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疾病:高免血清“抗血清”制备方法

制备高免血清应选用近期有过典型临床表现且明显康复的母猪:体质健壮,无特殊病原体感染,产仔6胎以上,年老、繁殖力下降,无种用价值的淘汰母猪**。

程序1、采血采血应在上午空腹时进行,禁食一夜,可避免血中出现乳糜而获得澄清的血清。将所选择母猪冲洗干净固定于X型的保定架上,仰卧保定,将猪尾一端垫高,左胸前口剃毛并用碘酒清洗,用酒精脱碘,等酒精挥发后,准备一空心铜管,一端尖、一端平,长40厘米、直径约1厘米,消毒、烘干后平的一端套硅橡胶管,经消毒的胸前口捅入猪的心脏(不要刺太深,防止完全穿透心脏),放血。2、接血消毒烘干好的容器(大离心瓶或500毫升的注射用生理盐水瓶),将胶管的一头贴住瓶壁,血顺瓶壁流下,装约400毫升~500毫升(离心瓶依照仪器要求)。3、取血清离心法:4004离心机按一般血液离心要求进行即可;自然析出:封好瓶口,冷却到室温,放入4℃冰箱过夜,异日取出,取血清,另外装瓶、封口。4、灭活56℃温箱中1.5小时(保证全瓶血清维持在56℃时间至少1小时),自然冷却,加入抗生素(一般是双抗,具体剂量还要看各厂的实际情况),有条件的可对血清进行钴-60辐照消毒。将血清冷冻保存(随解冻随用,大约可以保存12周)。血清的无菌检查血清通过接种琼脂平板,温箱培养看是否有菌落生长,另外,双抗的量加多少可以通过培养情况来确定。

安全性实验通过培养无细菌生长的血清注射小猪约10头(5日龄~10日龄)(腹腔注射),观察一周(每日量体温,观察是否发病)如发病务必确诊发病原因。

肌肉注射:小猪2毫升、中大猪3毫升~5毫升,母猪8毫升。隔5日再注射一次。

畜牧疾病

畜牧疾病:猪口蹄疫的治疗方法


口蹄疫是一种急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本病主要侵犯牛、猪、羊、骆驼和鹿等动物,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口蹄疫的病原是属于小核糖核酸科、鼻病毒属中的一种病毒,本病传染源是患有本病的动物,猪口蹄疫的潜伏期只有12天,那么,猪口蹄疫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猪口蹄疫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猪口蹄疫,俗称5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偶蹄动物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蹄部、乳房、皮肤出现水疱,传播速度极快,病猪鼻、齿龈、唇、舌、咽、腭等部也可能出现水疱,破溃后形成浅表性溃疡;哺乳母猪的乳房和乳头也可能出现水疱或烂斑。

猪口蹄疫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在治疗之前,要对病原特性熟悉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口蹄疫病毒特性:不耐热,在37℃环境下仅可保持传染性2小时以上,60℃即灭活;在4℃环境中可存活数周;不耐干燥,相对湿度60%以上,病毒相当稳定,相对湿度40%以下,病毒迅速崩解;不耐酸碱:酸性环境;达到灭活90%条件,在PH=6.5环境下时,需要14小时;在PH=5.5环境下时,仅需要1分钟;而在PH=3时,病毒瞬间灭活。碱性环境:PH9.0上,迅速灭活,1%-2%氢氧化钠或者4%碳酸钠环境下1分钟即可灭活。

猪口蹄疫的治疗方法有哪些?1、应严格执行检疫、消毒等预防措施,发生口蹄疫时应采取扑灭措施;2、由于口蹄疫病毒血清型复杂,尚无一种很好的疫苗用于预防接种。注射用5号神针时每20ml可注射100kg体重,后期应配合头孢消炎,如有发烧,柴胡可与血清同时注射。

畜牧疾病:猪蓝耳病治疗方法


猪蓝耳病治疗方法有哪些?由于蓝耳病多发生于春秋之际,夏季尤其盛行,此刻中秋刚过,猪蓝耳病的爆发随时都有可能,熟悉蓝耳病的发病原因和蓝耳病的治疗方法是抵御此病的重要手段。

猪蓝耳病治疗方法有哪些?猪蓝耳病是由动脉炎病毒科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蓝紫、并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各个日龄的猪都可得病,尤其是对仔猪和母猪危害很大。环境诱因则是湿度过大、猪舍空气质量差等因素。

猪蓝耳病治疗方法有哪些?由于猪蓝耳病的猪市先便秘后拉稀,如果猪群出现拉稀的,要先控制拉稀,可使用白头翁、腹可安煲水饮用,同时及时结合多种补液(注意补液配方确保准确),饮水补液、静脉推注、腹腔补液,尽量减少脱水死亡。对于体质偏差的猪群可以考虑全群或挑出来部分猪群饲喂湿料,即是将饲料用水浸泡2小时(视气温情况)左右,呈半干湿状,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减少拉稀。拉稀后的猪群进行适当的调理和中西药保健,预防副猪、链球菌等,中药选用三原清2-3瓶/100斤水、鱼腥草,西药主要是选用头孢(只能饮水,尽量少用)、纽氟罗。

猪蓝耳病治疗方法有哪些?表现发病出现较多发烧的,则可使用头孢+强力+普清,全群肌注万特肺灵0.5ml/头,每天一次,连续注射2-3次。清瘟蓝圆康+强生元+无敌头孢各1支混合肌肉注射,100斤以上猪注射1头,100斤以下注射2头,每日二次,连续2天;配合强力血虫清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每次1支,连续2天;还有瘟毒怪症30包/吨饲料,黄芪多糖粉1桶/吨饲料、林可状观霉素500克/吨饲料、电解多微4包/吨饲料、葡萄糖粉20kg/吨饲料按剂量混合拌料连喂710天也是一个不错的蓝耳病治疗方法。

猪蓝耳病治疗方法有哪些?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一些药物和疫苗方面的治疗和预防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要快速、准确的判断好病情,对症下药,一般治疗及时的话半个月内基本就会痊愈。

畜牧疾病:雏鸡啄肛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雏鸡啄肛、啄羽属于一种恶癖,对鸡群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那么雏鸡啄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如何防治?

鸡啄肛的特点

啄肛在养鸡生产中经常发生,鸡的肛门一旦被啄破、出血,就会失去产蛋功能,甚至被啄死。无论是雏鸡或育成鸡,又或是产蛋鸡均可发生啄肛现象,并且一旦发生,极易在整个鸡群内迅速传播。因此,啄肛对鸡群的生长发育以及产蛋等都会造成很大影响,给养鸡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雏鸡啄肛的原因

1)鸡群中存在个别弱小、生病雏鸡,经常被啄,挑出来单独饲养;

2)鸡群密度过大,导致鸡应激,容易产生啄癖;

3)光照过强。光照只需满足鸡的日常采食活动需要,有报道光照5Lux都足以满足这个需要。如果鸡舍为开放鸡舍,建议光照强的中午用帘子遮一下窗户;

4)饲料不均衡,缺乏某些氨基酸或者微量元素,建议雏鸡尽可能选用全价料;

5)鸡舍环境不好,灰尘大、氨气重,导致鸡只应激,也容易出现啄癖。6)饲喂多维,有助于缓解对鸡的应激,减少啄癖;

7)断喙,9日龄左右,鸡群健康良好的时间进行。

雏鸡啄肛防治措施

雏鸡在6~12日龄进行**次断喙,开产前再进行修剪。断喙时,上喙切掉1/2,下喙切1/3,技术必须娴熟、准确、快速、标准。

早期发现及时隔离,单独饲养,加强护理。在平时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对被啄肛的鸡要及时挑选出来,轻者消毒杀菌,在被啄部位涂抹紫药水;对啄肛较为严重的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饱和盐水冲洗干净,用指轻压送回肛门;重者无饲养价值,及早淘汰。

提高管理水平,改善饲养条件,合理调整鸡群密度,减少单位面积的饲料量。要随着鸡日龄的增长、鸡的生长,要及时进行分群,每平方米不超过4~5只,有条件的上笼饲养,使鸡生活在宽松、敞亮的环境中,可大大减少鸡啄肛现象的发生。

饲喂全价饲料,日粮搭配科学合理,营养全面,满足机体各种营养的需要,防止各种营养缺乏。控制好青年鸡限饲时饲料中代谢能和蛋白质水平,使之达到11.8MJ/kg和14%左右;在产蛋期间,注意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的平衡,避免引发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营养缺乏症。散养、不喂全价饲料的鸡,日粮中要经常添加一定比例的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添加剂,补充足够的钙、磷及食盐,添加部分含硫较高的物质,补充饲料中营养的不足。

加强管理,保持饲养环境的稳定,鸡群健康、稳定,消除一切诱发因素,减少各种应激的发生。固定专门的饲养员,注重平时日常管理,每天应定时加料、加水,及时清理粪便,保持鸡舍内通气换气,卫生清洁及干燥。根据鸡的生理需要制定合理的光照制度,及时调整鸡舍光照强度,改变光照时间,使光照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强化鸡腹泻病的预防工作,防止鸡过早性成熟,按正常开产。

畜牧疾病:猪链球菌病治疗方法


猪链球菌病是人畜共患的、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常见的有猪败血性链球菌病和猪淋巴结脓肿两种类型。其主要特征是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脑膜炎以及关节炎。其中,以败血症的危害**,在某些特定诱因作用下,发病猪群的死亡率可以达到80%以上。猪链球菌还可以感染特定人群发病,严重的可导致死亡,是我们的二类动物疫情。

猪链球菌病治疗方法有哪些?如何诊断?根据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等可以作出诊断。在临床上,如果病猪不表现症状突然死亡,发现高烧、耳和鼻发绀、呼吸急促、神经症状,部分有关节肿、跛行等症状的,均可怀疑为猪链球菌病。在这种情况下,需按规定进行实验室检查确诊。

猪链球菌病治疗方法有哪些?当疫情发生时,首先将病猪及时隔离并进行治疗。对关节炎幼猪可用头孢噻呋或林可霉素进行治疗,按每千克体重10万单位加地塞米松2毫克肌肉注射,每日两次。对发病严重、出现高热症状的病猪可用较大剂量的头孢噻呋或阿莫西林加氨基比林稀释后肌肉注射。按10mg/kg剂量进行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

对败血症及脑膜炎,应在发病早期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较敏感的药物有氨苄青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噻唑钠等。对淋巴结脓肿,待脓肿成熟变软后,及时切开,排除脓汁,用0.1%高锰酸钾液冲洗后,涂上碘酊,可配合肌肉注射青霉素等抗菌素药品,短期内尽量避免用水冲洗,以防感染。

猪链球菌病治疗方法有哪些?不过,现在养殖场都已经树立防大于治的理念,所以,有一些措施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减少疾病的发生,和治疗的难道。比如,加强饲养管理、重视猪场环境卫生、免疫预防、药物添加入饲料预防等措施,都是有效限制疾病发生的手段。

畜牧疾病治疗:奶牛跛足的原因与预防方法!


奶牛养殖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跛足问题,这对奶牛的影响并不很大,但会影响到奶牛的健康,以及会造成产量降低。为保证奶牛养殖稳定的良好效益,和奶牛的健康生长,养户应注意掌握奶牛跛足的原因及预防策略,可有效减少牛跛足病的发生。

一、奶牛跛足的原因:

1、环境:跛足通常是由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引起,尤其是奶牛的圈舍类型以及奶牛行走的地面。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圈舍,一定要给奶牛提供足够舒适的休息空间,在过度拥挤的牛舍和栅栏设计差的牛舍中经常会出现跛足。因此,平时需要对奶牛的行为进行仔细观察,早发现,早改善。

2、管理:在实际生产中,奶农常常是在他们发现问题或问题出现时,才采取行动,这时问题已很严重并很难解决。因此一定要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积极主动地采取预防性综合防治措施。

3、疾病:包括腐蹄病。问题的关键是在进行抗生素处理前和处理中要保持蹄部的清洁。中国梦常见的错误是进行不合适的蹄部清洗。不合适是因为清洗后又让奶牛将蹄部弄脏或典型的因为清洗时间太短,未能使病蹄与消毒剂进行接触。

4、营养:营养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到奶牛的跛足、蹄部生长的质量和蹄叶炎。一方面,奶牛蹄部的生长会受到微量元素的影响,尤其是锌。在日粮中添加利用率高的锌,试验表明,锌可使跛足发生率降低24%。需要强调的是,锌不是一颗“有魔力的子弹”,对其他因素造成的跛足,也应同时予以解决。锌的推荐添加量为每头奶牛每天3克。另一方面,日粮中过多的蛋白质会引起跛足。原理尚不清楚,可能是瘤胃中过多的氨会造成细菌死亡,导致血液中产生毒素,类似酸中毒,或者可能是多余蛋白质的降解产物包括组胺会造成蹄叶炎。

大家对酸中毒的问题已经有了认识。营养学家强调要调节日粮的平衡,尤其是通过快速发酵碳水化合物和纤维来尽量避免酸中毒的发生。所以一定要优先使所有环境中的高产奶牛都能采食营养平衡的日粮,并满足奶牛在生产中

5、基因:奶牛腿部或蹄部不健全,会导致跛足的发生率较高,也会因管理和环境问题不善造成进一步恶化。

二、奶牛跛足病的预防方法:

1、确定饲养场奶牛跛足的发生率,了解跛足给饲养场造成的损失,寻找原因和制订解决奶牛跛足的方案。

2、建议使用微生态制剂,它能帮助稳定瘤胃pH值,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和草料的消化率,也能使跛足的发生率降低。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552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