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鸡:雏鸡死亡率高的原因

养殖雏鸡的时候最怕的就是雏鸡的突然死亡了,但是其死亡的原因其实就那么几个,不少死亡率居高不下基本都是以下这些问题引起的。下面就来了解下,看看是哪些原因一直在影响着大家的养殖收益吧。

1、病菌多

雏鸡抵抗力差,其对于病菌的防护可以说接近与无,全靠养殖户自己的防病意识来保护的。但是不少养殖户其实对于雏鸡的卫生方面不在意的,比如任由粪便堆积、任由外界动物进入等等情况,这些都是比较容易诱发病害的原因,因为其都有可能成为病原体的。所以养殖的时候发现这个雏鸡的死亡率居高不下的话,大家最好检查下自己的鸡舍卫生情况,看看怎么样了,或者说进行一次消毒,看看效果怎么样,死亡率是否还有那么高。

2、温度因素

温度方面也是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这个主要分两方面,一个是温度过高,一个是温度过低,两者都会显著增加雏鸡死亡率。温度低一般是因为保暖不到位,而空气流通较快,导致温度较低引起的,如果活跃的雏鸡不爱动了,那么可以提高下温度试下,因为这可能是低温的前兆。高温的话则会发现雏鸡不愿抱团、比较焦躁的情况,用手摸的时候会明显发现其体温偏高。这是温度方面对于雏鸡的影响,降低死亡率就一定要做好控温。

3、错误用药

不少的雏鸡在开始的表现其实不是很好的,看起来像是劣质的雏鸡,养殖户增对这样的情况一般会选择用药的。雏鸡在用药方面要注意的,因为其不适合经常使用药物,很多小问题养殖户调整下养殖方式,其就会自己恢复,不一定非得用药的。发现雏鸡出问题就用药的,时间一长死亡率也会增加的,因为它们对病菌的抗性被药物给拉下来了,这是用药不规范引起的高死亡率。

4、体质因素

这个原因不是很好说的,因为雏鸡有好有坏,大家也不知道自己买的小鸡情况具体怎么样,但是体质差的肯迪死的多的。由于孵化、运输、养殖等原因,体质差的小鸡很难适应各种变动,稍微不注意就会引起其不适应,然后慢慢的恶化,这样的雏鸡本什么恢复又比较慢,最后各种影响的堆积,其死亡率自然就上去了的。这个就看大家自己挑选鸡种的本事了,买的时候多看几家的种苗。

以上就是雏鸡死亡率高的一些原因了,养殖的过程中很难做到一只不死的,大家做的只是降低死亡率,尤其是在批量养殖的时候。面对死亡率高了我们就找原因对症下药!

延伸阅读

农家雏鸡死亡率高的原因及对策


农家养鸡以小规模或零星养殖为主,农家鸡在育雏期间死亡的现象很多,雏鸡死亡率将近一半甚至超过一半的概率并非耸人听闻,比如徐闻县龙塘镇农村,据调查发现该村861户,共孵小鸡1983窝,孵出小鸡23786只,饲养二个月仅存活14649只,死亡率达39%,成活率仅占六成多。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育雏设备简陋,温度掌握不好。用母鸡带小鸡的没有保温设备,亦不作保湿;不让母鸡带的,利用竹箩、纸箱,或用竹木搭架盖上一层薄膜,温度难以掌握,温度过高体热难以散发,体液消耗大,影响雏鸡生长发育,易患病死亡,温度过低易着凉,诱发疾病而大批死亡。

二、饲料单一,营养不足。农家养雏鸡习惯用大米、谷子、粮食加工副产品,余饭剩菜饲喂,饲料单一,营养不足,不能满足雏鸡生长发育需要,雏鸡生长缓慢,体质弱,易患营养缺乏症及白痢、气管炎、球虫等各种病而导致大量死亡。

三、不注重疾病防治。农家饲养雏鸡数量少,让母鸡带养,不及时做防治工作,造成雏鸡患病大量死亡。四、人踏,水浸,鼠咬等。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我们在农村中宣传发动群众采取下面几项措施饲养雏鸡,降低雏鸡死亡率,提高成活率,收到明显效果。

1、保持适宜育雏温度。母鸡带小鸡的需要注意加热保温,温度要均匀平衡,保温标准如下:育雏器饲养的,1-3日龄30-32℃,4-10日龄27-30℃,11-20日龄的22-25℃;育雏室饲养的1-3日龄的27-28℃,4-10日龄25-26℃,11-20日龄23-24℃,21-30日龄20-20℃,31-45日龄18-19℃。要经常观察鸡群动态。温度适当,雏鸡活泼好动,追逐嬉戏,休息时一个靠一个平铺在垫物上,食欲好,饮水适度,粪便正常,羽毛光滑。温度偏低时,雏鸡密布在热源周围,或挤拥于一角,不思饮食,并发出急促的叽叽声,温度偏高,雏鸡远离热源,伏在地面,两翅展开,张口喘息,大量饮水,食欲差或不食。

2、用配合小鸡料喂雏鸡,保持足够营养。雏鸡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能力弱,生长发育快,对饲料要求高,所以按照雏鸡的营养需要,饲料来源种类,因地制宜地配合雏鸡日粮或购进小鸡全价配合饲料饲喂雏鸡,才能保证雏鸡营养需求,正常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饲养雏鸡日粮配方(%)见附表:另外,适量加些青菜,10日龄前每百只加一个鸡蛋。

3、及时防治疫病。农家饲养雏鸡,及时做好防疫工作,是育雏关键一环,要认真做好几项工作。

①认真做好场地、用具消毒。可用千分之一强力消毒灵或百分之一氢氧化钠溶液消毒后冲洗干净才使用。

②预防鸡白痢病。雏鸡白痢病2周龄内死亡最多,预防白痢病15日龄内要在雏鸡饲料中添加万分之二的呋喃唑酮。出现白痢病时治疗,可用下列方法: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按千分之二加入饲料喂鸡。千分之二金霉素混料或饮水。

③防治球虫病。球虫病主要发生于3个月以内的幼鸡,发病死亡都很高,首先要做好清洁卫生,保持栏舍干燥清洁。发生球虫病时选用下列药物治疗:肌注青霉素每只1000-2000单位。2000-5000单位拌料或饮水。内服金霉素每只病鸡5毫克或在日粮中加入万分之八连服2-3天。球虫宁在饲料中加入万分之二至万分之四。氯苯胍在饲料中加入百分之三十至六十。采用上述措施育雏,大大减少死亡,据调查120户,成活率都在90%以上,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值得推广

养鸡知识:常见导致雏鸡死亡率高的六大原因


养殖全过程中,第一步便是育雏。雏鸡抵抗力差,因而要搞好各个领域的管理方法事宜,合理提升育雏存活率。而在育雏全过程中,这六大缘故非常容易导致雏鸡身亡,下边就实际给大伙儿详细介绍究竟是哪六大缘故。

1、消毒杀菌

进雏前,鸡棚清理不完全,不熏蒸消毒,仅用消毒剂喷一两次,促使微生物菌种长时间具有,雏鸡易感柒大肠埃希菌、链球菌等导致身亡。

2、鸡棚温度

进雏前,畜舍预温不足,导致雏鸡聚堆,挤压成型至死;温度过高,雏鸡吸气抗压强度大,缺水较多;温度时高时低,雏鸡易着凉,导致拉肚子,脱干,都是危害卵黄的消化吸收。

3、鸡棚自然环境

春冬育雏时,光惦记着隔热保温,忽略适度通风换气,维持畜舍气体新鮮,导致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成分过高,轻的出現呼吸道症状,比较严重的导致中毒了。

4、喂养相对密度

养殖场大多数存有超额喂养状况,超额喂养使鸡群密度大,不便于观查鸡群情况,生长发育不齐整,气体不太好,病症散播快,而导致较高的致死率。

5、乱用治疗药物

进雏后,并不是采用雏鸡专用型药防止白痢,只是人云亦云药贩得话,将抗菌药很多应用,乃至将标着掺对200KG水应用的抗菌药几日就用完,加剧了肝、肾承担,导致雏鸡大量身亡。

6、免疫力不立即

鸡群非常容易出現呼吸道症状,一些养鸡户一听见鸡群呼吸音太重就终止服药,耽误了新城疫、法氏囊等关键传染性疾病,导致传染性疾病产生,此外秋天进雏时不高度重视鸡痘苗的提早疫防,直到六十天或120天刺种鸡痘苗,出現比较严重的鸡痘病,尤其是喉型鸡痘更易至死。

雏鸡在生长发育全过程中,这几个方面要需注意,以便合理确保雏鸡存活率,大伙儿在育雏时这好多个层面一定要保证位,有关雏鸡育雏,你有没有什么要填补的吗?

常见导致雏鸡死亡率高的六大原因


养殖全过程中,第一步便是育雏。雏鸡抵抗力差,因而要搞好各个领域的管理方法事宜,合理提升育雏存活率。而在育雏全过程中,这六大缘故非常容易导致雏鸡身亡,下边就实际给大伙儿详细介绍究竟是哪六大缘故。

1、消毒杀菌

进雏前,鸡棚清理不完全,不熏蒸消毒,仅用消毒剂喷一两次,促使微生物菌种长时间具有,雏鸡易感柒大肠埃希菌、链球菌等导致身亡。

2、鸡棚温度

进雏前,畜舍预温不足,导致雏鸡聚堆,挤压成型至死;温度过高,雏鸡吸气抗压强度大,缺水较多;温度时高时低,雏鸡易着凉,导致拉肚子,脱干,都是危害卵黄的消化吸收。

3、鸡棚自然环境

春冬育雏时,光惦记着隔热保温,忽略适度通风换气,维持畜舍气体新鮮,导致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成分过高,轻的出現呼吸道症状,比较严重的导致中毒了。

4、喂养相对密度

养殖场大多数存有超额喂养状况,超额喂养使鸡群密度大,不便于观查鸡群情况,生长发育不齐整,气体不太好,病症散播快,而导致较高的致死率。

5、乱用治疗药物

进雏后,并不是采用雏鸡专用型药防止白痢,只是人云亦云药贩得话,将抗菌药很多应用,乃至将标着掺对200KG水应用的抗菌药几日就用完,加剧了肝、肾承担,导致雏鸡大量身亡。

6、免疫力不立即

鸡群非常容易出現呼吸道症状,一些养鸡户一听见鸡群呼吸音太重就终止服药,耽误了新城疫、法氏囊等关键传染性疾病,导致传染性疾病产生,此外秋天进雏时不高度重视鸡痘苗的提早疫防,直到六十天或120天刺种鸡痘苗,出現比较严重的鸡痘病,尤其是喉型鸡痘更易至死。

雏鸡在生长发育全过程中,这几个方面要需注意,以便合理确保雏鸡存活率,大伙儿在育雏时这好多个层面一定要保证位,有关雏鸡育雏,你有没有什么要填补的吗?

如何避免育雏期雏鸡高死亡率?


:目前,养殖业在迅猛发展,但鸡的饲养越来越难往往一批鸡养下来到最后伤亡率很高,剩不了多少鸡。育雏期雏鸡死亡率高是困扰广大养殖户的一大难题。现就雏鸡的饲养发表几点看法。

1、育雏期温度忽高忽低

有钱买药,没钱买煤的现象在一些养殖户中存在。有的养殖户怕烧煤,从而温度很难掌握,导致雏鸡得病用许多药物。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升高;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相互挤堆,会导致部分雏鸡呼吸困难,卵黄停止吸收甚至死亡。

2、密度过大,相互挤压

由于密度过大,饲槽和饮水器数量少,放置的位置不当或环境突变有异物刺激等,常导致鸡群互相挤压。

每平方米可饲养30只~40只,随着日龄的增加,每周可递减5只左右。

还应根据鸡的品种、大小、强弱的不同进行分群饲养,以免互相挤压。

3、疾病预防不到位

养殖户很少注意育雏的保温设备、料槽、饮水器等日常用具的消毒,不能及时对雏鸡进行鸡新城疫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法氏囊、鸡痘疫苗等接种也不及时。雏鸡白痢和球虫病是育雏阶段两大疾病,养殖户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时间和方法,等到病鸡出现症状后才采取有关措施为时已晚。

4、饲料种类单调,营养不全面

雏鸡营养最为重要,一旦动物蛋白、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不能满足雏鸡的营养需要。就会严重阻碍雏鸡的生长发育表现体质瘦弱、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发生相应的营养缺乏症。

要根据雏鸡的营养需要和当地饲料来源、种类,因地制宜地配制全价饲料或者在日常饲养中经常使用多维来补充维生素。鸡舍的卫生差

养殖户一般不太注意鸡舍卫生,鸡舍地面的垫料长期不更换不经常打扫,舍内温度过高,湿度大鸡粪成堆,病原体和寄生虫卵长期生存,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容易传播从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要搞好鸡舍卫生,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和垫料,保持鸡舍干燥定期使用后悔对鸡舍、用具进行消毒,再给予药物预防和治疗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

5、不注意鸡舍通风

育雏室的空气要保持新鲜。由于雏鸡新城代谢旺盛,鸡群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另外鸡排出的粪便蒸发出大量氨气浓度过高也会引发疾病。育雏舍要注意通风换气,但不应使空气直接吹入鸡舍,尤其外界气温低时更要防止冷风吹入以免雏鸡着凉感冒。

广大养殖户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总结经验,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才会有效地减少雏鸡的死亡。降低了死亡率才能获得更好的效益。

【小编总结】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如何避免育雏期雏鸡高死亡率,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关注与支持。

养鸡中怎样减少蛋鸡的死亡率?降低蛋鸡死亡率的方法


最近有不少养鸡户反映说,自家的蛋鸡常常会出现突然的死亡,这些健康的鸡为什么会出现土壤猝死呢?其实主要跟养殖环境以及卫生等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应该怎样降低蛋鸡的死亡率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1、加强管理,保证光照

日常工作应按固定程序进行,以使鸡群建立起良好的条件反射,注意观察鸡的健康状况,发现病、弱、残鸡应及时挑出淘汰,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饲料消耗,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疾病传播。产蛋阶段光照宁可增加不可减少。保证产蛋所需的光照时间,最少不能少于12小时,一般不能超过16小时(淘汰前四周可逐步延长至17小时)。

2、科学配料,充足饮水

根据饲养标准,蛋鸡从19周龄开始要适当提高饲料中粗蛋白和必需氨基酸的水平;以满足体成熟和性成熟的需要,使其同步进行,防止开产后脱肛和疲劳症的发生。同时,要在饲料中添加双倍量的维生素AD、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以增强其代谢水平和鸡体抗应激的能力。任何时候都要供给蛋鸡充足清洁的饮水,因为缺水的后果往往比缺料更严重。夏季要注意饮深井水,必要时可在水中加冰块;冬季要注意饮温水,防止水温过低给鸡带来应激。

3、补充钙质

在蛋鸡4月龄起或达5%产蛋率时,应喂给母鸡含钙量高的(3.3-3.5%)日粮。在每天的12-20点给鸡补喂钙质有助于钙的良好吸收。日粮中贝壳占2/3、石灰石1/3的钙源饲料,蛋壳强度最好。当然,最好的钙源饲料是经高温消毒的蛋壳。

4、减少应激

新鸡上笼后应倍量添加多维素,适当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转群应激带来的不利影响。密闭鸡舍门窗,防止小动物进入鸡舍;用铁丝网封住排气孔,以防飞鸟进入,夏季注意降温防暑;冬季注意防寒保暖;确保舍内温度,湿度适宜,严防有害气体超标。

5、卫生防疫,彻底消毒

将鸡舍冲洗干净,用生石灰粉刷鸡舍墙壁;彻底消毒鸡笼,用2-3%的火碱消毒用具、设备和地面,然后封闭鸡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空置四周,新鸡上笼前一天用百毒杀喷雾消毒。蛋鸡入笼后,应坚持每两天带鸡消毒一次,每周进行环境消毒一次,并要及时清除鸡舍周围的杂草,以防病菌在上面繁殖,这对提高产蛋量、降低死淘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降低蛋鸡的死亡率的方法介绍。对于养鸡户来说,蛋鸡养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蛋鸡的养殖过程中,如果遇到蛋鸡死亡的情况的话,那么就需要多个方面来寻求原因,看看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导致蛋鸡死亡的。

科学养鸡:雏鸡冬季注意事项


雏鸡在冬季这种寒冷的情况下生存力很弱,所以防护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冬季对于雏鸡最重要的就是温度的控制和对通风的把握,那么这些方面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养殖致富网就给大家带来这些方面的注意事项,大家可以了解下。

1、检查鸡舍

冬季为了保持鸡舍的室内温度,建议除了通风口和入口,其它地方全部进行封闭式管理。首先供暖设备要检查好,确保供应的暖气不会直接去向某一方向的雏鸡。其次仔细检查是否有漏风的地方,漏风的地方对鸡舍影响大不大。其次检查白天的光线是否能照亮大部分的鸡舍,灯泡是否能让雏鸡都能合理的采光。最好要仔细检查供暖设备拍出的废气是否会从通风口回到鸡舍内部。

2、控温

检查完毕后就要开始封闭式控温了,在雏鸡的羽毛没长齐以前,室温要控制在30℃以上。随着时间推移可以慢慢的下降,初期每隔一周下降1-2℃,后期则要保持温度恒温,温度控制在20℃以上。温度的调节要根据雏鸡的状况进行调整,要是大多数雏鸡经常蜷缩在一起就说明温度低了,要适当的升高。当出现出现经常站立,四处走动,且休息时间极其短暂时就是温度高了。

3、防潮通风

虽然冬季是个干燥的季节,但是由于是封闭式的控温管理养殖,雏鸡舍内的水分蒸发会相对较快,湿气也会相对的较多。随意防潮这一块要时刻注意,不然容易引发一些病害。雏鸡的通风方式和成年鸡种的不同,雏鸡讲究的是短暂通风,最好是想让舍内温度上升一点,在用通风的方式使温度降下来,这样雏鸡就不会收到冷空气的侵袭,也不会使鸡舍温度波动过大。

4、消毒防病

雏鸡的在入冬前的消毒一定要做好,最好在封闭式管理前能来一次完整的鸡舍消毒在开始,这样会有效的杀死许多病菌。冬季也要不定时的消毒,这时候的消毒多集中于饲料槽后水槽的消毒。卫生方面除了将鸡粪及时清理外,还需要定期的更换雏鸡的垫底料,尤其是雏鸡身上沾染有鸡粪更要及时清理掉。其次在饲料中间需要添加一些预防病害的药物,用于提高雏鸡的抵抗力。

冬季饲养雏鸡时很累的,因为雏鸡这个时间段本来就是极其脆弱的,加上这个环境的因素,两者结合就更要注意。在大家多方面的精心护理下,开春后这些雏鸡肯定会给大家带来大丰收的。

科学养鸡:春季养鸡容易发病的原因


春季作为一个比较舒服的季节,很多人都会在这个季节开始养鸡。而其实春季的环境变化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温度,昼夜温差较大。如果养鸡没有做好管理工作的话,那么对鸡的生长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春季养鸡也容易发病。那么春季养鸡容易发病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气候因素

春季虽然相对于冬季来说,其温度是有所回升的。但是却并不稳定,气候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白天与晚上的温差非常大。因此我们在春季养鸡的时候,仍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如果鸡舍内温度忽高忽低的话,那么是极易导致鸡出现各种应激反应而发病的。例如出现冷应激、感冒等。鸡的机体免疫能力也会因此下降,从而还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严重影响鸡的生长。

2、通风不良

刚刚也说了,在春季的时候,温度对于鸡的生长来说还是比较低的。所以很多养殖户为了做好鸡舍的防寒保暖工作,会将鸡舍密闭的严严实实。从而忽略了鸡舍的通风工作,也有的养鸡户会扩大养殖密度,让鸡互相取暖等。这些措施都会导致鸡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含量超标。造成鸡的呼吸道粘膜受损,严重时导致天然屏障消失,从而引发鸡的呼吸道疾病。

3、卫生原因

我们在养鸡的时候,对于鸡舍的卫生环境也是要着重注意的。鸡舍环境卫生不佳的话,那么对鸡的生长也是非常不利的。例如没有及时清理鸡粪,或者是不重视环境以及饲养用具的消毒等。都会降低鸡的机体抵抗能力,而鸡的抵抗能力下降的,潜藏在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便有机可乘了,从而导致鸡发病。而且鸡粪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病菌,会进一步加大鸡发病的几率。

4、营养因素

鸡的生长对于营养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我们在饲喂饲料的时候,要注意保持营养全面且充足。如果饲料中维生素含量过低,特别是维A或者是鸡出现吸收障碍的话。那么鸡受伤的呼吸道黏膜是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修复的,从而为病原体的入侵营造了条件。其中缺少锌硒等微量元素则是导致鸡吸收障碍的主要原因,同时还会影响鸡免疫系统的发育,所以大家要多多注意。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减少鸡的应激反应,应激容易导致鸡感染流感、大肠杆菌等病菌。

以上就是春季养鸡容易发病原因的简单介绍了。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科学养鸡:雏鸡拉稀怎么办


雏鸡是鸡整个生育期中最脆弱的一个阶段,特别是现在入冬后雏鸡的管理也就越来越重要了。很多养殖户在管理雏鸡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不同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拉稀。拉稀没有及时治疗的话很容易就会导致雏鸡死亡。那么导致雏鸡拉稀的原因是什么呢?该如何治疗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暴饮

有一些养殖户为了提高鸡的存栏数量,除了自己留种之外,还会在外进行购种。购种后在运输过程中没有提供饮水,导致雏鸡缺水脱水。进入鸡舍后会大量饮水,导致身体无法承受,造成拉稀现象,使脱水现象更加严重。因此为了保证雏鸡的正常生长发育,要及时提供饮用水。当雏鸡破壳2-4小时左右便可让雏鸡初饮,最晚也不能超过一天半。初饮的饮用水要注意温度,不能饲喂凉水,防止出现僵鸡。初饮后可以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红糖等物质补充雏鸡的水分,促进生长。

2、肠胃感染

雏鸡的免疫系统是非常不完善的,如果管理不善的话,雏鸡极易感染沙门氏菌等肠胃细菌。肠胃感染一般发生在破壳3日左右的雏鸡上,感染后一周左右便会死亡。主要的发病症状就表现为拉稀、精神不佳等。因此我们在雏鸡出生后就要做好防疫工作,可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食用醋,加强肠胃的免疫能力。病鸡可以在饲料中拌入少量的大蒜,饮水中添加醋鱼庆大霉素等。然后适当饲喂酵母水,恢复雏鸡的肠道菌群,提高消化能力。

3、蛋白质过多

很多养殖户为了促进雏鸡的生长,会在饲料中增加蛋白质的比例,但是雏鸡的消化能力是非常弱的。如果蛋白质含量过高的话,极有可能会导致雏鸡消化不良,出现拉稀糊肛等现象。观察雏鸡的进食情况与粪便,发现雏鸡食欲下降或者是拉稀有未消化的饲料,则代表雏鸡消化不良了。因此我们在雏鸡破壳前三天的时候要注意蛋白质的寒冷,应饲喂熟玉米粒与酵母水,提高雏鸡的消化能力,防止雏鸡消化不良。

4、饲料不当

饲料是造成雏鸡拉稀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养鸡户在养殖的时候为了图省方便,会将鸡的饲料全部买回来。但是又不注意饲料的贮藏,高温高湿的时候,有些饲料是非常容易发霉变质的,雏鸡误食后出现肛门红肿,拉稀等现象。所以我们在饲喂饲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饲料的好坏,不可饲喂霉变饲料,饲喂适量的葡萄糖水,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做好解毒保肝工作。

雏鸡拉稀是养鸡过程中非常常见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种疾病。而且拉稀造成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发病后检查具体原因再使用对应的防治方法,加强鸡舍的管理,减少拉稀现象。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280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