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在绵羊同期发情中的应用效果

为了进一步推进肉羊生产发展,提高国外引进优良品种公羊利用效果,近年来乌兰察布市在肉羊杂交改良工作中普遍运用了外源激素处理、人为控制母羊同期发情的技术。2013年以前,全市大部分配种站(点)均运用国产15-甲基前列腺素(PGF2a),对发情母羊进行处理后人工输精配种,但由于前列腺素有溶黄体作用,已怀胎母羊注射后会发生流产,而且同期率和受胎率都不太高。为了加快肉羊杂交改良步伐,提高繁殖率,从2013年开始,在四子王旗南部3个牧区的配种站(点)运用母羊阴道海绵孕酮栓塞+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进行了同期发情配种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对比发现,用孕马血清促性素处理后母羊的同期率、情期受胎率以及双羔率都比用前列腺素(PG)处理有明显提高。
一、同期发情配种时间、方法和结果
从2013年6月21日第一个牧户开始放栓到9月27日最后一个牧户配种结束,乌兰哈达和依可乌素地区共有45户牧户的近9000只母羊进行了同情发情处理和人工授精配种。
同期发情处理方法:随机对牧户进行排序,再按顺序有计划地给羊放置孕酮栓,放栓后第十天拔栓并给每只母羊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25单位,36小时后对所有注射过的母羊全部配种1次,48小时再配种1次。通过对5批次同期发情母羊的试情观察,发现90%以上的母羊发情时间都集中在36~48小时,72小时的发情率达到95%以上。
在同期率理想的前提下,受胎率也比较高。通过对11家牧户的羊群进行调查,发现受胎率在61%~85%之间,且双羔率平均能达到15.5%,最高达52%(见表1)。而据近几年的记录,当地蒙古羊的双羔率均在10%以下。(见表2)
通过以上两表对比分析发现,运用阴道孕酮海绵栓塞+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同期发情率72小时之内能达到95%以上,21天情期不返率为84.1%,情期受胎率为79.2%,双羔率达到了15.5%。()同期率和双羔率明显高于应用PGF2a进行同期发情的效果。
二、结果分析
1.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的作用
试验证明: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不仅有促进卵泡发育和超数排卵的作用,还能使蒙古母羊的双羔率显著增加,有效提高了母羊产仔数和繁殖率。
2.影响受胎率的因素分析
①配种月份和返情复配。乌兰哈达和依可乌素地区的母羊受胎率分别为73.4%和82.3%,前者低于后者,这是因为依可乌素地区的返情母羊都参加了返情复配,提高了受胎率,而乌兰哈达的牧户由于急于转场,母羊放弃了第二情期的复配,使受胎率降低。记录同时表明8月配种的母羊受胎较高,平均为80.6%,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同期发情配种在以母羊自然发情的季节为最好。情期不返率平均为84.1%,情期受胎率平均为79.2%,这两者的差异是由于第一情期是在激素的刺激下发情的,第二情期乌兰哈达地区的蒙古羊仍未到自然发情的旺季,造成部分母羊没返情。
②母羊的膘情。母羊膘情是影响受胎率的重要因素。依可乌素地区的羊群比乌兰哈达地区的受胎率偏高,这与母羊膘情差异有关,所以在养羊实践中要提倡羔羊早期断奶,使母羊尽快恢复体况。另外,要视母羊体质状况提早补饲草料,达到中上等膘情后再参加配种,效果更好。
③头胎母羊占比。头胎母羊所占比例也是影响受胎率的一个因素。乌兰哈达地区母羊平均受胎率73.4%,这是因为其中两牧户的羊群中头胎母羊占比为30%和20%,其受胎率为61%和65%,从而影响了平均受胎率。
④种公羊的饲养管理。种公羊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精液品质,进而影响受胎率。本次试验中乌兰哈达中心站的公羊是雇人放牧、饲养的,由于饲养员责任心不强,公羊缺少运动,饲料中也缺乏动物蛋白(没补饲鸡蛋),导致精子密度低、活力不强,精液品质较差直接影响了羊群受胎率。
⑤输精时间。母羊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后在36~48小时集中输精,虽省时省力,但也增加了输精母羊的数量和出现对部分母羊的输精时间把握不太准确的问题,这也使受胎率受到影响。
3.注意事项
母羊放栓、拔栓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从而避免母羊阴道炎症的发生;输精时配种员要准确找到羊子宫颈口,不要冒然输入精液;输精时速度不能过快,以免造成精液倒喷而影响受胎率。
(作者联系地址: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家畜改良站邮编:012000)

相关知识

粗饲料的营养特点和粗饲料在肉绵羊养殖中的应用


1、粗饲料的营养特点

粗饲料是指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下,干物质中粗纤维的含量大于或等于18%的饲料。粗饲料的来源广泛,主要包括干草、青贮饲料、农作物秸杆、秕壳以及糟渣类饲料等。粗饲料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营养价值一般低于其他饲料。粗饲料的粗纤维含量很高,干草和秸秕类的粗纤维含量在25%~30%,有的高达50%,粗纤维中有一种很难被消化的木质素,因为木质素可以通过交联作用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结合,形成木质素的半细胞复合物,导致可消化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难以被消化,因而可以通过粗饲料中木质素含量的多少来评定粗饲料的消化难易;粗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低,不同粗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差异较大,其中豆料干草、秸杆等粗蛋白的含量较多,秕壳的含量少,仅为3%~5%;粗饲料中的钙、磷含量丰富。其中钙的含量高,磷的含量相对较低,并且不平衡;维生素的含量不平衡,除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外,其他维生素含量较少,其中优良的干草中有较多的胡萝卜素,而秸杆和秕壳中几乎没有胡萝卜素;干草中有一定量的B族维生素,而秸杆类中则缺乏B族维生素。各类粗饲料,特别是日晒的豆科干草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D,是舍饲养羊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2、几种常用的粗饲料

草类分为栽培牧草和野干草,其中栽培牧草制成的干草质量好、产量高并且适口性好,是肉羊饲养不可缺少的饲料成分,而野干草的质量要比栽培牧草的质量差。苜蓿作为豆科植物,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即可作为粗饲料,也可作为蛋白质类饲料,在羊的日粮中添加新鲜苜蓿可以提高屠宰率,还可以降低羊肉的膻味,提高肉质的风味。

青贮料是将新鲜的饲料作物,如牧草、秸杆、野草等在厌氧环境下,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酸性环境,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滋生,从而保存饲料的方法,将饲料制成青贮料后,可以长期保存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保持饲料的多汁性,并且经过发酵的饲料适口性好。为了提高青贮料的营养价值,可以在青贮料的原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营养物质,起到提高营养,改善适口性的作用。

秸杆是农作物在脱粒后所剩的茎杆,其特点是木质化的粗纤维素含量高,硅酸盐沉淀多,粗蛋白的含量较低,可消化粗蛋白的含量更低。其中稻草、麦秸、玉米秸杆是我国主要的三大秸杆类饲料,一般秸杆类饲料经过氨化、青贮或微贮等途径处理后其营养价值可以提高,还可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以及肉绵羊的生产性能。提高秸秆料粗饲料消化和利用率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方法,即通过切碎、分碎、浸泡等方法改变秸秆的长度、粒度以及适口性;化学处理法,有碱化、酸化和氨化;生物学处理法,主要有青贮、微贮等。

秕壳及藤蔓类。秕壳的蛋白质含量低,质地坚硬并且粗糙,适口性差,饲喂过量可引起羊只消化功能发生障碍,所以在饲喂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饲喂量。藤蔓类饲料的营养价值要相对高一些,适口性也好。

糟渣类。糟渣类饲料主要包括白酒糟、啤酒糟、木薯渣、淀粉渣、豆渣、甜菜渣、糖渣以及果渣等,是食品工业和发酵工业的主要副产品。这类饲料的水分含量大,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其中甜菜渣的含水量为80%,可湿喂,也可晒干或烘干喂,其特点是体积大,粗纤维的含量高,适口性好,并且有轻泻作用。果渣的含水量高,粗纤维多,可以作为粗饲料和多汁饲料,还可以与其他干饲料混合后青贮。研究表明,糟渣类饲料与秸秆类饲料混合青贮后可以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料,并且有提高肉羊日增重的趋势。

3、粗饲料对肉绵羊的作用效果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重要的营养来源,羊作为反刍动物,粗饲料占日粮中的40%~80%。主要为肉绵羊的养殖提供能量,作用机理是粗饲料中的大部分纤维素可以通过瘤胃维生物的发酵产生挥发性的脂肪酸,而挥发性脂肪酸可以为反刍动物提供70%~80%的能量,参与各种代谢活动,所以说粗饲料可以给反刍动物提供能量;可以提高羊的产奶性能,进而提高羔羊的成活率。日粮中适宜的粗饲料比例可以提高羊的产奶量以及乳脂率,因为粗饲料中瘤胃中发酵产生乙酸,乙酸含量升高,乳脂率的含量也会增加,产奶量提高,羔羊能够吃到充足的母乳,从而增强的体质以及抗病能力,为后期肉绵羊的育肥奠定基础;饲喂羊的日粮中如果粗饲料的含量过低会引起一系列的代谢性疾病,如酸中毒、真胃扭转、蹄角炎等;由于粗饲料的体积大,蓬松并且吸水性以及填充作用强,容易使羊产生饱腹感,因此,可以通过调控日粮中粗饲料的含量来调控肉羊的采食量;同时粗饲料可以维持瘤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对胃肠的消化和吸收作用以及蠕动起着促进的作用,利于粪便的排出,减少便秘的发生,对羊瘤胃内的正常pH值起到维持的作用,可以诱使反刍和咀嚼活动,刺激唾液的分泌,从而保持瘤胃内的pH值稳定,瘤胃中的pH值处于长期过高或过低的状态,会使瘤胃中的微生物群体失调,影响了瘤胃的发酵功能,降低了饲料的消化率。

作者简介:赵鑫(1980-),男,山东泰安人,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草原技术推广与草原管理方面工作。

赵鑫

羊同期发情方法的综述


同期发情就是利用某些激素制剂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发情周期的进程,使之在预定时间内集中发情。该技术可以使母羊群定时、集中和成批地科学化饲养管理,节省人物力的消耗,缩短生产间隔,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阿勒泰羊的生产效益。本文主要讲述羊同期发情的药物及方法。

同期发情技术就是利用某些激素和药物,对羊生产母羊发情周期进行同期化处理,使母羊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发情的技术。在生产中,应用此项技术可以使母羊群定时、集中和成批地科学化饲养管理,使配种、妊娠、分娩和培育等生产过程同期化,节省人物力的消耗,缩短生产间隔,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阿勒泰羊的生产效益。

一、同期发情原理

羊同期发情的基本途径有两种:一种延长黄体期,另一种是缩短黄体期。

二、同期发情的药物及方法

1.同期发情的药物

1.1孕激素:孕酮、甲孕酮(MPA)、氯地孕酮(CAP)、甲地孕酮(MA)、氟孕酮(FGA)。

1.2前列腺素及其类似物:前列腺素(PGF2)、氯前列烯醇。

1.3促性腺素类: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L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抗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APMSG)。

1.4中药:催情促孕散:由菟丝子、淫羊藿、当归、补骨脂、枳壳、益母草等组成。

1.5其他方法:甲硅环(MSVR)、三合激素、复合激素制剂(三种制剂均含PMSG)。

2.同期发情方法根据羊的同期发情原理分析,对羊的同期发情处理可采用孕激素或前列腺素来实现发情同期化。在生产实践中,也可采用孕激素和前列腺素相结合进行处理的方法。在同期发情处理的同时,为了提高处理效果可配合使用促性腺激素。如配合使用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等,能提高同期发情率,使同期发情的时间更趋于一致。除了采用激素处理方法,也有非激素处理方法,如采用公羊试情诱导而达到羊群同期发情和营养调控技术。以下只介绍同期发情激素处理方法。

2.1孕激素处理使用外源性孕激素让母羊体内的孕激素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当外源孕激素取掉时,体内孕激素迅速下降,卵泡开始生长发育并成熟,母羊表现同期发情,在停止使用孕激素药物的同时,使用促进卵泡生长发育的药物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目前孕激素的给药方式主要有皮下埋植、阴道栓塞和口服等,以皮下埋植和阴道栓塞较为常用。皮下埋植法是将成形的孕激素埋植剂或装有药物的有孔细管埋植于母羊皮下组织,经过若干天的处理后取出。阴道栓塞法是将含有孕酮的阴道海绵栓借助开膣器置入母羊阴道深处,让其缓慢释放药物的方法。将孕激素均匀拌入饲料中饲喂,直到药物处理结束为止是口服法。下面介绍在绵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孕激素阴道栓+PMSG法。

2.1.1孕激素阴道栓+PMSG法在生产母羊发情周期的任意一天,将孕激素阴道栓放置在被处理羊的阴道深部,14天取出,在取栓同时肌肉注射PMSG,1-3天后羊集中发情。平均同期发情率可达95%左右。由于操作较为简单、实效性高,因此在实际中多用此方法。

2.1.2前列腺素处理法目前,PGF2处理可分为一次处理法和二次处理法。在母羊发情后,数日向子宫内灌注活肌肉注射PGF2或氯前列烯醇,可以使发情高度同期化。但注射1次,约使60%-70%的母羊同期发情。一般采取2次注射法,第2次注射相隔8-9天,可提高同期发情率在90%以上。由于PGF2药物可引起妊娠母羊流产,所以在使用前认真对母羊进行妊娠检查,以避免流产。

2.1.3孕激素与前列腺素结合处理方法用孕激素制剂处理7-9天,在结束处理前1天,肌肉注射1次PGF2。该方法的同期发情和受胎率均较理想。

三、影响同期发情的主要因素

1.体况在生产实践中,母羊的膘情直接影响同期发情效果。高建明等在试验中发现体况较好的母羊同期发情率明显高于体况差的母羊。

2.季节绵羊属季节发情动物,季节是影响同期发情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费繁殖季节卵巢处于静止状态,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水平很低。绵羊的发情一般集中在秋季,在9-10月进行集中配种。冯克明对处于发情期阿勒泰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后,低于繁殖季节受胎率,其受胎率达到75.4%。赵永聚等实验表明,同期发情处理的羊发情率以秋季最高,为97.74%。

3.处理方法在生产中,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很多,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各处理方法在操作过程中简便性、经济实用性、应用效果等各不相同,效果不一。在注重同期发情效果的同时考虑成本,氯前列烯醇(PGF2)成本低,操作简单,但只能在羊的繁殖季节使用,非繁殖季节使用效果不佳。孕激素阴道栓在繁殖和非繁殖季节均可使用,在使用时,配合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效果很好,但成本较高。

4.种公羊利用在用于人工授精的同期发情处理时,要考虑种公羊的多少及配种能力。在公羊不足的情况下,不能同一天将母羊全部处理,否则会出现母羊发情时,公羊不够用的情况。应根据公羊的配种能力,每天处理一定数量的母羊,控制当天发情的母羊数,做到发情就配。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232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