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疾病治疗:蛋鸡产蛋期,这7种药物要慎用!

在养鸡过程中,使用各种药物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但是在一些特定的时期,有些药物是不能用的,这就是所谓的停药期。另外还有一些特定时期,有些药物是要慎重使用的,因为用了之后会有比较大的负面影响。蛋鸡产蛋期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定时期,而在这个时期,需要慎用的药物至少有以下7种。

1.金霉素。

金霉素作为一种抗生素,常被养鸡户用于治疗或预防鸡的一些细菌性疾病。但是,金霉素的副作用比较大,尤其是对于消化道有较严重的刺激,同时还会损害肝脏。而对于产蛋期的蛋鸡来说,由于金霉素会和血钙结合成难溶的钙盐排出体外,干扰鸡蛋蛋壳的行程,从而降低产蛋率,因此养鸡户在产蛋期不要用它。

2.氨茶碱。

不少养鸡户会用氨茶碱治疗和缓解鸡的咳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所以在治疗一些鸡呼吸道疾病的时候,氨茶碱经常被用到。不过,氨茶碱用药期间会造成蛋鸡产蛋量明显下降。虽然停药后产蛋会恢复,但用药期间的产蛋损失肯定不是养鸡户想看到的。

3.磺胺类药物。yZ023.com

磺胺类药物是产蛋期禁用的,虽然它的抗菌谱比较广,养鸡户经常使用它治疗诸如球虫、白痢等疾病,但磺胺类药物会跟碳酸酐酶结合,降低其活性,导致碳酸盐分泌减少,进而影响鸡蛋的品质,使得蛋壳变薄、变软,抑制产蛋性能。

4.肾上腺素。

正常的鸡在肾上腺素的作用下会推迟产蛋,因此,不想受损失的养鸡户朋友请慎用。

5.呋喃类药物。

呋喃类药物在养鸡业的发挥空间比较大,常见的用途有治疗沙门氏菌引起的痢疾,另外对大肠杆菌、球虫、伤寒、副伤寒等也有不错的效果。但是此类药物毒性大,有致癌性,同时会抑制产蛋,降低产蛋率,所以养鸡户在产蛋期不要用它。

6.新斯的明。

如果养鸡户不想让您自己养的蛋鸡产软壳蛋或者薄壳蛋,那就不要在产蛋期使用这种药物,因为它会产生这些负面效果。

7.丙酸睾丸素。

作为一种雄性激素,丙酸睾丸素在养鸡业常见的用法就是促进母鸡醒抱。但是它会明显抑制母鸡排卵,从而影响产蛋量。因此,在醒抱之后应该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

以上7种就是蛋鸡产蛋期间,养鸡户应该慎用或者禁用的药物,希望大家在实际养鸡过程中多多注意。

畜牧健康

畜牧疾病:引起蛋鸡产蛋量下降的4种药物


养殖致富网讯

有的养鸡户自己给蛋鸡配药,很有可能会引起蛋鸡产蛋量下降。下面介绍一下能引起产蛋量下降的4种药物类型:

1.氨茶碱。

用于缓解鸡呼吸道传染病引起的呼吸困难,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蛋鸡用后产蛋减少,因此应尽量不使用该药。

2.磺胺、呋喃类药物。

这些药物都有抑制产蛋的副作用,能与碳酸酐酶结合,使其降低活性,从而使碳酸盐的形成与分泌减少,鸡下软壳蛋和薄壳蛋。据调查,蛋鸡用磺胺二甲嘧啶5天~7天,则2周内产蛋下降10%~20%,用药超过10天,产蛋下降30%~50%。

3.激素类药。

用于治疗鸡法氏囊炎的复方炔诺酮,该药降低鸡的产蛋率,且残留量极高,对人体健康不利,蛋鸡应忌用。对于母鸡赖抱的药物丙酮睾丸素和甲基睾丸素,如用药时间过长,则会抑制蛋鸡排卵,甚至引起雄性变异,要慎用。

4.疫苗。

蛋鸡接种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苗后,都会引起暂时性的产蛋下降和产软壳蛋,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蛋鸡接种疫苗应当在开产前进行。

综上,在给蛋鸡用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用到此了药物,或用其他同效果的药物代替。

畜牧疾病治疗:如何应对蛋鸡产蛋量下降问题?


一、对正常性产蛋量下降,应根据产蛋曲线图,及时掌握鸡群产蛋变化的情况,改善饲养方式,调整日粮结构和营养标准,从而达到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对非正常性产蛋量下降,无论是哪种原因所致,都很难恢复正常产蛋。为了避免非正常性产蛋量下降的出现,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予以防范。

1、健全光照制度:18-68周龄在自然光照良好的条件下,每周增加0.5-1小时至16小时恒定,69-72周龄达17小时。光照强度为3W/㎡,不随便改变光照强度、颜色、时间,更不能停止光照,并按时开关灯。

2、确保产蛋期间的**温度和湿度:蛋鸡产蛋的**温度是25℃左右,湿度是55%左右。温度高于30℃以上,低于20℃以下;湿度高于65%以上,低于45%以下产蛋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保证鸡舍冬暖夏凉,通风良好,有条件的还应保证夏季有降温设施,冬季有升温设施。

3、保证清洁饮水和正常饮水:饮水要卫生,并经常检查饮水系统,及时排除饮水系统故障。

4、严格产蛋鸡的营养标准,保证饲料营养的全价性。提高蛋鸡饲料的质量水平,防止饲料霉变,避免频繁更换饲料和饲料原料,如果产蛋率正常,鸡的体重不减轻,说明给料量、提供的营养标准符合鸡的生理需要,没有必要更换饲料配方。

5、疫病防制措施:疫病是引起蛋鸡产蛋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畜牧疾病治疗:一例蛋鸡产蛋下降有白蛋疾病分析


病例:某养鸡场**近10天产蛋一直下降!寻求多名兽医还为答案!现在应该是高峰期但一直下降!白蛋增多!饮食良好。怎么回事,有什么应对办法?

分析:1、季节性白壳蛋夏季持续高温,鸡为加速排泄散热而大量饮水,造成拉稀,加上采食量下降造成营养摄取不足,结果影响蛋壳质量而使鸡产白壳蛋;秋冬季节气温忽然降低对鸡造成强烈应激,影响肌体的钙磷代谢,导致蛋壳颜色变浅。调理办法为使用益酶丽维,前5天500公斤料中用5袋,6~10天500公斤料中用3袋,长期添加时500公斤料中加2袋。如果鸡群拉稀,先使用泻痢快克、肠必治饮水,并用百草肠清拌料饲喂3~5天,再用益酶丽维调理。

2、营养性白壳蛋鸡饲料中维生素、矿物质补充不足,都可发生白蛋壳现象。蛋鸡开产前两周就应该补充钙质饲料,逐步加入石粉或贝壳粉。

病理性白壳蛋新城疫、大肠杆菌病、减蛋综合征、变异传支、生殖性传支、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疾病都会引起蛋壳颜色变白。对此应对症治疗,消除病因,在饲料中添加维康活力素和益酶丽维。

3、应激性白壳蛋转群、防疫、外界惊扰都会对鸡产生应激作用,造成产蛋率下降,同时伴随蛋壳颜色变白。这类变化持续时间不长,改善环境、在饮水或饲料中加入维康活力素和益酶丽维,白壳蛋很快消失。

4、光照性白壳蛋产蛋期的光照应该是恒定的,光照不足或不稳定,无规律都会造成白壳蛋。应及时人工补光保持光照稳定,同时料中加入益酶丽维可以保证优良的蛋壳颜色与较长的产蛋高峰期。

5、老龄性白壳蛋年龄老化也能引起鸡产蛋率下降蛋壳变白增加营养药物益酶丽维和活力素可以改善,但由于日龄老化维持时间不会太长,应根据市场行情及时淘汰鸡群。

畜牧疾病治疗:蛋鸡产蛋性能下降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所谓蛋鸡的产蛋性能,是指蛋鸡的开产日龄、产蛋高峰期及其维持时间、产蛋期死淘率等。养鸡生产实践中,常见鸡开产日龄提前或推迟,不出现产蛋高峰期或产蛋率攀升时间较长,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短,产蛋期死淘率高以及提前休产等产蛋性能下降的现象。要注意分清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一、产蛋性能下降的原因

1、育成鸡合格率低。合格率是在成活率基础上的体重和均匀度的统一,有些鸡场直接用育成合格率反映育成情况,育成合格率低说明育雏育成期死亡多,育成鸡体重低,均匀度差。体重偏轻或偏重都将导致产蛋推迟或提前,产蛋高峰期不稳,产蛋性能低。而均匀度则是直接关系到产蛋高峰期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

2、开产前体成熟与性成熟不同步。表现为达到了正常开产体重却不见产蛋,或达到5%产蛋率时体重低于标准。两种情况均可造成蛋鸡性能下降。具体原因有:⑴饲料营养不合理:不能因育雏、育成阶段及气候变化而及时调整配方,从而造成饲料能量、蛋白质、钙、磷的阶段性不合理,影响体重的增加和性成熟。⑵光照程序不合理:全封闭鸡舍控光不严密,应急窗或风机口漏光,开放式鸡舍不能根据季节变化、日照长短及时补充光照。特别容易忽视的是鸡舍内电压不稳或太低,灯泡数量和瓦数不足或分布不匀,以及灯泡表面积尘太多,影响光照强度。⑶限饲和疾病的影响:主要是限饲方式不正确,体重变化后,每天增加、减少饲料变化突然。

3、药物的毒副作用。育雏育成期应用抗菌药物太多,药物的残毒可引起鸡的正常发育停滞,破坏鸡的内脏器官,特别是在育雏前期、育成后期影响更大。在产蛋期过量使用了磺胺类、呋喃类药物,不但会引起中毒,而且会破坏卵细胞的发育,降低产蛋率。

4、饲料质量不稳定。如产蛋期饲料能量、蛋白的突然变化,氨基酸严重缺乏,维生素不足,钙磷不平衡,盐分过高或过低,微量元素添加剂得不到长期补偿等都对产蛋有明显影响。饲料卫生不达标,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霉菌等严重超标。饲料的适口性差、粒度过大、灰分过高、发酸、水分过大、搅拌不均匀等都可引起产蛋性能降低。

5、饲养管理不科学。主要包括:⑴温度控制:产蛋鸡舍的**温度18-21℃,寒冷地区由于供暖障碍或舍内保温设施差,使鸡舍内温度降到13℃以下,造成产蛋明显下降。炎热地区或夏季炎热季节,降温措施不利,使鸡舍内温度超过28℃以上,影响采食和产蛋。⑵光照和饮水不足:**明显的就是处在产蛋高峰期的鸡,在炎热季节突然停电往往伴随着停水,对产蛋影响甚大。夏季断水1小时,机体需24小时补偿,且降低高峰期产蛋率10%-20%。⑶常规管理粗放:喂料不及时,拌料不均,水槽漏水并得不到刷洗和经常消毒,带鸡消毒不科学,水质差,不按照集蛋等。

6、疾病侵害。传染性支气管炎可使卵泡充血、出血或卵巢退化、输卵管萎缩,鸡群产蛋下降10%-15%,而且蛋壳变薄,畸形增多、颜色变浅。非典型新城疫可使产蛋下降20%左右。鸡传染性鼻炎发生高峰前期,产蛋下降5%左右,2-3周恢复;发生在高峰期,产蛋下降7%左右,3-4周恢复,但达不到应有的产蛋水平。产蛋下降综合症可使产蛋下降20%-50%。传染性喉气管炎可使产蛋下降10%-15%。曲霉菌病可使产蛋下降5%-10%。大肠杆菌病使产蛋率下降10%-15%,造成卵黄性腹膜炎的可使死淘率提高2%-5%。如果以上疾病联合并发,产蛋下降更明显。

二、对策

1、培育合格的后备鸡群。衡量育雏效果的三个关键指标是体重、胫长、均匀度。育成期末的胫长必须达到104-106毫米,特别是6-8周是骨骼发育的**快时期,应使其达到78毫米,开产前体重应达到1650克左右,育成期体重每周增长幅度不能大起大落,开产前均匀度应不低于85%。

2、加强饲养管理。首先保证水、电、温度的正常供给。寒冷季节解决好舍内通风换气和温度变化的矛盾。炎热季节采取架装水帘,舍内喷水,饮水中加冰块等设施或措施,并增加鸡舍内的通风换气量,使鸡舍内风速达到0.2米/秒,防止水槽漏水。条件允许时可以配备发电机。同时,每天的喂料量、喂料时间、次数、饲料配方、增补光照时间等要随季节、周龄适时调整,并搞好鸡舍内水槽、料槽、环境的卫生,定时带鸡消毒。

3、使用优质饲料。饲料配方的制定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产蛋期和季节的要求而定,同时应充分考虑到加工工艺、运输工具、饲料包装、保存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要保证鸡体摄入的各种营养与配方理论植相差不大。如果选用饲料商的饲料,除了应该根据季节添加抗应激剂外,在产蛋高峰期还应该补充一定量的优质鱼粉、骨粉、添加剂、维生素。饲料卫生是指配合饲料中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霉菌和其他杂菌等是否超标,特别是在潮湿季节或使用过期饲料,不合格鱼粉、霉变的玉米,使用了被污染的车辆、场地等,均会造成饲料不卫生。饲料感官是指饲料的粒度、均匀度、颜色、气味、水分等。

4、控制好疾病。对疾病的控制要坚持预防为主,把好免疫关、消毒关、预防用药关。应结合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免疫程序,选用优质疫苗,掌握好免疫时间、用药次数、剂量、方法,并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

畜牧疾病:蛋鸭产蛋下降怎样回升快?蛋鸭产蛋下降怎么治?


蛋鸭产蛋率下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蛋鸭产蛋率下降是养鸭场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原因分为管理方面的问题以及疾病因素导致的,那么蛋鸭产蛋下降怎样回升快?蛋鸭产蛋下降怎么治?

蛋鸭产蛋率下降原因

1、环境方面

光照突然发生变化。光照强度突然减弱、日常光照时间缩短,都会引起蛋鸭产蛋量突然下降,所以鸭舍内需要保持光照强度以及光照时间的稳定性。如果有必要缩短光照时间和减弱光照强度,需要每天慢慢地减少,让鸭群有个适应的过程。

天气的突然变化。大风、寒流及热浪的突然出现,蛋鸭的产蛋量都会突然下降。冬季要做好应对寒流的准备工作,鸭舍温度要控制好,出入鸭舍要及时关门,窗户隔风效果要好,保证鸭舍不被寒风直接吹入。

2、饲养管理方面

饲喂方面。蛋鸭喂料不足、喂料的配方存在问题、喂料的质量不过关,都会导致蛋鸭产蛋量突然下降,甚至不产蛋。所以在对蛋鸭进行喂养时要针对阶段性使用不同的配方,更换饲料时要采用“7天过渡法”循序渐进更换饲料,产蛋期如没特殊情况不建议更换饲料。

免疫因素。在对蛋鸭进行免疫接种时,如果采用的免疫方法不对,造成鸭群过度惊吓,也能引起产蛋量的突然下降。所以,在给鸭群做免疫时,一定要注意采用**的免疫方法,将对鸭群造成的应激降低到**小。

3、疾病方面

病毒性疾病。病毒性传染病引起的产蛋率下降主要有新城疫、禽流感、减蛋综合症和鸭痘。鸭群产蛋率每天下降2%以上,产蛋率连续降低。

细菌性疾病。鸭副嗜血杆菌病一般造成蛋鸭产蛋率下降10%~40%,弯曲杆菌性肝炎病造成蛋鸭产蛋率下降20%~40%。

寄生虫病。主要是白冠病,气温20℃以上时发病严重。蛋鸭产蛋率下降10%~40%不等,病鸭鸭冠苍白,血液稀薄,拉绿色稀粪,死前咳血,产蛋鸭死亡率一般不超过2%~5%。

蛋鸭产蛋率下降是怎么回事?

传染性因素

病原微生物感染鸭群是母鸭产蛋下降的主要原因。在生产中,由于饲养者不重视疫苗的免疫接种,或者免疫程序不合理,或者用药防治不当,均可造成鸭群发病。病原有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三大类,并且以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的形式存在。

1.以细菌感染为主引起的产蛋下降的因素。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支原体等。这些病原菌在母鸭体内为常在菌(即条件性病原菌),当鸭群受到应激因素影响,或在鸭群饲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趁机大量繁殖,引起肠炎。如果不及时用药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这些细菌随同开放的泄殖腔进入子宫或卵巢,引起子宫炎和卵巢炎,蛋鸭出现产沙壳蛋、变形蛋。

2.以病毒感染为主引起的产蛋下降的因素。主要有鸭瘟病毒、禽流感病毒、细小病毒和呼吸肠孤病毒等。尤其是蛋鸭感染了流感病毒,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促进厌氧细菌在生殖器官内定植,引起产蛋下降。

3.以寄生虫感染为主引起的产蛋下降的因素。主要有吸虫、绦虫、球虫以及体外寄生虫(如虱、螨等),这些寄生虫一方面吸收机体营养,另一方面吸虫也能直接进入子宫,刺激子宫引起收缩,造成母鸭产软壳蛋、畸形蛋。

蛋鸭产蛋下降怎么治?

非传染性因素是诱发母鸭产蛋下降的诱因,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定植、破坏生殖器官的内环境是造成产蛋下降的根本原因。在生产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1.正确选择场址。应选择远离疾病传染源的地方建造母鸭舍,鸭场要求水源干净、水质清新没有污染。鸭场建造应包括鸭舍、陆地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三个部分。鸭舍要作到能保温又能通风,保持鸭舍安静、舒适、干燥、卫生,满足其正常产蛋的生理需要。

2.科学的饲养管理鸭群。供给鸭群配方稳定的饲料。饲料人员饲喂时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要勤于观察鸭群采食、饮水、休息的状态,要勤于观察粪便的状态和蛋壳的品质,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要勤于清扫卫生和定期消毒鸭舍。水上运动场要定期排放污水并进行全面消毒。

3.制定严格的疫苗防疫程序。引进后备母鸭,必须选择健康的鸭场。蛋鸭开产前要注射鸭瘟、禽霍乱、大肠杆菌、鸭疫里氏杆菌等多种疫(菌)苗,鸭群要用伊维菌素粉驱虫。

4.定期对鸭群投喂保健性预防药物。采用以中药制剂和广谱抗菌素为主。

当蛋鸭群出现发病,要及时查明病因,采取隔离、消毒、治疗的办法。对于有卵巢炎的病例,要采取抗菌消炎、修复卵巢管的药物,重点防治厌氧细菌感染。可选用“卵管康”或“利福康”等复方制剂治疗。对于严重的产蛋下降病例,特别是鸭群遭受到禽流感病毒的侵袭,出现神经症状和蛋鸭死亡的病例,要坚决淘汰。

提高蛋鸭产蛋量的**方法

1、选择好放牧场地。

一般来说,在早春时期要开始转晴之前,养殖户可以把母鸭赶到水塘里面,让它们和大自然有更充分的接触,同时也能够让它们在池塘里面自己觅食,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它们养的更好。只有它们养的更加的肥壮了,才能更好的提高产蛋率。

2、精心放牧。

一般来说,由于春季气温相对偏低,所以一般在放牧的时候大多都是晚出早归。很多养殖户一般都会选择在傍晚的时候进行放牧,这样才能够让蛋鸭有更好的活动时间,而且对于人们来说,这个时间段也是人们平时消化运动的一个比较好的时间,所以在进行放牧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比较适合行走的地方。

但是同样要注意的时候,平时放牧也要注意一下水温的控制,尤其是在下水之后如果发现水温偏低的话,要对它们及时的进行制止,不然可能会影响到它们自身健康状况。除此之外,在其它方面的管理也需要人们多注意一些,尤其是不能够让鸭子受凉,虽然说它们自身对于寒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是如果让鸭子受凉了的话也是会对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的。

3、喂饲料。

在产蛋旺季,鸭子的产蛋量会比较大,这样一来,每天在放牧游走的过程中也会消耗掉它们大量的体力,尤其平时在觅食的时候更是如此。而此时养殖户就要根据蛋鸭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加餐等。并且在喂饲料的时候一定要根据鸭子的产蛋情况来进行安排。

一般来说,如果它的,产蛋量比较高的话,那么自然就需要给它补充更多的营养成分。喂的饲料也会相对来说更多一些。

引起产蛋率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实际生产中应结合各方面的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为鸭群创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细心管理,严格防疫,避免疾病的发生,减少损失,**程度地提高蛋鸭的生产性能。

畜牧疾病治疗:禽霍乱的治疗药物有哪些?禽霍乱的**治疗方案?


禽霍乱是由什么引起的?禽霍乱,又名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常为散发性,传染途径一般是消化道和呼吸道。那么禽霍乱的症状有哪些?禽霍乱怎么治疗?

禽霍乱是由什么引起的?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禽出败。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病死禽及康复带毒禽、慢性感染禽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伤口感染。动物感染谱非常广,鸡、鸭、鹅、火鸡及其他家禽,以及饲养、野生鸟类均易感。家禽中以火鸡**为易感。鸡以产蛋鸡、育成鸡和成年鸡发病多,雏鸡有一定抵抗力。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秋两季发生较多。多种家禽,如鸡、鸭、鹅等都能同时发病。病程短,经过急。

本病病原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存在于健禽的呼吸道中,当饲养管理不当、气候突变、营养不良及其他疾病发生,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可引起内源性感染。

禽霍乱的症状图片

禽霍乱的潜伏期为2~9天。按病程一般分为**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

**急性型:

常于流行初期在禽群中突然发现死亡,有时只见病禽沉郁,不安,倒地挣乱,拍翅抽搐而死。病程短者数分钟。长者也不过数小时。剖检常无特征性变化,有时仅见心外膜有小出血点,肝脏有少量针尖大灰黄色坏死点。

急性型:

**为常见,病鸡发烧(体温43~44℃),精神不振,不食,口渴,羽毛松乱,缩头闭眼,离群呆立,冠、髯青紫,口、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张口吸气时发出“咯、咯”声,常见腹泻,排出污黄色、灰白色或绿色,甚至混有血液的腥臭稀粪。**终衰竭死亡,病程仅1~3天。病鸭除有上述症状外,还有不愿下水的表现和常常摇头企图排出积在喉头的粘液的动作,故有“摇头瘟”之称。有些病鸭两脚瘫痪,不能行走,一般于发病后1~3天死亡。

剖析可见肝脏有许多小出血点。心外膜、腹膜、肠系膜、皮下等处有出血斑点,心包内积有渗出液。肺有点状出血和暗红色肝变区。出血性肠炎变化以十二指肠**为严重,腹腔内常有破裂卵黄存在,或在其它器官上附着干酪样的卵黄物质。

慢性型:

多见于流行后期,或由急性病例转来。鼻有粘性分泌物,鼻窦肿大,喉头积有分泌物而影响呼吸。经常腹泄,逐渐消瘦,贫血,局部关节发炎,常局限于脚或翼关节和腱鞘处,关节肿大,疼痛,跛行。有些鸡的肉髯、耳片或其它部位肿胀,随后坏死、脱落。病程达1月以上,生长发育和产蛋长期不能恢复。

剖检除见到急性病例的病变外,鼻腔、上呼吸道内积有粘稠分泌物,关节、腱鞘、肉髯、卵巢等发生肿胀部切开有黄灰色或黄红色浓稠的渗出物或干酪样坏死。

禽霍乱怎么治疗?

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平时严格执行鸡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以栋舍为单位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预防本病的发生是完全有可能的。一般从未发生本病的鸡场不进行疫苗接种。鸡群发病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应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有效药物全群给药。磺胺类药物、氯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喹乙醇均有较好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剂量要足,疗程合理,当鸡只死亡明显减少后,再继续投药2~3d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对常发地区或鸡场,药物治疗效果日渐降低,本病很难得到有效地控制,可考虑应用疫苗进行预防,由于疫苗免疫期短,防治效果不十分理想。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本场分离细菌,经鉴定合格后,制作自家灭活苗,定期对鸡群进行注射,经实践证明通过1~2年的免疫,本病可得到有效控制。现国内有较好的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安全可靠,可在0℃下保存二年,易于注射,不影响产蛋,无毒副作用,可有效防制该病。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457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