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或洪水过后导致草鱼等养殖鱼类患病的诊治技术

2016年4月下旬—6月下旬,是闽北山区梅雨季节,这段时间由于天气多变,雨水多、天气忽冷忽热,草鱼等养殖鱼类病害比往年增多30%~40%,养殖户仅此损失就比较严重。笔者在诊治鱼类病害和下乡进行技术指导过程中发现,患病鱼类有90%左右为草鱼,而这些患病草鱼,经诊断,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①主要是患烂鳃病、赤皮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和卵甲藻病等;②两种病或三种病并发约占70%,三种病或四种病并发约占30%。经对当时天气和患病草鱼池塘的现场调查,对生产养殖过程的了解,患病草鱼主要为特殊天气如大雨或洪水过后发病。患病草鱼相对的比较严重,从诊治病例得知,每口池塘(1.2×667m2~6.3×667m2)最初的每天死亡7~9尾,到严重时75~319尾,。通过笔者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基本治愈,现将诊治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供同行业者参考。

1、基本情况

患病草鱼养殖池一般为山垅田或河水、雨水等容易进入的池塘,水源为山溪水或小河水,患病草鱼养殖池塘面积1.2×667m2~6.3×667m2不等,总数为37口,诊治37例。草鱼患病后常在池边附近游动,摄食量明显下降或停食,用肉眼检查:体表鳞片脱落,有赤皮病症状,手摸体表及鳞片,黏液增多,鳞片粗糙易脱落,有的脱落处有充血等炎症;翻开鳃盖可见鳃两侧充血发红,鳃黏液分泌过多、黏有污物或污泥,呼吸频率加快,有的轻压鳃部有血样黏液从鳃孔中流出。剖开病鱼,腹腔有少量积水,肝胆基本正常,肠内基本无食物,后肠有轻微充血。用显微镜检查,可见鳃丝上有卵甲藻、指环虫、车轮虫等寄生,一个视野有5~15个不等的卵甲藻或车轮虫和2个以上的指环虫虫体,鳃丝黏液细胞增生、脱落,上皮细胞崩解、排列紊乱,体表与鱼鳍一个视野有2~7个的卵甲藻。根据症状和对现场的调查了解,初步诊断为烂鳃病、赤皮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和卵甲藻病等,一般多为两种以上并发病,伴有轻度肠炎。

2、病因分析

2.1流行与危害

发病时间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该段时期为全县梅雨季节,天气多变,雨水多、天气忽冷忽热,养殖池塘水质受外界条件影响,常发生剧烈变化,而且池塘水质相对混浊。养殖鱼类长期生活于这样的环境中,免疫力下降,易发生病害,造成草鱼生病而发生死亡,死亡数量仅笔者接诊的每天每口池塘达30尾以上,其病死率虽不高,但时间相对拉的较长,若不能及时治愈,其累计的死亡数量较大,损失比较严重。

2.2主要原因

除上述客观因素外,还有许多人为的因素,诸如:未能及时疏通进排水渠道,导致大雨时池塘过水或洪水倒灌;不论天气如何变化,只要鱼能吃养殖户就大量投喂饲料,未遵守“四定”原则进行投喂,导致鱼体抗应激能力差;大雨或洪水过后,未能及时调节和消毒池塘水体,导致水质变化幅度大或直接恶化;放养密度偏大,草鱼等养殖鱼类有些小毛病,未查清病因就乱投药物;另外还有饲料投喂不科学等。

3、防治方法

3.1改善水质

加大塘中换水量,科学做好调节与消毒养殖水体(用生石灰15~20g/m3或漂白粉1g/m3或水质改良剂等)的工作,保持塘中水色和透明度相对稳定。

3.2发病时停食

有发生卵甲藻病的首先用生石灰15~20g/m3全池泼洒,连用2d。根据病情用晶体敌百虫0.5g/m3全池泼洒防治指环虫病,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0.5g/m3全池泼洒防治车轮虫病。用二氧化氯0.3g/m3全池泼洒防治烂鳃病、赤皮病。休息2d后,根据病情重复上述用药方法1次。

在停食2~3d后,每100kg吃食鱼类用三黄粉按说明书拌饵投喂,连续投喂7d,同时适量添加大蒜素、高稳VC等,或者在饵料中添加0.2%的维生素C及莨菪类药连续投喂7d。

通过上述方法治疗后,3d后养殖患病鱼类死亡数明显下降,10d后基本无死鱼,效果较显著。但此时仍要注意水质的调控,以防病情出现反复。

相关推荐

暴雨过后鱼类疫病的防治对策


1.对鱼塘水质状况进行定期检测

(1)对鱼塘水体颜色的监测。水体出现黄褐色,说明水体中存在较多硅藻与绿藻,该水色是鱼类养殖的上好水色。通过对鱼塘水色的观察,能够大体判断出藻类优势种和浮游生物的繁殖状况,从而作为对鱼塘水质检测的指标。

(2)对鱼塘水体pH值进行检测。陆地鱼塘养殖对水体的pH值要求一般为弱碱性,但是雨水通常呈现出弱酸性的特点。暴雨过后,鱼塘水体的pH值通常下降,这将对鱼类的生存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对鱼塘水体pH值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对鱼塘水体溶氧量进行检测。为了防止水中鱼类缺氧,在暴雨过后要加强对水体含氧量的检测,要密切关注鱼类的取食状况和行为变化。如果发现鱼类出现缺氧,如浮头现象,应立即启动氧气供应设施,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4)注意观察养殖鱼类的活动状况。暴雨之后,雨水夹杂着大量有害物质进入鱼塘,使得水质质量下降,病菌和寄生虫等大量繁殖,容易诱发鱼类患病。养殖户要留心观察鱼类的活动状况,发现鱼类活动反常或患病时,要及早采取措施,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通常状况下,鱼类发病需要一段时间的反常活动过程,在暴雨过后要特别注意鱼类的活动状态,有利于鱼类疾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

2.暴雨过后的鱼类疫病防治

(1)对鱼塘的水体及时更新。暴雨过后,鱼塘水体的理化性质发生了变化,对鱼类的生存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养殖户要对鱼塘及时地换水、加水。注水的作用是使得上下层水体发生交换,提高水体的含氧量,从而减少降雨对鱼塘的影响。

(2)对鱼塘进行消毒。暴雨过后,要选择相应的消毒剂对鱼塘进行消毒,以杀死对鱼类有致病作用的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从而保护鱼类不受疾病的侵扰。对鱼塘消毒不建议使用诸如五氯酸钠和茶粕等含残留毒性的药物,应使用对渔业生产无害的药物,例如生石灰与漂白粉等。同时,为了给鱼类营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应定期对鱼塘排污,清除长期淤积在池底的有害物质。

(3)科学使用药物,有效预防鱼类疾病的发生。暴雨过后可以向鱼塘中的鱼类喂食一些药物,以增强其抗病能力。比如,在饲喂的饲料中加入适量免疫增强剂、电解多维和维生素等物质,以加强其抗病与应变能力。同时禁止投喂变质的饲料,保证饲料具有全面的营养,并且可在粗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具体方法是:在浸泡蚕豆和玉米等粗饲料时将中草药一同浸泡,水量适宜,以粗饲料将水吸干为宜,以确保药汁溶进粗饲料中。由于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和无耐药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地防治鱼类疾病的发生。

(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许莉鹃邮编:532300)

大雨肆虐,洪水来袭,河蟹塘管理要注意哪些方面



7月正值螃蟹脱第四壳的关键时期,而今年天公不作美,大雨、暴雨不断,台风又将来临,那么,今年的7月,我们的螃蟹塘该如何管理呢?
对于在今年大雨过后,损失较为严重的塘口,我们建议大家除了适当的多补充青虾苗种(1-1.5斤/亩)外,对于塘口的水质处理,做到以下几点:
1、雨后消毒、解毒。对于水质变化比较严重的塘口可采用通威菌毒宁或者通威碘液消毒,消毒后使用改水解毒宝解毒。若雨后PH值过低,可少量使用生石灰调节PH(也可杀菌消毒),使PH值保持在7.5-8.5。
2、补菌:消毒后的塘口使补充用活菌制稳水。补菌使用饲料伴侣一+通威光和细菌,饲料伴侣一4-6亩/袋,光合细菌5-8亩/桶。
3、减少应激、增加水中微量元素。全池泼洒通威应激灵(4-6亩/袋)+碱康素(3-5亩/袋),提高水体缓冲能力,让螃蟹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顺利脱第四壳。
4、雨后浑浊水处理:若泥浆水则饲料伴侣3、改水解毒宝配合通威光和细菌使用,饲料伴侣三5-8亩/袋,改水解毒宝5-10亩/袋,光合细菌4-8亩/桶。
雨水退去后,可逐渐恢复投料,在饵料的选择上,建议大家投喂苏州通威保肝宁(螃蟹专用),增强螃蟹免疫力,减少螃蟹对环境变化产生的应激或通威乳酸菌、芪参免疫散、肝胆保健康(或肝胆舒宁)和通威多维拌料投喂,每三天为一个疗程,十天一个周期,可增强螃蟹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增加成活率。

蛋鸭养殖技术等


1饲养温度。1~3日龄30~32℃,室温保持在24℃。鸭雏4日龄后每天降1℃。到28日龄后达到18℃,温度要适宜,冬季舍温要保持在10℃以上,温度不可忽高忽低。鸭舍通风应防贼风,以人进入鸭舍不感到刺鼻、闷热为宜。
2饲养密度。1周龄30~40只/平方米,2周龄25~30只,平方米,1个月龄后15只/平方米,育成鸭至产蛋鸭8~10只/平方米。每个围栏以300~500只左右为宜。
3饲养管理。①雏鸭在出壳24小时内,应先饮水。后开食,凉开水中添加2%~3%多维葡萄糖,2~5日龄饮雏安10克兑25千克凉开水,自由饮水。连用3天,可提高育雏成活率。开食可将全价配合饲料撒在料盘中,让其自由采食。育雏时,每两天清除鸭舍旧垫料,并换上干净新鲜垫料,鸭舍保持清洁无臭味。料盘和饮水器每天应洗刷干净。
②前14日龄喂全价颗粒料(粉碎玉米60%、蛋鸭浓缩料40%),日喂6次,用饮水器饮水,用料槽喂料,喂料每次让雏鸭吃八分饱。15~21日龄日喂5次。
③育成鸭的饲养管理。饲养的营养水平宜低不宜高,饲料宜粗不宜精,目的是使育成鸭得到充分锻炼,使蛋鸭长好骨架。尽量用青绿饲料代替精饲料和维生素添加剂,青绿饲料约占整个饲料量的30%~50%。
④末进入产蛋期可以放牧。洗澡,进入产蛋期要圈养,因洗澡消耗大量的能量。
⑤半个月至16个月龄饲喂日粮:豆粕18%、粉碎玉米70%、稻糠4%、鱼粉5%、骨粉1%、贝壳粉1%、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1%。育成鸭前期,根据生长发育及营养需要,对日粮的组成,每两周要进行一次调整。3个月龄后饲喂日粮就要稳定下来,22日龄后日喂4次(白天3次。夜间8~9小时增喂1次,湿拌料用手攥能成团,扔下能松开,喂料时,要现拌现喂。一次加料量不超过料槽深度的1/3。喂料时,现拌现喂以免浪费饲料。产蛋期要适当补加砂砾和贝壳等。自由采食,自由饮水,保证饮水清洁。日粮中粗蛋白含量18%~23%。冬季扣塑料棚。舍内空气要新鲜。通风良好。白天自然光照,夜间人工照明,每30平方米鸭舍开一盏15瓦的灯泡。
⑥要保持鸭场周围环境清洁安静,严防惊群等应激反应。以免影响生长、产蛋等。要谨防鼠害蛇害、猪狗猫危害等。鸭舍内厚垫新鲜干稻草6厘米,保持干净,勤换垫草,要勤捡蛋,保持鸭蛋的清洁。要定期对鸭舍、用具、运动场进行消毒。
4做好疫病防治。按时做好鸭瘟、大肠杆菌等疫病防治工作。在10日龄和40日龄进行两次拌食驱球虫,用量按说明书使用,每周喂一次预防药品。

养鱼想高效五关应抓牢

1鱼种放养关。坚持早、密、混、好四字诀()。早就是鱼种早放养,因地制宜改春放为冬放。密就是合理密放,成鱼池鱼种一般精养667平方米(1亩)水面放2000尾左右。混就是科学搭配鱼种,实行老口鱼种小规格、仔口鱼种大规格、同一种鱼大小套养的放养方式。好就是鱼种质量好。放养时应做到不清池、不消毒不放养,鱼种不消毒不放养,有病有伤的鱼种不放养。
2饲料投喂关。本着两头精、中间青、前期促、中间足、后期不可缩的投饵原则和四定(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四看(看天气、看水色、看鱼的摄食、活动情况)的投饲技术。种植黑麦草、苏丹草、松香串叶草等优质青绿饲料,增加颗粒饲料投喂比例,优化饲料结构。在饲养周期的全过程使鱼吃鲜、吃匀、吃饱、吃好,以降低物耗。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鱼类快速生长。同时坚持早开食、迟停食。鱼种放养后即适量投喂饲料。冬季如天气好时仍少量投饵,尽量延长鱼类生长期,提高产量和效益。
3水质管理关。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使池水达到肥、活、嫩、爽的标准,春季水温低。池水转肥慢。可采取浅水增温法。即将池水控制在1~2米的低水位:夏秋季节水温高,池水变化大,采取勤加水、勤换水、勤施肥、勤泼石灰水的四勤管理措施,保持水深在2.5米左右,透明度为25~35厘米。
4鱼病预防关。以防为主搞好四消(鱼种、水体、工具、食场或食台消毒)、二防(防污染、防泛塘)、一改造(养鱼池的整修改造、除险加固),采取生态防病和药物防治相结合,控制鱼病发生和蔓延。
5轮捕轮放关。商品鱼上市做到淡季市场抓个早,旺季市场抓个决,后期市场抓个好。通过适时的轮捕轮放,促使养殖生产进入市场机制,以销定产,以销促产,产供销一体化。加快资金周转,适时调整池鱼密度,使产量同步增长,提高成鱼养殖效益。
徐理炳

鲶鱼养殖技术要点等


鲶鱼属热带性鱼类,个体大,肉多刺少,生长快,食性广,病害少,是淡水鱼的优良品种,但它的缺点是耐寒性差,当水温降至7℃以下时容易冻死,因此生长期很短,全年仅5-6个月时间,由于在自然水域不能过冬(两广除外),故在捕鱼旺季鲜鱼上市量高度集中,造成鱼货积压,售价低廉,效益不高。另外,鲶鱼在养殖过程中相互残杀现象严重,极大地影响放养密度和产量的提高。但如果利用一些生产小窍门,运用科学的方法养殖鲶鱼,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两级放苗。刚运来的鱼苗,抵抗力弱,且规格不一;若直接放入大塘饲养,则因鱼苗活动范围大,体力消耗多,而且所投入的饵料一时很难吃到,造成白白浪费,还会污染水质。但如实行两级放苗,即先集中在小塘内精养,然后放入大塘饲养。这样既便于管理,又可使鱼苗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并在小塘内容易得到充足的食物,促使其快速生长。当小塘内培育的鱼苗达到10-15厘米时,便可从塘内筛选个头大的鱼种放入大塘饲养,个头小的鱼种仍留在小塘内进行强化培育,使鱼种生长平衡,规格一致。这就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单位产量。
2合理投喂饵料。鲶鱼属杂食性鱼类,性贪食,因此要正确掌握投饲量,做到塘内有多少鱼投多少料,防止盲目投饵。同时,要实行分点投喂,撒饵均匀,少量多餐,投足喂饱,防止饥饱不均,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同时,在鱼苗培育初期,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进行强化培育,随着鱼体生长,逐步转投一些植物性饲料,做到动植物饲料相结合。日投饵量应控制在鱼体总重量的5%-8%左右,每隔1周或半个月须调整1次投喂量,使投饵量更趋合理。
3实行轮捕分养。因鲶鱼凶猛贪食,在投饵时往往大鱼先抢食,而小鱼吃不到食物,造成鱼体大小差距越来越大,为此在捕捞鲶鱼前应进行一次轮捕分养,将大小鱼分塘饲养,使生长达到平衡。这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4提倡鲶鱼越冬。秋季捕鱼时,除大鱼出售外,可将部分成鱼移入深水池越冬(塘上搭尼龙大棚),卖早春鱼;这样既可解决旺季鲶鱼销售难的问题,()又可延长鲜鱼供应时间,且鱼价可成倍提高,真是-举两得。
曾宇文
肉用雏鸽的饲养管理
从出壳至28日龄的鸽统称雏鸽(有的地区从出生至10日龄称初雏,10-20日龄称雏鸽)。
雏鸽出壳2小时后,亲鸽便开始用喙给雏鸽吹气、泌乳,再过2小时亲鸽开始哺鸽乳,这时的雏鸽体小质弱,容易死亡,一定要加强管理。首先细心观察,注意避免被种鸽踏伤或冻死。如果出生雏5-6小时仍吃不到鸽乳,要及时查找原因(必要时给雏鸽喂人工鸽乳)。发现亲鸽不哺乳时可找同时期种鸽寄养,而且可避免部分亲鸽喂单鸽,提高生产能力。
3-4日龄后,雏鸽的眼睛慢慢睁开,身体逐渐强壮起来,身上的羽毛开始长出,食量逐步加大,消化力增强。这时亲鸽要频频地哺喂雏鸽,有时每天多达十几次,因此供给亲鸽的饲料量要充足,营养要丰富,以满足需要。这时的雏鸽排粪量增加,容易污染巢窝,每天应及时更换垫布和垫草,以免发生疾病。
雏鸽10日龄时,新羽毛长出很多,能自行走动。亲鸽给雏鸽保温时间缩短,亲鸽喂给的食物也由鸽乳变成半颗粒状的饲料,有少数雏鸽未能完全适应,常出现消化不良和嗉囊炎。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进补喂些酵母片或健胃药,帮助消化。
雏鸽15日龄时,全身羽毛基本长齐,活动自如,可以抓出巢窝,在笼内铺上一块2020厘米的布片,让它慢慢适应,不致扭伤脚。这时的亲鸽喂给的饲料呈颗粒状,与所吃的饲料相同,且多数亲鸽又开始产蛋,无心喂养雏鸽,为此在这期间应加以人工喂养。
雏鸽20日龄后,羽毛丰满,能在笼内四处活动,但还不能完全自己啄食,仍然靠亲鸽,但能主动向亲鸽讨食吃,这时的亲鸽会强迫它独立采食。此时应加强管理,增加些高蛋白质饲料的供应,以满足雏鸽的需要。雏鸽生长到25-28日龄时体重可达500-750克,可以出售(这时的雏鸽称之为乳鸽)。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572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