粘液增多,反应迟钝,头下尾上或侧卧,严重感染时病鱼有跑马现象。

防治方法:

1、池塘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2、苗种用1~210-6g/m3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遍洒,病情严重者,隔天再用1次。

六、营养性疾病

病因:饲料配方中营养失衡、原料变质或蛋白中必需氨基酸、能量不够等引起。

症状:病鱼肝、胆肿大,肝黄胆黑,个体大的先死。

防治方法:改进配方,提高饲料质量,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达到35%以上。饲料中必须添加适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有专用添加剂则更佳。饲料中长期添加生物活性物质,可大大提高黄颡鱼的机体免疫力和生长速度。

在对黄颡鱼病害的防治用药过程中,一定要小心谨慎,严格控制使用量,一般来说药物使用浓度较其它有鳞鱼低,用药后2~3小时内需有专人观察,以保万无一失

大闸蟹有什么常见疾病?怎么治疗大闸蟹常见疾病


每年中秋之际也是大闸蟹上市的时候,这时候肥美的蟹黄一直是大家所喜欢的。大闸蟹价格一直不低。特别阳澄湖的大闸蟹价格更是非常高,因此养殖大闸蟹的人也不少。今天来说说大闸蟹的常见疾病。那么大闸蟹有什么常见疾病?怎么治疗大闸蟹常见疾病?

大闸蟹常见疾病有:水霉病、肠炎病、水肿病、黑鳃病、烂肢病、腐壳病、纤毛虫病等。

一、水霉病

1.主要症状:病蟹的体表及附肢或伤口处出现2cm~3cm灰白色棉絮状菌丝并大量繁殖深透肌肉,蔓延到组织间隙之间,大闸蟹体表受刺激后分泌大量黏液,行动迟缓,食欲减退,体质瘦弱,伤口部位组织发生溃烂并蔓延,最后因无法蜕壳而死亡。

2.治疗方法:①用3%~4%的食盐水溶液浸洗病蟹3min~5min,或用3g/m3~5g/m3的水霉灵(主要成份:五倍子)药液浸洗病蟹25min~30min。②全湖泼洒二溴海因(主要成份:二溴海因,规格10%),水深用量为150g/亩/m~200g/亩/m。③全湖泼洒水霉净(主要成分:五倍子、连翘、磺胺二甲嘧啶、增效剂),用量为50g/亩/m,水霉较多时可增至50g/亩/m~80g/亩/m。

二、肠炎病

1.主要症状:病蟹食欲减退,行动迟缓,体色发白。解剖后发现肠道发红且无食、无粪便,有时肝、肾、鳃也会发生病变,有时表现出胃溃疡且口吐黄水。有时肝、肾、鳃亦会发生病变,有时表现出胃溃疡且口吐黄水。

2.治疗方法:①用菌毒杀星(主要成分: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栀子、地锦草、大青叶、金银花、鱼腥草、免疫增强剂)拌料投喂,每10㎏饲料用量为40g~50g,连喂3d~4d。②全湖泼洒聚维酮碘溶液(主要成分:聚维酮碘,1-乙烯基-2-吡咯烷酮均聚物与碘的复合物;规格:10%),用量为300ml/亩/m~500ml/亩/m,隔日1次,连用2次~3次。③全湖泼洒双季铵盐络合碘(主要成份:双八/十烷基二甲基络合碘,稳定剂,络合剂等;原料规格:季40%碘4%),用量为100g/亩/m~150g/亩/m,每隔2日~3日用1次,连用2次~3次。

三、水肿病

1.主要症状:病蟹腹部、腹肌及背壳下方肿胀,呈透明状,行动缓慢,滞留岸边,不下水,不摄食,最后衰竭而死。此病是由大闸蟹腹部受伤后受到病菌感染所致。

2.治疗方法:①全湖泼洒氧化钙(生石灰),用量为15kg/亩/m左右,将pH值调节在7.5~8.5之间。②全湖抛撒速效底居安(主要成分:四羟甲基硫酸磷、高渗透杀菌剂、吸附剂、分解剂、螯合剂等),用量为150g/亩/m~200g/亩/m,每日1次,连用2次。③全湖抛撒粒粒菌净(主要成份:溴氯海因、过钙、氧化剂等;含量规格:100g︰24g),用量为150g/亩/m~200g/亩/m,隔日1次,连用2次。

四、黑鳃病

1.主要症状:患病初期,部分鳃丝呈现暗灰或黑色。随着病情发展,鳃丝全部变成黑色,鳃丝残缺不全,末端及呼吸器官坏死,呼吸困难,行动迟缓,常在岸边或附着于水草上,严重时数日内死亡。

2.治疗方法:①全湖泼洒氧化钙(生石灰),用量为10kg/亩/m~15kg/亩/m,保持养殖水体呈弱碱性。②全湖泼洒强力消毒灵(主要成分:二氯异氰脲酸钠;规格:20%),用量为180g/亩/m~200g/亩/m,每日1次,连用3次。③全湖泼洒溴氯海因粉(主要成分:溴氯海因;规格:24%),用量为80g/亩/m~110g/亩/m。每日1次,连用2次。

五、烂肢病

1.主要症状:病蟹步足上均有块状溃疡斑点壳下有洞穴状,背甲、腹部以及附肢上也有腐烂、溃疡的症灶,肛门肿胀,活动力下降,摄食量减少,发病严重时停止摄食,最终均因无法脱壳而死亡。

2.治疗方法:①全湖泼洒硫醚快杀(主要成分:丙烯基二硫醚、丙烯基三硫醚、抗病毒因子、抗免疫增效剂等),用量为100ml/亩/m,每日1次,连用2次。②全湖泼洒溴氯海因粉(主要成分:溴氯海因;规格:8%),用量为240g/亩/m~300g/亩/m,每日1次,连用2次。③全湖泼洒菌毒立净(主要成份:戊二醛溶液;规格:20%),用量为130ml/亩/m,每日1次,连用2次。

六、腐壳病

1.主要症状:病蟹步足尖端破损,成黑色溃疡并腐烂,然后步足各节及背甲出现白色斑点,斑点的中部凹下,呈微红色并逐渐变黑溃疡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最终导致病蟹死亡。溃疡部位还经常遭受细菌或真菌感染而引起其它疾病。

2.治疗方法:①用蟹病康(主要成份:诺氟沙星;规格:100g︰2.5g)拌料投喂,每1㎏饲料用量为12g,每日1次,连用3次~5次。②全湖泼洒漂白粉(主要成分:次氯酸钙、氯化钙、氧化钙、氢氧化钙;有效氯含量为30%),用量为1.0kg/亩/m~1.5kg/亩/m。③全湖泼洒二溴海因(主要成份:二溴海因;规格10%),用量为150g/亩/m,病情较重时,隔日再用1次。

七、纤毛虫病

1.主要症状:大闸蟹发病初期,体表长有黄绿色及棕色绒毛状物及其它污物,对外来刺激反应迟钝,惊而不动,手摸体表有滑腻感,镜检可见原生动物及绿状藻;发病中、后期,蟹体周身被厚厚的附着物附着,造成鳃丝受损,呼吸困难,继而引发细菌病,造成食欲减退,体质虚弱,最终因蜕壳不遂而死亡。对大闸蟹养殖造成危害的纤毛虫主要种类有聚缩虫、累枝虫、钟形虫、单缩虫等。

2.治疗方法:①全湖泼洒甲壳净(主要成份:七水硫酸锌、增效赋形剂等),用量为500g/亩/m~650g/亩/m。若有丝状藻类和污物附着时,隔日再用1次。②全湖泼洒纤虫净(主要成份:七水硫酸锌;规格:60%),用量为200g/亩/m~250g/亩/m。③全湖泼洒灭苔纤虫净(主要成分:印楝提取物、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为20ml/亩/m~25ml/亩/m,纤毛虫、青苔危害严重时,可增加至25ml/亩/m~30ml/亩/m。

大闸蟹常见疾病有哪些


大闸蟹是一种经济蟹类,又称河蟹、毛蟹、清水蟹,为中国久负盛名的美食。近年来,高密度、高投入、高产出的养殖模式大大促进了大闸蟹养殖户的积极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大闸蟹患病是影响丰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具体的养殖过程中,大闸蟹常见疾病有哪些?如何防治?

一、大闸蟹常见疾病种类和症状

1、水霉病

主要症状:病蟹的体表及附肢或伤口处出现2cm~3cm灰白色棉絮状菌丝并大量繁殖深透肌肉,蔓延到组织间隙之间,大闸蟹体表受刺激后分泌大量黏液,行动迟缓,食欲减退,体质瘦弱,伤口部位组织发生溃烂并蔓延,最后因无法蜕壳而死亡。

2、水肿病

主要症状:病蟹腹部、腹肌及背壳下方肿胀,呈透明状,行动缓慢,滞留岸边,不下水,不摄食,最后衰竭而死。此病是由大闸蟹腹部受伤后受到病菌感染所致。

3、肠炎病

主要症状:病蟹食欲减退,行动迟缓,体色发白。解剖后发现肠道发红且无食、无粪便,有时肝、肾、鳃也会发生病变,有时表现出胃溃疡且口吐黄水。有时肝、肾、鳃亦会发生病变,有时表现出胃溃疡且口吐黄水。

4、黑腮病

主要症状:患病初期,部分鳃丝呈现暗灰或黑色。随着病情发展,鳃丝全部变成黑色,鳃丝残缺不全,末端及呼吸器官坏死,呼吸困难,行动迟缓,常在岸边或附着于水草上,严重时数日内死亡。

二、大闸蟹常见疾病治疗方法

1、水霉病治疗方法

用3%~4%的食盐水溶液浸洗病蟹3min~5min,或用3g/m3~5g/m3的水霉灵(主要成份:五倍子)药液浸洗病蟹25min~30min。

全湖泼洒二溴海因(主要成份:二溴海因,规格10%),水深用量为150g/亩/m~200g/亩/m。

全湖泼洒水霉净(主要成分:五倍子、连翘、磺胺二甲嘧啶、增效剂),用量为50g/亩/m,水霉较多时可增至50g/亩/m~80g/亩/m。

2、水肿病治疗方法

全湖泼洒氧化钙(生石灰),用量为15kg/亩/m左右,将pH值调节在7.5~8.5之间。

全湖抛撒速效底居安(主要成分:四羟甲基硫酸磷、高渗透杀菌剂、吸附剂、分解剂、螯合剂等),用量为150g/亩/m~200g/亩/m,每日1次,连用2次。

全湖抛撒粒粒菌净(主要成份:溴氯海因、过钙、氧化剂等;含量规格:100g︰24g),用量为150g/亩/m~200g/亩/m,隔日1次,连用2次。

3、肠炎病治疗方法

用菌毒杀星(主要成分:黄连、黄芩、黄柏、大黄、栀子、地锦草、大青叶、金银花、鱼腥草、免疫增强剂)拌料投喂,每10㎏饲料用量为40g~50g,连喂3d~4d。

全湖泼洒聚维酮碘溶液(主要成分:聚维酮碘,1-乙烯基-2-吡咯烷酮均聚物与碘的复合物;规格:10%),用量为300ml/亩/m~500ml/亩/m,隔日1次,连用2次~3次。

全湖泼洒双季铵盐络合碘(主要成份:双八/十烷基二甲基络合碘,稳定剂,络合剂等;原料规格:季40%碘4%),用量为100g/亩/m~150g/亩/m,每隔2日~3日用1次,连用2次~3次。

4、黑鳃病治疗方法

全湖泼洒氧化钙(生石灰),用量为10kg/亩/m~15kg/亩/m,保持养殖水体呈弱碱性。

全湖泼洒强力消毒灵(主要成分:二氯异氰脲酸钠;规格:20%),用量为180g/亩/m~200g/亩/m,每日1次,连用3次。

全湖泼洒溴氯海因粉(主要成分:溴氯海因;规格:24%),用量为80g/亩/m~110g/亩/m。每日1次,连用2次。

牛的常见疾病有哪些?如何防治与治疗


一、感冒

主要是由于气候突变,寒冷、高湿高温而致的急性发热性疾病。病状表现为精神沉郁,耳尖、鼻端发凉,鼻镜干燥,皮温不均,体温升高,食欲减弱,反刍停止,被毛逆立。病出流清涕,随后流稠涕,粪便干燥,畏寒怕冷,拱腰发抖,有的卧立不起。

治疗:用30%安乃近40毫升,或复方氨基比林30毫升,每日1次,肌肉注射,直到痊愈。并配合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等。

二、胃肠炎

主要是由于草料发霉变质、加工调制不当、突然变换等而引起,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饮水增加,反刍停止,体温升高,皮温不均,结膜潮红,脉搏增加,呼吸加快,瘤胃蠕动减弱,腹部触诊敏感,尿少色黄。粪便稀薄,混有黏液、血液及坏死组织碎片,恶臭难闻。

防治:①病初应清理胃肠。②硫酸钠、硫酸镁或人工盐300-400克,鱼石脂15-20克,酒精80-100毫升,常水4000-5000毫升,混合后1次内服;当胃肠基本排空,可进行止泻。③鞣酸蛋白20克,次硝酸铋10克,碳酸氢钠40克,淀粉浆1000毫升,混合后1次内服。④消炎。磺胺脒40-60克,碳酸氢钠40-60克,水适量,混合后1次内服,每日2次,连用3天;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等。

三、瘤胃积食

主要是由于不易消化的饲料所致。也可继发于前胃弛缓、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等病。症状表现为食欲、反刍、嗳气、瘤胃蠕动减少或停止,脉搏、呼吸加快,拱背、起卧、呻吟,先便秘、后腹泻,左肷窝凸起,左腹部坚硬。

防治:①防止突然变换饲料或一次性喂过多饲料。②硫酸镁500克,鱼石脂30克,石蜡油1000毫升,混合并加水稀释后1次灌服;③上述各方法无效或严重的瘤胃积食,应行瘤胃切开术,取出部分瘤胃内容物。

四、瘤胃臌气

主要原因是由于牛采食大量易发酵饲料、幼嫩多汁类青草、冰冻饲料、霉变饲料,及带霜、雪、雨后、露水青草。其次是饲草中加喂过量精料、豆腐渣或饮用大量豆浆以及饲喂后立即使役或重疫后喂饮等常引发本病发生。另外,多种疾病的过程中也常伴有本病的发生。

治疗:将新鲜紫皮蒜去皮,捣碎,混于豆油中,搅拌后口服。成牛用紫皮蒜70-90克,豆油250-500克,幼牛酌减。服药后牵牛慢慢走动,切不可让牛卧下。服药后15分钟左右,患牛开始排出暖气和消胀,1小时后,开始反刍,出现食欲,一般患牛经一次服药即愈。重症患牛,经二次服药亦可治愈。实践证明,大蒜豆油合剂具有制酵、抑菌和缓泻、健胃功效;该合剂速效,安全,无副作用;大蒜、豆油是农家必备食品,可谓材料易得,取用方便,经济实用,疗效显著的一个验方。

五、有机磷中毒

误食喷洒过有机磷农药的青草。症状表现为突然发病,流涎流泪,鼻孔和口角有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瞳孔缩小,呼吸困难,狂躁不安,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病牛呼出的气体、分泌物、皮肤可闻到大蒜味。

治疗:可用生理盐水1000毫升、阿托品20毫克,混合后1次静脉注射,然后每隔3-4小时重复1次。

养殖蝎子常见疾病预防措施


1、斑霉病又称蝎虱病,多发生于6~8月,常因环境潮湿、空气湿度大,以及食物发生霉变等所致,致病菌多为绿霉真菌。感染的钳蝎,前期胸腹板部和前腹部常出现黄褐色或红褐色小点状霉斑并逐渐扩大成片;继而蝎子食欲减退,停止生长;后期行动呆滞,终因拒食而死亡。解剖可见体内充满绿色霉状菌丝集结而成的菌块。防治:预防为主,并适当调节空气湿度,根除病原。①食盘、水盘经常洗刷,消除霉变食物;②用1%~2%福尔马林或0.1%高锰酸钾水溶液对养殖区消毒;③病蝎要隔离治疗,死蝎应及时捡出焚烧;④病蝎用土霉素18或氯霉素1g或长效磺胺1~1.5g与配合饲料1000g拌匀饲喂,直至痊愈。

2、黑腐病又称体腐病,一般全年均可发生,病程短,死亡率高。主要因饲喂腐败饲料、污秽饮水或误食黑腐病病蝎尸体感染黑霉真菌而发病。病蝎前期腹部肿胀,呈黑色,很少活动,食欲减退;继而前腹部出现黑色腐病型溃疡灶,手压可流出黑色粘液,最终死亡。防治:①保持饲料和饮水新鲜;②定期用1%~2%的福尔马林水溶液对养殖区消毒;③病蝎应隔离治疗,死蝎捡出焚烧;④病蝎可用食母生1g、红霉素0.5g或小苏打2.5g、磺胺片0.5g或大黄苏打2.5g、土霉素0.5g与配合饲料500g拌匀,喂至病愈;⑤可用中草药五倍子,每千克体重日用量0.2~0.5g,对病蝎进行治疗。3、半身不遂又称拖尾病,常发生于夏末、秋初空气潮湿期,由于长期饲喂高脂肪饲料,使蝎体内脂肪大量堆积而致。病蝎躯体光亮,肢节隆大,行动艰难迟缓,口器内有红色似分泌液的脂性粘液,发病5~10天后开始死亡。防治:①不喂或少喂脂肪含量高的饲料;②适当调节环境温度和湿度;③治疗可采取绝食3~5天或用大黄苏打片3克、麸皮(炒香)50g、水60g,拌匀饲喂至痊愈。4、腹胀病蝎子常发生于早春和秋季阴雨连绵时期,因温度偏低,蝎体受凉而导致消化不良所致。病蝎肚大青筋,反应迟钝,食欲不振,发病后10~15天开始死亡。防治:①保持养殖温度为25~39℃;②病蝎可用多酶片及食母生各18、磺胺片0.1g、配合饲料100g,拌匀喂至痊愈。5、蚁害蚂蚁不但与蝎争食饲料,而且蛀食蝎幼、弱、病残的个体。防治:①将鸡蛋壳捣碎炒焦,撒在养殖区隔墙外四周;②用骨头、糖类等诱引开后,用开水烫死。

春季养鸡时常见疾病有哪些


鸡肉是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肉类之一,相比较红肉来说,白肉的脂肪更低,吃起来更健康。鸡的品种非常多,一般的农户家中都有养鸡,养殖起来不是特别麻烦,平时只需要给一点剩饭,它可以自己寻食吃。在养鸡的时候,最怕出现病害,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春季养鸡时常见疾病有哪些?防治方法是什么?

一、春季养鸡时常见疾病有哪些?

1、呼吸道疾病

这是春季养鸡时常常出现的疾病之一,因为春季温度还不是很高,尤其是昼夜温差比较大,如果鸡棚没有做好保温措施的话,鸡的抵抗力会降低,从而出现呼吸道感染。除此之外,还有的是因为不通风、养殖密度大、鸡棚的卫生条件不好、没有及时清理掉粪便或者饲料残渣,导致了鸡感染了环境中的病菌,出现呼吸道感染。大部分的养殖场所不像农户家中散养鸡一样,得不到光照或者平时运动,那么免疫力就会出现下降,出现呼吸道疾病。

2、流感

春季不仅人容易患流行性感冒,动物也一样,鸡患流感的话通常是出现无精打采、打瞌睡的症状。如果你看到有一只鸡出现这类症状的话一定要及时隔离,因为流感的传染性非常强,而鸡又是群居性的,一旦一只有染,很容易出现成片感染,所以要用药治疗,做好消毒措施和搞好环境卫生。

3、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也是冬春季节中常常发的一种病症,如果患有该病后通常鸡冠的颜色比较暗、呼吸起来很困难、精神状态不好、粪便出现黄白色或者黄绿色。一般的话死亡率不高,但是会降低产蛋率和产蛋质量。

二、春季养鸡疾病防治方法

1、做好保温措施

如果是春季保温措施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个时候的鸡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如果一直没有在温暖的环境中很容易出现流感。平时建议给予的饮用水是温水,可以关闭门窗,必要时增加保暖设备。

2、时刻通风

虽然要关门窗保温,但是也要保持鸡棚空气的流通,这样才能时刻呼吸道新鲜的空气,减少细菌的滋生。

3、搞好鸡棚消毒

鸡棚的环境卫生很重要,一旦出现病害的话很容易出现整体患病,所以平时要做好消毒措施,清理掉粪便和多余的饲料。

最后,可以通过喂养增加鸡的抵抗力,雏鸡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育成鸡提高饲料中的能量、中年时期可以增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给。

豚鼠的一些常见疾病介绍


豚鼠长得胖胖呼呼,摸起来圆滚滚的,特别可爱!但是,你们知道吗?这么可爱的小动物也很脆弱,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感染上某种疾病,为了便于主人们的预防,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豚鼠常见的疾病主要有哪些?我们要怎么预防呢?

豚鼠的一些常见疾病如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仙台病毒感染,泰泽氏菌,巴氏杆菌等对豚鼠的影响可参看小鼠一章的疾病部分,豚鼠的其它常见疾病有以下几种。

一、沙门氏菌病(SalmonellaDisease)

1.分布

沙门氏菌对脊椎动物有广泛的感受性,是较常见的人畜共患病的病原,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豚鼠感染后可呈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小鼠、大鼠感染后,可长期不表现临床症状,呈隐性感染状态,兔、沙鼠、地鼠很少感染本病。

2.病原

本病的致病菌是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37℃培养24小时可长出1~3毫米的光滑菌落,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运动性,在葡萄糖、山梨醇、甘露醇中常产酸、产气。

3.流行病学

健康豚鼠可通过消化道感染,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是本病的传染源,而苍蝇、野鼠、鱼粉等可导致上述物品的污染。菌株的毒力、血清型,菌的数量、感染途径,动物的年龄、品系、机体免疫功能情况,周围环境温度变化、营养改变、实验处置等因素均可影响本菌的致病性和动物的敏感性。

4.临床症状

感染沙门氏菌的豚鼠的临床症状可以表现为急性感染型、亚急性型、隐性感染型三种类型。感染型呈急性经过,临床症状非特异性,病鼠常食欲不振、被毛逆乱、体重减轻、眼有分泌物、呼吸困难、流产、排软便等,一般于几天内死亡。亚急性经过的豚鼠常表现腹部膨胀、腹泻、结膜炎等。隐性感染型的豚鼠可表现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的轻微症状。

5.病理解剖

解剖可见急性感染型死亡的豚鼠肝、脾、淋巴结及肠淤血肿大并有灶性坏死,肠内多液体和气体。亚急性经过和慢性经过的病例脾脏肿大,肠、肝充血肿大,可有明显的黄色坏死灶,回肠部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突起。

病理学检查可见急性病例的肠粘膜上皮坏死出血,肠粘膜固有层的组织中充血及嗜中性细胞浸润。亚急性经过和慢性经过的病例可见肝细胞坏死,在坏死灶和肝窦内,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并有肉芽肿形成。

6.诊断

本病可通过临床症状、解剖学特点和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初步诊断,再进行细菌培养而确诊。选结肠、直肠或胆囊内容物接种于去氧胆盐琼脂平皿和亚硒酸盐肉汤中37℃有氧培养24~48小时,观察菌落。该细菌不能利用尿素,不产生靛基质。应用多价O和H抗血清,做玻片凝聚试验检查抗体可作为辅助手段。

7.预防

本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有严格饲养管理,饲料严防野鼠污染,加强饲养中各个环节的消毒灭菌,注意饲养人员的带菌状况检查,以及利用剖腹产手术建立无本病的鼠群。

二、巨细胞病毒感染(CytomegalovirusInfections)

豚鼠巨细胞病毒多引起豚鼠的隐性感染,其感染特征和致病机理与人的巨细胞病毒感染非常相似,因此常用作人的巨细胞病毒感染研究的动物模型。

1.病原

豚鼠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属疱疹病毒科乙型疱疹病毒亚科,为双股DNA病毒。CMV对乙醚、反复冻融相对稳定。在-70℃可长期保存。

2.流行病学

可经接触和血源传播,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它具有严格的种属特异性,大鼠、小鼠等动物不易感。

3.临床症状

豚鼠感染后,多呈隐性状态,不表现临床症状。实验条件下可见被毛粗乱、发育迟缓等症状。

4.病理

解剖可见病鼠脾脏充血肿大,唾液腺肿大,胸腺发育迟缓。

组织学可见唾液腺导管细胞变性,细胞核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导管周围大量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脾脏散在灶状出血,嗜中性细胞浸润。胸腺T细胞减少。

5.诊断和预防

本病的诊断应依据组织学观察唾液腺导管细胞内的特异性的嗜酸性包涵体。也可利用豚鼠胚细胞进行病毒分离,进而血清学检查CMV抗原。

本病的预防可利用CMV弱毒苗接种豚鼠,使之产生免疫力,然后用剖腹产技术建立无CMV的洁净豚鼠群。进而依靠严格的饲养管理措施保持豚鼠的无CMV状态。

三、颈淋巴结炎

1.病原和流行病学

颈淋巴结炎的病原是兽疫链球菌(Streptococcuszooepidemicus),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常成对或短链状出现。本病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本病的另一病原是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通过眼结膜途径,可导致典型的颈淋巴结脓肿和上呼吸道感染。

2.临床症状

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颈部淋巴结肿大。颈部气管两侧,可见肿大的淋巴结。病鼠消瘦,食欲减退,懒动,呼吸困难,鼻腔有浆液性分泌物,孕鼠发生死产和流产。

3.病理

解剖可见肿大的淋巴结内充满脓汁,有时可见胸腔积水,肺呈大理石样病变。

4.诊断

通过本病特异的临床症状可得到初步诊断。然后通过细菌培养、分离和生化鉴定可确诊。

5.预防

本病的预防可通过剖腹产技术,建立无本病的SPF鼠群,严格管理屏障饲养系统,从而彻底排除本病的发生。

四、肺炎

1.病原

豚鼠的肺炎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如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支气管败血性波氏菌(Bordetellabronchiseptica)、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pneumoniae)等。其中以支气管败血性波氏菌危害最大。

肺炎链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无鞭毛,不形成芽孢。一般情况下人的上呼吸道常常带有本菌,是潜在的感染源。豚鼠感染后病菌可存在于上呼吸道,当有运输等应激因素而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引起发病。本菌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

支气管败血性波氏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菌,无芽孢,有运动性。通过直接接触或接触污染物品及呼吸飞沫而被传染。豚鼠饲料中维生素C的缺乏及机体抵抗力下降可引起本菌大量繁殖而致动物发病。

肺炎克雷伯氏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常成对或短链存在。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土壤、水和农产品及林产品中,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及呼吸道内也常见,是典型的条件致病菌,常于动物抵抗力下降时引起爆发性流行。

2.临床症状

豚鼠发生肺炎时,虽病原不同,但有一些共同的症状,如被毛逆乱,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懒动,出现腹式呼吸,鼻腔有分泌物。急性型2~3天死亡,慢性型可出现结膜炎,孕鼠流产,吃仔等。

3.病理解剖

剖检可见豚鼠上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肺出血、充血、气肿,慢性型可发生胸膜炎,胸腔内有炎性分泌物。常发生中耳炎,而致豚鼠斜颈。有时发生子宫肌炎或肝脏坏死。

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可见颈淋巴结、肾、肝脓肿,化脓性胸膜炎,肺肉芽肿性实变。

组织学切片可见支气管和肺泡内大量的嗜中性细胞浸润。

4.诊断

本病的确诊有赖于病原的分离培养。将新鲜肺组织涂片或接种培养基,对阳性标本镜检及进行生化特性和血清学特性的检查,从而得到明确诊断。

支气管败血性波氏菌感染的病料应取自动物发病初期的上呼吸道粘膜。此时取材特异性较高。

5.预防

应加强饲养管理,利用剖腹产技术,建立清洁鼠群。尽可能杜绝可引起动物应激的因素。严格消毒进入饲养区的一切物品。严禁携带病菌的人员包括饲养人员接触动物。

五、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

1.病原

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壤、空气、人和动物的体表,是人和动物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球形,葡萄状排列,革兰氏染色阳性,无鞭毛,不形成芽孢,可产生具有致病作用的和溶血毒素。对干燥有抵抗性。

2.流行病学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动物皮肤、粘膜、上呼吸道、肠道的常在菌群,可通过接触传播,不良的卫生条件和应激因素可诱发本病的发生。也是微生物控制级别较高的实验动物应清除而较难清除的主要病菌。

3.临床症状

动物发病后常引起肺炎,败血症,形成体内多处器官的脓肿和炎症。

当动物皮肤有伤口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经伤口侵入,并形成皮炎、溃疡和脓肿。豚鼠感染后,常发生口唇炎,剥脱性表皮炎,关节炎。在足底,则形成痂皮,进而发炎肿大,直径可达1~3cm,然后可形成溃疡,在关节腱膜部位发生炎性浸润。使用金属网底笼具饲养时,由于豚鼠体重的压迫,常发生擦伤,易发生感染。

4.病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害部位呈弥漫性组织炎、坏死及肉芽肿。切片可见大型革兰氏球菌凝块,组织内嗜中性细胞浸润,因组织坏死而发生化脓灶。

5.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及细菌分离培养结果,可很容易地确诊。

6.预防

保持屏蔽饲养条件,饲养人员隔离衣及时清洗消毒,饲养室用具定期消毒。这些措施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六、体内寄生虫

1.鼠艾美尔球虫(Eimeriacaviae)

该球虫是寄生于豚鼠的唯一的艾美尔球虫,易在幼鼠中流行。感染豚鼠出现腹泻,甚至死亡。剖检可见肠炎,肠出血,盲肠粘膜增厚,有斑状出血点和含有虫体的白斑。维生素C缺乏,长途运输等因素可诱发本病。

2.有钩副盾皮线虫(Paraspidoderauncinata)

是豚鼠常见的蠕虫。虫体寄生于盲肠和结肠。卵呈卵圆形,壳厚,有蛋白膜。豚鼠通过吞噬感染性虫卵而感染。虫卵经60天左右发育为成虫。其生活史为直接型,无复杂的体内移行过程。

感染豚鼠消瘦,而无特异性症状。查找并鉴定虫体、虫卵可确诊本病。

豚鼠体内寄生虫的预防应做好饲料和垫料的消毒工作,防止饲养用具、饲料、垫料的污染。

七、体外寄生虫(Ectoparasite)

1.疥螨(Trixacaruscaviae)和豚鼠食毛蚤是豚鼠主要的体外寄生虫,可引起豚鼠脱毛、角皮增生、消瘦、虚弱,发生皮炎、贫血。蚤及其卵附于豚鼠毛上,肉眼可见。疥螨主要寄生于豚鼠的颈、肩和下腹部皮肤,引起瘙痒,进而继发感染。

体外寄生虫的检查可直接用低倍显微镜观察被毛和皮肤,也可检查皮肤刮屑。另外利用寄生虫的趋热性,在动物死后,尸体变凉,寄生虫从被毛中爬出,直接观察虫体从而确诊。

八、坏血病

本病又称维生素C缺乏症,由于豚鼠不能合成维生素C,当饲料中完全缺乏维生素C时,在10~20天内会出现坏血病症状。此时豚鼠抵抗力下降,易发生二次细菌感染。发病早期可见豚鼠被毛逆乱、懒动、食欲减退、脱水,进而腹泻、齿龈出血、伤口愈合慢、关节肿大挫伤而跛行。一般6周龄豚鼠症状较典型。解剖可见骨膜下、皮下结缔组织、肌肉及肠道有出血,长骨近端骺软骨剥离。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可作出初步诊断。然后进行饲料分析即可确诊。

以上八种疾病在豚鼠身上比较常见,在了解了这些疾病之后,作为主人的我们应该要赶紧采取措施,行动起来。在平时的生活中,从豚鼠的住宿及饮食方面把好关,尽量减少豚鼠患病的几率!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家庭饲养锦鲤常见疾病的治疗经验


锦鲤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口服法、药浴法、涂沫法、注射法及手术治疗法。

1.口服法将药剂混合于饲料中投喂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营养失调及细菌性疾病与鱼体内部疾病。常用药品为营养素、磺胺类、抗生素等。首先将药剂溶于水,使之渗透到粒状饲料中或混合揉捏后投喂发病的锦鲤。2.药浴法主要是驱除鱼体体表寄生虫及治疗细菌性的外部疾病,也可利用鳃或皮肤组织的吸收作用治疗细菌性的内部疾病。短时间药浴时使用药物浓度高,常用药物为敌百虫、高锰酸钾等;长时间药浴则用食盐水、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抗生素等。药剂计量必须精确,如浓度不够则不能有效地杀灭病菌,而浓度过高则易对鱼体造成毒害,甚至死亡。3.涂抹法以高浓度的药剂涂抹局部,主要治疗外伤及鱼体体表的疾病,常用药物为碘酒、高锰酸钾等。涂抹前必须先将鱼体患处清理干净后施药。4.注射法对各类细菌性疾病采用注射抗生素的治疗方法,常采取肌肉内注射或腹腔内注射,对鱼体吸收药物更为有效、直接。需要注意的是:鱼体发病较重时,常同时采取多种治疗方法,如同时口服和药浴,或注射抗生素。

泥鳅常见的几种暂养方法


泥鳅是泥鳅在成熟捕捉后,准备上市售卖前都需经过几天的暂养,它的目的是为了排出泥鳅体内的粪便,提高运输时的成活率,外加去除泥鳅在养殖时带有的一股泥腥味,改善口味。经过多年的经验,已总结出几种方法,下面来亲农网看看这几种暂养的方法吧。

1、鱼篓暂养

鱼篓我们对它不陌生,小时在电视或家中皆见过,但随着社会的不断的进步,它正在不断的淘汰。用上口径25cm左右、地径在65cm,高在25cm的鱼篓放置在水中,每个鱼篓可暂养7-8kg的泥鳅,如果在微流水中可暂养12-15kg泥鳅,鱼篓要有三分之一露出水面,防止泥鳅跳逃和呼吸。

2、木桶暂养

木桶暂养方式任何的木桶即可,一般按每100升容量的木桶,可暂养12-15kg泥鳅,木桶暂养需要注意的是水质问题,在暂养开始的前两天,需要每天换水4-5次,从第三天开始每天换水2-3次,每次换水无需全部换掉,只需换掉一半或三分之一即可。还需注意的是,不宜将木桶注满水,要留一定的位置,防止泥鳅逃出木桶,也不利泥鳅呼吸。

3、网箱暂养

网箱的大小可用长2米、宽1米、高1.5米规格制作,将网箱放置在水平开阔、水质良好、水面无大起伏的河道、湖泊以及池塘中,暂养的密度要和水温来判别,一般水温适中的情况下,每平米可暂养30-40kg,在暂养后要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水泥池暂养

水泥池暂养方法适合养殖较长的时间以及运输转运时使用,暂养数量也和水泥池的大小先关,水泥池大,暂养多,水泥池小,暂养小。不过它比一般的暂养方法密度可适当的增加,一般每平米可暂养30-40kg,但要注意水质的变化,及时换水,排净泥土和粪便。

养殖泥鳅赤皮病的防治方法


姜堰市梁徐镇曹加凤来电话反映,他家养殖的泥鳅日前出现胸鳍发红继而全身发红的症状,病鳅浮在水面上,不久死亡,每天约死亡250克左右。他问,泥鳅得了什么病,怎么防治。

从曹加凤反映的情况看,泥鳅可能得了赤皮病。赤皮病又叫皮瘟、擦皮瘟。泥鳅发生赤皮病是由于鳅体擦伤,水质恶化,感染荧光假单胞菌引起。该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病鳅体表充血发炎,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充血并烂掉;鳍条间的组织常被破坏呈扫帚状。

治疗泥鳅赤皮病,可采用外用消毒药和内服抗菌药相结合的方法。

外用消毒药:⑴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漂白粉加水全池泼洒。⑵每立方米水体用2克五倍子加水全池泼洒。⑶每立方米水体用0.3克二氯异氰脲酸钠加水全池泼洒。⑷每立方米水体用0.2-0.5毫升双链季铵盐加水全池泼洒。内服抗菌药;每公斤泥鳅体重用50-100毫克磺胺类药物拌饲料投喂,连用6天。

预防泥鳅赤皮病,在放养、捕捞、运输过程中避免碰伤鳅体,苗种下塘前用5-8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或2-5毫克的土霉素溶液浸洗10分钟左右,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良好。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泥鳅养殖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养殖青蛙常见疾病”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225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