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疾病治疗:仔猪副伤寒有几种类型

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此病在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尤其要注意两个时间段,寒冷的冬季和潮湿多雨的夏季,这两个时段是发病高峰期。

仔猪伤寒病主要发生于4月龄之内的仔猪,尤其是多见于刚断奶的仔猪,此病潜伏期长,发病缓慢,据研究发现,此病从菌体感染仔猪机体到病症发生**短需要2天,**长达一个月之久,仔猪副伤寒致死率在20%左右,给养猪业带来严重威胁和损失,此病一般主要由两种类型。m.YZ023.Com

一、急性病

急性病一般与败血症并发,多发生与断奶前后的仔猪,发病初期**明显的就是体温明显升高,飙升达到41以上,其他表现有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喜欢藏于垫草内,寒战。发病初期是便秘,后期伴随腹泻,排除淡黄色恶臭稀粪,在头部和四肢内侧会出现紫色斑。病猪在病痛折磨下会迅速消瘦,行走不稳,呼吸困难,衰竭而亡。

此病的特点是发病率低,病程较短,一般3、4天就会出现症状,但是急性病的死亡率很高。

二、慢性病

慢性病为本病的常见病型,感染后症状较轻,体温稍许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生长停滞,常堆叠在一起,病初便秘后期下痢,排灰白或黄绿色稀粪,带有血液或粘液,具腥臭味,严重时,肛门失禁,在吃食、躺卧、起立或行走时都可出现拉稀,使尾部及整个后躯沾污。由于持续下痢,病猪日渐消瘦、衰弱,被毛粗乱无光,行走摇晃,**后极度衰竭而亡。有些病猪咳嗽。病程有半月或更长,腹泻时发时停,病死率在25%-50%之间,病猪即使恢复也将发育停滞成为僵猪,仍可带菌并且排菌几个月。

仔猪副伤寒的类型有上述两种,一种急性的致死率非常高,但是慢性的病也是危害巨大,基本感染此病后,即使有慢性病恢复也是难以成长,所以多养猪业的危害很深。

畜牧健康

畜牧疾病:如何诊断仔猪副伤寒?仔猪副伤寒的发病特点?


冬季养猪**常见的疾病仔猪副伤寒有什么发病特点?如何诊断仔猪副伤寒?仔猪副伤寒也称猪沙门菌病,是由沙门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者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仔猪,特别是2~4月龄仔猪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雨潮湿、寒冷、季节交替时发生率高。

仔猪副伤寒病原

本病病原是由沙门氏菌属的几个不同血清型引起,沙门氏菌为两端钝圆、中等大小的直杆菌,革兰染色阴性,不产生芽孢,一般无荚膜,有周身鞭毛(鸡白痢沙门氏菌等除外)。本菌需氧或兼性厌氧,对营养要求不高,能在普通平板培养基上生长。沙门氏菌抗原分为菌体抗原(0抗原),鞭毛抗原(H抗原),表面抗原(荚膜或包膜抗原,称v抗原)3种。引起猪沙门氏菌病的沙门氏菌血清型相当复杂。猪霍乱沙门氏菌是主要的病原菌,可引起败血性传染和肠炎;伤寒沙门氏菌和沙门氏菌引起急性或慢性肠炎,并伴发高热;都柏林沙门氏菌引起猪散发性败血型传染和脑膜炎;而猪伤寒沙门氏菌则以引起溃疡性小肠、结肠炎以及坏死性扁桃体炎和淋巴结炎为特征。本类细菌对干燥、腐败、日光等因素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外界环境中可生存数周或数月。60度经1小时、经20分钟、75度经5分钟后死亡。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常规消毒药均能将其杀死。

仔猪副伤寒的发病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季和早春多发。本病主要感染6月龄以内的仔猪,但1~4月龄的仔猪。10~15kg的仔猪为重点。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通过粪尿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将病原菌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和周围环境,经消化道而感染。也有的仔猪通过带菌母体的子宫或脐带而感染。由于猪体内带有病原菌,当猪只受到寒冷潮湿、气候突变、饲养密度过大、拥挤,饲料营养价不全,突然更换饲料,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均可诱发本病。本病多为散发,但有时也呈地方流行。本病多与猪瘟,猪气喘病同时发生。

仔猪副伤寒临床症状

急性型多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常突然死亡。病猪呈败血症症状,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厌食,呼吸困难,后期下痢,耳根、胸前及腹下皮肤有紫斑。病程多数为1—4天,发病率低,但病死率很高。慢性型为本病的常见病型,感染后症状较轻,体温稍许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生长停滞,常堆叠在一起,病初便秘后期下痢,拉灰白或黄绿色稀粪,带有血液或粘液,呈腥臭味。有些病猪发生咳嗽。病程2—3周或更长,腹泻时发时停,病死率25%—50%,病猪即使恢复也会成为生长发育不良的僵猪,仍可带菌排菌几个月。剖检病变方面,急性病例,主要呈败血症变化,耳、后躯及腹下皮肤有紫斑,脾肿大呈暗紫色。浆膜和粘膜有小点出血。肝有灰白色小点坏死灶。慢性病型的主要特征性病变为盲肠、结肠和回肠的坏死性肠炎。脾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肺常见有卡他性肺炎或灰黄色干酪样结节。

如何诊断仔猪副伤寒?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不难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需从实质器官中分离细菌并作鉴定。同时要注意与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相区别。防疫措施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传染源传入,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对水、饲料等应严格按照兽医卫生规定管理,是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病猪和病死猪均不可宰食,以免污染环境并引起食物中毒。被病菌污染的场地要全面彻底消毒。

仔猪副伤寒的治疗方案?

1、抗生素疗法:病猪可使用强力霉素、新霉素和土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病猪按每千克体重每次口服2—5mg强力霉素,每天1次;按每千克体重每天口服5~15mg新霉素,注意分呈2~3次服用;按每千克体重每天口服50~1OOmg土霉素,也分成2~3次服用,也可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40mg,一次性完全注射。

2、磺胺类疗法:病猪使用磺胺增效合剂治疗效果较好。病猪按每千克体重使用20~40mg磺胺嘧啶或者磺胺甲基异恶唑和4~8mg甲氧苄氨嘧啶,混合均匀后分成2次内服,连续使用1星期。病猪也可按每千克体重内服70mg复方新诺时,注意**用量加倍,每天分成2次内服,连续用3~7天。

3、呋喃类疗法:病猪每天按每千克体重使用20~40mg痢特灵(呋喃唑酮),分成2次口服,连续使用3~5天,然后剂量减半,继续服用3~5天。

4、中西医结合疗法:取15g地榆炭,1Og青木香,1Og车前子,1Og白头翁,15g烧白芍,1Og黄连,6g苍术,5枚烧大枣,全部研成细末,分成2次添加在饲料中或者直接喂服,连续使用3天,同时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2mL忽热(主要成分是磺胺嘧啶等)或者恩吉诺(主要成分是恩诺沙星等),每2天1次,连续使用3天。

有关于仔猪副伤寒的危害,仔猪副伤寒防治措施!


仔猪副伤寒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在多雨、潮湿、季节交替和寒冷季节**容易发病。各个年龄段的仔猪都会感染,不过该病主要侵害对象为1-4月龄的小猪,特别是刚断奶的仔猪发病率高。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仔猪副伤寒的危害,仔猪副伤寒防治措施!

仔猪副伤寒的危害:

在养殖仔猪过程中,仔猪副伤寒是一种危害仔猪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一旦发生会对养猪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有时候,病猪并不是只患仔猪副伤寒,它还有可能会同时发生其他疾病,这就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当然,还离不开它本身是传染病的问题,若没及时制止病情,还会造成传染,不仅使病猪病情不断恶化,还会传染给其它健康猪只。

仔猪副伤寒防治措施!

仔猪副伤寒预防措施:

1、仔猪圈舍注意保暖,保持清洁干燥。食槽要干净,及时清粪。

2、加强饲养管理,初生仔猪早吃初乳,提早引料补料,仔猪断奶分群时,不要换舍。

3、仔猪断奶前后,可口服弱毒冻干苗预防。

4、仔猪发病后,及时隔离治疗,猪舍彻底消毒;对尚未发病的仔猪可在每吨饲料中加入金霉素100克,加以预防。

5、定期保健。按仔猪每吨饲料或每吨饮水中添加银翘散1公斤和金霉素100克,仔猪断奶当天开始使用,连续使用7天,此外在仔猪断奶前7天,可同时在母猪和仔猪的饮水中按每200升饮水添加利呼宁100克,连续使用3天~5天。

仔猪副伤寒治疗方法:

一旦发现有病情发生,要及时治疗。

1)抗生素疗法:病猪可使用强力霉素、新霉素和土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病猪按每千克体重每次口服2—5mg强力霉素,每天1次;按每千克体重每天口服5~15mg新霉素,注意分呈2~3次服用;按每千克体重每天口服50~1OOmg土霉素,也分成2~3次服用,也可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40mg,一次性完全注射。

2)磺胺类疗法:病猪使用磺胺增效合剂治疗效果较好。病猪按每千克体重使用20~40mg磺胺嘧啶或者磺胺甲基异恶唑和4~8mg甲氧苄氨嘧啶,混合均匀后分成2次内服,连续使用1星期。病猪也可按每千克体重内服70mg复方新诺时,注意**用量加倍,每天分成2次内服,连续用3~7天。

3)呋喃类疗法:病猪每天按每千克体重使用20~40mg痢特灵(呋喃唑酮),分成2次口服,连续使用3~5天,然后剂量减半,继续服用3~5天。

2022关于仔猪副伤寒怎么治疗?仔猪副伤寒的症状图片有哪些?


仔猪副伤寒的症状图片有哪些?仔猪副伤寒也称猪沙门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致病性细菌引起仔猪的传染病。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本病大多发生于1~4月龄仔猪,成年猪很少发病,多为隐性带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雨潮湿、寒冷、季节交替时发生率高。

流行病学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又以冬春季节多发。本病可感染各种年龄的猪只,但3~4月龄仔猪**易感,6月龄以上的猪发病少,1月龄以内的仔猪发病更少。多为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通过粪便、尿液、流产物排出,经消化道感染。环境潮湿、长途运输、卫生较差、营养缺乏等外界不良因素可造成内源性感染。

临床症状

1、急性(败血型)

发病初期多为急性经过,病猪体温升高到41℃左右,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萎靡,喜藏于垫草内,寒战。常互相挤压、堆叠在一起,有的达3~4层;鼻盘发干,眼结膜发红,有黏性分泌物。初便秘,后腹泻,排出淡黄色恶臭的稀粪,有时不见腹泻。在发病的2~3天,在鼻端、耳、颈、腹及四肢内侧皮肤上出现紫色斑。此时病猪迅速衰竭,行走不稳,弓背弯腰,毛焦肷吊,呼吸困难,衰竭而死亡,病期为2~5天,死亡居多。

2、慢性

为**常见的病型,由急性转来或一开始即呈慢性经过。其病状与急性相似,只不过症状不明显或缓和些,据观察,**主要的特征症状是下痢,而且形式多样。粪便呈粥状或水样,为灰白、淡黄、黄绿、灰绿或污黑色,恶臭,常混有黏液,甚至黏膜或血液。严重时,肛门失禁,在吃食、躺卧或起立和行走时都可出现下痢,粪便自然下流,使尾部及整个后躯沾污,有的咳嗽时,呈喷射状排出稀粪水。有时病猪下痢与便秘交替流行。有的病猪还发生肺炎,有咳嗽和呼吸加快症状。

一般来说,慢性病猪体温稍高或正常,有食欲,饲喂时,到槽前吃几口就离去,后期废绝,也有的病猪死前还吃,喜喝脏水。由于持续下痢,病猪日渐消瘦、衰弱,被毛粗乱无光,行走摇晃,眼眶下陷,在后期时,极度瘦削,弓背,腹部收缩,紧贴背脊下,筋骨毕露,体瘦如柴,真所谓“皮包骨”,**后极度衰竭而死。不死的病猪生长发育停滞,成为僵猪。

剖检症状

1.急性(败血型)

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败血症的变化。死猪体表皮肤淡蓝色或淡紫色,或见紫红色斑块。淋巴结肿大,呈紫红色,切面外观似大理石状,与猪瘟的变化相似。脾脏不同程度的肿大,呈暗紫色,切面蓝红色。肝、肾、心外膜见有出血点。胃肠黏膜红肿,上附黏液,可见出血点,重者呈弥漫性出血。肺有卡他性炎症变化。病程稍长的病例,大肠黏膜有散在的麸皮状的坏死物。

2.慢性

慢性病例的典型病变主要在大肠,特别是盲肠和结肠前段黏膜的坏死和溃疡。初期肠壁淋巴滤泡发生肿大,为绿豆至黄豆大,逐渐演变发生坏死,向四周扩延,边缘隆起堤状,中央下陷,坏死物呈灰绿、黄褐、黄绿、污黑等不同颜色,肠壁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溃疡。有的溃疡互相融合,形成小块溃疡。

有的病例,见整个肠黏膜,特别是盲肠,发生弥漫性坏死及糜烂,表面被覆灰黄色麸皮样坏死物,粗糙不平,肠壁变厚,缺乏弹性,也见有表层黏膜条状坏死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灰紫或土灰色,呈髓样变化,甚至可见到灰白色坏死灶。肠系膜淋巴管变粗,为灰白色索状。

部分病例,肝脏被膜下有大头针帽大或小米粒大灰黄色结节坏死灶。脾脏有的正常,有的脾髓增生肿大,质度变实。也有见小叶性肺炎的。

仔猪副伤寒的治疗方法

1、抗生素疗法:病猪可使用强力霉素、新霉素和土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病猪按每千克体重每次口服2—5mg强力霉素,每天1次;按每千克体重每天口服5~15mg新霉素,注意分呈2~3次服用;按每千克体重每天口服50~100mg土霉素,也分成2~3次服用,也可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40mg,一次性完全注射。

2、磺胺类疗法:病猪使用磺胺增效合剂治疗效果较好。病猪按每千克体重使用20~40mg磺胺嘧啶或者磺胺甲基异恶唑和4~8mg甲氧苄氨嘧啶,混合均匀后分成2次内服,连续使用1星期。病猪也可按每千克体重内服70mg复方新诺时,注意**用量加倍,每天分成2次内服,连续用3~7天。

3、呋喃类疗法:病猪每天按每千克体重使用20~40mg痢特灵(呋喃唑酮),分成2次口服,连续使用3~5天,然后剂量减半,继续服用3~5天。

4、中西医结合疗法:取15g地榆炭,10g青木香,10g车前子,10g白头翁,15g烧白芍,10g黄连,6g苍术,5枚烧大枣,全部研成细末,分成2次添加在饲料中或者直接喂服,连续使用3天,同时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2mL忽热(主要成分是磺胺嘧啶等)或者恩吉诺(主要成分是恩诺沙星等),每2天1次,连续使用3天。

畜牧疾病:猪副伤寒的症状及图片?猪副伤寒的治疗方法


仔猪副伤寒也称猪沙门菌病,是由沙门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者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仔猪,特别是2~4月龄仔猪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雨潮湿、寒冷、季节交替时发生率高。猪副伤寒的症状及图片?猪副伤寒的治疗方法

一、猪副伤寒的症状及图片

1、急性(败血型)

发病初期多为急性经过,病猪体温升高到41℃左右,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萎靡,喜藏于垫草内,寒战。常互相挤压、堆叠在一起,有的达3~4层;鼻盘发干,眼结膜发红,有黏性分泌物。初便秘,后腹泻,排出淡黄色恶臭的稀粪,有时不见腹泻。在发病的2~3天,在鼻端、耳、颈、腹及四肢内侧皮肤上出现紫色斑。此时病猪迅速衰竭,行走不稳,弓背弯腰,毛焦肷吊,呼吸困难,衰竭而死亡,病期为2~5天,死亡居多。

2、慢性

为**常见的病型,由急性转来或一开始即呈慢性经过。其病状与急性相似,只不过症状不明显或缓和些,据观察,**主要的特征症状是下痢,而且形式多样。粪便呈粥状或水样,为灰白、淡黄、黄绿、灰绿或污黑色,恶臭,常混有黏液,甚至黏膜或血液。严重时,肛门失禁,在吃食、躺卧或起立和行走时都可出现下痢,粪便自然下流,使尾部及整个后躯沾污,有的咳嗽时,呈喷射状排出稀粪水。有时病猪下痢与便秘交替流行。有的病猪还发生肺炎,有咳嗽和呼吸加快症状。

一般来说,慢性病猪体温稍高或正常,有食欲,饲喂时,到槽前吃几口就离去,后期废绝,也有的病猪死前还吃,喜喝脏水。由于持续下痢,病猪日渐消瘦、衰弱,被毛粗乱无光,行走摇晃,眼眶下陷,在后期时,极度瘦削,弓背,腹部收缩,紧贴背脊下,筋骨毕露,体瘦如柴,真所谓“皮包骨”,**后极度衰竭而死。不死的病猪生长发育停滞,成为僵猪。

二、剖检症状

1.急性(败血型)

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败血症的变化。死猪体表皮肤淡蓝色或淡紫色,或见紫红色斑块。淋巴结肿大,呈紫红色,切面外观似大理石状,与猪瘟的变化相似。脾脏不同程度的肿大,呈暗紫色,切面蓝红色。肝、肾、外膜见有出血点。胃肠黏膜红肿,上附黏液,可见出血点,重者呈弥漫性出血。肺有卡他性炎症变化。病程稍长的病例,大肠黏膜有散在的麸皮状的坏死物。

慢性病例的典型病变主要在大肠,特别是盲肠和结肠前段黏膜的坏死和溃疡。初期肠壁淋巴滤泡发生肿大,为绿豆至黄豆大,逐渐演变发生坏死,向四周扩延,边缘隆起堤状,中央下陷,坏死物呈灰绿、黄褐、黄绿、污黑等不同颜色,肠壁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溃疡。有的溃疡互相融合,形成小块溃疡。

有的病例,见整个肠黏膜,特别是盲肠,发生弥漫性坏死及糜烂,表面被覆灰黄色麸皮样坏死物,粗糙不平,肠壁变厚,缺乏弹性,也见有表层黏膜条状坏死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灰紫或土灰色,呈髓样变化,甚至可见到灰白色坏死灶。肠系膜淋巴管变粗,为灰白色索状。

部分病例,肝脏被膜下有大头针帽大或小米粒大灰黄色结节坏死灶。脾脏有的正常,有的脾髓增生肿大,质度变实。也有见小叶性肺炎的。

猪副伤寒预防:

①加强饲养管理,坚持自繁自养。防止传染源的侵入。不可宰杀病猪食用,以免污染环境和引起食物中毒。

②接种弱毒菌苗,即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l头份。用法:断奶前后一次喂服或肌内注射。

③金霉索100克。用法:混饲,加入1000千克饲料中。

猪副伤寒的治疗方法

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主要是抗菌消炎、止泻补液等。

猪副伤寒的治疗方法1

①阿米卡星注射液,每次20万~40万吲际单位,肌内注射,每口2~3次。

②大蒜20克,捣汁后一次灌服,每几1次,连用2~3次。

猪副伤寒的治疗方法2

①1%盐酸多两环素注射液,3~10毫升次肌内注射,按每千克体重0.3~0.5毫升片j药。每日1次,连用3-5天。

②盐酸土霉素0.6~2克,分2-3次喂服,按每千克体重60~100毫克用药。

猪副伤寒的治疗方法3

磺胺类疗法:磺胺甲基异恶唑(SMZ)或磺胺嘧啶(SD)20-40mg/kg体重,加甲氧苄氨嘧啶(TMP)2-4mg/kg体重,混合后分2次口服,连用1周。或用复方新诺明(SMZ-TMP)70mg/kg体重,**加倍,连用3-7d。治疗应与改善饲养管理同时进行,用药时剂量要足,维持时间宜长。

猪副伤寒的治疗方法4

黄连15克,木香7克,白芍20克,槟榔IO克,茯苓20克,滑石25克,甘草10克。水煎分3次服完,每口2次,连用2~3剂。

猪副伤寒的治疗方法5

针灸。穴位:后三里、后海、脾俞、尾尖,配百会、苏气、血印等穴。针法:白针或血针。1①阿米卡星注射液,每次20万~40万吲际单位,肌内注射,每口2~3次。

仔猪副伤寒用什么药好?

(l)恩诺沙星注射液肌注:每千克体重2.5-5mg,每日2次。休药期1O天。

(2)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肌注:每千克体重5-7.5mg,每日2次。休药期12天。

(3)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肌注:每千克体重l0-15mg,每日2次。休药期7天。

(4)氨苄青霉素钠(粉针)肌注:每千克体重5-1Omg,每日2次。休药期15天。

(5)盐酸土霉素(粉针)肌注:每千克体重l0-15mg,每日2次。休药期20天。

(6)长效土霉素注射液肌注:每千克体重20mg,每日1次。

(7)增效磺胺嘧啶钠注射液肌注:每千克体重(按二药总剂量计算)0.02-0.025g,每日2次。休药期10天。

(8)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肌注:每千克体重0.1g,每日2次。休药期1O天。

(9)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肌注:每千克体重1-l.5mg,每日2次。休药期40天。

(10)硫酸新霉素内服:每千克体重5-lOmg,每日2-3次;混饲:每吨饲料添加本品l00-200g.休药期3天。

(11)增效磺胺甲恶唑混饲:每吨饲料添加本品(按二药总剂量计算)

疾病及解决方法:仔猪副伤寒有什么症状?


仔猪副伤寒又叫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1-4个月的小猪感染率较高。在密集饲养、环境污秽、潮湿、各种应激、营养障碍、内寄生虫和病毒感染等条件下,可导致流行,本病无季节性。

急性型

仔猪副伤寒有什么症状?急性(败血型)发病初期多为急性,体温升至41℃以上,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萎靡,喜藏于垫草内,寒战。鼻、眼有粘性分泌物,初便秘,后腹泻,排出淡黄色恶臭的稀粪,有时不见腹泻。在鼻端、耳、颈、腹及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紫色斑,此时病猪迅速消瘦,行走不稳,呼吸困难,衰竭而死亡,病期3~5天。

慢性型

仔猪副伤寒有什么症状?慢性型为**常见的病型,**主要的特征症状是下痢,粪便呈粥状或水样,灰白、黄绿、黄褐、灰绿或污黑色,恶臭,有时混有血液。严重时,肛门失禁,在吃食、躺卧、起立或行走时都可出现拉稀;使尾部及整个后躯沾污,有的咳嗽时,呈喷射状排出稀粪水,有的病猪下痢与便秘交替进行。有的病猪还发生肺炎,有咳嗽和呼吸加快症状。

一般来说,慢性病猪体温稍高或正常,有食欲,后期废绝;也有的病猪死前还吃,喜喝脏水。有的病猪皮肤上出现湿疹样变化;由于持续下痢,病猪日渐消瘦、衰弱,被毛粗乱无光,行走摇晃,**后极度衰竭而劲。多在病后半个月以上死亡,有的甚至长达2个月。不死的病猪生长发育停滞,成为僵猪。

畜牧知识:如何鉴别诊断猪瘟、猪丹毒与仔猪副伤寒病


养殖致富网讯:

鉴别诊断猪瘟、猪丹毒与仔猪副伤寒病可从病理变化、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方面入手:

从病理变化上鉴别

猪瘟:病猪全身皮肤、浆膜、黏膜和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变化,以淋巴结、肾脏、膀胱、脾脏、喉头、胆囊和大肠黏膜出血**为常见。肾脏色泽变淡,皮质上有针尖状至小米状的紫红色出血点;脾脏出血性梗死为猪瘟特征性病变;全身淋巴结充血,切面呈大理石状;盲肠和结肠,特别是回盲口有钮扣状溃疡。

猪丹毒:以全身出现败血症变化和体表皮肤出现红斑为特征。胃和小肠有严重的出血性炎症;脾肿大,呈樱桃红色;淋巴结、肾淤血肿大。

仔猪副伤寒: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有黄色或灰白色的点状坏死灶,脾肿大呈暗紫色,肺有灰黄色干酪样结节,大肠壁增厚,有大小不一的坏死灶。

从流行病学上鉴别诊断

猪瘟:又名猪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猪丹毒:由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多发生于架子猪,以炎热多雨的季节发病较多,主要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

仔猪副伤寒: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多发生于2月龄~4月龄的子猪,季节性不明显,发病率不高,流行缓慢。

从临床症状上鉴别诊断

猪瘟:猪常常突然发病,表现为稽留高热,全身痉挛,四肢抽搐,皮肤和黏膜发绀,耳根、四肢内侧、腹下及外阴等处皮肤出现出血斑点,病猪先便秘后腹泻,粪便中常带有黏液。

猪丹毒:与急性猪瘟很容易混淆,但患猪丹毒的病猪很少发生腹泻,耳根、腹部、两腿内侧皮肤出现特征性的俗称打火印的疹块。

仔猪副伤寒:病猪拉灰白色或黄绿色稀粪,粪便带血,有腥臭味。猪患慢性副伤寒时反复下痢,耳根、胸前及腹下皮肤有紫斑。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猪瘟、仔猪副伤寒与猪丹毒症状非常相似,非常容易混淆,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误诊,丧失**治疗时机,甚至造成损失。因此一定要准确诊断这3种病症,避免因诊断错误给养猪户造成损失。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528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