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出壳要如何管理才能减少应激因素影响?

雏鸡出壳之后,有的很快就要进行销售然后接受运输了。有的则还在鸡场。但无疑刚出生没多就雏鸡应激非常大,特别是刚出生的头三天雏鸡应激死亡率非常高,这期间需要做好雏鸡的管理,减少其的应激死亡。那么雏鸡出壳要如何管理才能减少应激因素影响?

雏鸡出壳后必须加强管理,清除对雏鸡应激因素的影响,减少3日内的死亡,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防止出壳后卵黄囊感染(脐炎)

可采用熏蒸消毒孵化室及出雏器的方法。落盘至喙壳前按每立方米用甲醛24毫升加水48毫升、碘酊20毫升熏蒸3分钟;捡雏前再用甲醛14毫升加水28毫升,在箱内随意蒸发消毒。

防止出壳后卵黄受感染

选择好入孵种蛋,保证出雏整齐。出雏后在箱内停留时间不超过12小时,争取出壳后40小时内送到育雏室,并及时喂饮温开水。育雏室的相对湿度为65%~70%。对于超过48小时未能开食的雏鸡或脱水严重的雏鸡,可以在开食前用10%葡萄糖水饮水或滴鼻,每只约2毫升。

捡雏后的管理

雏鸡捡出后要放在30℃~32℃的存雏室内,夜间应比白天高1℃,室内空气应新鲜。每50只~100只雏鸡为一群,防止雏鸡挤压,并观察雏鸡是否有张嘴现象,若有,应立即通风散热。若发现有窒息现象,应立即将受伤的雏鸡分开,放在通风暖和的室内桌上进行抢救,待其恢复后补给10%的葡萄糖水,然后装箱存放。

弱雏的护理

不要把弱雏一直放在出雏器内保暖,否则由于长时间受高温、低湿、快气流的环境作用,弱雏会变得干瘪。

雏鸡的装运

早春装运雏鸡既要防寒又要防止雏鸡因封闭过严而缺氧,夏季装运雏鸡要防止途中受太阳辐射而引起中暑,要选择较凉爽的时间起运。在长时间运输途中要不断检查雏鸡状况,必要时应给雏鸡饮水。

精选阅读

雏鸡出壳前后八大注意事项


雏鸡养殖是养鸡成功与否的关键步骤,也是养殖户养鸡首要一步,养殖户一定要注意做好雏鸡养殖工作,尤其是要注意雏鸡出壳前后的注意事项。以下就是雏鸡出壳前后的八大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一:种蛋孵化至第19d后,自温能力特别强,要经常检查出雏机内的温度,严防超温,当发觉有超温的倾向时,立即晾蛋。

注意事项二:雏鸡临出壳前已开始用肺呼吸,需要的氧气量大大增加,因此必须保持出雏机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在室温比较高时,更要格外重视。

注意事项三:雏鸡破壳后留下的蛋壳应及时捡掉,如果不及时捡出,蛋壳就很可能套在别的胚蛋外面,影响出壳。

注意事项四:人工助产是应当提倡的一项措施,但时间一定要掌握好,要等到壳膜颜色变黄,表示尿囊血管已经干枯,才能进行。助产时间掌握不当,过早进行,尿囊血管尚未干枯,这时强行剥开蛋壳;拉断血管,造成大量出血,反而有害无益。

注意事项五:孵化室内装放雏鸡的竹篓筐事先清刷,准备好垫料。天冷时,覆盖雏鸡的棉被、单被都应预先准备就绪。

注意事项六:雏鸡出壳后,待羽毛完全干了,再从出雏箱内提出放在篓筐内,每筐放雏鸡100只(天热时)或150只(天冷时)。

注意事项七:天冷时可将两筐雏鸡叠放在一起,底筐多放些雏鸡(150~180只)上层少放些(120~150只)。同理,鸡数多时还可以三筐叠放在一起,其四周覆盖棉被保温,每2h检查一次,防止受冷或受热,注意调筐或加减覆盖物。检查时发现雏鸡打堆,拥挤在一起,是温度低、嫌冷的表现。天热时。每筐放雏鸡100只,单筐平放在地面上,根据天热的程度盖以被单或完全不盖,一般不要两筐叠在一起,如果地方小,雏鸡多,非两筐堆叠不可时,要勤检查,上下筐调位,防止雏鸡受热。发现雏鸡张嘴喘气,即是受热、温度太高的表现,应立即分散开摆放,切勿放在风头上吹,那样雏鸡由热骤冷,易于染病。

注意事项八:出雏结束后,出雏机、出雏盘、水盘要进行一次清刷消毒,设法排除机内污浊的空气,使出雏机内保持空气新鲜。

育雏的首要一步就是做好雏鸡出壳前后的各项工作,通过这八大注意事项可以更好的把雏鸡出壳前后工作做好。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雏鸡出壳前后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鸡出壳时的温度多少为宜?小鸡出壳后如何保温?


你知道小鸡出壳时的温度多少为宜吗?小鸡出壳后又该如何保温呢?为了保障养鸡场雏鸡孵化率以及育雏工作的成功,养殖户需清除了解小鸡出壳时的适宜温度以及保温方法,下面就请大家一同跟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小鸡出壳的相关问题吧。

一、小鸡出壳时的温度多少为宜?

刚出壳的小鸡,体温调节机能差,环境温度要在32C左右。

胚胎发育的适温范围和孵化最适温度鸡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95~105F),都有一些种蛋能出雏。但若使用电力孵化器孵化,上述温度不是胚胎发育最适温度。在环境温度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就立体孵化器而言,最适孵化温度是37.8℃即10F。出雏期间为37~

二、小鸡出壳后如何保温?

1、火炕育雏:在火炕上铺上纸壳,四周用木乘围起来,上面罩上塑料布,形成一个局部小空间。当给火炕烧火后,火炕有了温度,局部小空间的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32C左右,当温度下降时再给火炕适当加温。

2、火炉、暖气或暖风炉育雏:在育雏室内生火炉或暖气,或暖风炉,使室内温度达到32C左右。

3、第一周温度要保持:小鸡出壳的第一周温度要保持在32C左右,以后每周降低2C,一直降低到20C左右,脱温。

4、雏鸡饲养:雏鸡可以网上饲养,粪便从网眼漏下,也可火炕饲养,1到2天清扫一次粪便。要搞好鸡舍内卫生,保温、通风换气、做好防疫、驱虫、消毒等常规工作。

通过上面的内容,大家已经对小鸡出壳时的温度以及小鸡出壳后的保温方法有所了解了吧,养殖户在进行要掌握好雏鸡育雏技术知识,依据小鸡出壳时和小鸡出壳后的生长需求去科学饲养雏鸡,从而提高雏鸡成活率,保障养殖效益的实现。

哪些因素会影响雏鸡孵化的质量?


雏鸡出生之后身体强健,少得病长的快,这是很多肉鸡养殖者心里的最理想的雏鸡。不过正常情况下鸡场还是大小问题不断,让养鸡人忙的不行,这当中雏鸡的质量受很多因素影响有品种母鸡怀孕期的营养这里聊聊哪些因素会影响雏鸡孵化的质量?

1种蛋内营养物质

雏鸡的质量,除了与种公鸡品质有关外,种蛋内的营养物是雏鸡正常发育的基本条件。然而,种蛋内营养物的数量和质量常受饲料的原料。饲料配方以及饲料厂机械性能的影响。另外,母鸡肠道的消化吸收性能、种鸡舍的饲喂程序、饲料的适口性,对蛋内营养物也有进一步影响。

鸡蛋内的营养物是母鸡经肠道吸收而来的,当鸡肠道有肠炎造成损伤时,如球虫和毛细线虫寄生,这种肠管看上去象冲洗过的板块和旧绳索,因而不能很好地吸收营养,导致蛋的内容物品质下降,从而影响孵化。如果在种鸡饲养过程中不注意上述因素.该种蛋孵出的雏鸡质量低。

优质雏鸡一般重35克以上或占原蛋重的65%,皮下贮有很多乳白色脂肪。刚出壳雏鸡体内拥有足够蛋黄,能维持其生命3~5天,当给肉用仔鸡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时,它们能迅速生长。

2内源性保护

我们知道,原始蛋黄内含有大量的母源抗体,而这些抗体在体内的作用时间一般能持续21天左右。各种不同母源抗体数量将直接影响种鸡部门对青年母鸡和产蛋母鸡免疫程序的制定和执行。

以两种比较典型的病毒性疾病为例,如脑脊髓炎(ET)和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对于ET,我们对肉用仔鸡可不进行接种,仅仅靠母源抗体就能得到应有的保护;但是,IBD则不然。对孵出无母源抗体的肉仔鸡群,IBD将是一种巨大的威胁,如果由10000只母鸡组成的鸡群中10%接种不当,将会产生

140000或更多的IBD敏感雏鸡。且即使含有母源抗体的肉仔鸡,还需根据母源抗体的消涨情况,接种IBD疫苗。

由于种蛋产下后,不会立即入孵,所以我们最好将种蛋贮放在一个干净、凉爽和较干燥的环境中,违背这些原则中的任何一条,雏鸡质量将会降低。商品肉用种蛋(93%是受精蛋)经过母鸡泄殖腔产出后,常会遭到母鸡的尿液和粪便的污染,因而蛋壳并非是无菌的。但是,蛋壳钙化后,一种蛋壳膜覆盖于其周围以保护蛋免遭污染。经砂擦或水洗种蛋会破坏这层蛋壳膜,影响鸡胚的质量。

3蛋壳的多孔性

蛋壳表面有许多气孔,用于胚胎的气体交换。它不象哺乳动物胚胎的呼吸需要由母体提供,而是依靠一种最基本简单的扩散原理,例如,氧气、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经蛋壳孔,从高浓度一边扩散到低浓度一边。空气中的氧气约20%经气孔穿过蛋壳进入蛋内,胚胎利用这些氧气氧化营养物质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水汽),并从蛋内流到含量低的大气层内。

然而遗憾的是,有毒气体和蒸气同样也可通过气孔进入蛋内,以油作为燃料的燃烧器燃烧时可产生一氧化碳,并很快进入人孵蛋内。油漆和溶剂的气味对之也有伤害。在密闭的房间里,使用气体燃烧、加热器会降低氧气浓度,提高一氧化碳浓度。

这些为呼吸所必需的孔,

同样也能允许病菌的进入,如果迅速降温,其结果会造成蛋内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导致病菌经气孔进入。同此,减少蛋壳表面病菌附着,避免产生上述内外压力差是十分重要的。蛋的收集次序、产蛋箱数量、蛋箱垫料、地面蛋数量、蛋上堆积的灰尘、蛋的水分蒸发,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大量胚胎的污染。

4细菌污染

胚胎早期死亡(10天)的很大原因是病菌污染。如果病菌是一般病原体,则对孵化器本身没有多大影响,最终结果是导致死胚。如果是一种能产生气体的特有细菌,蛋的破裂将引起孵化器或出雏器额外污染。这些共性污染菌,例如SP假单胞菌,对消毒剂也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由于福尔一马林气体熏蒸减少或停止,胚胎)一期(16天)污染变得更为普遍。胚胎后期和雏鸡早期污染对雏鸡质量和雏鸡早期死亡率有着剧烈的影响。根本原因是蛋孵化到15天以后湿度1升了,或者刚孵出的雏鸡脐部愈合不好。当湿度上升后,水分便会附集在蛋壳表面,当表面水分一接触到温暖蛋壳,将会蒸发,导致蛋温下降,引起蛋内压力降低,于是污染因子穿过气孔进入蛋内,绝大多数污染因子是具有运动性的细菌,它们需要蛋壳上有一定的水分,以作为营养和运输工具才能进入蛋内。

另外,孵化过程中喷雾器的喷嘴失灵或喷嘴没有对准风扇叶片,会形成比正常雾滴大得多的水滴,这些水滴使蛋变得潮湿。一些消毒剂对喷嘴有腐蚀作用,会造成其失灵,因而在使用消毒剂时要设法预防、减少这类情况的发中喷雾器喷嘴功能的完好和位置的调准,不仅对孵化器内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减少后期的污染都极为重要。故在生产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5种蛋的消毒处理

许多年前,人们常把种蛋浸泡在高浓度抗菌素消毒液中,通过带有细菌滤器的冷冻真空装置产生的压力差使抗菌素进入蛋内。但是,在此消毒过程中,如果一次处理的种蛋很多,或者处理的时间缩短,则消毒就不彻底,细菌污染就成为主要的问题。当今,种蛋运到孵化室后,通常在其消毒间进行喷雾消毒。

6污染因素

上述种蛋消毒方法不当产生的不同程度和类型污染,主要特征是影响15日龄以后的鸡胚及引起刚孵出的雏鸡脐部和卵黄囊感染。

胚胎后期感染造成胚胎大量死亡;感染的蛋黄在吸收过程中破裂,结果提高雏鸡处理过程中内部污染。

近来实践发现,有的胚胎后期死亡率可达10%,1周龄雏鸡死亡率近3%。对于前者,孵化后期完全停止喷雾,结果胚胎后期死亡率立即下降,雏鸡质量也得到了提高。而后者,把喷雾间隔降低到2分钟,结果1周龄肉仔鸡死亡率低于1%。

影响胚胎后期感染的其它因素还有:湿的出雏盘、湿的雏鸡传送带、潮湿雏鸡箱或垫料、疫苗气雾箱的超湿检查。许多孵化场,蛋盘冲洗后浸泡于消毒容器内,然后把它们插入孵化场的小车内。为了有助于排水干燥,将它们倒插入小车内。这些潮湿的蛋盘和出雏输能引起孵化器温度不均。

雏鸡出壳之后,曲霉菌病或雏鸡肺炎是后期污染的主要结果。孵化场是霉菌等生物体生长繁殖的理想场所。一批孵化结束后,孵化场应彻底打扫干净,并保持其清洁。

7种蛋的放置及撞裂入孵蛋搬运时的撞裂和小头朝上,可导致孵化率下降或降低雏鸡质量。在种鸡舍当蛋被放置在孵化器托盘上时,常常小头朝上。当种蛋小头朝上放置时,发有鸡胚呼吸由简单扩散转变为肺呼吸或对流呼吸这一重要步骤遭到剥夺。大约16日龄时,鸡胚的头部朝向气室端,到19日龄它的呼吸需要氧气,且二氧化碳废气量比原来提高了100倍。此时简单的扩散呼吸已不能再维持此种需要。它用喙击穿完膜,进入气室,开始肺呼吸,与此同时,也进行简单扩散呼吸.这或许是解释胚蛋小头朝上放置时,孵化率低于对20%及孵出的雏鸡质量低下的原因。

搬运撞裂对孵化的危害是很明显的。通常孵化率降低2%~3%。孵出的雏鸡质量也会下降2成左右。那些有幸生存的雏鸡外观精神沉郁,许多在雏鸡阶段就被淘汰。当蛋搬运时发生撞裂,蛋壳股脱水分离,阻碍了雏鸡离开蛋壳过程。这样,它们消耗了大量的储备能够和脂肪,因此在出壳那天已处于进一步退化状态。须注意,鸡胚在18日龄转身,它们经72小时或更长时间战斗,可破壳而出。许多雏鸡附关节磨破。雏鸡的跗关节红肿发炎,是撞裂蛋或蛋壳膜脱水蛋孵出的雏鸡的重要特征。

在搬运过程中造成蛋撞裂的因素有许多。当然上架小心和保养好孵化蛋盘是重要的。坏的和弯曲蛋盘会引起蛋的损害。搬运时蛋的撞裂是由于装满蛋的蛋盘迅速插入孵化器小车内时发生的。增大蛋盘的尺寸,使之膨大率达

16%,这样可减少硬性碰撞损失。当拿住蛋盘两端时,这些较大蛋盘将发生弯曲和弹性变形,从而会打破一些蛋。因此,这些较长蛋盘在中间需要支撑以防弹变作用。蛋盘的外排是不适宜装大蛋的,当另一蛋盘放在其上时外排的蛋将被压破。移动这些翻转蛋盘不当,可能把蛋翻下打破。蛋壳质劣很少是搬运破裂的原因。

8时间和温度

以上已阐述,刚孵出的雏鸡脐部和蛋黄很容易感染。孵化的时间和温度是一对相关因素。低温则延长孵化时间,当鸡胚整整为19日龄时,蛋黄基本被吸收完毕。卵黄囊及剩余蛋黄穿过腹腔,这一生理性损伤必须愈合。这与犊牛脐带的愈合相似。刚孵出的雏鸡在生物学上更为娇嫩,此种雏鸡的脐未完全愈合,有组织残片突出,它能够粘附来自脏湿表面的感染源。在孵化后期如果突然改变温度或遭到冷空气的突袭,常常会引起卵黄吸收不良、脐部愈合不好等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温度控制上出现了问题,操作中的失误和排气孔和气流调节装置保养不好出了故障等等。

9雏鸡脱水

雏鸡脱水经常是一敏感的问题,如果孵化湿度太低,则蛋壳膜变硬,妨碍出壳过程,雏鸡就动用原先无需使用的能量储备。结果通常它们跗关节发红,脚呈鳞片状,而且在上喙的顶端有一小溃疡。

湿球温度计主要作用是提供理想的湿度。容量为15000只的孵化器,一般每年孵出价值约150000美元雏鸡,所以我们建议使用湿球温度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湿球温度计上使用的布条要牢固,并且长度足以贯穿于整个储水器中。②不要使用夹子,保证纱布条与水的连结正常,否则会影响水的蒸发速度。③储水器中一定要使用蒸馏水,并且使储水器装满。如果使用硬水,当水分蒸发时,一些无机盐则沉积在纱布条上,反过来影响水分的正常蒸发,造成湿球温度计的读数不准确,使人们上当。请记住,当湿度为100%时,干球和湿球温度计读数才是相同的。

近来,一些化纤织物被用来代替原湿球温度计上的纱布,其吸湿性能是不行的。当第一次使用它们时,首先必须进行冲洗。这种干湿温度计在几个孵化场使用之后发现,雏鸡的机械性损伤比例均上升,造成雏鸡的质量下降,并提高了早期死亡率。在美国几个州对雏鸡单独进行了1800多次的测定,结果从体重来看,雏鸡常常表现为严重的脱水。

10雏鸡的处理

刚孵出的雏鸡进入雏鸡处理室的入口通常是很小的。它仅仅只能让一只出雏盘从蛋架车上翻转过来,使盘中的小鸡从中进入。然而这种入口设计非常不合理,因为为了尽可能迅速地让雏鸡离开出雏盘,那么就不得不采用强迫的办法把小鸡扔到坚硬的临时载鸡物上。这一过程今天看来仅仅是为了使出雏盘能较快地腾空,而丝毫不考虑雏鸡自身的利益和价值。因为这样一种观点已似乎成了哲理,那就是如果雏鸡不尖叫或不出血,它们就不会损伤。下一步工作给雏鸡接种MD疫苗,接种的速率为每小时3000只或更多,这是一种为了将疫苗注射到预部皮下而专门设计的自动注射器,如果在注射时放置不当,注射针会伤害基部颅骨,而且在工作中每个操作员均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姿势和节奏。有的注射很浅,有的抓住雏鸡一只翅膀提起来就今始注射;有的针头还未进入皮下就已注射。而这些问题一般大部分操作员是不会注意的。

鸡箱可堆叠10层。一只箱和其里面的雏鸡重达10磅以上,装有雏鸡的低层箱子上都有

90磅的重量。很显然,每只雏箱完好,而且堆积要正确。使用坏的雏鸡箱丝毫没有益处。当把雏鸡运送到肉仔鸡舍时,每次五只雏箱小心放在地板上。雏鸡应从箱子里慢慢滚动到垫料上,不要扔掷,以防撞击到鸡舍内的用具上,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11其它注意方面

雏鸡出壳以后,其它方面也可能引起污染和感染。首先这些问题是在雏鸡的疫苗接种过程中被发现。一方面,由于疫苗的自身就存在看可污染性。另一方面,一切设备和工作人员的手都会沾有大量的大肠杆菌和SP假单胞菌。这两种菌种在20分钟内能成倍大量繁殖,故一般配制出的疫苗在45分钟内要用完。当疫苗几批接种后,以上两种细菌很易增殖。经验表明,要达到免疫效果,每次免疫剂量的菌数为300株的水平。不论口服新城疫疫苗(Beak-O-Vac)还是颈部皮下注射MD疫苗,气雾免疫也是如此。

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是采用物理性稀释作用,就象我们反复洗手一样。

首先,切断水平污染。用内翻纸质或铝箔加盖在MD苗贮存瓶的盖子上,否则,即使使用软木塞,但当它们打开时灰尘也可进入疫苗内。另外,当新鲜疫苗倾注到这些玻璃瓶时,上述物质可被冲洗到容器内。

其次,在疫苗配制时,它的配制必须按照这样一个标准,即从配好起到最后一滴用完必须在20分钟内完成。也就是疫苗配制及使用所花时间要比细菌增殖时间短,那样污染的细菌就可以通过物理性作用得到稀释。

雏鸡出壳之后为什么不能早接疫苗


现在鸡瘟和各种传染鸡病是越来越严重了养鸡人对给鸡打疫苗做防疫也是越来越重视,但有时候操之过急,反而是拔苗助长,雏鸡出壳之后不要过早的去接疫苗。这其实很不科学,这也是很多疫苗防疫效果不好的原因,至于原因小编和大家慢慢解释。

初春至阳春,是蛋鸡或肉鸡育雏的黄金季节。在育雏的过程中,有的养殖户为避免鸡新城疫病的发生,在雏鸡出壳后的第2天或第3天,就给其进行滴鼻接种。殊不知这种做法是违背科学的。

。因为产卵母鸡血清中的免疫抗体,在卵形成的过程中,就传递到成熟卵的卵黄中,在孵化的胚胎时期就开始从卵黄中吸取抗体,直到出壳后仍然继续吸取,这叫作母源抗体。这种母源抗体产生的最高峰是雏鸡3至5日龄,到7日龄时消失。如果在雏鸡出壳7天以前接种鸡新城疫苗,就要与母源抗体发生中和作用,达不到免疫的效果。因此,雏鸡出壳后初次接种(滴鼻)鸡新城疫Ⅱ系或者Ⅲ系、Ⅳ系弱毒疫苗的时间为7至10日龄之间,8至9日龄接种(滴鼻)其效果最好。但到雏鸡30日龄时,必须再用新城疫Ⅱ系或Ⅲ系、Ⅳ系弱毒苗进行第二次接种(滴鼻)免疫。雏鸡60日龄(2月龄)时,可用鸡新城疫Ⅰ系弱毒苗进行第三次接种免疫。这样,即可避免鸡新城疫病的发生。

怎么进行选购雏鸡?如何才能挑选到优质雏鸡


对于不是自繁自养的鸡场来说选择优质的雏鸡对日后的生产管理至关重要,这决定着养殖的饲料回报疾病的抵抗,选择好的可以有效减少饲养的成本和精力的付出,而选择到劣质雏鸡就饲料利用率低,患病率高,那么怎么进行选购雏鸡?如何才能挑选到优质雏鸡。

优质雏鸡应该具备的特性

鸡种生产性能高。

马立克氏病疫苗接种确实有效。

对一些重要疫病,具有较高、较一致的母源抗体;这能避免幼雏期的疫病感染,也便于适时的免疫。

体重大小比较一致,最好是来自同一日龄的一个种鸡群,因而母源抗体比较整齐,也便于管理,一般体重应该在34克以上。

体力充沛、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叫声脆响,抓在手中时挣扎蹬腿有力。

绒毛整洁、有光泽,腹部大小适中,脐带愈合良好。

脚趾圆润,无存放时间过长、干瘪脱水的迹象。

一周之内因细菌感染等造成的死亡率在0.5%以下。

应从种鸡场得到的信息和承诺;为顺利地培育好雏鸡应尽可能向孵化厂了解以下情况:

解出雏时间和存放环境。如出雏后存放时间过长、温度过低、通风不良,会严重影响雏鸡质量

养鸡场雏鸡品质受哪些因素影响?


雏鸡品质对于养殖户的育雏工作极为关键,雏鸡品质的优质是有助保证雏鸡成活率的实现,那么养鸡场雏鸡品质受哪些因素影响呢?养殖户在进行育雏工作前要先了解清楚影响养鸡场雏鸡优质品质的因素才能有效进行育雏工作,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养鸡场影响雏鸡品质的三大因素。

一、种鸡质量

1.种鸡的健康状况 直接影响仔鸡的质量,种鸡如发生鸡白痢、呼吸道支原体病、传染性脑脊髓炎,副伤寒等经种蛋可垂直传播的传染性疫病时,养鸡者不要从这样的种鸡场引进鸡苗,因为这样的鸡苗为带菌(毒)鸡苗,严重影响育雏水平并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为了使鸡苗出壳后就有均匀一致的高水平的母源抗体,父母代种鸡在产蛋前期及产蛋期做某些疫苗接种:如新城疫、传染性脑脊髓炎、法氏囊等。有些种鸡场只注重自身利益,提高雏鸡母源抗体水平的疫苗接种不做或不完全做,从而使仔鸡在育雏期易受野毒侵袭而发病,育雏成绩大大受到影响。

2.种鸡的营养水平

种鸡要生产出高质量的种蛋及合格鸡苗,供给全价、优质、平衡的饲料是基础,如果饲料营养不平衡,则会影响雏鸡质量,如种鸡饲料维生素A缺乏时,出雏时破壳无力,初生雏眼肿胀呈半睡状态;维生素B2缺乏时,初生雏颈弯曲,脚趾弯曲呈卷足麻痹状;维生素E缺乏时,雏表现突眼、水肿等渗出性素质症;缺锰时,主要表现为雏鸡关节短粗变形。3.种鸡的遗传、管理因素及种鸡日龄大小也对雏鸡质量产生影响。

二、种蛋管理:

即种蛋选择、消毒、保存、运输将对鸡苗质量产生影响。

1.种蛋选择:

在把经粪便污染、破蛋液污染的种蛋和畸形种蛋挑出的情况下,还要注重种蛋的蛋重,鸡苗应来自种蛋50~65g(蛋用鸡种蛋)或52~68g(肉用鸡种蛋)

2.种蛋消毒:蛋产出后,壳面上附有许多微生物,则细菌繁殖迅速,进而侵入蛋内,影响孵化率和新生雏的健康,因而对种蛋进行消毒。

种蛋消毒的方法有:

①熏蒸法:每立方米空间:甲醛7ml、水3.5ml、高锰酸钾3.5mg,密闭30分钟~60分钟。

②浸泡法:0.2%的高锰酸钾溶液加热至40℃,浸泡种蛋1分钟,沥干后孵化。

③喷雾法:取0.1%新洁尔灭溶液,用喷雾器喷洒蛋面,以喷洒均匀为度。

3.种蛋保存:种蛋保存的理想温度为10.5~18.3℃,最佳湿度为70%~75%。种蛋的保存期一般为:夏季不超过3天,秋季不超过5天,冬季不超过7天为宜,种蛋贮存时间越长,其孵化率及健雏率越低,雏鸡质量越差。

4.运输:运输种蛋要使用蛋托或纸箱,使蛋的大头朝上并注意防雨、防寒、防晒,另外还要注意防止装蛋工具变形,运蛋车辆减震效果要好,遇到不平坦的道路控制车速等。

三、种蛋的孵化条件:

种蛋的孵化条件即:温度、湿度、通风、卫生将对雏鸡品质产生影响。

1.孵化温度:鸡胚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为37~39.5℃,孵化过程中各阶段的适宜温度为1--18天37.5~37.7℃,19--21天37.1~37.2℃。

2.湿度:胚胎发育的适宜相对湿度为50%~80%,最适宜孵化的湿度是:1--19天相对湿度为50%~60%,20--21天相对湿度为70%~80%。

3.通风:每胚整个孵化期总耗氧量为4~4.5立方分米,排出二氧化碳为4立方分米左右。因而通风良好、空气流畅,有利于胚胎的发育。

4.卫生:孵化场内的选蛋室、贮蛋室、孵化器、出雏器及出雏室等地方要经常性地搞好冲洗和卫生消毒,否则会造成胚胎细菌感染,出现脐带炎,卵黄吸收不良等,从而严重降低雏鸡成活率。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养鸡场影响雏鸡品质因素的相关内容,养殖户要从这几个因素入手,高效进行雏鸡培育工作,以保证养鸡场雏鸡品质的优质,从而获取最终养殖效益。

影响鸡舍卫生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鸡舍卫生管理的因素有哪些?鸡舍卫生管理的高效关系到养鸡场鸡舍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掌握好相应的鸡舍建设技术知识十分必要,了解清楚影响鸡舍卫生管理的因素有助于养殖户科学进行鸡舍卫生管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影响季后赛卫生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鸡舍卫生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1.疾病净化观念差

许多规模化鸡场缺乏熟悉鸡病防治的兽医技术人员以及相应的疾病监测设备,即使选用最优良的品种,最全价的饲料,合理的防疫措施等,也无法达到鸡只应有的生产水平,而且一旦发病很难净化。如一些养鸡场对疾病净化观念滞后,忽略了抗病性能的培育和筛选,使鸡的抗病性能呈下降趋势;一些经蛋传播的疾病,如鸡白痢、鸡支原体病、鸡腺病毒感染、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等在很多养殖场(户)均有发生,这与种鸡场净化不力有很大关系。

针对目前养鸡场疫病诊治多数是乡镇兽医站工作人员和个体兽医承担、诊治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建议一是养鸡户从具有良好信誉和资质条件的种鸡场引种;二是加大对乡村兽医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强化对养殖户防疫技术、疫病净化和综合防控知识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使每个养鸡场都能有一个属于自己单位的行家里手。

2.消毒制度不严格

对大部分鸡场来说,消毒意识虽有,但普遍薄弱。有时抱有侥幸心理,存在麻痹思想;常见的所谓消毒只是对脚底进行踩踏消毒,不能对全身进行有效彻底消毒;有些养鸡场虽然设有消毒室、消毒池,但形同虚设,不能正常使用或根本就不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鸡场入口处车辆进出的消毒池常年没有消毒药液,即使有也不是经常添加消毒液而导致消毒液浓度降低;又如消毒舍内安装的紫外线灯灯管损坏而不能及时更换。甚至有部分养殖场没有设立专门的更衣消毒室,没有设立紫外线消毒灯。多数养鸡场没有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等防疫制度,加之养殖环境不良,致使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而引起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鸡场消毒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的重要措施。一应加强对养鸡户防疫消毒常识培训,强化消毒意识,健全消毒制度,配齐消毒设施设备。二应加强对养鸡场防疫条件审核,重点针对鸡场门口是否设置消毒池,是否经常更换添加消毒液,是否在进入鸡舍区设立更衣消毒和紫外线消毒设施,消毒设施设备不到位的要限期整改;三应督促养鸡场建立健全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对进出人员严格限制,对进入鸡场的车辆严格消毒,要定期带鸡消毒,每周实施喷雾消毒,及时清除鸡粪、垃圾废物。四要对场内饲料车、运蛋车、除粪车、手推车、铁锨、蛋框等生产运输工具妥善管理,并及时清洗和定期消毒。

3.鸡场选址不合理

有50%以上养鸡场在选址时,只想自己饲喂方便,而不考虑对周边环境污染影响,也不考虑防疫隔离条件,而将鸡场直接建于居民村庄前或家畜圈棚邻近。有些养殖户还将鸡舍建在居民院内、学校旁边或高密度饲养区域内。这样极不利于防疫隔离和卫生消毒措施。

鸡场选址应根据国发[2007]4号文件精神,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合理安排用地。养殖户所在乡镇政府应在养殖比较集中的村社统一规划部分土地,用于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建立规模化养鸡场要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环境保护法》及农业部《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办法》规定选好场址,远离动物屠宰场便于防疫隔离;远离化工机械厂、公路主干道、集贸市场等,选择相对安静的场址来减小噪音的污染;远离村庄、饮用水源、人口密集区以防对人居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4.圈舍建设基础差

农村养鸡舍35%以上按照传统的农屋模式建造,其保温、隔热基础条件较差,通风和保温矛盾突出,特别是在冬季、冬春、秋冬季节转化时表现明显,鸡群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造成鸡质体质较差;另外,鸡只占笼面积较小,采食饮水空间不足,易造成鸡群发育不均衡,导致传染病发生。

新(改)建规模化养鸡舍必须按标准化要求进行,在畜牧部门的正确引导下,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和畜禽饲养五良配套技术(良舍、良种、良料、良法、良医)要求,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不断加快标准化鸡舍改(新)建步伐,改善和提高鸡舍基础条件,为实现防疫隔离、卫生消毒、通风换气、采光保温等环境条件调控和疫病控制创造基础条件。

5.环境条件难调控

在养鸡生产中,多数养殖场管理不当(如换气不良、氨味太重、缺水),在环境改变(如高温、噪音、气候突变)时难以对环境条件进行调控,鸡群应激反应较大。如只注重温度的控制,忽视湿度的调控,湿度太低造成机体脱水,粉尘增加,引起呼吸道疾病。冬季湿度过大,使鸡群机体散发热量增大,使其更加寒冷;夏季湿度过高,会使鸡群呼吸排到空气中的水分受到限制,鸡体内污秽病原体大量繁殖,易引发各种疾病。通风换气量也往往达不到生产要求,特别是晚秋、冬春季度,在规模化鸡场尤为突出。

鸡舍内对鸡群影响因素主要有冷热环境、饲养密度、有害气体、灰尘、噪音等。为此:一要通过提高鸡舍保温隔热性能、适当的通风量等措施来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的应激;二要对鸡舍内粪便及废物及时清理,以降低鸡舍内的氨气浓度;三要定期除尘,保持地面干净;以免舍内蜘蛛网、粉尘造成鸡群呼吸道病感染;四要每周一次坚持对鸡舍进行带鸡消毒,最好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过氧乙酸可与氨气生成醋酸铵减少氨味,同时杀灭多种细菌和病毒。

6.杀虫灭蝇不扎实

鸡场进行杀虫、灭鼠、防范外来飞鸟,可以有效消灭传染媒介和传染源,是搞好防疫重要内容。鸡舍附近的垃圾、污水沟、乱草堆,常是昆虫、老鼠滋生的场所。但多数养殖场以人员少、劳动忙为借口,不能经常清除垃圾,杂物和乱草堆。有些养鸡场在鸡舍进气口没有安置防鼠栏,在通风换气窗口没有安置防鸟网,对杀虫灭蝇工作往往疏忽大意。

养鸡户必须高度重视杀虫、灭鼠和控制飞鸟等防护措施的落实:一要用铁丝网将鸡.舍、饲料库洞口、通风窗口等封闭,使鼠类、鸟类不能进入;二要保持鸡舍的良好通风,经常清除舍内粪尿,减少蚊蝇繁殖的机会;三要及时清除鸡舍外周附近垃圾、污水沟、乱草堆中滋生的昆虫、老鼠和废弃物;四要使用杀虫药定期杀虫,每月在鸡舍内外和蚊蝇滋生的场所喷洒2次。五要在鸡舍内安装使用黑光灯,以充分利用苍蝇有趋向光的特性,在其向黑光灯飞扑时触及带电金属网即被电击而死。

7.饲料出现酸败味

调查发现有的养鸡户长期不清扫饲料加工场地,有时把买回来的浓缩饲料直接码在屋檐下,不能做到避光、阴凉、防潮,或者一次性加工太多饲料短期内用不完而产生酸败味。

饲料中常常存在变价金属(Fe、cu、zn等),在强光下因光氧化作用,可形成一些容易导致饲料氧化酸败的诱发剂,脂类物质在诱发剂的作用下极易生成醛、酮、酸和醇等,使饲料产生难闻的酸败味。为此:一要改善饲料库储藏条件,降低储藏温度,给窗户加封黑色或绿色避光布,减少因紫外线照射而引起油脂酸败。二要定期清洗油罐和混合仓,防止微生物的孳生及饲料仓库壁的长期存留;三要控制饲料原料水分,降低饲料的含水量,可减少油脂的水解酸败;四要注意原料的仓储时间。豆粕、玉米蛋白粉等原料,夏季的仓储时间不超过2个月,冬季不超过3个月。而对于麸皮、米油糠等原料,仓储时间夏季最好控制在15天、冬季2个月以内。

8.生物安全无措施

多数养鸡户防疫隔离措施执行力差,甚至没有严格的防疫隔离观念,存在着生物安全无措施、病禽隔离无条件等问题。如病死鸡在场内随意剖检,没有做到死后焚烧、深埋,严重污染养殖环境;有30%养殖户不能及时将病鸡或疑似病鸡从大群中隔离开来,容易造成疫病传播和蔓延;不少养殖户甚至愿意让兽医在鸡舍内剖检,这都是疫病迅速侵入健康鸡群、导致连环发病的最主要原因;一些养殖户废弃的兽用生物制品和药品包装物,随意乱扔,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存在污染环境、扩散病原的危险。

养鸡场应建立健全生物安全防护制度。一要对鸡场内病死鸡严格执行四不准一处理(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对病死鸡必须无害化处理)制度。二要对剖检的尸体采取深埋安全处理措施,勿给狗吃或送人,更不要乱丢乱抛,育雏阶段的死亡小鸡也应烧毁或深埋,防止野狗掏食;三要对鸡粪、垃圾废物采用发酵法或堆粪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四要对废弃的药品、生物制品包装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以上即是第一农经小编为为大家整理的影响鸡舍卫生管理因素的相关内容,养殖户要引起重视,掌握好鸡舍建设技术知识,定时做好养鸡场鸡舍的卫生管理,从而降低鸡病的发生,保障养鸡场鸡群的健康养殖。

孵化技术要点:雏鸡出壳前后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育雏成功的首要的一步就是做好种蛋孵化工作,鸡种蛋孵化的成功是养殖户培育优质雏鸡品质及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因此养殖户要掌握好鸡种蛋伏虎技术,而鸡种蛋孵化技术的要点就是要重视雏鸡出壳前后的注意事项,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雏鸡出壳前后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一、雏鸡出壳前注意事项

1.落盘时用手工将种蛋从孵化蛋盘移到出雏盘内,操作中室温要保持25℃左右,动作要快,在30~40分钟内完成每台孵化机的蛋,时间太长不利胚胎发育。

2.适当降低温度,温度控制在37.1~37.2℃。3.适当提高湿度,湿度控制在70~80%。

二、雏鸡出壳后注意事项

鸡孵化到20.5天大批破壳出雏,整批孵化的只要捡2次雏即可清盘;分批入孵种蛋的,由于出雏不齐则每隔4~6小时捡一次。操作时应将脐带吸收不好、绒毛不干的雏鸡应暂留出雏机内。提高出雏机的温度0.5~1℃,鸡到21.5天后再出雏作为弱雏处理。鸡苗出壳24小时内做马立克疫苗免疫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雏鸡运到育雏舍。

以上就是小编为为大家整理的雏鸡出壳前后的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雏鸡出壳前后的注意事项不仅是孵化技术要点,也是育雏成功的重要措施,养殖户一定要予以重视。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6414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