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拉肚子的原因真的是因为感冒吗

近来,很多猪场出现因多种因素导致猪拉肚子且以猪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尤为仔猪多见,应用抗生素效果不太明显,死亡率很高,且伴有发热,食欲不振,被毛粗乱,有的还带有咳喘现象,给养猪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猪拉肚子的原因是因为感冒吗?

1、外感型痢疾,由气温突然下降,或被冷风寒气侵袭后引起,患猪精神不振,腹部气胀,粪便呈酸臭味,四肢两耳俱冷;

2、脾虚型痢疾,患猪由于天气寒冷,不喜饮食,懒动喜卧,粪便如浆,臭味不重;

3、伤食生痢疾,食用青绿色饲料过多引起,患猪腹部微有胀大、隐痛,粪便稀软酸臭,颜色发黄而粘,且含有未消化食物;

4、寒湿型痢疾,由于天气寒冷,圈舍过于潮湿引起,患猪食欲减退或不食,粪便稀薄如水,无特殊气味,有时会咳嗽,咳嗽时常有稀薄的粪便从肛门喷出;

5、湿热型痢疾,由于秋季阴雨连绵、地气潮湿、饲料发霉变质引起,患猪体温高,耳鼻俱热,口气恶臭,粪便稀薄,臭气重。

猪腹泻防治方案

1、加强饲养管理提供适应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防止因天气忽变导致发病,控制适当的饲养密度,定期圈舍消毒,做到圈干、槽净,猪养好。

2、做好常规的疫苗免疫,建立适合本猪场的科学的免疫程序,注意疫苗的保存条件和正确的使用方法,至少要做到一圈猪一针头。

3、母猪产前产后要做好畜炎保健和疫苗免疫,预防仔猪出生后腹泻病的发生。

延伸阅读

猪流行性感冒


体温突然升高40.3~42度,喜堆挤难移动,极度虚弱乃至虚脱。呼吸急促呈明显腹式呼吸,常有阵发性咳嗽,打喷嚏。眼、鼻流出 性分泌物,鼻分泌物有时带血。大便干燥、秘结,尿少、发黄。病程短,无并发症3~7天可恢复。仔猪呼吸困难,死前四肢划动、尖叫等。怀孕母猪流产、死产、产弱仔。

防治要点

(1)天气突然变化时,应注意猪舍保暖干燥和清洁卫生。加强营养,提高维生素A用量。

(2)在发病中不得骚扰或移动病猪,以减少应激死亡。供给充分的清洁饮水,水中放一些柱痰剂和恩诺沙星原粉,同时用5 病毒灵注射液; 日粮中添加吗 双 粉(病毒灵),可缩短病程,康复的头几

天饲料要限饲。

(3)猪流行性感冒病毒能传染人,故在该病流行期间除加强消毒外还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猪瘟病造成僵猪的原因 僵猪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


“僵猪”又称铁猪、小老猪,是指那些生长发育近于停滞、头大屁股尖、弓背吊大肚、毛枯皮苍白、虚弱食量小、腿成“O”或“X”形的老不肯长的猪。在饲养水平较差的地区约占5%左右,个别落后地区可达10%以上,是影响养猪经济效益的一大障碍。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瘟病造成僵猪的原因僵猪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

1、回访情况

笔者经过回访剩下的98头生猪虽然说绝大多数猪长势一般,但有3头猪采食量正常,能吃不长,也就是俗称的“料老虎”、“僵猪”。笔者不仅对这3头僵猪进行了回访、观察及测评。而且对长势一般的95头猪,也做了相应的观察与测评。测评发现,病愈后长势一般的猪日采食量要比正常猪高8%左右,生长速度却比正常猪低。3头僵猪更不乐观,生长严重受阻。从外表上看,消瘦,毛长粗乱、无光泽。针对这3头僵猪,畜主首先采取了驱虫、健胃、补铁等措施,均无起色,畜主考虑是否营养跟不上,又给它们饲喂高蛋白仔猪全价料,也未得到预期的效果。

2、跟踪屠宰及僵猪剖检情况

由于该商品猪场采取的是全进全出法,对这批猪进行全部出售的打算。同时笔者提到的3头僵猪未通过检疫,无论是从体重.还是从外观都难以通过检疫。

检疫后的95头猪的屠宰过程发现,有大部分猪的脾轻微增厚,但是比健康猪的脾稍短、窄,色泽微暗红色,没有健康猪的脾柔软。

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原因,笔者与畜主说明情况。畜主被笔者的执着与好奇所感动,同时也看到这3头僵猪没有饲养价值,所以损献于笔者进行研究。剖检发现脾只有健康猪的1/2宽,长度也只有健康猪2j3长,且比健康猪的脾厚2倍左右,较坚硬,脾的边缘凹凸不平,颜色呈暗红色。

3、分析与结论

猪瘟的病理变化以全身各组织器官损伤为特征。通过治疗,虽然治愈了一大部分病猪。但是,猪瘟病毒对猪的各组织器官造成损伤的程度不同,也就使其僵化的程度不同。同时也验证了,长势一般的95头猪的组织器官受损程度比较轻微,所以长势也算乐观。相反,未通过检疫的3头僵猪的组织器官受损严重,给机体带来消化吸收、运营等方面的不足,从而使自给营养不足。所以,一个连生命都艰难维持的机体,就难以产生生产效力。

笔者们再从中医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中医上讲脾胃位于腹中,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及腐熟草谷,一脏一腑,互相协作共同进行消化吸收和转输营养,以供养畜体的需要,故有“脾胃为后天之本”之说。脾还统血,调节水液,主肌肉外应于唇。

综上所述,脾的主要生理功能,相当于消化系统的大部分功能,并与水液代谢和造血系统等功能有关,所以脾脏受损是导致僵猪的最主要原因。

‘僵猪”形成原因
l、先天性发育不良
(l)母猪怀孕时
(2)近亲交配或公母猪品种退化。
2、营养性“僵猪”:母猪缺乳,特别是初乳不足或质量不好;仔猪补料过迟,到21日龄尚未学会采食,或所补的乳猪料质量差。
3.虫僵:仔猪阶段患有寄生虫病,又未及时驱虫而造成。如蛔虫、肺丝虫、球虫、巨吻棘头虫、毛前线虫、疥螨、姜片吸虫、综虫等寄生虫病。
4、病僵:猪在幼龄阶段患过较严重的疾病,如猪瘟、副伤寒、链球菌病以及严重腹泻,经过长时间治疗或耐过,虽保全了生命,但各器官系统,特别是消化系统的功能受到较重损伤,使消化、吸收功能低下而形成“僵猪”。
僵猪的防治方法
应根据“僵猪”形成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防治。
1、先天性“僵猪”:应杜绝近亲交配和不让品种退化的公母猪繁殖后代。
2、营养性“僵猪”
(1)后备母猪、怀孕、哺乳母猪,选用优质的母猪专用预混料和优质的玉米、糙米、麦麸、豆粕等原料配制全价饲料喂母猪,可满足母猪和胎儿的营养需要,促进胎儿健康成长,分娩后能提供充足、优质的乳汁,保证了乳猪的健康成长。
(2)乳猪出生后l~3天内,用尖头纹丝钳剪断乳猪的上下各4颗尖长齿,防吃奶时刺、损伤母猪乳头,造成感染,引发乳房炎,母猪因疼痛而拒绝哺乳或乳汁质量变差,致使乳猪营养不良而成“僵猪”。
给乳猪剪牙齿时,可用一块长约625px、宽约250px的消毒纱布,平入仔猪口内,再将纱布两端拧紧,紧裹仔猪下颚,此时,下面的4颗尖长齿从纱布缝中伸出,以纱布为底面,将伸在纱布上面的长牙的这部分剪断,既可防止出血,又可防止剪下牙齿的断端被仔猪吞下,刺伤柔嫩的胃肠,造成消化障碍;剪上颚尖长齿时,用同样方法用纱布包紧上颚,但要将仔猪翻个身,使其仰卧,既方便剪断长尖齿,又可防止齿断端被吞下。
(3)母猪大多有7对乳房,前面2对为胸外动脉供血,后面2对为阴部外动脉供血,而中间的3对既有胸外动脉供血,又有阴部外动脉供血,所以第3、4、5对乳房的乳汁最充足。仔猪出生3天内,将个体小、体质弱的安排在中间乳头吸乳,既可使全窝乳猪均衡成长,又可防为争夺乳头而打架,而耽误吃乳时间。乳猪经过近3天的调教,都会在给自己固定的乳头上吃奶。
(4)仔猪出生第2~3天,每头皮下注射“牲血素”lml(含铁150mg),可防止缺铁性贫血。仔猪出生第5~7天,开始用加有乳清粉的少量饲料进行诱食,只要能去嗅一嗅或舔舔就行,使之习惯饲料的气味和形态,到15~21日龄能真正吃进饲料,以弥补此时母猪乳汁的不足。仔猪断奶时留原栏,不换料,5~10天内不与它窝仔猪混群饲养。可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仔猪更换饲料时,要逐步转换,新料第一天只占全部饲料的30%,以后每天增加20%,到第5天全用新料,可防止饲料突然转换性腹泻。在仔猪阶段使用“护仔康2号”可有效预防营养性僵猪。
3、虫僵:仔猪2~2.5月龄时,服左旋咪华或肠虫清驱除肠道线虫。服驱虫药5天内,应勤打扫猪栏,防止将驱出的虫体又吞食下;服药后7天,对猪栏进行一次彻底清扫和消毒。
4、病僵:大多是患传染病后,耐过或经治疗保全生命的猪形成的,所以,一定要按规定给仔猪注射猪大肠杆菌二价或多价基因工程苗、注射猪瘟、副伤寒、丹毒、肺疫、气喘病、链球菌病、水肿病等疫苗,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在病猪康复中及时添加“护仔康2号”(2%)可促进病猪尽快康复,促进生长,减少损失。
5、僵猪的治疗:一旦发现生长明显落后于同栏猪的仔猪后,即应作着检查原因进行治疗,时间一长,再治疗,难度很大。下面几种方法,供选择使用。
(l)20公斤以内僵猪,每50斤料加1包“护仔康2号”饲喂20-30天;20公斤以上的僵猪,每100斤料加1包“护仔康2号”和2包“促免1号”拌匀饲喂20-30天。
(2)每天每头猪喂取刚屠宰健康肥猪脾脏一个磨浆(无菌操作加青霉素20万单位、链霉素20万单位),过滤取滤汁5~10ml,皮下注射,隔5~7天注射一次,连注4~7次。(余下的脾组织滤液装瓶,密封,保存在4℃左右冰箱内)。
(3)取当天产的鸡蛋一个,吸取鸡蛋清。
10~15ml,皮下注射,隔10~15天一次,连用3次。
以上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比单用一法,效果要好。
(4)棉花根500g,加水2.5kg,熬成2.5kg,拌饲料内,连服25天,每天2~3次。本法对病僵效果较好。
(5)苍术20g、枳实10g、大黄10g、陈皮15g、厚朴15g、山植15g、木香10g、鸡内金10g、砂仁5g、生姜5g、胡椒和甘草各2g。为25kg重“僵猪”一剂量,煎汁或共细末拌饲料内一天分2~3次内服,每天一剂,连服2~4剂。如果发现食欲好转则再服2~4剂。
(6)复合维生素B5ml、维丁钙2ml、肌苷2ml、三磷酸腺苷二钠(ATP)2ml、地塞咪松lml(5mg)混合,注入耳根后部下方凹陷中心点(猪增食穴),左右各一穴,注入深度75px,每天一针,连用4~5次。

引发猪咬尾的原因 猪咬尾的预防


猪咬尾症又称“反不适综合症”。是猪应激综合症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它是现代养猪生产条件下,猪受到许多种不良因素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凡是能引起猪感觉不舒服的各种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均可造成猪群发生咬尾现象。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引发猪咬尾的原因猪咬尾的预防。

1、猪咬尾的原因

猪自身因素。因猪的嗅觉较为灵敏,并且喜欢舔食血液,易形成异嗜癖。当一个猪的尾巴被咬伤后,就会出血,引起其他猪来继续啃咬,从而使咬尾的情况更为严重,伤口进一步恶化,咬伤的程度加重,引起较为严重的尾伤。而猪的模仿能力极强,当猪群发生咬尾的现象后,如果没有及时的加以控制,其他猪就会模仿这一行为,从而导致这一行为在整个猪群内蔓延,造成严重的后果。猪咬尾的现象会因猪的性别不同而存在差异,通常公猪比母猪的咬尾现象严重。

营养因素。当日粮中缺乏一种或者几种营养时会导致猪的内分泌以及机体的代谢发生紊乱,而使猪产生一些异常的行为,如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不足、必需氨基酸缺乏、能蛋比不平衡时会引起猪体内的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导致猪兴奋互咬;当食盐缺乏时也会加剧咬尾;饲料中矿物质缺乏时,如磷严重缺乏时猪会出现拱地、互相舔咬而引起咬尾。

管理因素。管理因素是引起猪咬尾现象发生的主要因素。在养殖前对猪分群不合理,如猪群内个体的差异较大时,会导致猪群间发生以大欺小的现象,使猪间发生咬斗。当猪群的群体过大时,难以建立良好的群体秩序,从而加剧相互咬斗频率。猪舍内的料槽设置不够,猪群在采食的过程中易因抢食饲料而发生咬斗的现象,或者体质较弱的猪被挤出,因抢不到饲料,在等待的过程中会攻击采食饲料的猪造成外伤。如果猪群的饲养密度过大,也会增加猪群间发生咬斗的可能。另外,当进行一些日常的工作时,如喂料、转群、称重、免疫接种等工作时方法不当,或者有其他的动物窜入圈舍,使猪群受到惊吓,易引起猪发生应激反应,而使猪表现为烦躁不安,发生咬斗。

环境因素。当养殖环境过于恶劣时,如舍内的温度过高,相对湿度过大,粪污的清理不及时,舍内的空气质量较差,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舍内的光线过强等会影响到猪的正常体息和采食,使猪的敏感性增强,发生咬斗。

2、猪咬尾的预防

为了有效预防猪咬尾现象的发生要采取综合的方法。在仔猪出生后及时的断尾和剪牙是预防猪咬尾现象的有效措施,切尾的方法较多,可选择使有断尾钳断尾法将仔猪尾巴的1/3或者1/2剪掉,以不出血为宜,防止发生伤口感染。在养殖过程中要对猪群进行合理的分群,分群时要按照猪的品种、体重、体质以及采食情况进行分群,尽量做到全进全出。

控制合适的饲养密度,合理的利用猪舍空间,根据猪的体重大小以及养殖季节来确定最适宜的饲养密度,通常仔猪以每群10-20头为宜,育肥猪以6-8头为宜,种公猪以单栏饲养为宜,以断奶仔猪每头占地面积为o.23-o.33m2,3-4月龄育肥猪以0.4-0.6mz,5-6月龄以0.6-0.8mz为宜,在夏季为了降温可适当的降低饲养密度,冬季为了保温则可增加饲养密度。

加强日常的管理。猪舍内要设置充足的料槽和饮水装置,避免出现抢水抢粮的现象。猪舍附近的噪音不宜过大,以免打扰到猪的休息和采食。在日常进行喂料、注射、转群等工作时要注意动作轻一些,以免引起猪发生应激反应。

提供适宜的营养,不同阶段的猪对营养的需要量以及营养的比例也不同,在提供营养时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猪的生理需求来确定。要提供营养全面且配比合理的全价饲料,避免饲料中缺乏某种营养物质而引起猪机体的代谢紊乱。在提供日常的饲料外,还可饲喂一定的青绿饲料,保证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量。

给猪提供舒适的养殖环境。注意猪舍内温度、相对湿度以及空气质量的控制工作。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以及冬季的保温御寒工作。保持日常良好的通风,即使在冬季也要进行适当的通风,这对于控制舍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和降低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都非常重要。另外,还要保持猪舍内的环境卫生,定期消毒。

如果发现有猪咬尾现象的发生,要及时的隔离有咬尾癖的猪和受伤的猪。将被咬尾的猪的尾部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止发生感染。为了分散有咬尾癖的猪的注意力,可在圈舍内放置皮球或者铁链,让猪拱玩。

1、病因
1.1环境因素
猪有探究习性,当生活环境单调时,猪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物体如猪摆动着的尾巴吸引。在饲养环境较为密闭的情况下,猪易产生厌倦情绪,有时可能会引起咬尾现象,此时可通过在栏舍内悬挂旧轮胎和铁链等玩耍物转移猪的注意力。此外,猪群在活动兴奋期的相互碰撞和玩耍会导致猪群兴奋,也可以发生咬尾现象,此时有必要及时隔离个别凶残的猪及被咬伤的猪。
1.2环境不适
环境长期不适宜或突然变化会影响猪群采食和休息,使得猪群烦躁不安,往往诱发咬尾。畜牧场周围较大的噪音、猪舍内较强的光线会影响猪群的休息,圈舍中NH3、H2S、CO2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会引起猪群烦躁,也会刺激咬尾的发生。猪舍内温度变化剧烈而不能保持恒定时,会使猪产生咬尾现象。天气闷热时,如果猪不能通过打滚或其它方式来保持凉爽,猪群会出现明显的热应激,情绪烦燥不安,咬斗频繁,稍不注意还可咬死猪。同样,天气寒冷尤其是气温低于5℃,也会使猪群出现冷应激而发生咬尾现象。

1.3地面类型
一般来讲,采用漏粪地板比用普通水泥地面时咬尾率较高。这可能是因为,粪沟中的污浊气体容易上升到地面上,从而使畜舍环境恶化。已经证明,随着猪舍内漏缝地板的比例增加,咬尾行为也会增加。同时,在部分是漏缝地板的猪舍内,漏缝板条的位置也很重要,板条置于饲槽后面与只在排粪区域设置板条相比,猪只更易发生咬尾现象,这可能与社群中位置较低的猪不能在漏缝地板上成功地竞争饲槽有关。此外,在全是条缝的地板上,层次较低的猪明显地更富有攻击性,特别是在饲喂时还见到它们从后面进行攻击。
1.4营养因素
在舍饲条件下,猪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全部依靠饲料的供应。当饲料营养不平衡时,会出现异嗜癖,猪群出现应激反应而咬尾咬耳。如饲料营养水平低于饲养标准;饲料配合不科学;育肥前期饲料中蛋白质质量不佳;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缺乏,铁、铜、碘、锰、锌、钙、镁和食盐的缺乏以及纤维素的不足即可导致咬尾咬耳症的发生。
1.5管理因素
1)饥渴饥饿猪群活动频繁,采食激烈,会造成应激而出现咬尾现象。当喂料量不足,饲喂间隔时间过长,猪会因饥饿而互咬。另外,如果料槽长度不够,喂料时群居位次低的猪竞争不到料槽位置,就会因饥饿和急躁而寻找东西来满足食欲,这时,其他猪只的尾巴往往也就成了牺牲品。在夏季,猪的饮水量会显著增加,如发生缺水,则会出现食欲减退和情绪烦躁不安的现象,往往会导致相互咬斗。因此,在夏季保证足够新鲜清洁的饮水,将有助于降低咬尾现象的发生。
2)转群在每一次转群后,猪群都要熟悉料槽、水槽以及圈内的各种设施,并建立群居次序。这时猪群通常表现十分活跃,常常发生打斗。转群(体重悬殊过大)、并栏过于频繁或方法不当会加剧猪的打斗,而且会引起咬尾。研究人员将76kg左右的大约克×长白猪并栏,发现猪打斗、互咬现象十分严重,即使使用镇静剂也难以制止。此外,转群后,栏内猪只体重大小悬殊,体弱的猪常常是被咬的对象,一旦被咬伤,还会引起群咬。
2、诊断及预防措施
2.1满足猪的营养需要当发现有咬尾时,可在饲料中适当增加复方维生素及矿物质,喂料要定时定量,严禁饲喂霉败饲料。可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按营养需要喂给全价配合饲料,注意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均应足量。另外,在饲料中增加0.1%食盐,可有效防止咬尾病的发生。
2.2仔猪断尾,定期驱虫
仔猪生下后应当天断尾,断尾是防止咬尾行为的有效办法,用钢丝钳子在尾下三分之一处连续钳两钳,一般在初生仔猪离尾根1.5?处用钝口剪将尾巴剪掉,将血管和神经压扁,皮肤压成沟,并用碘酊消毒。钳后约10d,尾下三分之一即可脱掉。此法不出血不发炎,效果确实。据资料报导,断尾后发生咬的仅占

保育猪发白猪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发白猪也叫僵猪,此病主要发生在保育猪群身上,主要表现为体表发白,生长迟缓,皮毛杂乱;精神萎靡,体质瘦弱,对保育猪的生长发育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损害养殖场的效益。那么保育猪为什么会出现发白猪现象呢?又该如何解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保育猪发白猪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一、饲养管理问题

常见问题

哺乳仔猪后期奶水不足时,没有进行有效的补饲。

仔猪断奶后饲料营养极差或者是某些营养成分的缺乏不足。

管理不善,如大小猪之间争食,弱小猪吃不到食物,或者仔猪饥饿后暴食,引起消化障碍,长期消化不良形成僵猪。

应对措施

提前开食及适时补料,补铁。

饲喂仔猪保健包,提高猪群的采食量,改善猪群健康状况。

加强饲养管理,少量多餐,少喂勤添。

二、寄生虫

形成原因

断奶后的仔猪由于受体内外寄生虫的严重危害,使仔猪营养大量消耗,有事还会影响仔猪的食欲,致使仔猪体质弱小,生长受阻,从而形成僵猪。

常见寄生虫

猪蛔虫:危害3-6月龄猪只,病猪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生长发育慢,消瘦,被毛无光泽,严重时增重速度降低30%以上。

猪疥螨:是猪群常见的体表寄生虫,猪病部痒感剧烈,因而常以患部摩擦墙壁,造成患部脱毛、结痂。病猪食欲减退,精神委顿,消瘦,发育停滞。

应对措施

做好猪群的驱虫。

三、细菌性疾病

形成原因

由于猪群长期患病,尤其是消化道疾病(仔猪白痢)、呼吸道疾病(如猪气喘病),造成仔猪慢性消耗性,久治不愈,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干扰,最后造成仔猪的体质虚弱形成僵猪。

常见疾病

仔猪白痢。

猪气喘病。

链球菌。

应对措施

治疗:长效头孢、白头翁散等敏感产品治疗。

加强饲养管理。

以上就是保育猪发白猪现象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我们在饲养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猪场管理,保证饲料饮水的干净卫生,做好消毒工作,及时进行接种防疫。想了解更多猪病防治技术,请关注。

猪耳朵变红的原因都有哪些


今天早晨起来问这个问题的非常多,这个症状可大可小,主要是导致的原因不同,下面就就给大家说下猪耳朵变红的情况;

1、最常见的还是应激了,比如冷应激,温差突然变大的时候这种最容易出现,下午颜色就会好很多,也是不需要治疗的;当然也有的猪是压到了,也会导致耳朵变色;

2、血液循环不通畅,这种多见于免疫力不好的猪,当突然出现应激或者猪不舒服的时候就会出现血液淤积在耳朵上,所以猪的免疫力一定要好冬天的时候,营养要给足;

3、发烧、心肺功能不好的时候,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注意了,所以变色后要观察猪的症状,测体温下然后看看呼吸系统有没有疾病;

4、一些出现败血症的疾病,比如链球菌高烧耳朵变色,猪瘟全身出血点耳朵变色,蓝耳病等呼吸道疾病比如胸膜肺炎、猪肺疫、副猪等但是容易伴随呼吸的疾病;这类的疾病很多,出现耳朵变色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些;

当我们排除掉传染性的疾病,这个时候可以多观察下,如果还不放心可以少量抗生素,比如磺胺的、阿莫西林等,也可以用点VC,增加免疫力,只要不出别的症状就好,如果出现症状再根据具体疾病解决;天气变化大时候尤其注意,另外要注意增加猪的免疫力;

猪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 猪流行性感冒的诊断及其防控


正值冬春气候多变时节,猪流行性感染又有增多趋势。此病爆发突然,传播迅速,常见地方性流行。此病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是由流感病毒诱发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及传染性的呼吸器官疾病。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猪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猪流行性感冒的诊断及其防控。

1、流行病学

病原特性。猪流感病毒是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在80~120nm,具有囊膜,且上面存在大量的突起糖蛋白,即神经氨酸酶NA、M2蛋白以及血凝素HA蛋白。核衣壳呈对称的螺旋状,位于病毒颗粒里面,直径在10nm左右,其中HIN1、HIN2和H3N2血清型猪流感病毒还会导致人发病。该病毒具有较弱抗热性,一般在56℃温度下处理30min就可被灭活,且对重金属、卤素化合物、氧化剂以及甲醛、氯仿、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比较敏感。

发病特点。任何品种、性别,日龄的猪对该病都具有易感性。病猪和带毒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呈季节性流行,即在春秋、寒冷季节容易发生,尤其是气候突变非常容易发生,且通常呈地方性流行或者大流行。只要在猪群中发现有猪感染,就会快速导致整个群体被传染。带毒猪的鼻液、支气管、气管、肺淋巴等处都含有病毒,并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到体外,导致用具、饲草、饮水等被污染,从而直接或者间接导致其他猪发生感染,引起广泛发病。另外,猪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病毒,并附着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大量增殖,促使该处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最终发生脱落、水肿、充血、坏死等。

2、临床症状

病猪主要表现出有清涕从鼻孔流出,初期有大量鼻涕流出,仔细观察会存在点滴状流出,中后期逐渐减少或者停止流涕。体温多变,初期升高达到39~41.2℃,个别伴有咳嗽,排出少量的清透尿液,中后期体温恢复正常或者略微升高,有时还会下降到37℃以下。虚寒怕冷,相互拥堆,往往钻人草垫,精神沉郁,往往卧地,拒绝站立,停止采食、饮水。尽管食欲废绝,腹部依旧呈饱肚状态,排出干燥粪便,排尿量减少或者完全停止,机体消瘦,后期走动摇摆不稳,个别病程能够持续长达1个月之久,最终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少数病猪能够自愈,但会变成僵猪。另外,该病具有快速传染的特性,从而导致同群猪以及临近小范围的猪群先后出现感染发病的现象,通常体质瘦弱的猪会先出现发病,病症基本类似,病程持续时间较长。

3、实验室诊断

该病可根据以上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但在流行初期或者呈现散发时,要注意与类似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急性猪气喘病、猪肺疫等,只根据初步诊断的结果无法进行确诊,还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才可。对于没有死亡的病猪,通常用棉签在鼻腔或者喉部采取病料,经过适当处理后进行病毒分离;对于死亡病猪,首选病料是肺脏和脑组织。一般来说,实验室进行鸡胚接种以及病毒分离。多种方法可用于鉴定特异性抗体及抗原的检测,如血凝抑制试验(HI)、琼脂扩散试验(AGI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和试验(SN)、红细胞凝集试验(HA)、免疫荧光法(IFA)、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即时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过氧化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等鉴定,其中准确性灵敏度较高的是RT-PCR。

4、防控措施

免疫接种。预防猪流行性感冒的最有效措施是适时免疫接种疫苗,目前常使用的疫苗为含HIN1和H3N2的亚单位疫苗和灭活疫苗。但要注意的是,每种流感疫苗都具有专一性,即HIN2亚型猪流感使用HIN1和H3N2疫苗无法预防。因此对于流行该病的不同地区,检疫采取当地病理用于病毒分离,并使用其制成灭活疫苗给猪群免疫接种,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西药防治。病猪症状较轻时,可选择在猪饲料中添加0.08%的盐酸吗啉胍进行治疗,通常用药7天就能够康复。病猪症状严重,体温明显升高时,可选择使用安痛定、复方氨基比林、安乃近用于解热镇痛,用量通常按照猪体重计算。例如,病猪可按体重肌肉注射25mg/kg3%的安乃近注射液,每天2次,连续使用3天就能够康复。如果病猪出现继发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通常选择使用肌肉注射适量的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链霉素配合青霉素以及增效磺胺等。

中药防治。在发病期间,对于没有患病的猪可喂饮板蓝根或者大青叶煎液,每头成年猪通常每次用量为40g,仔猪用量减半,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就能够较好的预防。如果病猪症状轻微,可取35g生石膏、45g大贝、40g大青叶,加水煎煮后灌服,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以上用量适宜每头成年猪使用,仔猪用量减半。也可取海金沙、桂皮、马兰、白英、紫胡各30g,加水煎煮后灌服。如果整个猪群都感染该病,可取板蓝根、大青叶、木通、葛根、柴胡、黄芩、金银花、干姜、甘草各30g,全部研成粉末后添加在饲料中混饲,或者添加适量温开水灌服,连续使用2~3天就能够康复。

猪传染病不断复发的原因


一、对猪传染病认识不足

对猪传染病出现的新情况(如隐性感染、潜伏期感等)认识不足,造成病原在人们的眼皮底下到处传播

二、引种混乱、检疫不严

由于引种部门和渠道众多、检疫手段落后和检疫不严致使引进的种猪不仅带入了新的传染病(如猪圆环病感染、兰耳病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等),而且使全国各地原已基本控制了的传染病又重新复发,造成疫病的严重发生。

三、兽药、疫苗质量不稳定,使用不当

1.兽用疫苗和兽药生产质量难于保证。

2.疫苗和药品运输、保存、使用不当,易影响其免疫效果和治疗效果。

3.广大农村养猪专业户防疫意识淡薄,免疫密度不够,免疫程序不合理,致使猪群不能获得免疫保护,造成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四、生物安全措施不力

1.饲养规模和密度过大、通风换气不良

2.各种应激因素增多

3.粪尿和污水排放量过大、处理能力差

4.生物安全意识缺乏,致使环境性病原菌广泛存在于饲养环境之中,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播。

5.盲目大量滥用抗菌药物,任意加大使用剂量

6.饲料中长期添加某些抗菌药物,使一些细菌和寄生虫产生耐药性。

五、诊断手段落后,不重视免疫监测

1.缺乏有病求医的思维。当猪场发生疫病时,不及时作出正确诊断,而是盲目用药。

2.缺乏定期进行免疫监测的思想意识。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有免疫监测一事。

引发猪流涎症状疾病的原因与诊断


猪流涎也就是通常说的流口水,发生此症状时要注意观察,先区分是流涎还是呕吐残留物,再检查是否有口腔溃疡或口腔内其他疾病,另外从猪只饮食用药上观察,是否存在中毒可能,如都没有,急性发作注意预防脑膜炎,同时可驱虫,和补充微量元素观察看看.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引发猪流涎症状疾病的原因与诊断。

1、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包括猪淋巴结脓肿和猪败血性链球菌病。败血症、化脓性淋巴结炎、脑膜炎以及关节炎是该病的主要特征。

败血型主要常见于流行初期的最急性病例,发病急,病程短,往往不见任何异常症状猪突然死亡。或突然减食或停食,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41~42℃,呼吸困难,便秘,结膜发绀,卧地不起,口、鼻流出淡红色泡沫样液体,多在6~24h内死亡;急性病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3℃,出现稽留热,食欲不振,眼结膜潮红,流泪,流浆液状鼻液,呼吸急促,间有咳嗽,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有出血点,跛行,病程稍长,多在3~5天内死亡。发病率一般为30%左右,死亡率可达80%。

脑膜炎型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病初体温升高至40.5~42.5℃,停食,便秘,有浆液性和黏性鼻液,会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盲目走动、转圈、空嚼、磨牙、仰卧,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划动,似游泳状。急性型多在30~36h死亡。亚急性或慢性型病程稍长。

关节炎型主要由前两型转来的,或者从发病起就表现为关节炎。病猪在一肢或几胰关节肿胀、疼痛、跛行,不能站立,病程2~3周。

淋巴结脓肿型该型是由猪链球菌经口、鼻及皮肤损伤感染而引起。主要表现为在颌下、咽部、颈部等处的淋巴结化脓和形成脓肿。受害淋巴结最初出现小脓肿,然后逐渐增大,感染后3周局部显著隆起,触诊坚硬、有热痛。病猪的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均有障碍。脓肿成熟后,表皮坏死,破溃流出脓汁。脓汁排净后,全身症状显著减轻,肉芽组织生长结疤愈合。病程3~5周。

2、巴氏杆菌病

猪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流行性或散发性和继发性传染病。

最急性型常见于流行初期。病程稍长,症状明显的可见体温升高至41℃以上,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寒战,可视黏膜发绀,耳根、颈、腹等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斑。较典型的症状是急性咽喉炎,颈下咽喉部急剧肿大,呈紫红色,触诊坚硬而有热痛,严重者可波及上达耳根和后到前胸部,致使病猪呼吸极度困难,叫声嘶哑,常两前肢分开呆立,伸颈张口喘息,口鼻流出白色泡沫液体,有时混有血液,严重时常做犬坐姿势并张口呼吸,最后窒息而死。病程1~2天,病死率很高,可达100%。

急性型是该病常见的病型,主要表现为肺炎症状,体温升高到41℃以上,精神差,食欲减少或废绝,初为干性短咳,后变湿性痛咳,鼻孔流出浆性或脓性分泌物,触诊胸壁有疼痛感,听诊有哕音或摩擦音,呼吸困难,张口吐舌,结膜发绀,皮肤上有红斑,初便秘,后腹泻,消瘦无力,卧地不起,大多4~7天死亡,不死者常转为慢性。

慢性型初期症状不明显,继则食欲和精神不振,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鼻流少量黏脓性分泌物,进行性消瘦,行走无力。有时发生慢性关节炎,关节肿胀,跛行。有的病例还发生下痢。

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急性病变多以死亡为转归。

最急性型突然发病,病猪体温升高至41~42℃,心率增加,精神沉郁,废食,出现短期的腹泻和呕吐症状,早期病猪无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后期心衰,鼻、耳、眼及后躯皮肤发绀,晚期呼吸极度困难,常呆立或呈犬坐式,张口伸舌,咳喘,并有腹式呼吸。病猪于出现临诊症状后24~36h内死亡。此型患猪的病死率高达80%~100%。

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达40.5~41.0℃,严重的呼吸困难,咳嗽,心衰。皮肤发红,精神沉郁。由于饲养管理及其他应激条件的差异,病程长短不定,所以在同一猪群中可能会出现病程不同的病猪。

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多于急性期后期出现。病猪轻度发热或不发热,体温在39.5~40.o℃,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不同程度的自发性或间歇性咳嗽,呼吸异常,生长迟缓。病程几天至1周不等,或治愈或当有应激条件出现时,症状加重,猪全身肌肉苍白,心跳加快而突然死亡。

引起猪呕吐的几个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进入夏天之后天气越来越炎热,不少猪场的猪都出现了食欲下降的现象,令广大养殖户感到困扰,而前几天有一位养猪朋友向小编反映,说自家养的猪吃完饲料后出现了呕吐的现象,这无疑是雪上加霜。那么猪吃完饲料为什么会呕吐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引起猪呕吐的几个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1、寄生虫引起的呕吐

常见断奶猪、育肥猪,病猪还有拉稀、采食少、贫血、迅速消瘦等症状表现。

注意:驱虫药物添加过量中毒也可以引起的呕吐,如驱虫药物左旋咪唑中毒;

2、疾病引起的原因

1、胃肠道疾病: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偶有呕吐症状;

2、伪狂犬病:所有年龄猪都能发病,偶有呕吐症状;

3、猪瘟:所有年龄猪都可发病;

建议:确定呕吐性疾病是那种病毒引起的,首先考虑用相应的疫苗紧急免疫接种,但是好多病毒病都可以引起腹泻,所以不可能全部都做疫苗。所以,平时应注重饲养管理和消毒,例如:消毒药:火碱、碘制剂、醛类等都可以杀灭;

3、胃溃疡

育肥猪和成年猪常发,本病开始表现为消化不良,不容易发现。当胃穿孔后,并伴发急性腹膜炎,可引起迅速死亡。

慢性患病猪表现为食欲降低或不食,病猪体表和可视粘膜明显苍白,呕吐时带血,喜卧,渐进性消瘦。病情较长;

建议:治疗原则是保持安静、减轻应激反应、消除发病因素、中和胃酸、保护胃粘膜。

4、霉菌毒素

很多霉菌毒素能引起猪只下痢、呕吐、拒食,采食量下降,偶见有拒食表现。

建议:本病无特异性疗法,主要治疗原则为:强心、保肝、排毒、补液、利尿。

以上就是引起猪呕吐的主要原因,我们平时做好驱虫防疫的工作,保证饲料饮水的干净卫生,当猪只出现呕吐现象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观察是不是有其他的病症出现,如果有的话要及时排查,对症下药。想了解更多猪病防治技术,请关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3579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