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关岭县特色猪种——关岭猪

关岭猪是一种地方猪种,产于我国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中。关岭猪常年生活在高原地区中,因此也就造就了其体质比其它的猪种还要强壮,而且也非常耐粗饲,有着优良的特性。关岭猪的长相很有特色,在多个猪种当中,一眼就能认出它。除此之外,其肉质的风味也很独特,尝过一口之后也就很容易辨别出。那么,接下去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关岭猪吧。

一、关岭猪的体形外貌

关岭猪体型中等,头大小适中,额有八字形或菱形皱纹,额心有旋毛,耳较小下垂,嘴长适中,颈较短,体躯较深宽,胸部发达,背腰微凹,腹大下垂,臀部较丰满略倾斜,四肢直立,蹄质坚实,皮肤多皱褶,鬃毛浓密,长12~15厘米。全身被毛以黑色为主,额心、腹部、四肢下端及尾尖为白色,也有全身黑白花或全黑和少量棕红色的,即有六白特征,乳头数一般5~6对。

二、关岭猪的生产性能M.yz023.COm

关岭猪成年公猪18月龄体重为95.9公斤,体长124.8厘米,胸围107.9厘米,体高63.3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75.7公斤,115.3厘米,99.9厘米,56.4厘米。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7.8头,经产为10.4头,仔猪初生重分别为0.63和0.77公斤。8~9月龄增重最快,日增重为400~430克,公猪3月龄有配种能力,母猪4~6月龄初配。屠宰率为62%~74%,眼肌面积15~19平方厘米,瘦肉率为39%,脂肪占38%。

三、关岭猪的杂交效果

分别用长白、大约克、杜洛克和关岭公猪配种,产仔后选关关16头,长关10头,约关16头和杜关12头进行育肥试验,结果180日龄重,60~180日龄日增重,210日龄重,60~210日龄日增重指标,三个外来猪杂交猪间比较差异均不显着,但三个外来猪杂交猪与本地关岭猪比较差异均极显着。三个杂交组合中以杜关组最好,杜关180日龄和210日龄体重分别比关关提高15.77kg和17.79kg,日增重分别比关关提高105g和96g。

以上就是有关关岭猪的知识介绍。关岭猪的四肢较短,且猪身看起来根式粗壮,猪背上的猪毛非常浓密。如今在我国各大养猪场中,也都相继引进关岭猪进行养殖。猪场要是能够给其提供好的生活环境,其更能发挥出生产性能,产仔数量多达10头以上,可以给养猪场带来极高的经济效益。

编辑推荐

怎样养好瘦肉型猪要把好三关


一是饲料关。养瘦肉型猪每公斤消化能要求在3100千卡左右,体重在20~50公斤阶段粗蛋白质16%,体重60~90公斤阶段粗蛋白质14%,而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等和重要的微量元素、维生素都要按一定的比例。为了方便养猪。可采购饲料厂专门生产的浓缩料,按照说明书加一定比例的玉米、麸皮、米糠、豆饼等,就配制成符合要求的全价配合饲料,而不必再买各种各样的微量元素和添加剂。

如果一时买不到农缩料,可按下列配方进行配制:

(1)猪体重10~20公斤为:玉米60.2%、麸皮4%、豆饼28%、鱼粉4%、酵母粉2%、食盐0.3%、骨粉0.5%、复合微量元素0.5%、多种维生素0.5%。

②猪体重21~35公斤为:玉米63%、麸皮10.2%、豆饼13.5%、菜籽饼6%、鱼粉5%、食盐0.3%、骨粉1%、复合微量元素0.5%、多种维生素0.5%。

③猪体重36~60公斤为:玉米62%、麸皮12%、谷糠5%、豆粕10%、菜籽饼5%、鱼粉3.5%、食盐0.5%、骨粉1%、复合微量元素0.5%、多种维生素0.5%。

④猪体重61~90公斤为:玉米57%、麸皮18%、谷糠6%、豆粕9%、菜籽饼5%、酵母粉3.3%、食盐0.5%、骨粉1%、复合微量元素0.1%。

二是饲养关。采用前敞后控的饲养技术。前敞。是指肉猪在50公斤体重以前,每天采取多次饲喂或让猪自由采食。饲料不加限制。而在体重50公斤以后,每天除保证有充足的饮水外,只喂两餐,每餐仅喂八九成饱,即所谓后控。因为肉猪在50公斤以后,脂肪以沉积为主.生长加快,如果喂得大饱,肉猪便会多长脂肪,瘦肉减少。

三是调控关。试验证明,肉猪体重在40~60公斤时,每天增长的瘦肉为288克,脂肪280克;而在90公斤以后,每天长增长的瘦肉只有120克,而脂肪是瘦肉的2倍以上。因此,养瘦肉型猪必须控制在90~100公斤屠宰上市。

地方特色猪品种成華猪


俗话说“家家都有黑毛猪”,这种黑毛猪便是成华猪,全身黑毛、四肢短小、体型膘肥。以前,成华猪是成都猪肉市场的主力品种,也是回锅肉的“最好搭档”。成华猪是成都土生土长的黑毛猪。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地方特色猪品种成華猪。

成華猪原产地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老华阳县一带,故称成华猪。它有1800多年的养殖历史,现主要分布在青白江、新都、郫都、邛崃和德阳等地区。由于成都平原气候温和,降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2~16.6℃,日照中等,湿度较大,区内河渠纵横,属都江堰灌溉区,土地肥沃,农作物品种丰富,是粮食主产区,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等;青绿多汁饲料丰富,主要有苕子、蚕豆苗等。成华猪长期以来主要以青绿多汁饲料为主食,从而进化形成了其特有的基因和特有的体形体貌特征。
成华猪体型中等偏小,头方正,额面皱纹少而浅,嘴筒长短适中,有三道皱,称“三道箍”,耳较小、下垂,有“金钱耳”之称。颈粗短,背腰宽、稍凹陷,腹较圆而略下垂,称“船底肚”。四肢较短且结实,称“羊蹄子”。臀部浑圆,称“骡子屁股”。尾巴短小,称“泥鳅尾”。被毛黑色,乳头6~7对,较小,像钉子,称“钉子奶”。农谚曾形象地描述为:“金钱耳、三道箍,稀毛白皮船底肚,骡子屁股泥鳅尾,羊蹄钉奶是成华猪”。
成华猪性成熟早,公猪60日龄爬跨排出精液,母猪90日龄出现发情症状。一般在公猪4月龄(体重25公斤)、母猪6月龄(体重50公斤)开始配种。发情周期17~24天,平均19.8天,发情持续时间4~5天,妊娠期平均114.2天。成华猪通过长期的选育后,初产母猪平均总产仔9头,活产仔8头,窝重7.5公斤,60日龄窝重平均106公斤。成年母猪平均总产仔12头,活产仔11头,窝重10.5公斤,60日龄窝重平均145公斤。育肥猪日增重464克,料肉比4.1︰1。成华猪200日龄体重可达85~90公斤,屠宰率达68.8%,瘦肉率达43.2%,眼肌面积19.1平方厘米,猪肉中脂肪所占比例为34.24%、猪皮所占比例为13.23%、骨头所占比例为9.33%。2007年,成华猪被列入四川省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由成都市种畜场承担成华猪品种资源的保护。
长白、杜洛克、巴克夏与成华猪杂交一代90公斤出栏时,日增重分别达到566克、522克、556克,瘦肉率分别达到48.9%、52.7%、53.6%。
成华猪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可以放牧。

品种特征
成华猪体型中等偏小,头方正,额面皱纹少而浅,嘴筒长短适中,耳较小、下垂,颈粗短,背腰宽、稍凹陷,腹较圆而略下垂,臀部丰满,四肢较短,被毛黑色,乳头6~7对。
品种特点
成华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48.9公斤,体长138.0厘米,胸围127.1厘米,体高74.3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128.9公斤,135.4厘米,121.1厘米,66.0厘米;母猪平均产仔猪10.74头,个体重0.87公斤;仔猪20日龄窝重33.9公斤,成华猪还具有早熟易肥、屠宰率较高和肉质细嫩的特点。
生产性能
1、生长发育:在中等营养水平下,成华后备公猪6月龄体重44.4公斤,母猪6月龄体重47.0公斤。据国营农牧场测定,成年公猪(22头)体重148.9公斤,体长138.0厘米,胸围127.1厘米;成年母猪(209头)相应为:128.9公斤,135.4厘米,121.1厘米。
2、繁殖性能:性成熟较早。小公猪59日龄能产生正常精子,农村饲养的公猪多在3~4月龄、体重25公斤开始配种,国营农牧场饲养的公猪多在8月龄、体重60公斤左右时配种。小母猪初次发情期为88日龄。农村饲养的母猪一般于6~8月龄、体重70公斤左右初配。经产母猪(398窝)平均产仔数10.74头,初生个体重0.87公斤,60日龄断乳成活数9.13头、窝重104.1公斤。
3、肥育性能:在混合精料不限量条件,饲养14l天,7.5月龄体重达93.1公斤,日增重535克,每公斤增重耗消化能11.3兆卡、可消化粗蛋白质525克。体重65.8~87.0公斤的肥猪,屠宰率70%左右,胴体瘦肉率41.2~46.1%。

养殖要点
一,成华猪的喂养要合理调整喂食时间,以夜间喂食最佳,一般情况下以早晨4时至5时和晚上8时至9时为宜,尽量避开正午时间饲喂。但是,调节喂食时间应循序渐进,随着温度的变化逐渐调整,不能突然改变;仔猪转群或出场出售,应安排在早、晚温度相对较低、气候凉爽时进行;适当调整母猪分娩时间,尽量避开在温度较高的季节产仔;母猪产仔猪舍尽量不要用过多的冷水冲圈,防止湿度过大,产床上的粪便痕迹要用带有消毒液的抹布擦净;降低饲养密度,降低比例为1/4~1/3。
二,养殖成华猪可以利用优质青饲料牧草来喂养,不但可以降低饲料成本,而且可以提高猪肉的瘦肉率,可大大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成华猪爱吃的牧草主要有:hn-mc优优籽粒苋、hn-mc优优饲料菜、hn-mc优优菊苣等。这些牧草可以制成草粉添加到精饲料中饲喂,夏秋季节可以利用鲜草,冬春季节以草粉形式添加到日粮中,牧草粉的量占日粮的8%~15%,牧草打浆或切断制作青贮饲料与精饲料搭配饲喂的利用方式:只要牧草当季直接利用还有剩余,就可以打浆或切断制作青贮饲料,在其它缺少青绿饲料的季节与精饲料搭配饲喂,具体的日粮添加数量可以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生理状况来确定。
三,成华猪的日常喂养中还要保证有充足的饮水。夏季猪群以喂稀食为宜,现拌现喂,防止变馊。同时,水槽内必须保证清洁饮用水供应充足。在猪舍周围定时喷洒一些水,可起到一定降温作用,切忌将凉水直接泼到猪身上降温,防止感冒。
四,至于分群管理方面,它的原则是将来源、体况、性情和采食等方面相近的猪合群饲养,分群管理,分槽饲喂,以保证猪正常生长发育。同一群猪内体重相差不宜过大,小猪不宜超过3~5公斤,架子猪不超过5~10公斤。分群后要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不要任意变动。密度适宜一般平均每头断奶仔猪占圈栏面积0.7平方米,育肥猪每头1.2平方米。每群以10~15头为宜。冬季可适当提高饲养密度,夏季适当降低饲养密度。
五,养好成华猪还需要做好环境的消毒。猪场道路和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每天坚持打扫猪舍卫生,保持料槽、水槽、用具干净,地面清洁,选用高效、低毒、广谱的消毒药品,定期消毒。
濒临绝迹
由于生长周期长、养殖期耗料高等原因,
市面上的成华猪几乎绝迹,“数量比熊猫还少”,存世仅剩一百头。
究其原因,与其他猪种相比,成华猪有劣势:首先相比其他杂交猪生长周期偏长,一般要七八个月才能出栏。同时,成华猪耗料相对也比其他猪高。加之成华猪肉质偏肥,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对其放弃养殖。
“现在的成华猪,可以说比熊猫还少。”位于磨盘山的成都种畜站,还有7个独立血缘的120来头成华猪。“除此之外,由于利益驱使,几乎没有了饲养者,成都市面上的猪肉几乎全部被外来猪占领,成华猪难觅。”
成华猪需要人类的大加保护。

江苏金坛地方猪种米猪


米猪本身有三种类型,其中一种已经绝种。米猪是江苏金坛的地方猪种,其体型小,但生产性能在本土猪当中还是算是不错,其名字也是因此而来。这里小编将和大家全面介绍下这个个体型不大但作用不小的米猪,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米猪(Mipig)是原产于江苏省金坛市的地方猪种,由于该猪历史上来源于体型较小但生产性能优良的猪种而得名。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米猪中心产区在江苏省金坛市,多集中在金坛的水北、河头、尧塘、儒林、白塔、洮西、朱林等镇。主要分布于溧阳、丹徒、丹阳、武进及毗邻的市(县)。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较快,被省内外部分地区引种。

米猪因分布广,各地条件不尽相同,据陈效华等(1964)调查,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北生头、大南生和小南生。后两者比较接近,常合称为南生头。目前,北生头已消亡。

南生头分布于北生头之南,故名。分布区绝大部分在江南,由于饲料条件较好,管理较细致,因此其体质较北生头细致疏松,体型也较丰满。个体略小,头稍短,耳小且耳根软,背腰宽而下凹,腹部大而下垂,呈球状,故俗称荷包生或元宝猪。

产于金坛、武进南部和溧阳、宜兴一带的南生头,常被称为小南生或称金坛猪,其体质在米猪中最为细致疏松,是米猪的正宗。在过去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50~70日龄断乳时体重在12kg左右,再饲养5~6个月后,体重达50~60kg时即出售或屠宰。其脂肪较多、肉质较好[www.nczfj.com],屠宰率约为60%~65%。母猪繁殖性能强,一般年产仔2~2.5窝,但每窝产仔数较少。由于其耳和尾都稍大,毛较稀软,皮薄而松弛、软如棉花,故又称为棉皮猪或薄皮猪。

产于扬中下洲和武进小河一带的南生头,体质较小南生为结实,常被称为大南生,其性能和外形特征,与地理分布位置一样,介于小南生和北生头之间。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主产区金坛市位于北纬31o3342~31o5322、东经119o1745~119o4459,地处江苏省南部,为宁、沪、杭三角地带的中枢。年平均气温15.3℃,无霜期226天;年降水量1078mm,相对湿度为76%;年平均日照时数2034h。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地肥沃,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粮食作物以水稻、麦类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大豆、棉花、薯类、花生、芝麻、瓜类、各种蔬菜等,饲料作物主要有红花草、南瓜、甜菜、胡萝卜等。产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饲料资源为米猪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在太平天国时期(18511864),当地已逐步形成了体型较小,具有优良生产性能的猪种,称棉皮猪。太平天国失败后(1864),大批苏北人南迁,带入了毛粗皮厚、体型较大的华北型猪种,称之为沙皮猪,与棉皮猪杂交后,逐步分化成两种类型,即小型米猪(棉夹沙)和大型米猪(沙夹米)。原来的棉皮猪因体型小被淘汰,棉夹沙结合了双亲优点,受到农民喜爱,经过长期选育,发展成为现在的米猪。

米猪的形成也与当地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水平有密切关系。产区位于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气候条件好,适宜各种农作物和饲料生产,同时粮食加工、酿酒、榨油等加工副产品丰富,为米猪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加上当地农民长期习惯熟食饲喂,精青搭配,垫圈舍饲,精心管理,逐渐形成米猪。米猪适应性强,特别适宜太湖流域地区饲养,其他地区引进饲养,生长情况良好。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据江苏省畜牧生产管理部门2006年调查,全省有米猪母猪8000多头,公猪19头,主要分布在常州市的金坛、武进一带。在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也有少量分布。

历史上米猪曾是当地群众养殖的当家品种,群体规模较大。据《江苏省家畜家禽品种志》记载,1979年全省有太湖猪45.44万头,其中米猪占8%(米猪原为太湖猪的一个类群),约为3.64万头。《中国猪品种志》记载,1980年产区太湖猪60多万头,米猪占5.6%,约为3.36万头。20世纪8090年代其存栏量始终稳定在3万头以上,最高年份的1992年达5.5万头。随着优质瘦肉猪的推广,以及猪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当地先后引进推广了二元杂种母猪、苏太猪和洋二元母猪以及国外瘦肉型猪,米猪饲养量开始逐年减少。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米猪头小嘴长,面平直或略凹,额纹少而浅、多竖纹或略有横纹,耳软、下垂过嘴角。背腰略凹,腹大下垂。被毛细疏短软,色浅黑。四肢卧系,腿臀多倾斜,骨细皮薄。皮肤紫红色或灰白色。乳头8~9对,多为偶数排列,约占70%左右,奇数排列约占30%。乳头形状可分丁香乳头和蓑衣乳头两种。

2.体重和体尺2006年金坛市畜牧兽医站随机抽样调查,在当地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50头成年母猪资料,2008年1月对江苏永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3头公猪进行测量,其体重和体尺见表1。

与《江苏省猪品种志》记载的1981年金坛县种猪场数据对比,母猪体尺相对稳定,无明显变化。

(二)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米猪早熟、多胎、高产,具有优良的繁殖性能。母猪一般70日龄、体重约13kg开始发情。发情周期17~22天,产后第一次发情多在产后26~45天,发情持续期,后备母猪24h,经产母猪2~3天,有的中老年母猪长达3天以上,适配期一般在发情开始后的36~48h。母猪5月龄,即第四次发情、体重达30kg左右初配,妊娠期110~116天,年产2~2.5胎。公猪60~70日龄、体重10kg左右开始爬跨,~般6~7月龄、体重40kg左右时初配。

利用年限母猪7~8年,部分优秀个体可达10年;公猪4~5年。据2006年江苏省调查,米猪母猪繁殖性能见表2。

与《江苏省家畜家禽品种志》(1987)记载的3至7胎纯繁(82窝)母猪窝总产仔数为(14.650.41)头,窝产活仔数(13.380.32)头相比,繁殖性能有所下降。

2.育肥性能米猪早期增重快,体重达30kg以后生长逐渐缓慢,体重60kg以后生长更慢,几乎不长。6~7月龄时体重60kg左右。其中个体较大的北生头一般8~10月龄可达70~75kg,个别肥育期延长到1~1.5年时体重可达100~125kg。

据原金坛市种猪场1980年测定,8头米猪从(3月龄)体重23.88kg开始,至(8月龄)体重93.25kg结束,日增重455g,每千克增重需精料4.48kg、青料3.88kg。屠宰率68.81%,胴体长74.45cm,背膘厚37.2mm,皮厚4mm,眼肌面积16.00cm2,后腿比例28.03%。米猪以6月龄、体重70~75kg屠宰为宜。

四、饲养管理

历史上米猪均为圈养,以粮食副产品及青绿饲料作为饲料来源,粮食副产品主要包括米糠、麦麸、豆饼、渣类等。在饲料调制方法上精料磨碎,煮熟饲喂,青粗饲料洗净切碎,并与精料拌和。20世纪80年代前,饲养育肥猪采取阶段育肥法,即25kg仔猪阶段喂得好些,25~50kg架子猪阶段喂得差些,从50kg到出栏为催肥阶段,再喂好些。进入20世纪80年代,推广应用配合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养猪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从1990年开始,在金坛全市大幅度推广了仔猪全价颗粒饲料,科学养猪得到了新的提升。

五、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用保种场保护。1974年曾在薛埠镇建立种猪场,重点开展米猪的提纯复壮工作。种猪场常年存栏母猪130头左右,其中核心群母猪30头左右,纯繁比例达30%。2002年种猪场划归方麓茶场。2007年江苏省永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在金坛市朱林镇)建立米猪保种场,有公猪3头、母猪30多头。金坛市郊区的一些乡镇和农村养有部分米猪。米猪作为太湖猪的一个类群,1986年收录于《中国猪品种志》。

米猪作为杂交母本与长白猪、约克夏猪、杜洛克猪开展杂交利用,生产商品猪,杂交一代优势显著,受到群众欢迎。

六、品种评价

米猪繁殖性能好(产仔多、母性好、泌乳力强、哺育率高)为其突出特点,曾享誉省内外,且抗病耐粗、杂交效果显著。米猪体型较小,对于选育体型适中的高繁殖力母系具有潜在的资源价值。但米猪存在瘦肉率低、生长速度较慢等劣势。今后应加强米猪保种工作,扩大群体数量。

杜洛克猪 外来优良猪种


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东部的新泽西州和纽约州等地,是世界四大著名猪种之一,分布很广。毛色棕红色,以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而著称,是目前三元杂交猪生产公认的最佳终端父本。

杜洛克猪适应性强,生长发育迅速,饲料转化率和瘦肉率高,容易饲养。

杜洛克猪平均产仔在11头以上,初生重1.5千克以上,断奶个体重16千克以上,6月龄平均体重105千克以上,成年公猪体重350千克以上,成年母猪310千克以上,料肉比在2.38:1。平均胴体瘦肉率达60%以上。

杜洛克猪瘦肉率高,饲料报酬好(料肉比低),生长快,屠宰率高,瘦肉颜色好,肢体健壮,公猪配种比较积极。

一、体质外貌:

杜洛克猪全身被毛呈棕红色,体躯高大,粗壮结实,全身肌肉丰满平滑,后躯肌肉特别发达,头较小,颜面微凹,鼻长直,耳中等大小,向前倾,耳尖稍弯曲,胸宽而深,背腰略呈拱形,腹线平直,四肢强健,蹄黑色,体躯深广、肌肉发达,属瘦肉型肉用品种。

1、头部特征:头大小适中、较清秀,颜面稍凹、嘴筒短直,耳形适中或向前下垂。

2、第二性征:公猪:包皮较小,睾丸匀称突出、附睾较明显。母猪:外阴部大小适中、rǔ头一般为六对,母性一般。

二、生产性能:

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9.78头,母性较强,育成率高,且以生产鲜肉能力强而著称;杜洛克是生长发育最快的猪种,胴体瘦肉率在60%以上,屠宰率为75%,成年公猪体重为340-450千克,母猪300-390千克。

1、生长发育:70日龄至100kg日增重:750克。70日龄至100kg饲料报酬:2.8:1。出生至100kg天数:170天。

2、繁殖:总产仔数:9头;产活仔数:8.5头;初生重:1.5kg;21日龄重:5kg;35日龄重:8kg。

3、胴体:屠宰率(%):70%;瘦肉率(%):64%;背膘厚(mm):18;眼肌面积(cm2):30;后腿比例(%):30%。

三、杂交利用

杜洛克猪性成熟较晚,母猪在6一7月龄开始第一次发情,发情期在21天左右,发情持续期为2-3天.初产母猪产仔数9头左右,经产母猪产仔数10头左右。因其繁殖能力不如其他些个国外猪种,故在生产商品猪的杂交中多用作三元杂交的终端又本,或二元杂交的父本。

由于杜洛克猪具有增重快,饲料报酬高(料肉比为2.8-3.2:1),胴体品质好、眼肌面积大、瘦肉率高等优点,而在繁殖性能方面较差些。故在与其它猪种杂交时,经常作为父本,以达到增产瘦肉和提高产仔数的目的。

四、评价:杜洛克猪具有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瘦肉率高几大特点,在生产商品猪的杂交体系中适合做终端父本,同时杜洛克猪适应性好,无应激敏感现象,易饲养管理成功,广泛适合于工厂化养猪和农户饲养。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5052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